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30.50 KB
- 文档页数:48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目的要求1.掌握疾病和健康的概念,掌握死亡、分子病的概念。
2.熟悉疾病的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3.能熟练运用疾病中的损伤抗损伤、因果转化和局部与整体的辩证规律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
4.了解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5.了解疾病的转归与经过二、教学手段黑板结合多媒体课件三、教学时间分配总共2学时1.疾病与健康的概念10分钟2.疾病的病因学25分钟3.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35分钟4.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10分钟5.疾病的经过与转归1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四、重点难点疾病与健康、死亡的概念为本章的重点.在学生还没学到具体的病理生理内容时能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几个规律是本章的难点。
五、板书的设计1.疾病与健康的概念2.疾病的病因学3.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4.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5.疾病的经过与转归教学内容第一节健康与疾病健康(health):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身体和精神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出现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第二节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一、疾病发生的原因1.原因:1)概念任何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并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
因此也可以说原因是指能引起某一疾病发生的某种特定的因素。
如:肺炎双球菌是大叶性肺炎的原因,痢疾杆菌是引起痢疾的原因。
2) 特征(1)是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这个因素,相应的疾病就不能发生。
(2)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如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是肺炎而不是痢疾。
二、疾病的条件条件: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体内外因素。
本身不能引起疾病。
条件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促成或阻止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多为客观环境和机体的状态。
意义:控制条件,以阻碍疾病的发生、发展。
三、原因和条件的关系:1、大部分疾病单有原因不一定发病,还需要疾病发生的条件。
如:一次流感,有的人患了流感,而有的人没有。
2、只有原因就可发病高温→烧伤,反之不能3、原因和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如:营养不良——结核病(条件)——营养不良症(原因)四、病因分类:七大类(不具体讲解,自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