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8章 神奇的压强 8.3 大气压和人类生活 同步测试(不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8.50 KB
- 文档页数:5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讨论的方法,了解相关知识,学会实验探究过程。
过程和方法:观察并描述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经历估测大气压强的过程,领会估测大气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真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大气压的现象,但不知道是大气压,比如吸盘,误认为是吸的作用,实际上是大气压压的,通过实例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激励学生思维。
教材分析:通过观察实验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激活学生的思维,去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重点与难点重点: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难点:探究吸尘器内部结构教学工具多媒体、酒精灯、圆底烧瓶、铁架台、橡皮管、大针筒教学过程一、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阅读两则天气预报,分析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大气压是否相同?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气压是否相同?1、大气压的特点:(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2)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也不一定相同(3)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会不同分析大气压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特点2、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高气压多晴朗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
(画图说明)二、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大气压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1、人的情绪、心情受气压影响较大2、人对气压的变化有逐步适应的过程(高山病的说明)3、减压实验说明:人体内也有压强。
当体内外压强失去平衡后,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讨论】我们的周围的大气压大约有105帕,这么大的气压作用在我们身上,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猜测原因:可能时我们已经适应了,也可能时我们的体内也有压强,它跟体外的大气压相平衡。
观看拔火罐视频,分析原因【阅读】宇航员为什么要穿上宇航服?三、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提出问题】为什么高山上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建立假设】(1)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2)气压越低,沸点越高。
(3)气压高低,对沸点无影响。
【设计实验方案】书本P63【现象】增大气压时原来沸腾的水不再沸腾减小气压时原来不在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结论】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3)了解液体的沸点跟表面气压的关系。
(二)过程和方法:(1)观察并描述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2)经历估测大气压强的过程,领会估测大气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托里拆利实验及其原理教学准备:吸盘,玻璃,玻璃杯水,硬纸片,玻璃管,注射器,课件教学方法:实验探索为主的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播放在去西藏的车上的视频,发现食品包装袋鼓起来,引发思考,为什么?还有如果去西藏旅游会有什么反应,引出引出课题,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板书课题)二、新课展示大气和液体一样都受到重力,也具有流动性,那么大气是否会产生压强?如果真有大气压强,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大气有压强呢?它有多大呢?他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就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1.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学生完成活动1:A.杯中的水为什么不外流;B.吸盘为什么会紧紧粘在墙壁上学生进行实验,然后思考①什么力托住纸片的?②什么力使吸盘紧紧贴在墙壁上的?学生总结,师生共同得出大气压的作用讨论:我们还能做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学生交流。
教师演示“可以控制水的流出”在空塑料瓶的底部扎几个小孔,向瓶中注水,水从瓶中流出,然后,并旋上盖子,水不在流出,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阅读课本“马德堡半球实验”用大注射器代替马德堡半球实验,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顶端,把管内空气排出,用手堵住小孔。
然后让同学拉,注射器被很难拉开。
师生总结归纳:大量实验证明,大气中确实存在着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提问:马德保半球实验除了说明大气中确实存在着压强,还说明了什么?那么大气压有多大呢?如何测量?2.怎样测量大气压完成活动2“估测大气压”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并用一个橡皮帽或用手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
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
2.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3.如图所示,把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竖直地倒立在水银槽内,管的顶端高出水银槽中水银面36cm (当时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若在顶端开一个小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银仍充满管子,但不会喷出B.管内水银面立即下降
C.水银可喷出40cm高D.水银喷出但不到40cm高
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A.悬空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流出来B.塑料吸盘被紧压在平滑的墙上
C.用塑料吸管吸饮料D.锅炉外面安装水位计
5.如图四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A.珠穆朗玛峰山顶上气压比山脚下的大
B.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6.估测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对下面物理量的估测,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用手拿起一个鸡蛋的力约是10 N
B.一张报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50 Pa
C.一个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2×104 Pa
D.一个标准的大气压可支持的水柱高约为760 mm
二、多选题
7.小明假期要外出一段时间,她担心家里盆景中的水会因蒸发而干掉,于是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这样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C.随着盆景中的水不断蒸发,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减小
D.随着盆景中的水不断蒸发,瓶内的水没有到瓶口时盆景中水对底部压强不变
8.关于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瓶橙汁先后放在相同的海绵上,海绵凹陷程度不同,说明压力大小不同
B.图乙:在水中,压强计的金属盒所处的深度减小,它受到的水的压强也随之减小
C.图丙:连通器中装入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D.图丁: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
三、填空题
9.如图甲,说明液体压强随_____的增加而增大;如图乙,证明了_____的存在;如图丙,说明气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_____
10.如图所示,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______存在,挂钩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是由于吸盘受到墙面的_______力的作用。
11.第一次精确测量出大气压强数值是____________实验,如图是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当地大气压数值的装置.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通过计算得出该地大气压的值为________Pa.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矿井去测量,水银柱液面将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g=10N/kg ρ水银=13.6×103kg/m3)
12.如图所示,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热水后迅速倒出并盖紧瓶盖,瓶子变扁了,这是______作用的结果;高山上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_____(高/低),锅内水的沸点______ (小于/ 等于/大于)100℃.
四、实验题
13.在估测大气压的实验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蘸水的轻质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
②将装有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此时小桶和沙的总质量为m.
请帮助同学们完成下列问题
(1)将吸盘蘸水后再按压在光滑水平板面上,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盘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_,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均用字母表示).
(3)小红同学想用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代替小桶和细沙,直接测量空气对吸盘的压力.可是,小明却提出吸盘的面积为10cm2,因此该方案不可行.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