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原文索取与文献综合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905.00 KB
- 文档页数:83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案第一章:文献检索概述1.1 文献检索的定义与意义1.2 文献检索的类型与方法1.3 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1.4 文献检索的注意事项第二章:图书检索2.1 图书检索的方法与技巧2.2 图书检索工具的使用2.3 网络图书资源的利用2.4 图书检索实例演示第三章:期刊论文检索3.1 期刊论文检索的方法与技巧3.2 期刊论文检索工具的使用3.3 网络期刊论文资源的利用3.4 期刊论文检索实例演示第四章:学位论文检索4.1 学位论文检索的方法与技巧4.2 学位论文检索工具的使用4.3 网络学位论文资源的利用4.4 学位论文检索实例演示第五章:专利文献检索5.1 专利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5.2 专利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5.3 网络专利文献资源的利用5.4 专利文献检索实例演示第六章:网络数据库检索6.1 网络数据库概述6.2 常用网络数据库介绍6.3 网络数据库检索方法与技巧6.4 网络数据库检索实例演示第七章:灰色文献检索7.1 灰色文献的概念与特点7.2 灰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7.3 灰色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7.4 灰色文献检索实例演示第八章:引文检索与分析8.1 引文检索的意义与方法8.2 引文检索工具的使用8.3 引文分析的方法与技巧8.4 引文检索与分析实例演示第九章:信息素养与学术规范9.1 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9.2 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与实践9.3 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与防范9.4 提升信息素养与遵守学术规范的实例第十章:综合实践与研究10.1 文献检索与利用的综合实践10.2 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10.3 文献检索与学术创新的关系10.4 文献检索与利用研究的未来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文献检索的定义与意义重点:理解文献检索的概念,掌握其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难点:区分不同类型的文献检索,选择合适的检索方法和工具。
二、图书检索的方法与技巧重点:熟悉图书检索的基本步骤,掌握常用的图书检索工具。
单选题1. 信息素养是指()信息的综合能力。
【】A、理解与掌握B、查找C、查找与利用D、利用2. 检索工具是指报导、存贮(累积)和查找信息线索的工具,它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按一定体系和方法编排,提供一定的检索途径的【】A、二次文献B、一次文献C、三次文献D、以上选项都对3. 文献的三要素包括知识、()和记录方式。
【】A、情报B、专利C、记录方式D、逻辑4.检索工具的职能不包括()。
【】A、存储职能B、检索职能C、报道职能D、推理职能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摘的主要作用:【】A、便于计算机检索B、深入揭示文献内容,便于读者选择C、是撰写述评文章的重要素材。
D、及时解答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资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全文数据库【】A、百科全书B、电子期刊C、电子图书D、学位论文7. 下列哪项不属于书目数据库检索途径:【】A、题名B、责任者C、载体D、出版信息(如出版地、出版者)8. CASHL的三大特点不包括【】A、电子文献形式B、人文社科类为主C、自然科学为主D、外文期刊文献9. 电子图书的优点不包括【】A、统一制作、显示规范B、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C、节约藏书空间D、可随时随地阅读10. ()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图书资源数据库【】A、超星数字图书馆B、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C、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D、OPAC答案:C、A、D、D、D、A、C、C、A、A11. 信息素养是指()信息的综合能力。
【】A、理解与掌握B、查找C、查找与利用D、利用12. 根据信息流通范围及公开性分:【】A、隐匿信息和显性(公开)信息B、经济信息和生活信息C、纸质信息和实物信息D、语法信息和语义信息13. 文献的三要素不包括,()。
【】A、知识B、载体C、记录方式D、逻辑14. 图书是指面向公众出版的、不记封皮至少()页的非定期出版物。
【】A、29B、49C、19D、3915. 检索工具是()次文献:【】A、一B、二C、三D、四16. 篇目索引又称为“”【】A、题录B、标题C、联合目录D、专题目录17. 下列哪项不属于图书馆服务的内容:【】A、图书借阅B、馆际互借C、数据库开发D、参考咨询18. 下列哪项属于社科类常用的文摘性数据库。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标准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所规定的,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并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精神和三年制各类各专业的专业标准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要求而制定。
二、课程性质、定位与作用课程性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情报意识,掌握使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信息源中获取知识、信息、情报,以及综合利用情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型方法课。
课程定位:《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图书馆开设的一门为我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以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公共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为各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作用:通过《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与训练,能够增强学生文献信息检索意识,提高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对学生吸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和研究能力、发挥创造才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以网络信息资源和图书馆文献信息为平台的公共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为各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专业拓展课程。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上网经历和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本课程应在《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之后学习。
建议安排在低年级开设课程有助于学生更早地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后续各类各专业的课程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为:任务识别、策略制定、信息检索、信息使用、信息综合和信息分析评价等六大能力,以利于学生汲取新知识,扩大知识面。
四、课程教学目标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情报能力,包括掌握文献信息源的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文献信息利用能力等构成的综合情报能力系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检索技术、检索工具等,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使学生具备任务识别、策略制定、信息检索、信息使用、信息综合和信息分析评价等六大能力,使之能在学习期间和未来的职业活动中独立地获取和运用文献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和任务。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总结报告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总结报告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总结报告一、检索报告课题名称:数字图书馆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课题分析:知识产权是个人或集体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
由于全球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和内容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不断给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理论研究提出崭新的课题。
而知识产权的概念是有关知识产权立法活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
因此,知识产权不但仍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和迫切需要深化研究的领域,我们对知识产权概念的研究十分必要,而且随着对它及其他问题的研究将不断澄清知识产权领域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指导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实践,使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理论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起来。
在当前对外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越来越多的涉及到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和纠纷,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我国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就显的格外重要。
学科范围:法律学、经济学检索工具类型:事实型、文献型年代范围:1912-201*馆内合适的所有可利用的数据库名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等等检索过程:数据库名称或工具书名称、网址等检索表达式检索结果(篇)其中一篇文献题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篇名=知识产权保护时间=1912-201*4515篇作者:朱凤飞;篇名:论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刊物: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年01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时间=1912-201*229篇作者:刘胜芝;篇名: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研究网络出版社投稿人: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投稿时间:201*-03-1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10篇篇名: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单位名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颁布日期:201*0101检索体会:第一步要严格认真地审题,明确所要搜索的内容属于哪些学科,然后根据不同的学科选用不同的关键词。
一、单项选择1.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用户最多的图书馆分类法是 A_ ___。
P21A. 《杜威十进分类法》B.《国际十进分类法》C.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D.《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一次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未经加工的原始文献,以下选项中属于一次文献的是___ B___。
P6A.手册 B.期刊论文 C.百科全书 D.书目数据库3.数据检索是以数据位检索对象,找到特定的某个数据。
以下选项中属于数据检索的是__A_ ___。
A.长江有多长? B.查找中央美术学院专业设置情况?C.查找有关家具设计的相关学位论文D.查找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发展历史4.利用《中图法》对图书进行分类,下列哪个分类号是用来标识艺术类__B_ ___。
P23A.B B.J C.N D.Z5.利用书名或责任者方式查询图书,在系统中查找到所需图书之后,根据 A P28去书库中找到所需图书。
A.索书号 B.分类号 C.著者号 D.流水号6.要获取某一专题较全面、系统的知识,或对于不熟悉的问题要获得基本了解的读者,查阅下列哪种类型的文献是比较有效的方法___ A___。
A.图书 B.期刊 C.报纸 D.科技报告7.以下概念中存在上下位关系的有___A ___。
A.艺术与绘画B.英语与汉语C.古代文学与明清小说D.输入与输出8.任何资料都具有其外部和内容的特征,检索就是根据这两个特征进行的,下列属于文献内容特征的有___ B___。
A.著者 B.主题词 C.篇名 D.专利号9. 检索系统规定无限截词符为“?”,则可同时检索出computer、computers、computing的检索词是 A 。
P41A. comput?B. comput??C. comput*D. comput**10.世界上第一大联机检索系统是___ _A__。
P35A. DIALOG系统B.ORBIT系统C.OCLC 系统D.STN系统11.报纸的文献类别代码是__A_ ___。
信息检索考试重点信息检索考试类型:闭卷考试题型:单选、判断、名词解释、应用(信息检索过程)考试重点:1、文献: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凡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记录下来,具有存贮和传递知识功能的一切载体都称为文献。
2、文献类型: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3、知识:是在人们对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供的解决方案。
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信息能够服务于人们的行动和决策。
4、信息:是凭借人的认知能力和经验对数据进行选择、评价、组织和分析的结果。
信息管理主要是解决数据的相关性、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5、数据:指离散孤立的互不关联的事实、文字、数据和符号,这些资料之间缺乏相关性。
6、文献级次:零次文献(灰色文献):指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文献。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凡是著者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根据科研成果,发明创造撰写的文献,称为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是文献的主体,是最基本的情报源,是文献检索的对象。
二次文献:它是将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加工,整理、提炼、组织,使之成为便于存贮、检索的系统。
如目录等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它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一次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综合研究和评价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它又可分为综述研究类和参考工具类两种类型。
前者如动态综述、学科总结、专题述评、进展报告等;后者如年鉴、手册、大全等。
三次文献源于一次文献,又高于一次文献,属于一种再创性文献。
三次文献一般来说系统性好,综合性强,内容比较成熟,常常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有时可作为查阅文献的起点。
高级文献:计算机型文献,如:PTF、HTM等。
7、十大文献源1图书(Books) 2期刊(Periodicals)或(Journal,Magazine) 3科技报告(Technical reports) 4政府出版物 5会议文献(Conference papers) 6专利文献:(patents) 7学位论文(Thesis,Dissertation)8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 9科技档案 (document) 10产品样本8、文献检索:从大量的文献中查找与特定课题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文献检索》课程考试细则1.采用专题综述开卷撰写作为课程结业考试方式。
2.在课程进行到第二周时任课教师公布综述题目供学生选题。
可选专题综述题目见附件1。
学生亦可自行申报选题,但选题须得到认课教师审查批准,否则无效。
3.学生可以1-3人为一个课题组选择课题。
2人及以上组成课题组的,应上报课题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
学生在第四周星期一前完成选题,并上报到任课教师处,以教师批准的题目为准。
教师批准后即可开始查找资料、撰写论文。
向教师上报的《文献检索》课专题综述选题申报表格式见附件2。
4.专题综述文本由以下几部分依序组成:1.文献检索途径、检索范围及检索方法包括:数据库名称:1,2,3检索的途径:关键词,标题,作者叙词等等具体用的检索词有那些?比如说“多分支井”等等2.文献综述正文3.课题组成员在检索和写作过程中承担的工作及课题组或个人自我评价。
4.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及所要求的附件。
5.专题综述格式及有关要求:1.文献综述正文格式参考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字数原则上不得低于3000汉字。
至少应有3篇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的原文第一页复印件作为综述的附件。
2.统一用A4幅面纸打印或书写(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正文如打印,统一采用小四号宋体。
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
于左侧用订书机装订。
专题综述封面格式模板见附件3。
6.专题综述的提交:第六周的周五及以前,每个课题组向任课教师提交1份正式的、符合格式要求的专题综述纸本文稿(提交地点:图书馆AB302),教师以此作为评判成绩的正式依据。
7.教师根据各课题组书面文本的格式(15%)、应用检索原理检索方法的情况(20%)、检索文献的类型和范围(20%)、参考文献的引用规范(10%)、结论的准确性(25%)、各小组成员在课题完成中担负的责任大小(5%)、自评情况(5%)等,参考汇报效果,给每个课题组成员打分。
选题相同的课题组,如果相互抄袭,内容到形式上均雷同,一律判为不及格。
文献检索的方法一、文献检索方法查找文献的方法分为如下三种:1. 直接法直接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这是文献检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1)顺查法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
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逐渐向近期查找。
(2)倒查法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
此法的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上。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
(3)抽查法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2. 追溯法不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而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参考文献,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引文”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信息来源的方法。
它还可以从查到的“引文”中再追溯查找“引文”,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献。
3. 综合法综合法又称为循环法,它是把上述两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的方法。
综合法既要利用检索工具进行常规检索,又要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即先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到一批文献,再以这些文献末尾的参考目录为线索进行查找,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满足要求时为止。
综合法兼有常用法和追溯法的优点,可以查得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文献,是实际中采用较多的方法。
对于查新工作中的文献检索,可以根据查新项目的性质和检索要求将上述检索方法融汇在一起,灵活处理。
二、文献检索途径检索工具有多种索引,可以提供多种检索途径。
一般来讲,检索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分类途径、主题途径、著者途径和其他途径。
1. 分类途径分类途径是指按照文献资料所属学科(专业)类别进行检索的途径,它所依据的是检索工具中的分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