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件式GIS的滑坡预报系统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6.28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及应用研究共3篇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及应用研究1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口的增加,滑坡灾害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传统的滑坡风险评估中,通常使用的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但是此类方法无法预测未来的滑坡灾害,因此需要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
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需要借鉴多种数据来源,比如卫星遥感、数字高程模型、气象数据、地形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前瞻性地评估滑坡风险,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灾后救助方案。
在这个系统中,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是最为重要的。
主要因为数字高程模型可以提供地形信息、坡度信息、剖面信息等多种数据,这些数据对于评估地质灾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可以通过局部地区的GPS数据和雷达数据进行辅助采集。
此外,在这个系统中也需要考虑到进一步的算法和建模方法。
比如,可以采用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新兴技术,对历史的滑坡数据进行学习和预测,从而增加预测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同时,也需要针对该区域的历史灾情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找到历史数据的规律和趋势,在算法中有效应用。
系统的实际应用需要考虑到地理信息、数字地图和WebGIS等技术的应用。
通过将系统数据加载到WebGIS中,可以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同时也方便用户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
此外,通过在数字地图上展示灾害隐患点,可以实现对该区域的预防警示和救援任务的规划。
总之,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的滑坡灾害,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灾害预警和救援服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应用的不断扩展,这个系统将会变得越来越准确、可靠。
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及应用研究2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于山区、丘陵地带和人口密集地区都非常危险。
滑坡的发生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还会造成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预警预测系统研究作者:关朝阳来源:《城市地理》2017年第10期摘要:滑坡,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严重危及人们生活和生产。
在滑坡区域研究工作中,可着重探讨GIS视角下的滑坡地质灾害预警预测系统开发,通过预警预测系统的建设,及时有效的存储、查询、处理滑坡区域空间数据,并通过对空间数据模型的建立,实时预警滑坡地质灾害信息,以地质灾害的主动防治形式,降低其所造成的损害。
本文通过分析GIS的发展,详细阐述了滑坡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具体开发。
关键词:GIS;滑坡;预警预测系统前言:因我国自然地理条件较为复杂,地域辽阔,地质构造运动强烈。
特别在西部山区,地质灾害极为发育。
为了实现对滑坡地质灾害问题的控制,避免因滑坡灾害的发生威胁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及周边城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注重将GIS应用于滑坡地质灾害预警预测系统中,由预警预测系统来监测山区地质构造运动,获取空间数据,及时反馈灾害信息,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GIS发展概述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指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的操控,收集、存储、管理、分析空间和属性数据。
在GIS功能发挥过程中需保持各个组成部分的协同合作。
包括主机、数字化仪器、绘图仪、磁盘、系统软件、应用分析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等,继而获取空间数据,并将空间数据转换成图像、表格、文字等形式,供操作人员使用。
此外,因GIS可作为描述动态地理模型使用,通常能对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数据进行描绘。
若将其应用于滑坡地质灾害预警预测系统中,将更好地完成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
二、GIS视角下滑坡地质灾害预警预测系统实现(一)滑坡体模型GIS视角下滑坡体模型构建的复杂性较高,但是滑坡体模型是滑坡地质灾害预警预测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
在进行滑坡体模型构建过程中,要重点获取详细的地质资料。
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对地表模型信息进行把握。
结合图1所示,在进行滑坡体模型构建过程中,由于Z1、Z2、Z3的地质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导致滑坡体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保证插值选择更加科学、合理。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研究作者:姜震康志勇衣吴鹏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12期姜震康志勇衣昊鹏(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辽宁鞍山 114038)摘要:随着计算机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了业界和相关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也正是基于此,选择GIS的坡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文章首先从地质灾害的必然性、随机性和不规则的周期性、突发性和渐变性等方面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基本属性,然后阐述了GIS技术引入滑坡灾害评价的优势,最后简要介绍了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方法。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滑坡地质灾害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借鉴,同时对于其他的相关方面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滑坡地质危险性评价 GIS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c)-0011-01滑坡灾害属于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灾种。
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探讨了在GIS平台下针对滑坡地质的灾害危险性进行全面分析的各种技术。
文章结合实际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地质灾害的基本属性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种,往往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与地质动力活动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换句话说,地质灾害是在地质动力活动的作用和条件下,地质环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往往是负面的,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它会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损毁、对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产生破坏。
1.1 地质灾害的必然性地质灾害的动力来自于地质动力活动,而这种活动产生的原因是不均衡分布的地壳能量。
地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一系列的地质灾害。
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地质灾害是与人类社会共存的自然现象,具有其必然性。
基于GIS的滑坡预测预报系统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危害性等特点。
在全球范围内,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范围和程度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滑坡已成为城市和乡村地区的一大隐患。
传统的滑坡预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勘察和经验判断,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估滑坡风险,同时也具备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基于GIS的滑坡预测预报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实现滑坡发生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分析和展示,并结合各种数据源的监测、分析和模型计算等方法,预测出地区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发出预警,避免或减轻可能造成的损失。
因此开展基于GIS的滑坡预测预报系统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主要围绕基于GIS的滑坡预测预报系统展开,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滑坡预测数据源的构建通过收集和整合卫星遥感数据、空间地形信息、气象数据、地质数据等多种数据源,构建适用于滑坡预测的数据源,为后续的分析和建模提供数据支持。
2.滑坡预测模型的构建针对不同类型的滑坡地质条件与环境背景,设计和选择适用于滑坡预测的模型,包括但不限于统计模型、机器学习模型、空间分析模型等,利用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
3.基于GIS的滑坡预测预报系统的开发通过开发基于WebGIS技术框架的滑坡预测预报系统,实现滑坡预测数据的实时更新、地图展示和预警功能,同时提供用户交互界面,方便用户查询和了解滑坡发生的可能性与风险等信息,并提供相关应对措施建议。
4.实际案例验证与评估选择具有滑坡灾害历史和潜在滑坡危险的地区,对系统的预测结果进行实际验证,并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实用性等方面。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争取达到以下预期成果:1.实现基于GIS的滑坡预测预报系统的开发,并在实际案例中验证其可行性与有效性;2.提高滑坡预测的精度和实时性,实现对滑坡灾害的及时预警和防控;3.为滑坡预测的科学研究和灾害防治指导提供有力支持;4.为社会和政府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滑坡灾害管理与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基于GIS技术的滑坡灾害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GIS技术的滑坡灾害研究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滑坡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针对这种情况,各地政府和科研人员积极探索有效的预测、预警和防御措施。
其中,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成为滑坡灾害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对滑坡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整合、分析和展示,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运用GIS技术,对滑坡灾害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以期对滑坡灾害的成因、演化和预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三、研究内容
(1)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搜集历史资料和野外调查,系统分析影响滑坡发生的因素,将其整合到GIS平台上。
(2)滑坡动态演化模型构建
以已发生的滑坡为例,采用GIS技术建立其动态演化模型,模拟滑坡发生的整个过程,并探究模型参数对滑坡演化过程的影响。
(3)滑坡潜在风险评估
通过对已发生滑坡的数据和GIS模型参数的综合分析,评估未来潜在滑坡的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预警和防御措施。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取历史调查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实验室测试和GIS技术建模等多种研究方法,以获取滑坡灾害发生的基础数据和参数,并通
过GIS技术建模和分析等手段,构建滑坡动态演化模型以及预测未来滑坡的风险等级。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能够为滑坡灾害的预测、防御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GIS技术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20卷第5期 测 绘 工 程 Vol.20№.52011年10月 ENGINEERING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ct.,2011 基于WebGIS的滑坡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唐小丽,戴吾蛟(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湖南长沙410083)摘 要:对滑坡变形监测资料进行有效地管理和计算分析是滑坡稳定性评价和预测预报的一项基础而关键的工作。
GIS技术可实现滑坡变形监测资料的可视化管理,结合其空间分析功能可使滑坡变形分析更全面。
Web技术则可以实现不同区域或不同工程的滑坡监测的集中数据存储、多终端维护与多层次的查询服务。
利用ASP.NET、Arc-GIS Server及数据库等技术,对基于WebGIS的滑坡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实现主要功能,对其中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滑坡监测;WebGIS;ASP.NET;ArcGIS Server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949(2011)05-0040-05Slop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bGISTANG Xiao-li,DAI Wu-jiao(Department of Surveying Engineering &Geo-Informatic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China)Abstract:It is a fundamental and key work for 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landslides to man-age and analyze monitoring information.GIS is a good tool for visualization in landslid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and its function of spatial analysis is very good for deformation analysis.Fur-thermore,the Web technology makes it possible that monitoring information of many slopes can be storedtogether and used by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even the slopes are in different areas or belong to differentprojects.In the paper,the design of the landslid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WebGIS using ASP.NET,ArcGIS Server and database is introduced and some key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Key words:landslides monitor;WebGIS;ASP.NET;ArcGIS Server收稿日期:2010-06-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04002);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08FJ1006)作者简介:唐小丽(1985-),女,硕士研究生.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至少发生了千次以上危害和影响严重的滑坡、崩塌灾害,至少造成上万人死亡,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高达30至50亿美元。
基于GIS的公路边(滑)坡灾害防治与预测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公路建设在中国快速发展,但由于复杂的地质及气候等环境条件,公路建设中的边坡灾害也日益严重。
边坡灾害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对公路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对于公路边(滑)坡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意义重大。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灾害预测和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GIS可以将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气候等多种自然环境因素融合起来,建立并分析相关连通性的空间数据库,预测和评估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因此,基于GIS的公路边(滑)坡灾害防治与预测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需求。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将建立一个基于GIS的公路边(滑)坡灾害防治与预测系统。
研究内容包括:1. 数据获取及处理。
通过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获取公路边坡灾害相关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地貌数据、土壤数据、降雨数据、气象数据等。
2. 数据地理信息化处理。
采用ArcGI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数字化、空间化处理,建立公路边(滑)坡灾害的空间数据库。
3. 公路边(滑)坡灾害评估和预测。
综合利用遥感影像和GIS,将公路边(滑)坡灾害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灾害评估模型对不同区域的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和预测。
4. 公路边(滑)坡灾害防治建议。
通过分析评估结果,提出有效的公路边(滑)坡灾害防治建议,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进行可行性分析。
方法:本研究采取实地调查、遥感技术、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本研究预期将建立一个基于GIS的公路边(滑)坡灾害防治与预测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综合分析地形、地貌、土质、降雨、气象等多种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公路边(滑)坡灾情进行评估和预测,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灾害防治建议。
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公路边(滑)坡灾害防治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近年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信息量模型、证据权重法等模型被应用于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中,并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
其中,信息量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明确、操作简单、可信度高及研究成果丰富等优点,因此,本文以信息量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综合权重信息量新模型,综合考虑了各评价因子对滑坡灾害发生所作“贡献”的差异性。
此外,根据各评价因子综合权重信息量分布曲线与滑坡灾害频率曲线的突变点位置,再结合野外调查论证的划分标准,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最优分级区间,建立了奉节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
该模型摒弃了评价因子分级依靠经验判断的传统,提高了模型计算的准确性。
最后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论证综合权重信息量模型和该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1综合权重信息量基本原理1.1综合权重确定目前,灾害易发性研究中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众多。
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APH )-灰色关联相结合的方法,将主、客观权重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权重的准确性。
根据各评价因子的层次分析法(APH )权重值h j 与灰色关联法的权重值n j ,计算综合权重值,其公式如下:(j=1,2……p )(1)1.2信息量模型信息量的值越大,表明发生滑坡的几率越高,其危险性也越大。
利用公式(2)计算评价因子各分类区间的信息量。
(i=1,2……n )(2)式中:S i —评价因子x 第i 等级中滑坡面积之和;A i —评价因子x 第i 等级中总面积;S —研究区滑坡面积之和;A —研究区总面积。
将综合权重值w j ,代入公式(2)中,即可得到评价因子综合加权信息量计算公式。
一般情况下,评价体系是由多评价因子组成,因此,须对单因子综合加权信息量进行叠加,其公式如下:(i=1,2……n )(3)式中:I —综合加权信息量;w j —第j 个评价因子x 的综合权重。
2应用实例2.1研究区域概况重庆市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17″~109°45′58″,北纬30°29′19″~31°22′23″。
基于GIS技术的山体滑坡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开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灾害的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其中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而且危险的自然灾害形式。
针对这一问题,基于GIS技术的山体滑坡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开发,成为了有效预测和预防山体滑坡的重要措施。
一、系统概述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用户交互等模块组成。
其中数据采集模块采用移动设备配合GPS技术,在山体滑坡易发生区域采集相关数据,比如高程、坡度、土壤类型等。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备后续分析。
二、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模块中,利用GIS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山体滑坡易发性评估。
比如对于一个山体滑坡易发性的评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1. 数据预处理:对于所有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比如去噪、数据清洗等操作。
2. 数据标准化:对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所有数据都归一化到0-1之间,方便后续统计分析。
3. 特征选取:对所有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挑选出与山体滑坡易发性相关性较大的特征数据。
4. 模型选择:根据特征选取结果,选择合适的模型来进行建模,常用的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
5. 模型评估: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确定最终的模型。
三、用户交互在用户交互模块中,为了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系统,我们提供了三个重要功能:地图查询、数据可视化和监测预警。
1. 地图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地图查询功能来查看当前所在位置是否易发生山体滑坡,同时可以查看历史山体滑坡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
2. 数据可视化:系统采用图表等方式来进行数据可视化,比如通过柱状图展示不同地区的山体滑坡危险程度等。
3. 监测预警功能: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对可能出现山体滑坡的地区进行监测,及时预警。
四、系统特色1. 精度高:系统采用的GIS技术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地图数据进行叠加,提高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2. 用户友好:系统尽量简化了用户操作,通过界面按钮等方式,让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使用系统。
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及应用研究一、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领域中的核心问题——滑坡灾害,探讨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研究内容涵盖了滑坡灾变机理与预测模型的构建、GIS技术在滑坡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以及基于GIS的滑坡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践。
滑坡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及时、准确地预测滑坡的发生对于降低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滑坡的基本概念、的形成机理和滑坡灾变的分类入手,深入分析了滑坡灾害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利用GIS技术,开展了滑坡气象风险评价、地质结构稳定性分析、滑坡预测模型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地质、气象、水文等数据资料,运用GIS的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功能,对滑坡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
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模型预测和预警发布等多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滑坡灾害的智能预测和预警任务。
系统还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方便用户实时查看滑坡灾害的情况和处理预警信息。
在应用实践方面,本文以某地的实际地质条件和滑坡历史数据为案例,对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进行了验证和应用。
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识别潜在滑坡区域,并给出相应的预警信息,为滑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GIS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的不断积累,相信基于GIS的滑坡灾变智能预测系统将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已经深入到地形、地貌、地质等自然环境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开发往往会对原本复杂的地质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GIS在滑坡灾害预测预报领域的应用黄涛【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交叉新兴研究领域,它不仅可以像传统的数据库管理那样管理数字和文字信患,而且还可以管理空间图形信息;二是它可以使用各种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多种不同的信患进行综合分析,寻找空间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和处理一定区域内分布的现象和过程.本文主要介绍GIS在滑坡预报预警中的应用和发展,作为一种分析处理地学数据的通用技术,结合它的信息管理功能,对滑坡灾害危险性和风险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实现滑坡灾害管理决策,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i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ield, it can not only manage digital and text information like the traditional data bank, but can also manage the geometric figure information; besides, it may use variou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e different kind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for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spatial entities to handle distributions in certain region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IS in the landslide prediction and early warning. As a universal technology of processing geoscience's data, along with its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GIS can administer landslide risks comprehensively and realize the decision-making of landslide management so as to prevent and reduce natural disasters.【期刊名称】《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3)004【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滑坡灾害;风险分析;预测预报【作者】黄涛【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3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现代地理学、遥感测绘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管理科学和现代通讯技术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对各种地理信息及其文字、数据、图表、专题图等载体进行输入、储存、检索、修改、量测、运算、分析、输出等的技术系统,其主要功能有采集、存贮、管理、分析、输出各种数据与图形,进行信息维护的更新,开展空间分析和多因素综合分析以及动态预测等.GIS的技术基础包括地图制图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GIS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它不仅可以像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那样管理数字和文字信息,而且还可以管理空间图形信息;二是它可以使用各种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多种不同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寻找空间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和处理一定区域内分布的现象和过程.作为一种分析处理地学数据的通用技术,GIS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和理解地学信息的新方式.国内外把GIS技术应用于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研究已做了很多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GIS技术的应用已从滑坡灾害的数据管理、多元数据采集数据化输入和绘图输出,发展到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面模型的应用、GIS结合灾害评价模型的扩展.1 地质灾难评价与管理地质灾害灾情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活动程度及破坏损失情况进行评定估算的工作.对于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评估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是调查地质灾害活动规模,统计地质灾害对人口、财产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程度,核算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评定地质灾害等级.对于有发生可能但尚未发生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评估是预测评价地质灾害的可能程度,对此有人称之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其基本内容和步骤是:首先分析评价地质灾害活动的危险程度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受灾体的可能破坏程度,即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灾害区的易损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预测地质灾害的预期损失,即进行地质灾害的破坏损失评价.地质灾害评估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单项指标或综合指标定量化反映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和破坏损失程度,为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图1 滑坡预测与管理的GIS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建立地质灾难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地质灾难调查资料,显示并查询地质灾难的空间分布特征信息,评价地质灾难的危害程度,分析地质灾难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减轻和防治地质灾难的办法,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难进行猜测.戴福初等利用GIS对香港地区的滑坡灾难进行历史滑坡编录,分析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和静态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滑坡灾难风险进行评价和危险区域划分.地质灾害评估的主要任务:(1)查明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自然地理及工程概况;(2)查明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发育类型、现状、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3)调查、分析评估区内潜在的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以及工程建设和建成后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4)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区,评估场地适宜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2 地质灾难的危险度区划评价由于各种地质因素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地质因素之间相互功能的复杂性,在收集大量的基础地质环境资料的前提下,利用GIS对这些基础资料进行有效的处理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通过选取合适的评价猜测指标,运用恰当的数学分析模型,对探究区进行地质灾难危险性等级的划分,从而为地质灾难的管理及预防和预警决策提供依据.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为统计意义上的滑坡环境因子及诱发因子相关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工具,依据这些相关性,可以进行滑坡的易损性和基于统计规律的滑坡机制分析,如Brabb(1984)给出一种基于滑坡地质单元百分比和坡度权重的滑坡易损性分析方法.用已有的滑坡位置与地形数据叠加,可以很容易地算出滑坡发生区域的高度、平均坡度、坡向等参数;滑坡位置数据与降雨的时空分布数据叠加,可以计算出滑坡出现频率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对于滑坡风险评价中确定性模型和统计模型两类方法,GIS均有成功的应用和成功的应用经验,在单要素、多要素、静态、动态、定性、半定量及定量滑坡风险评价中,GIS均可以计算和表达滑坡影响因子的空间展布、空间相互作用、多要素相对聚集性,并将滑坡风险度图形化表示.GIS技术为抵制灾害在不用模型消减下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基于GIS 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不仅方法上可行,而且技术上先进,代表着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的发展方向.随着人类对地质灾害本质属性认识的逐渐深化和GIS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应用潜力的不断拓展,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模型和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分析模型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从而使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的结果更为合理地反映于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信息量模型是进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有效方法,对中国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分析就是建立在信息量模型基础上的.利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将历史滑坡分布密度图与各主影响因素分布图进行叠加然后计算出其信息量,最后根据信息量的大小进行危险性分级并作出滑坡灾害危险等级分布区划图(图2).图中将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①极高危险性;②高危险性;③中等危险性;④低危险性.图2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工作流程3 GIS和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3.1 专家系统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模拟人类专家思维过程,将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以知识库的形式存入计算机,系统根据这些知识,对要求解的问题进行复杂的推理,从而做出判断和决策,起到领域专家的作用.专家系统主要用于解决非结构化问题,地学领域存在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专家系统中知识和推理是专家系统的核心.知识是专家系统生存的基础,知识的表示有各种方法和规则;推理是专家系统的灵魂,推理分正向和反向.3.2 G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专家系统研究的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专家的推理思维过程,系统根据知识库中的知识,对输入的原始事实进行复杂推理,并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起到人类专家的作用. GIS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但它的应用还主要停留在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空间实体查询、空间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以及成果输出上,由于缺乏知识处理和进行启发式推理的能力,其决策支持功能仍很弱,还无法解决多层次、多因素、非线性变化的复杂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是一项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为经验和专家知识.因此,将GIS和专家系统相结合,发展智能GIS或专家GIS,是解决复杂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收到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在GIS和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中,GIS的功能主要是管理时空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专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专家知识和空间目标的事实推理判定灾难的危险度.二者的结合将使专家经验得到推广,减少野外和室内手工作业工作量,使区域地质灾难的动态管理成为可能.GIS系统为地质灾害海量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和空间分析及预测预报提供了高效的技术平台和方法,GIS系统与专业的预测预报技术和模型相结合,使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技术向可视化、规范化方面跨越了一大步.利用GIS技术,开发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并将地质灾害预测预警技术纳入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开发专业性的预测模型库(如:综合信息模型和灰色模型等),形成地质灾害预测预警模块,建立预测预报技术平台,为突发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提供关键支撑技术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当代信息科学的发展,基于GIS系统的预测模型和技术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4 特点GIS的最大优势是以图形的方式表达滑坡的位置和属性,即滑坡可视化.在滑坡信息表达中GIS最直接的应用是滑坡的空间位置表达,GIS技术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更可以生动表达滑坡信息.在滑坡的研究中,不论是滑坡分布、风险区划、风险评估结果、滑坡易损性分析、滑坡防治规划等均可以地图表达.在这方面GIS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使用中的难点在于多尺度数据的融合使用、滑坡风险评价中最小评价单元的选取等.简单的理解,滑坡分析包括滑坡易损性分析、滑坡时空分析、滑坡运动分析、滑坡风险区划等在内,由信息到知识、由现象到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的分析过程.在滑坡分析中,GIS主要作用是发挥其空间分析功能,使传统方法下不好解决的问题清晰表达出来.5 结语滑坡灾害是在地表一定空间范围和一定时间尺度内发生的自然地质现象,尽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滑坡灾害的现象与过程各异,形成的机理有别,但滑坡灾害一般是在环境因素和触发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些因素都与空间信息有关,利用GIS技术不仅可以对各种滑坡灾害及其相关信息进行管理,而且可以从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滑坡灾害的发生与坏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各种滑坡可能发生的灾害范围与可能的风险程度.参考文献:[1]朱良峰,殷坤龙,等.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与 GIS技术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1(1):38.[2]沈芳,黄润秋,苗放,等.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质环境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11(1):7.[3]朱良峰,殷坤龙.基于GIS技术的区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3):81.[4]吴树仁.突发地质灾害研究某些新进展[J].地质力学学报,2006(2):265-273. [5]Wadge G.The Potential of GIS Modelling of Gravity Flows and Slope Instabil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1988,2(2):143-152.[6]Gupta R P,ndslide Hazard Zoning Using the GIS Approach:a Case Study from the Ramganga Catchment,Himalayas[J].Engineering Geology,1990,28(1~2):119-131.[7]魏一鸣,万庆,周成虎.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7(2):1-6.[8]郭富赘,宣世进,张永军.地质灾害评估技术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3,15(增刊):55-58.[9]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J].自然灾害学报,1999,8(2):21-30. [10]孙绍骋.灾害评估研究内容与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6):122-129.。
基于GIS的滑坡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作者:李小根、董联杰导师:***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GIS 的滑坡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李小根,董联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 郑州,450011)摘 要:将滑坡评价与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滑坡的评估建立一个三维可视化的平台,可以生动直观、综合地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可视化研究。
在系统分析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从数据采集和处理、三维立体模型的构建、滑坡发生过程预演、灾害各个阶段评估等方面对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为滑坡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预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依据。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可视化;滑坡作者简介李小根(1973—),男,河南焦作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利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滑坡是地质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类,近年来由于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山体经常性开挖改变了地形地貌,使得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急剧增长。
由于滑坡地质灾害产生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等因素,导致预测比较困难,因此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及减灾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等功能为滑坡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经过多年的发展,GIS 逐渐走向成熟,三维可视化技术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科学计算数据的处理速度和质量,而且将研究对象信息及计算结果用图形或图像方式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
可视化技术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将对滑坡学的许多研究领域(如滑坡制图学、滑坡防治等)产生积极地推进作用[1]。
1 基本原理滑坡灾害发生主要取决于地质环境因素和触发因素。
所以在开展滑坡预测研究时要以地质环境因素和触发因素为研究重点。
在进行区域滑坡影响因素信息提取时,由于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滑坡影响因素的层次逐层划分。
滑坡三维立体模型是滑坡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信息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的,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以及地面荒漠化或环境质量下降的灾害性事件。
其中滑坡地质灾害占比较大,损失极大,尤其在人类规划和开发强度加大的情况下,滑坡的范围和危害程度会更加突出。
科学合理的预警机制是减轻灾害损失,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必备条件。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有效整合地理信息,构建地理分析模型,起到较好的预测和预警作用。
因此,研究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信息系统,可为滑坡灾害的预防、减灾和救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文拟围绕这一研究方向展开论述。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构建一种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信息系统,以实现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准确、及时预警和有效的应急响应,从而降低滑坡灾害的损失程度。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 滑坡地质灾害预警机理研究,包括滑坡形成机理和发生规律等;2.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包括滑坡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分、滑坡地质灾害监测和评估等;3.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包括滑坡数据管理、分析、决策等。
研究方法:1. 采用实地考察、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系统分析;2. 应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进行滑坡危险区划分和监测;3. 采用数据库系统和WebGIS技术构建滑坡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实现滑坡地质灾害的信息查询、展示和决策支持。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预期成果:1. 构建一种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信息系统;2. 实现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准确、及时预警和有效的应急响应;3. 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滑坡地质灾害管理方法和技术支持,以减轻灾害损失,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研究意义:1. 探索GIS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滑坡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持;2. 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和发展,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效率,降低灾害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影响程度。
第20卷第1期灾 害 学V o l 120N o 112005年3月JOU RNAL O F CA TA STRO PHOLO GYM ar .2005基于组件式G IS 的滑坡预报系统的研究Ξ刘少军1,何政伟1、2,黄润秋1,许强1(1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2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摘要:组件式G IS 是G IS 与组件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
本文阐述了组件式G IS 的特点,进而讨论了如何利用M apX 控件开发具有时空变化的滑坡预报系统。
关键词:组件G IS ;M apX ;滑坡预报系统中图分类号:P 208;P 64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11X (2005)0120022204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山区地质灾害。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滑坡广泛分布,滑坡威胁的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 5至1 4。
滑坡预报应基于一定的机理分析,同时考虑众多的时、空变化因素。
对于这样庞大的数据信息的获取、地质环境条件的确定以及海量数据的管理与分析,目前已有的系统就显得力不从心。
G IS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处理空间数据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何利用现有较为成熟G IS 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方便、快捷地开发出适合用户需要的系统,已成为每一个开发者思考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最新兴起并日趋成熟的组件技术及组件式应用程序开发模式和G IS 采用的工业标准的组件模型(COM )技术,为用户进行功能和结构定制提供了无限的空间,这些为滑坡预报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新思想。
1 组件式G IS 系统的特点组件式G IS 的基本思想是把G IS 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
各个控件之间,以及G IS 控件与非G IS 控件之间,可以方便的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而且具有许多传统G IS 无法比拟的优点[1]:(1)小巧灵活,价格便宜克服传统G IS 机构的封闭性,在组件模型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降低用户的经济负担,且组件化的G IS 平台集中提供空间数据管理能力,以灵活的方式与数据库系统连接。
(2)不须专门的G IS 开发语言,直接嵌入M IS 开发工具G IS 开发应用者,只需要熟悉基于W indow s 平台的通用集成开发环境,以及各组件的属性、方法、事件。
可供开发的环境有:V isual C ++,V isual B asic ,V isual FoxP ro ,Bo rland C ++,D elph i 等。
(3)强大的G IS 功能新的G IS 组件基于32位系统平台,采用InP roc 直接调用形式,G IS 组件还能提供拼接、裁剪、叠合、缓冲区等空间处理能力。
(4)开发简洁,大众化G IS 组件可以直接嵌入M IS 开发工具中,可自由选择开发工具。
2 M apX 简介M A PX 是M ap Info 公司向用户提供的具有强大地图分析功能的A ctiveX 控件。
采用M ap Info P rofessi onal 具有的大部分地图编辑和空间分析功能。
用M apX 控件不仅能完成地图应用常用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构造出具有一定复杂度的空间分析模型,其主要的功能特点如下:①支持多种矢量数据Ξ收稿日期:2004205226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计划“三峡库区塌岸预测与防治专题”资助(国地防灾【2003】合14号);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与“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2200319)资助作者简介:刘少军(19802),男,湖北天门市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地学研究工作1和栅格数据;②可实现地图的缩放、漫游和标注;③访问外部远程空间数据库(ADO ,DAO ,及RDO 等)而且可通过ODBC 使用更广泛的数据;④可通过嵌入OCX 的容器与数据库相连,提供不同的数据绑定方式;⑤可以编辑各种点、线、多边形等图形要素;⑥可进行图形、属性的双向查询,用标准的SQL 表达式进行特征选择和查询;⑦生成各种专题图;⑧能进行地图投影与坐标的变换等[2]。
211 空间数据结构M apX 横向上采用的空间数据结构是基于空间实体和空间索引相结合的一种结构。
空间实体主要包括点 线 面三种类型。
空间索引是查询空间实体的一种机制,可快速地查询到给定坐标范围内的空间实体及所对应的数据,在纵向上采用分层存放的结构。
212 M apX 组件的模型结构M apX 的基本组成单元是O b ject (单个对象)和Co llecti on (集合)。
图1 M apX 的模型结构[1]每个位于顶层的M apX 对象(TM ap )包括D atasets ,L ayers ,A nno tati on s 三个对象集合(图1)。
L ayers 用于图层的操作,L ayer 对象由featu res 集合组成,featu res 集合由featu re 对象组成,对应图层中的点,线,面。
D ataSet 用于访问空间数据表,实现数据与图层的绑定。
A nno tati on s 集合提供了在地图上增加文本或符号。
3 滑坡预报系统开发311 建立滑坡预报系统研究的理论依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系统科学和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人们的认识论发生了质的变化。
对滑坡研究的开始认识到滑坡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一个灰与白、确定性与32 1期 刘少军,等:基于组件式G IS 的滑坡预报系统的研究 随机性、渐变与突变、平衡与非平衡、有序与无序等对立统一的系统,复杂性是滑坡的根本属性。
因此,许多学者引用了对处理复杂问题比较有效的非线性科学理论来研究滑坡的预报问题,并提出了多个滑坡预报模型。
从另一方面,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对滑坡宏观前兆和宏观判据的研究,并着手从物理现象和物理模型分析入手进行滑坡预报的探索[3]。
以上观点被作为滑坡预报的理论基础。
312 滑坡预报系统实现的过程31211 滑坡预报系统的结构框架系统内容及结构框架(图2),由5个基本模块组成,即预测预报模块—根据预测预报的模型预测滑坡及预测结果的输出;文件管理模块—进行空间分析、图形编辑等功能;数据库管理模块—向数据库中增加表或删除表及数据的更新,编辑查询排序记录;研究机制模块—本模块是从滑坡破坏机制的角度,根据用户提供的滑坡资料判断出滑坡的破坏机制及其发展阶段;实例分析模块—用实例来检测该系统的可靠性。
31212 功能实现过程图2 滑坡预报系统的系统结构框架 该系统利用M apX 组件的功能将G IS 功能与非G IS 功能集成一体(图3)。
①G IS 功能的实现主要有:数据的输入,空间分析,数据查询,数据输出等;②非G IS 功能的实现主要有:定量预报功能,阶段识别功能,破坏概率预报,判据预测功能,机理分析功能等。
图3 系统功能结构4 结 论组件式软件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软件技术的潮流之一。
是一种广泛的体系结构,支持包括设计、开发和部署在内的整个生命周期计算的理念。
滑坡预报系统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在具体应用中尚存不尽人意的地方。
因此,在进行应用开发时,要根据自己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开发环境、注意程序代码编写的优化、程序的出错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1] 刘光1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教程——组件篇[M ]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60-2731[2] 诸云强,宫辉力,赵文吉,等1基于组件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以地下水资源空间分析系统为例[J ]1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1):16-171[3] 李东山1滑坡综合预报专家系统(ESSCF )开发及应用研究[D ]1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31[4] 林孝松,赵纯勇1G IS 在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 ]1灾害学,2003,18(1):71-751[5] 汪洋,郭跃,赵纯勇,等1基于3S 技术的地质灾害易损性面评价研究[J ]1灾害学,2003,18(4):17-23142 灾 害 学 20卷 The D evelop m en t on Landsl ide Foreca st System Ba sed on Com ponen t GISL I U Shao 2jun 1,H E Zheng 2w ei 1,2,HU AN G R un 2qiu 1and XU Q iang1(1.N ational laboratory of Geo 2haz ard P revention &Geo 2env ironm ent P rotection ,Cheng d u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Cheng d u 610059,Ch ina ;2.B eij ingM unicip al K ey L aboratory f or R esou rce and Geog rap h icInf or m ation S y ste m ,Cap ital N or m al U niversity ,B eij ing 100037)A bs tra c t :Com ponen t G IS ,com b ined w ith G IS and com ponen t techno logy ,is a new m ain stream in G IStechno logy .In th is p ap 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 ponen t G IS is described and M apX com ponen ts is u sed to develop landslide fo recast system .Ke y w o rds :com ponen t G IS ;M apX ;landslide fo recast system52 1期 刘少军,等:基于组件式G IS 的滑坡预报系统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