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生产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单位名称:张XX猪场畜禽标识代码: 724200XXXX动物防疫合格证编号:(陕勉)动防(合)字第YXX-XX号畜禽种类:猪勉县畜牧中心监制(一)畜禽养殖场平面图(略)(二)畜禽养殖场免疫程序(由畜禽养殖场填写)猪免疫程序2.每年的4-9月份,对空怀母猪和种公猪注射1头份乙脑疫苗;3.每年的10月份---次年3月份,各种猪注射1头份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轮状病毒三联苗;4.种公猪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O型口蹄疫、链球菌、细小病毒每年3次,每次按说明使用。
5.对散养户饲养的猪,除春秋两季注射猪瘟、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仔猪每月定期补免。
(三)生产记录(按变动记录)注:1、圈舍号:填写畜禽饲养的圈、舍、栏的编号或名称。
不分圈、舍、栏的此栏不填。
2、时间:填写出生、调入、调出和死淘的时间。
3、变动情况(数量):填写出生、调入、调出和死淘的数量。
调入的需要在备注栏注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编号,并将检疫证明原件粘贴在记录背面。
调出的需要在备注栏注明详细的去向。
死亡的需要在备注栏注明死亡和淘汰的原因。
奶牛场、蛋鸡场“出生”一栏填写产奶量(公斤)、产蛋数,备注栏填写奶价、鸡蛋价格。
4、存栏数:填写存栏总数,为上次存栏数和变动数量之和。
5、此表按变动记录,无变动不需按日填写。
(四)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五)消毒记录注:1、时间:填写实施消毒的时间。
2、消毒场所:填写圈舍、人员出入通道和附属设施等场所。
3、消毒药名称:填写消毒药的化学名称。
4、用药剂量:填写消毒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浓度。
(六)免疫记录注:1、时间:填写实施免疫的时间。
2、圈舍号:填写动物饲养的圈、舍、栏的编号或名称。
不分圈、舍、栏的此栏不填。
3、批号:填写疫苗的批号。
4、数量:填写同批次免疫畜禽的数量,单位为头、只。
5、免疫方法:填写免疫的具体方法,如喷雾、饮水、滴鼻点眼、注射部位等方法。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说明书工作目的1.提高母猪采食量,降低背膘损耗;母猪断奶背膘控制在16mm-18mm,背膘损失控制在2mm内,可努力达到不失重。
2.在保证母猪体况良好的前提下,力争21天重达到6.5kg,断奶合格率达到92%。
工作重点1.做好母猪饲喂工作;2分娩舍工作流程2.1早上6:00-7:00(冬春季)5:30-6:50(夏秋季)2.1.1巡视(记录舍内温度、仔猪是否扎堆、空气质量、母猪和仔猪精神状态、风机湿帘运行状况、供水情况、门窗是否关闭、猪栏是否关好,下同)、仔猪补料(补水);2.1.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上午8:00-11:302.2.1更换洗手盆、沾脚盆里的消毒液;打扫舍内卫生(过道卫生、物品摆放整齐);2.2.2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2.3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4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2.5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3下午14:00-17:30(冬春季)15:00-18:30(夏秋季)2.3.1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3.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3.3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3.4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4晚上20:00-21:302.4.1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4.2仔猪补料;2.4.3巡视(方法同上);2.4.4完善死淘记录。
分娩舍饲养员日工作记录表舍号:日期:饲养员:注意点:(1)分娩舍饲养员工作记录表须按时间段如实填写;(2)异常情况,母猪记录栏号、异常说明(发烧、不食、精神差、拉稀、子宫炎、瘫痪、难产、腿疼等)仔猪须记录栏号、数量、异常说明(弱仔、精神差、拉稀、腿疼、脑炎、压死等);其它包括圈内的设备(风机、水帘、产床、烤灯、饮水系统等);(3)负责人签字:分娩舍负责人监督饲养员按时开展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同时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分娩舍饲养员工作内容上猪前的准备工作1.1上猪前设备检修1.1.1上猪前2天对舍内进行检修,需要维修的及时联系维修工维修,(水、电、产床、烤灯、料槽、暖风炉、水帘、饮水器等)保证饮水系统的正常,电路安全,产床完好,料槽、烤灯齐全且完好无损;1.2上猪前消毒1.2.1冲完圈后干燥(打开窗户或风机);1.2.2干燥后用农福1/200消毒,隔日再加强一次并密闭;1.2.3上猪前1天用农福加强消毒1次,并密封猪舍等待上猪;1.2.4上猪前,注射器、针头、剪牙钳、镊子刷洗干净,交兽医高压灭菌消毒(刷洗步骤:首先用百毒杀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刷子刷洗,再用洗洁精洗涤,最后清水冲洗交兽医消毒);1.3接猪前准备1.3.1烤灯检修悬挂:每舍上猪前检查检修,保证每个都能使用并悬挂完毕(确保损坏无法修理的,可用坏的换新的烤灯);1.3.2仔猪料槽检查:检查舍内料槽,保证够数目且完好,如有损坏及时上交更换;1.3.3工作用品准备:扫帚、铁锹、料车、袋子、盆、桶等;1.3.4药品领取、应用及储备:常用保健药品由兽医统一开处方领取,按药品说明储存药品;避光:消毒药等;阴凉:激素类、常用抗生素等;防潮:密斯陀、烧碱、饲料等(使用后及时密封袋口);用量用法:说明书或兽医指导方法及剂量使用,不可过量使用的药抗生素;未使用完的药品,及时密封保存或交与需要的人使用,配好药品及时使用,一般不超过12h 为好;1.3.5挡好过道:上猪前按上猪路线挡好过道(使用PVC板,用后返还原处);1.4日常消毒1.4.1猪舍内的消毒、干燥的彻底进行可以减少疾病。
导读批次生产是现代化规模猪场管理的重要方式,管理者已经普遍认识到批次管理的重要性,可能也都想在自己管理的场内实施批次生产,究竟什么样的猪场才适合做批次管理呢?这是困扰很多猪场老板的问题。
本次讲座主要解决思想问题:一批次生产为何一定要做到猪群全进全出?二是否每个猪场都能够做到批次生产?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为什么要做批次生产?1、猪周期因素猪价行情必定是每个养猪人关心的一项,市场行情有时好,有时差,且都会持续一段时间,就形成了我们养猪行业的猪周期。
据统计,行情好时的总时间会比行情差时的总时间更长,相比于赌行情式的生产,更好的方式其实就是我们保持一个稳定的出栏成绩,就能让猪场更容易在当前竞争中存活,且生产成绩越好,越稳定,猪场的利润才会越大。
2、连续生产与批次生产对比① 概念连续生产:每天都有断奶、配种、分娩的情况,连续饲养;批次生产: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生产工作,且各项工作间隔分明有规则。
② 运作形式连续生产:不同日龄的猪只饲养在同一空间里,不止有大中小的区别,还有日龄的区别;批次生产:a 同一批的猪饲养在同一空间,仍有大中小的区别;b 三周批,分为大中小3批,饲养在不同的猪舍。
③ 批次生产优点防止水平感染,阻断疾病传播,降低死亡率;生产出健康状况良好的猪群,进而降低医疗费用;所进食饲料,不需要转换成免疫物资,蛋白质可完全消化吸收,改善饲料效率;不同批次可以精准给予适当的营养;环境温度及通风更容易控制,营养需求可依照不同日龄体重或公母分栏饲养;配种及分娩等工作,集中于短时间内完成,可节省工作时间,提高管理效率;新生仔猪批量大,交叉寄养较容易;饮水及耗料可依批次或单位个别监视使用量;比对测试数量大且变数小,母猪在养头数降低;容易整批出售仔猪或肉猪,数量大且整齐度较佳;共用优良公猪精液,降低种猪成本;空闲时间容易安排,畜舍硬件的维修、清洗及消毒可大规模彻底进行,猪只移动与清洗空栏的频率减少;节省疫苗支出;将主要的饲养技术及人力集中在配种及分娩照顾工作,将时间及精力专注于猪场最重要的地方;容易控制突发性流行疾病,可针对感染批次实施特定治疗;治疗猪只可明确标示,生产安全卫生的肉品;使工作量集中,增加休闲时间(保养、维修、休假、进修等)从上表可以看出,2015年后我国的MSY及PSY迅速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规模化的程度迅速提高,母猪营养水平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规模化猪场生产统计体系建设和数据分析利用1、生产统计数据的作用生产统计数据分析、生产计划、岗位操作手册、周技术培训例会、现场技术指导和工资计件考核是猪场生产六大管理模块,其中统计数据是生产计划和统筹生产管理的基础,是预测生产结果和监督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成本核算和工资计件的依据。
通过对统计数据深层次的分析能及早准确地发现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系统问题,洞察问题的趋势性和严重程度,从而找到提高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的方法。
从某种意义讲,猪场的业绩、效益和利润取决于生产统计体系的建设以及对数据的准确分析,生产统计和数据分析是猪场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向盘。
2、生产统计数据分类(1)生产数量统计:返情流产空怀数、配种数 (断奶、返情、流产、空怀) 、分娩窝数、产仔数(健仔、弱仔、畸形、死胎、木乃伊) 、断奶数、转群数、死亡数、淘汰数、购入数、销售数、各品种阶段猪只 (包括基础母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临产母猪、哺乳母猪、空怀母猪、成年公猪、后备公猪、哺乳仔猪、保育猪、育成猪等) 存栏数、待售猪只数。
(2) 业绩指标统计:断奶周配率、配种分娩率、失配率、返情率和流产率等,胎产总仔、健仔、弱仔、畸形、死胎、木乃伊胎和无效仔率等,窝平均断奶仔猪数、窝平均转保育正品仔猪数,净产量,成活率、死亡率、淘汰率,上市率、正品率等.(3)消耗指标统计:饲料、药物、低值易耗品、人工(计件工资) 、水电等群栋批消耗量,各阶段、全程、全群等料重比,各阶段头药费,仔猪落地物料人工消耗成本、各阶段消耗增重头成本和斤成本等.(4) 性能指标统计:日增重、 100 千克上市日龄、后备母猪初情日龄、胎龄结构、后备母猪利用率、公猪利用率、生产母猪更新率、生产公猪更新率、繁殖周期、年分娩胎次、年均窝产总仔数、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等。
3、计概念含义及逻辑关系3。
1 主要统计概念(1)生产母猪:即基础母猪,指进入生产状态的母猪(含已配好种的后备母猪)。
种猪档案记录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种猪场。
2种猪编号种猪必须编号以志识别。
以育种为目的的县以上种猪场应给每头仔猪编号。
编号在仔猪初生时进行,采用剪耳编号法。
公猪编单号,母猪编双号。
3测定和记录项目3.1祖先必须查明种猪的血缘关系。
系谱中至少应有三代亲本的耳号。
如任何一个祖先在系谱中出现二次以上,该祖先即称为共同祖先,并以符号标出,同时标明该种猪的近交程度。
3.2繁殖性能3.2.1产仔数出生时同窝的仔猪总数,包括死胎,木乃依和畸形猪在内。
产活仔数则专指出生时存活的仔猪数,包括衰弱即将死亡的仔猪在内。
3.2.2成活率产活仔数占产仔数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成活率=产活仔数÷产仔数×100% (1)3.2.3初生重仔猪初生时的个体重,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测定,只测出生时存活仔猪的体重。
全窝仔猪总称所得的体重称为初生窝重。
3.2.4泌乳力以仔猪20日龄时全窝重量为代表,包括寄养进来的仔猪在内,但寄出仔猪的体重不得计入。
寄养的仔猪数必须注明。
3.2.5断乳窝重同窝仔猪在断乳时各个体重,即断乳重的总和。
应注明断乳日龄(45或60日龄),同一场中各窝仔猪的断乳日龄应力求一致。
3.2.6育成仔猪数断乳时同窝仔猪的头数,包括寄入的在内,并注明寄养头数。
3.2.7哺育率育成仔猪数占产活仔数的比例。
如有寄养情况,应在产活仔数中扣除寄出仔猪数,加上寄养进来的仔猪数,其计算公式为:育成仔猪数哺乳率=育成仔猪数÷(产活仔猪数-寄出仔猪数+寄入仔猪数)×100% (2)3.2.8情期受胎率母猪在一个发情期中输精(包括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在内)而受胎的头数,占输精母猪总数的比例。
计算时不必顾及在同一个发情期内输精的次数。
3.3肥育性能种公猪的肥育性能用其10头以上后裔(或半同胞),种母猪用3头以上后裔(或全同胞),在肥育测定时的平均成绩来表示。
在未进行后裔(或全同胞半问胞)肥育测定时,用种猪本身自断乳至180日龄期间的相应指标来代替。
猪场管理软件Pigknows公式定义一、主菜单-性能监控:1、繁殖群性能:此部分数据,按照配种时间进行统计。
(1)断奶后第一次配种母猪:统计时间段内配种的母猪中,属于断奶后第一次配种的母猪。
(2)断奶7天内配种母猪:统计时间段内配种的母猪中,属于断奶后第一次配种,且在7天内配种的母猪。
(3)%断奶七天配种率:(以配种时间开始计算)2、分娩性能:此部分数据,按照分娩时间进行统计,与上一部分繁殖群性能的数据没有关系。
(1)分娩率:统计时间段内分娩的母猪数/统计时间段内分娩的母猪数+统计时间的起始和截止时间向前平移115天后配种的母猪返情、流产、空胎、妊检阴性、死亡、淘汰的数量。
(2)校正分娩率:扣除配种死亡、淘汰的母猪数量最后所计算的分娩率,分娩母猪数/(配种母猪数-死亡、淘汰的母猪数)(3)产房仔猪损失:统计时间段内分娩的母猪所产的仔猪,截止到当前损失的数量。
3、断奶性能:此部分数据,按照断奶时间进行统计,与上两部分的数据没有关系。
(1)断奶后7天配种母猪:统计时间段内断奶的母猪,截止到断奶后7天时配种的母猪数。
(2)%断奶前死亡率:(统计时间段内断奶的母猪分娩时的产活仔数+净寄养数-断奶的母猪的断奶仔猪数)/(断奶的母猪分娩时的产活仔数+净寄养数)(注:必须根据母猪耳号记录断奶仔猪数)(3)基于死亡记录的断奶前死亡率:统计时间段内断奶的母猪断奶前有记录的死亡仔猪数量/(断奶的母猪分娩时的产活仔数+净寄养数)、(注:仔猪死亡记录必须根据母猪耳号进行登记;净寄养数=寄入-寄出)死亡率计算注意事项:A、不根据母猪耳号记录仔猪死亡的使用基于断奶记录的断奶前死亡率B:不根据母猪号记录断奶仔猪的用基于死亡记录的断奶前死亡率断奶窝均重:断奶仔猪/断奶母猪产房成活率:A:批次算法:以分娩批次为统计基础,=1-批次死亡数/批次产活仔数。
批次断奶后的成活率数值与(1-断奶前死亡率)基本一致,可分析小于(1-断奶前死亡率)B:概括性算法:概括性算法有多个计算公式,每个计算公式仅适合某几种数据变化,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常用的算法=1-死亡数/基数.如:统计时间段内死亡数小于产活仔数且期末存栏大于期初存栏时,基数=产活仔数,若死亡数大于产活仔数时,基数=平均存栏数或其他。
EAS种猪系统开发项目组编写EAS 种猪系统操作手册广东温氏集团信息中心与广东华农温氏联合出版目录第一部分种猪场基本生产流程与概念一、猪场基本概念 (1)二、猪场生产的基本生产流程 (6)三、每周原始报表类型 (7)四、录入系统的总原则 (11)五、系统常用指标计算方法 (12)第二部分 EAS种猪系统操作规范一、EAS种猪系统安装和权限说明 (13)二、EAS种猪系统常用功能操作规范 (15)第三部分 IO种猪系统操作规范一、IO种猪系统权限说明 (44)二、IO种猪系统报表相关操作 (44)第四部分种猪系统常见疑难问题解决方法一、种猪状态关联与修改方法 (52)二、仔猪存栏问题跟踪 (53)三、种猪存栏问题处理方法 (56)四、扩繁场仔猪调动/选留操作 (58)第一部分商品、扩繁场基本概念与生产流程一、猪场生产的基本概念3个品种。
⑶原种场由于品种较多,这里没有列出。
4、群体与品系⑴群体原种场种猪所属群体为“核心群、扩繁群”;扩繁场种猪所属群体为“杂繁群”;商品场种猪所属群体为“商品群”。
⑵品系,根据种猪的来源确定品系。
譬如:从水台原种场调出来的种猪-是温系猪;从沙湖原种场调出来的种猪-是加系猪。
5、各类猪只的简单说明⑴种用猪只类型简介:⑵公猪精液检测与配制:❖精液被抽取后进行检测,合格后用于配制(做人工授精用)。
❖用于配制的精液都需要检测,如检测不及格则予以弃置。
❖可能出现多头种猪的精液混合配制的情况,该情况只能用于杂交配种(因为不能判明后代的系谱),而且精液混合以后应进行常规检测。
❖同一批号的精液分装若干个独立的小份(称头份),每头份用于与一头母猪进行一次配种。
❖抽精应相隔若干天,累计抽精次数达到某个限度后一般淘汰。
❖另外,有少量公猪存栏在生产线,主要用于诱情⑶母猪繁殖周期中对应关系与名词❖母猪的繁殖周期<1> 典型的繁殖周期:配种后转入怀孕舍,临产前转入分娩舍。
分娩、断奶后,再转回配种舍。
配种舍饲养管理操作标准1.喂料:1.1.喂料标准:表1-1 母猪喂料(单位:KG/天)阶段饲料后备母猪经产母猪配前567 2.5 3.5左右配后-35天566 2.0 2.036-84天566 2.5 2.885-上床567 3.0 3.2表1-2 公猪喂料(单位:KG/天)阶段饲料饲喂量7-12月龄563 2.0-2.512月龄以上563 2.5-3.5以上饲喂标准是以各阶段的标准膘情(见表2)为标准制定的。
表2 各阶段母猪的标准膘情阶段标准膘情断奶 2.5~3分断奶-配种 2.5分以上(低于2.5分不宜配种)配后-35天 2.5分配后36天-84天3~3.5分85天-上床 3.5~4分膘情是通过对母猪躯体三个较重要的部位(脊柱,尾根,骨盆)进行检查而得出的母猪体况的综合性评价。
表3 膘情打分部位1分2分3分4分5分脊柱突出,明显可见突出,但不明显,易摸到看不见,可以摸到很难摸到,有脂肪层摸不到,脂肪层厚尾根有很深的凹有浅凹没有凹没有凹,有脂肪层脂肪层厚骨盆突出明显可看到突出可看到,易摸到突出看不到,可以摸到突出看不到,用大力可摸到突出看不到,摸不到图 1 膘情打分1.2.工作负责根据场长建议,由配种区主任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喂料标准;由配种区技术员根据猪只具体膘情确定每头猪的饲喂量;由各舍饲养员根据技术员所给喂料标准进行饲喂,以上工作,若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由各环节负责人对出现的问题负责,并根据配种区员工考核方案规定扣除一定比例的分数。
2.查情:2.1.发情表现食欲减退或不食,外阴红肿,有粘液溢出,压背时呆立不动,接受公猪爬跨。
2.2.发情鉴定赶公猪在母猪栏前走动,观察母猪的神情,采食量,用手摸母猪阴户看是否有粘液,压背是否静立作出母猪是否发情的判断,还可用公猪试情,看母猪是否接受公猪爬跨来判断母猪是否发情。
不同群类的母猪,查情的具体操作各不相同。
2.2.1.断奶母猪断奶后前2天,赶公猪在定位栏前走动,查情人员在母猪后面观察是否有发情表现;第3-6天,将母猪逐头赶入公猪栏进行催情,;每次每栏2头,每天两次,每次5 分钟左右,直到发情。
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是猪场管理人员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的重要记录工具。
通过记录表的填写和管理,可以及时了解新引进猪只的健康状况,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保障猪只群体的生产安全和健康。
一、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的基本信息:1. 猪场名称:填写猪场的名称,方便日后查阅和管理。
2. 猪只种类:填写引进的猪只的种类和品种,如肉猪、种猪等。
3. 引进数量:填写引进的猪只的数量,包括公猪、母猪、仔猪等。
4. 引进日期:填写猪只引进的具体日期,以便后续的隔离观察时间计算。
5. 隔离观察开始日期:填写猪只进入隔离观察阶段的具体日期。
6. 隔离观察结束日期:填写猪只隔离观察结束的具体日期。
1. 猪只健康状态观察:记录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情况、体温等健康指标。
2. 猪只食物摄入量观察:记录猪只的日常饲料摄入量,以及是否存在厌食或进食过量的情况。
3. 猪只运动状态观察:记录猪只的活动情况,是否存在异常行为或运动不足的情况。
4. 猪只体重变化观察:定期称重记录猪只的体重变化情况,及时了解猪只的生长发育情况。
5. 猪只疾病症状观察:记录猪只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拉稀等异常症状,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和防控。
1. 健康评估:根据猪只的健康状态、食欲、粪便情况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判断猪只是否适合投入生产。
2. 疫情风险评估:根据猪只的疾病症状、传染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估,确定猪只隔离观察是否结束。
第二篇示例: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猪场作为养殖业的重要部分,猪只的引种隔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猪只健康,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做好猪只的引种隔离管理。
猪场猪只引种隔离记录表是猪场对引种隔离工作进行记录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记录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一、基本信息1. 猪场基本信息:记录猪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 引种猪只信息:记录引种猪只的品种、来源、数量、性别等基本信息。
养殖档案管理制度(一)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1、生产记录表:生猪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2、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表: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3、产地检疫申报记录表;4、免疫记录表;5、疫情监测记录表;6、消毒记录表;7、诊疗记录;8、无害化处理记录表;9、生猪养殖代码;10、养殖场平面图;11、免疫程序;(二)养殖场应当依法向市农业局备案,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畜禽养殖代码,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三)饲养种猪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织、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生猪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四)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2年,种猪长期保存。
兴义市艾森养殖场二0一三年七月消毒制度1、养殖场大门和圈舍门前必须设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液;场内还应设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隔离舍。
2、养殖场定期不定期进行清扫、冲洗、光照和使用化学药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消毒。
3、选择高效低毒、人畜无害的消毒药品,消毒药应根据消毒目的、对象选择贮备,对环境、生态及动物有危害的药不得选择。
4、圈舍每天清扫1至2次,周围环境每周清扫一次,及时清理污物、粪便、剩余饲料等物品,保持圈舍、场地、用具及圈舍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对清理的污物、粪便、垫草及饲料残留物应通过生物发酵、焚烧、深埋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5、定期进行消毒一次。
发病期间做到一天一次消毒。
疾病发生后进行彻底消毒。
6、场内工作人员进出场要更挽衣服和鞋,场外的衣物鞋帽不得穿入场内,场内使用的外套、衣物不得带出场外,同是定期进行消毒。
7、所有人员进入养殖区必须经过消毒池和消毒室,并对手、鞋消毒。
消毒池的药液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8、产房消毒:进入产房前,地面和设备应冲洗干净并严格消毒,母猪全身洗刷干净并消毒后进入产房,分娩前必须严格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完毕,再用消毒药抹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及时清洗产房。
第二十章动物育种数据管理与软件应用动物育种数据从狭义上讲,是指性能测定数据。
广义上则包括种畜的基本档案、性能测定数据、有关系统环境因素、遗传评估结果等。
对育种数据的有效管理既是育种方案实施的基础,也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章主要介绍动物育种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方法,并结合动物育种中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介绍有关软件的主要应用。
第一节育种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动物育种工作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育种数据的正确性。
个体的编号丢失或有误意味着育种资料的丢失,测量数据有误会导致育种工作前功尽弃。
因此,准确可靠的数据是育种工作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
一、动物的测量动物育种中的所有数据都来源于测量,花费于测量上的时间往往较其他育种工作花费的时间还要多。
有些测量如定期称重是件很繁琐的工作,而且有时很危险。
所以,动物的测量是一项既繁琐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测量前的准备测量前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与测量的准确性及测量速度有很大关系,为此,必须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所要测量畜种的品种、年龄、性别等。
2.掌握测量的项目及其各项目的测量方法,将各项目列于记录纸或笔记本上。
3.掌握各种量具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要对所用量具进行检查,检验量具的准确性,必要时须对量具进行校正。
在某些量具如磅秤、天平等运输或搬动时要特别小心,尽量避免大的振动。
4.进入牧场和畜舍前要注意消毒,进入后要保持安静。
(二)测量中应注意的事项在牧场和畜舍进行测量往往是一项嘈杂的操作,为使人畜安全且收集到准确数据,避免或减小噪音很关键。
噪音往往导致读错标签、听错号码,甚至使操作受阻,使操作人员精疲力竭。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减小噪音,保持安静首先应保证记录人员保持平静,注意力集中,避免因环境过热、过冷或过干燥以及灰尘大等引起的注意力分散。
要尽量排除其他噪音来源,如拴系所有不必要的狗;避免使用噪音很大的仪器设备;润滑测量点周围的所有门轴,以消除因关门或开门引起的挤压声或碰撞声,在任何金属与金属容易碰撞的表面粘上橡胶(如自行车内胎)以减小碰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