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球化学中科院大气
- 格式:ppt
- 大小:884.50 KB
- 文档页数:81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科研岗位职责地球化学所是中国科学院研究地球化学与环境地球化学的重要研究机构,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地球化学所的科研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研究科研岗位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地球化学与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科学研究。
地球化学所的科研工作主要围绕着地球物质的起源、演化、循环和环境效应展开,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多个方向。
岗位人员需要深入研究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开展实验室实验和野外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计算,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进展。
2. 科研项目管理地球化学所的科研工作通常以科研项目为基础进行。
科研岗位的职责之一是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和执行。
岗位人员需要与团队成员合作,制定科研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实验、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等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按时提交科研成果。
3. 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岗位的人员还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
地球化学所组织和参与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和研究生教育,岗位人员需要撰写学术论文、发表成果,并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学者进行合作交流,推动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和学科交叉。
4. 人才培养地球化学所重视人才培养,科研岗位的职责之一是指导和培养研究生。
岗位人员需要与研究生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指导其科研工作、撰写论文,并提供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建议,帮助研究生培养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
5. 知识产权和科技转化科研岗位的人员需要关注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转化。
地球化学所鼓励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岗位人员需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申请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科研岗位的职责涵盖了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技转化等多个方面。
岗位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推动地球化学与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科学发展和应用创新。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一.学院概况地球和空间科学的研究领域由地球内部延伸到行星际空间,包括这个广大区域中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以及物质的运动和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其目标是以物理或化学为基础,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和她周围的宇宙空间,了解地球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其它星体对她的影响,为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减灾,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学院在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培养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含空间物理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是排名第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地球化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是省级A类重点学科。
二.师资队伍学院现任院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颙教授。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教授29名,副教授2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6名。
三.办学特色1.贯彻学校“所系结合”的方针,聘请了中科院各所的研究人员来我校给我们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各种进展课程。
这些老师都是在本学科领域有很高造诣的院士和研究员,他们的讲课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增加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2.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现在聚集了大批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年轻科学研究工作者。
他们从国外带回了教学和科研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我们拥有科技部挂牌的蒙城国家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站,使得我们的学生有条件参与野外观测实践和分析处理第一手野外观测数据。
从而将课堂上的理论付诸实际应用。
3.地球化学专业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拥有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多位“杰青”和“百人”。
该专业拥有宽厚的数理基础课程体系、完善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课程体系、完整的矿物岩石构造地质学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特色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课程,辅于本硕贯通类型的高等专业课程,培养具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可以从事地球化学、地质学和自然资源与能源研究和应用的高等人才。
2023年地球化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构成、分布、变化及地球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专业。
其研究内容涉及地球内部结构、岩石矿物组成、大气、水、土壤等地球环境中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等方面。
该专业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在地球科学的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地球化学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就业方向呢?一、地球科研机构毕业生可以选择考取硕士、博士继续深入研究,也可以选择到国内外的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地球科研工作。
如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矿产部门等。
二、能源矿产企业地球化学专业也在能源矿产领域有应用,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方面的勘探、开采、应用等。
毕业生成为这些企业的技术员、地质勘探员、工程师、技术骨干等。
三、环境监测、管理机构随着人类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到环保监测、管理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比如大气污染物、水质、土壤等污染物的排放、减排、监测与治理,以及环境安全论证等。
四、教育机构地球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到高中、中小学从事教师、教育研究员等职业。
此外,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也需要地球化学专业的教师。
五、科技咨询、管理机构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到科技咨询、管理领域从事工作。
如工程/科技/资产评估、科技创新管理等领域。
此外,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等提供地球化学技术服务也是另一大就业方向。
六、其他地球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到其他领域从事工作,如投资银行、咨询公司等。
本科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比如学习地球化学研究所需的物理、化学、数学和计算机和数据分析技巧等相关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总体来说,地球化学专业虽然门槛相对较高,但是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岗位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
对于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学生,选择地球化学专业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大气化学研究的进展及应用大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理环境之一,其变化对人类生存和环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大气是由一系列的气体组成的,并且这些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会影响整个大气系统。
大气化学研究就是研究这些气体之间化学反应的学科。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气化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且在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大气化学的基本概念大气化学是研究降雨、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等大气问题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联和化学机理的学科。
大气化学研究主要关注大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成分和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反应机理,以及化学物质的输送和它们在大气中的挥发、吸附、光解等反应性质。
大气化学的目标是通过理解和揭示大气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大气化学研究的进展大气化学研究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对大气中与污染物有关的化学反应和大气中的化学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关注到化学反应引起了污染的形成,并引起了大气质量的下降。
随着大气污染问题的加剧,大气污染成为一项热门研究课题。
研究人员开始进一步探究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污染的关系。
他们研究了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硫酸盐气溶胶等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建立了大气模型,预测和评估了大气污染问题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问题得到更多关注,大气化学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研究人员开始更深入地研究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机理、大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化学反应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影响。
三、大气化学研究的应用大气化学研究已经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气溶胶科学领域。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可见和微细的颗粒物。
大气中的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大气化学研究可以为气溶胶科学领域提供关键的信息,帮助人们了解气溶胶的来源、颗粒特性和光学特性等。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大气化学研究结果对气溶胶进行化学分类,从而更好地理解气溶胶的来源和环境问题。
《地球与环境》征稿启事
佚名
【期刊名称】《地球与环境》
【年(卷),期】2024(52)2
【摘要】一、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环境类核心学术刊物,所报道的学科包括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学、环境化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灾害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及其环境监测、环境与健康等,设“研究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等栏目。
主要报道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地球大气-植物-土壤-水-岩石圈层之间物质运移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以及人类、生态系统和地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
【总页数】1页(P266-2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地质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贺"环境地质学的出现"发表30周年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10周年
2.《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4年度征稿启事
3.《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4年度征稿启事
4.《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4年度征稿启事
5.《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4年度征稿启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气环境科学的前沿研究大气环境科学是研究大气环境的形成、演化、污染及其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系统的影响的学科。
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大气环境科学的前沿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一些大气环境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1.气候变化和气候模拟:大气环境科学中最具挑战性和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和预测。
科学家通过收集大量的气候观测数据,并结合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模拟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性和影响。
在气候模拟的过程中,科学家通过研究地球系统的各个环境要素,如大气、海洋、陆地和冰雪等的相互作用来改进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
2.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严重问题。
大气污染不仅直接影响人类健康,还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途径正在发生变化,导致大气污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
因此,大气环境科学家致力于研究新型大气污染物的形成、传输和转化机制,以及它们对气候、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3.大气边界层和空气质量:大气边界层是大气与地球表面交互的受限区域,对大气污染的扩散和传输起重要作用。
研究大气边界层的运动和结构,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和预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输和扩散过程。
此外,科学家还在研究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系统,以便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大气遥感和数据分析:大气遥感是利用航空和卫星平台上的传感器采集大气环境数据的技术。
通过遥感技术和数据分析,科学家可以获取大范围、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环境数据,并研究大气中不同组分的分布和变化。
遥感技术为大气环境科学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数据,促进了大气环境研究的发展。
总之,大气环境科学的前沿研究涵盖了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空气质量、大气边界层、大气化学和气溶胶以及大气遥感等领域。
通过不断研究这些前沿问题,科学家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为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化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化学(英文)名称:Chemistry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化学学科发展起源于筹建之初,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学科建设的发展凝结着几代化学人不懈的努力与奉献。
化学所于1953年开始筹建,1956年正式成立,当时已经成为一个拥有296人的队伍,其中研究人员111人,高级研究人员18人。
当时的化学所学科方向的规划为: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文革期间(1966年-1977年),化学所基础研究工作受到影响,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文革”后期,化学所的基础研究工作得到逐步恢复,特别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改善了基础研究的环境,化学所逐步增加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比重。
化学所在建所时的定位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化学所,设立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五个研究方向。
1979年化学所提出:“以物理化学和高分子材料为科研主攻方向,同时积极开展有机信息材料、有机合成化学和有机分析化学的研究。
” 1983年,化学所以学科来构建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三个研究方向和目标为:(1)物理化学: 到九十年代成为国内分子科学研究中心之一;(2)高分子合成和高分子材料科学: 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成为高分子材料科学国际研究中心之一。
并逐步加强高分子科学的基础研究;(3)与人体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化学问题与分析问题研究。
1980年2月12日,全国五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于198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981年2月2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同年11月,化学所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批准化学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1985年化学所首批在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三个学科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1996年首批批准按一级学科(化学)授予学位,1997年成为中科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获化学学科最高分96分。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岗位主要聚焦于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数值模拟和资料同化研究。
具体来说,该岗位要求应聘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较强的责任心和纪律性。
同时,需要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坚实的学科基础和优秀的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
此外,应聘者应具有较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并在近3年内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过相关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拥有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
实验室不仅重视基础研究,还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如北京科创中心怀柔科学城的建设等。
此外,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也是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机构。
总的来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为博士后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平台,鼓励并支持博士后在大气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以期为国家的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开设地球化学专业院校机构:(10001)北京大学 (11)北京市 985 211(114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1)北京市 211(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北京市 211(80001)中国科学院大学 (11)北京市 (82501)中国地质科学院 (11)北京市(10077)石家庄经济学院 (13)河北省 (10183)吉林大学 (22)吉林省 985 211 (10220)东北石油大学 (23)黑龙江省 (10284)南京大学 (32)江苏省985 211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32)江苏省 211 (10335)浙江大学(33)浙江省 985 211 (10359)合肥工业大学 (34)安徽省 211(10423)中国海洋大学 (37)山东省 985 211(10424)山东科技大学 (37)山东省 (10489)长江大学 (42)湖北省(80165)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44)广东省(10615)西南石油大学 (51)四川省 (10616)成都理工大学 (51)四川省(10657)贵州大学 (52)贵州省 211(80065)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52)贵州省(10674)昆明理工大学 (53)云南省(10697)西北大学 (61)陕西省 211(10710)长安大学 (61)陕西省 211(10730)兰州大学 (62)甘肃省 985 211(8005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62)甘肃(80046)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63)青海省(10001)北京大学:(012)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70902)地球化学研究方向:(01)实验地球化学 (02)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 (03)环境地球化学 (04)矿床地球化学(05)有机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 (06)地球化学(114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002)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研究方向:(01)化石燃料基础地球化学(02)水环境地球化学(03)大气环境地球化学(04)有机地球化学(05)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01)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501)科学研究院(01)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02)大陆动力学地球化学 (04)环境地球化学(05)生态地球化学 (06)同位素地球化学(07)地质流体地球化学(08)勘查地球化学 (09)计算地球化学(80001)中国科学院大学(075)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070902)地球化学 (01)地球化学(075)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070902)地球化学 (02)计算地球化学(075)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070902)地球化学 (03)比较行星学(083)地球科学学院 (01)生物地球化学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中国地质科学院(01)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低温热年代学陈文(02)同位素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朱祥坤(03)地质年代学万渝生 (04)同位素年代学石玉若(05)地质生物学孔凡晶 (06)生物地球化学贾沁贤(07)环境地球化学黄园英 (08)应用地球化学史长义(09)勘查地球化学马生明(10)生物地球化学邓艳11)生物地球化学李强 12)花岗岩与成矿杨红梅(13)油气地球化学龚建明(01)化学地球动力学(02)岩石地球化学03)资源环境地球化学(04)行星岩石与地球化学东北石油大学01)油气地球化学(02)环境地球化学(03)矿床地球化学(04)资源评价 (05)环境水化学南京大学01)环境地球化学(02)矿床地球化学03)有机地球化学04)实验地球化学(05)应用地球化学(06)海洋地球化学中国矿业大学(01)煤及烃源岩地球化学(02)生物地球化学与生物气资源化(03)沉积地球化学04)煤炭洁净加工与煤基材料地球化学(05)环境地球化学合肥工业大学(01)岩石地球化学02)构造地球化学03)环境地球化学4)矿床地球化学(05)沉积地球化学导师:朱光周涛发洪天求徐晓春宋传中李双应陈天虎闫峻刘因崔可锐袁峰牛漫兰刘国生 Noel White 石永红教授谢巧勤王勇生研究员喻根任升莲贾志海范裕李振生副教授谢建成谢成龙周跃飞李全忠徐利强副研究员郭坤一研究员(兼) 彭智(兼) 杜建国(兼) 高远(兼) 吴明安(兼)教授级高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化学山东科技大学01)环境地球化学(02)勘查地球化学(01)油气地球化学 (02)生物环境地球化学(03)油藏描述及油藏地球化学(04)油气藏形成与分布80165)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01)同位素地球化学 (02)元素地球化学 (03)沉积地球化学 04)岩石地球化学(05)实验地球化学 06)有机与油气地球化学西南石油大学(01)油气藏地球化学 (02)油气田开发地球化学 (03)油气成藏理论与方法04)岩石地球化学成都理工大学(01)环境地球化学 (02)矿床地球化学 (03)勘查地球化学贵州大学(01)矿床地球化学 (02)环境地球化学(80065)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01矿床地球化学毕献武、胡瑞忠彭建堂、漆亮宋谢炎、苏文超钟宏、夏勇张乾、朱维光02实验地球化学朱笑青03理论及计算地球化学刘耘04纳米地球化学及矿物材料学万泉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05环境地球化学刘丛强、陈玖斌仇广乐、冯新斌洪冰、李世杰李思亮、李心清陶发祥、王仕禄吴沿友、肖唐付赵志琦、朱建明06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刘再华、倪健王世杰07高温高压实验地球化学李和平、刘庆友周丽08岩石地球化学张辉09天体化学欧阳自远10行星科学刘建忠昆明理工大学01)矿床矿物地球化学 (02)勘查地球化学 (03)应用地球化学(04)环境地球化学西北大学翟明国高山张成立赖绍聪袁洪林柳小明朱赖民孙睿赵国春张宏福长安大学(01)矿床地球化学(02)岩石地球化学(03)勘查地球化学(04)有机地球化学兰州大学(01)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02)成矿作用地球化学(03)地球化学与岩石圈演化(04)环境地球化学 05)油气与有机地球化学(06)流体地球化学(8005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01)有机地球化学(02)油气地球化学(03)油气储层地球化学(04)石油地质学05)环境有机地球化学(06)同位素地球化学(07)油气成藏动力学(08)非常规油气80046)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01)环境地球化学(02)湖泊沉积与环境(03)第四纪环境地球化学。
大气化学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大气化学是指对大气中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机制的研究。
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涉及化学、物理、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大气化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大气环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气化学的研究内容大气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机制,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化学反应。
其中气态反应主要指氧气、氮气、水蒸气和空气中其他气体之间的反应;液态反应主要指雨水、云滴和地表水与空气中各种污染物质之间的反应;固态反应主要指气溶胶与大气中其他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
大气化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研究内容包括大气污染、大气氧化还原反应、光化学反应、云和降水化学、大气气溶胶和大气候选等。
每个研究方向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对于我们认识大气化学、控制大气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二、大气化学的意义1. 深化对大气环境的认识大气化学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大气环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通过研究大气污染的物质来源、传输和转化机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来源的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数据和科学依据。
2. 促进大气污染治理大气化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传输和转化过程,有助于制定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政策。
通过对大气化学反应和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可以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新能源技术发展大气化学研究成果对于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也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例如,光化学反应的研究可以促进太阳能利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可以为电化学能源的研究提供参考;气溶胶和颗粒物的研究可以为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的研究提供依据。
4. 推进国际合作和交流大气化学是一门国际性的科学,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交流。
在国际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问题上,科学家们需要开展合作,分享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推动大气化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保障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考研大纲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考研大纲一、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是我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成立于1973年。
该研究所致力于开展地球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国家的资源勘探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研究所下设多个科研部门和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施,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
二、地球化学考研大纲地球化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地球内部和表面物质的成分、结构、性质、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等方面。
地球化学考研大纲是考研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它涵盖了地球化学领域的各个知识点和重要内容,对于考生备考复习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
在准备地球化学考研的过程中,考生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大纲中规定的知识和要求,以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和应试能力。
三、深度评估与广度探讨1. 从地球化学基础知识到前沿研究进展的跨度,是地球化学考研大纲要求掌握的范围。
2. 考研大纲规定的专业知识点是地球化学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综合训练,才能全面理解和灵活运用。
3. 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考研复习和职业发展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拓宽视野和提升综合素养。
四、总结与个人观点地球化学是一个前沿而又复杂的学科领域,需要不断深化理解和实践探索。
地球化学考研大纲作为考试复习的指导纲要,对于学生们的备考复习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地球化学研究所作为地球化学领域的权威机构,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实践经验,对于培养地球化学人才和推动学科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和参与地球化学前沿科研课题,为推动地球化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地球化学考研大纲都是地球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内容和资源,对于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希望通过学习和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球化学的知识与方法,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006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入学考题一、名词解释1.元素丰度2.半衰期3.相容元素4.稳定同位素5.类质同象6.同位素计时体系的封闭温度7.微量元素8.U-Pb同位素体系的普通Pb9.温度效应气体10.晶格能11.分配系数12.地幔交代作用二、简答1.等时线定年法的原理。
2.目前锆石U-Pb体系定年的主要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
3.简述埃达克岩的特征和形成环境。
4.简述识别地幔岩浆遭受地壳混染的地球化学手段。
5.简述氧同位素测试方法和其应用。
6.简述大气圈和水圈的形成和演化。
三、论述1.概述同位素分馏、分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并举例说明稳定同位素分馏程度在地球科学其一领域中的应用。
2.论述岩浆作用过程中(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的变化规律。
3.概述研究高级变质岩热演化(T-t曲线)的原理和方法(以某一岩石类型为例,如榴辉岩、麻粒岩)。
4.论述地球化学方法在花岗岩成因研究中的应用(可结合实例说明)。
2007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入学考题一、名词解释1.球粒陨石2.相容元素3.吉布斯相率4.部分熔融作用5.稀土元素标准化6.稳定同位素分馏系数7.等时线8.封闭温度9.分配系数10.放射性衰变常熟11.地幔楔12.类质同象二、简答和论述1.列出你所了解和阅读的国际重要的地球化学杂志名称(>4)2.说明太阳、行星和陨石对元素丰度研究的贡献。
3.简述戈尔施密特元素地球化学分类的依据,结果和意义。
每类列举三种以上的代表元素。
4.简述类质同象法则。
举例说明它对微量元素集中和分散的影响。
5.论述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的原理和应用。
6.举例说明稀土元素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7.造成地幔不均一性的可能因素有哪些?简述大陆陨石的同位素组成变化大于大洋岩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原因。
8.举例说明H、C同位素在矿床地球化学示踪的应用。
9.选取某一同位素体系(Rb-Sr,Sm-Nd)及以岩类或者矿床为例,叙述其视年龄、内部矿物等时线和全岩等时线年龄方法的原理、前提、差异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