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肺部CT表现与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89.30 KB
- 文档页数:4
百草枯中毒患者胸部损害的CT表现(一)【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胸部损害CT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或敌草快,正常使用时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但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误服或自杀性服用均可造成人体多脏器严重损伤,尤以肺损伤最为常见。
我们通过对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及随访复查,分析其CT征像,以提高对百草枯中毒后胸部损害CT表现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04~2007年我院收治的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16~38岁,平均26岁,均为口服百草枯中毒,剂量10~40ml。
治疗后2例死亡,3例遗留肺间质纤维化,2例完全康复。
1.2方法治疗过程中采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作螺旋横断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均为10mm。
部分病例局部行高分辨CT(HRCT)扫描,螺距1,管电压120kV,电流100mA,层厚2mm,层间距均为10mm。
并通过AW4.2工作站后处理技术进行冠状及矢状位重建。
2结果百草枯中毒时间不同,患者胸部CT影像的表现亦不同,具体见表1。
患者胸部的主要CT表现:①磨玻璃密度影:表现为两肺局限性或弥漫性均匀密度增高的模糊影。
以两下肺中外带分布较为明显。
②肺渗出和实变影:以肺叶或肺段分布的三角形或楔形高密度影,尤以两肺下叶基底段多见。
③肺间质纤维化:表现为两肺外带纹理增多、紊乱,并见多个细条影或网格影,严重者两下肺可呈蜂窝状改变。
HRCT可见小叶间隔及胸膜下线增厚。
④支气管扩张:均发生在肺纤维化的部位,以两下肺后基底段明显,表现为不规则的柱状及小囊状的支气管腔扩张。
⑤纵隔及皮下气肿:表现为前上纵隔及前胸壁软组织内多个蜂窝状大小不等的气体影。
⑥胸腔及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后胸膜下弧形水样密度影;心包积液表现为心包膜增厚,内见水样密度影沿心包呈环状包绕。
表1百草枯中毒胸部损伤的CT表现(>28d)胸部无明显化5002肺纹理增多2343局限性肺气肿2663肺磨玻璃密度影0553肺实变0432胸腔积液0220心包积液0220肺纤维化0433支气管扩张0433纵隔及皮下肿0220。
百草枯中毒肺损伤CT表现通过分析分析5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CT资料,探讨了百草枯中毒肺损伤CT的特征表现及在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研究表明,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在治疗过程中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有效评估诊断疗效及预后。
标签:百草枯中毒;体层摄影术;肺损伤百草枯是一种速效触杀型除草剂,毒性很强,无特效解毒剂,死亡率较高。
百草枯损伤最主要的靶器官是肺,研究显示肺内百草枯浓度是血内浓度的10~90倍,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为死亡的主要原因[1]。
本文回顾性分析5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CT资料,旨在提高对百草枯对肺损伤的CT影像特征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8~2014.5我院收治5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男28例,女31例,年龄8~76岁,平均32.8岁。
按病程分为早期(7d以内)、中期(7~14d)、后期(>14d),按中毒剂量分为少量组(约10~20ml)25例、中量组(约21~30ml)26例和大量组(>30ml)8例。
1.2方法所选均行飞利浦64排CT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部;扫描参数120KV、250mA,层厚和间隔设为1mm。
图像传入EBW工作站,并进行轴位和冠状位图像重建。
全部病例由2名高级职称医师阅片,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获得一致意见。
2结果2.1 CT征象与中毒时间的关系早期肺部以肺纹理增多、渗出为主,中期肺实变增多,晚期病变区出现肺纤维化。
2.2 CT征象与中毒剂量的关系少量组主要征象为肺纹理增多、磨玻璃影;中量组主要征象为肺实变;大量组除肺实变、纤维化外,常合并肺外病变。
2.3 CT征象与临床预后本组病例治愈45例,死亡14例,2例阴性。
小剂量组CT表现为肺部阴性、肺纹理增多和少量磨玻璃影(见图1),治疗后全部好转出院(25/25,100%);中量组CT表现为肺实质及肺间质均受损(见图2),18例治愈出院(18/26,69.2%),8例死亡(8/26,30.7%)。
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分析1. 引言1.1 百草枯的背景介绍百草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其主要成分为敌草快(Paraquat),具有快速灭草的效果,因而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中。
由于百草枯具有强烈的毁皮、腐蚀作用,对植物具有极高的杀伤力。
然而,在带来便捷的同时,百草枯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其高毒性,对人体和环境均具有一定的危害。
1.2 百草枯中毒的现状与危害近年来,随着百草枯的广泛使用,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百草枯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影响,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因此,加强对百草枯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百草枯中毒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1 百草枯的毒理作用百草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成分是敌草快(Paraquat),具有强烈的毁皮、腐蚀作用。
在毒理作用方面,百草枯通过影响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结构,进而引起细胞死亡。
百草枯主要影响植物的绿色组织,但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毒性。
百草枯进入人体后,可对多个器官系统产生影响,尤其是肝脏、肾脏和肺部。
肝脏是百草枯代谢的主要场所,而肾脏则负责其排泄。
百草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具有毒性的活性氧,导致细胞损伤。
此外,百草枯还可引起肺部纤维化,这是其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
2.2 中毒原因及途径百草枯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误服或自杀:误服是导致百草枯中毒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农村地区。
此外,部分人群因各种原因选择百草枯作为自杀工具。
2.皮肤接触:长时间接触百草枯溶液,尤其在破损的皮肤上,可能导致中毒。
3.呼吸道吸入:在喷洒百草枯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导致呼吸道吸入。
百草枯中毒的途径主要包括口服、皮肤接触和呼吸道吸入。
2.3 中毒后的病理生理改变百草枯中毒后,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如下:1.消化系统:百草枯对口腔、食管、胃和肠道有腐蚀作用,可导致黏膜损伤、溃疡形成。
百草枯中毒的肺部X线表现及临床价值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胸部X线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1例临床确诊为百草枯中毒的胸部X线影像学特征。
结果病变时期的不同,导致了影像学表现的多样化,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肺门向肺内散在分布的斑点状片状阴影7例(63.64%),粟粒状阴影4例(36.36%)以及克氏B线2例和磨玻璃状影1例。
结论本病的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征性,但认识其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hest x ray findings ofparaquat poisoning and their clinical value.Methods The chest imaging features of 11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provedparaquat poison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On chest x ray films in all patients,the characteristic imaging findings were mottling or patchy shadows dispersed from hilum pulmonis to intrapulmonary fields in in 7 cases(63.64%),military shadows in 4 cases(36.36%),Kerley’B line in 2 cases and ground glass shadows in 1 cases.Conclusion This disease dose not typical chest x ray features.Howerer,overall analysis of chest x ray findings combined with medical history 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raquat lung injury.【Key words】Paraquat poisoning; Chest; Radiography百草枯为接触灭生性除草剂,对人的毒性极高,中毒以后可引起消化道黏膜糜烂出血,肝纤维化形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和心脏功能衰竭的多脏器功能识衰竭。
百草枯中毒肺部MSCT表现分析唐水英;叶更新;刘薇薇;周元敏;彭育立【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年(卷),期】2016(025)002【摘要】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不同剂量、不同时期肺部MSCT表现特点。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6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及肺部MSCT 资料,根据中毒剂量分为三组,分别是小剂量组(小于20 mg)12例,中剂量组(20~40 mg)36例,大剂量组(大于40 mg)16例;并根据病程在第1、3、7天(早期)、第15天(中期)和第30、90天(晚期)行多层螺旋CT肺部检查,对不同剂量不同病程患者的MSCT肺内表现及肺部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百枯中毒肺部MSCT表现包括肺纹理增强、肺泡渗出、肺实变及肺纤维化。
在中毒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早期第1天时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强(26/49)、第3天以渗出为主(36/38),第7天则演变为以渗出(26/31)和实变(7/31)为主;中期(15 d)发展为渗出(18/22)、实变(10/22)和纤维化(10/22);晚期(30 d)表现为肺实变(8/14)、肺纤维化(11/14);晚期(90 d)转变为肺实变(2/6),肺纤维化(6/6)。
不同剂量的中毒者也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其中小、中剂量组早期第1天以正常(11/33)或肺纹理增强(22/33)表现为主,大剂量组早期第1天即可以出现渗出改变(5/13);百草枯中毒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纵隔气肿(16/64)、胸腔积液(13/64)、胸膜增厚(14/64)、气胸(5/64)及支气管扩张(1/64)。
结论不同剂量、不同时期百草枯中毒肺部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及演变规律。
【总页数】4页(P147-150)【作者】唐水英;叶更新;刘薇薇;周元敏;彭育立【作者单位】510620广东广州,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放射科;510620广东广州,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放射科;510620广东广州,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职业病科;510620广东广州,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放射科;510620广东广州,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百草枯中毒21例肺损伤的螺旋CT表现分析 [J], 李萌2.百草枯中毒的胸部CT影像表现分析 [J], 胡昌盛;陆娜;冯晓源;强金伟;廖治河3.MSCT征象在百草枯中毒肺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J], 陈泽谷;张晓飞;韩向君4.百草枯中毒肺损害的高分辨力CT表现分析 [J], 金丹;包权;王辉;王英久5.百草枯中毒21例肺损伤的螺旋CT表现分析 [J], 李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草枯中毒的肺部CT表现与病理基础摘要】目的探讨其不同时期百草枯中毒患者肺部CT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
方法对23例资料完整的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部CT图像进行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23例患者,无论服用剂量的多少以及就诊时间的早晚,绝大部患者肺部有损害,但损害程度不同。
常见的CT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及伴随支气管轨道征,肺磨玻璃样变,马赛克征、树芽征、肺实变、胸膜下线及肺纤维化和胸腔积液等,少见表现为纵膈及胸部皮下积气。
结论胸部CT对于百草枯肺的疾病过程恶化和转归的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肺 CT诊断【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172-02百草枯是一种对人、畜有很强毒性的接触性除草剂(商品名克芜踪),若使用不当,误服或想自杀性服用,均可造成中毒。
根据服用剂量的不同,中毒症状和程度以及预后均不同。
近年来,有关百草枯中毒的肺损伤的基础研究和治疗临床报道较多,而相关的肺部CT表现特别是分期报道较少。
为了更好地认识百草枯中毒的肺部CT表现,笔者对我院收治的2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部CT图像,根据服用剂量的多少以及就诊时间的早晚,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不同时期CT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
1、资料与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12年10月间就诊于我院中毒救治中心的23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18-53岁,平均29.6岁。
服用剂量≤20mg/kg(约7.5ml)者6例,20-40mg/kg(即7.5ml-15ml)者13例,≥40mg/kg(约>15ml)者4例。
就诊时间为2h-5d。
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麻木感、胃部烧灼感、上腹痛、呼吸困难、胸闷、紫绀、咽喉肿痛、口腔糜烂等。
根据文献,按患者服药时间将病程分为中毒早期(1-7d)、中期(8-14d)、后期(>14d)[1]。
所有病例临床病史明确。
其肺部损伤是最突出和最严重的改变,是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百草枯中毒胸部CT表现与临床评价目的探讨螺旋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分析1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胸部CT表现。
结果18 例患者中有5例存活3周以上,中毒早期8例胸部无明显异常,磨玻璃样改变10例;中毒中期10例见两肺弥漫磨玻璃样密度影,出现渗出病变5例,实变3例,胸腔积液2例。
中毒晚期8例表现不同程度肺间质纤维化和肺蜂窝样改变,3例伴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1例,2例无明显异常。
结论CT诊断对病情发展、演变及估计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T feature and clinic significance of Paraquatinduced Pulmonary Damage.Methods CT data of chest in 18 patients with paraquate poison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5 patients of 18 survived over 3 week.In the early period,in 10 of them,the predominate findings were glass density;while the other 8 cases shomed normal.In the middle period,extensive glass density were found in 10 cases,exudation in 5 cases,consolidation in 3 cases with hydrothorax 2 cases.In the late period,pulmonary firbrosis and microcyst formation in different degree were shown in 8 cases,3 cases combined with bronchiectasis,hydrothorax in 1 case;while the other 2 cases shomed normal.Conclusion Chest CT has great advantage in progression of paraquateinduced pulmonary damage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onduction of clinic therapy,evaluation of prognosis.【Key words】Paraquat poisoning;Pulmonary damage;Radiography;Tomography;Xray computed百草枯(商品名克芜踪),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除草剂,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
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CT影像学表现的研究进展摘要:通过分析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CT影像学表现,探讨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采取CT 对治疗效果产生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不断增强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治疗效果。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肺损伤;CT前言:百草枯是一种速效触杀型除草剂,毒性十分强,无特效解毒剂,死亡率较高。
百草枯损伤最主要的是靶器官肺部。
有研究发现,肺内百草枯浓度是血内浓度的10倍到90倍,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死亡的主要原因[1]。
CT扫描能够显示百草枯中毒不同时期肺部特征,对临床治疗和病程发作具有指导意义。
此次研究则分析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CT影像学表现情况。
详细内容见下文:一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毒性作用百草枯为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和除草剂,容易溶于水,微溶在酒精和丙酮,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稳定,可被碱水解,对普通金属具有腐蚀性,常用制剂为20%水溶液。
百草枯属于中等毒性,可通过皮肤、呼吸道以及消化道吸收进入到机体,口都吸收率较低,约占5%到10%,进入血液后几乎不和血浆蛋白结合,吸收后1到4小时达到血浆浓度峰值,并且被组织吸收和肾脏排泄后,血浆浓度很快会降低,在机体分布在肺部、肝脏、肾、甲状腺等中[2]。
但是主要集中在肺部和骨骼肌。
百草枯中毒会引起机体多器官损坏,超大剂量的百草枯中毒患者大多在短期内则会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中。
肺是百草枯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中毒后肺组织中百草枯浓度是血浆浓度的10倍到90倍。
有报道发现,百草枯中毒会引起肺内通气血流灌注比例失调,导致加重低氧血症[3]。
主要是因为百草枯中毒后局部释放血管扩张炎症因子密切相关,还和百草枯中毒引起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降低有关[4]。
二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CT影像学表现百草枯中毒肺部损伤的典型改变是一个渗出、实变、纤维化的病理改变过程,CT表现与其病理过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T表现具有分期特征。
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CT表现有:①肺纹理增多,中毒早期血管内皮细胞膜受损,液体外渗导致组织水肿,支气管血管受累。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8月 第3卷第16期百草枯(PQ)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对人有剧毒,经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吸收,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解毒剂,中毒者往往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其中肺是主要靶器官,不可逆肺纤维化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是百草枯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MSCT具有分辨率高、显示组织结构无重叠、可较好显示百草枯中毒后肺纤维化的病理演变过程,是PQ中毒肺损伤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对明确PQ中毒肺损伤程度、病情发展、评估疗效、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8年7月4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13~61岁,平均年龄32岁。
患者误服10例,自杀性口服30例,口服20%浓度的百草枯原液1~60ml左右,临床均明确诊断,行CT检查时间从中毒21小时到125天不等,部分患者多次复查。
1.2 方法采用GE optima 16排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210mA,层厚5mm,层距5mm。
从胸廓入口至肋膈角扫描。
肺窗约1200HU窗宽,-750HU窗位,纵隔窗约277HU窗宽,21HU窗位。
41例百草枯中毒的CT资料由2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共同分析、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
1.3 统计学方法将病例按口服百草枯剂量分为三组,少量组23例(<10ml),中量组13例(10ml~30ml),大量组5例(>30ml);按中毒时间分组,早期29例(1~7天),中期23例(7~14天),晚期11例(>14天)。
采用SPSS22.0软件,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百草枯中毒的胸部HRCT表现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的胸部CT表现多样化,本组41例患者CT表现为双肺阴性、双肺纹理增多、磨玻璃影、实变、支气管扩张、小叶间隔增厚、肺气囊、胸膜下线、肺纤维化、胸膜腔积液及纵隔气肿。
百草枯肺CT检查临床价值探讨百草枯肺CT检查临床价值探讨(pdf)近年来百草枯中毒时有发生,中毒后药物主要蓄积在肺和肌肉,病变主要发生在肺,故也称百草枯肺,以往多数临床医生重视洗胃用排泄和解毒药等处理,但对肺部影像表现和变化重视不够以致错过有效治疗时机,笔者搜集3例影像资料较全的百草枯中毒病例,重点就其病理机制和CT征象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1 临床资料收集2005年在我院就诊患者3例,均为男性,15岁,口服百草枯约10~50ml不等,CT检查时间为发病10~20天,临床主要表现咳嗽、气短、进行性呼吸困难。
1例发绀明显。
应用SIEMENS 公司AR.nova CT机自肺尖至膈顶扫描,层厚10mm,部分层面2~5mm或高分辨扫描,1例4天后复查。
2 CT表现( 1)肺野模糊、纹理粗乱2例;( 2)双肺分布粗细不均网状影2例;( 3)散在分布小结节影1例;( 4)蜂窝状影1例;( 5)胸膜下弧形线影平行于胸膜,距胸膜面约1cm的弧形线样高密度影1例;( 6)左侧少量气胸并上纵隔轻度右移1例。
3 讨论百草枯又名克无踪,对人畜毒性很强,因无特效解毒药,常规治疗效果很差,百草枯经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率为5%~15%,吸收后经血液迅速分布到全身,30~40h血浆浓度达高峰。
临床表现可引起口舌及咽部烧灼感,发生食管炎和胃炎致呕吐和腹痛。
药物从肾脏排泄可损害肾小管,产生蛋白尿、血尿,血中尿素氮、肌肝升高等肾功能损害表现。
肺是百草枯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吸收后主要蓄积在肺和肌肉中,排泄缓慢,因此,中毒作用可持续存在,中毒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百草枯能产生过氧化离子,损害Ⅰ型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作用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大量活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过氧化氢引起细胞过氧化,造成组织细胞的氧化性损害,由于肺泡细胞对百草枯具有主动摄取和蓄积特性,故肺泡损伤最为突出,肺的形态学变化取决于摄入量与生存期的长短。
百草枯中毒的肺部MSCT表现发表时间:2017-01-21T10:07:31.0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3期作者:和仕珍向述天王鹏张勇[导读] 具有不同时期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且与中毒剂量密切相关。
CT诊断对病情发展的及时评估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肺损害MSCT表现。
方法: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MSCT表现。
结果:百草枯中毒肺部影像表现与检查时间、中毒剂量相关。
27例出现了磨玻璃征、部分患者肺外周出现肺实变,肺气肿及胸水;晚期肺间质纤维化是主要特征。
剂量小时肺部损害轻,剂量大时肺部损害重。
结论:百草枯中毒肺部损害具有明确的影像特征,对判断肺损害、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肺损伤;百草枯中毒;MSCT 【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050-02 百草枯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除草剂,常因误服或服毒自杀等原因引起中毒,中毒后可致人体多脏器功能损伤,以肺损伤最为严重。
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多排螺旋CT是目前显示肺部损伤的最佳方法。
笔者总结4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百草枯中毒患者CT表现,从影像学表现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40例口服百草枯患者,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15~53岁,平均24岁。
均为服毒自杀。
其主要临床表现:呕吐、恶心、胃部灼感或上腹痛、口腔糜烂、吞咽困难、胸闷、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
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WBC、ALT、AST、BUN、Cr升高。
人院后治疗包括催吐、洗胃、导泻、利尿等手段,减少百草枯的吸收并加速其排泄。
病程7d~21d不等,12例治愈,23例好转,5例死亡。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行西门子16层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为电压125~140kV,电流280~410mA,层厚5mm,层距均为5mm,螺距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