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集团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2012中国中药十大知名品牌D2012中国中药十大知名品牌原文地址:2012中国中药十大知名品牌作者:蓦然NO.1同仁堂,上榜理由: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是中国中药行业最负盛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
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同仁堂品牌优势得天独厚。
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
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
同仁堂199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1997年同仁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NO.2云南白药,上榜理由:云南白药原名“曲焕章百宝丹”,创制于1902年,是我国著名的国产成药。
云南白药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蜚声海外,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
1995年,云南白药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品种,这也是国内享受此种保护仅有的两个中药产品之一。
“云南白药”商标于2002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NO.3片仔癀,上榜理由:片仔癀是蜚声中外的名贵中成药,以独特天士力,上榜理由:天士力集团自1994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打造符合系列标准的一体化现代中药产业链。
建立了符合中药材种植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药源基地;率先倡导并建立了现代中药和植物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EP);自行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自动化滴丸生产线,建立了通过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建立了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营销体系,质量管理实现了与国际和国家标准的接轨。
NO.6九芝堂,上榜理由: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创建于1650年。
2004年2月,“九芝堂”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9月,“九芝堂”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8年6月,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凉茶口胃评测一、序言凉茶也叫青草茶,是中国南方(广东、福建等地)流行的一种饮料,在台湾也有数百年饮用历史。
因为广东地处之岭南,多雨地湿,自古多有瘴气。
所以民间流行以药性寒凉,解暑消毒的中草药,熬水来喝,称为各式各种的“凉茶”。
有些带有苦味的凉茶又称苦茶。
凉茶品种众多,每家都有自己稍为不同的配方,并且资料的药性众多,令人难以学会及理解其制法,所以好多创业多年的凉茶铺都是世袭的形式经营,由一代传一代。
常有的有“廿四味”、“五花茶”、“雪梨茶”、“感冒茶”(沙溪凉茶)、“鸡骨草”、“火麻仁”、“夏桑菊”等。
传统上,凉茶要在全凉掉以前喝下。
一般凉茶都是靠近黑色,部分滋味苦中带甘。
部分初次喝这种饮料的外处人会对这种“既不凉、又不似茶”的东西感觉奇异。
部份草本植物有苦味及食品卫生参差不齐,致使并未普及化。
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有特意卖凉茶的连锁商铺,比如,黄振龙、安全堂、金葫芦、清心堂的凉茶铺随地可见,部分在广州的凉茶店更有超出一百五十年历史,在香港也有许多五六十年历史的凉茶铺,如于清代从广州南下开分店的王老吉、三十年月已开业的春和堂单眼佬凉茶等。
2006年凉茶配制获中国国务院列为518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后,凉茶市火爆特别。
从红罐王老吉开始,成品包装的凉茶走出华南,走进全国。
大批的商家也投入到凉茶成品市场。
和其余饮料不同,加入凉茶市场的公司多为药企。
当前仅广州就已经有王老吉、白云山和黄、星群药业、养和医药和香雪制药等制药公司进入凉茶饮料市场。
好多公司因为没有了王老吉的先入优势,只好大把的投广告,地方台、省台、中央台各处都有凉茶广告。
参评品牌(排名不分先后)王老吉凉茶植物饮料(盒装)王老吉凉茶植物饮料(罐装)万吉乐凉茶(万基公司) 明星代言邓老凉茶(佛山市三水区隐雪食品有限公司)上清饮凉茶(佛山市南海区维尔乐饮品有限公司)廿四味凉茶(佛山市三水华力饮料有限公司)星群夏桑菊(广东省中山市新力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念慈菴润纯粹植物饮料白云山凉茶口焱e清(原味)(和记黄埔中药)潘高寿凉茶草本饮料金装黄振龙凉茶(广州黄振龙凉茶公司)陈李济植物饮料(广州陈李济药厂)老翁凉草茶(旺旺旗下产品)杨协成清冷茶二、成分花费者购置凉茶极少是因为喜爱它的滋味,多是冲着凉茶“降火”的功能去的。
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一、公司介绍1.公司简介: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96年10月,是广州市政府授权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以中西成药制造和销售为主营,包括中西药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保健食品和卫生材料与医药整体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销售,兼营进出口贸易和房地产等产业,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发展的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入选广东省50 强企业和全国500强企业。
广药集团拥有“广州药业”(香港H股、上海A股上市)和“白云山”(深圳A股上市)两家上市公司及成员企业近30家。
2009 年全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84.14亿,同比增长10.73%;工商销售收入227.86亿,同比增长11.73%;实现利润总额6.39亿,同比增长 11.4%,保持了广药集团整体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2.公司架构:公司本部全资子公司广州国盈医药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广州欣特医药有限公司广州健民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器化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湖北广药安康医药有限公司福建广药洁达医药有限公司3.发展历程:公司经营业绩一直位居全国同行业排头兵前列,销售额连年大副增长。
2006年,销售总额成功突破90亿元。
2007年,销售总额达110亿元。
2007年正式成为中外合资企业2004年全国首家医药商业现代药品物流中心黄金围现代化药品物流中心落成2001年全国首批GSP认证企业2001年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审,并向全国医药行业推荐使用2001年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1997年广州药业H股上市成员企业(2001年上海增发A股)1996年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80年首创全国总代理总经销的药品分销模式1951年广州市医药公司(广州医药有限公司的前身)成立4.企业文化A.企业理念公司以诚信为立身之本,与医药生产厂家建立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并以优质的产品,真诚的承诺,保障各级消费终端的权益。
白云山潘高寿药业关爱乡村教师呼吸健康老师教书育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被喻为辛勤的园丁。
说话多、喝水少、粉笔微尘的吸入是导致教师呼吸道疾病多发的主要原因。
粉笔烟尘这东西让老师吃够了苦头,再加上近年频繁发生的雾霾天气,“双管齐下”,嗓子嘶哑、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让教师的娇肺很受伤!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第五代传承人、白云山潘高寿药业公司副总经理卢其福讲授养肺护肺知识9月11日,以“积功累德,济人济世”为祖训、专注于中医药养肺护肺的白云山潘高寿药业在“广药潘高寿绿肺基金”支持下,组织绿肺基金的志愿者和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来到东涌镇大简村的大简小学,举办以“预防PM2.5损伤,关爱乡村教师呼吸系统健康”为主题的教师节感恩公益活动,深入社会最基层,为这里的老师们进行包括呼吸系统等健康检查,并为他们送上潘高寿蜜炼川贝枇杷膏、防霾润喉糖等产品的养肺礼包,希望潘高寿的护肺产品能成为园丁们的“护肺盾牌”。
同时,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第五代传承人、白云山潘高寿药业公司副总经理卢其福,通过健康知识讲座向学校师生普及绿色防霾理念和中医药护肺养生知识,并为园丁们提供日常养肺建议:“教师在环境压力和精神压力之下,容易伤神伤肺,应更注意护肺养生。
常用温开水、川贝枇杷糖润喉;少食辣椒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多摄取一些清肺养阴、化痰散结的食物,日常可服用潘高寿枇杷膏等护肺护嗓。
”潘高寿教师节感恩公益活动受到学校老师的欢迎,不少老师表示,随着秋冬来临,天气干燥更容易导致咽喉不适,此次“送体检”、“送养肺礼包”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
参加体检的吴老师说:“对于每个人来说,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基本的幸福保障,而对于我们乡村教师来讲,我们的健康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便是我们今年教师节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另外,在教师节期间,凡教师在活动药店购买潘高寿产品的均可现场免费获得潘高寿蜜炼川贝枇杷膏一瓶,让更多的老师感受到潘高寿的绿肺关怀。
公私合营相关资料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10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传达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1954年9月2日,政务院第二百二十三次政务会议上通过《公私合营暂行条例》。
1955年下旬,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
1956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国家对资本主义私股的赎买改行“定息制度”,统一规定年息五厘。
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并在劳动中逐步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可简单概括为:1.企业由资本家所有变为公私共有。
2.资本家开始丧失企业经营管理权。
3.企业盈利按“四马分肥”原则分配。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随后,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在公私合营过程中,广州以“王老吉”等民族工商业的代表表现出合作的态度。
公私合营后,每年制药厂向王家等私股持有人支付5%的定息,作为分红,期限20年。
不过,这一定息是“一刀切”的,不论企业盈利状况如何,也不考虑私股股东的意愿。
实际上,根据当时的情况,这一定息不但远低于制药厂的盈利,也低于银行当时的定期存款利息。
1956年的《国务院关于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的时候对财产清理估计几项主要问题的规定》,其中涉及到了机器、房屋、矿藏、成品、原料、公积金等,但通篇并无提及非物质的虚拟事物。
根据同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对于资产阶级私有的生产资料,不是采取没收的政策,而是采取赎买的政策。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问题探讨郭建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阳泉045000)[摘要]商誉作为企业并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无形资产,是合并会计中的难点,主要原因是不好界定自创商誉或合并商誉的价值,计量存在一定难度,合并商誉减值测试成本高等。
按照新会计准则,对合并商誉进行合理确认,应采取提高公允价值测评质量,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商誉信息的监管力度等措施,以保证合并商誉处理质量和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度。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合并商誉;问题探讨[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11-16据统计,2006年-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中共有143家实施了行业整合类的资产重组,尤其是2011年,我国的并购市场共完成了1157宗并购交易,其中披露价格的有985起,交易总额达到了669亿美元。
另外据统计,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中,百分之八十的企业发展是依靠并购完成的,所以,企业并购长期吸引着会计界的关注。
2012年7月23日,上市公司广州药业发布公告,旗下潘高寿药业(广州药业的控股子公司)与五粮液经销商银基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者以490万元的代价获得潘高寿药业全资子公司潘高寿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50%的股权,引起外界一片质疑。
外界质疑的焦点主要是按照广药集团的官网公布,潘高寿的品牌在2010年就达到了4.15亿,490万元的代价对银基集团来说,显然过低。
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外界质疑的关键就是表现为潘高寿品牌价值的商誉问题。
合并会计是财务会计的难题之一,其中,合并商誉又是难点中的难点。
商誉作为企业并购过程中产生的一项特殊无形资产,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会对信息使用者产生重大的影响,会计界对其进行的核算方法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息过。
一、合并商誉的界定当前,社会各界都承认商誉是存在的,例如各个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品牌价值榜,以及前文提到的潘高寿的品牌价值,这些都说明企业商誉不仅存在,而且价值很高。
2012年度十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二――加多宝王老吉商标之争案例主角:加多宝集团是一家香港独资、以北京为大陆总部的国内大型专业饮料、矿泉水生产及销售企业。
1995年推出第一罐红色罐装凉茶,所经营的红色罐装『加多宝』是凉茶行业的第一大品牌,由纯中草药配制,清热降火,功能独特。
目前,加多宝凉茶不仅在国内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
广药集团作为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广东省重点发展50家龙头企业和广州市五大工业经济板块之一。
广药集团拥有“潘高寿”、“山字牌”、“明兴”、“王老吉”、“何济公”等著名商标。
案例回放:1997年,主营药品业务的广药无力经营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王老吉,将其商标使用权租赁给香港鸿道集团旗下的加多宝。
自此,药品属性的绿盒王老吉属广药,而饮料属性的红罐王老吉则属于加多宝。
2002年起,加多宝开始大笔投入品牌推广。
2002年红罐王老吉销售额1.8亿元,到2007年时则飙升到近90亿元,2009年突破160亿元。
2010年8月30日,广药就向鸿道集团发出律师函,申诉时任广药集团总经理的李益民由于收受巨额贿赂而签署的两个补充协议无效。
如果根据这两个补充协议,“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权延续到2020年,每年收取商标使用费约500万元。
2010年11月10日,广药集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王老吉”商标评估品牌价值为1080.15亿元,成为中国目前第一品牌。
会上以“广药王老吉,中国第一品牌”为主题,展示了红罐王老吉产品及销售数据。
在新闻发布会上广药集团多次提及“汶川大地震王老吉捐款1亿元”等。
2010年11月15日,红罐王老吉所属的加多宝集团发布声明称,拥有绿装王老吉的广药集团借用红罐王老吉的销售数据,其实两家企业毫无关系;而广药集团在发布会上宣传红罐王老吉捐款等善举,则是对慈善行为的亵渎和歪曲。
由此,王老吉“红绿之争”被踢爆。
2011年4月26日,广药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品牌争夺战:王老吉将是第二个健力宝加多宝华山一条路1995年名不见经传的香港加多宝集团从广州羊城药业租赁了“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前面7年,运作平平,谁也没有把它当一回事儿。
直到2002年,王老吉销售额扶摇直上达到1.8亿元;2003年冲到6个亿,势不可挡。
而2003年羊城药业的年营业收入只有 2.57亿元,不及王老吉的一半,这让羊城药业如鲠在喉,管理者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于是,踢加多宝下船的计划开始酝酿。
2004年3月,为“理顺品牌关系”,羊城药业改名为“王老吉药业”,同年11月,在广州市政府的撮合下,王老吉药业重组,引入香港同兴药业1.69亿元入股(排斥了加多宝参股的可能)。
引资后,同兴药业与原大股东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各占王老吉药业48%的股份,其余3.9%为自然人持有,重组后并入广州药业股份公司增发上市(A股600332;H股00874)。
现在,加多宝创造了两项奇迹,一项是把租来的商标做成了家喻户晓的超级饮料品牌;另一项是把单一的产品做到了超百亿的巨量。
有传说“王老吉”商标的租期到2020年,但从国家工商总局的查询显示是到2013年。
届时商标使用权一旦被收回,加多宝将“四大皆空”。
也许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2008年11月加多宝开始推出自己的“昆仑山矿泉水”,目标直指饮用水奢侈品市场,但一年多来情况并不好。
加多宝没有更多的选择,谋取“王老吉”商标续用权势在必行,不然就得灭亡。
加多宝最有可能的是:在香港二级市场上收购王老吉药业母公司“广药”的股权,并达到控股的目的。
若真能实现,加多宝到时候不仅可以占有“王老吉”的品牌,甚至就连广药麾下的:潘高寿、敬修堂、陈李济、中一、群星、汉方、奇星、广西盈康、拜迪生物、诺成生物等10个品牌都可以在掌控之中了,这个想象空间太巨大了。
这样不仅可以解开这个要命的生死劫,还可以置自己于一个进退自如的制高点。
但是从2004年踢加多宝下船开始,始终就有广州市政府的影子相随。
广药集团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迄今已有118年的历史,是广药集团旗下广州药业(香港H股和上海A股上市企业)的核心企业之一,是以生产止咳化痰药著称的中成药生产企业。
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广州市番禺区东升工业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80%。
公司不仅拥有符合GMP标准的现代化厂房,从国外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动生产线,还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煎膏剂、口服溶液、胶囊剂、糖浆剂、合剂等剂型的包括呼吸系统、妇科、儿科、肿瘤辅助剂在内的各类名优产品40多个,其中全国首创的治咳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蜜炼川贝枇杷膏等为企业四大支柱产品,这四大支柱产品伴随着“潘高寿”跨越一个多世纪,经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潘高寿”是国务院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其品牌价值在中国品牌研究院近年公布的“中国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中居全国第28位。
“潘高寿中医药文化”、潘高寿凉茶保密处方和专业术语分别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使潘高寿公司成为我国医药界唯一拥有“双国遗”的单位。
潘高寿公司将继续做强做大治咳专业领域,致力打造中成药呼吸系统第一品牌,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檫亮“潘高寿”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牢记“积功累德,济人济事”的祖训,以“健康、快乐、高寿”的品牌形象造福人类。
2011年高校毕业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