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月自学考试比较教育00472试题和答案解析解释(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802.50 KB
- 文档页数:6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00472比较教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史上,在“借鉴时代”与“因素分析时代”之间起着承上痞下作用的人物是()A.汉斯B.康德尔C.萨德勒D.霍尔姆斯2.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的代表作是()A.《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B.《比较教育评论》C.《第七年报告》D.《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3.霍尔姆斯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文献法C.分析法D.问题法4.国际教育的观念基础是()A.实证主义B.历史主义C.科学主义D.国际主义5.1958年,为了回击苏联人造卫星的挑战,美国国会通过了()A.《初等和中等教育法》B.《国防教育法》C.《国际教育法》D.《高等教育法》6.英国教育由教会控制走向国家干预始于()A.1833年议会通过教育拨款B.1902年议会通过巴尔福法案C.1944年设立教育部D.1902年建立地方教育当局7.1955年各州州长签订的规定了德国各州各类学校的统一名称,并促进了德国教育制度统一的文件是()A.《基础学校法》B.《高等学校总纲法》C.《汉堡协定》D.《杜塞尔多夫协定》8.法国在1985年开始在辍学现象严重的地区发动社会与学校合作,以帮助家庭条件差和功课差的学生完成学业的措施是建立()A.教育行动区B.教育优先区C.教育实验区D.教育振兴区9.1890年日本天皇降诏《教育敕语》,确立了军国主义的国家主义伦理,强调教育宗旨要()A.以国家为中心B.以国民为中心C.以议会为中心D.以天皇为中心10.俄罗斯基础普通教育的学制为()A.4年B.5年C.6年D.7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比较教育(代码:00472)模拟考试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国早期比较教育学家庄泽宣于1929年出版的一部重要的比较教育著作是()A.《比较教育》B.《各国教育的动力》C.《比较教育学》D.《各国比较教育论》【解析】D本题考查的是因素分析时代的论著。
在我国,庄泽宣于1929年出版《各国比较教育论》。
2.比较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者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A.萨德勒B.康德尔C.汉斯D.施奈德【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因素分析时代的代表人物。
因素分析时代的开端,是以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为标志的,所以选A。
3.确定事物异同关系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过程和方法叫作()A.分析法B.文献法C.调查法D.比较法【解析】D本题考查的是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比较是人类确定事物异同关系,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过程和方法。
比较并不是比较教育唯一的研究方法,也不是所有的比较教育研究都必须以比较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但比较的确是比较教育较为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
4.美国首次正式阐述由教育高峰会议所确定的6项“国家教育目标”的文件是1991年颁布的()A.《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B.《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C.《2061计划》D.《美国2000:教育战略》【解析】D本题考查的是布什的教育战略。
1991年4月18日,布什总统签发了由教育部长亚历山大负责起草的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教育战略》。
这份文件还正式阐述了由教育高峰会议所确定的6项“国家教育目标”。
5.为了回击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挑战,美国国会于1958年通过了()A.《莫雷尔法》B.《史密斯—休士法》C.《国防教育法》D.《退伍军人重新适应法》【解析】C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美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比较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401)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
共30分)1.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的学者是()。
A.康德尔B.朱利安C.安德森D.霍拉斯曼2.20世纪上半叶是比较教育学科的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主要是()。
A.借鉴改善B.报道描述C.因素分析D.综合研究3.通过到外国幼儿园参观,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了解外国学前教育状况的方法是()。
A.问卷法B.参观访问C.比较法D.观察法4.从比较方法的性质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研究可分为()。
A.横向比较研究与纵向比较研究B.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C.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D.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5.1890年,民间人士赤泽钟美夫妇在新渴市开办了日本第一所()。
A.幼儿园B.蒙养院C.托儿所D.保育所6.日本学前教育走上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其标志性法令是()。
A.《幼儿园令》B.《学校教育法》C.《儿童福利法》D.《教育基本法》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是()。
A.幼儿园B.保育所C.日托中心D.认定儿童园8.日本幼儿园的教育目的主要是()。
A.保有兼福利B.保育幼儿C.教育与保育D.开发智力9.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管理体制属于()。
A.中央主导管理模式B.地方自主管理模式C.中央与地方均权管理模式D.中央与地方分权管理模式10.下列选项中,英国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途径是()。
A.一日活动B.区域活动C.游览活动D.领域活动11.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幼儿学校、小学、中学和各种职业学校的公共学校系统,具体体现于()。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比较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47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史上,在“借鉴时代”与“因素分析时代”之间起着承上痞下作用的人物是( C )A.汉斯B.康德尔C.萨德勒D.霍尔姆斯2.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的代表作是(A)A.《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B.《比较教育评论》C.《第七年报告》D.《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3.霍尔姆斯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是(D)A.调查法B.文献法C.分析法D.问题法4.国际教育的观念基础是(D)A.实证主义B.历史主义C.科学主义D.国际主义5.1958年,为了回击苏联人造卫星的挑战,美国国会通过了(B)A.《初等和中等教育法》B.《国防教育法》C.《国际教育法》D.《高等教育法》6.英国教育由教会控制走向国家干预始于( A )A.1833年议会通过教育拨款B.1902年议会通过巴尔福法案C.1944年设立教育部D.1902年建立地方教育当局7.1955年各州州长签订的规定了德国各州各类学校的统一名称,并促进了德国教育制度统一的文件是(D)A.《基础学校法》B.《高等学校总纲法》C.《汉堡协定》D.《杜塞尔多夫协定》8.法匿在1985年开始在辍学现象严重的地区发动社会与学校合作,以帮助家庭条件差和功课差的学生完成学业的措施是建立(B)A.教育行动区B.教育优先区C.教育实验区D.教育振兴区9.1890年日本天皇降诏《教育敕语》,确立了军国主义的国家主义伦理,强调教育宗旨要( D )A.以国家为中心B.以国民为中心C.以议会为中心D.以天皇为中心10.俄罗斯基础普通教育的学制为(B)A.4年B.5年C.6年D.7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比较教育在“因素分析时代”的代表人物有(BCDE)A.朱利安B.萨德勒C.康德尔D.汉斯E.施奈德12.世界体系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CDE)A.卡诺伊B.贝雷迪C.梅厄D.阿尔特巴赫E.阿诺夫13.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我们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有(ABCD)A.联系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本体性原则D.实践性原则E.民主性原则14.美国综合中学的高中阶段实行分科制,一般分为(BDE )A.选修科B.学术科C.综合科D.职业科E.普通科15.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规定,全国统一课程包括(CE )A.选修科匿B.必修科目C.核心科目D.综合科目E.基础科目16.教育国际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ABDE)A.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B.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一致性C.世界政治的多极化D.信息社会的到来E.全球性问题的挑战17.德国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有(ABCD )A.完全中学B.综合中学C.普通中学D.实科中学E.技术中学18.法国大学分段组织教学,主要阶段包括(ABD)A.基础阶段B.专门化阶段C.预科阶段D.深造或科学研究阶段E.毕业阶段19.日本小学的教育课程组成部分主要包括(BCE)A.家政B.各学科C.道德D.美育E.特别活动20.俄罗斯师范教育的实施机构包括(ABCDE )A.中等师范学校B.师范专科学校C.师范学院D.师范大学E.综合大学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生计教育计划:1971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生计教育计划”,也称“马兰计划”(1分)该计划要求以职业生涯为中心,(1分)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1分)并把这种教育形式贯彻到小学、中学甚至高等学校的所有年级之中去。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比较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7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比较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者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 )A.萨德勒B.康德尔C.汉斯D.施奈德2.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提出“因素”和“力量”一对基本范畴的是( )A.萨德勒B.康德尔C.汉斯D.施奈德3.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认为,包括“并置”和“比较”的比较研究有两种途径:一是问题研究;二是( )A.描述研究B.比较研究C.解释研究D.总体研究4.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主要处于不利地位的是(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转型国家D.新兴工业化国家5.美国中学的主体是( )A.综合中学B.普通中学C.职业技术中学D.特科中学6.英国根据《1992年教育(学校)法》成立的负责中小学督导工作的机构是( )A.陛下督学处B.皇家督学团C.教育标准处D.学校考试和评价委员会7.德国在文化教育领域实行( )A.中央与地方合作制B.中央集权制C.督学负责制D.联邦主义8.在法国,主要任务是为高等教育的文理专业输送人才的中学类型是( )A.普通高中B.教育中心C.职业高中D.技术高中9.日本大学有科研的传统,主要任务是从事( )A.基础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跨学科研究D.开发研究10.俄罗斯的教育行政模式是( )A.中央集权制B.地方分权制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州集权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朱利安提出的建议包括( )A.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B.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教育资料C.建立师范学校教育体系D.发行各国语言的教育期刊E.各国相互派遣教师和学生12.在汉斯看来,影响教育的世俗因素包括( )A.人文主义B.自由主义C.民族主义D.民主主义E.社会主义13.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 )A.调查法B.文献法C.比较法D.分析法E.建模法14.美国的学位主要包括( )A.副学士学位B.学士学位C.硕士学位D.副博士学位E.博士学位15.1973年,英国詹姆斯报告提出改革师范教育,将师范教育分为( )A.个人教育段B.职前教育段C.自我教育段D.入职教育段E.在职培训段16.1970年德国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结构计划》,将统一学校系统分为( )A.初步教育领域B.初等教育领域C.中等教育领域D.高等教育领域E.继续教育领域17.19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将初等教育分为( )A.准备学习阶段B.基础学习阶段C.巩固加深阶段D.观察阶段E.方向指导阶段18.日本小学的教育课程包括( )A.社会实践部分B.道德部分C.特别活动部分D.科学研究部分E.各学科部分19.俄罗斯师范教育的实施机构包括( )A.中等师范学校B.师范专科学校C.师范学院D.师范大学E.综合大学20.英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有( )A.幼儿学校B.初等学校C.混合学校D.基础学校E.普通学校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恢复基础运动22.第三级学院23.职业补习学校24.技术高中25.人力资本理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6.(本题6分)简述美国师范教育的宗旨。
00472比较教育自考知识点(最新版)目录1.00472 比较教育自考知识点概述2.00472 比较教育自考知识点的具体内容3.备考 00472 比较教育自考的建议正文一、00472 比较教育自考知识点概述00472 比较教育是自考教育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成果等方面的比较。
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00472 比较教育自考知识点的具体内容1.比较教育的概念、目的和方法(1)比较教育的定义:比较教育是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成果等方面的比较。
(2)比较教育的目的: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的比较研究,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3)比较教育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
2.国际教育发展趋势(1)全球教育发展的特点:教育普及、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投入等。
(2)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教育、全民教育、职业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等。
3.各国教育制度及其比较(1)各国教育制度的类型: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联邦制等。
(2)各国教育制度的特点:教育阶段、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等。
4.各国教育方法及其比较(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
(2)教育评价方法:考试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等。
5.各国教育成果及其比较(1)教育投入与产出:教育经费、师资、教育设施等。
(2)教育质量与成果:学术成就、技能培养、就业率等。
三、备考 00472 比较教育自考的建议1.熟悉教材和考试大纲,了解比较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关注国际教育发展动态,掌握各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3.比较各国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成果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
4.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提高应试能力。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比较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47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比较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A)A.跨国性和国际性B.时代性和民族性C.跨学科和应用性D.可比性和理论性2.以下不属于20世纪80年代比较教育“反省期”中开展的争论是(C)A.关于结构功能理论分析框架的争论B.关于比较教育中意识形态的争论C.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争论D.关于依赖理论的争论3.霍姆斯指出,问题法的最终着眼点是(C)A.提出政策建议B.鉴别相关因素C.预言D.选择问题4.德国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托幼方式是(B)A.学校附设幼儿园B.林间“幼儿园”C.“白天的母亲” D.特殊幼儿园5.日本2002年开始实施《学习指导缌要》,确定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是(A)A.学科、道德、特别活动、综合学习B.普通科目、非普通科目C.必修科目、选修科目D.国语、社会、数学、理科、艺术6.根据199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用以称呼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用词是(D)A.完全高等教育B.高等专业教育C.基础高等教育D.高等职业教育7.世界上第一个为继续教育立法,首次提出并使用“终身教育”概念的国家是(C)A. 美国B.英国C.法国 D. 日本8.在英国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中,主要培养小学教师的模式是(C)A.“3+1”模式B.“3+2”模式C.“4+0”模式 D. “3+2+1”模式9.日本为把学校从官僚行政管理体制的强力约束中解放出来而实行的最新改革措施是(B)A.建立学校教育的公共治理体系B.学校管理权利的下放与逐渐本位化C.在学校管理中强调问责管理D.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教育10.根据我国教育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中阶段的课程应该是以(A)A. 分科课程为主B.活动课程为主C.综合课程为主D.选修课程为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比较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47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比较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D)A.可比性和民族性B.时代性和应用性C.理论性和跨学科D.跨国性和国际性2.在霍尔斯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分支体系中,主要与国家的发展相联系来研究和分析比较教育发展问题的领城是(B)A.国际教育B.比较研究C.外国教育D.发展教育3.以下不属于20世纪80年代比较教育“反省期”中开展的争论是(C)A.关于结构功能理论分析框架的争论B.关于比较教育中意识形态的争论C.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争论D.关于依赖理论的争论4.霍姆斯指出,问题法的最终着眼点是(A)A.预言B.选择问题C.提出政策建议D.鉴别相关因素5.最早制定旨在保护和教育幼儿法令的国家是(C)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6.美国基础教育的教师培养模式不包括(D)A.“4+0"模式B.“4+1"模式C.“5+0”模式D.“4+2”模式7.对大学的本质功能的理解主要来源于(A)A.纽曼的理念B.洪堡的理念C.威斯康辛的理念D.克拉克的理念8.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B)A.《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B.戴夫的终身教育20条原则C.《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D.赫钦斯的学习型社会理念9.目前,德国教师培养的主要载体是(A)A.综合性大学B.教师教育学院C.师范学校D.教师培训学院10.强调效率原则是衡量任何组织基础的教育管理理论是(C)A.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B.科学化教育管理理论C.科层制行政组织教育管理理论D.人本教育管理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朱利安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指出欧洲各国比较教育大致的研究范围包括(ABCD)A.教育机构B.教育制度C.教育目标D.教学方法E.教育政策12.比较教育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功能包括(ABD)A.解释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B.深化对本国教育的认识C.形成方法论体系D.无可替代E.开展学术研究13.“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发展期的比较教育学家及其著作包括(ABCDE)A.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B.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与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C.施耐德《比较教育》D.贝雷迪《教育中的比较方法》E.诺亚和埃克斯坦《比较教育的科学探索》14.库森的比较教育思想主要包括(ABC)A.比较研究的标准B.借鉴经验的前提C.资料收集的程序D.开展国际间的合作E.跨区域的交流15.埃德蒙•金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的职能包括(ABC)A.向教育研究者提供广泛的背景信息B.对教育的各种现象、趋势和问题做辅助性分析C.指导教育的决策和发展D.制定广泛的教育政策E.构建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16.英国现行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包括(ABCD )A.寄宿制B.全日制C.半日制D.计时制E.托管制17.法国高中教育包括(ABC)A.普通教育B.技术教育C.职业教育D.特殊教育E.艺术教育18.日本2002年实施的《学习指导纲要》明确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结构包括(ABCD)A.学科B.道德C.特别活动D.综合学习E.实践19.日本的高等院校从功能上划分为(ABCD)A.研究型大学B.教学型大学C.研究教学型大学D.专业型大学E.职业型大学20.1976年美国颁布的《终身学习法》的主要内容包括(ABC)A.终身学习产生的原因和特点B.终身学习的范围C.终身学习的活动D.终身学习的理论E.终身学习的培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比较教育最初产生于( )A.欧洲B.美国C.印度D.中国2.结构功能主义的提出者是( )A.安德森B.福斯特C.帕森斯D.康德尔3.贝雷迪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 )A.《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B.《教育的比较方法》C.《教育中的比较法》 D.《教育与殖民主义》4.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比较教育本身( )A.也出现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B。
出现了民族化的发展趋势C.未受影响因而也没有什么变化D.受到影响但没有多大变化5.美国小学最流行的形式是( )A.科任制B.双重进度制C.小队教学制 D.包班制6.既确立了英国公共教育体系,又是战后英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基础的是( )A. 1902年巴尔福法案B.1944年教育法C.1988年教育改革法 D. 1950年教育法7.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成立于( )A. 1986年B.1988年C.1990年D.1992年8.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建立是在( )A. 1949年5月B。
1949年9月C.1950年5月 D. 1950年9月9. 1947年出台的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并为法国教育改革指出了方向的法案是( ) A.《教育改革法令》B.《哈比法案》C.《费里法》D.《郎之万一瓦隆计划》10.日本于1871年设文部省,于次年发布( )A.《学令》B.《学制》C.《学校令》D.《教育令》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比较教育在“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埃德蒙·金B.艾克斯坦C.贝雷迪D.马林森E.库森12.汉斯明确列举的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有这样几类( )A.自然因素B.宗教因素C.社会因素D.世俗因素E.人为因素13.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有( )A.调查法B.文献法C.比较法 D.分析法E.并置法14.就纵向组织而言,美国小学的教学组织包括( )A.双重进度制B.分级制C.小队教学D.多级制E.不分级制15.美国高等学校的三大任务是指( )A.教学B.科研C.开发D.服务E.消费16.在英国每个学段结束时要进行全国统一考试,它们分别是( )A.7岁考试B.11岁考试C.14岁考试D.16岁考试E.18岁考试17.在德国,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主要有( )A.职业学校B.职业专科学校C.职业补习学校D.专科高中E.专科学校18.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很有特色,到了高中阶段,出现三种形式,包括( )A.普通高中设技术选修课B.技术高中设技术专业课C.职业高中培养技术工人和技术职员D.普通高中设技术专业课E.职业高中设技术选修课19.日本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 )A.自己本身B.理解他人C.了解自然,具有高尚情操D.不许偷取别人东西E.自己与团体、社会的关系20.俄罗斯的普通教育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即( )A.初等普通教育B.基础普通教育C.完全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E.普通函授教育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教育依赖理论22.“民族主义”23.《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24.《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25.文部省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6.简述新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比较教育观点。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真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认为“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的比较教育学者是A、库森B、康德尔C、汉斯D、贝雷迪正确答案C解析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NicholasHans)在其《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中认为,“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
2、在霍尔斯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分支体系中,较为基础性的研究领域是A、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B、比较研究和外国教育C、国际教育和外国教育D、比较研究和发展教育正确答案B解析在霍尔斯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分支体系中,比较研究和外国教育是两个较为基础性的研究领域。
3、被称为比较教育真正先驱的是A、赫勒敦B、朱利安C、色诺芬D、狄德罗正确答案A解析赫勒敦被认为是比较教育的真正先驱,他认识到研究文化和教育差异的重要性,极力主张进行史学研究。
在关于地理和历史哲学的巨著《历史学导论》中,他强调要研究各民族以及各个地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东西穆斯林的文化和教育差异。
4、在康德尔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概念中,作为理解一国教育制度重要途径的是A、民族主义B、时代性C、人文主义D、民族性正确答案D解析康德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民族性并不是在偶然之间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国家的特征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教育以进步主义思想为基础,法国教育注重发展理性,英国教育有实用性和多面性的特点”。
因此康德尔将民族性作为理解一国教育制度的重要途径。
但是,康德尔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民族精神是固定不变的因素,也不意味着种族特征是永恒不变的。
如果这一切是没有变化的,教育任务就相对简单了。
然而事实是不仅教育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事情,而且,影响着教育而教育又司求予以影响的民族背景则是更为复杂和微妙的”。
5、在美国全国性的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计划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A、《零岁-五岁教育计划》B、《开端计划》C、《幼儿教育五年计划》D、《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正确答案B解析美国有若干个全国性的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计划,其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开始于1965年的《开端计划》。
全国2021年4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真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比较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A、可比性和民族性B、时代性和应用性C、理论性和跨学科D、跨国性和国际性正确答案D解析比较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跨国性和国际性。
2、在霍尔斯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分支体系中,主要与国家的发展相联系来研究和分比较教育发展问题的领域是A、国际教育B、比较研究C、外国教育D、发展教育正确答案B解析发展教育(Development Education)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分化出来的研究领域,主要与国家的发展相联系来研究和分析比较其教育发展问题,从而为各国政府或国际社会制定平衡的教育发展战略。
P423、以下不属于20世纪80年代比较教育“反省期”中开展的争论是A、关于结构功能理论分析框架的争论B、关于比较教育中意识形态的争论C、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争论D、关于依赖理论的争论解析其一是关于结构功能理论分析框架的争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康德尔、汉斯和施奈德等人所坚持的“历史法”开始受到批判,诺亚、埃克斯坦等学者认为,历史法是非科学的,因为它们不能揭示可以实际验证的因果联系,因而也不能为教育改革提供实际的依据。
此后,一系列“科学方法”的探索和应用在比较教育学界得以展开。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对这些争论进行详细的论述。
其二是关于比较教育中意识形态的争论。
1983年2月,美国《比较教育评论》发表了爱泼斯坦(Erwin.Epstein)于1982年在美国比较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上的主席讲话《左和右的思潮:比较教育中的意识形态》,以及卡诺伊(Martin Carnoy)、福斯特(Philip Foster)、李(Vandra Lea)、梅斯曼(Harold Masenann)诺亚和霍尔姆斯等比较教育学者对这篇讲话的评论。
1987年,爱泼斯坦在英国的《比较》杂志上发表了对这些评论的反批评,从而掀起了比较教育中意识形态的争论。
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比较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7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比较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者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 )A.萨德勒B.康德尔C.汉斯D.施奈德2.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提出“因素”和“力量”一对基本范畴的是( )A.萨德勒B.康德尔C.汉斯D.施奈德3.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认为,包括“并置”和“比较”的比较研究有两种途径:一是问题研究;二是( )A.描述研究B.比较研究C.解释研究D.总体研究4.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主要处于不利地位的是(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转型国家D.新兴工业化国家5.美国中学的主体是( )A.综合中学B.普通中学C.职业技术中学D.特科中学6.英国根据《1992年教育(学校)法》成立的负责中小学督导工作的机构是( )A.陛下督学处B.皇家督学团C.教育标准处D.学校考试和评价委员会7.德国在文化教育领域实行( )A.中央与地方合作制B.中央集权制C.督学负责制D.联邦主义8.在法国,主要任务是为高等教育的文理专业输送人才的中学类型是( )A.普通高中B.教育中心C.职业高中D.技术高中9.日本大学有科研的传统,主要任务是从事( )A.基础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跨学科研究D.开发研究10.俄罗斯的教育行政模式是( )A.中央集权制B.地方分权制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州集权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朱利安提出的建议包括( )A.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B.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教育资料C.建立师范学校教育体系D.发行各国语言的教育期刊E.各国相互派遣教师和学生12.在汉斯看来,影响教育的世俗因素包括( )A.人文主义B.自由主义C.民族主义D.民主主义E.社会主义13.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 )A.调查法B.文献法C.比较法D.分析法E.建模法14.美国的学位主要包括( )A.副学士学位B.学士学位C.硕士学位D.副博士学位E.博士学位15.1973年,英国詹姆斯报告提出改革师范教育,将师范教育分为( )A.个人教育段B.职前教育段C.自我教育段D.入职教育段E.在职培训段16.1970年德国教育审议会提出《教育结构计划》,将统一学校系统分为( )A.初步教育领域B.初等教育领域C.中等教育领域D.高等教育领域E.继续教育领域17.19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将初等教育分为( )A.准备学习阶段B.基础学习阶段C.巩固加深阶段D.观察阶段E.方向指导阶段18.日本小学的教育课程包括( )A.社会实践部分B.道德部分C.特别活动部分D.科学研究部分E.各学科部分19.俄罗斯师范教育的实施机构包括( )A.中等师范学校B.师范专科学校C.师范学院D.师范大学E.综合大学20.英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有( )A.幼儿学校B.初等学校C.混合学校D.基础学校E.普通学校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恢复基础运动22.第三级学院23.职业补习学校24.技术高中25.人力资本理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6.(本题6分)简述美国师范教育的宗旨。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00472比较教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认为“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的比较教育学者是()A.库森B.康德尔C.汉斯D.贝雷迪2.在霍尔斯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分支体系中,较为基础性的研究领域是()A.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B.比较研究和外国教育C.国际教育和外国教育D.比较研究和发展教育3.被称为比较教育真正先驱的是()A.赫勒敦B.朱利安C.色诺芬D.狄德罗4.在康德尔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概念中,作为理解一国教育制度重要途径的是() A.民族主义B.时代性C.人文主义D.民族性5.在美国全国性的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计划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A.《零岁一五岁教育计划》B.《开端计划》C《幼儿教育五年计划》D.《不让一个儿童落后》6.德国传统的九年制完全中学,并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背景的是()A综合中学B.实科中学C.普通中学D.文理中学7.打破了传统大学垄断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揭开了新大学运动序幕的是()A.伦敦大学B.开放大学C.曼彻斯特大学D.白金汉大学8.提出“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订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的著作是()A.《终身教育引论》B.《教育-财富蕴藏其中》C.《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D.《回归教育:终身学习的策略》9.日木实行的教师培养模式是()A.师范院校主导型B.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混合型C.综合院校主导型D.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结合型10.法国中央的下一级教育行政管理单位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是()A.大学区总长B.大学区督学C.大学区秘书D.大学区委员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比较教育在国家发展和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包括()A.比较一借鉴B.提供经验性资料C.推动社会进步D.沟通和理解E.文化发展12.英国学前教育的机构设置包括()A.幼儿学校(班)B.日托中心C.联合保育中心D.学前游戏小组E.幼儿园13.德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主要有()A.技术学院B.大学C.培训学院D.教育学院E.成人大学14.美国教师培养模式主要包括()A.“4+0”模式B.““4+1”模式C.“4+2”模式D.“4+3”模式E.“5+0”模式15.俄罗斯高等师范教育层次包括()A.初等学校教师B.初中以下普通学校教师C.高中教师D.特殊学校教师E.文科中学、私立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和大学助教16.德国教育行政机构包括())A.中央教育部B.州教育部C.专区教育署D.地区教育局E.市、县教育局17.日本学校的外部行政机构包括()A.文部省B.厚生省C.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D.市町村教育委员会E.地方教育委员会18.终身教育的实践方式包括()A.补偿教育模式B.继续性职业教育模式C.以扩大民主为指向的模式D.计划推动型模式E.休闲取向的终身学习模式19.教师专业化主要包括()A.专业化的培养B.专业化的标准要求C.专业化的流程D.专业化的建设E.专业化的发展20.中国教育管理系统层次分为()A.学前层次B.学校层次C.地方教育行政机构D.中央教育行政机构E.高等教育层次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72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第或钢第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比较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5 .朵早制定旨在保护和教育幼儿法令的国家是A.可比性和民族性C.理论性和跨学科B.时代性和应用性 D.跨国性和国际性 在霍尔斯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分支体系中,主要与国家的发展相联系来研究和分析比较教育发展问题的领域是 A.国际教育C.外国教育B.比较研究 D.发展教育3. 以下不属于20世纪80年代比较教育“反省期”中开展的争论是4. A.关于结构功能理论分析框架的争论C.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争论 霍姆斯指出,问题法的最终着眼点是A.预言C.提出政策建议 B.D. B. D. 关于比较教育中意识形态的争论 关于依赖理论的争论 选择问题 鉴别相关因素A.英国C.法国 B.D. 美国 日本6 .美国基础教育的教师培养模式不包括•••A. “4+0” 模式B. “4+1” 模式C. “5+0” 模式D. “4+2” 模式7 .对大学的本质功能的理解主要来源于A.纽曼的理念B.洪堡的理念C.威斯康辛的理念D.克拉克的理念8 . 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A.《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8 .戴夫的终身教育20条原则C.《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D.赫钦斯的学习型社会理念9 .目前,德国教师培养的主要载体是A.综合性大学B.教师教育学院C.师范学校D.教师培训学院10 .强调效率原则是衡髭任何组织基础的教育管理理论是A.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B.科学化教育管理理论C.科层制行政组织教育管理理论D.人本教育管理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18年4月自考《学前教育》真题2018年4月自考《学前教育》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学前教育就是指A.0-3岁的儿童的教育B.3-6、7岁儿童的教育C.2-5岁的儿童的教育D.出生至6、7岁儿童的教育2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教育家是A.康有为B.蔡元培C.陈鹤琴D.陶行知3决定学前教育性质的是A.经济水平B.政治制度C.文化传统D.科学技术4.我国学前教育充分吸收外国的教育理论如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瑞吉欧的课程理论等,体现了学前教育对文化的A.传承功能B.交流功能C.选择功能D.创新功能5.“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反映了生物的A.遗传性B.社会性D.能动性6.决定学前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是A.办学理念B.教学水平C.发展适宜D.儿童身心7.一般儿童都先学会爬然后再学会走路再能四处跑动,先感知理解周围事物再产生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个体差异性8.德纳姆等人研究发现成人对儿童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儿童在别人悲伤愤怒痛苦时表现出助人行为,说明学前教育显著地影响了儿童发展的A.社会性B.自然性C.目的性D.生理性9.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特征有二,一是在全面发展要求上反映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二是人的素B.以智为先C.以体为先D.以美为先10.学前儿童肌肉力量、韧带强度正处于发育过程当中,在体育锻炼时要做到“高密度,低强度”,反映了学前儿童体育应具备的特点是A.生活化B.趣味性C.简单化11.学前儿童知识经验少理解力差,不易分清正确与错误,各种教育影响都易接受,为了帮助其分辨是非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学前德育中应贯彻A.规范与尊重相结合原则B.坚持正面教育原则C.教育影响一致性和一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2.学前儿童美育本质上是一种A.艺术教育B.道德教育C.情感教育D.品质教育13.家庭中亲子关系是稳定的,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女一生,因此家庭教育的过程具有A.情感性D.权威性1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A.学前儿童家长B.幼儿园老师C.社区工作者D.儿童医生15.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指导要求,采取适宜的措施获得指导的实际效,这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A.分类指导原则B.家长主体性原则C.双向互动原则D.因地制宜原则16.玩具和图书是儿童良好的伙伴,给儿童成长带来快乐,我国第一所玩具图书馆创建在A.北京B.福建C.内蒙古D.天津17.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政府提出了“向贫困宜战”的口号,并提出了让90%以上的生活在贫线以下的家庭的3-5岁的儿童享受教育的计划,A.确保开端计划B.天使计划C.先行计划18.幼儿园是对幼儿集中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古时栋A.幼稚园B.托儿所C.蒙养院D.亲子园19.我国幼几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属于A.基础教育B.义务教育C.初等教育D.全民教育20.《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即A.健康、语文、计算、科学、艺术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C.语言、计十算、舞蹈、美术、音乐D.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21.在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检查和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或判断达成目标的程度的功能是A.鉴定功能B.诊断功能D.导向功能22.“我们老师说的……”幼儿对教师信任、尊重和依恋的表现,幼儿也常常模仿教师的言行,亲师性强。
比较教育(小学教育本科)1.比较教育: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2.因素分析法: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方法,由阿诺德、萨德勒等人首倡,20世纪初至60年代广泛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
这种方法强调一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对其教育的影响,注重分析影响一国教育的各种因素和力量。
3.结构功能主义:西方社会科学的一种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在一个社会系统整体中,各个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以维持社会系统的相对稳定。
4.世界体系分析理论: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
20世纪70年代在比较教育学界流行,主要代表人物有卡诺伊、梅厄、阿尔特巴赫和阿诺夫等。
5.冲突理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种理论。
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比较教育学界.挑战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
6.新殖民主义理论:描述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依赖关系的一种理论。
这种理论把国与国之间现存的这些不平等关系视为新的殖民关系,将其与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7.比较法: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教育研究者对相同历史时期,或者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有某种相似之处,等等。
8.调查法:比较教育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和问卷法等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
9.文献法:比较教育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
这是一种通过分析重要的教育文献来了解对象国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情况的重要方法。
10.分析法: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即对需要进行比较研究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以便透过现象洞察研究对象的本质。
11.比较四步法: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四个主要步骤。
12.科学量化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诺亚和纽约市立大学的艾克斯坦共同把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比较教育研究,对科学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实证的量化分析的方法论证比较教育研究假说的研究方法。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心理测量跟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出差异之处是()。
(分数:2.00)A.直接性B.客观性C.全面性D.间接性√解析:物理测量是对物理属性的直接测量;心理测量是对心理特质的间接测量。
(2)测量工具:物理测量的工具制作相对简单,精确度高;心理测量的工具是量表,材料组织不易,制作困难。
(3)重复测量:物理测量可以进行并且很容易进行重复测量;心理测量进行重复测量相对比较困难,有时可能做不到。
(4)使用者:物理测量的使用者培训较为容易;心理测量的使用者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且有职业道德要求。
(5)误差:物理测量存在误差,但可对误差进行精确估计;心理测量的误差来源难以确认,对误差的估计没有那么精确。
(6)单位与参照点:物理测量的单位与参照点是公认的;心理测量没有零点,评价分数要与平均数或常模比较,单位不可互换。
心理测量跟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出差异之处是间接性。
2.下列数据中,属于顺序变量数据的是()。
(分数:2.00)A.某项能力测试得6分B.月工资3000元C.羽毛球比赛得第2名√D.数学成绩为80分解析: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类别上的差异,它具有独立的分类单位,数值一般都是整数形式,只计算个数,并不说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
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只可对每一类别计算次数或个数。
顺序变量亦称“等级变量”,百分等级数值。
心理变量的一种。
其值仅表明事物属性在数量大小、多少上的次序的变量。
可通过顺序量表观测。
其各个数值之间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也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等距变量一译“定距变量”。
变量的一种。
既有测量单位、相对零点的变量。
其取值之间有“相等”、“不等”、“序”及“距离”的关系,数值间可施行加、减法两种运算。
比率变量是具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的变量,例如身高、体重等。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7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
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
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
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史上,在“借鉴时代”与“因素分析时代”之间起着承上痞下作
用的人物是
A.汉斯 B.康德尔 C.萨德勒 D.霍尔姆斯
2.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的代表作是
A.《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
B.《比较教育评论》
C.《第七年报告》
D.《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
3.霍尔姆斯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 B.文献法 C.分析法 D.问题法
4.国际教育的观念基础是
A.实证主义 B.历史主义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c.科学主义 D.国际主义
5.1958年,为了回击苏联人造卫星的挑战,美国国会通过了
A.《初等和中等教育法》 B.《国防教育法》
C.《国际教育法》 D.《高等教育法》
6.英国教育由教会控制走向国家干预始于
A.1 833年议会通过教育拨款 B.1902年议会通过巴尔福法案
C.1944年设立教育部 D.1902年建立地方教育当局
7.1955年各州州长签订的规定了德国各州各类学校的统一名称,并促进了德国教育制
度统一的文件是
A.《基础学校法》 B.《高等学校总纲法》
C.《汉堡协定》 D.《杜塞尔多夫协定》
8.法匿在1985年开始在辍学现象严重的地区发动社会与学校合作,以帮助家庭条件差
和功课差的学生完成学业的措施是建立
A.教育行动区 B.教育优先区
C.教育实验区 D.教育振兴区
9.1890年日本天皇降诏《教育敕语》,确立了军国主义的国家主义伦理,强调教育宗旨
要
A.以国家为中心 B.以国民为中心
C.以议会为中心 D.以天皇为中心
10.俄罗斯基础普通教育的学制为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
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比较教育在“因素分析时代”的代表人物有
A.朱利安 B.萨德勒
C.康德尔 D.汉斯
E.施奈德
12.世界体系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卡诺伊 B.贝雷迪
C.梅厄 D.阿尔特巴赫
E.阿诺夫
13.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我们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A.联系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本体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E.民主性原则
14.美国综合中学的高中阶段实行分科制,一般分为
A.选修科 B.学术科
C.综合科 D.职业科
E.普通科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15.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规定,全国统一课程包括
A.选修科匿 B.必修科目
C.核心科目 D.综合科目
E.基础科目
16.教育国际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A.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B.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一致性
C.世界政治的多极化 D.信息社会的到来
E.全球性问题的挑战
17.德国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有
A.完全中学 B.综合中学
C.普通中学 D.实科中学
E.技术中学
18.法国大学分段组织教学,主要阶段包括
A.基础阶段 B.专门化阶段
C.预科阶段 D.深造或科学研究阶段
E.毕业阶段
19.日本小学的教育课程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A.家政 B.各学科
C.道德 D.美育
E.特别活动
20.俄罗斯师范教育的实施机构包括
A.中等师范学校 B.师范专科学校
C.师范学院 D.师范大学
E.综合大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生计教育计划
22.定向阶段
23.大学校
24.问卷法
25.连续教育体系
四、筒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6.(本题6分)简述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思想。
27.(本题6分)教育匿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发展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28.(本题8分)综述面向21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趋势。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29.试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和发展趋势。
30.试分析日本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原因及主要措施。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