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的百草枯富积于肺和 肾的细胞,影响其氧化复原反响 的进程,产生对组织有害作用的
关于氧自由基形成的途径说法不一,目前的 研究认为以下三条途径最为重要:
由线粒体外膜上包含NADPH-细胞色素C复原酶的一种未知酶介 导。而过去认为氧自由基是由于微粒体在NADPH-细胞色素C复 原酶催化下所产生的观点被认为在百草枯中毒解毒方面起作用 。
百草枯中毒动物实验模型 伸舌居中,舌苔外表可见较多膜状附着物,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罗音,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未及压痛、
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1966年英国医学家Bullivant首先描述了2例百草枯意外中毒死亡事件,随后,世界各地相继报道百草枯中毒病例。 ①皮肤接触可引起局部炎症、口斑、起疱、溃疡、坏死等表现。 百草枯引起全身中毒的表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口咽、食道、胃、小肠等的粘膜层出现肿胀、水肿、溃疡。
百草枯〔PQ〕又名克无踪、对草快 、克草王、克草灵等,化学名为 1,1,-二甲基-4,4,-联吡啶, 属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 剂,分子式CH3(C5H4N)2CH3·2Cl ,为联吡啶类化合物。
不易挥发,易溶于水、稍溶于丙 酮和低级醇。在碱性介质中不稳 定。它是一种速效触杀型灭生性 除草剂,系目前世界上第二大吨 位除草剂品种。
〔2〕全身表现:所有的PQ中毒病人主 要病症发生在肺,摄入后24~48h内产 生急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ARDS, 伴代谢性酸中毒。PQ还可导致心肌炎 、心包出血、黄疸、肝肿大、肾上腺坏 死。
病程多表现为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肺损伤---ARDS,假设病人获 救,肺纤维化多发生在PQ中毒后数 周。但病人一般多在中毒后1—2周 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