地被植物的特点和种类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园林中常用地被植物介绍园林工作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已驯化和引种了大量野生或外来的优良地被植物种类在园林中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北方园林中广泛使用的地被植物主要有如下种类1、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别名诸葛菜十字花科1~2年生草本植物30~60cm 高生于平地或树荫下叶无柄羽状深裂早春开花起初紫色后变蓝白花期4~6 月为早春开花的良好耐阴湿的地被植物播种繁殖可自播华北应用较多尤以北京为甚。
2、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别名白三叶豆科多年生草本茎匍匐30~60cm 高,小叶互生叶浅绿花白色观花期120天观叶期可达180 天以上大地雪封时才干枯有早青晚黄的特点如成片种植到开花时节在阳光照射下宛如绿色海洋上泛起层层白色波浪很是壮观是花叶兼优的地被植物适宜作封闭式地被又是绿肥和蜜源植物播种繁殖也可分根原产于欧州三门峡地区较早引种现在北方园林绿地中甚为流行。
3、银叶蒿Artemisia caucasica 菊科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植物高15cm 叶银灰色花黄色枝叶密生成草甸状一片银白很美耐寒喜旱为优良的观叶地被植物分株繁殖易成活北京地区引种较早现各地园林中应用。
4、毛叶耆草Achillea tomentosa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20~30cm 高夏季开黄花匍生枝生长快耐旱极耐寒喜光耆草属A chillea 种类很多花色丰富是夏季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草花本种叶有白毛如禾草类为优良的观花地被植物播种或分株繁殖。
5、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百合科常绿多年生草本15~20cm 高地下具肉质茎叶线状中脉明显花梗直立着花2~3 朵紫色或白色夏季开花秋冬果实紫色晶莹如珍珠葡萄耐寒耐荫为良好的花叶并美的地被植物北方地区野生较多可在园林中广泛栽培本种与南方园林中常见的沿阶草较类似应注意区别。
6、三角咪属Pachysandra 黄杨科多年生半常绿草本植物高15~20cm 蔓延能力强穗状花序生于枝端喜荫耐寒冬季低温下保持其深绿色叶片是用于庇荫条件下的地被最常用的是顶蕊三角咪P. terminals 又称顶花富贵草常分株繁殖扦插也可。
地被植物有何特点?分哪些类型?
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裸露地面上的低矮植物,其中包括草本、低矮匍匐性灌木和蔓性藤本植物。
它们的特点是繁殖栽培容易,养护管理粗放,适应能力较强,植物体形成的枝叶层紧密地与地面相接,覆盖在地表面,对地面起着良好的保护和装饰作用。
地被植物种类繁多,按照其生活型可分为木本地被植物和草本地被植物。
木本地被植物包括矮生灌木类、攀缘藤本类和矮竹类。
矮生灌木类一般枝叶茂密,丛生性强,观赏效果好,如铺地柏、鹿角柏、连翘、紫穗槐等。
攀缘藤本类植物具有攀缘习性,主要用于垂直绿化,覆盖墙面、假山、岩石等,如爬山虎、紫藤、凌霄、蔓性蔷薇、金银花、络石、南蛇藤等。
竹类中有些茎秆低矮、耐阴、管理粗放的矮竹类是极好的地被植物,如箬竹、倭竹、菲白竹等。
地被植物一般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耐寒性、抗逆性、适应性强:常见的耐寒性地被植物有二月兰、雏菊、金盏菊、葱兰、铃兰、金银花等;抗逆性强的品种有紫茉莉、石蒜类、大花金鸡菊、万年青等。
(2)容易繁殖,覆盖力强:容易繁殖的宿根类观花地被植物,如萱草、鸢尾类、玉簪类等;覆盖力极强的宿根草本观叶地被植物如虎耳草、石菖蒲等;还有一些蔓生的观叶藤本,如络石、蔓长春花等。
(3)管理粗放,寿命长:一般不需要特殊的管理,抗病虫害能力强。
(4)具有引人注目的花、果,或独具特色的叶形、叶质、叶色。
地被植物一般分为以下几大类:一、灌木类地被植物,如杜鹃花、栀子花、枸杞等二、草本地被植物,如三叶草、马蹄金、麦冬等三、矮生竹类地被植物,如凤尾竹、鹅毛竹等四、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金银花等;蕨类地被植物,如凤尾蕨、水龙骨等五、其他一些适应特殊环境的地被植物,如适宜在水边湿地种植的慈姑、菖蒲等。
一、灌木类地被植物1.变叶木二名法:Codiaeum variegatum变叶木因在其叶形、叶色上变化显示出色彩美、姿态美,在观叶植物中深受人们构喜爱,华南地区多用于公园、绿地和庭园美化,既可丛植,也可做绿2.杜鹃拉丁文名:rhododendron杜鹃花有刺灌木或小乔木,有时呈攀援状,多分枝,枝粗壮,嫩枝有时有疏毛。
杜鹃花应用十分广泛,既可以作为小灌木也可以做盆景;杜鹃花品种繁多,是重要的园林植物。
3.龟甲冬青拉丁名:Ilex crenata cv.Convexa Makino常绿小灌木,钝齿冬青栽培变种,多分枝,小枝有灰色细毛,叶小而密,叶面凸起,厚革质,椭圆形至长倒卵形。
花白色,果球形,黑色。
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园林多成片栽植作为地被树,也常用于彩块及彩条作为基础种植。
也可植于花坛、树坛及园路交叉口,观赏效果均佳。
4.红花继木学名:Lorpetalum chindensevar.rubrum为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嫩枝被暗红色星状毛。
叶互生,革质,卵形,全缘,嫩叶淡红色,越冬老叶暗红色。
红花继木可划分为3大类、15个型、41个品种红花继木常年叶色鲜艳,枝盛叶茂,特别是开花时瑰丽奇美,极为夺目,是花、叶俱美的观赏树木。
常用于色块布置或修剪成球形,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小叶型的红檵木适宜于盆景制作,一方面因其枝叶分布均匀一致,有利于绑扎造型,另一方面生长相对较缓,修剪量小,可减少修剪次数,便于维持枝叶均匀、整齐,可赏花、观叶。
这类盆景观赏效果好,观赏期长。
5.黄杨学名:Buxus Sinica (Rehd. etWils. ) Cheng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
植物分类介绍——灌木地被植物分类中,灌木地被是一类生长在低矮地表的植物群落,它们的高度通常在1米以下。
灌木地被常见于森林下层,湿地和草原等环境中,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灌木地被的植物分类,包括其特征、功能和常见的植物种类。
灌木地被的特征:1.高度低矮:灌木地被的植物高度通常在1米以下,适应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多年生:灌木地被的大部分植物为多年生植物,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持续生长和繁殖。
3.多样性:灌木地被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些具有观赏价值。
灌木地被的功能:1.保持水土:灌木地被的根系能够扎紧土壤,保持水土不受水的冲击和风的侵蚀。
2.保持湿度:灌木地被可以阻挡太阳直射到土壤表面,减轻土壤水分蒸发的速度,保持湿度。
3.提供栖息地:灌木地被为许多小型的动物和昆虫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4.净化空气:灌木地被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净化空气起到积极的作用。
常见的灌木地被植物种类:1. 金缕梅(Epimedium brevicornum):金缕梅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森林底层,适应于半阴湿的环境。
金缕梅具有抗病虫害的能力,常被用于药用和观赏。
2. 紫河车(Liriope spicata):紫河车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呈纺锤形,常绿,生长在林下和溪边等环境中。
紫河车具有较好的抗旱能力,常被用于园林绿化。
3. 千屈菜(Gaultheria procumbens):千屈菜是一种多年生亚灌木植物,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千屈菜具有芳香的叶片和红色的果实,常被用于花坛边缘和花园观赏。
4. 刺檗(Berberis thunbergii):刺檗是一种多刺的灌木植物,原产于日本和朝鲜。
刺檗具有紫红色的叶片和鲜艳的果实,常被用于花墙和屏障的构建。
5. 慈母竹(Nandina domestica):慈母竹是一种常绿的灌木植物,原产于中国。
地被植物种类介绍
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地表上的低矮植物群落,通常包括草本植物、地被灌木和苔藓等。
这些植物对维护土壤稳定性、水分平衡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都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被植物种类介绍:
1. 草本植物:
* 地被草:例如早熟禾、狗尾草等,具有较低的生长形态,覆盖地表,对土壤保持和水分调节有积极作用。
* 多肉植物:例如龙舌兰、仙人掌等,适应干燥环境,能够在干旱地区形成地被。
2. 地被灌木:
* 覆盖型灌木:例如常绿小灌木,如杜鹃、杜英等,形成密集的低矮灌木层,保持土壤湿度,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
* 地被蔓延型灌木:例如地被覆盖型的忍冬、长春藤等,通过地下块茎或匍匐茎的方式迅速蔓延,覆盖地表。
3. 苔藓和地衣:
* 苔藓:例如薄藓、灰藓等,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覆盖在地表形成独特的地被,对水分保持和土壤固定有积极作用。
* 地衣:例如地衣科的一些物种,通常是由真菌和藻类或蓝藻共生形成的生物体,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长。
4. 地被花卉:
* 多年生地被花卉:例如覆盖型的马鞭草、覆盖型的多年生蓝雪花等,通过地下根茎或地上匍匐茎形成地被。
* 一年生地被花卉:例如一些具有强烈竞争力的一年生花卉,如二月兰、矮牵牛等,具有较强的生长力。
这些地被植物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覆盖
地表,它们有助于维护土壤结构、保持水分和提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地被植物种类按观赏特点分类:1. 观花地被。
以一、二年生花卉,宿根及球根花卉为主。
常选择花期长、开花繁茂、扩展力强、繁殖快、栽培简单、管理粗放的种类。
如二月兰、黑心菊、金鸡菊、紫花地丁、花菱草、石蒜、郁金香、硫华菊等地被植物。
2. 观叶地被。
有特殊的叶色与叶姿,可供人欣赏,常选用叶色丰富、观叶期较长的植物。
如蜂斗菜、八角金盘、菲白竹、赤胫散、蕨类植物、玉带草、金边阔叶山麦冬、紫叶酢浆草、大吴风草、荚果蕨等植物。
3. 常绿地被。
四季常青的地被植物,称为常绿地被植物。
这类植物无明届的休眠期,一般在春季交替换叶。
北方寒冷地区常采用常绿针叶类地被植物及少量抗寒性较强的常绿阔叶植物,如铺地柏、麦冬类、富贵草、常春藤等。
南方大部分地区可采用的常绿地被非常丰富,如洒金珊瑚、沿阶草、花叶蔓常春花络石、蔓长春花等。
4. 落叶地被。
指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落叶,来年可发芽生长的地被植物。
如萱草、玉簪、落新妇、鸢尾等,适合建植大面积景观。
北方大部分地区常采用此类植物,其种类丰富,既有观叶、观花,也有观果的植物。
按配植环境分类:1. 喜光地被植物。
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光照充足、场地开阔的地块。
在全光下生长良好,光照不足则茎细弱、节伸长、开花少。
如金鸡菊、一枝黄花、常夏石竹、黑心菊等。
2. 耐半荫地被植物。
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林缘、树坛下、稀疏树丛处,既能承受一定的光照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荫能力。
如石蒜、二月兰、连钱草、常春藤、凤仙等。
3. 林下地被植物。
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郁闭度很高的乔灌木下层,在全光照下生长不良。
如玉簪、虎耳草、白芨、蛇莓等。
4. 耐被植物。
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排水良好、比较干燥的环境或坡地上。
多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喜光线充足的植物种类。
如景天类、野菊花、小冠花、白三叶宿根福禄考等。
5. 耐湿地被植物。
此类植物适合栽植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溪边、沼泽、湿地处。
如溪荪、黄菖蒲、鱼腥草、射干等。
6. 耐盐碱地被植物。
40种常用地被植物介绍地被植物是指生长在地表上,能够有效覆盖土壤的低矮植物。
它们能够拮抗杂草生长,减少水分和养分的蒸发,保护土壤不受侵蚀。
地被植物在园艺、土壤保持和环境提升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常见的40种地被植物。
1.金鱼草(Portulaca grandiflora):盛夏开放出五颜六色的小花,喜阳光。
2.常春藓(Herniaria glabra):优秀的地被植物,对于耐寒耐旱的环境非常适应。
3.迷你菊(Bellis perennis):小巧可爱的白色或粉红色花朵,寿命较长。
4.蔓越莓(Vaccinium macrocarpon):紫红色的浆果和细长的枝叶,是一种习性独特的地被植物。
5.蜜草(Vinca minor):常绿植物,叶片呈椭圆形,开白色或蓝紫色小花。
6.苔藓(Bryophyta):地上植物的一种,生长在石头、树皮和土壤上。
7.麦翁草(Euonymus fortunei):常绿缠绕植物,可以爬到地上的石头或建筑物。
8.西南银背藤(Adiantum capillus-veneris):银色叶子和黑色莎草状茎,生长在树林中的林地。
9.笋草(Triteleia ixioides):有一串串漂亮的蓝色花朵,适合园艺装饰。
10.草花草(Calla palustris):喜欢湿润环境,有独特的喇叭形花朵。
11.芡薯(Sagittaria sagittifolia):生长在湖泊和溪流中,是一种可食用的植物。
12.莴苣(Lactuca sativa):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通常用于制作沙拉。
13.鸢尾草(Iris chrysographes):有大而鲜艳的花朵,具有悦目的视觉效果。
14.发财树(Pachira aquatica):树干呈绿色,生长在湿润环境中,叶子肥厚。
15.幽灵莲(Hymenocallis):耐寒耐旱,花朵巨大而美丽。
16.苦苣苔(Lobelia erinus):垂直生长的植物,有着蓝色或白色的花朵。
地被植物的特点地被植物是指生长在地面上的低矮植物群落,它们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生理特征、生态功能和适应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理特征地被植物通常具有以下生理特征:1. 低矮生长:地被植物的高度较低,一般不超过50厘米。
这种低矮的生长形态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光能,减少能量浪费,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2. 宽展的枝叶:地被植物的枝叶通常较宽大,形状丰满,能够有效地接收阳光,以进行光合作用。
同时,宽大的叶片还能够增加蒸腾面积,促进水分蒸发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3. 发达的根系:地被植物的根系一般较为发达,能够有效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与水分。
它们的根系通常浅而广,以增加吸收面积,提高养分吸收的效率。
二、生态功能地被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担负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1. 保护土壤:地被植物的茂密枝叶能够有效地遮阻雨滴的冲击力,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不受侵蚀。
同时,它们的根系能够锚固土壤,增强土壤的稳定性。
2. 保持水分:地被植物的茂密枝叶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表面的蒸发速率,减少水分的流失。
同时,它们的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储存起来,为周围植物提供水源。
3. 营造微生境:地被植物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微生境,为小型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
它们的树叶、根系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境结构,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与庇护。
三、适应策略地被植物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发展了一些独特的适应策略,如:1. 繁殖能力强:地被植物通常采用多种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
它们的种子小巧轻盈,易于扩散传播,能够快速占据新的生境。
2. 耐旱抗寒:地被植物通常生长在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下,需要适应干旱、寒冷等极端条件。
它们的茎、叶等部分可以储存大量水分,抵御干旱;同时可以通过特殊的结构和物质来抵御寒冷。
3. 耐荫性强:地被植物的生长通常受到上层植物的阻挡,面临光能不足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们通常具有宽大的叶片和丰富的叶绿体,以最大限度地接收光能,满足自身的生长需求。
地被植物的名词解释地被植物,顾名思义,是指那些覆盖在地表的植物,通常生长低矮、扩展性强、繁殖迅速,能在地面上形成紧密而连续的覆盖层。
它们在园林景观、生态环境和植物资源等多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生长特性:地被植物通常具有较低的生长高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覆盖地面。
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各种土壤、光照、水分等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
2、生态价值:地被植物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同时,地被植物还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和有害气体,提高空气质量。
3、景观美学:地被植物在景观美学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可以为园林景观增添层次感和色彩感。
同时,地被植物还能与乔木、灌木、花卉等其他植物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4、资源利用:地被植物是一种宝贵的植物资源。
它们不仅可用于园林景观建设,还可用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药用等多个领域。
此外,一些地被植物还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如蒲公英、车前草等。
5、种植养护:地被植物的种植和养护相对较为简单。
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分株等繁殖方式进行种植。
在养护过程中,注意合理的水肥管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即可。
6、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品种是关键。
常见的地被植物有:三叶草、石竹、紫花地丁、蛇莓、金鸡菊等。
总之,地被植物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植物群体。
在未来,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植物资源利用的深入发展,地被植物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地被植物定义
地被植物定义
地被植物是指能够覆盖地表的植物,它们被安排成一层,覆盖大片面积,可以形成一个独特的地被样式,增加了植物的密度,有助于土壤的保湿和氮肥的持久累积,减少了降雨洗蚀的作用,改善空气质量,创造了美丽的景致。
通常,地被植物主要由低生长的植物组成,常见的地被植物有草坪、花坪、林草地、草地、沼泽地等,同时,有些乔木也可以成为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可以构成原始森林、人工林等不同的景观形式。
地被植物的功能很多,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污染、调节气候及改善土壤条件等。
另外,地被植物也被用作提高植物多样性,构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传播自然遗产,避免河流污染,促进植物密度和空气品质,维护土壤结构,吸收有害物质,维持植被的多样性,保护城市景观等作用。
- 1 -。
地被植物的分类地被植物的分布极为广泛,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一、二年生草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取其花开鲜艳,大片群植形成大的色块,能渲染出热烈的节日气氛。
(2)多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地被植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低矮,宿根性,管理粗放,开花见效快,色彩万紫千红,形态优雅多姿。
重要的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有:吉祥草、石蒜、葱兰、麦冬、鸢尾类、玉簪类、萱草类等。
(3)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适合在温暖湿润处生长。
在草坪植物、乔灌木不能生长良好的阴湿环境里,蕨类植物是最好的选择,常用的蕨类植物有:铁线蕨、肾蕨、凤尾蕨、波斯顿蕨等。
(4)蔓藤类植物:蔓藤类植物具有常绿蔓生性、攀援性及耐荫性强的特点。
如扶芳藤、常春藤、油麻藤、爬山虎、络石、金银花等。
(5)亚灌木类:亚灌木植株低矮、分枝众多且枝叶平展,枝叶的形状与色彩富有变化,有的还具有鲜艳果实,且易于修剪造型。
常见的有十大功劳、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红继木、紫叶小檗、杜鹃、八角金盘等。
(6)竹类:竹类中的箬竹、匍匐性强、叶大、耐荫;还有倭竹、枝叶细长、生长低矮,用于作地被配置,别有一番风味。
应用范围北方地区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园林景观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这为地被植物的选择应用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如何选择恰当的地被植物增加北方园林景观的美感,延长游憩和观赏期显得颇为重要。
北方园林中适于地被植物栽植的地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园林中的斜坡的、来往人较少的地被兼有绿化美化和保持水土的功效。
(2)栽培条件差的地方如土壤贫脊、砂石多、阳光郁闭或光照不足、风力强劲、建筑物残余基础地等场所地被植物可起到消除死角的作用。
(3)某些不允许践踏之处可借地被植物阻止入内。
(4)养护管理不方便的地方如水源不足剪草机械不能入内分枝很低的大树下等地块选用覆盖能力强耐粗放管理的地被很适宜。
(5)不经常有人活动的地块多集中在边角处或景点较少园路未完全延伸到的地方,地被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整体景观的缺憾。
地被植物的分类及养护管理地被植物是指用于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植物群体。
随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地被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绿化美化,尤其是在园林配置中,其艳丽的花果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为人们居住的城市营造了赏心悦目的生态景观,成为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配置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组成部分。
1地被植物的分类地被植物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一般按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结合应用价值进行分类。
1.1按生活习性分类1.1.1一年生、二年生草本地被植物。
该类地被植物花开鲜艳,大片群植形成大的色块,能渲染出热烈的节日气氛,常见的有紫茉莉、二月兰、孔雀草、茑萝、千日红、石竹等。
1.1.2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低矮,宿根性,管理粗放,开花见效快,色彩万紫千红,形态优雅多姿。
重要的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有吉祥草、石蒜、葱兰、马蹄金、韭兰、射干、紫花苜蓿、草莓、麦冬、红花酢浆草、白芨、虎耳草、石菖蒲、万年青、蛇莓、红三叶草、白三叶草、鸢尾类、萱草类等。
1.1.3蕨类地被植物。
蕨类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适合在温暖湿润处生长。
在草坪植物、乔灌木不能良好生长的阴湿环境里,蕨类植物是最好的选择。
常用的蕨类植物有肾蕨、波士顿蕨、凤尾蕨、贯众、水龙骨、石岩姜等。
1.1.4蔓藤类地被植物(藤本及攀援)。
蔓藤类植物具有蔓生性、攀援性及耐阴性强等特点,如常春藤、油麻藤、络石、金银花、地锦、山葡萄、百里香、蔓长春花、凌霄、三角花等。
1.1.5矮生灌木类地被植物。
亚灌木植株低矮、分枝众多且枝叶平展,枝叶的形状与色彩富有变化,有的还具有鲜艳果实,且易于修剪造型。
常见的有十大功劳、小叶女贞、红花木、紫叶小檗、杜鹃、八角金盘、小石榴、小叶栀子花、枸杞、金丝桃、金丝梅、洒金柏、匍地柏、沙地柏、凤尾兰、丝兰、迎春等。
1.1.6矮生竹类地被植物。
矮生竹类中有的匍匐性强、叶大、耐阴,如箬竹;有的枝叶细长、生长低矮,如倭竹。
解析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特性和类别1.地被植物的特点1.1种类丰富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分属不同科属,如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等,有不同的生态类型,既有一年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灌木和半灌木。
1.2观赏性强地被植物有色彩丰富的观花植物,也有生长茂盛、枝叶茂盛的观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能够做花境,花带、花墙,大色块的地被植物形成壮观的花海,与乔木、灌木、草坪配置形成多层次景观效果,能够极大地提升绿地的观赏性。
1.3生态适合性强地被植物不同种类在不同光照、不同水分条件、不同酸碱度和不同质地的土壤条件下都能够正常生长,有耐荫的如玉簪、鸢尾等;有耐水湿的如水菖蒲、水生鸢尾等;有喜光的如福禄考、萱草等在阳光下才能正常生长。
1.4应用广泛因为具有上述特点,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丰常广泛,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能够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
2.地被植物的主要种类2.1一、二年生草花地被植物一、二年生草花是鲜花类群中最富有的家族,其中有很多是植株低矮、株丛密集自然,花团似锦的种类,如紫茉莉、太阳花、雏菊、金盏菊、香雪球等。
它们风格粗放,是地被植物组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二年生草花作地被植物,更显出其优势和活力。
2.2宿根观花地被植物花色丰富,品种繁多,种源广泛,作为地被应用不但景观美丽,而且繁殖力强,养护管理粗放,如鸢尾、玉簪、萱草、马蔺等。
被广泛应用于花坛、路边、假山园及池畔等处,尤其是耐荫的观花地被植物更受欢迎。
那些观赏价值高、颜色丰富、生长稳定、抗逆性强的宿根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到绿化设计中,而花期长、节日盛花的种类如五·一节开花的玲兰、山罂粟、铁扁豆等,国庆节开花的葱兰、小菊、矮种美人蕉等在节日期间被广泛应用。
2.3宿根观叶地被植物绝大多数植物低矮,叶丛茂密贴近地面而且多数是耐荫植物,如麦冬、石菖蒲、万年青等,在全国各大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生态效果良好。
而叶形优美、耐荫水平强的虎儿草、蕨类等植物以及经济价值高的薄荷、霍香等阔叶型观叶植物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注重。
地被植物有哪些特点及选择标准?-工程
地被植物有哪些特点及选择标准?
1、地被植物的特点
地被植物和草坪植物一样,都可以覆盖地面,涵养水分,但地被植物有许多草坪植物所不及的特点,具体如下:
①地被植物个体小、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地被植物的枝、叶、花、果富有变化。
色彩万紫千红,季相纷繁多样,营造多种生态景观。
②地被植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可在阴、阳、干、湿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弥补了乔木生长缓慢、下层空隙大的不足,在短时间内可以收到较好的观赏效果。
③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层次的变化,而且易于造型修饰成模纹图案。
④繁殖简单。
一次种下,多年受益,
工程
《地被植物有哪些特点及选择标准?》(https://www.)。
在后期养护管理上,地被植物较单一的大面积的草坪,病虫害少,不易滋生杂草,养护管理粗放,不需要经常修剪和精心护理,减少了人工养护的花费和精力[4]。
2、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所具有的功能决定了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
一般说来地被植物的筛选应符合以下四个标准:
①多年生,植物低矮、高度不超过100cm.。
②全部生育期在露地栽培。
③繁殖容易,生长迅速,覆盖力强,耐修剪。
④花色丰富,持续时间长或枝叶观赏性好。
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⑥抗性强、无毒、无异味。
⑦能够管理,即不会泛滥成灾[4]。
地被植物的特点和种类
地被植物是指用于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植物。
随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地被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绿化美化,尤其是在园林配置中,其艳丽的花果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般来讲,地被植物应具备如下主要特性:
1.多年生植物,常绿或绿色期较长,以延长观赏和利用的时间。
2.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而且花期越长,观赏价值越高。
3.具有独特的株型、叶型、叶色和叶色的季节性变化,从而给人以绚丽多彩的感觉。
4.具有匍匐性或良好的可塑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环境造型。
5.植株相对较为低矮。
在园林配置中,植株的高矮取决于环境的需要,可以通过修剪人为地控制株高,也可以进行人工造型。
6.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耐粗放管理,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
7.具有发达的根系,有利于保持水土以及提高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或者具有多种变态地下器官,如球茎、地下根茎等,以利于贮藏养分,保存营养繁殖体,从而具有更强的自然更新能力。
8.具有较强或特殊净化空气的功能,如有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和净化空气能力较强,有些则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降低噪音效果。
9.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可用作药用、食用或为香料原料,可提取芳香油等,以利于在必要或可能的情况下,将建植地被植物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10.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植物学及其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二是与珍稀植物和特殊种质资源的人工保护相结合。
上述特性并非每一种地被植物都要全部具备,而是只要具备其中的某些特性即可。
同时,在园林配置中,要善于观察和选择,充分利用这些特性,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组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地被植物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一般多按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结合应用价值进行分类,将其分为:灌木类地被植物,如杜鹃花、栀子花、枸杞等;草本地被植物,如三叶草、马蹄金、麦冬等;矮生竹类地被植物,如凤尾竹、鹅毛竹等;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金银花等;蕨类地被植物,如凤尾蕨、水龙骨等;其他一些适应特殊环境的地被植物,如适宜在水边湿地种植的慈姑、菖蒲等,以及耐盐碱能力很强的蔓荆、珊瑚菜和牛蒡等。
我国具有丰富的地被植物种质资源,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地被植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尤其是保护和净化环境的功能以及经济用途等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通过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将会逐步从现有地被植物和地被植物资源中选育出更多更好、能够应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需要,具有良好环境效益和一定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的新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