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子宫息肉引起不孕的机制如下
• (1)息肉充塞宫腔,妨碍孕卵着床。
• (2)息肉合并感染,改变宫腔内环境,不利于精子和孕卵 的成活。
• (3)息肉妨碍胎盘植入和胚胎发育。 • (4)合并输卵管或卵巢炎,可引起梗阻性或无排卵性不孕。
5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炎症
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致炎因子和血管形成因子表达上调,血管 形成增加,炎症细胞浸润,内膜持续处于炎症状态,导致子宫内膜息 肉的发生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教授、主 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委员会青年委员 •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委员 • 云南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副主任委员
• 云南省医学会生殖内分泌分会常务委员
• 云南省女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
黄学惠 教授
• 云南省高校妇产科专业学科带头人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 Laparoscopists.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12 Jan-Feb;19(1):3-10
3
临 床 表 现
单发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可无症状
多发性弥漫型者常见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 出现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多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 绝经前异常子宫出血的妇女中10%-40%可发现子宫 内膜息肉 不孕
7
子宫内膜息肉病理
• 镜检
子宫内膜息肉由子宫内膜组成,表面被覆一层立方上皮或低柱状上皮。 息肉中间部分形成纤维性纵轴,其内含有血管。由于蒂部狭窄,血液供应 减少,息肉极易变性。最易发生息肉血管内血栓形成,因瘀血而变成深紫
色,常在顶端开始发生坏死,最后可能腐崩而脱落。
• 息肉恶变的病理诊断标准是:
①必须看到整个息肉的形态; ②恶变限于息肉内; ③息肉周围的内膜无癌变。应注意与子宫内膜腺癌呈息肉状生长相鉴别。 •
TCRP术后口服COC或放置LNG-IUS减少息肉复发
• • • 研究共纳入116例行TCRP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根据患者意愿分为3组 34例术后1个月开始口服COC12个月(COC组),39例术后1个月放置LNGIUS(LNG-IUS组),43例仅行TCRP术(对照组) 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3组的复发率以及月经量及血红蛋白情况
王晓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22):107-108. 临床合理用药,2014,7(8A):107-8
难
题
23
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24
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预防
不同的手术方式复发率不同,刮宫术后息肉残留率和复发 率高达50%-60%1
息肉多发、他莫昔芬治疗史与高复发率有关,当息肉临近 内膜有异常增生或子宫内膜增殖时复发率增加2
8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
• 常用诊断方法有如下几种:
阴道超声检查:包括二维、三维阴道超声,是最 常用的诊断方法 生理盐水灌注超生造影(SIS):包括二维、三维SIS 子宫碘油造影:超声造影剂被引入宫腔,使宫腔在 荧光下显影成像,利于观察子宫内膜及其病变形态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LNG-IUS
对于近期无生育需求者,息 肉摘除后可考虑LNG-IUS以 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LNG-IUS可从疾病的源头上 多途径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 复发,长期疾病管理
•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4, 49(11):801-806.
26
TCRP术后口服COC减少出血
•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方法
• 以往多采取非直视下盲刮宫腔,误诊及漏诊率较高 有学者认为,即使经验丰富的医师也只能刮到宫腔的 70%-80% ,难 于准确定位而完全刮净 体积过大或过小的息肉更易漏刮。Bakour 等报道,刮宫可使50-85% 的子宫内膜息肉漏诊 • 宫腔镜才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术后药物预防可降低复发率2
1. 于淑颖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汉文版), 2014(2):217-218. 2. 闫彩平,等.海南医学.2011.22(10):75-77
25
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预防
COC
• 对近期可能有生育需求的患 者在宫腔镜下息肉摘除及刮 宫术后可考虑用COC减少复 发风险 COC可通过抑制HPO轴,抑 制子宫内膜的增殖,从而预 防术后复发 •
炎症 激素环境紊乱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失调 细胞增殖调亡失衡等
1. 焦雪, 等.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 46(6):469-471. 2. 蔡惠兰,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3):200-202.
• 研究共纳入89例行TCRP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
,治疗组67例,口服COC3个周期,对照组22例,未服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
术后阴道流血情况
12 10 阴道流血时间(天) 8 6
4.2 9.3
P<0.05
4
2 0 对照组 治疗组
27
薛晖, 金力.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19):2746-2747.
1. 吕莹, 吴效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22). 2. 楼卓鑫, 等. 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年会. 2006. 3. Perez-Medina T, et al. J Am Assoc Gynecol Laparasc, 1999, 6: 71-74 19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刮宫术
21
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刮宫术
• • 研究纳入2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术式分为两组:TCRP组(n=108);传统刮宫术 组(n=112); 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一次性成功率、月经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及复发率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一次性成功 月经改善 术后并发症 复发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和复发的预防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学惠 教 授
2
子宫内膜息肉概述
• 定义: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而形成 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它不是真正的肿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
年龄,常见于35岁以上的妇女
• 危险因素:
年龄(中年后) 高血压 肥胖 他莫昔芬的使用等
楼卓鑫, 等. 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年会. 2006.
20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TCRP术
• 近年来TCRP术大大提高了子宫内膜息肉的成功治疗率。已 成为目前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方法1
• 接受单纯宫腔镜下刮宫术的患者,复发率高于TCRP术。可 能是前者对息肉基底部及周围内膜清除不彻底,使原本增 殖活性较高的部位再次发生过度增生而形成息肉2
• 有研同时切除息肉旁浅层内膜,内膜层重新修复后更 有利于受精卵着床,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3
1. 孔伟, 范玉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3):176-177. 2. 楼卓鑫, 等. 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年会. 2006. 3. 丁岩,等.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4):258-260.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4, 49(11):801-806.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期待疗法
一部分息肉为功能性息肉,可随体内性激素的变化发生周期性改 变,有可能随月经血脱落1,2
• Perez等对65例宫腔镜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无症状者定期进行彩色多
谱勒超声检查,随访3年后,只有6例因异常阴道出血而行TCRP术(宫 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59例免于手术处理3 • 不过要注意: 研究对象入组时均为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适用于息肉直径<1cm且无症状者, 1年内自然消失率约27%,恶变率低,
可观察随诊
• 手术治疗:
息肉体积较大有症状,推荐宫腔镜下息肉摘除及刮宫(术后复发风险3.7%-
10.0%)
无生育需求、多次复发者,可建议行子宫内膜切除术 恶变风险大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
• 预防术后复发:
对近期可能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考虑息肉摘除术后用COC预防近期复发 对近期无生育需求者可考虑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以减少术 后复发风险
焦雪, 等.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 46(6):469-471. 6
子宫内膜息肉病理
• 大体观察
最常见的类型是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单个或多发,, 有光泽,一般体积较小,平均直径在0.5-2cm之间。小的仅有1-2mm直 径,大而多发者可充满宫腔。蒂粗细、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子宫 颈口外。有的蒂较短,呈弥漫型生长。息肉表面常有出血坏死,亦可 合并感染,如蒂扭转,则发生出血性梗死。恶变率0.5%-4.8%
15
子宫内膜息肉的典型超声表现为:
• 子宫内膜内的强回声团,形态规则,呈圆形、椭圆形、乳头状、水滴状或条 索状,伴或不伴宫腔积液;CDFI:可见血流信号。 • 但子宫内膜息肉的声像图也可表现不典型,呈低回声、杂乱回声;当息肉中 间囊性变时,其内可见液性小暗区。在内膜较厚时,可见内膜形态不对称或 回声欠均。 • 宫腔内有实质性强回声光团或充盈缺损,且宫腔形态异常,内膜线不规整, HSG子宫内出现充盈缺损。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较经腹超声 明显提高,虽然还有较大的误诊、漏诊率,但目前还 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要方法。
16
主要内容
• 子宫内膜息肉概述(定义、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病因与发病机制、
诊断) •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
观察随诊
手术治疗 复发预防
17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
• 观察随诊:
激素环境紊乱
局部高雌激素环境 局部ER(雌激素受体)、PR (孕激素受体)表达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