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一上期中复习标点
- 格式:ppt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20
2010年高考某某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导入新课⒈趣味练习:请将下面这首诗重新标点,使之变成另一篇作品。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改写为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⒉过渡古代的文献典籍是没有标点的,句末停顿用“。
”表示,叫“句”;句中停顿用“、”表示,叫“读”。
明辨句读被看作读懂古书的起点,句读训练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唐语林》引用谡下之谚说:“学识何如观点书。
”可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
标点符号也是高考菜单上的一道家常菜。
不过,出于种种原因,标点符号的考查隐身“幕后”五年(1999-2003年)。
沉寂多年后,2004年“标点符号”的考查重新走上高考“舞台”,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记忆。
从2004年高考试卷可以看出,多数省份都在此考点设了题。
从近三年的情况看,2006年某某卷、某某卷,2007年某某卷,2008年某某卷、某某卷、某某卷考了标点。
虽然涉及的地区不多,但我们对标点符号这种建筑文章大厦必不可少的材料绝不能忽视。
在今后的备考中不但要掌握标点符号的具体的用法,了解其命题特点,还要对标点符号的常见设错方式进行梳理,以便快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及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高考㈠考点分解释要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X,使用正确。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分值在2-5分之间。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10. 11)高一语文试卷考生注意:l.本试卷4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阅读题,第二大题写作题。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3.答卷前,务必在试卷上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一)阅读(60分)一、完成基础知识题第1——3题(20分)1、默写。
(10分)①欲把西湖比西子,。
②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③,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④曾记否,,浪遏飞舟?⑤,白露未晞。
⑥郁郁涧底松,。
⑦,英俊沉下僚。
⑧,白首不见招。
⑨问君何能尔,。
⑩山气日夕佳,。
2、判断下列句子单复句,是复句的请指出复句关系。
(8分)①因为世博会的召开,上海的商业空前繁荣。
()②虽然天气不好,但是运动会照常进行。
()③即使情况复杂,我们也要完成任务。
()④参加亚运会的各国体育代表团,已于近日到达广州。
()⑤与其在街上瞎逛,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⑥老板夫妇不但没感到不协调,反而把二号桌安放在店堂中央。
()⑦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⑧这件事不是我的错,而是他的错。
()3、文学常识。
(2分)《》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从体制看分为风、、颂,从表现手法看分为、比、兴。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4——10题。
(13分)①雨时断时续。
我沿着莫干山上幽篁修竹间的小径漫行,沐浴着淋漓的春雨,端详着竹的风姿。
②一支支茁壮的新竹,拔地而起,高高地向上伸挺,一派箭破云雨的昂然气概。
细看那层层的竹节处,还没有消退的白色霜衣,衬托着稚嫩的新绿,不由你不感到一股强劲的活力。
在新竹伫立的根邻,有几墩老竹的根桩,它们毫不顾惜自己身躯的离去,乐于供人们享用,而根底连着深扎大地的竹鞭,稳健、坚实如故。
地面上残留的,虽然只几簇断茎,却峻削如刀刃。
爱偷食嫩竹的猪獾之类也不敢践踏。
我走上了一处高岗,放眼看去,周围有更多的丛丛老竹,依然挺立。
它们经年累月饱受风雨浸淋的身子,躯干上虽然像有薄薄的尘迹,可是毫不减苍翠的本色,那舒展的枝叶,潇洒自如,别有风致。
高中语文专题教案:十个标点,二十个常见考点标点,分为标号与点号。
点号表示停顿与句子层次关系,还有表语气;标号的作用在于标示语言单位性质和作用。
对于标点符号的复习,一定要进行分类理解。
点号首先要进行整体理解点号之间的停顿大小与层次高低关系: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感叹号和问号。
句号、感叹号和问号三个为句末点号,表示句子的结束。
点号中要常考的有如下五个。
1.顿号。
用于词语之间。
常见考点有四个。
第一,“一概不用”,即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而确数之间一定要用顿号。
例:外头工人的衣服多少地整洁一些,很多穿着旗袍,黄色或者淡蓝色的橡皮鞋子,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们有时还爱搽些粉……(《包身工》)其中“十七八岁”中的“七”与“八”之间不能用顿号,因为这是概数。
如果是这句子:今天留下来值日的是第二三小组的同学。
那么“二”“三”之间则一定要用顿号,因为顿号具有表意功能,它的意思等同于“和”,如常见的“甲、乙和丙”类的搭配。
第二,顿号不与“和”“与”“跟”等连词共用。
第三,顿号与逗号的层次关系,俗称“小并列”与“大并列”的关系。
命题者常常混淆词语之间、短语之间的层次关系,例: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2012年江西卷)第一个顿号应改逗号,大陆同胞和港澳台同胞是并列关系,于逻辑上属同一层次。
台湾、香港、澳门作为地名又是一重并列关系,相对于前一重并列关系,是小并列关系。
这类包含两重大小并列关系的句子,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另外有一种特殊情况。
如果句子末是逗号,而这个句子中有多个并列的短语(注意:前面讲了顿号用于词语之间),这时短语之间只能用逗句,我们形象地比喻成“官大一级压死人”。
有些参考书把这种情况解释成,多个并列短语一起作某个中心词的共同定语时,这些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包身工》)“七尺阔”与“十二尺深”显然是短语,但他们一起作“工房楼”的定语。
统编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重点知识专题03 标点符号★知识划重点★标点符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一、问号1.选择问句,问号用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如: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美容美发培训班呢?2.倒装问句,问号用在句末。
如:你知道她来干什么吗,老王?3.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表陈述语气,句中用逗号,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4.反问句感情强烈,句末改用叹号。
如:这样的人都不法办,难道还有天理吗!5.选择问句为了表示强调,具有相对独立性,每项后面可用问号。
如: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6.连续问句,各句前后语意连贯,各句后用问号。
如: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他不处理日常政务?市里难道没有比掏烟囱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纳闷。
7.肯定和否定连用的正反问句式如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而用逗号或句号。
如: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8.表疑问的独词句后用问号。
如:“啊!地狱?”我很吃惊,只是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
”二、顿号、逗号1.不是并列关系的词语,中间不应用顿号。
如:我校地址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碱泉街。
(“新疆”和“乌鲁木齐”“碱泉街”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领属关系。
)2.相邻数字连用,如果表示确数,中间要用顿号。
如果表示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如:①那时候,他们还都只是一些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概数)②日本有的大学二、三年级都开有语法课,但每学年只有25学时。
(确数)3.数字之间如果省略词语,就要用顿号。
如:我们第一、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贴紧教材讲授与复习。
4.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高中语文标点使用技巧归纳高中语文标点使用技巧归纳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读者理解语句的结构和意义。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写作和阅读理解的关键之一。
下面将归纳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技巧。
逗号(,)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点符号之一。
它可以用于连接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如:“我喜欢读书,听音乐,和画画。
”同时,逗号还能够分隔句子中的成分,例如将插入语或同位语括起来:“我,一个喜欢冒险的人,决定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此外,逗号还可以用来表示语气等:“你真的要去吗,我不相信。
”句号(。
)是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
在写作中,句号通常使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声明性疑问句中,使句子达到完整的表达:“他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
”“请你帮我一个忙。
”“你是一名学生吗?”需要注意的是,句号并不能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中。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疑问句是用来提问的句子,例如:“你去哪里?”“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问号不仅仅用于句子的末尾,有时也可以用于句间:“你要去看电影吗?主演是你喜欢的明星。
”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句的结束。
感叹句通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或感叹的语气:“多么美丽的风景啊!”“我真是太喜欢这个礼物了!”需要注意的是,感叹句中通常不使用逗号,而是使用感叹号来独立结束句子。
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或提醒读者这部分文字与其他部分有所区别。
在使用引号时,需要注意引号中的内容应该是他人的原话或引用的语句:“他说:“我去了图书馆。
””“这句话是他的名言,他曾经说过:‘行动胜于言辞。
’”冒号(:)通常用于引出示例、解释或总结,也可以用于表示时间和地点的提醒。
例如:“以下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动作、喜剧和爱情。
”“我们要在下午三点的会议室开会。
”分号(;)用于连接相关但是独立的思想,使句子和句子之间产生关联:“她学习努力;她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分号还可以在长句中用于分隔不同的成分:“我去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再次列入考试范围,笔者想从五个方面来谈复习与备考:①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书写要求,②易错标点符号用法的注意点,③90年以来高考标点试题解读,④复习建议,⑤强化训练。
一、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书写要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附录《标点符号用法》,对常用的16种标点符号用法作了详细的说明,这里简要概括如下。
(一)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1.句号、问号、叹号。
表陈述语气或舒缓的祈使语气时用句号,表疑问或一般反问语气时用问号,表感叹语气、强烈的祈使语气或强烈的反问语气时用叹号。
2.顿号、逗号、分号。
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逗号表示句子间的停顿,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停顿。
三者都表示并列关系。
3.冒号。
其作用概括起来有两点:①提示下文,②总结上文。
4.引号。
作用有五点: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否定,④表示特定称谓,⑤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等。
5.括号。
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只对句中的部分词语作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和被注释的词语之间不能用标点,标点用在括号后;对全句内容作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叫句外括号,括号后面不需要加标点。
6.破折号。
作用有六点: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的递进,③表意思的转换、转折或跳跃,④表停顿或声音的延长,⑤表总结上文,⑥表分项列举。
7.省略号。
表引文的省略,表列举的省略,或表说话断断续续。
8.连接号。
有四种形式:①一般连线“—”占一个字的位置,②长横“----”占两个字的长度,③半字线“–”占半个字的长度,④浪纹“~”占一个字的长度。
9.书名号。
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文件名、图画名的名称。
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边用单书名号。
10.间隔号、专名号、着重号。
间隔号表示间隔或分界,专名号标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着重号表示强调。
(二)标点符号的书写要求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这七种点号在书写时都要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即在单独的字格内居左偏下)。
难点一、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
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
“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
“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
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难点二、冒号的运用:例:①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①[解析]冒号应一管到底,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畅谈往事”。
所以,冒号改为破折号,起局部解释作用。
1.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例:②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②[解析]①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
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2.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语文高一标点知识点归纳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标点符号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让句子更加通顺,还能够增加句子的表达力。
本文将对高一学生应掌握的一些常见标点符号及其使用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句号(。
)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的结束。
句号的使用方法如下:1. 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反问句的结尾。
例如:- 她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 请你坐下。
- 你真的不想去吗?2. 用于省略号后的句子结束。
例如:- 他们走了……3. 用于表示某个文本的结束。
例如:- 阅读到这里,你已经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逗号(,)逗号是句子中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途十分广泛。
逗号的使用方法如下:1. 用于列举或分隔并列词或词组。
例如:- 他喜欢吃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
- 这个包包是红色的,款式时尚,质量可靠。
2. 用于分隔句子中的主次成分。
例如:- 小明,你作业写完了吗?- 我打算明天去看电影,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一起去。
3. 用于表示结论前的转折、让步。
例如:- 尽管下雨了,他还是坚持出门锻炼。
-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需要用心思考。
三、问号(?)问号是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的结束符号。
问号的使用方法如下:1. 用于直接疑问句的句末。
例如:- 你是不是忘记带作业了?- 你吃饭了吗?2. 用于反问句的句末,表示强调某种意思。
例如:- 这不是你的错了吗?- 你真的不知道吗?四、感叹号(!)感叹号是用于表示感叹和强调的标点符号。
感叹号的使用方法如下:1. 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感叹或惊讶。
例如:- 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真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2. 用于表示命令的语气,带有强迫性的口气。
例如:- 快点离开这里!五、引号(‘’、“”)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或作为特殊用途的标点符号。
引号的使用方法如下:1. 用于引述别人的话。
例如:- 她说:“明天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吧。
”- 他对我说:“你真的可以做到!”2. 用于表示某些文字的特殊含义、引用外来词汇或表示讽刺。
高中语文标点符号复习大全(2)(二)标号用法1、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引号完全是书面语上的符号,阅读时可以看到,念的时候却听不出来。
⑴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一般用“某某说”,使用的点号有下面几种:“某某说”在引语前,它后面常用冒号,有的人用了逗号,以用冒号为宜。
“某某说”在引语前后,它后面要用句号。
“某某说”插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某某说”后面要用逗号。
“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用,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那么“某某说”后面一般用逗号。
⑵引文末尾的标点在括号内外的问题:如果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即完整地照录人家的话),末尾标号在引号内;如果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末尾不能有标点,标点必须放到引号外去,但引语末尾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例如:①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②来水看见艾艾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啦?”⑶连续引用同一篇文章好几个段落,要在每一段的开头加上前引号,而在引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结尾才使用后引号,以表示全部结束。
⑷文中引用成语、熟语、谚语等,加不加引号,听作者自便。
⑸标出需要读者注意的词语,一般表示讽刺反语、特定称谓,也可用引号。
例如:③为了寻找侵略的根据,艾奇逊重复地说了一大堆“友谊”,加上一大堆“原则”。
④1919年的“五·四”运动,第一次以彻底的不妥协的精神,亮出“科学”与“民主”的旗帜。
2、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它也是书面上的符号。
括号里的注释一般是不必念出来,因为它与正文的文意不一定连接得起来。
从注释范围上分,有句内注释和句外注释,括号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注释和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
句内注释紧挨着被注释的词语,句外的注释则放在句子之后。
括号内可以根据情况使用不同的点号,但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分号,句末点号要省略,句外括号内可以根据情况使用不同的点号,内部如果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尾市可以保留句好的。
高中语言常见标点符号及句子作用知识总结
一、常见标点符号4条
破折号的作用有: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递进;③表话题转换;④表声音延长;⑤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⑥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⑦表总结上文;⑧用在副标题前;⑨表事项的列举分承。
省略号的作用: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①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
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
冒号的作用:
A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B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C 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D 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引号的作用:
A 表引用实际内容
B 表讽刺反语
C 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
二、句式作用8种
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标点符号方官中学姓名班级标点符号基本常识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
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
句末点号:名号(。
)、问号(?)、感叹号(!)三种;句中点号:逗句(,)、顿号(、)、分号(;)、冒号(:)四种。
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标点符号的位置1.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这七种点号在书写时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占一个字格,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并占一个字格。
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3.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
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头占一格的情况。
4.间隔号和连接号均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字词中间,书写时占一个字格。
连接号在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而在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标志运行起讫点时,占两个字格。
5.着重号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语文最新高一试题汇编:标点符号1、(2010武汉高一期末考试)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我不知道记者们这样卖力地宣传它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确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还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以扩大报纸的发行量呢?B.必须强调,传染病要在人群中传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群,否则就无法传播流行。
C.寓言故事《中山狼传》描写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迂腐、软弱,杖藜老人的机智、沉着;而且都描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D.在一般的思维中有这样一种定势:名人喜欢、推崇的东西一定是好的,性能、质量一定是过硬的。
这就是崇拜名人的心理。
【解析】选D。
A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句号;B项冒号应改为破折号;C项末尾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2、(2010宁阳高一期末考试)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正式向同学们宣布:新高二年级要实行两项课程改革措施:一是走班制,二是开设选修课。
B.“这个暑假你到底准备去哪里,李明?”爸爸急切地问道,“是去青岛?还是大连?”C.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携手刘欢,唱响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歌》。
这首《主题歌》既有国际特色,也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情。
D.2009年6月5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解析】选D。
A项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
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B项倒数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C项“月光女神”应加引号,“主题歌”不用书名号。
3、(2010九江高一期中考试)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因为本子做的很精彩。
标点考试热点常用规则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充当句子的宾语)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充当句子的宾语)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充当句子的宾语)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充当句子的宾语)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充当句子的主语)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部分标点符号类型
1、冒号。
例句:“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喜爱这件衣服!”改:“皇帝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2、书名号。
例句: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应用书名号。
3、省略号:桌子上有苹果、香蕉、梨……等水果。
改:省略号应去掉。
4、顿号。
例句:我们不能乱砍、乱伐。
改:应去掉顿号。
例句:她是个十
三、四岁的孩子。
改:顿号应去掉。
5、单引号。
例句: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改:“两弹”应加单引号。
6、引号与句号。
例句:我说:“今天天气真好”。
改: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7、分号。
例句: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肌肤,都沾满了土粒,我的手一接触到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改:“土粒”后面的逗号应换为分号。
8、括号。
例句:《读《荷塘月色》有感》。
改“荷塘月色”应加单书名号。
9、顿号与逗号辨析。
例句:好的文字,不论内容,文笔,感情,都是打动人心的。
改:逗号应换成顿号。
1。
标点符号要点专题复习一、引号“”①表示直接引用(话语、格言、诗词、歌词等),有时音译外来词和拟声词也用引号例1:“哟,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由了起来。
例2:“谦受益,满招损”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已经2000千年了。
例3:“哒哒哒……”河边传来密集的枪声。
②表示特定的称谓(特殊的名称、简称、专业术语、纪念日等)例1:“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例2:“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三省。
例3:第二届“青歌赛”上,她终于崭露头角。
③表示突出强调,以引起读者特别的重视例1:大兴安岭这个“岭”,跟秦岭的“岭”可不一样。
例2: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④表示讽刺或否定例1: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例2: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
用法注意:若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称为完全引用(或直接引用),句末点号用在引号内。
若引文不完整或其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用在引号外或者不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例1:《劝学》中写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例2:中国人民是爱好平的,同时中国人民也有决心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例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二、标号……①表示省略例1: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例2: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②表示话没有说完例1:“可恶,然而……”四叔说。
例2: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③表示声音的延长例1:“哒哒哒……”桥头突然喷出6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例2:董存瑞手托炸药包,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④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例1: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