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同步测试专项复习(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4
专项复习(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代表作有诗集《》等。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近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_”,代表作有《》《_》等。
3.《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4.《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写的一篇表现国人民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5.《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鲁迅,原名周樟寿,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
1918年5月15日发表《》,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6.《老王》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
2001年,杨绛把她和丈夫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时出版哲理散文集《》,102岁时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7.《木兰诗》选自(朝代)编的《_》,和《》合称为“乐府双璧”,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
8.《孙权劝学》选自《》,它是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朝代) _家、。
9.《最苦与最乐》的作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学者。
10.《一颗小桃树》的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1997年凭借《》,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
1 专项复习(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是一首 (体裁),作者是毛泽 东,“ ”是词牌名,“ ”是标题。
2.《我爱这土地》选自 ,作者是 ,原名 ,代表作有 、 、 等。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 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 , (国籍)作家,主要作品有 、 、 。
4.《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字希文,谥号 , (朝代) 、 、 。
5.《醉翁亭记》作者是 ,字永叔,自号 ,晚年又号 , 代文学家,“ 之一”。
6.《行路难》(其一)作者是 ,字 ,号 , 代诗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 , (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 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诗 。
7.《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 (朝代) (人名)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 (体裁)长篇 。
作者是 , (朝代)小说家。
8.《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 小说,描写了 (朝代)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作者是 , (朝代)小说家。
9.《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 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 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 , (朝代)小说家。
10.曹雪芹,名霑,字梦阮, (朝代)小说家。
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 为线索,描写了 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11.下列对鲁迅作品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彷徨》——小说集 B .《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散文集 C .《风筝》——《野草》——散文诗集 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 》——杂文集 1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乡愁》——余光中——台湾 B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 C .《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D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英国二、名著阅读。
第4讲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1.(2018·南充)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
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史记》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
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解析】B.《史记》是司马迁的。
2.(2018·巴中)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
“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解析】B.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
3.(2018·桂林)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解析】B.司马光是北宋人。
4.(2018·西宁改编)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专项复习(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训练。
1.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渔家傲秋思》选自《全宋词》,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著名文学家。
3.《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4.《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唐代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是他的《永州八记》之一。
5.《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南宋(朝代)爱国诗人。
6.《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家。
“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名。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8.《劳山道士》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9.下列课文名称、出处、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长城谣》——《艾青诗选》——艾青B.《孤独之旅》——《草房子》——曹文轩C.《湖心亭看雪》——《陶庵梦忆》——张岱D.《记承天寺夜游》——《东坡志林》——苏轼(解析:A项《我爱这土地》——《艾青诗选》——艾青;《长城谣》——《无怨的青春》——席慕蓉)1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B.《干将莫邪》选自《搜神记》,作者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C.《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校注》,作者陆游,北宋著名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D.《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
(解析:C项陆游,南宋诗人。
)二、文体常识训练。
1.新闻体裁主要包括消息、特写、人物通讯、报告文学等样式,时效性非常强。
2.消息的结构主要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语四个部分。
3.说明的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的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专项复习(四)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标题。
2。
《致橡树》作者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本诗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3。
《假如生活欺骗了您》作者普希金,俄国(国籍)杰出的诗人、小说家,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4、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作品特别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坟》《华盖集》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不》选自《鲁迅全集》。
5。
《侯银匠》作者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6、《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进行叙述。
7、《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项链》等。
8、《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是清朝末年为了反清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而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1911年黄花岗起义的三天前即4月24日晚写给其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信,此文感人肺腑,让人忍不住掉泪、9。
《给巴特勒的信》作者是雨果,法国(国籍)作家,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10。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情况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如《我的叔叔于勒》。
11、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律诗分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12、词,兴起于晚唐五代,极盛于宋代。
在晚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
后来才成为“词”,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专项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散文《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我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3.《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4.散文《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国籍)文学家。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6.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7.《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她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8.《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9.《诫子书》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10.《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国籍)童话作家。
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11.寓言《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本书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
二、名著阅读(一)《朝花夕拾》1.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共收入鲁迅的10篇作品。
其中有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
(2)《朝花夕拾》中作者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
专项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 《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他曾与李政道共同获得1957年物理学奖。
2 臧克家是山东诸城人,被人们誉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等。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原名,她的代表作有小说《》《》等。
4 《孙权劝学》选自《》,这是一部由北宋主持编纂的体通史。
5 《木兰诗》是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编的《乐府诗集》,它与《》并称为“乐府双璧”。
6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字,中国家、家、家。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著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等等。
7 《老王》的作者是,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译作《》等。
8 《卖油翁》的作者是 ,号 ,晚号 ,号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之一。
9 《春夜洛城闻笛》的作者是,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之称。
他一生作品丰富,《》《》《》《》等都是他脍炙人口的诗作。
10 《逢入京使》的作者是唐代诗人,他与并称“高岑”。
11 《晚春》的作者是,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
唐代文学家、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2 叶圣陶,原名,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童话集《》,等等。
13 梁启超,字,号,别号,思想家、学者,著作大都收入《饮冰室合集》。
14 《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哲学家,有“”之称。
有《刘梦得文集》。
15 《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字茂叔,著有《》《》等。
16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女作家,她的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7 《一棵小桃树》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商州》《》《》《秦腔》,散文集《爱的踪迹》《》,等等。
专项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2.《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苏轼所写。
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川眉山人。
是豪放派词人代表。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他在散文、赋、词、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代表作有《水调歌头》《赤壁赋》等。
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为“三苏”。
3.《背影》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
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欧游杂记》。
4.《昆明的雨》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5.《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
中国桥梁专家。
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6.《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江苏苏州人。
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7.《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
作者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饮酒》作者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
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9.《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专项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字。
2.《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 ,原名,号,现代诗人。
他的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等。
3.《乡愁》的作者是 ,当代著名、、翻译家。
他的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等。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的作者是,中国第一位女性 ,被胡适誉为“”。
她的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小说《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等。
5.《我看》的作者是 ,原名,现代著名诗人、 ,是“”的代表性诗人。
他的代表作有《探险队》《旗》等。
6.《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是,字,号,又号,与一起领导了著名的“”运动。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文学的重要代表,著有小说《》《》《九三年》,剧本《克伦威尔》,等等。
8.《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是,当代作家,著有小说《》《血玲珑》《女心理师》,散文集《》《恰到好处的幸福》,等等。
9.《岳阳楼记》的作者是 ,字 ,北宋、文学家,谥号 ,世称“”,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10.《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号 ,晚年又号 ,谥号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11.《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字,又字石公,号 ,又号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2.《行路难(其一)》的作者是 ,字 ,号 ,祖籍陇西成纪,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唐代杰出的诗人,世人称他为“”,有《李太白集》。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 ,唐代诗人、哲学家,有“”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与合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14.《水调歌头》的作者是 ,字 ,自号 ,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专项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填空1.《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2.臧克家,著名的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3.《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4.《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5.《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6.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7.《老王》的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是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夫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翻译著作有世界名著《堂吉诃德》。
8.《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9.《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
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
著有《饮冰室全集》。
10.《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11.《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通说》等。
12.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国籍)诗人普希金,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未选择的路》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13.《登幽州台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望岳》的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并称“李杜”;《登飞来峰》的作者是王安石,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己亥杂诗》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
七年级下语文专项复习(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含答案及解析)一、文学常识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代表作有诗集《》等。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近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代表作有《》《》等。
3.《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4.《最后一课》是国作家写的一篇表现国人民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战争。
5.《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鲁迅,原名周樟寿,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
1918年5月15日发表的《》,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6.《老王》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
2001年,杨绛把她和丈夫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时出版哲理散文集《》,102岁时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7.《木兰诗》选自(朝代)编的《》,它和《》合称为“乐府双璧”,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
8.《孙权劝学》选自《》,它是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朝代)家、家。
9.《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思想家、学者。
10.《一棵小桃树》的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1997年凭借《》,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专项复习(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A)A.《风筝》选自小说集《野草》,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B.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C.关公,即《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字云长。
“关公”是对他的尊称。
中国传统戏曲中,关羽脸谱为红色,表示忠勇。
D.《闲情偶寄》是一部笔记体杂著,内容涉及戏曲创作演出、饮食、家居、园艺、养生、保健等方面。
作者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号笠翁。
(解析:A.《野草》是散文诗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D)A.“退隐东山”讲的是东晋辞官隐居在浙江会稽东山的谢安的故事。
B.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C.“任重而道远”出自《论语·泰伯》,后演化为成语“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
D.“侬”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
(解析:D.“侬”是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B)A.章回体小说指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
每一回的故事情节都较为完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承上启下。
B.《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吴承恩,明末清初小说家。
C.古代用铜壶滴水计时的方法叫“牌”,如“辰牌”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
D.古代科举考试中,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的考试称为“乡试”。
(解析:B.《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C)A.《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B.章回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对偶句作题目,称为“回目”,概括出本回的故事内容。
C.《水浒传》中绰号白日鼠的人是时迁。
D.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双重特征。
(解析:C.绰号白日鼠的人是白胜。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C)A.“生辰纲”是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
B.《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
专项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 《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__________等。
2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__________”的称号。
3 ①《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__________,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三曹”。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__________所作,作者通过对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江南山水的热爱之情和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③《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
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著名戏剧家、散曲家。
天净沙是__________。
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太白,号__________,唐代杰出的诗人,素有“__________”之称。
4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__________》,等等。
5 《金色花》是__________(国别)作家__________写的,他的主要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6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现当代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樱花赞》《寄小读者》,等等。
7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由南朝宋文学家__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等等。
专项复习(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C.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三年一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解析:A.孔子是春秋时期人。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屈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C.在古代,“官”是正职,即长官;“僚”是副职,是为“官”服务的;“吏”是办事员,由“官”自己招募。
D.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
(解析:A.《屈原》是郭沫若的作品。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B.《世说新语》,南朝宋的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散文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C.古代的床最开始是一种坐具,很矮,而不是睡觉的器具。
D.词,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解析:B.《世说新语》是小说集。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B.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有《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C.子规,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古人常借其抒悲苦哀怨之情。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谦称自己的意见为“高论”。
语文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项复习(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含答案)专项复习(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训练。
1.《巴东三峡》的作者是,他是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
2.《周庄水韵》的作者是,是当代作家。
3.《纪念白求恩》选自《毛泽东选集》,作者。
4.《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梁启超,字,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第三回,作者,元末明初小说家。
6.《范进中举》选自第三回,作者,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安徽全椒人。
7.《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的作者是,美籍华人,著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8.《小石潭记》作者,唐代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是他的“”之一。
9.《答谢中书书》作者,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10.《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号,宋代文学家。
这篇短文是苏轼由于“”被贬到湖北黄冈后所写的一篇作品。
11.《满井游记》作者,明代文学家,当时著名文学流派“”代表人物。
本文选自《》。
1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字,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还被称为,其诗被称为诗史。
(2)《过故人庄》选自《孟浩然集》,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字浩然。
(3)《游山西村》选自《陆游集》,作者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字务观,号。
(4)《渔家傲》选自《全宋词》,作者,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孟子,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4.《曹刿论战》选自《》,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所写。
15.《干将莫邪》选自《》,作者,史学家、文学家。
16.《劳山道士》选自《》,作者,代文学家。
二、文体常识训练。
1.新闻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等样式,时效性非常强。
2.消息的结构主要包括、、。
3. 也叫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
专项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__________,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 __________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等。
2 《梅岭三章》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仲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3 《萧红墓畔口占》的作者是__________,现代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4 《断章》的作者是卞之琳,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慰劳信集》等。
5 《统一》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国)诗人。
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6 《海燕》的作者是__________,苏联作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7 《孔乙己》的作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著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等。
8 《变色龙》的作者是__________,俄国作家,与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万尼亚舅舅》等。
9 《蒲柳人家》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家,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
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等等。
10 孟子,名轲,__________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一书,是语录体散文集,由共同编撰而成,倡导“以仁为本”。
11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__________史书,共有33篇。
专项复习(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2.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4.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
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6.《世说新语》,南朝宋的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集》。
8.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国别)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二、走近名著
(一)《朝花夕拾》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体裁)集。
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4.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5.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6.《狗·猫·鼠》这篇文章里,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后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7.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的本质。
8.《五猖会》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表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揭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9.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示例]①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
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
②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
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二)《西游记》
1.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孙悟空从他那里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孙悟空的兵器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名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护送唐僧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2.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姑娘、老妇、老翁来哄骗唐僧。
3.《西游记》中,沙和尚原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后因打碎琉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在流沙河做水怪。
4.《西游记》全书共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太白金星,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太上老君。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
’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1)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石猴与其他猴子一起洗澡,想研究洗澡水的源头,上山一看,是瀑布。
猴子们说:“谁能进去又出来,不伤身体,就是我们的大王。
”石猴进去又出来,毫发未损,还为其他猴子找到了安家的地方,被封为“石美猴王”,后来将“石”字隐去,称“美猴王”。
(2)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激将法。
能看出猪八戒粗中有细,善于对症下药,憨厚又懂得用心计的性格特点。
7.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
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
……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
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
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这段文字节选自吴承恩(人名)创作的《西游记》(作品)。
(2)文中的“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
8.请写出下图故事的名称,并简述该故事情节。
故事名称:真假美猴王(真假孙悟空)
情节:六耳猕猴假扮成孙悟空,唐僧、观音菩萨、李天王等都无法分辨,最终在如来面前才现出原形。
9.阅读《西游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二魔拿入里面道:“哥哥,拿来了。
”老魔道:“拿了谁?”二魔道:“者行孙,是我装在葫芦里也。
”老魔欢喜道:“贤弟请坐。
不要动,只等摇得响再揭帖儿。
”行者听得道:“我这般一个身子,怎么便摇得响?只除化成稀汁,才摇得响。
等我撒泡溺罢,他若摇得响时,一定揭帖起盖。
我乘空走他娘罢!”又思道,“不好不好!溺虽可响,只是污了这直裰。
等他摇时,我但聚些唾津漱口,稀漓呼喇的,哄他揭开,老孙再走罢。
”大圣作了准备,那怪贪酒不摇。
大圣作个法,意思只是哄他来摇,忽然叫道:“天呀!孤拐都化了!”
那魔也不摇。
大圣又叫道:“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老魔道:“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着。
”
(1)联系相关情节,写出孙悟空是怎样从紫金葫芦里出来的。
孙悟空拔了一根毫毛变作半截身子,在葫芦底,真身却变作个蠛蠊虫儿,钉在那葫芦口边,乘二魔揭
起帖儿看时飞出去了。
(2)孙悟空的形象具有神性、人性、猴性,请结合选文或上下文相关情节,分析其人性方面的特点。
(说出一点即可)
[示例一]孙悟空拥有人的聪明才智,选文中写他连说“天呀!孤拐都化了!”“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哄骗二魔打开葫芦。
[示例二]孙悟空具有人爱清洁(怕脏)的特点,开始想撒尿使葫芦摇得响来哄骗妖怪,但因为怕“污”到衣服而没做。
[示例三]孙悟空虽然聪明但也有粗心大意的一面,他明知喊了名字要是答应,就会被收进葫芦,但仍然心存侥幸,以为不是真名就没事,结果被装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