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重点产业链示意图
- 格式:doc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3
16个集群⽴稳产业强市到2025年⽆锡超千亿产业集群达到12个 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将成为我市构建⾃主可控现代制造业体系的“四梁⼋柱”。
昨从市经信委获悉,《关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即将出炉付诸实施。
根据这⼀实施意见,2020年,我市16个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要达到1.5万亿元左右;到2025年,超千亿产业集群达到12个。
这是我市⾸次进⾏市级层⾯的产业集群顶层设计。
细览实施布局,每个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扎堆抱团,⽽是构建起⽴体的产业⽣态系统,最终各个集群形成合⼒推动⽆锡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找到新的定位。
从16个集群中,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城市产业名⽚” 中⾼端产业集群式发展,是城市经济竞争的“赛点”。
放眼世界,已经诞⽣了众多具有世界影响⼒的集群,⼀批城市因产业⽽扬名全球,⽐如美国硅⾕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德国法兰克福的化⼯产业集群、⽇本丰⽥城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对标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先进地区,⽆锡的“城市产业名⽚”会在哪些⾏业⾥矗⽴起来?根据实施意见,⽆锡将在未来重点发展物联⽹、集成电路、⾼端纺织服装、⾼端装备、⾼端软件、节能环保、特钢、⾼分⼦材料、电⼦新材料、电⼦元器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和⼤数据、“两机”产业(航空发动机及燃⽓轮机)、⽣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材)、⾼技术船舶和海⼯装备等16个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
为什么是这16个?“我们对全市产业发展现状进⾏了摸底调查,”市经信委主任周⽂栋表⽰,我市产业已呈现出较好的集聚发展态势,⼀批产业在空间分布、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等⽅⾯形成了⼀定的集群化发展格局,为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打下了基础。
⽬前500亿元以上集聚发展的产业达到11个,其中超千亿元4个。
集群重点培育名单正是在长达半年的调研基础上形成的。
据悉,16个集群中根据省相关指导意见设定的有11个,其中由我市牵头推进的有5个,协同推进的5个。
无锡市智能技术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绘制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科技产业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无锡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在积极推进智能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无锡市在智能技术领域的经济增长已经逐渐超过了传统制造业,成为了无锡市发展的新支柱产业。
本文将针对无锡市智能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提出相应的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
一、无锡市智能科技产业现状无锡市智能科技产业已进入智能应用、智能生产、智能制造等领域,并已形成“四个一批”产业集群,即物联网、数字娱乐、智慧城市、高端装备制造。
其中,物联网领域是无锡市智能技术产业的最具优势的方向之一。
无锡市物联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在物联网感知芯片、物联网智能模组及传感器等核心领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此外,在国家“13·5”期间,无锡市还将重点发展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全力培育物联网产业链。
数字娱乐领域是无锡市智能技术产业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无锡市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已经建立多个规模不菲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以动画、网游、影视娱乐等为主导,拥有丰富的内容和技术优势。
智慧城市为无锡市智能技术产业的又一发展方向。
通过集成智能化设施、服务、管理等智能科技手段,构建智慧城市的综合大数据平台,方便市民生活,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最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是无锡市智能技术产业的重要抓手,如机器人、机床、数字化控制系统等,这些产品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其中,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潜力尤其巨大,无锡市在机器人领域已经孕育出多家知名企业。
二、无锡市智能科技产业招商地图1.新区核心区:依托新区的政策优势,鼓励国内外高端企业、机构入驻,拓展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产业,为新区形成“科技创新引领、创业创新孵化、高端生产集聚”的功能定位。
2.梁溪区:打造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产业集聚区,依托无锡传统制造业优势,优化供应链,推动新一代智能制造全面实现。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新材料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7.13•【字号】锡政发[2009]134号•【施行日期】2009.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新材料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锡政发〔2009〕134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无锡市新材料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十三日无锡市新材料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新材料产业是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也是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市具有较强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
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工作部署,根据国家和省相继出台的产业振兴规划和《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特制定《无锡市新材料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
一、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际新材料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依托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并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2008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78.37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超过40%,比2005年增长了86.01%,“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28.67%;实现工业增加值336.5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12.34%上升为14.98%,新材料产业在在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中的比重位列第一。
新材料产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优化,高性能新型金属材料发展迅猛,初具规模,并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纳米材料、磁性材料、稀土材料、陶瓷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材料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产业。
无锡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2.09•【字号】锡政办发[2007]20号•【施行日期】2007.0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无锡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通知(锡政办发〔2007〕20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发改委制定的《无锡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二月九日无锡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市发改委2006年12月)根据《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十五”发展的基础上,特制定《无锡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富民强市”和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导区、和谐发展示范区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和发展为主题,以特色鲜明、支撑力强、带动强劲的产业集群促进区域产业整合和布局优化,加速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提升无锡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二、总体战略按照立足实际,体现特色的要求,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出发,“十一五”期间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战略是“以集促群、创新升级”。
“以集促群”,就是要以大集团、大企业为核心,实现“区域集中、企业集聚、产品集成、开发集约”,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壮大,走出一条适合无锡市情,低消耗、少污染,符合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循环经济要求的区域产业发展新路。
“创新升级”,就是要紧紧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无锡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方向根据“以集促群、创新升级”发展战略的要求,“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是: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沿江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两大重点,全面引导现有大型企业(集团)和全力引进国际性大企业群,使其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全面提高无锡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打造无锡国际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平台,实现人才成长、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
无锡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规划无锡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一个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和封装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化园区。
该园区的规划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
一、规划背景和目标无锡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的规划背景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该产业的大力支持。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战略意义。
无锡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园的目标是通过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推动无锡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园区规划概述第一期规划:从2024年到2024年,初步建设一个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引入一批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重点推进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相关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创建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第二期规划:从2024年到2025年,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引入更多的投资和企业项目,扩大园区的规模和产能。
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国际一流企业和技术人才,提高园区的全球竞争力。
第三期规划:从2026年到2030年,进一步提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加速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区。
三、产业布局和功能区划集成电路设计区主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IC设计企业和高校的研发团队,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
同时,园区将提供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优秀的孵化环境和金融支持。
制造区是园区的核心,主要引进国内外的半导体制造企业和设备供应商。
建立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园区将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资源的节约利用,打造一个绿色制造的示范区。
封装测试区主要引进国内一流的封装和测试企业,提供封装工艺和测试设备,为制造区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锡地区产业发展概况⽆锡地区产业发展概况第⼀节⽆锡地区产业发展现状⼀、⽆锡地区⼯业结构概况⼯业是⽆锡地区国民经济的主体,其基础良好,门类齐全,涵盖轻⼯、纺织、电⼦、化⼯、机械等。
从⼯业结构来看,⾃1991年⾄今的⼆⼗多年时间⾥,⽆锡地区重⼯业发展加速,⽐重上升,⽽轻⼯业发展相对放慢,⽐重下降。
⽆锡市的重⼯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业企业实现增加值的⽐重1991年为%,2014年提⾼到80%左右。
现阶段,⽆锡地区的⽀柱产业是⾼档纺织及服装加⼯、精密机械及汽车配套零部件⼯业、电⼦信息及⾼档家电、特⾊冶⾦及⾦属制品业、精细化⼯及⽣物医药业等。
从主导产业来看,⽆锡⼯业内部形成以机械制造、特⾊冶⾦、纺织服装、电⼦信息、化⼯化五⼤产业为主的基本产业格局。
1991年,这五个产业产值的规模排序是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冶⾦、电⼦和⽯化,⽽近⼏年却发⽣了明显的变化。
这是由于⼀⽅⾯⽆锡市在承接机械、电⼦等污染强度较轻的产业转移,另⼀⽅⾯⼜向苏北或中西部地区转移出服装、化⼯等污染程度较⾼的产业。
2007年开始,⽆锡市从传统的轻纺加⼯为主的初级加⼯⼯业转向机械、冶⾦、化⼯等重⼯业,并呈现出向代表⾼新技术产业发展⽅向的电⼦信息、精细化⼯等产业转变。
⾃2008年⾦融危机以来,⼀批拥有⾃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企业表现出较强的风险抵抗能⼒。
全年⾼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业的⽐重达到%。
表1-1 ⽆锡主要产业2006-2009年规模排序单位:%数据来源:⽆锡市统计局注:以上数据为相应年份某产业产业占当年⽆锡⼯业总产值的⽐重⼆、⽆锡产业结构特点1、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作⽤显着民营经济多年以来⼀直是⽆锡⼀张叫得响的城市名⽚,也是⽆锡经济发展的主体⼒量和优势所在,其在⽆锡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重轻的作⽤。
在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江苏共有96家民企上榜,其中⽆锡有20家名企上榜。
2014年,⽆锡地区民营经济总户数超过38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亿元,占全市GDP的65%,固定资产投⼊占⽆锡总投⼊量的65%。
“十二五”加快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研究无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定位应具有高起点及前瞻性,以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为战略目标,加快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新一轮发展中增强无锡经济新的竞争优势,增强无锡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
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扩大服务业总量,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尽快由“二、三、一”向“三、二、一”型的现代产业结构发展;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之在整个服务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构建现代化的服务产业体系。
(二)总量目标。
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从2009至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每年上升1.2—1.5个百分点,到2015年,占GDP比重达到48%—50%;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比重平均每年上升1.2—1.5个百分点,到2015年,占全社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4%—46%左右,进一步缩小服务业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差距。
(三)结构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消费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以上,服务外包产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0%左右,形成完整的服务外包产业链,使之成为无锡的支柱型产业。
战略重点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应确定七大战略重点:建设第三类专业金融中心的大金融服务、建设区域性产业大市场和物流基地的大流通服务、建立知识创新和科技应用服务体系的大科技服务、建立以高端人才为主导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大人才服务、信息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诸领域的大信息服务、以文化为主体推进旅游产业链的大文化服务、发展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服务外包的大外包服务。
(一)大金融服务:建设第三类专业金融中心建立第三类专业金融机构中心。
现代金融中心主要有三种类型:国际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专业金融中心。
无锡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信托投资、金融租赁等新型金融机构,形成以投融资为主体的第三类金融中心,成为创新金融资本的集散地。
风电、光伏、氢能、硬质合金及高分子材料产业链资料一、风电产业(一)、风电产业现状及预测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之一,也是目前环境保护的大环境下比较切合绿色生产者以相关主题的项目,我国也是提倡及鼓励发展的绿色能源。
积极因素持续,2019年新增装机预计达28GW,同增约20%。
在三北解禁、中东部常态化、海上和分散式放量等因素趋势下,2018年风电行业迎来反转。
展望2019年,除了2018年的好转逻辑之外,行业还有两个积极的因素:三北地区继续解禁以及电价抢开工,我们预计2019年新增装机约28GW,同增约20%(预计2018年新增装机23GW)。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表1:风电新增装机数量同时不同项目风电电价调整政策正处于降费阶段,预计2020年之后逐步过渡到平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图1:最新风电电价调整政策(元/kWh,含税)较高的风电运营收益率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同时也是风电招标量维持高位的根本原因。
影响风电运营内部收益率的核心因素是利用小时数和标杆上网电价。
我们以三类资源区为例,按照我们的假设,在风电利用小时数为1900 小时,标杆上网电价为0.54 元/kwh 的情况下,风电运营收益率在15%左右。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测算表2:风电运营收益率敏感性分析(二)、风电产业链图谱及上中下游主要企业图片来源:新材料在线图2:风电产业链上中下游风电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上游是叶片,中游是风电主机,下游是塔架及风电场运营。
其中上游叶片包括了夹层材料、结构胶、树脂、增强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和涂料;中游是风电主机的制造,其中包括发电机、轮毂、轴承、齿轮箱和控制系统的制造;下游产业主要是塔架的制造和风电场的运营。
图3:风电产业链上游叶片及其配套生产厂家叶片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有:株洲时代新材、明阳风电、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子公司,同时还有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宇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中能风电。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从源头上遏制高污染、高能耗、高危险、低效益、低产出企业的发展,积极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治理太湖水环境的要求并认真落实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和环保优先“八大”行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省政府2006年发布的《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结合无锡实际,制定《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
本《指导目录》由淘汰类、禁止类和鼓励类目录组成。
不属于淘汰类、禁止类和鼓励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
允许类不列入《指导目录》。
淘汰类,即应在规定期限内淘汰,并禁止投资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类别。
对淘汰类,各金融机构应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
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对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不得进口、转移、生产、销售、使用和采用。
禁止类,即禁止新建、扩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利于改善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类别。
凡列入禁止类的,禁止投资新建和扩建项目。
投资主管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投资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监、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企业按照布局调整和专项整治要求搬迁入园不作为新建项目(不扩大生产能力)。
鼓励类主要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结构调整升级目标及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的产业和项目。
重点鼓励和支持“三谷三基地”等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中国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布局情况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5411.3亿元,按此计算,2017年江苏省集成电路销售额在全国占比为31.19%,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在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中,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三业销售收入合计为1318.73亿元,同比增长20.42%。
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收入为194.66亿元,同比增长21.96%;集成电路晶圆业销售收入为245.91亿元,同比增长13.78%;集成电路封测业销售收入为878.16亿元,同比增长22.08%;分立器件销售收入为166.28亿元,同比增长15.33%。
一、产业链概况从产业链看,江苏省已形成涵盖EDA、设计、制造、封装、设备、材料等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汇集了众多知名集成电路企业。
设计领域,江苏省拥有华润矽科、无锡友达、展讯、晶门科技、东微半导体、奇景光电等众多知名企业,设计业上游EDA企业如Cadence、华大九天等也均在江苏南京落户。
制造领域,江苏省拥有华虹半导体、SK海力士、华润微电子、台积电、紫光存储、和舰科技、江苏时代芯存、扬杰科技等企业,其中华虹半导体、紫光集团等承担的项目均为国内集成电路发展的重大项目,拥有巨大的群聚效应。
封测领域,江苏省在全国领先的地位难以撼动,拥有全球排名第3、国内排名第1的封测大厂江苏长电,以及全球排名第7、国内排名第3的封测厂商通富微电,还包括苏州固锝、晶方科技、矽品(苏州)、英飞凌(无锡)等知名封测厂商,连全国排名第二的华天科技也在昆山设立了子公司。
材料领域,江苏省拥有瑞红电子、江苏鑫华、康强电子、雅克科技、中环领先、南大光电、中鹏新材料等知名企业。
设备领域,江苏省同样不可小觑,国际半导体设备大厂阿斯麦分别无锡、南京均建有分公司,还有华晶设备、吉姆西半导体等设备厂商。
二、地域分布从地域分布上看,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苏南地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约占江苏省销售总额的80%以上,形成了以无锡、苏州和南京等市为中心的集成电路产业带。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地图白皮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前言一、研究目的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政策进一步明确了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地位,即:“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未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分布特点、发展成功模式,分析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二、主要结论1、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
2、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城市的分布,则呈现“一轴一带”的特征,即产业集中位于东起上海、西至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沿江发展轴”,以及自北起大连,南至珠海的集成电路产业“沿海产业带”。
3、未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四大趋势:(1)产业整体将呈现“有聚有分,东进西移”的演变趋势。
产业区域分布将更加集聚,企业区域投资则趋于分散;设计业将向东部汇聚,制造业将向西部转移。
(2)集成电路设计业将进一步向产学结合紧密的区域汇聚。
以2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地区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优势地位将更加突出。
(3)芯片制造业将向资本充裕的地区延展。
大连、无锡、苏州等沿海地区二线城市将是芯片生产线建设项目的重点。
(4)封装测试业将继续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武汉、合肥等交通便利的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将是承接转移的重点。
图1 201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地图数据来源:统计局工信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赛迪顾问整理 2011,043第一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一、已形成三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分布格局从2010年中国各省集成电路产值分布图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聚集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
0791********0791********南昌市重点产业链全景图P a n o ra m a of k ey in du st r i a l c h a i n s i n N a n c h a n gCATALOGUE 目录一、电子信息产业链01南昌市电子信息产业链布局图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链图02LED产业链图03VR产业链图04二、航空产业链05南昌市航空产业链布局图民用大飞机产业链图06三、汽车及装备产业链07南昌市汽车及装备产业链布局图08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图09动力电池产业链图10家电产业链图四、新能源产业链11南昌市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图12光伏产业链图13锂电产业链图五、新材料产业链14南昌市新材料产业链布局图15铝型材产业链图六、医药健康产业链16南昌市医药健康产业链布局图17医疗器械产业链图18中医药产业链图七、绿色食品产业链19南昌市绿色食品产业链布局图20粮油果蔬加工制造产业链图21绿色饮品产业链图八、轻工纺织产业链22南昌市轻工纺织产业链布局图23纺织服装产业链图南昌市电子信息产业链布局图云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移动智能终端L E D V R 5G 新型显示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物联网航空电子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软件和互联网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V R 5G 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建移电安义县移动智能终端青山电进贤移电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移动智能终端L E D 新型显示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物联网航空电子汽车电子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红谷滩区V R 5G 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软件和互联网主阵地配套区图省级行政中心地级行政中心两核一新配套区域其他区域基础元器件外壳/结存储西部数据(美国)金士顿(美国)三星电子(韩国)海力士(韩国)东芝(日本)索尼(日本)美光(美国)R F ︵射频威讯(美国)恩智浦(荷兰)英飞凌(德国)中普微(无锡)紫光展锐(上海)唯捷创芯(天津)国民飞骧(深圳)终端LED封装MOCVDVR+游戏VR+直播VR+商贸VR+文化VR+制造南昌市航空产业链布局图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民航运输航空服务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制造航空零部件安义县航空零部件青云谱区航空零部件新建区航空零部件东湖区航空金融航空教育航空商贸西湖区航空金融航空教育航空商贸青山湖区航空金融航空教育航空商贸红谷滩区航空金融航空教育航空商贸航空制造民航运输临空经济航空服务航空零部件航空金融航空教育航空商贸产业辅阵地主阵地图例省级行政中心地级行政中心核心区域重点区域其他区域省级行政区界限特别行政区界限地级行政区界限县级行政区界限机载系统零部件制造航空服中国航空公司(北京)南方航空公司(广州)东方航空公司(上海)厦门航空公司(厦门)江西航空公司(南昌)地面FMC公司(美国)TLD公司(法国)广州飞机维修(广州)摩天宇航空(珠海)厦门太古(厦门)吉林航空维修(吉林)春秋航空公司(上海)运营服务翼梢小翼[中国商飞]防冰系统[古德里奇]机头[成飞]环控系统[利勃海尔集团]飞控系统[霍尼韦尔、派克、汉胜]航电系统[GE航空、罗克韦尔柯林斯、霍尼韦尔]起洛架系统[霍尼韦尔、利勃海尔集团]中机身[中国商飞、西飞民机]前机身[洪都集团]扰流板[西飞]中后机身[洪都集团]后机身尾椎[沈飞]后机身前段[沈飞]水/废水系统[卓达]机上娱乐系统[泰雷兹]副翼[西飞民机]垂尾[沈飞]平尾[中国商飞]吊挂[沈飞]电源系统[汉胜]发动机[CFM国际发动机]南昌市汽车及装备产业链布局图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电器系统驱动电机智能网联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整车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器系统通用部品动力电池智能网联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整车发动机动力系统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器系统通用部品智能网联新建区汽车整车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器系统通用部品轨道交通装备汽车整车发动机动力系统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器系统通用部品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智能网联轨道交通装备主阵地配套区产业图例省级行政中心地级行政中心核心区域重点区域其他区域省级行政区界限特别行政区界限地级行政区界限县级行政区界限汽车制造服务关键零部件门饰板轮胎车桥后视镜车窗玻璃减震器电池电机电控保险杠车灯轮毂整车制造售后服务矿产原料电池材料电池管理系统(BMS)氟磷酸锂江西紫宸(宜春)斯诺实业(深圳)中科星城(长沙)鑫茂新能源(深圳)中科科技(新乡)沧州明珠(沧州)恩捷股份(上海)天丰新材(南通)日本中央硝子(日本)关东化学(日本)森田化工(日本)多氟多(焦作)九九久(南通)天津金牛(天津)莱特科技(深圳)PACK电芯产品研发关键零部件原材料供应博安电器(上海)佑申电子(深圳)江铜台意特种电工(南昌)旺盛电磁线(南昌)其他零配件朗迪(宁波)亿利达(泉州)浙江上风(绍兴)江西中力五金(南昌)洪都汽配(南昌)小蓝汽车零部件基地(南昌)配套产品南昌市新能源产业链布局图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储能电池新建区储能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安义县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贤县东湖区应用银浆光达电子(温州)帝科股份(无锡)正银电子(杭州)苏州固锝(苏州)P E T 膜双星新材(宿迁)东旭成 (宁波)东材科技(绵阳)裕兴股份(常州)氟膜杜邦 (深圳)旭硝子 (日本)3M (美国)日东电工(天津)建筑设计中投汉嘉(武汉)启迪设计(苏州)原材料硅片捷捷锐机电(南昌) 上机数控 (南通)中环股份 (天津)京运通 (北京)中晶科技 (上海)光伏玻璃信義光能(芜湖)福莱特 (中山)安彩高科(安阳)拓日新能(深圳)耀皮集团(上海)E VA福斯特 (杭州)东方日升(宁波)斯威克 (常州)海优威 (上海)百佳年代(常州)背板中来股份(苏州)明冠新材(苏州)赛伍 (苏州)回天新材(襄阳)高盟新材(北京)光伏焊带太阳科技(镇江)上海赛历(上海)斯威克 (常州)宇邦新材(苏州)易通科技(保定)零部件及组件电池片爱旭股份 (上海)晶科能源 (上饶)晶奥太阳能(北京) 钛创新能源(南昌)凯迅光电 (南昌)边框爱康集团 (张家港)江阴朝阳 (无锡)森通光伏 (苏州)无锡协力 (无锡)元铝新能源(无锡)密封胶硅宝科技 (成都)天晟新材 (常州)涿州华士德(保定)回天新材 (襄阳)接线盒宁波光之星(宁波)宁波晶华 (宁波)中环尚特 (宁波)赛康光电 (秦皇岛)天佑光伏 (宁波)零部件及组件逆变器阳光电源(合肥)华为 (深圳)锦浪科技(宁波)上能电气(无锡)汇流箱长岭光伏(宝鸡)萨纳斯 (青岛)盛和电气(东营)标定科技(成都)蓄电池比亚迪 (深圳)南都电源(杭州)理士电池(淮北)圣阳股份(曲阜)E P C正泰电工(温州)特变电工(新疆)京仪绿能(北京)润峰电力(济宁)支架中信博 (宁波)爱康集团(张家港)清源科技(厦门)振江股份(无锡)零部件及组件电池组件隆基 (西安)晶科能源(上饶)中来股份(苏州)博威合金(宁波)赛维LDK(南昌)屋顶分布式光伏中国华能(北京)中国三峡(宜昌)中国安能(北京)易事特 (东莞)应用场景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华能新能源(北京)协鑫新能源(苏州)信義光能 (芜湖)隆基 (西安)华润电力 (北京)生产加工生产加工加工封装应用原材料锂电池部件供货︵锂电芯︶装回收场景应用南昌市新材料产业链布局图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铜加工钨加工稀土铝型材新型墙体材料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加工钨加工稀土钢结构水泥及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铝型材水泥及水泥制新型墙体材料玻璃制品钢铁铜加工钨加工稀土铝型材精细化工钢结构水泥及水泥新型墙体材玻璃制品新建区铝型材钢结构水泥及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玻璃制品青山湖区钢铁铝型材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进贤县铜加工铝型材钢结构水泥及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安义县铝型材精细化工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玻璃制品主阵地辅阵地产业图 例省级行政中心地级行政中心重点区域其他区域省级行政特别行政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南昌市医药健康产业链布局图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药品公共服务平台中医药生物制品中医药化学药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药品公共服务平台中医药化学药医疗器械药品公共服务平台医疗器械公共服务平台中医药化学药生物制剂医疗器械新建区中医药进贤县医疗器械公共服务平台中药材种植医疗器械青山湖区化学药医疗器械湾里管理局药品公共服务平台医疗器械公共服务平台主阵地辅阵地产业图 例省级行政中心地级行政中心核心区域重点区域其他区域省级行政区界限特别行政区界限地级行政区界限县级行政区界限输液器 防护服 心脏支架 人工关节 检测试剂 分析仪器 核磁共振 伽马刀南昌国家医药国际创新园黄栀子 车前子 吴萸子 金水宝胶囊 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汇仁肾宝片 弘益达立通颗粒 枳壳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市绿色食品产业链布局图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饲料加工肉类加工烟草制造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稻谷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制品制造烘焙食品制造酒制造饮料制造预制菜新建区稻谷加工饲料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精制茶加工预制菜安义县预制菜主阵地蜜饯调味品统一企业(中国台湾)南昌市轻工纺织产业链布局图青山湖区服装制造新型印染新型纺纱创意设计品牌运营南昌县(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服装制造新型印染服装制造新型印染新型纺纱创意设计品牌运营造纸焰火制造安义县服装制造新型印染新型纺纱新南高新技术青主阵地辅阵地产业图例省级行政中心地级行政中心一区两园多点及其他省级行政区界限特别行政区界限地级行政区界限县级行政区界限南昌经济进。
附件一:重点产业链示意图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附图1-1集成电路产业链图
附图1-2液晶显示产业链图
附图1-3物联网产业链图
附图1-4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图
附图1-5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链图
(二)高端装备制造业
附图1-6 “两机”叶片及控制系统产业链图
附图1-7 高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链图
附图1-8 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链图
附图1-9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图
附图1-10电工装备产业链图
(三)节能环保产业
附图1-11 节能环保产业链图
(四)生物医药产业
附图1-12 生物制药产业链图
附
图1-13 生物技术研发产业链
附图1-14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链
(五)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产业
附图1-15光伏产业链图
附图1-16风电产业链图
附图1-17新能源机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图
(六)新材料产业
附图1-18特种钢金属材料产业链图
附图1-19 石墨烯产业链图
(七)高端纺织及服装产业
附
图1-20纺织服装产业链图
附件二:重点产业空间布局示意图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依托江阴市、滨湖区、新吴区等地,进行产业链延伸和升级。
集成电路制造、物联网、液晶显示产业重点依托新吴区,利用其在全市电子信息的绝对优势发展。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制造行业重点依托江阴市进行发展。
软件、云计算、大数据重点依托滨湖区、新吴区进行发展。
附图2-1 无锡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布局图
(二)高端装备制造业
发挥现有优势,促进资源集聚发展,打造五大装备制造基地。
依托宜兴市、滨湖区,打造航空装备产业基地。
依托江阴市,打造高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基地。
依托锡山区、滨湖区和新吴区等地,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
依托宜兴市,重点打造电工装备产业基地。
依托江阴市、惠山区等地,重点打造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
附图2-2 无锡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布局图
(三)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布局主要以宜兴市为核心,促进节能环保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承包等产业发展,建设现代环保产业生产基地和环保技术成果示范基地。
加强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新吴区等地产业整合,提升产业研发与创新能力,形成优势显著、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
附图2-3无锡市节能环保产业布局图
(四)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制药行业,重点布局在江阴市、锡山区、滨湖区等地,发展现代中药、保健品,生物制品、生物试剂、生物药品等。
生物技术研发,重点布局在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发展新型药物、生物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服务等。
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布局在锡山区、滨湖区、新吴区等地,发展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等。
附图2-4 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图
(五)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产业
光伏产业,主要布局在江阴市、宜兴市、惠山区和新吴区,按照“研发中心-公共平台-设备检测-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的模式进行发展。
风电产业,以江阴市的临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为依托,发展智能风机的研发与销售、智慧风场软件服务以及能源互联网技术服务。
新能源机车产业,依托锡山电动车产业园,重点打造电动车产业基地,依托惠山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附图2-5 无锡市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产业空间布局图
(六)新材料产业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实现新材料产业的错位发展。
其中,特种钢金属材料产业主要布局在江阴市,先进高分子材料及特种专用化学品产业布局在江阴市、宜兴市和锡山区等地,石墨烯产业主要布局在江阴市、惠山区。
附图2-6 无锡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布局图
(七)高端纺织及服装产业
逐步增强纺织服装行业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将各地品牌和资源优势进行整合,促进产业集聚壮大。
化纤行业,重点布局在江阴市、宜兴市,进行产品提升与行业整合。
纺织行业,重点布局在江阴市、锡山区。
高档服装服饰行业,重点布局在江阴市和锡山区,推进“海澜之家”、“圣凯诺”、“红豆”等品牌继续发展壮大。
附图2-7 无锡市高档纺织及服装产业发展布局图
(八)生产性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重点布局在梁溪区、滨湖区、新吴区等地,重点支持国家工业设计园、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等科技服务集聚区发展。
现代物流业重点布局在江阴市、惠山区、滨湖区等地,重点支持无锡空港物流园、江阴长江港口物流园、西站物流园、高新物流园、新港物流园等建设。
电子商务领域,重点布局在梁溪区、滨湖区、新吴区等地,重点支持山水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新吴区软件园等园区发展。
附图2-8 无锡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