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细菌的生理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987.50 KB
- 文档页数:22
细菌的生理特性细菌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有机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虽然细菌与人类、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
本文将探讨细菌的生理特性,包括细菌的形态、代谢途径、运动方式以及生存环境等方面。
一、细菌的形态特性细菌的形态特性多样,可以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不同类型。
最常见的细菌形态有球形(又称为球菌)、棒状(又称为杆菌)和螺旋形。
1. 球菌:球菌是一种圆形的细菌,如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球菌通常存在于群体中,呈聚集状。
它们可以形成链状、堆状甚至团状的结构。
2. 杆菌:杆菌是一种长条状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等。
杆菌通常呈直线状,具有一定的长度和直径。
杆菌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形成链状或斜链状。
3. 螺旋形:螺旋形细菌通常呈螺旋状,如梨形杆菌和螺旋菌等。
螺旋形细菌可以呈螺旋状扩展,也可以形成螺旋状的链状结构。
细菌的形态特性不仅与其生理特性相关,也与其分类和识别有关。
二、细菌的代谢途径细菌的代谢途径决定了它们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利用方式。
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细菌分为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
1. 自养细菌:自养细菌能够利用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自养细菌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的方式获取能量,如光合细菌和化能细菌。
2. 异养细菌:异养细菌无法通过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它们必须从外部环境中摄取有机物质作为营养来源,如厌氧细菌和好氧细菌。
细菌的代谢途径对其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细菌的运动方式细菌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实现。
1. 纤毛运动:某些细菌具有纤毛结构,能够通过纤毛的摆动实现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肠道中的细菌,如大肠杆菌。
2. 鞭毛运动:某些细菌拥有鞭毛结构,鞭毛能够旋转推动细菌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水中的细菌,如弧菌。
3. 原形虫运动:某些细菌通过细胞质内的纤维蛋白束实现伸缩运动。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原形虫细菌。
除了以上常见的运动方式,还有一些细菌由于缺乏运动结构而无法主动移动,它们依赖于外界环境的扩散来实现位置的改变。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有哪3种形态?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3.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4.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不能杀灭革兰阴性菌?5.简述革兰染色法操作步骤第2章细菌的生理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什么?2.细菌生长曲线分哪4个阶段?3.细菌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分为哪几种类型?4.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几种?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种类?2.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3.湿热灭菌有哪些方法? 各有何用途?4.筒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
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6.当从事病原生物学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应考虑哪些与生物安全相关的问题?第4章噬菌体1.噬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特征。
3.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的区别。
第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1.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差异?2.何谓BCG、transposon、R质粒、Hfr、lysogenic conversion和Ames试验?3.影印试验验证何种理论?突变型细菌有哪些?第6章细菌耐药性1.简述抗菌药物类型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又几种?3.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4.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2.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3.细菌的侵袭力,由哪些因素组成?4.请陈述机体抗细菌感染的特点?5.当机体感染病原菌后,感染的发展及其结果可能在机体有哪些方面的表现?6.试述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从医学微生物学角度,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 试述检测病原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2. 对已经分离出的细菌菌落,怎样从微生物学角度去进一步鉴定?3. 试述疫苗研制及其发展的主要阶段?第9章球菌1.简述葡萄球菌的分类及意义。
细菌总结知识点细菌是一类微生物,是生物界中最为简单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它们通常以单细胞形式存在,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等基本结构。
虽然细菌在人类生活中很常见,但对细菌的了解却并不广泛。
为了加深对细菌的认识,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细菌的基本知识点。
一、细菌的分类细菌的分类是通过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生化特性和基因结构等进行的。
根据结构形态的差异,可以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体等。
在生活习性上,细菌可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
另外,细菌在形态和生活习惯上还存在着各种过渡类型。
除了以上两种分类方法之外,细菌还可以依照其生化特性或基因结构进行分类。
二、细菌的结构和形态细菌的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组成。
细菌的形态则多种多样,有球形、椭圆形、杆状、螺旋形等。
这些形态主要是受细菌的生活环境和生长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1. 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菌的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薄膜,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限制物质的进出。
细菌的细胞壁则位于细胞膜的外层,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
细胞壁对于细菌细胞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还能够保护细菌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 细胞核细菌的细胞核并不像真核细胞有着明显的核膜,它的基因组位于细胞质中,以环形的DNA 形式存在。
此外,许多细菌还具有质粒等DNA分子,这些质粒与细菌的生存和繁殖密切相关。
3. 菌体的形态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球形菌在细菌中非常常见,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而杆状菌如大肠杆菌等也是常见的细菌形态;另外,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等也是常见的细菌形态。
三、细菌的生理特性细菌在生理特性上也有很多的特点,其中包括生长、代谢、运动和耐受性等。
1. 生长特性细菌的生长主要是通过二分裂来完成的,它的生长速度和方式受到温度、pH值、营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细菌在40-50°C范围内生长最快,但对温度的耐受性也有所不同。
2. 代谢特性细菌的代谢方式有两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业绪言一、填空题1. 1683年荷兰人安东·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观察到微生物。
2.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弯颈瓶试验证明“自然发生论”是荒谬的,他是微生物学、生理学与免疫学的主要奠基人。
3. 微生物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形态学发展阶段、生理学发展阶段和近代卫生物学发展阶段等。
二、简答题1. 微生物有何特点?答:(1)体积小,结构简单,表面积/体积比值大;(2)代谢活力强,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多样性);(5)适应性强,易变异。
2. 微生物的种类有哪些?答:一、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三、非细胞型微生物。
3. 巴斯德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1)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2)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3)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4)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60~65摄氏度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4. 柯赫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1)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即①在每一相同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②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③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④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2)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包括: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流动蒸汽灭菌;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等技术。
第一章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一、填空题1. 测定细菌大小的单位通常是微米。
2. 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等三种基本类型。
3.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和核物质等。
细菌学基础知识细菌的分类与特性细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其形态多样,功能特征各异。
了解细菌的分类与特性对于深入研究微生物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细菌的分类方法及其特性,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细菌的基础知识。
一、细菌的分类方法细菌根据其形态、结构、代谢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群。
现代细菌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分类、生理分类和遗传分类等。
1. 形态分类细菌的形态分类主要是基于细菌的形态特征,包括细菌的形状、大小、生长方式等方面的观察和描述。
根据形态特征,细菌可以分为球菌(cocci)、杆菌(bacilli)、弧菌(vibrios)、螺旋菌(spirochaetes)等。
例如,球菌呈球形,如葡萄球菌;杆菌呈杆状,如大肠杆菌等。
2. 生理分类细菌的生理分类是基于其代谢特性和生活环境选择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
根据细菌的营养需求、氧气利用方式、产物生成等方面的特点,细菌可以分为厌氧菌、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光合细菌等。
例如,厌氧菌可在无氧环境下生长和繁殖,如肠炎沙门菌;光合细菌能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如光合细菌。
3. 遗传分类细菌的遗传分类是根据细菌的遗传物质DNA序列的差异,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类。
通过测定和比较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可以确定细菌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
这种分类方法旨在揭示细菌的遗传进化关系和种间联系。
二、细菌的特性细菌作为微生物的一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这些特性也是进行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1. 细菌的结构细菌通常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组成。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构成,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细菌的细胞膜则是细菌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的关键结构,能够调控物质的进出。
细菌的细胞质中含有各种细胞器和遗传物质,这些结构和物质是细菌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
2. 细菌的代谢细菌的代谢方式各异,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利用和转化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课程名称:《水处理生物学》 第 5 讲次,总 16 讲摘 要授课题目(章、节)第2章 细菌的生理特性第三节 细菌的呼吸第四节 环境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 新陈代谢;● 呼吸作用的本质;● 根据电子受体不同划分细菌的呼吸类型; ● 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重 点】根据电子受体不同划分细菌的呼吸类型。
【难 点】理解什么是电子受体。
内 容【本讲课程的引入】细菌生长生存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什么?为什么有的微生物需要氧气,有的微生物不需要氧气? 【本讲课程的内容】2.3 细菌的呼吸新陈代谢是指生物有机体从环境中将营养物质吸收进来,加以分解再合成,同时将不需要的产物排泄到环境中去,从而实现生物体的自然更新的过程。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是指在生物体内进行的一切分解作用,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释放的能量用于合成,分解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作为合成的原料。
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从内外环境中取得原料合成生物体的结构,需要能量。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能量的输入、转变和利用的过程。
● 根据微生物供能底物的不同,可将产能方式分为四种:微生物的产能方式有多种,能量有电能、化学能、机械能、光能等,能量的去向有三部分:● 以热的形式散失; ● 供合成代谢用;● 暂时贮存于A TP 中。
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需要能量产生能量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物质代谢能量代谢2.3.1呼吸作用的本质呼吸作用本质是生物的氧化和还原的统一过程,有以下生物学现象: ● 通过呼吸作用使复杂有机物变成CO 2、H 2O 及其他简单物质。
● 呼吸作用过程中,发生能量交换,一部分用于合成作用,一部分维持生命活动,一部分能量变成热能散失● 在呼吸作用一系列化学变化中,产生许多中间产物,一部分继续分解,一部分作为合成机体物质的原料● 进行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和同化各种营养2.3.2 细菌的呼吸类型● 根据利用氧气的情形划分 好养菌——好氧呼吸 厌氧菌——厌氧呼吸 兼性菌——兼有 ● 电子受体划分呼吸作用是生物氧化还原的统一过程,即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转移的过程,而呼吸类型好氧呼吸发酵(分子内)无氧呼吸 最终电子受体(受氢体)是氧气最终产物完全氧化(O 2充足) :CO 2+H 2O+能量不完全氧化(O 2不足) :CO 2+H 2O+有机酸+H 2+能量最终电子受体(受氢体)是氧化过程的中间产物,为简单有机物最终产物:醇+有机酸+CO 2+H 2 +能量最终电子受体(受氢体):NO 3-、SO 42-、CO 32-等含氧酸根 最终产物:CO 2+H 2S+ H 2O+CH 4 +N 2+能量厌氧条件缺氧条件产能方式发酵呼吸无机物转化 光能转化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能量从事各种生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