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病人的护理(兰君礼)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53
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地区。
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直肠癌。
从整个大肠而言,癌肿的好发部位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和横结肠。
目前,直肠和乙状结肠癌仍占大肠癌的60%以上。
男女发病率相仿,中位发病率在45~50岁,我国30岁以下的青年人发病占11%~15%,40岁以下则占40%左右。
1 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1.1 临床表现头晕、心慌、出冷汗、胃部不适等。
1.2 护理措施(1)告知患者准备些糖块或含糖饮料。
(2)服泻药后常规补充10%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钠1 000~1 500ml。
(3)经常巡视病房,一旦患者有心慌、出冷汗等主诉时,立即测血糖并输注10%葡萄糖液。
(4)年老体弱患者有专人陪护。
2 自我形象紊乱2.1 临床表现①患者表现出言语或非言语的消极反应,如害羞、窘迫感,沉默寡言;②猜疑心加重,担心造口散发的异味影响同室的病友;③睡眠紊乱。
2.2 护理措施(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直肠解剖特点,不保肛手术的优点,手术对患者的重要性等。
(2)介绍造口用品的使用方法。
(3)造口访问者现身说法,使患者愿意接受手术、配合手术治疗。
(4)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及家属对其外表改变的想法和看法,从中正确评估引起患者形象紊乱的原因。
3 肛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3.1 临床表现有脓血便经常从肛门流出,肛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破溃。
3.2 护理措施(1)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经常用温水清洗,洗干净后用软毛巾轻轻吸干,不能用力擦拭,防止加重局部症状。
(2)保护肛周皮肤:用药物涂抹皮肤形成保护层,隔离粪水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10%鞣酸软膏、造口护肤粉、金霉素眼膏,皮肤破溃伴疼痛者宜选用3M无痛保护膜,可先在破溃处洒上保护皮肤粉,再喷无痛保护膜,可重复多次形成隔离层。
(3)正确服用药物:因复方樟脑酊为精神类药物,应严格控制药量,防止超量引起成瘾,一般一次口服4~5ml;因蒙脱石散剂(思密达)有强烈的吸附作用,服用时必须与其他药物分开,一般间隔1h以上,以免降低其他药物的疗效。
大肠癌(carcinoma of colon)【概述】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癌肿称为大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1~51岁以上好发,好发部位是乙状结肠45岁多发,但有年轻化趋势,<30岁有增高趋势。
好发部位: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的齿状线处【病因】病因不十分明了,认为与下述有关1.饮食习惯:*过多的动物脂肪、动物蛋白食品,腌制品,肠内产生致癌物质*新鲜蔬菜水果和纤维素食品少,肠蠕动↓毒物肠内滞留2.缺少适度的体力活动:肠蠕动↓,菌群的改变,胆酸胆盐↑,损害肠粘膜3.遗传易感性: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4.癌前病变(腺瘤、溃疡性结、直肠炎、家族性息肉病、克罗恩病等)【病理】(一)大体分型进展期大肠癌:肿块型─向腔内生长、分化高、恶性低、转移晚、预后好;多见于右半结肠,盲肠。
浸润型─向管壁浸润、易使肠腔狭窄致梗阻、转移早,预后差;左半结肠多见。
─糜烂易出血、分化低、恶性高、转移早、预后差;左右结肠均可见。
最常见(二)组织学分型:结肠癌:①腺癌(占大部分)②粘液癌(预后差)③未分化癌(预后最差)直肠癌:①腺癌: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多见;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少见预后差②腺磷癌(三)转移途径:1.淋巴转移:主要2.血行转移:肝-----肺、骨3.种植转移:癌细胞像种子4.直接浸润:直接浸润邻近器官;横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护理评估】(一)健康史:生活习惯、癌前病变、家族史(二)身体状况(1)症状☀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腹痛:出现较早,持续性隐痛,定位不确切☀肠梗阻症状☀全身症状:恶病质:肝大、黄疸、腹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体征:腹部肿块,坚硬,结节状(1)症状☀癌肿破溃感染症状:粪便不成形带粘液、脓血;便血☀直肠刺激症状: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前肛门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晚期下腹疼痛☀肠腔狭窄症状:大便变细、变形☀晚期症状:全身恶病质,转移症状①膀胱——尿频/尿痛/血尿②骶前神经---剧烈疼痛③肝转移——恶病质(三)辅助检查1.大便常规:红细胞、脓细胞2.大便潜血试验:普查、筛查试验前三天饮食?连续三天从大便的不同部位取标本6次持续阳性者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3.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查低位直肠癌指诊75%可为阳性直肠镜检查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活检4.纤维结肠镜检查(直接观察并可切片)5.B超或CT6.癌胚抗原(CEA)对预后有一定价值【护理诊断/问题】【护理目标】1.焦虑病人焦虑减轻。
大肠癌家庭护理方法
1、坚持定时排便,控制排便
患者自己学会人工肛门自我护理的方法,逐步掌握排便规律。
平时宜穿宽松、舒适、不束腰带或皮带的裤子,注意裤腰勿压迫造口部位。
护理造口时,需观察造口的颜色、大小,排泄物的色、气、味、量有无异常,出现不适,应随时就诊。
2、多进行易消化多纤维食品营养补充
这是帮助患者恢复体力的重要环节,对大肠癌患者而言,宜进新鲜易消化多纤维食品,如新鲜蔬菜、鲜鱼、蛋、鸽、少量瘦肉等,定时与均衡的饮食,品种齐全,细嚼慢咽的饮食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吃得好、吃得科学、吃得健康。
但必须注意适当控制体重,使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防止太瘦和肥胖。
不求过量营养,但求合理摄入,选用多种蔬菜或水果比选用单一的好。
根据排便的性状,随时调整饮食种类,患者本人可对饮食种类及时记录,便于鉴别不适合自己的食物,避免再次食用。
不宜吃辛辣有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不宜吃腌、焦、腊制品及霉变食品,不宜吃油炸食物,不宜吃不易消化食物,如核桃仁、花生米、糯米类等食品,吃饭时不宜狼吞虎咽,因为狼吞虎咽不易消化,只有细嚼慢咽,才有利于消化吸收。
大肠癌患者的护理一、概述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
二、病因遗传因素:家族性息肉病、结肠腺瘤。
癌前病变:肠道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饮食结构:与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有关。
大肠癌流行病学特点直肠癌的发生率较结肠癌高。
不同地区大肠癌的发生部位有所差异。
大肠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大肠癌病人的性别差异不大。
型态分型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组织学分型腺癌(最常见)腺鳞癌粘液癌未分化癌(预后最差)Duckes分期A期:癌肿限于肠壁内,且无淋巴结转移。
B期:癌肿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
C期:癌肿穿透肠壁,且有淋巴结转移。
D期:已有淋巴广泛转移或肝、肺、骨等远处器官转移。
扩散和转移途径淋巴转移(最常见)血行转移直接蔓延种植转移结肠癌临床表现(1)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常为首发症状。
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或稀便。
癌肿造成部分肠梗阻时,可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癌肿表面破溃、感染等,会出现脓、血、黏液便。
(2)腹痛早期症状,疼痛部位不明确,为持续隐痛。
出现肠梗阻时,痛感剧烈。
(3)腹部肿块多为肿瘤本身,也可为粪块。
可有明显压痛。
(4)肠梗阻属晚期症状,属低位、慢性、不完全性梗阻。
有肠梗阻表现。
(5)全身症状因长期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病人有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晚期出现恶病质。
左、右半结肠癌的比较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和腹部肿块等为主要表现。
左半结肠癌以肠梗阻、便秘、便血等为主要表现。
直肠癌临床表现直肠刺激症状:排便不适、排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腹泻、里急后重。
癌肿破溃感染症状:大便带血及粘液,脓血便。
肠腔狭窄症状:大便变形、变细,梗阻后有腹胀、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大便困难。
辅助检查大便潜血检查:初筛手段直肠指检:简单易行,是诊断直肠癌的最主要方法。
内镜检查: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检,可取活检,是诊断结肠癌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