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六 透镜及凸透镜成像规律(1)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是初中物理中重难点之一,也是各省市中考必考考点之一。
凸透镜考查较为难些,有时还以多选的形式出现,综合考查整章内容,具有较高的选拔功能。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 凸透镜静态成像规律物距(u)u>2f u=2f f<u<2f u=f u<f 像距(v)f<v<2f v=2f v>2f 不成像 v>u 正倒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大小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虚实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测焦距 幻灯机、电影机、投影仪 强光聚焦手电筒、平行光线 放大镜 特点二倍焦距分大小 一倍焦距分虚实 物像位置关系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同侧 成像作图 也可以结合下图记忆:2、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1)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①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或物远像近像变小):蜡烛越靠近透镜,像变得离透镜越远,像变得越大;反之,蜡烛越远离透镜,像变得越靠近透镜越,像变得越小。
②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或物远像远像变大):蜡烛越靠近透镜,像越靠近透镜,像越小;反之,蜡烛越远离透镜,像越远离透镜,像越大。
(2)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透镜:当移动后的物距等于原来像距时光屏上可以再次成清晰的像。
(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原来成倒立、缩小像时,互换位置后,成倒立、放大的像;原来成倒立、放大像时,互换位置后,成倒立、缩小的像。
3、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眼镜(或透镜)(1)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透镜(或眼镜)后,为使光屏上仍成清晰像时光屏或蜡烛移动方向判断:①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远视眼镜(凸透镜):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前再加一个凸透镜时,会使光线提前会聚,像成在光屏前方)。
②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近视眼镜(凹透镜):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或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前再加一个凹透镜时,会使光线延迟会聚,像成在光屏后方)。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将点光源S运动的轨迹看成一个物体,在物体上找出四个点:上、下、左、右各一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出像点,可以发现,四个点正好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圆,且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所以像点运动图象是选项D的形状;故选D.2.近视的人,戴上近视眼镜,从适当的角度仔细观察镜面,可以看到放大了的自己的眼睛、睫毛和汗毛孔等,这是()A.凹透镜成的像B.凸透镜成的像C.凹面镜成的像D.凸面镜成的像【答案】C【解析】【详解】AB.眼睛和睫毛都在镜子的同侧,所以看到的像应该是面镜形成的,凸透镜和凹透镜都不符合题意.C.凹透镜由于中间薄,边缘厚,在眼睛一侧镜面相当于一个凹面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符合题意.D.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不符合题意.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
则()A.焦距可能为18厘米B.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厘米,移动光屏找到实像后,此实像变大了D .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厘米,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光屏应远离透镜10厘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2u f >,2f v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u v >;由题意可以知道物距30cm u =,像距20cm v =,这种情况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30cm 2f >20cm 2f f <<化简可得10cm 15cm f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18cm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 cm ,物距变大,依然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变小,所成的实像会变小;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 cm ,物距20cm u =,那么2f u f <<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像距30cm v =,光屏应远离透镜10 cm ;故选D 。
专题06 透镜及其成像规律作图(解析版)类型一凸透镜、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方法技巧】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3)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折射后将平行主光轴传播。
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1)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3)射向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专项训练】1.在图1中完成凸透镜光路图,在图2中完成凹透镜光路图。
【答案】解:在图1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在图2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解析】在作凸(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凸(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经过凹透镜后,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如图,F 点既是图示凸透镜的焦点,也是图示凹透镜的虚焦点,请画出图中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图。
【答案】3.如图所示,在平面镜与凸透镜之间放一物体AB,F为凸透镜的焦点,从B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通过凸透镜的焦点F,并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发生折射。
请画出:(1)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镜。
6、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7、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当人观察物体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Im的位置,而对镜头,经系统自动舶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刷脸”时,而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D.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A错误;B.“刷脸"时,而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误;C.“刷脸”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C错误;D.由于人站在距离镜头Im处,即物距等于I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2∕ <lm,解<5Ocm,所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 , D IE确。
故选D。
2.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rn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CmB. 30CmC. 20CmD. IOCrn【答案】D【解析】在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即 2f>U>f, v>2f;而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为像距,即v=40cm,所以,40cm>2f,解得:20cm>f,只有D选项符合条件.故选D.思路分析:在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则不可以,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而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2倍焦距,从而可以计算出该透镜的焦距.试题点评:本题通过凸透镜成像情况,根据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因此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左的学科综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为像距.3.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在透镜的列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淸晰放大的像,若是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淸晰像,那么这透镜的焦距f为A.2厘米<f<4厘米B. 4厘米VfV5厘米C. 5厘米VfV8厘米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物体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2f>u>f,所以,f<8cm<2f.即4cm<f<8cm——①:由“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淸晰的缩小的像”,可知U=IOCm>2f,即f<5cm---- ②,综上所述,由①®可4cm<f<5c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 360。
苏科版八年级第4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题训练一、凸透镜成像的现象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25cm。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此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这是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该像为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规律。
3. 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
监控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倒立、正立”)。
4. 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如图是她做水球透镜实验时的情景。
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她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成像规律与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5.如图所示,小雪用凸透镜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像是正立、放大的_____像;如果凸透镜向物理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所成的像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6.小丽和小明相距1m,通过同一块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看对方,小明刚好能够通过透镜看到小丽眼睛的正立的像,则此时小丽的眼睛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以内,小丽通过透镜应该能看到小明眼睛的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7. 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刷脸”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心得: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联想它的应用来加以记忆,典型的三个应用是: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头脑中有使用这些仪器时的情景,就不难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
2、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光路图1、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2u f>,像距2f v f>>如下图所示:2、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2f u f>>,像距2v f>如下图所示:3、成正立放大虚像时,物距u f<如下图所示:类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1、(•河北一模)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物体放在a点时,成、的实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当物体由a点运动到c 点,所成的像(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 (•大丰市校级一模)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蜡烛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的物距是 cm,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变式】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 B.12.5cm C.4.5cm D.10cm类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3.(•通辽模拟)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类型三、综合应用4. 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A. 放大镜B. 幻灯机C. 照相机D. 潜望镜【变式】(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巩固练习一、选择1. 凸透镜所成正立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物分立透镜两侧 D.像物等大2.(•鄂州模拟)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3.(多选)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A.v<f B.f<v<2f C.u>2f D.f<u<2f4. 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5. 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二、填空7.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
四川省2014年中考物理光学集锦1、(2014•达州)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2、(不定项)(2014•成都)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臵,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B、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臵会下降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3、(2014•成都)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臵的器材是()A、平板玻璃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4、(2014•自贡)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臵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cmB、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C、一定小于8cm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5、(2014•资阳)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6、(2014•资阳)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B、小孔成像C、桥在水中的倒影D、直的花茎“错位”了7、(2014•宜宾)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臵.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 ,当把重物N 放在台面P 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B 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 点的左侧移动B 、 平面镜B 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 点的右侧移动C 、 平面镜B 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 点的右侧移动D 、平面镜B 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 点的左侧移动8、(2014•雅安)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3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及解释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扩展资料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顺口溜及解释:
1、顺口溜:“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
2、解释:
“一倍焦距分虚实”是说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uf)时成实像,即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是说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即二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放大像或缩小像的分界处。
“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初中物理中考常见题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知识积累】1、凸透镜的成像特点:(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实际应用:照相机。
(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实际应用:可根据u=v=2f求焦距f。
(3)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实际应用:投影仪(幻灯机)。
(4)当u=f时,不成像(原因:从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变成平行光)。
(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际应用:放大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1)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2)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3)成实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4)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3、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能完整地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
(2)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使烛焰的像向光屏的上端移动,如何解决?方法①:固定蜡烛和光屏,向下调节凸透镜;方法②: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向上调节光屏;方法③:固定凸透镜和光屏,向上调节蜡烛。
(3)在探究实验中,如果凸透镜和蜡烛固定,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清晰的像,为什么?原因①:可能是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原因②:可能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原因③:可能物体放在了焦点上,不能成像;原因④:可能是光具座的长度小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
(4)实验中多次移动蜡烛,并观察其成像的性质是为了使实验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防止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5)在实验中,用不透明的物体挡着凸透镜的上半部或下半部,仍能成像,只不过所得的像比较暗,清晰度差。
4、凸透镜实际应用的调节方法:(1)照相机: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与物体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投影仪: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知识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取决于物距u和凸透镜焦距f之间的关系.其成像规律如下:u—物距,υ—像距,f—焦距二、照相机和放大镜(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
原理:(2)放大镜: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
原理:【典型例题】#例1.放映幻灯片时,写有“109”三个数字的幻灯片正面朝上插下去,那么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是()A、109 B、901 C、601 D、106#例2.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由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航空摄影使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毫米,则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毫米以外B、50毫米以内C、略大于50毫米D、恰为50毫米例3.如图最左侧为赵刚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另一同学通过凸透镜看赵刚脸庞时,不可能看到的像是()例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凸透镜f5.1处移到f3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大,像距变小*例5.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物距5=u厘米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当物距8=u厘米时,成倒立的像,则()A、当4=u厘米时,成放大的实像B、当9=u厘米时,成放大的实像C、当14=u厘米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当7=u厘米时,成倒立的实像*例6.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使在光屏上出现烛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则该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厘米B、8厘米C、12厘米D、18厘米#例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胶卷相当于,所以拍照时胶片小呈的是的、的像.*例8.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镜,被观察物体应放在物镜的位置,成放大的像,该像在目镜的成放大的像,两次放大,提高了放大的倍数.*例9.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时,先利用平行光源在光屏上观察到一个极小的亮点,如图甲所示,然后按图乙开始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厘米;(2)在光具座上依次放好蜡烛、透镜和光屏后,应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和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上,其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3)当烛焰在A位置时,物距约为厘米,光屏应移至标尺的范围内,并反复移动光屏找像,此时,眼睛应观察,直到屏上出现一个的像为止,像是一个立的的像;(4)用同样的方法将烛焰先后放在B和C的位置,当烛焰在B位置时,光屏移至标尺的范围,屏上成的是一个立的的像;当烛焰在C位置时,光屏上,但透过透镜向方向看去(填“光屏”或“烛焰”),能看到一个立的像.【经典练习】#1.用凸透镜观察地图,应把地图放在凸透镜的()A、焦点上B、焦点以内C、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D、二倍焦距的地方#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某同学把蜡烛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光轴的某一位置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但是他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像.如果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则()A、u<fB、f<u<2fC、u=2fD、u>2f123.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B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D 、成虚像时,物体在两倍焦距之外 4.一支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 ) A 、成正立、放大的像 B 、成倒立、放大的像 C 、成倒立、缩小的像D 、不成像*5.用一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观察烛焰的像,当烛焰沿主光轴由40厘米移向20厘米处的过程中,物距共变化了20厘米.那么此过程中像距变化为( )A 、等于20厘米B 、大于20厘米C 、小于20厘米D 、无法确定*6.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他将蜡烛移动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了烛焰的倒立、放大的像.则下列四块透镜中,他使用的是( )A 、焦距是4厘米的凸透镜B 、焦距是8厘米的凸透镜.C 、焦距是12厘米的凸透镜D 、焦距是16厘米的凸透镜*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结论一是示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 结论二: 结论三:在成实像的情况下,*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某同学为比较甲、乙、丙三个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他让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5厘米不变,烛焰通过三个凸透镜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中标出甲、乙、丙三凸透镜焦点的大致位置.小试锋芒#1.下列方法判断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观察得到的是实像,观察不到的是虚像 B .屏上所成的不清晰的像是虚像,清晰的像是实像 C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的是虚像,而能在屏上成的像是实像 D .和物体相比,严重失真的是虚像,反之是实像#2.如下图中所画的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3.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出现“F”画面,则幻灯片的插法应该选取 ( )4.某校学生毕业时摄影留念。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七透镜及凸透镜成像规律(2)1.(2013.湛江)我市湖光岩地质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这是光在水面发生_______(镜面/漫)反射的缘故,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实像/虚像).2.(2013.营口)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距镜头______________处;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______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_____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3.(2013.成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调节烛焰、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三者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上/下)移动.(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位置,如图乙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处得到的正立的虚像;在_______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丙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_______(较大/较小).4.(2013.宿迁)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______,荷花在底片上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使照相机镜头_______(远离/靠近)荷花.5.(2013.成都)观察如图所示装置,手电筒照亮的透明胶片经过凸透镜在银幕上成像.(1)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像,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2)如果保持胶片与银幕的位置不动,想在银幕上成一缩小的像,应将凸透镜_______(靠近/远离)银幕.6.(2013.玉林)如图所示,描述的是_______(近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的办法是戴一副_______(凸/凹)透镜片做的眼镜.7.(2013.乌鲁木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放大的像B.平面镜成缩小的像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8.(2013.绥化)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C.放大镜可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使用投影仪时,投影仪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9.一台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 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 A.小于6 cm B.大于6 cm,小于12 cmC.大于12 cm,小于24 cm D.大于24 cm10.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11.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10 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放大镜与药品说明书的距离应( )A.小于10 cm B.等于10 cmC.大于10 cm D.在10 cm和20 cm之间12.(2013.武汉)在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_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成完整的像/成一半的像/无法成像).(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成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成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前面/后面).(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A,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f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观察实验现象,他发现像B比像A变大了.①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_______;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_______移动;③由实验可知: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_______些.13.(2013.天桥)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他们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2)实验小组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 cm处,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此像______________(能/不能)用光屏承接.(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二者成像特点的不同是_______.(4)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在观察光屏上清晰的烛焰像的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上下)移动.(5)小民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用凸透镜看“照相机”三个字,并在笔记本上画出了如图乙昕示的实验现象,其中图_______是画错的.图_______反映了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参考答案1.镜面放大镜(或凸透镜)虚像2.2倍焦距以外(或大于2倍焦距)放大增大3.(1)凸透镜(2)上(3)a d d(4)较大4.两倍焦距缩小靠近5.(1)漫反射(2)靠近6.近视凹7.D8.B9.B10.A 11.A12.(1)缩小(2)成完整的像(3)前面(4)①f'>f ②右③大13.(1)同一高度(2)缩小倒立、放大的实像能(3)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上(5)A和BC。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及答案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1)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如图甲所示,当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如图乙所示,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在甲图的基础上______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应该________;(选填“A”、“B”、“C”或“D”)A.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一些B.将光屏向下移动一些C.将光屏向透镜靠近一些D.将蜡烛向下移动一些(5)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小伟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临近透镜的地方,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可保持光屏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2.如图甲所示为沈阳机场登机口安装的“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一秒辨身份。
小平利用“F”字样的LED光源(“F”高10cm)、光屏(贴有网格纸)如图乙所示,焦距f=10cm的凸透镜和光具座等器材,对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的规律,做了如下探究:(1)组装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2)将光源、凸透镜、光屏固定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为了使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他应适当把光屏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整。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黄健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 .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B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C .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D .实像和虚像都可在光屏上呈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当物体在一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放大的像不一定是虚像,故A 项错误;B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故B 项正确;C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放大的像不一定都是正立的,故C 项错误;D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相交形成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故D 项错误。
故选B 。
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
则( )A .焦距可能为18厘米B .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厘米,移动光屏找到实像后,此实像变大了D .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厘米,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光屏应远离透镜10厘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2u f >,2f v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u v >;由题意可以知道物距30cm u =,像距20cm v =,这种情况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30cm 2f >20cm 2f f <<化简可得10cm 15cm f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18cm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 cm ,物距变大,依然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变小,所成的实像会变小;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 cm ,物距20cm u =,那么2f u f <<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像距30cm v =,光屏应远离透镜10 cm ;故选D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 一定满足8cm <f <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 .只有①和③B .只有②和④C .只有②和③D .只有①和④【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错误;②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确;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 2f >,得:15cm f <; 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16cm 2f f <<,得:8f cm >,16cm f <; 综合以上条件得:8cm 15cm f <<,故③正确; 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 处移动到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C .当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当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物体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物距为16cm时,像距也为16cm,即都等于二倍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故A错误;B. 由图可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即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会逐渐变小,故B正确;u=时,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投影仪根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原理制C. 当20cm成,故C错误;u=时,即物距处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D. 当12cm故选B.【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5.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他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透镜“戴上”时,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①将光屏靠近“水透镜”②将蜡烛远离“水透镜”③对“水透镜”注水④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水透镜”A.①和②都行B.②和③都行C.①和③都行D.②和④都行【答案】B【解析】【详解】近视镜是凹透镜,给水透镜戴上近视镜后,相当于减弱了凸透镜的会聚能力,所以像远离了凸透镜,若要在光屏上得到像,须将光平远离透镜;或增大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向水透镜中注水。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有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在此过程中()A.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B.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C.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D.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D【解析】【详解】A.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B.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故符合题意;C.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物大小不变,像一直变大,因此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一直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因此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符合题意。
2.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蜡烛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说法能成立的是A.同时移动蜡烛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时,有可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B.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光屏远离透镜时能再次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D.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答案】CD【解析】【详解】A.物体要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体移动距离应该大于光屏移动距离,故A项不符合题意;B.老花镜是凸透镜,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则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和老花镜后会提前会聚,此时光屏应该靠近透镜才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项不符合题意;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相当于增大物距,当物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u增大,像距减小,同时像也在减小。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六透镜及凸透镜成像规律(1)
1.(2013.南宁)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它的焦距是_______cm.
2.(2013.内江)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_______是凹透镜,_______是凸透镜.(甲透镜/乙透镜)
3.(2013.陕西)图示为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_______镜,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的_______像,生活中与该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_____(正立/倒立)、放大的_______(实/虚)像.
5.(2013.济宁)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a B.b、d C.c D.a、b、c、d
6.(2013.枣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干10 cm小于20 cm
7.(2013.安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 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像
8.如图所示,人透过透镜所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
A.实像,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B.实像,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虚像,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D.虚像,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
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0.(2013.成宁)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1.(2013.黔东南)请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12.(2013.南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如图所示.
(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的中心位于
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
B点处,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
晰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此时光屏位于图中_______(填写字母)点的位置.
(2)再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20 cm”刻度线处,则应向_______(左/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
13.小华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 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
透镜”.
(1)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个
_______透镜,将这个“水透镜”再向字靠近一点,看到的像会____
___(变大/变小).
(2)小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为此他用牙签在
“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再次观察,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
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透镜”到字的_______不变.
(3)小芳用另一只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水透镜”,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像,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会聚10.0 2.乙透镜甲透镜3.凸透缩小实照相机4.正立虚5.C6.A 7.D8.D9.A 10.如图所示11.如图所示
12.(1) 10 D(2)左缩小照相机13.(1)凸变小(2)距离(3)水透镜成像性质与圆环内径之间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