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资规划专题-华侨城集团战略评估报告-科尔尼 102页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02
第一部分华侨城集团战略初探第一章华侨城组织/产业结构第二章华侨城战略的成长轨道——“品牌优势+产业集群”第一节华侨城的定位战略:优质生活的创想家一、华侨城的五次升级华侨城的五次升级(一)第一次升级(1985-1988)1985年8月,先后在廖承志和叶飞两位分管华侨工作的副委员长的提议下,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侨办从地处深圳特区的广东沙河华侨农场划出4.8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当时沙河华侨企业公司的基础上,采用招商局开发蛇口的方式,由侨办直属的港中旅投资开发建设“华侨城”,旨在打造一个“吸引华侨资金及人才的窗口和基地”,并任命时任港中旅集团总经理的马志民先生为华侨城建设指挥部主任。
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地方省、市领导都对华侨城建设非常重视,寄予厚望,并给予大力支持。
这些土地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华侨城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华侨城成立之初的招商引资,采用蛇口工业区等国内其他开发区的发展方式,主要以吸引“三来一补”型加工业为主导功能。
“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
招商引资高潮时,无论什么项目都来者不拒,导致行业过于分散(涉及28个行业,拥有101家企业、1.7万职工)、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效益不明显。
但也正是这种发展模式,使华侨城捞得了第一桶金。
(二)第二次升级(1989-1993)华侨城成立之初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并不明确,行业过于分散、庞杂,集团领导的一次出国考察,让华侨城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主题公园。
1985年,马志民到欧洲考察,受荷兰“小人国”马都洛丹的启发,萌发了建造“锦绣中华”的设想。
1987年5月,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破土动工,1989年11月,锦绣中华开业,获得巨大成功。
随后的中国民俗文化村的落成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这预示着华侨城开启了主题公园这一新兴旅游目的地形态,也成就了日后华侨城在中xxxx游主题公园领域难以撼动的地位。
主题公园建设的巨大成功改写了华侨城的发展轨迹,从此,华侨城走上了以旅游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旅游主导型发展理念。
华侨城集团公司 2006—2010年发展战略(摘要)一、战略目标1、使命愿景及远景规划目标1.1 使命和愿景使命:通过独特的创想文化,致力提升中国人的生活品质。
愿景:成为中国最具创想文化和影响力的企业。
1.2 2020年远景规划目标以人为本,创想优质生活,构建引领国内行业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2、指导方针及战略目标2.1 指导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发展为主题,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品牌战略为先导,以资源整合为手段,坚持效益与规模并重,实现集团公司的平稳较快发展。
2.2 2006~2010年华侨城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将集团建设成为机制灵活、结构合理、品牌强势、收益稳健、发展强劲的自主创新型企业集团。
●加快地产、旅游、电子信息等核心业务创新发展的步伐,加大地产、旅游业务比重;扩张资产规模,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提升品牌价值,增强集团综合实力;●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2006-2010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4.9%;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2.4%;净利润年均增长27.3%;总资产年均增长15.5%;净资产年均增长20.2%。
2.2.1 2006~2010年房地产业务战略目标强化中国旅游主题地产第一品牌的优势,打造中国一流的地产品牌。
●顺利推进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各项目建设及新项目布局,加大规模扩张的力度。
在重点一线城市和比较成熟的二线城市储备2~3个成片开发项目;●坚持以中高档住宅物业为主导产品,积极推进以都市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商业地产开发,并提升优质租赁物业的比重;●培育、倡导新的生活品质、道德准则和品位,塑造具有高尚品格的社区,推动中国社区建设。
2.2.2 2006~2010年旅游业务战略目标稳固中国主题公园第一品牌地位,建设中国最强旅游集团。
●华侨城旅游度假区与东部华侨城两翼齐飞,成为亚洲一流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实现欢乐谷规模化连锁经营, 以主题公园为核心,构建多元化产品结构,加快传媒业务发展,形成新的价值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欢乐谷连锁经营的商业模式及人文生态旅游产品、都市娱乐产品,并创立新的旅游产品连锁品牌;●将G华侨城打造成为中国旅游龙头股,完成1~2次再融资或并购。
华侨城地区发展策略研究与空间规划华侨城地区发展策略研究与空间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华侨城地区的发展特点与潜力,探讨合适的发展策略,同时提出相应的空间规划建议,以期为华侨城地区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1. 介绍与背景华侨城地区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得益于周边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使其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华侨城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功能综合性区域,涵盖了旅游、文化、商业等各个领域。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如何保持与提升华侨城地区的竞争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2. 发展策略2.1 持续发展旅游业华侨城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在发展策略上,应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品牌建设力度,并且注重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合作,打造一体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2.2 强化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深圳市的文化中心,华侨城地区应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同时,鼓励创意企业入驻,培养更多的文化创意人才,提升地区的文化软实力。
2.3 促进商业发展华侨城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商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商圈,然而,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继续推进商业发展战略。
应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合作,引入更多的高品质商业资源,提升商业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4 推动科技创新华侨城地区应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创新性科技项目。
同时,建立科研和产业发展的紧密合作关系,提升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空间规划建议3.1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应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
比如,将商业区域与住宅区域相互独立,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交通枢纽周边规划商业配套等。
3.2 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是一个城市良好发展的基础,华侨城地区也不例外。
在空间规划中,应注重完善公园、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华侨城方案华侨城方案华侨城方案是指深圳华侨城为打造一个全新的综合性旅游文化项目所制定的规划和策划方案。
本文将介绍华侨城方案的背景、目标、规划内容以及预期效果。
背景深圳华侨城是深圳市的一个知名旅游景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华侨城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保持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因此,为了提升和完善华侨城的旅游产品,华侨城方案应运而生。
目标华侨城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华侨城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并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通过全方位的规划和策划,华侨城方案将打造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购物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文化项目。
规划内容华侨城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划内容:1. 观光资源华侨城将借鉴国际先进的旅游规划理念,打造世界级的观光资源。
通过修建和打造特色景区、景点、主题公园等,来丰富游客的观光体验。
同时,还将加强对华侨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造一个独特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2. 休闲和娱乐设施华侨城将建设多样化的休闲和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
这些设施可能包括游乐园、水上乐园、高尔夫球场、SPA中心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购物和商业区华侨城将建设现代化的商业区,并引进多种品牌和各类商业活动。
这将为游客提供独特的购物体验,并增加华侨城的经济收入。
4. 文化交流活动华侨城方案还将注重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和文化机构参与。
通过这些活动,将丰富华侨城的文化内涵,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留意度。
预期效果华侨城方案的实施将产生以下几个预期效果:1. 增加旅游收入通过提升华侨城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增加旅游收入。
2. 完善旅游产品通过丰富和完善华侨城的观光资源和娱乐设施,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3. 促进经济发展华侨城方案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