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高考12题题型特训——题型7——无机转化式元素周期表(律)考查
- 格式:docx
- 大小:266.62 KB
- 文档页数:19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2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M是一种常用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合成路线如图.有机物1.已知:1A4体积氧气;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消耗体积烃①一定条件;OH≡HCHOCCH→RC②RC≡CH+2100%,反应类型属于加成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反应①③CHO的分子式为④M.21813回答下列问题:______G_______(1)A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名称为分子中有______H______(2).;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反应中官能团的名称为⑧②~M______.(3)B的一种同类别异构体存在顺反异构,该物质发生的结构简式为物质______.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4).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③F______(5)种.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符合下列条件的能发生银镜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③②①46211______(任写一种物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质的结构简式4(1);丙炔;【答案】;羟基;(2)②⑥⑦(3);;(4);(5)14;【分析】【解析】A的分子式,结合反应条件进行推断,注意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计算确定(5)中同分异构体书写注意利用定二题目信息的应用,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移一进行三元取代判断。
【解答】y4=H,+Cx A41A则设烃体积烃,完全燃烧消耗分子式为相同条件下体积氧气,yx4H GHCHOAA C=4x=3y,根据,,故,发生反应生成的分子式为讨论可得能与43100%CCHOH.C≡,反的原子利用率为反应①GA CHCCHCH≡为信息可知,为②233DCDBHBrC可以应类型属于加成反应,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B OH,为为,,故D?CH中存在连续发生氧化反应,则2FED.G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为为,,为MH CHCHCHCHOH)OH,的分子式可知,由为HHF M(C,与成分子酯化反应生成213183222M结构简式为:.则(1)ACH≡CCHC≡CCHOH,碳碳三键为直线形结构,为GA CH为的名称为丙炔,,233G4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子中有故4;故答案为:丙炔;HH OHCH(2)CHCHCH中官能团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为②⑥⑦⑧②~2322名称为羟基,故答案为:;羟基;②⑥⑦MBB(3)的一种,,为物质的结构简式为同类别异构体存在顺反异构,该物质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③,故答案为:;F(5)F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为,①醛基,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甲酸形成的酯基,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③②2?CH?CH(CH)OOCHCHOOCH个取代基为,或者为,含有1?CH、含有个取代基为3223?CHOOCH?CHCH,或者为33?OOCH个取代基,各有邻、间、对、种,可以含有32221232?OOCH?CH?OOCH?CH种、个有邻、间、对种,对应的分别有为个、个,3331144组峰,且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种位置,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1216的为:,峰面积之比为::14;。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2届届届届届届届7——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唐山2018-2019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W为同主族元素,Z的简单离子半径在第三周期元素中最小,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其中P是元素X的氢化物,其稀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Q为一种二元化合物,常温下0.01mol·L−1M(化合物)溶液pH=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和Y、W均至少能形成两种化合物B. 离子半径:W>Y>Z>XC. Q和M中都存在离子键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原子序数、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Z为Al,根据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X的氢化物稀溶液双氧水可用于伤口消毒,则X为O;X和W为同主族元素,则W为S元素;0.01mol/L M的化合物溶液pH=12,说明M为一元强碱,则Q为硫化钠。
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O,Y为Na,Z为Al,W为S。
A.X为O,Y为Na,二者可形成氧化钠、过氧化钠;O与S元素可形成SO2、SO3,故A正确;B.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可知,硫离子半径最大,O2−,Na+,Al3+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O2−>Na+>Al3+,即W>X> Y>Z,故B错误;C.Q为Na2S,含有离子键,M为NaOH,也含有离子键,故C正确;D.非金属性O>S,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S,即X>W,故D正确。
《高考12题逐题突破》:电化学基础——题型特训【精编42题答案+解析】1.目前发明的电动势法检测溶液中OH-浓度的原理如图所示,总反应式为Cu+Ag2O===CuO+2A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Cu电极附近溶液的c(OH-)增大B.该电池反应说明Ag2O的氧化性比CuO的强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2Ag+O2-D.该电池也可以测量盐酸中c(OH-)答案 B解析电池工作时,Cu电极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应为Cu-2e-+2OH-===CuO+H2O,Cu电极附近溶液的c(OH-)减小,A、C两项均错误;根据总反应式可知,在反应中Cu作还原剂,Ag2O作氧化剂,CuO为氧化产物,所以Ag2O的氧化性比CuO的强,B项正确;该电池的电解液必须为碱性溶液,在盐酸中不可行,D项错误。
2.最近,科学家研发出了“全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右边吸附层中发生了氧化反应B.负极的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C.该电池总反应是H++OH-===H2OD.电解质溶液中Na+向右移动、ClO-4向左移动答案 A解析由电子的流动方向可以得知左边吸附层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右边吸附层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B项正确;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根据正、负极的反应可知总反应为OH-+H+===H2O,C项正确;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项正确。
3.对如图装置(铁的防护)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装置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乙装置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一段时间后甲、乙装置中pH均增大D.甲、乙装置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2H++2e-===H2↑答案 B解析A项,甲装置中C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Fe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错误;B项,乙装置中Zn为负极,Fe 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Fe不参加反应,Fe被保护,所以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正确;C项,甲装置中电解氯化钠生成氢氧化钠,溶液的pH增大,乙装置中负极Zn失电子,正极氧气得电子,最终生成氢氧化锌沉淀,溶液的pH几乎不变,错误;D项,乙中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Fe电极上没有氢气生成,错误。
小题05 元素周期表(律)的考查20题—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小题必杀200题【1-7无机转化框题型8-14表格题型15-20文字叙述型】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甲、乙分别是元素Y、W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
K是红棕色气体,丙的浓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Z、W三种元素电负性:W>Z>YB.Y、Z、W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Z>W>YC.L的沸点一定比X、Y组成的化合物沸点高D.由X、Y、Z、W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只含有共价键【答案】C【解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主族元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甲、乙分别是元素Y、W的单质,乙是常见的气体,因为K是红棕色气体,丙的浓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知K为NO2,丙为HNO3,NO2和H2O、O2反应最终生成HNO3,则乙为O2,L为H2O,甲是常见的固体,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H2O和CO2,即M为CO2,则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则C、N、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O>N>C,即W>Z>Y,A选项正确;B.N原子的3p轨道处于3p3半充满状态,不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大于O,故第一电离能:N>O>C,即Z>W>Y,B选项正确;C.X、Y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其沸点大于H2O,C选项错误;D.由X、Y、Z、W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D选项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分析能力和推断能力,注意K是红棕色气体,丙的浓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为本题的推断突破口,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抓住短周期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是解答关键。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一种为金属元素。
m、n、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t是元素Y的常见单质,m是一种具有特殊颜色的气体,P可作漂白剂、供氧剂。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A.四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X>Y>Z>WB.p、s中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C.X、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D.常温下,0.01mol·L−1q溶液的pH为2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考古年代鉴定。
甲、乙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通常甲为固体,乙为气体,0.005mol·L-1的丙溶液的pH=2;A,B,D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D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X与W可形成化合物E,则稳定性:E>BC.Y与W可形成结构与A类似的二元化合物F,则沸点:F>AD.D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A的水化物的酸性,故非金属性Y<W3.A,B,C,D四种单质(其中只有一种金属单质)分别由短周期元素w、x、y、z组成,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之和为26。
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几种物质(除A,B,C,D外,其他均为化合物)存在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含w、x、y三种元素的所有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化合物E的电子式为C.化合物I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D.1 mol化合物F与足量的E或G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
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含解析通用版题型一传统文化与STSE对对练含解析题型二化学计量对对练含解析题型三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对对练含解析题型四电化学基丛对练含解析题型五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对对练含解析题型六有机化学对对练含解析题型七化学实验基丛对练含解析题型八工艺流程题对对练含解析题型九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题含解析题型十化学实验综合题对对练含解析题型十一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对对练含解析题型十二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对对练含解析传统文化与STSE高考命题规律命题角度1化学与传统文化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9全国Ⅰ,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因此瓷器的青色不是来自氧化铁,A 项错误;陶瓷是以黏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的铝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碱和氧气等反应,B 、C 、D 三项正确。
2.(2019全国Ⅱ,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A 、B 两项正确;“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燃烧反应,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 项正确;古代的蜡烛多是由动物油脂制造,动物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酯,但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 项错误。
故选D 。
3.(2018天津,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解生成酒精,酒精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变为醋,A项错误;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B项正确;瓷器由黏土(高岭土)烧制而成,C项正确;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乙醚属于有机溶剂,因此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项正确。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练版高考化学二轮通用题:2020习有答案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一、选择题1()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推断错误的是A 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弱.B 砹为有色固体,砹化氢不稳定.C 硫酸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 硒化氢是无色有毒的气体,比硫化氢稳定.D 【答案】【解析】由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可知,铍的金属性比镁弱,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弱;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第ⅡA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硫酸盐溶解性减弱,硫酸锶比硫酸钡更难溶于水;硒的非金属性比硫弱,硒化氢的稳定性比硫化氢稳定性弱。
2、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HXO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n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为强碱Z.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B.C.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为强酸D.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参考答案】B解析:A项,X可能为氮元素,氨水呈碱性,故A错误;B项,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X为Li,Z为Na,Y为Be,W为Mg,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属于强碱,故B正确;C项,W可能为P元素,磷酸属于中强酸,故C错误;D项,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X为B,Z为Al,Y为C,W为Si,Z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碳酸,氢氧化铝不能与碳酸反应,故D错误。
320051Science“超级原、月美国科学家在《年》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AlAl“”40个时处于相超级原子.子已知这类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和1413( ) 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lAl 互为同位素.、1413BAlAl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超原子中13CAl42A 族元素的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与第Ⅱ.14DAlAl 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和1413【参考答案】C4、X、Y、Z、W、R 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短周期主族元素W、Ⅹ、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的质子数是W与Z的质子数之和的一半。
m、n、p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r是元素Y的气体单质,n为淡黄色粉末,相关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室温下,0.01mol/Ls溶液pH为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W<X<YB.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Y<ZC. 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低:Z<Y<XD. Y、Z形成的化合物均含离子键2.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五种元素均能与氢元素组成18电子分子B. Z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能与Y的钠盐溶液反应得到Y的氢化物,说明非金属性Z>YC. X与M、X与Z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不同,但化学键类型相同D. 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Z3.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
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形成的Z2T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排序:Y>T>RB.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D. 单质氧化性:Y<T4.LDFCB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电解质,该电解质阴离子由同周期元素W、X、Y、Z构成(如图),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沸点最高B. 原子半径:W>X>Y>ZC. W、Z形成的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Y分别与另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Y的价态相同5.周期表前20号元素W、X、Y、Z、Q能形成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各元素的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Q为前20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QW 为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灼烧QW,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为紫色B. X的氢化物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C. X和Y分别和W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前者更稳定D. Y和Q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水溶液均能溶解X与Z形成的化合物6.X,Y,R,Z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二轮复习题型特训:物质构造与元素周期律【精编42题答案+分析】1.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年夜。
W 的单质与H 2在暗处能化吞并发生爆炸,X 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W 跟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样。
以下说法差错的选项是( )A .单质的沸点:Z>WB .庞杂离子半径:X>WC .元素X 与氧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 .X 、Y 、Z 的最廉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互相反响分析:选B 。
依照题意可推知,W 为F ,X 为Na ,Y 为Al ,Z 为Cl 。
F 2、Cl 2均为分子晶体,构造相似,Cl 2的绝对分子质量较大年夜,那么Cl 2的分子间作用劲较大年夜,故沸点:Cl 2>F 2,A 项精确;Na +、F -存在一样的电子层构造,核电荷数越大年夜,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 +<F -,B 项差错;Na 2O 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C 项精确;Na 、Al 、Cl 的最廉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不为NaOH 、Al(OH)3、HClO 4,两两之间均能互相反响,D 项精确。
2.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年夜,Y 形成的庞杂离子是同周期最小的,W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2,Z 原子比X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5。
以下说法精确的选项是( )A .W 、Y 的最廉价氧化物全然上气体B .Y 、Z 形成的化合物肯定为共价化合物C .四种元素中W 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D.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次第肯定是Z>Y>X>W分析:选B。
依照题意可推知,W为N,X为Mg,Y为Al,Z为Cl。
Al2O3为固体;A项差错;Al与Cl形成的化合物AlCl3为共价化合物,故B项精确;四种元素中Cl的非金属性最强,C项差错;原子半径:r(Mg)>r(Al)>r(Cl)>r(N),即原子半径:X>Y>Z>W,D项差错。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高考命题规律命题角度1原子结构的判断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9全国Ⅰ,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 、X 、Y 、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Z 的水溶液呈碱性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D.该新化合物中Y 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W 为第ⅠA 族金属元素;Z 最外层有7个电子,由“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可知,X 核外电子数为14,即X 为硅元素;由四种元素为同一短周期元素可知,W 为钠元素;Z 为氯元素;Y 为P 元素。
NaCl 的水溶液呈中性,A 项错误;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Z(Cl)>Y (P)>X(Si),B 项错误;P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磷酸,是中强酸,C 项正确;P 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与Si 共用两对电子,加上得到Na 的1个电子,因此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项错误。
2.(2019江苏,2)反应NH 4Cl+NaNO 2NaCl+N 2↑+2H 2O 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Cl B.N 2的结构式:N NC.Na+的结构示意图:D.H2O的电子式:H····H答案:D解析: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17+18=35,原子符号为Cl,A项错误;氮气分子中两原子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其结构式为N≡N,B项错误;Na+的结构示意图为,C项错误;水的电子式为H····H,D项正确。
3.(2018江苏,2)用化学用语表示NH3+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NB.HCl的电子式:H+]-C.NH3的结构式:D.Cl-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应表示为N,A项错误;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B项错误;Cl-的结构示意图为,D项错误。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一种为金属元素。
m、n、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t是元素Y的常见单质,m是一种具有特殊颜色的气体,P可作漂白剂、供氧剂。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A. 四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X>Y>Z>WB. p、s中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C. X、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D. 常温下,0.01mol·L−1q溶液的pH为2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考古年代鉴定。
甲、乙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通常甲为固体,乙为气体,0.005mol·L-1的丙溶液的pH=2;A,B,D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D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X<Y<Z<WB. X与W可形成化合物E,则稳定性:E>BC. Y与W可形成结构与A类似的二元化合物F,则沸点:F>AD. D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A的水化物的酸性,故非金属性Y<W3.A,B,C,D四种单质(其中只有一种金属单质)分别由短周期元素w、x、y、z组成,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之和为26。
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几种物质(除A,B,C,D外,其他均为化合物)存在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x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含w、x、y三种元素的所有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 化合物E的电子式为C. 化合物I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D. 1 mol化合物F与足量的E或G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2届届届届届届届7——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M电子层有1个电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
关于这四种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c、d均存在两种以上的氧化物B. b的氧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C. a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 工业上是通过电解b、d形成的化合物制取b单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硝酸对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答】a、b、c、d分别为Na、Al、S、Cl,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c、d均存在两种以上的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B.氧化铝与高氯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故B不符合题意;C.钠是短周期元素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b、d形成的化合物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工业上电解法制取单质铝用氧化铝,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2.短周期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X与Y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Y)>r(Z)>r(W)>r(M)B. Z的气态氢化物比W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C. 分子式为Y5X12的物质只有3种D. 由三种元素X、Z、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而无离子键【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题型,重点考查物质结构性质关系等,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由题意,短周期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应为烃类物质,则X为H元素,Y为C原子;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应为O元素、则Z为N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可知M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8−1−4−5−6=2,应为Mg元素,据此可得下列结论:A.一般来说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小。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2届届届届届届届7——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唐山2018-2019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W为同主族元素,Z的简单离子半径在第三周期元素中最小,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其中P是元素X的氢化物,其稀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Q为一种二元化合物,常温下0.01mol·L−1M(化合物)溶液pH=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和Y、W均至少能形成两种化合物B. 离子半径:W>Y>Z>XC. Q和M中都存在离子键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原子序数、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Z为Al,根据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X的氢化物稀溶液双氧水可用于伤口消毒,则X为O;X和W为同主族元素,则W为S元素;0.01mol/L M的化合物溶液pH=12,说明M为一元强碱,则Q为硫化钠。
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O,Y为Na,Z为Al,W为S。
A.X为O,Y为Na,二者可形成氧化钠、过氧化钠;O与S元素可形成SO2、SO3,故A正确;B.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可知,硫离子半径最大,O2−,Na+,Al3+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O2−>Na+>Al3+,即W>X> Y>Z,故B错误;C.Q为Na2S,含有离子键,M为NaOH,也含有离子键,故C正确;D.非金属性O>S,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S,即X>W,故D正确。
故选B。
2.W、X、Y、Z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
Z为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Y的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W的原子序数是X的二倍。
a、b、c分别是上述元素组成的单质,甲,乙、丙、丁是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只有乙在常温下为液态,它们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丙的沸点:丙>甲>乙B. a与乙不能发生反应C. X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弱D. 工业上常采用电解丙的方法制取W单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以及镁和碳的相关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题中所给化合价和原子序数的关系推断出相应的元素,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以及周期律的相关内容进行解题。
【解答】Z为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所以Z为H;W的原子序数是X的二倍,所以W和X 可能的原子序数组合为16和8、14和7、12和6,结合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Y的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W、X、Y、Z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推知四种元素分别为Mg、C、O、H;乙在常温下为液态,则乙为H2O,由此可推知,a、b、c分别为Mg、H2、C,甲、乙、丙、丁分别为CO2、H2O、MgO、CO。
A.MgO为离子化合物,熔沸点较高,CO2、H2O都为分子晶体,但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熔沸点CO2<H2O<MgO,A错误;B.加热条件下,单质镁可以与水发生置换反应,B错误;C.非金属性C<O,则CH4的稳定性比H2O的稳定性弱,C正确;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取Mg单质,D错误。
故选C。
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组成的常见非金属单质。
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0.05mol·L1丙溶液的pH为1,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L、M中沸点最高的是KB. W、Y组成的某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 X、Y、Z形成的单质与H2反应,Z最容易D. 原子半径:W<X<Y【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沸点高低的比较,非金属性、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等,难度中等。
【解答】由题意可知,0.05mol/L丙溶液的pH为1,可知丙为二元强酸,应为H2SO4;K是无色气体,而且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且可生成H2SO4,则应为SO2;由K和L、乙生成了H2SO4,而且乙还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可知乙为O2,L为H2O;浓硫酸和甲反应生成K、L、M,可知甲为C,M为CO2,则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Z 为S元素。
A.K是SO2,L是H2O,M是CO2,所以,很明显,沸点最高的是H2O,也就是L,故A 错误;B.W是H,Y是O,H与O可以组成H2O2,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C.X是C,Y是O,Z是S,它们形成的单质与H2反应,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且碳酸的酸性小于硫酸,可知非金属性为O>S>C,所以,Y最容易,故C错误;D.W是H,X是C,Y是O,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为C>O>H,即W<Y<X,故D错误。
故选B。
4.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r、t、u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u为葡萄酒中的抑菌成分;=1.0×10−10。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25℃时,0.01mol/L的v溶液中:c(H+)c(OH−)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D>C>B>AB. t和u都有漂白性且漂白原理相同C. B和C形成的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D. 等物质的量的v和u反应得到的溶液呈酸性【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及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图中转化来推断元素、物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u与v为推断的突破口,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r、t、u 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u为葡萄酒中的抑菌成分,u为SO2;=1.0×10−10,c(OH−)=0.01mol/L,v为NaOH,25℃时,0.01mol/L的v溶液中:c(H+)c(OH−)结合图中转化可知,n为O2,m为H2,r为H2O,p为Na,t为Na2O2,q为S,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为H,B为O,C为Na,D为S,以此来解答。
A.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S2−>O2−>Na+>H+,故A错误;B.Na2O2的漂白原理是利用其强氧化性,SO2的漂白是其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二者的漂白原理不同,故B错误;C.Na与O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2和Na2O,Na2O2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Na2O中只存在离子键,故C错误;D.等物质的量的SO2和NaOH反应生成NaHSO3,溶液呈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A遇甲的浓溶液发生钝化。
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丁和戊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C.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ZD. Y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在水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推断、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钝化反应以及相关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A 遇甲的浓溶液发生钝化,可知A为Al单质,Y为Al元素,丙是无色气体,则甲为H2SO4、丙为SO2。
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可知丁为H2O,戊为H2O2,乙为Al2(SO4)3,则W、X、Y、Z分别为H元素、O元素、Al元素、S元素。
A.丁为水,戊为双氧水,二者含有元素种类相同,故A正确;B.氧离子和铝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铝离子小于氧离子,故B错误;C.氧和硫位于同一主族,硫化氢的还原性大于水,故C错误;D.铝离子和硫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Z处于同一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Z的一半,Z的简单氢化物Q 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T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Y的简单离子能促进水的电离B.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XC. W、X、Y分别处于不同周期D. Q、T、F均为共价化合物【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序数、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知识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W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为H元素;Z的简单氢化物Q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如图转化,根据淡黄色固体可知Z为S元素,Q为H2S,T为H2SO4,H为S,F为SO2;X、Z处于同一主族,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Z的一半,且原子序数大于氧,则Y为Al元素,据此作答;A.铝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促进水的电离,故A正确;B.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H2S,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X,故B错误;C.W是第一周期元素、X是第二周期元素、Y是第三周期元素,分别处于不同周期,故C正确;D.硫化氢、硫酸、二氧化硫均为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B。
7.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这些元素及氢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之间能发生如图转化关系,其中A,C分别为X、Y的氢化物,G是一种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单质,W是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稳定性:C<AB. 简单离子半径:Y>ZC. 工业上也可采用电解B的熔融盐制备GD. E中只含共价键【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注意利用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反应条件进行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