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诊疗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38
乳腺癌门诊接诊流程## Breast Cancer Clinic Intake Procedure ##。
英文回答:1. Patient arrives at the clinic. The patient will be greeted by a receptionist who will verify the patient's information and insurance. The patient will then be asked to complete a registration form.2. The patient is seen by a nurse. The nurse will take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and medical history. The nurse will also perform a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s breasts.3. The patient is seen by a doctor. The doctor will review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doctor may also order additional tests, such as a mammogram or ultrasound.4. The patient is diagnosed and a treatment plan is developed. The doctor will discuss the diagnosis with the patient and develop a treatment plan. The treatment plan may include surgery, chem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or a combination of treatments.5. The patient is scheduled for follow-up appointments. The patient will be scheduled for follow-up appointments to monitor their progress and ensure that the treatment is working.中文回答:乳腺癌门诊接诊流程。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 版)、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ICD10 :C50)行乳腺癌切除术( ICD9CM-3 :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 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 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 /或 MRI 、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 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 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8天。
1. 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 3.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 胸部X 光片、心电图;3.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 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发〔2004〕285号)执行;1.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 分钟;2. 手术超过3 小时加用1 次抗菌药物;4.术后72 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6天。
1. 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 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 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 FISH 法检查;术后住院恢复W 12天。
AC乳腺癌方案介绍乳腺癌是目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有20%的乳腺癌患者会接受AC方案的治疗。
AC方案是指使用阿霉素(Adriamy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乳腺癌的方案。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AC乳腺癌方案的治疗流程、药物剂量和可能的副作用。
治疗流程AC乳腺癌方案通常包括多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隔期。
一般来说,每隔2到3周进行一次化疗,直到完成预期疗程为止。
具体的治疗流程如下:1.第一疗程:给予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的联合化疗。
2.第二疗程:在第一疗程后的间隔期给予下一次化疗。
3.后续疗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需求决定后续疗程的次数。
在整个治疗期间,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阿霉素(Adriamycin)阿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癌药物,通过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在AC方案中,阿霉素通常以化疗药物组合的一部分给予患者。
具体剂量如下:•静脉注射:60-75 mg/m²,每3-4周一次。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同样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可通过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和复制来阻止其生长。
在AC方案中,环磷酰胺通常与阿霉素联合使用。
具体剂量如下:•静脉注射:600-1200 mg/m²,每3-4周一次。
副作用AC乳腺癌方案的药物治疗可能伴随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恶心和呕吐: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可以通过使用抗恶心药物来缓解。
2.脱发:药物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暂时性的脱发,但在治疗结束后会逐渐恢复。
3.疲劳:化疗可能导致患者感到疲劳和体力不支,需要适当休息和调整生活方式。
4.免疫系统抑制:药物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感染的风险。
此外,AC乳腺癌方案还可能伴随其他一些不太常见的副作用。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症状。
乳腺癌检查流程
1.区妇幼保健院组织专业人员对受检对象进行登记建档并填写农村
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筛查登记表,进行乳腺癌健康宣教、问卷调查极高危人群评估,对全部受检妇女进行乳腺的视诊和触诊,记录乳腺大小和硬度,特别应注意乳腺出现的一些不被重视的轻微异常症状和体征,由检诊医师填写“乳腺临床检查表”,判定为高危人群及手诊结果可疑或阳性者需进行下一步乳腺彩超检查。
2.区妇幼保健院负责对高危人群及手诊结果可疑或阳性者需进行彩
超检查。
填写个案登记表相关内容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辖区内受检对象,通知可疑和阳性者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
3.区妇幼保健院对钼靶X线检查可疑或阳性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
查,将检查结果反馈给辖区内受检对象,病督促确诊患者进一步的治疗。
4.区妇幼保健院负责对可疑或确诊患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情况进
行追访,并将追访结果记录在个案登记表内。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使得乳腺癌的诊治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治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应运而生。
本指南旨在规范乳腺癌的诊治流程,提高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指南内容1、早期筛查:本指南强调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包括乳腺B超、X线摄影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长期雌激素治疗等,应提前开始筛查。
2、诊断:指南详细描述了乳腺癌的诊断流程,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面。
同时,强调了医生应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和误诊。
3、治疗:本指南提供了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指南强调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随访:指南规定了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计划,包括定期检查项目、检查间隔时间等。
随访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指南的意义本指南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和误诊;2、为医生提供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3、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医疗效率。
四、结论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是中国医学界在乳腺癌诊治方面的权威指南,对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我们也呼吁广大女性朋友积极参与到乳腺癌的筛查中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使得乳腺癌的诊治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治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中国乳腺癌诊治指南应运而生。
乳腺癌规范化流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根治术适应症乳腺癌保乳根治术适应症:主要针对具有保乳意愿且无保乳禁忌证的患者。
1.临床I期、II期的早期乳腺癌:肿瘤大小属于Tl和T2分期,且乳房有适当体积,肿瘤与乳房体积比例适当,术后能够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对于多灶性乳腺癌(同一个象限的多个病灶,假定是来源于同一个肿瘤),也可以进行保乳手术。
2.III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经术前化疗或术前内分泌治疗降期后达到保乳手术标准时也可以慎重考虑。
保乳治疗的确定禁忌证:(1)妊娠期间放疗。
对于妊娠期间妇女,保乳手术可以在妊娠期完成,放疗可以在分娩后进行。
(2)病变广泛或充溢分布的恶性特征钙化灶,且难以达到切缘阴性或志向外形。
(3)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切缘阴性者。
(4)患者拒绝行保留乳房手术。
(5)炎性乳腺癌。
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1)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胶原血管疾病者,对放疗耐受性差。
(2)同侧乳房既往接受过乳腺或胸壁放疗者,需获知放疗剂量及放疗野范围。
(3)肿瘤直径大于5cm者。
(4)侵扰乳头(如乳头Paget病)。
(5)影像学提示多中心病灶(多中心病灶指在2个或2个以上象限存在1个及以上病灶,或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乳腺病灶)。
(6)已知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强(如BRCA1/2突变),保乳后同侧乳房复发风险增加的患者。
保乳手术术前准备(1)乳房的影像学评估,包括双侧乳腺X线和乳房超声检查(对绝经前、致密型乳腺者,在有条件的中心,可考虑行乳房增加MRI检查)。
(2)签署知情同意书。
(3)举荐在术前行病灶的组织穿刺活检,有利于与患者探讨术式的选择及手术切除的范围。
空芯针活检前应与活检医生密切协商沟通,选取合适的穿刺点,以确保术中肿瘤和穿刺针道的完整切除。
没有确诊时,患者可能心存侥幸,不能正确、肃穆的考虑保乳和前哨的优缺点,简洁在术后表现出对手术方式和复发风险的不信任。
乳腺癌检查流程图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为了确保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医疗机构通常会制定一套乳腺癌检查流程。
下面是一份标准格式的乳腺癌检查流程图,详细描述了乳腺癌检查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1. 预约挂号患者首先需要预约挂号,可以通过电话、在线平台或直接前往医疗机构的挂号窗口进行预约。
在预约时,患者需要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等。
2. 初诊与病史采集在首次就诊时,医生会与患者进行初步的面诊,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家族史等信息。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是否有乳腺癌相关的症状,如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等。
3.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乳腺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乳房的大小、形状、质地、皮肤状况等。
医生可能会使用双手检查乳房,或者借助乳房检查器进行更详细的检查。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成像(MRI)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进行哪种影像学检查。
5. 乳腺穿刺活检当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乳腺穿刺活检。
乳腺穿刺活检是通过将针头插入乳房肿块或病变区域,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根据具体情况,乳腺穿刺活检可以分为细针穿刺活检、大针穿刺活检和穿刺切除活检等。
6. 病理学检查乳腺穿刺活检采集的组织样本会送往病理学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组织是否存在恶性肿瘤,并进一步确定乳腺癌的类型、分级和分期。
7. 乳腺癌分期根据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医生会对乳腺癌进行分期。
乳腺癌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受侵情况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等因素来判断癌症的严重程度。
8. 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在完成乳腺癌的分期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9. 术前准备如果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一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术前准备。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近年来,乳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快速上升,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的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国抗癌协会制定并发布了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本文将主要介绍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乳腺癌的诊断。
根据指南,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钼靶乳房X线摄影、乳腺超声以及乳腺磁共振成像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于高危人群,如乳腺癌患者家族史、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等,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更高。
此外,对于确诊病例,还可进行穿刺活检确认乳腺癌的类型和分子分级,以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第二部分介绍了乳腺癌的分期和分型。
乳腺癌的分期和分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根据指南,乳腺癌按照TNM分期法进行分期,同时根据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进一步进行分型。
不同的分期和分型将决定患者使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案。
第三部分是乳腺癌的治疗。
根据指南,在乳腺癌治疗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分型,手术方式可以是乳腺部分切除术、乳腺全切除术或者乳房切除术。
对于一些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并且能够保持患者的乳房形态。
放疗在术后常常作为辅助治疗,以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在特定的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中,靶向治疗被广泛应用,如HER2阳性患者可以接受靶向药物治疗。
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可以帮助控制疾病发展,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第四部分是乳腺癌的随访和护理。
乳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和护理是确保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按照指南,乳腺癌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
此外,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家庭支持以及康复训练等也需要有系统的护理计划。
乳腺癌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全文)乳腺癌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一、建立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根据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疾病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期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配合上级医院做好患者随访和病情观察工作,落实上级医院制定的相关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和定期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有能力的二级医院可负责诊断较明确、难度与风险较低的乳腺癌、甲状腺癌病例的诊疗工作,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开展适宜的手术和放化疗技术,并根据自身技术能力提供诊疗服务或转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高难度、高风险的乳腺癌、甲状腺癌患者诊疗工作,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团队至少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等。
签约服务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
乳腺癌检查流程图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及早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乳腺癌检查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达方式,能够清晰地展示乳腺癌检查的具体步骤和流程,有助于医务人员和患者了解整个检查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以下是乳腺癌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描述了乳腺癌检查的流程和步骤:1. 预约与登记患者在预约时间前来医院,到乳腺科或妇科门诊进行登记。
登记时,患者需要提供个人基本信息、病史、家族史等相关资料,并填写相关表格。
2. 问诊与体格检查医生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了解患者的症状、疼痛情况、乳房异常发现的时间等。
随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乳房的体格检查,包括触诊和视诊,以检查乳房的大小、形态、质地等情况。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透视、乳腺钼靶摄影)、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磁共振成像(MRI)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4. 乳腺穿刺活检如果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可疑的乳腺肿块或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乳腺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是通过针头将可疑肿块或组织取出,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为乳腺癌。
5. 病理学检查乳腺癌的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
在乳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乳腺肿块后,取得的组织标本会送往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结果能够确定肿块的性质以及是否为乳腺癌。
6. 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医生会根据病理学检查的结果,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制定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方案可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
7. 随访与复查乳腺癌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随访内容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医生会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8. 生活方式改变和心理支持乳腺癌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生活方式改变建议,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
2023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的完整版本。
该规范旨在指导医务人员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合理、安全、有效地进行操作。
诊断流程
1. 乳腺病史和风险评估
- 对病患的乳腺病史进行详细了解
- 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家族史、遗传因素等
2. 乳房体格检查
- 对乳房进行仔细检查,包括触诊和外观检查
3. 影像学检查
- 乳腺X线摄影术(乳腺钼靶)
- 乳房超声检查
- 乳腺磁共振成像
4. 细针穿刺活检
- 对乳腺异常影像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确定是否为乳腺癌
5. 病理学检查
- 对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认乳腺癌的类型、分级和分子检测
分期与分级
1. 分期
- 根据乳腺癌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器官转移情况进行分期
2. 分级
- 根据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包括I级、II级和III级
治疗方案
1. 手术治疗
- 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分级进行手术切除或乳房保留手术
- 辅助手术,如淋巴结清扫术
2. 辅助治疗
- 化学治疗
- 放射治疗
- 靶向治疗
- 免疫治疗
3. 综合治疗
-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综合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随访与复发监测
1. 随访措施
- 定期随访,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指导
2. 复发监测
- 监测癌症是否复发,并采取及时应对措施
结论
本规范旨在指导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希望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