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4——苏俄电影
- 格式:ppt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42
苏俄动画简史1907年,当“逐格拍摄法”出现后,俄国摄影师、画家兼导演斯塔列维奇便开始独自从事动画创作的探索和实验,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他于1912年创作的《美丽的柳卡尼达》《摄影师的报复》等一系列作品,是俄罗斯也是世界动画电影艺术史上最初的偶动画片。
斯塔列维奇的作品多以寓言故事里的动物作为主人公,作为世界上最早一批偶动画片,他的作品推动了偶片的发展。
苏联成立之后,对于包括动画在内的电影艺术颇为重视。
在整个苏联的动画发展历史上,有两种创作方向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动画作为一种政治宣传的工具,其政治主导艺术的倾向得到了强化。
苏联动画创作中的另外一个显著的倾向是60年代之后,作品中的艺术性的加强。
60年代以后新人辈出,他们的动画作品在造型语言上也表现出强烈的独特性。
其中代表作者是尤里·诺斯坦。
尤里·诺斯坦的主要作品有《雾中的刺猬》、《鹭鸶与鹤》、《故事中的故事》(传说中的传说)等。
《雾中的刺猬》藉由一只刺猬在白雾弥漫的林中小路上的行走过程表达对生命的探索。
尤里·诺斯坦认为,一部电影都是由不同的主元素和次元素组成的。
神秘、幻想、意念、声音、现实、自然,要尽量发展各种艺术的独特魅力,表达其他艺术样式无法传达的情境。
可以说,他的动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就达到了这样的境地。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动画在形式上更加多元化,而动画的风格则更多地传达出忧伤和沉重的气息。
这些影片虽然有些晦涩,但同时也开创了动画片意识上的先锋性和实验性,对当代动画片具有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品有亚历山大·佩特罗夫根据海明威名作摄制的《老人与海》等。
《老人与海》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坚实的原著文学根基,其次影片的独创性的绘制技法也助力颇多。
影片是佩特罗夫用手指蘸着油彩在玻璃板上一帧一帧的画出来的。
这部影片的成功使得佩特罗夫在《母牛》、《怪男人的梦》、《美人鱼》等作品之后,成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当代俄罗斯动画家的代表。
浅谈俄罗斯电影浅谈俄罗斯电影大二的下学期我终于选上了我梦寐以求的--俄罗斯电影欣赏课了,这个课结束了我还这有未尽兴的感觉,通过查资料,看有关俄罗斯电影方面的书,我了解到了俄罗斯电影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期的发展,下面就由我来有重点的介绍下俄罗斯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
在苏联时期,电影业不仅给俄罗斯国家带来了荣誉和骄傲,也创造了大量财富。
当时的电影票房收入和伏特加酒的销售收入相当。
《办公室里的故事》、《夏伯阳》、《列宁在十月》、《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等经典之作至今让很多中国观众耳熟能详。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业陷入空前困境。
鼎盛时期曾高达30万人的电影从业人员,大批失业或改行另谋出路,目前已不到10万人。
俄罗斯点已发展史有这么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俄罗斯电影诞生;俄国第一部电影《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这是一部表现历史人物的战争电影,影片中的斯捷潘.拉辛是俄国农民战争中的起义军领袖。
这部影片反映出,当时的苏联电影注重表现战争中不同阶层的英雄形象,这也是世界各国人物性战争电影的共同特征。
同时这部影片在俄国引起了轰动,也从这时起俄国开始了自己的民族电影之路。
第二个时期俄罗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成就繁荣辉煌时期先锋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杜甫仁科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苏维埃政权建立。
在这一重要时期中电影这们新兴的艺术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列宁曾经这样评价:对于我们来说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电影。
随后,电影作为提高国民素质最简浅易懂的形式得以发展。
当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电影事业达到了颠峰时期,同时电影蒙太奇学派形成。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三位先锋理论的电影大师:(一)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与理性蒙太奇,其代表作品〈〈战舰波将金〉〉何谓理性蒙太奇?过画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单纯的一环接一环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
理性蒙太奇与连贯性叙事的区别在于,即使它的画面属于实际经历过的事实。
按这种蒙太奇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总是主观视象。
1.早期的俄罗斯电影电影是由被称为“电影之父”的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1895年12月他们用自己发明设计的“活动摄影机”公映了《工厂大门》等几部无声片,标志着电影艺术时代的正式开始,为世界艺术增加了一个新的门类。
电影这个时髦的玩意很快就传遍欧洲,并传到了俄罗斯。
1896年5月4日,在彼得堡的“阿克瓦里乌姆”剧院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的影片。
电影在俄罗斯的出现伊始,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就注意到这门艺术的巨大魅力和发展前展,他曾指出:“这个发现由于具有惊人的新颖性,可以预言必将获得广泛的发展。
”1896年至1907年俄罗斯放映的基本是外国影片,主要是法国电影,体裁多种多样,有喜剧片、闹剧片、风景片、新闻片等,当时的影片内容和艺术处理水平都还很低,一般只是在咖啡馆、游艺厅和餐厅里放映,而进不了一些高级的场所。
这个时期俄罗斯的电影人也开始了拍摄电影的最初尝试。
1908年,摄影记者德朗科夫(А.О. Дранков)根据冈察洛夫的电影剧本开始拍摄俄国第一部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Понизоваявольница»,又名《斯捷潘·拉辛》),这在俄国观众中引起了轰动,自此俄国开始了自己的民族电影发展之路。
1908—1918年,俄国共拍摄了1376部长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有表现俄国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较粗糙的娱乐片。
当时电影生产掌握在私营企业手申.影片生产技术条件也很差,这些都限制了电影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
1911年,由冈察洛夫和汉荣科夫(1877—1915)导演拍摄了俄国第一部大型影片《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
导演兼摄影师斯塔列维奇精心研究了特技摄影技术,于1911年拍摄了第一部立体动画片。
这个时期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Я.А.普洛塔赞洛夫的《黑桃皇后》(1916,根招普希金作品改编)、《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В.Р.加尔金的《贵族之家》和《前夜》(1915,根据屠格涅夫作品改编)、《谢尔盖神父》(1918)、《十四等文官》、《普罗米修斯》、《罪与罚》等。
苏俄电影发展历程苏俄电影产业自20世纪初期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在1914年之前,俄国的电影产业仅有少数几部电影,大部分为短片。
直到1914年爆发一战,电影产业开始快速发展,这也是因为战争期间,电影被用于宣传战争、鼓舞士气。
战争结束后,苏俄电影工业进一步发展,电影制片厂也逐渐出现。
1920年代初期,苏俄电影制片厂开始大量生产电影。
这些电影都是以宣传革命为主题,如《炮火》、《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十月》等。
1925年,莫斯科电影学院成立,成为苏联电影界的重要学术机构。
1920年代末,苏联电影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工业之一。
1930年代,苏联电影工业开始探索不同的电影风格和流派。
著名的电影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弗拉基米尔·普德夫金等人开始尝试使用剪辑、音乐、画面构图等手法来表现电影。
其中,谢尔盖·爱森斯坦的《战舰波托马金号》、《十日谈》、《伊凡雷帝》等作品为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1940年代到1950年代,苏联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发展阶段,其作品大多为传统的题材和风格。
1960年代,苏联电影工业再次进入繁荣期,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电影导演和作品,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塔克伍德·奥夫琴科的《和你在一起》、谢尔盖·波德洛日尼克的《我在克里姆林宫等你》等。
1980年代,苏联电影工业开始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受到政治局限、制度不足、技术发展滞后等。
直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工业才逐渐恢复发展。
今天,俄罗斯电影工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工业之一,不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和导演。
苏俄电影发展苏俄电影发展电影是由被称为“电影之父”的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1895年12月他们用自己发明设计的“活动摄影机”公映了《工厂大门》等几部无声片,标志着电影艺术时代的正式开始,为世界艺术增加了一个新的门类。
20世纪以来电影发展迅速、影响巨大,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意产业。
电影技术从一诞生,就被企业家发展成为电影生意,被政治家发展成为意识形态,被艺术家发展成为电影艺术,被研究者发展成为电影理论。
一部电影发展史同时也是电影人探索电影规律的历史,在世界电影史上,苏俄电影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前苏联电影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现象之一,也是世界电影两大学派之一。
探究苏俄电影的发展史,便是从侧面对这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心衰的一次探索。
一、萌芽阶段世界电影创作的发展为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时代和任务要求创立一种新的电影语言。
所以电影这个时髦的玩意一经发明很快就传遍欧洲,并传到了俄罗斯,出现伊始,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就注意到这门艺术的巨大魅力和发展前展,他曾指出:“这个发现由于具有惊人的新颖性,可以预言必将获得广泛的发展。
”随着1908年俄罗斯第一部长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流的自由民》拍摄成功,俄罗斯电影诞生。
俄罗斯电影诞生初期的迅猛发展,为世界电影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俄罗斯电影人就创造了俄罗斯电影的多个第一。
1903年,建成了第一个公司,销售电影器材和影棚;1908年,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1912年,建成第一个摄影棚;1911年—1912年拍摄了世界上最早的立体动画片;1919年,前苏联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电影学院。
期间俄国共拍摄了1376部长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有表现俄国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较粗糙的娱乐片。
当时电影生产掌握在私营企业手申.影片生产技术条件也很差,这些都限制了电影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发展阶段20年代初,俄罗斯拍摄的宣传鼓动电影在战后建设及生产中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苏联各时期电影的特点沙皇俄国的电影生产从20世纪初开始。
20年代是苏联无声电影最辉煌的时期。
1908,1916年,大多是比较粗糙的娱乐片。
当时电影生产掌握在私营企业手中,影片生产技术条件也很差,这些都限制了电影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
十月革命后,出现了表现国内迫切政治问题的故事片—“宣传鼓动片” 。
这一期间,有些影片,由于对形式技巧的过分迷恋,影响了作品的完整与深度。
同时,出现了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20年代后半期,电影艺术开始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
同时,涌现了一批反映革命现实的纪录片和新闻片。
迅速发展阶段 30年代,有声电影出现。
苏联文艺的创作方法确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
此期间,革命斗争和建设的题材在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
40年代,由于受到卫国战争的影响,苏联电影减少了产量,并且主要拍摄反映卫国战争的新闻纪录片。
从战争结束以后直至50年代前期,苏联电影创作处于低潮状态。
公式化、概念化成为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显著特点。
繁荣时期 1956年到1962年,在创作中,题材样式扩大。
从50年代中期开始,除“非英雄化”倾向外,“非情节化”,“生活流”,“意识流”等倾向也有所反映。
50年代后半期至60年代前期,苏联战争题材电影创作深入发展。
60年代以后,苏联影片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并且,“思考电影”概念被提出。
四大题材 70年代苏联电影出现了4大题材创作热潮:政治题材、军事爱国主义题材、生产题材和道德题材。
政治题材作品,以表现当代国际政治事件为主。
在军事爱国主义题材方面,主要出现了 3类作品:?史诗性影片; ?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歌颂军功的作品。
在生产题材方面,影片力图表现科技革命时代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
在道德题材方面,许多作品刻画了在今天现实环境中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
当代电影状况 80年代以来,苏联电影积极向主题的深化,新题材的开拓以及样式多样化方面发展。
在战争题材方面,主要致力于表现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精神力量的源泉。
蒙太奇的发展——早期苏联电影
蒙太奇(即动画片)是一种早期的电影,它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的苏联,是由雷蒙德·凡·高罗夫(Léon Gaston Vakonov)在1917年创立的。
拉夫·科尔尼科夫(Ralph Korineck)认为,蒙太奇在苏联电影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它是苏联电影产业的元素,在现代时代,太奇电影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发挥重要作用。
蒙太奇的发展始于1917年,当时雷蒙德·凡·高罗夫创建了一家名叫“苏联电影制片公司”的公司,并开始制作第一部蒙太奇电影,即《斯大林格勒的街头》,该片于1917年11月上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此之后,苏联开始制作大量的蒙太奇片,这些片子包括《阿拉兹尼特》、《方根的冒险》、《咆哮的尤里》等等。
蒙太奇片的受欢迎程度也越来越高,苏联电影市场受到推动,蒙太奇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
20世纪30年代,蒙太奇的发展进入新的高度,俄罗斯社会主义工业革命性的艺术发展也开始受到影响,蒙太奇开始在电影艺术上发挥重要作用。
拉夫·科尔尼科夫在《苏联电影史》一书中指出,太奇电影在苏联电影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它的受欢迎度上也演变成一种新的娱乐形式,太奇电影为苏联电影史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20世纪50年代,蒙太奇片的发展越来越迅猛。
苏联各时期电影的特点苏联电影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苏联各时期电影的主要特点。
1.20年代:苏联电影的黄金时期20年代是苏联电影的黄金时期,也被称为“宇宙纪”(Kino-soyuz)时期。
这个时期的电影常常体现了对革命的热情和对俄国历史的反思。
一些重要的导演如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和斯蒂尔·布霍奇金(Dziga Vertov)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
他们的电影用革命的视角诠释历史和社会问题,采用了大胆的镜头语言和剧情结构。
例如,爱森斯坦的作品《战舰波将金号》(Battleship Potemkin)和《十月》(October),以及布霍奇金的《曼哈顿》(Man with a Movie Camera)。
2.3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0年代,斯大林时代的到来,导致苏联电影面临了新的挑战。
这个时期的电影被要求要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传达强烈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这些电影通常展示农村和工人的英雄主义,描绘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主义形象。
同时,政府加强对电影产业的控制,提倡集体创作和集体主义的观念。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瓦西里·戈罗夫的《炮舰》(The Maxim Trilogy)。
3.40年代-50年代:战争与反战二战期间,苏联电影反映了对抗纳粹侵略的壮丽斗争。
这些电影赞扬士兵的英勇和民族的团结。
但在这一时期,苏联电影也开始探索战争的残酷和后果,并对大规模的破坏和人类的苦难产生了质疑。
例如,亚历山大·戈尔德夫的《伊凡雷帝的儿子》(Ivan's Childhood)和米哈伊尔·罗姆的《童年》(Childhood)。
4.60年代-70年代:后现代主义60年代和70年代,苏联电影开始显露出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主题越来越多样化和个人化。
这个时期的导演常常拍摄关于人类喜怒哀乐的作品,以及没有既定结构和固定意义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