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二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 格式:doc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7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基础知识巩固*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尿道(排除尿液)组成*肾脏的结构宏观看包括皮质和髓质、肾盂。
微观看肾脏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而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
*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除过程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余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
每天排除的尿液大约为1.5升。
3、尿的排出: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
4、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描述排泄途径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
注意与排遗区别: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遗。
*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
真皮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
*皮肤的功能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分泌等功能。
*汗液的形成血液流经分泌部时,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等进入分泌部形成汗液。
例题解析【例1】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多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球B.肾小体C.肾小管D.肾小囊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尿的形成的有关知识。
肾单位是尿形成的基本单位,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有用的物质被重吸收,形成尿液。
尿量增多,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重吸收作用受到影响。
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加导致。
第十一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摘要: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人粪尿的优点: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成本低无害化处理: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典例解析:1、正常的尿液中含有()A、水和蛋白质B、水和大量的葡萄糖C、尿素和蛋白质D、尿素和水解析人的正常尿液中含有水、尿酸、尿素、无机盐等,几乎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
原尿中虽然含有葡萄糖,但在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全被吸收了,因此尿液中几乎不含葡萄糖。
答案 D2、尿的形成过程中,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输尿管解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可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去,所以,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肾小球。
答案 A3、判断:人粪尿是优良的肥料,可为植物提供大量的有机物。
()分析人粪尿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这些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答案错误最近考题:1.(2009,锦州)右图表示的是血液流经某器官X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 )肾单位功能:形成尿的基本单位组成: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膀胱:贮存尿液排泄的概念: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尿道:排出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尿的形成和排出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形成过程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人粪尿的处理排尿的意义A.肺B.肾脏C.肝脏D.心脏答案:B2.(2009,长沙)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尿道答案:D3.(2009,德城)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答案:D4.(2009,东营) 剧烈运动时,运动员表现为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功能是()A.保护和排泄 B.排泄和调节体温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答案:B5.(2009,福州)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肝脏C.输尿管D.膀胱答案:A6.(2009,淮安)下列人体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A.小肠 B.肾脏 C.大肠 D.输尿管答案:B7.(2009,济宁毕业) 若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则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收集管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答案:B8.(2009,恩施)图3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示意图。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一、人体废物的来源及排出途径1.来源人体内废物包括体内代谢废物和外来废物,外来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途径进入人体内。
3.排出途径化后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功能:形成尿液泌基本单位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肾脏特点:肾小球两端都是动脉血管,为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系均流动脉血;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外两次形成毛细血管。
统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三、尿的形成和排出1.尿液的形成示意图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尿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的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形形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成成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和物质: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都被肾小管重吸收送排回血液,剩下的废物: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流向出输尿管。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其成分的变化为:肾小球肾小管血液原尿尿液(血浆、血细胞)(部分水、无机盐、(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素)注意:①肾小球及两端流动的是动脉血,而非静脉血或原尿。
②肾小球内的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需经过两次细胞,四次穿过细胞膜。
③肾静脉内流动的血液含氧量、代谢废物明显减少。
四、人粪尿的处理人粪尿的价值:1.人粪尿中除了大量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含氮、含磷和含钾的多种无机盐。
2.人粪尿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的优点,能够改良土壤且成本低。
沼气3.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高温堆肥兴建生态公厕五、血尿、蛋白尿和糖尿的区分六、泌尿系统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之间的关系。
2010年中考生物真题汇编——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2010.·深圳市)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
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与尿酸排出体外相关的器官是A A.肾脏 B.肝脏 C.肺 D.直肠2.(2010·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别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成分分析,发现某种物质在尿液中没有、在血浆和原尿中都有且含量几乎相等,则该物质是(B)A.蛋白质 B.葡萄糖 C.水 D.尿素3.(2010·长沙市)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B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的储存D.输尿管的输送4.(2010.·威海市)右图是原尿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的过程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物质是C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5.(2010·宜昌市)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D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肾小管D. 肾单位6.(2010·日照市)下表数据是对取自小白鼠体内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
样品3是C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液7.(2010·莱芜市)下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D.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8.(2010·石堰市)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有B A.尿素和尿酸 B。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血细胞和葡萄糖 D。
血细胞、尿素和尿酸9.(2010·南京)(4分)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请根据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图6)和表l中的相关信息回答:表1:血浆、原尿和尿液部分成分叱较(单位:g/L)(1)图6中,①所示结构的功能是。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一、选择题1.(衢州)17.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 .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 .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D .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答案:D2.健康人的排出的尿液一般不含有A.水B.尿素C.葡萄糖D.无机盐答案:C3.(温州)7.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已逐渐成熟,目前能开展肝脏、皮肤、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移植手术。
上述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A .肝脏B .皮肤C .肾脏D .心脏答案:C4.(福州)14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尿液只有原尿的百分之一左右,这种重吸收作用发生在A .肾小管B 肾小囊 c 肾小球 D 输尿管答案:A5.(温州)7.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已逐渐成熟,目前能开展肝脏、皮肤、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移植手术。
上述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A .肝脏B .皮肤C .肾脏D .心脏答案:C6.(苏州) 16.右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尿素在甲处形成的B .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C .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滤过并形成尿液D .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于丁处被重吸收答案:C7.(聊城)5.下表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100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A .血浆B .肾小囊中的液体 尿液动脉血静脉血第17题图D.无法判断答案:B8.(济宁)13、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
这部分水一定不会经过A下腔静脉B右心房 C 肺静脉D肾静脉答案:D9.(台湾) 6.研究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气、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表(一)所示。
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下列何种现象?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增加答案:B10.(临沂)26.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
专题1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教材重点回顾:(一)排泄和泌尿系统的组成1.排泄和排遗(1)排泄:人体将和多余的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人体代谢的器官包括皮肤、肾脏和肺,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2)排遗:将食物消化后的残渣所形成的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比如: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排泄途径: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如上图所示的排泄途径包括(用图中的序号表示)。
3.泌尿系统的组成(1)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泌尿系统中主要的器官是,是形成的场所;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
(2)尿液的排出途径:[1]→[2]→[3]→[4](3)排尿的意义①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1.肾脏的结构肾脏的图示相关知识1.肾位于腹腔背面、腰部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2.如图肾脏的结构包括皮质4、髓质5和6肾盂组成,皮质的颜色较深、髓质的颜色较浅,原因是皮质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肾单位的肾小体分布于皮质3.连接肾的管道有3条,1是,2是,经过肾脏,血液由;3是输尿管,负责把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
2.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1)肾单位的构成[ ] :由入球小动脉(没有过滤的血)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 ](2)通过不同的图示认识肾单位的组成并能说出各个结构内流动液体的名称图示1 图示2 图示3 图示4肾单位图中(用图中的数字表示,下同)组成肾单位图中组成肾单位图中组成肾单位图中组成肾单位(3)肾脏内血液流过的路线是:肾动脉→→→→→肾静脉①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和出球小动脉流动的都是血;②肾静脉和肾动脉相比其特点是:。
3.尿液的形成尿的形成过滤作用重吸收作用示意图发生部位______(或肾小球或肾小囊内壁)物质的变化除了外,血浆中的可以滤过全部的,大部分的和部分等被重新吸收结果在形成原尿在形成尿液(尿液的成分包括:)4.尿液异常原因①若某人出现血尿或蛋白质,可能是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
近两年中考生物试题专题分类-----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2012年菏泽市)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下表所示。
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一1 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B )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 2.(2012年盐城)11.右图为肾单位模式图。
形成原尿和尿的场所依次是(B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3.(2012年聊城)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使原尿形成尿液 D.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物质是尿素和部分无机盐4.(2012年泰安)医生在检测某人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时,发现其含甲乙两种物质的情况如下表。
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A )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B.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C.甲是葡萄糖,乙是无机盐D.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5.(2012年潍坊)右图表示流入及流出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4种物质的相对含量,由此可判断该器官是(A )A.肝脏B.肺C.肾脏D.小肠6.(2012年东营)图3示人体某部位的部分血管,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血浆原尿尿液甲 0.03% 0.03% 1.8% 乙0.1%0.1%0%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经肺循环后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多,营养物质含量不变B.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C.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代谢废物减少的静脉血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含营养物质增多的静脉血7.(2012年淄博)右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若②为脑部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B.若②为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氧气的含量变化C.若②为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尿素的含量变化D.若②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8.(2012年滨州)人体不断地将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到组织细胞,将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图6是与之相关的部分结构模式图。
初三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试题1.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时,通过不同途径散失的水分,结果如表(单位:ml)【答案】B【解析】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但是通过分析表中的内容可知,运动时汗液达到了2000ml,尿液500ml,可见运动时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汗液.故选:B【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菁2.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下表所示。
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一1 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答案】B【解析】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气温较高时,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的多.通过呼吸散失的水分少,通过粪便散失的水分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A、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呼气时会散失水分,且温度越低,通过呼吸散失的水分越多.不符合题意.B、气温较高时,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的多;温度越低,如7-11℃的环境下,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符合题意.C、通过粪便散失的水分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D、气温较高时,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的多,不符合题意.【考点】排泄废物的几种方式3.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其在完全休息和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毫升),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4分)散失的量明显增多,这种生理变化是在什么的调节实现的?(2)人在运动时,汗液的分泌量明显增加,说明皮肤内的汗腺活动旺盛。
2010生物中考试题汇编二十二——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一、选择题1.(2010承德)18.人体内无机盐含量主要通过泌尿系统调节,此外汗液也可以排出部分无机盐。
盛夏高温环境中,为及时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应适当补充一些A.可乐 B. 葡萄糖溶液 C.淡盐水 D.牛奶答案:C2.(2010十堰)88.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有A.尿素和尿酸 B。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血细胞和葡萄糖 D。
血细胞、尿素和尿酸答案:B3.(2010济南)10.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A.血细胞 B.大分子蛋白质 C.葡萄糖 D.尿素答案:B4.(2010济南)14.李大爷去医院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A.肾小球B.膀胱C.肾小管D.肾盂答案:A5.(2010盐城)16.分析下表,该患者的肾脏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主要万分患者尿液(克/100毫升) 正常人尿液(克/100毫升)水95 96蛋白质0.10 0.00葡萄糖0.00 0.00无机盐 1.20 1.10尿素 1.70 1.80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髓质答案:A6.(2010烟台)22.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
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与尿酸排出体外相关的器官是A.肾脏 B.肝脏 C.肺 D.直肠答案:A7.(2010保定)15.右图是A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答案:D8.(2010莱芜)13.下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D.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答案:D9.(2010聊城)12.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A.通过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B.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将屎液排出体外C.通过汗腺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D.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答案:C10.(2010苏州)43.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
2010生物中考试题汇编二十二——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一、选择题1.(2010承德)18.人体内无机盐含量主要通过泌尿系统调节,此外汗液也可以排出部分无机盐。
盛夏高温环境中,为及时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应适当补充一些A.可乐 B. 葡萄糖溶液 C.淡盐水 D.牛奶答案:C2.(2010十堰)88.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有A.尿素和尿酸 B。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血细胞和葡萄糖 D。
血细胞、尿素和尿酸答案:B3.(2010济南)10.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A.血细胞 B.大分子蛋白质 C.葡萄糖 D.尿素答案:B4.(2010济南)14.李大爷去医院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A.肾小球B.膀胱C.肾小管D.肾盂答案:A5.(2010盐城)16.分析下表,该患者的肾脏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A答案:A6.(2010烟台)22.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
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与尿酸排出体外相关的器官是A.肾脏 B.肝脏 C.肺 D.直肠答案:A7.(2010保定)15.右图是A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答案:D8.(2010莱芜)13.下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D.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答案:D9.(2010聊城)12.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A.通过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B.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将屎液排出体外C.通过汗腺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D.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答案:C10.(2010苏州)43.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 内流动脉血B.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D.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味血答案:AD11.(2010济宁)15.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答案:B12.(2010济宁)29.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A.氧少,尿素等废物少 B.氧少,尿素等废物多C.氧多,尿素等废物少 D.氧多,尿素等废物多答案:A13.(2010徐州)3.健康人尿液的形成过程中,有关原尿和终尿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尿含大分子蛋白质,终尿内不含B. 终尿中尿素的浓度比原尿高C.原尿和终尿都含有葡萄糖D.等量的原尿和终尿含有等量的无机盐答案:B14.(2010龙岩)15.肾小体是构成肾单位的一部分,它主要分布在肾脏结构中的A.髓质B.皮质C.肾盂D.肾膜答案:B15.(2010菏泽)11农民将人排出的尿液收集起来,经处理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
这主要是因为尿液的成分中舍有A尿素 B水 C 无机盐 D葡萄糖答案:C(2010苏州)II.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第51小题~第56小题。
己知空气主要是由78%的氮气21%氧气、以及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
下图为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a进入血液循环,井进入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及其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示意图。
图中a、b、c、d、f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6.(2010苏州)51.淀粉被彻底消化后形成的物质a是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脂肪酸17.(2010苏州)52.图中b表示进入肺泡的气体,c表示从肺泡中排出的气体。
下列有关对这两种气体主要性质的描述中,最确切的是A.b为氧气,c为二氧化碳B.b中氧气含量最高.c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C.b表示吸入肺泡中的空气,c表示经肺泡处气体交换后呼出的气体D.b中气体不含二氧化碳,c中气件不含氧气18.(2010苏州)53.正常人血液中,a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激素主要是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激素19.(2010苏州)54.正常人的血被、血浆、原尿与尿液四种液体中,含有物质a的是A.血液、血浆和原尿 B.血浆、原尿利尿液C.血液、原尿和尿液 D.血液、血浆和尿液20.(2010苏州)55.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彻底氧化分解以获得能量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的()中进行的。
A .叶绿体 B.线粒体 C.液泡 D.细胞棱21.(2010苏州)56.图中d代表进入肾小囊的物质,e代表肾小管中回到血液中的部分物质.f代表经尿道排出的物质。
正常的人体中,有关这三种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d物质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B.e物质含有葡萄糖、水、无机盐等C.f物质含有水、无机盐、尿素D.三种物质,都不含有红细胞答案:ACCABA22.(2010日照)29.下表数据是对取自小白鼠体内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
样品3是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液答案:C23.(2010长沙)12.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的储存D.输尿管的输送答案:B24.(2010威海)13.右图是原尿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的过程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物质是A.水 B.无机盐C.葡萄糖 D.尿素答案:C25.(2010韶关)25.正常人体内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氧气减少,尿素增加B。
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C。
氧气增加,尿素减少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答案:D26.(2010广东)23.下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
尿素答案:C27.(2010中山)14.在正常人体中,尿液与原尿相比A.血细胞含量升高 B。
尿素、无机盐含量升高C.葡萄糖含量升高 D。
蛋白质含量升高答案:B28.(2010海南)12.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下列生理活动都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①呼气②出汗③排便④排尿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二、识图分析题1.(2010巢湖)2. 人体离不开营养物质,大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保障。
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是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人体的消化道内能够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淀粉最终在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然后经过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经运离心脏,运至全身。
(3)葡萄糖随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右图示)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 ] 的滤过作用进入原尿,在[ ] 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若某人尿液中经常出现葡萄糖,则此人可能患有。
(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同时释放能量。
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5)袁隆平先生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中的。
答案:(1)唾液、肠液、胰液小肠(2)肺主动脉(3)[④]肾小球 [⑤]肾小管糖尿病(4)组织细胞(或线粒体)二氧化碳和水(5)基因多样性2.(2010南京)32.(4分)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请根据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图6)和表l中的相关信息回答:表1:血浆、原尿和尿液部分成分叱较(单位:g/L)(1)图6中,①所示结构的功能是 。
(2)图6中,②所示结构的名称是 。
(3)根据表l 中的数据可以判断样本 为尿液,它可以暂时贮存在膀胱中。
一旦有尿意,应及时排出。
(4)当人体内 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会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可能会检测出葡萄糖。
答案: (1)形成尿液 (2)输尿管 (3)二 (4)胰岛素3.(2010福州)27.(4分)将图4中人体泌尿系统的各器官与其对应的名称连线。
答案:27.A-a B-c C-b D-d4.(2010恩施)13.下图是人体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图7),请据图回答问题:(1)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生理过程,图中已标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另一个生理过程是 。
(2)尿液中如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如不是肾脏的病变,则可能是人体的 分泌不足造成的。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代谢废物主要是由骨骼肌产生的,骨骼肌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
请举例说明[例如:根中有输导组织(成熟区中有导管)]骨骼肌中分布有哪些组织,: 。
(4)胎儿产生的代谢废物由母体帮助排出,这与子宫、脐带、胎盘等结构有关。
请把母体、胎儿、子宫、脐带和胎盘的连接顺序补充完整:母体→ 。
(5)当膀胱中的尿液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尿液产生的压力就会刺激膀胱的进而通过神经调节使尿液从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这叫排尿反射。
(6)氧气由肺进入小肠的途径是:肺中的氧气→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肠动脉→小肠。
依此方法,画出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的途径: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
答案:(1)肾小球的过滤(2)胰岛素(3)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母体→胎盘→脐带→胎儿(5)感受器(6)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