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动作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3
武术基本功包括哪些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止戈为武。
练好武术基本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今天店铺整理了武术基本功,希望能帮助到你。
武术基本功包括哪些?既然是要联系武术,首先就要设计到一个基本功的问题,如果没有基本功,怎么可能学好武术呢?因此,首先我们要知道武术基本功包括哪些,才能把基本功学好,也才能够学好第二步、第三步的内容,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武术的基本功。
1、压腿下腰:正压腿、侧压腿、仆步压腿、劈叉、后下腰等。
2、步型:弓步、马步、虚步、偷步、歇步、仆步等。
3、直摆性腿法:正踢、里合、外摆、侧踢、后撩等。
4、曲伸性腿法:弹、蹬、踹等。
5、扫转性腿法:前扫、后扫、盘扫等。
6、跳跃:腾空飞脚(二起脚)、旋风脚、腾空摆莲(外摆莲)、旋子、侧手翻等。
7、技巧性动作:前滚翻、后滚翻、抢背、鲤鱼打挺、扑虎跳等。
如何训练武术基本功?武术基本功训练诀窍有哪些?刚开始接触武术的话,少儿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以压腿为主,提高腿部、腰部的韧性度。
6-10岁以基本功练习为主:即基本步型步法,可以通过五步拳来练习,深入巩固练习,可以训练“功力拳”、“潭腿”,可以强化训练,使弓、马、仆、虚、歇五种基本步型扎实,稳健。
以后无论从事竞技武术还是传统武术方面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动作耐看。
在步型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要进行腿法的训练,进行直摆性腿法、曲伸性腿法、扫转性腿法、穿蹦跳跃和技巧性动作的训练。
基本功的训练是很辛苦的,万事开头难,压腿这一项,就会使许多人吓跑,因为压腿开始新鲜但腿很痛,枯燥的压腿使得韧带疼痛,有人吃苦不得只得逃离。
只有经得起压腿这一关,才能继续训练下去,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压腿很关键,只有压好腿,才能使得韧带松弛,才能使得各种腿法运用自如。
压腿是一项长期的训练项目,不仅初学者要压,就是获得武术桂冠的人也得天天练。
武术基本功一、腿法1.正踢腿。
身体立起,一腿直立支撑;另一腿挺直,勾脚向上踢起。
脚尖向前额正中部(或贴头顶、或向鼻尖)踢者,称为“正踢腿”。
2.斜踢腿。
脚尖向异侧耳部(如左脚尖向右耳部)踢者,称为“斜踢腿”。
3.侧踢腿。
身体直立,一腿伸直支撑,脚尖外摆;另一腿挺直沿体侧向脑后勾脚上踢,称为“侧踢腿”。
要诀是:正身转头,外旋开胯,三直一勾,过胸加速。
4.里和腿。
身体直立;一腿伸直支撑,脚尖向前;另一腿挺直侧起踢至头侧,经面前向对侧斜前上方划弧摆落的动作,称为“里合腿”。
5.外摆腿。
身体直立;一腿伸直支撑,脚尖外摆,另一腿挺直勾脚斜踢,再经面前(或贴头顶)向体侧划弧摆动落下,称为“外摆腿”。
要诀是:斜起侧落,弧高齐头,三直一勾,横向加速。
要诀是:侧起斜落,弧高齐头,三直一勾,横向加速。
6.弹踢腿。
弹踢腿是一腿支撑,另一腿先屈膝提起、脚面绷平,然后向前挺膝弹出、力达脚尖的屈伸性腿法。
弹腿分平弹和低弹两种。
平弹腿支撑腿伸直,腿弹至与髋同高,脚尖不过腰脐(见图。
)低弹腿支撑腿弯屈,腿弹至脚高不超过膝盖。
要诀是:提要屈,膝要定,伸要脆,力点明。
7.正蹬腿同弹踢,只是在弹出的同时勾脚尖、凸脚跟,以脚跟为着力点,向前蹬出。
8.侧踹、侧蹬、侧铲腿的异同及要诀侧踹腿、侧蹬腿、侧铲腿都是向体侧出击的屈伸性腿法。
它们在做法上的相同点是:都是一腿支撑,一腿先屈膝提起,脚尖勾回,上体向支撑腿侧侧屈;然后挺伸膝关节出腿,脚高过腰;眼看出腿方向。
它们的不同点,仅仅是出腿时脚掌位置及着力点不同;侧踹腿是脚尖朝向前(脚位横平),以脚跟发力(图1/2);侧蹬腿脚尖朝上(脚位竖直),以脚跟发力;侧铲腿是脚尖朝体前(脚位横平并内翻),以脚外侧发力。
做好这三种腿法的共同要领基本与弹腿相同,即“提要屈,膝要定,伸要脆,力点明”。
只是这三腿的支撑腿脚尖必须外摆;腿屈提定膝时,小腿呈水平(弹腿呈垂直);向体侧侧击时,两腿和躯干在一纵面内。
9.前扫蹚腿。
武术的十二个基本动作
武术的十二个基本动作:
1、拳:拳法是武术的基础动作,拳可以使人的力量发挥到最大,也可以有效防御敌人的攻击,是一个综合性的招式。
2、踢:是武术里面最具有突击性的招式,能够准确的击中目标或者临防反击。
有跳踢,前踢,后踢,斜踢,横踢,抬踢等技巧。
3、肘:肘部招式是重点,因为它可以产生较大的破坏力,以及力量的瞬间放出,应用在打压对方的手臂或者腹部击退对方的时候会比较有优势。
4、靠:靠到对方身体上可以有效的推进对方的身体向后,也要注意自己的距离,避免被对方触摸,被对方反击。
5、摔打:武术中广泛使用摔打的技术,用身体的力量和节奏使对方落入无路可走,此时把对方击落地面,才算取得最高效果。
6、桎梏:桎梏技术是多种武术功夫中最常使用的一般性技术,桎梏技术是以控制对方身体的招式,能够有效的限制对方的身体灵活性。
7、夹击:是控制对方各节部位的手法,能够给对方很强的攻击性。
夹击以两手或者头及四肢使用来夹击对方,使对方无法逃脱而有效自卫的。
8、双手抓:双手抓是一种夹拿技术,以两手同时抓住双方衣物及双手的臂部等技术,使对方不能自行落地和移动。
9、限制:限制是用身体的力量配合手腕的把持力来限制对方,限制有很多门路,可以从腹部,臂部,脖子或头部限制到足上等部位进行,也会有双手相制的双重限制。
10、推打:是一种武术中的脱手技术,可以及时击退对手,以有效防御敌人的进攻。
11、单招:单招技术是以拳、肘、踢或者头等攻击配合手脚的防御技术,此技术有效的吸收了多种武术功法的精华。
12、双招:双招技术是以两种招式结合运用,这样不仅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力量,而且也能有更多的空间,更全面的保护自己。
武术基本动作1、摆拳[动作方法]并步站立。
两手成掌,同时从右、向上,经头向左侧平举成立掌,右臂屈时,右掌附于左臂时内侧,上体微向左转,眼看左掌。
[教材要点]两臂划圆,至左侧时坐腕立掌,摆臂时两肩放松,身体随之微转。
2、撩拳[动作方法]预备势:弓步双分掌,右腿弯曲,左腿蹬直。
右腿蹬直,左腿弯曲上体左转成左弓步;左掌变勾向左、向后、直臂划平弧成反勾置于体后;右臂内旋,由后向下,沿右腿向左腿前上方撩起,掌心斜向前上方,高与腰平;眼看前方。
[教材要点]双手摆动协调,与头和躯干动作协调一致。
3、穿掌[动作方法]预备势:开步站立,成双摆掌。
右手成掌,自左向右、向上,经头向右划弧劈掌,使掌指向上,小指侧向右,与眉同高;左手变掌收于左腰间;上体右转45度,右手收至腰间,掌心朝上,左手自腰间向下、向后、向上,经头向右下盖按,屈腕横掌于右肩内侧,手心斜向前下;右手自腰间向左手背上穿出,手心朝上,同时提左膝,上体左转45度,目视右手。
[教材要点]一劈、二按、三穿、节奏明显、上体随之转动。
4、架拳[动作方法]预备势:并步站立。
左脚向左钱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臂屈时使小臂内旋,掌心向上、屈时置于左上方架掌,同时前冲右拳,上体向左扭转,目视右拳。
[教材要点]上架时拧臂(内旋)屈肘,上体尽量扭转。
武术基本功1、后压腿[动作方法]侧对肋木站立,单手扶肋木,外侧腿脚背放至肋木上脚面绷直,压腿时上体后仰,也可两人练习。
帮助者在后托膝向上推,练习者上体同时后仰。
[教材要点]身正、腿直、挺胸、塌腰、后仰。
2、仆步压腿[动作方法]右腿屈膝全蹲,脚尖外展,开胯、左膝伸直仆平,脚尖内扣、挺膝成仆步;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臀部向下振压,尽量贴近地面,然后换成左仆步压腿。
[教材要点]挺胸、立腰、沉胯、侧倒。
武术组合动作(一)摆掌撩掌类上步搂手马步击掌——弓步双摆掌——弓步勾手撩掌——弹踢推掌——马步击掌1、上步搂手马步击掌:预备式:并步站立. 左脚向左侧上一步,上体左转90度;左手向左搂手握拳,拳背朝下。
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关于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一)手型手法练习手型手法练习是运用拳、掌、勾三种手型,结合上肢冲、架、推、亮等运动方法,练习手型手法的基本规律。
手型: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扣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要求拳握紧,拳面平,手腕直。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第一指节弯屈并紧扣于虎口处。
勾:五指尖捏拢,屈腕。
手法:冲拳:分平拳和立拳两种。
平拳拳心向下,立拳拳眼向上。
①预备: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挺胸收腹,立腰,目视前方。
②动作:右拳从腰间向前快速冲出,拧腰顺肩,在肘关节过腰时,右前臂内旋。
力达拳面,臂伸直,与肩平。
同时左肘向后牵拉。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出拳快而有力,出拳和收拳时,肘要贴肋运行。
架拳:①预备:与冲拳同。
②动作:右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同时前臂内旋架起,拳眼向左斜下方,目视左方。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松肩、塌腕、肘微屈。
推掌:①预备:与冲拳同。
②动作:右拳变掌,以掌根为力点向前快速推出,同时前臂内旋使掌指向上(图6),臂伸直与肩平。
推出时要拧腰顺肩,同时左肘向后牵拉。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出掌快而有力,出掌和收掌时,肘要贴肋运行。
(二)步型练习弓步:左脚向前一大步(约为本人脚长的4—5倍),脚尖微内扣,左腿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膝不过脚尖;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前方。
双脚全脚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腰间抱拳,目视前方。
弓左腿为左弓步;弓右腿为右弓步。
要领: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合髋,两脚分别在一条纵线的两侧,两脚内侧横向相距约10厘米。
马步:两脚左右开立(脚内侧相距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脚尖向前,屈膝屈髋半蹲,膝不过两脚尖,大腿略高于膝,全脚着地。
武术的十二个基本动作
武术的12个基本动作是刺、挑、劈、抹、挽、撩、断、点、拳、掌、勾、爪。
1、对于中国武术,一个蕴涵几千年历史的健身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练武术,但是往往会忽视基本的训练,那就是武术基本功,在基本功训练时,会有一系列针对性的练习人体各部位功能的方法,这些方法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修身养性的运动特点。
2、武术并不等同于体育运动,李连杰所宣传的“武术的真谛”只是一对武术的应用或是说如何让“武术产生最大的社会效应”,武术最高境界,应该是不断突破人类极限,挖掘人体潜能,以产生最大的攻击与防守效果,当然,最高境界不等于最佳境界,更不等于最伟大的境界。
3、武术基础是从武术基础动作入手,主要针对武术,教学中有代表性的内容,如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桩法练习、基础套路、对练套路、初级拳术等方面知识,编者结合多年对武术教学和训练的经验总结,中国文化讲究,就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武术所追求的也是天人合一极高超的境界。
武术基本功图解-)压腿1.正压腿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左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紧,上体向前下做振压动作(图6-2-10)。
要点:直体向下振压,压至疼痛时,进行耗腿练习。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两腿不直。
纠正方法:强调收胯、正髋,也可用手下压膝部。
(2)上体不正。
纠正方法;挺胸、立腰,被压腿异侧的肩、胸部前俯,双手抱住被压腿脚掌。
教法提示:(1)集体压腿时,统一口令进行。
压至疼痛时可停住不动。
(2)压腿前先把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压腿后把被压腿屈膝抱在胸前,然后松开。
可与控腿、搬腿、踢腿和摆腿练习交替进行。
2.侧压腿预备姿势:同正压腿,唯侧对。
动作说明:左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紧,右臂上举,左掌附于右胸前,上体向左侧压振(图6-2-11)。
要点:立腰、展髋,直体向侧下压振。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1)同正压腿(1)。
(2)上体侧振时前屈。
纠正方法:支撑腿脚尖外展,被压腿一侧髋尽量前送,向里掖左肩,右臂上举并向头后伸展。
教法提示:同正压腿。
3.后压腿预备姿势:同正压腿,唯背对。
动作说明:左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
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图6-2-12)。
要点:挺胸,展髋,腰后屈。
易犯错误:两腿不直。
纠正方法:挺膝或同伴用手顶其被压腿膝部,另一手协助其上体后振。
教法提示:同正压腿。
4.仆步压腿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右腿全蹲,左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
两脚全脚掌着地,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图6-2-13)。
要点:挺胸、立腰、沉髋,臀部尽量贴近地面。
易犯错误:步幅太小,髋关节拉不开。
纠正方法:逐步加大两脚距离。
教法提示:仆步振压时,不要太猛,以免拉伤韧带。
仆步与弓步交换练习。
(二)搬腿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右腿支撑,左腿向前上方举起,挺膝、脚外侧朝前;也可由同伴托住脚跟或膝部做正搬、侧搬和后搬练习(图6-2-14-1~6)。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正、侧、后压腿。
(三)劈腿1.竖叉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一、手型(一)拳各部位名称:拳眼、拳心、拳面、拳背、拳轮(图6-1-1)。
动作说明: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易犯错误:拳面不平、屈腕。
纠正方法:讲解拳得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先示范与讲解拳得规格、要求,再采用手型变换练习。
(二)掌各部位名称:掌心、掌背、掌指、掌根、掌外沿(图6-l-2)。
动作说明: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要点:掌心开展、竖指。
易犯错误:松指、掌背外凸。
纠正方法:讲解掌得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同拳。
(三)勾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图6-1-3)。
动作说明:五指撮拢成勾,屈腕。
要点:屈腕。
易犯错误:松指,腕没有扣紧。
纠正方法:讲解勾手得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同拳。
二、手法(-)冲拳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动作说明: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力达拳面,目视前方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得动作。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1)冲拳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拧腰、顺肩、急旋臂、动作快速。
(2)冲拳力点不准。
纠正方法:击靶练习。
(3)拳面不平、屈腕。
纠正方法:讲解拳在攻防中得作用及受力分析。
(4)拳从肩前冲出。
纠正方法:强调肘贴肋运行,使拳内旋冲出。
教法提示:(1)先慢做,不要用全力,注意动作得准确性,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快速有力。
(2)结合步型、步法做冲拳练习。
(三)推掌预备姿势:同冲拳。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以掌外沿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出,目视前方(图6-1-6)。
要点:同冲拳,注意沉腕、翘掌、力达掌外沿。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同冲拳。
教法提示:同冲拳。
三、压肩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
也可以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体前屈得振动压肩动作;也可由助手协助做搬压肩部得练习要点:挺胸、塌腰,臂、腿要伸直,振幅逐步加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增加外力时由小到大。
易犯错误:压肩幅度小、拉不开。
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技术要领武术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庞大的体育项目,其基本功是学习武术的基础和起点。
掌握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技术要领,对于练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动作技术的要点、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站立姿势站立姿势是武术基本功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动作的基础。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双脚并拢,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头部微微抬起。
双脚并拢能够增加身体的稳定性,身体直立能够保持平衡,双手自然下垂能够放松肩部和手臂,头部微微抬起能够保持视线平衡。
二、呼吸控制在武术基本功的动作中,呼吸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吸气时胸部腹部同时膨胀,呼气时胸部腹部同时收缩。
通过控制呼吸,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三、动作技术要点1. 手部动作:手部动作是武术基本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手部的动作要点包括:手臂伸直、手腕放松、手指自然弯曲等。
手部动作的正确执行能够增强手臂的力量和灵活性。
2. 腿部动作:腿部动作是武术基本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腿部动作的要点包括:膝盖微屈、脚掌着地、重心稳定等。
腿部动作的正确执行能够提高腿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3. 身体动作:身体动作是武术基本功中最基础的动作。
身体动作的要点包括:身体直立、腰部发力、腹部收紧等。
身体动作的正确执行能够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四、训练方法1. 反复练习:掌握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技术要领需要反复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能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分解训练:将复杂的动作分解成简单的小动作,逐步进行训练。
通过分解训练,能够更好地掌握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3. 辅助工具:借助辅助工具进行训练,可以更好地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
例如,使用练习器械、挂绳等辅助工具进行训练,能够加强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五、总结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技术要领是学习武术的基础,掌握这些要领对于练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站立姿势、呼吸控制和动作技术要点的训练,可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武术基本功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
基本功训练时,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性练习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鲜明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
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一、腿功(一)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二)侧压腿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三)后压腿背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右腿支撑站立,左腿后伸,脚背放到物体上,两腿伸直,上体向后下振压,并逐渐增大振压幅度。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头随上体后仰。
(四)仆步压腿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前压(图5-14)。
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地面。
(五)正搬腿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
(六)侧搬腿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身体直立平稳。
武术基本功包括哪些武术基本功是武术训练的根本,是提高武术技巧和水平的基础。
通常来说,武术基本功主要包括身法、步法、手法、脚法、人体穴位和呼吸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将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一. 身法身法是指武术运动员的基本姿势和身体动作。
身法在武术中非常重要,因为可以锻炼武术运动员的协调性、平衡性、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常见的身法包括站、坐、蹲、立、跑、跳等。
此外,在武术训练中还会加强身体的柔韧性和敏捷性。
二. 步法步法是指武术运动员在执行各种技术动作时所采用的步伐和行进方法。
步法是武术基本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它可以帮助武术运动员在战斗中躲避攻击和掌握进攻与防御的时机。
常见的步法有走、走虚、退、进、转身、搦手跟步、步打虎等。
三. 手法手法是指武术运动员使用手臂和手掌等身体部位进行攻击或防御的方法。
手法是武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也是最具威力的技术之一。
常见的手法包括直拳、勾拳、掌击、指伸、肘击、挥掌、擒拿、拿捏等。
四. 脚法脚法是指武术运动员在施展各种技术动作时所采用的脚步和踢腿方法。
脚法是武术基本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可以帮助武术运动员进行踢击、跳跃和移动等动作。
常见的脚法包括正踢、侧踢、后踢、膝撞、踏步、箭步等。
五. 人体穴位人体穴位指人体的各个部位,包括身体表面和深层组织、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等。
在武术中,常常会用一些特定的武术技术进行攻击或防御,这些技术往往会直接作用于人体各个穴位上。
人体穴位的掌握不仅可以提高武术运动员的攻击技能,还可以促进武术运动员身体的健康和养生。
六. 呼吸方法呼吸方法是指在武术训练和实战中所采用的吸气、呼气的方法。
呼吸方法在武术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呼吸可以帮助武术运动员控制呼吸节奏和放松身心,提高武术技巧和体力和耐力。
常见的呼吸方法有深呼吸、浅呼吸、腹式呼吸、吐纳等。
总之,武术基本功是武术训练的必备内容,对于武术运动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和不断的实践,才能够真正掌握好基本功,提高武术水平,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武术基本动作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
基本功训练时,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性练习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鲜明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
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一、腿功 (一)正压腿 (二)侧压腿 (三)后压腿 (四)仆步压腿 (五)正搬腿 (六)侧搬腿 (七)竖叉 (八)劈横叉 (九)踢腿1正踢,2侧踢,3外摆,4里合,5后踢腿 6前扫腿,7后扫腿二、腰功 (一)前俯腰(二)甩腰 (三)涮腰 (四)下腰三、肩功 (一)压肩 (二)单臂绕环 (三)双臂绕环 (四)两臂交叉绕环四桩功,马步功基本动作;手型;拳,掌,勾。
手法;冲拳,推掌,架拳,亮掌,格肘,顶肘。
步型;弓步,虚步,歇步,仆步,马步,丁步。
步法;击步,插步,垫步,弧型步。
平衡;扣腿平衡,仰身平衡,燕式平衡。
刀术刀术,是武术套路运动短兵器的一种,是现代武术套路竞技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的风格特点是勇猛膘悍,快速有力,劈砍威猛,缠绕紧密,身活步疾,节奏明快。
(一)刀术的技术分析1,劈砍缠裹/刃背分明刀法清晰/配手和谐,这是刀术运动方法的特点和要求。
2,腰助刀势/手腕灵活/身活步疾/刚劲快猛,这是刀术在劲力和身法/步法方面的特点和要求。
3,刀法密集/灵活多变/节奏明快/勇猛膘悍,这是刀术在演练节奏/风格方面的特点和要求。
(二)刀术的技术训练1,基本技术训练:(1),劈/砍/撩/挂练习。
劈刀/砍刀/撩刀/挂刀均属于以肩为轴的直臂纵向运动的刀法,运动轨迹是圆弧或立圆,均要求以腰带臂,力从腰发。
劈刀/砍刀均指由上向下的猛击。
基本劈法有正劈/斜劈/侧劈/抡劈,基本要求是快速勇猛,力达刀刃前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