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的政治经济学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4
Gongqijun brief 1941-1969, Hayao Miyazaki was born on January 5, 1941, four brothers, ranked second.Their homes and lived in Bunkyo-ku, Tokyo, but because of wartime evacuation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their families moved to Utsunomiya City Kanuma city.Kanuma uncle lived in the city operates a plane factory, Hayao Miyazaki's father is headed in that factory.Hayao Miyazaki's mother was very strict, very smart minds.Hayao Miyazaki Mody's brother recalled later that he saw the "Sky" themother-in-law could not help but think about his mother pirates.Although not fully grown, but the personality down lifelike.Hayao Miyazaki primary grades one to three in Utsunomiya City primary school, but they returned to Tokyo.Tokyo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school.In 1947 when Hayao Miyazaki's mother is suffering from tuberculosis, lying in bed with a full nine years.From this film, "My Neighbor Totoro" can be seen during the dark days of the shadow of a Hayao Miyazaki.1958, the first long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video color animation film "The White Snake" (East video animation) exhibition,Hayao Miyazaki is the third year students hooked on the film, liked the original cartoon animation, he began to have interest.Hayao Miyazaki like Tu Tu paint used on some ships and things like aircraft, but will not be painted.He also resolved to be the master of a cartoonist.After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learning center Hayao Miyazaki enter Tokyo University student, majoring in political economics.1963, Hayao Miyazaki graduated fr om college, entered the eastbound video animation work.The first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works of the East reflected in the same year in December Animation Theater "Wanwan loyal possession".Followed by Hayao Miyazaki part in the first video produced by the first TV animation -- Junior ken> wolf.He plans to put the often were not adopted, but still sticks to his ideals Hayao Miyazaki.Russian cartoon read "Snow Queen", Hayao Miyazaki's minds more exuberant creative flame,He later recalled : This"I can see how the animation production is the cause .... treasure deserves careful animation is such a pure, simple and unadorned.allow our imagination to run through performance art .... not lost its force poemfiction or drama and other art forms. "1964.Hayao Miyazaki animation when East reflects the association's Secretary-General,it is high time the association vice chairman Tian-xun (Hayao Miyazaki is reportedly socialists).That too, Hayao Miyazaki Tian Zhu and his colleagues began to Miss U.S. Date.Autumn 1965, Hayao Miyazaki voluntary help high (Huotian) hun director of the "Solar Prince" The production teamas scenes of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painting.In October 2002, Hayao Miyazaki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o Tian Zhu Miss married, they had a son in January 1967."Solar Prince" exhibition in 1968, Hayao Miyazaki and his wife will attend the "boot wearing of" The Cat in the production.The next year, both together produced the "space ship flying buyulei".April 1969, the second son was born.1970-1979, 1971, Hayao Miyazaki left the video animation, and high (Huotian) - hun,Kotabe sheep were first together, "A-Pro tasks."In 1973, he and two high Tian-xun cooperation in the animation "Panda> exhibition.This works Hayao Miyazaki, who is one of four post-original, the script, and scene design, original paintings, a sizeable personal style play.June, Hayao Miyazaki, high (Huotian) - hun and sheep left Kotabe "A-Pro"adding "Zuiyo Picture."In July, Hayao Miyazaki Sand go to Switzerland, following a search of his work "The Alps girls ensemble," the inspirationInthis work he served as design and images constitute scene.In 1975, he went to Italy and Argentina Sand,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mother-thousand-mile-seeking"as well as scenes of the same design.1978, the first wholly produced by Hayao Miyazaki's works -- coming out of juvenile male, "broadcast on NHK.received favorable reviews, Hayao Miyazaki's thinking and style displayed in the film significantly.Tokyo, in 1979 he entered the movie News.1980 film "Lu Caliostro City III" (disaster)once again showed the "future years" adventure film style.1982 full-length cartoon "concerts" in German bookstores beginning of a series of Animage magazine.This has been a series of comics before the end of 1994.November 1982, the movie News from Tokyo, a freelance writer.1980-1989, 1983, director Hayao Miyazaki's animated version of "concerts" to start planning.high (Huotian) - hun as producers from the entire Topcraft studio film production.In July 1997, Hayao Miyazaki's mother, died 71 years ago.Animation Theater in March 1984 "concerts" exhibition, rich imagination and deep content.shocked the audience and the entire film industry.April, Hayao Miyazaki and two partners founded a high Hata, Shunroko hun "two horse" club.1985, founded Studio Ghibli, the company began to manufacture the "Sky".From the "Sky", Hayao Miyazaki has been working in Studio Ghibli,Up to now produced a total of succession "My Neighbor Totoro" and "Kiki's Delivery Service", "红", "Xinzhiyu""On Your Mark>, and the" Princess "animated films.Hayao Miyazaki has been drawing comics and childhood worship featuring cartoon character, but later in the creative process.He found he could only Tetsuka replicas, no matter how, is also unab le to break the shackles.Therefore, Hayao Miyazaki Tetsuka criticize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Japanese comic action cartoon industry.Many people think that the production of Hayao Miyazaki to retire after the "Princess" is not in the production of animated films, infact,Hayao Miyazaki's body can no longer do a film director, he said.Dry animation film directors live it is the dedication,So, because of some problems he can not personally directed the production, such as the "Princess".but also t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young people.But this does not mean he will give up the animation production work,Hayao Miyazaki animation production can also participate in some activities not covered everything, such as scripts, and other figures set.宫崎峻简介1941-1969年宫崎骏生于1941年1 月5 日,四兄弟中排行第二。
殖民模式下海盗与海权兴起西方能够建立殖民体系,能够维持西方与殖民地的巨大价格落差,这里面海权和海盗的作用是关键性的。
在蒙古的战争驱赶及其金融政策输出金银下,在大航海时代美洲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全球金银主要集中在西欧,导致以金银定价的价格革命,此后东西方的物价尤其是劳动力价格等就是有巨大的差价的,就如100多年前中国的华工苦力两三个月的工资就可以在北京买个四合院,只要活着回来就是广东的金山伯。
这巨大的差价造就了不同的信用体系和殖民渔利的前提条件,维持这样的信用体系的落差,就要海权和海盗起作用了。
中国的丝绸陶瓷,印度的香料运到欧洲,价格翻几十倍,最有名的就是胡椒,西方有一个成语是他没有胡椒,意思就是他是穷人,当年西方都是每一个人自己带自己的胡椒来参加聚会的。
如此的差价,定价合理吗?西方主流观点是殖民者延续下来的,是殖民者他们给世界缔造的逻辑,这就是:只要没有武力胁迫,没有垄断,成交的价格都是合理的。
但这个价格真的没有武力胁迫和垄断吗?这个武力胁迫和垄断是在贸易的通路海权层面,是由海盗支持和维护的。
在近代由于海洋被控制,只有能够与海盗建立良好关系和控制海洋的人,才有贸易机会,因此这样大的价格落差,只能由海盗和海权的垄断者攫取,不是一个公平的市场贸易的结果,在贸易上只有我能够到你那里贸易,没有你到我这里贸易的可能。
随着时间的发展,就是我到你那里贸易商定了关税,你到我这里由于原来没有贸易,关税多少是由我随意定的,这样的贸易和价格还是合理的市场定价吗?为了维持贸易的需要,海洋的贸易通道就非常重要,在以往的陆权时代,是贸易一路过来被一路收税,谁也绕不过税官的,但从海洋上的贸易则不受陆路关卡的限制了,而且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这样的价格差就产生了巨大的利润。
这里我们知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如此的价格落差经过贸易后会迅速降低的,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为何西方与东方殖民地的价格落差会不断的维持呢?这就是要通过海权和海盗建立起贸易的壁垒的,而且这个壁垒越高,越能够体现海权的价值。
海盗分金博弈论的故事海盗分金--博弈论的故事(一)海盗分金5名海盗分100枚金币。
规则是大家抽签分出1-5号,并按顺序提方案。
1号首先提方案,5人表决,当超半数同意时有效;否则1号将被抛入大海。
然后,2号提方案,4人表决,评判方式同上。
以此类推。
假定每个人都很聪明,1号提出什么方案,能使自己收益最大?答案是:(97、0、1、0、2)或(97、0、1、2、0)。
推理:假定1-3号都抛入大海,那末4号也活不了,所以,4号必须保住3号。
据此,3号可提方案(100、0、0)。
2号推知3号方案,可提出(98、0、1、1)方案,来拉拢4号和5号。
1号推知2号方案,可推出上述方案,拉拢住3号,以及4号或5号中的1人。
(二)博弈论与博弈类型博弈(Game),本是游戏、竞赛的意思。
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参与博弈的其他人员会怎么做?我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来取得最佳效果?博弈的例子到处可见:讨价还价、划拳、小孩猜拳、下棋、打牌,以及"三十六计"、"田忌赛马"等。
博弈论作为一种理论,最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冯·诺伊曼在1937年提出来的,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于1944年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公认为博弈论诞生的标志。
今天,博弈论已为数学的一个较为完善的分支,并在许多领域被运用。
在经济学领域的影响被称为"现代经济学的一次大的革命"。
博弈类型:1.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前者指参与者同时行动、同时出牌或亮招,如招标、考试等;后者指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次序,如下棋、战争、商业竞争等。
2.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
前者指参与者互相都"知己知彼",否则就是后者。
3.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前者指"你赢的就是我输的",如打麻将、下棋等;后者指大家的得失总和不为零,如势均力敌的战争会使两败俱伤,而商业合作会使"双赢"。
海盗的名词解释海盗这个词语往往让我们联想到勇敢的船长、惊险的海上战斗以及巨额财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海盗的定义并非如此浪漫。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海盗这一词汇进行解释。
一、历史背景1.1 海盗的起源海盗一词最早出现在英语中,它源于希腊语的“πειρατής(peiratēs)”,意为袭击。
在海贸时代的欧洲,海盗活动开始兴起。
他们通常是一些渴望财富和自由的水手或士兵,通过袭击船只,抢夺财物来维持生计。
1.2 海盗的黄金时代海盗的黄金时代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大航海时代。
这个时期,欧洲国家纷纷派遣船队探险,寻找财宝。
然而,这些强大的船队也成为了海盗们觊觎的目标。
被称为“海盗王”的威廉·基德、黑胡子爱德华·蒂奇等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传奇人物。
1.3 海盗的背景和特点海盗的背景多元,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社会阶层。
一些全职海盗为了寻求自由和财富,加入了海盗行业。
而另一些则因为特殊原因,如贫困、报复或被迫流亡,而成为了海盗。
他们通常擅长水战技巧,掌握着航海、导航和武器运用的技能。
二、海盗的活动2.1 攻击手段海盗战斗手段多样化,通常使用火炮、火箭筒和冷兵器等武器进行攻击。
他们会伪装成商船或无辜旅客,等待合适的时机袭击目标。
以速度和突袭为特点,他们往往在掌握机会后快速进攻,并掠夺目标船只上的财富。
2.2 非法活动海盗的活动通常被视为非法行为,因为他们侵犯了航海国家的主权和财富。
无论是私掠船还是自发组织的海盗团伙,他们都被国际社会视为罪犯。
然而,历史上曾存在一些国家授予私人船长私掠牌照,允许他们袭击敌对国家的船只。
三、现实中的海盗3.1 现实中的海盗活动虽然现代技术和国际合作使得海上贸易相对安全,但海盗依然存在于一些地区。
索马里、尼日利亚湾和东南亚等地是现代海盗最为活跃的区域。
海盗常常利用这些地方的政治不稳定和经济贫困,继续从事非法的袭击和劫持行为。
3.2 地方努力和国际合作地方当局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现代海盗的威胁。
索马里海盗的来历、猖獗原因、危害及应采取的对策自2009年4月份以来,随着法国和美国先后通过武力解救被海盗所劫持人质事件的先后发生,索马里海盗及亚丁湾航行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
接下来我想从索马里海盗的来历、猖獗原因、危害、应采取的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索马里海盗的来历海盗,意思是指在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船只的犯罪者。
这是一门相当古老的犯罪行业,自有船只航行以来,就有海盗的存在。
特别是航海发达的16世纪之后,只要是商业发达的沿海地带,都有海盗。
此犯罪行业独特的是:海盗者多非单独的犯罪者,往往是以犯罪团体的形式打劫。
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海岸线长3200千米,东南沿海为平原,亚丁湾沿岸为低地,内陆为高原,北部多山。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西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境终年高温少雨,河流稀少,主要河流有谢贝利河和朱巴河。
索马里自1991年以来一直战乱不断,沿海地区海盗活动猖獗,被国际海事局列为世界上最危险海域之一。
今年索马里沿海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海盗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目前活跃在索马里的海盗主要有四大团伙:一伙叫邦特兰卫队,是索马里海域最早从事海盗活动的团伙;一伙叫国家海岸志愿护卫者,规模小;第三伙叫梅尔卡,他们以小型渔船为主要作案工具;势力最大的叫索马里水兵,活动范围远至距海岸线 200海里处。
现代海盗在活动区域上和历史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仍集中在从非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
一般来说,现代海盗有五大主要活动区域,分别是西非海岸、索马里半岛附近水域、红海和亚丁湾附近、孟加拉湾沿岸和整个东南亚水域。
其中,东南亚水域最为危险,世界上有超过半数的海盗抢掠案发生于此,而印尼水域则是危险中的危险,是海盗最集中的地方。
二、猖獗原因自2009年7月20日以来,在索马里附近海域被海盗劫持的外国船只至少已有16艘,仅在8月19日晚至8月21日的短短48小时内,就先后有4艘船在亚丁湾落入海盗之手。
HEBEINONGJI摘要:近年来亚丁湾乃至整个索马里海域,海盗猖獗,对海上航行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海盗行为的受害者是国际航运中过往的商船以及某些家的公民。
为了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打 击海盗逐渐成为一项国家义务。
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组织签订了一系列公约将海盗行为规定为国际犯罪。
本文概括了海盗罪的起源与发展,结合现代海盗犯罪特征,分析索马里海域海盗猖獗的原因,并根据规范海盗罪的国际公约,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提出规制海盗犯罪的殳法建议。
关键词:海盗罪;国际公约;国际合作;海盗立法际法中的海盗问题及对中国的立法启示河北经贸大学徐子怡1海盗的起源与发展海盗是指公海上的劫掠者,其通常由不悬挂任何表明其国籍旗帜的船舶组成。
有人曾说过,自从船舶发明以后,海盗就出现了。
海盗行为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犯罪行为之一,最早记录是在公元前1350年的一块黏土碑文上。
古希腊史学家布鲁达克首次对海盗作出清晰的定义,即海盗为非法对船只和海上城市进行攻击的人叫1.1海盗的兴衰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战乱1.1.1古希腊罗马时期:海盗萌芽期海盗作为一种以烧杀抢掠为主的罪恶职业,最早的袭击对象是往返于地中海各大港口的古希腊商人。
到了古罗马时代,由奴隶主、贵族组成的元老院作为海盗的背后推手,使海盗进化为一股有组织的势力,为奴隶主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
当时的海盗,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多见。
1.1.2中世纪腾盗兴盛期在公元后的一段时间里,欧洲的海盗还只在地中海区域作乱。
但在进入中世纪以后,来自欧洲北部的维京人开始在英、法等国沿岸出现。
这些“北欧海盗”登陆并洗劫沿岸地区,当时欧洲各国普遍战斗力低下对海盗无力抵抗,纷纷采取缴纳赎金的方式换取一时安稳。
1.1.3大航海时期:海盗黄金时代16世纪的西半球充满着无尽的财富和机遇,随着新大陆、新 航线的开辟,在三角贸易的驱使下,当时主要海域上行驶着满载黄金和货物的商船,而处于这场罪恶贸易中心的加勒比海、地中 海、阿拉伯海和西非海岸,自然成活动了海盗掠夺的天堂。
海盗的概念海盗是指在海上进行抢劫、掠夺和劫持船只的非法行为的人员。
海盗的概念源远流长,在古代就已经出现,并且在某些历史时期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
海盗活动盛行的时期可以追溯到17世纪以后的加勒比海地区和印度洋。
与海盗有关的历史事件、文化形象和传说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想象和探索空间。
首先,海盗行为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社会的威胁性。
海盗行为一般以劫持商船和抢劫财物为目的,这导致了海上贸易的不安全和商业活动的受阻。
海盗的攻击和掠夺带来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当时的贸易和经济发展。
海盗活动的盛行还使国家在海上保护商船和港口设施方面不得不提高警惕,增加了经济和军事的开支。
其次,海盗行为与国家之间的斗争和冲突密切相关。
在某些历史时期,海盗行为是国家实现海上霸权和地区控制的手段之一。
例如,17世纪末的加勒比地区就是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家之间争夺海上权益和殖民地控制的战场。
海盗在这种背景下成为各国政府雇佣的私掠船队的组成部分,为国家进行私掠活动,攻击敌对国家的商船和军舰。
此外,海盗的文化形象也深入人心。
海盗通常被描绘为潇洒、勇敢、冒险和自由的形象,这使得海盗在文学、电影和游戏等媒介中成为了重要的创作元素。
《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就是以海盗为题材的经典代表。
这种文化形象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也使得海盗成为了一种受人追捧和模仿的角色。
然而,这种偏向于浪漫化和英雄化的描绘也使许多人对海盗一词产生了误解,海盗行为本身实际上是一种非法和暴力的行为。
最后,海盗的概念在现代有所演变。
随着国际法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加强,各国通过联合巡逻和合作打击等方式共同遏制海盗活动。
例如,近年来索马里海盗活动频发,国际社会积极开展护航行动,保障重要海域的安全。
对海盗行为的打击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领域之一。
综上所述,海盗是进行海上劫持、抢劫和掠夺的非法行为的人员。
海盗行为对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经典的博弈论分析案例——“海盗分金”问题5个海盗抢得100枚金币,他们按抽签的顺序依次提方案:首先由1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5人表决,超过半数同意方案才被通过,否则他将被扔入大海喂鲨鱼,依此类推。
“海盗分金”其实是一个高度简化和抽象的模型,体现了博弈的思想。
在“海盗分金”模型中,任何“分配者”想让自己的方案获得通过的关键是事先考虑清楚“挑战者”的分配方案是什么,并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收益,拉拢“挑战者”分配方案中最不得意的人们。
假设前提假定“每个海盗都是绝顶聪明且很理智”,那么“第一个海盗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才能够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推理过程从后向前推,如果1至3号强盗都喂了鲨鱼,只剩4号和5号的话,5号一定投反对票让4号喂鲨鱼,以独吞全部金币。
所以,4号惟有支持3号才能保命。
3号知道这一点,就会提出(100,0,0)的分配方案,对4号、5号一毛不拔而将全部金币归为已有,因为他知道4号一无所获但还是会投赞成票,再加上自己一票,他的方案即可通过。
不过,2号推知3号的方案,就会提出(98,0,1,1)的方案,即放弃3号,而给予4号和5号各一枚金币。
由于该方案对于4号和5号来说比在3号分配时更为有利,他们将支持他而不希望他出局而由3号来分配。
这样,2号将拿走98枚金币。
同样,2号的方案也会被1号所洞悉,1号并将提出(97,0,1,2,0)或(97,0,1,0,2)的方案,即放弃2号,而给3号一枚金币,同时给4号(或5号)2枚金币。
由于1号的这一方案对于3号和4号(或5号)来说,相比2号分配时更优,他们将投1号的赞成票,再加上1号自己的票,1号的方案可获通过,97枚金币可轻松落入囊中。
这无疑是1号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方案了!答案是:1号强盗分给3号1枚金币,分给4号或5号强盗2枚,自己独得97枚。
分配方案可写成(97,0,1,2,0)或(97,0,1,0,2)。
分析1号看起来最有可能喂鲨鱼,但他牢牢地把握住先发优势,结果不但消除了死亡威胁,还收益最大。
黄岩岛对峙背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作者:陈天明徐群李君芳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2期【摘要】2012年南海争端呈愈演愈烈的趋势,黄岩岛事件拉开了南海保卫战的序幕。
以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为视角,通过分析南海重要性、中国南海石油开采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南海问题现状,提出了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途径及建议。
【关键词】南海资源;南海问题;经济安全;地缘战略4月10日,菲军舰闯入中国黄岩岛海域,在“维护主权”的旗号下对避风停靠在黄岩岛(菲称为帕纳塔格岛礁)的中国渔船进行袭扰,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
对峙持续时间长达月余,事件发生后,中方一直表示将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但菲方却不断扩大事态,发表错误言论,高调引进武器装备,渲染军事对抗。
黄岩岛事件在持续数月后,随着中方宣布南海进入休渔期后已渐趋缓和,但直至今天尚未告一段落。
一、南海争夺的目的性分析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疆域的争夺的焦点已向海洋转移。
目前我国拥有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其中南海占到总海域面积的70%。
南海关系到中国的生存空间和长远发展,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意义都非同小可。
目前南海争端直接涉及到7方6国,存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
南海争夺战的背后不仅是各种政治军事的冲突与对抗,更是利益的争夺。
(一)南海资源丰富南海地区已发现鱼类有1000多种,其中有20多种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面对近海几乎无鱼的尴尬,许多渔民已深入南海捕鱼。
同时南海地区分布了10多个油气盆地,油气储量据专家估计有350亿吨,除此之外南海地区已发现20余种矿物资源如石英、钾长石等,品质储量均可观,众多的岛礁也是南海一大重要资源。
(二)地理位置优越南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是众多国家的海上航运生命线,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该水域。
同时南海是我国南部安全的重要屏障,有利于抵御敌战略空袭、掩护陆上兵力行动。
同时南海也是我国海军战略前出的重要通道。
趣味经济学:海盗船抢劫前为什么要升起骷髅旗?5:57今天是开学第一讲,我们来聊一聊什么是经济学?你先别急着听答案,我现在跟你说一个跟海盗有关的故事。
说道海盗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船只、凶暴残忍的亡命之徒,还是那边有一个骷髅加上两根儿交叉骨头图案做成黑色海盗旗,又或者是《加勒比海盗》里帅气,但有点疯疯癫癫的杰克船长呢?但其实海盗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总是喜欢打打杀杀,还经常用各种凶残血腥的手段来对付无辜的人。
恰恰相反,其实海盗们非常爱好和平。
听到这儿,现在你可能会想,这是在逗我吧!这还真不是我随口瞎说的。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彼得里森在研究17世纪末到18世纪早期的海盗历史时,发现他们在打劫商船时都不太喜欢暴力手段。
他们更希望的是,当对方看到海盗旗树起来的时候就乖乖投降。
这是为什么呢?教授经过研究后发现,海盗们这么做其实是经过了一番仔细地考量和权衡。
暴力手段是海盗的本能,但是这种行为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成本。
比方说,他们自己可能就会在战斗中受伤,甚至死亡。
海盗船也可能会因此受损。
如果架个大炮直接把对方的船轰得稀巴烂,虽然自己感觉爽了,但战利品也化为乌有。
再说,在打劫时候,可以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暴力冲突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财富。
海盗的行为背后,实际上体现的就是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所以经济学不是教你如何赚钱的学问,它不能帮你预测明天的股票是涨还是跌,它也不是什么高深的数学应用。
比如有好几个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们,他们也并不是靠数学才拿奖。
甚至经济学在很多问题上都无法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
比如,未来几年到底是美国还是中国的经济会发展得更好呢?这时候,你可能就会问,学习经济学到底能帮助我做什么呢?首先,经济学研究的,其实是整个经济世界运转的规律。
比如,为什么超市里水果会打折,但食盐却从不降价促销。
京东和阿里巴巴有可能会握手言和从此不打价格战吗?再比如,为什么钱存在银行里还是会越来越少呢?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你认识和理解这些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西方经济学说这门学问,从16至17世纪的重商主义开始到现在,根据20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归纳地讲,在经济学说史上经过了六次革命,当然这不是指政治上的革命,而是指理论学术观点上的革命。
西方经济学是从重商主义开始的。
马克思断言:“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即是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产生的“那个时代是海盗式的帝国主义时代,贸易与开拓殖民地相联系,与毫无节制地剥削殖民地相联系,与非公开的战争相联系(各国政府尤其是英国政府,往往拒绝为此承担责任),与长期濒于战争边缘的状况相联系。
”所以重商主义作为一个体系,主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按照熊彼特的意见,重商主义体系的基本内容就是出口垄断主义,外汇管制和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君主有权统治经济和铸造货币,有权控制对外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重商主义认为国家要干预经济,国家要参预经济活动,对它进行广泛调节;认为国家财富的关键就是金银,输入金银可以润滑工商业的齿轮;在重商主义思想指导下,他们鼓励生产出口品,实行补贴,发展商品输出,限制进口,多搞顺差贸易,以此来换回金银,金银积累的增加,也反映国内财富的增加。
重商主义者蔡尔德(Josiah Child)说过,“对外贸易产生财富,主张上,不是自由贸易,而是建立高度关税壁垒,实行关税保护政策。
可见,重商主义的思想集中在供给方面,是最早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学。
但是,重商主义的这种指导思想与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带来他们所说的那么美妙的景象,而是出现了生产力的危机。
这样,作为重商主义的整体不能不垮台。
比如法国,它出口的制成品越多,换回的金银越多,结果越穷。
而在非重商主义流行的国家,比如英国,反而民富国强。
经济生活的实践预示着经济学说将面临一次革命。
重商主义的研究对象必然在流通过程,而“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一、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产生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海盗桶原理海盗桶原理,又称为“海盗桶效应”,是指一种心理学现象,用来解释人们在面对资源分配时的行为。
这一原理最早由心理学家约翰·纳什提出,后来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
海盗桶原理主要描述了人们在资源分配中的自私行为和合作行为之间的矛盾心理,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对策略。
在海盗桶原理中,最典型的情景是,假设有一组海盗抢到了一桶宝藏,但他们需要决定如何分配这份财富。
如果只有一个海盗提出分配方案,其他海盗可以选择支持或反对,反对者将被扔下船。
因此,提出方案的海盗需要尽可能让其他海盗支持他的提议,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
这一情景揭示了人们在资源分配中的自私和合作的心理。
海盗桶原理反映了人们在资源分配中的复杂心理。
首先,人们往往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
这种自私的心理导致了一些人采取竞争的方式来获取资源,甚至不择手段。
然而,与此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实现共赢的局面。
海盗桶原理还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资源分配时的策略性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根据情境和他人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策略。
当面对合作的机会时,人们可能会选择相信他人,采取合作的策略;而当面对竞争的情境时,人们可能会采取自保的策略,以确保自己不会被排斥在外。
海盗桶原理对于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组织中,资源分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而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往往会影响到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因此,了解海盗桶原理有助于组织管理者更好地设计资源分配机制,激励员工的合作和创新,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海盗桶原理揭示了人们在资源分配中的自私和合作心理,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策略性思维。
了解海盗桶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启发,谢谢阅读。
国际政治方面论文选题13. 国际恐怖主义、毒品、海盗、非法移民等非传统安全问题14. 国际非政府组织研究15. 国际制度相关理论研究16.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研究17. 近现代西方理想主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18. 台湾政治生态研究19. 近代国际关系中的均势外交20. 近现代法国与欧洲政治21. 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22. 国际政治传播研究1、日美安保体制的演变2、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3、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4、网络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5、冷战后俄罗斯外交战略6、中东地区格局研究7、国际非政府组织研究8、欧洲一体化研究9、冷战后美国的中东战略10、二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11、中苏(俄)关系研究12、美国政治制度研究13、美国对台军售问题14、台湾问题与中日关系15、美台关系研究16、乔治凯南与美国对外政策17、国家安全委员会/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外决策18、东亚各国的政治民主化与政治稳定19、东盟的一体化建设20、东亚地区合作研究1. 试论邓小平地缘政治思想2. 军火贸易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3. 东亚金融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4. 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霸权稳定论的阐释与评判5. 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国际无政府状态6. 冷战后国际政治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7. 英美主流媒体如何在国际冲突中谋求重叠共识8. 美国新型保护主义的动力机制9. 欧盟东扩的政治动因分析10. 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的日美安全合作研究11. 包容性增长思想研究12. 论政治犯不引渡原则适用与限制13. 东亚产业转移的地区政治效应分析14. 从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看国际政治新闻中语法隐喻的汉译15.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16. 试论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霸权稳定论17.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基本问题探析18. 国际反倾销本质的政治经济分析19. 论中俄安全合作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古典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是在古典经济学时代形成的。
古典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是政治经济学之后发展的基础,因此,探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从古典经济学开始。
研究对象是对某一学科研究内容、范围的高度概括。
它确定学科研究的内容、范围、方向等问题。
确定研究对象的意义在于,它是学科研究的起点。
只有确立了科学的研究对象,才能建立科学的学科体系。
任一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
学科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的区别。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是由古典经济学完成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最初的确立也是由古典经济学完成的。
斯密和李嘉图等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是通过萨伊等人阐述的。
萨伊是斯密理论在法国的阐释者。
由于斯密的《国富论》是经济学专著,不适合于教学,萨伊将其改编成教科书,1803年出版。
书名为《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全书由生产、分配、消费三篇构成。
此所谓“三分法”。
此后,李嘉图的追随者詹姆斯·穆勒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此所谓“四分法”。
人类的经济行为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
前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力方面或者资源配置问题或者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后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关系方面或者经济制度问题。
在古典经济学那里,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体现两个方面内容的统一即资源配置研究与制度分析的结合和统一。
或者说,古典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是在结合经济制度及其演变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
或者说,古典经济学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一定制度背景下的资源配置或经济运行。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确定受研究任务的制约。
从古典经济学以来,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确定为一定制度背景下的资源配置。
但是,在不同的具体任务下,具体对象会有所差别。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西方经济学说这门学问,从16至17世纪的重商主义开始到现在,根据20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归纳地讲,在经济学说史上经过了六次革命,当然这不是指政治上的革命,而是指理论学术观点上的革命。
西方经济学是从重商主义开始的。
重商主义产生于海盗式的帝国主义时代,贸易与开拓殖民地相联系,与毫无节制地剥削殖民地相联系,与非公开的战争相联系,与长期濒于战争边缘的状况相联系。
所以重商主义作为一个体系,主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按照熊彼特的意见,重商主义体系的基本内容就是出口垄断主义,外汇管制和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君主有权统治经济和铸造货币,有权控制对外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重商主义认为国家要干预经济,国家要参预经济活动,对它进行广泛调节;认为国家财富的关键就是金银,输入金银可以润滑工商业的齿轮;在重商主义思想指导下,他们鼓励生产出口品,实行补贴,发展商品输出,限制进口,多搞顺差贸易,以此来换回金银,金银积累的增加,也反映国内财富的增加。
重商主义者蔡尔德(Josiah Child)说过,“对外贸易产生财富,主张上,不是自由贸易,而是建立高度关税壁垒,实行关税保护政策。
可见,重商主义的思想集中在供给方面,是最早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学。
但是,重商主义的这种指导思想与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带来他们所说的那么美妙的景象,而是出现了生产力的危机。
这样,作为重商主义的整体不能不垮台。
比如法国,它出口的制成品越多,换回的金银越多,结果越穷。
而在非重商主义流行的国家,比如英国,反而民富国强。
经济生活的实践预示着经济学说将面临一次革命。
重商主义的研究对象必然在流通过程,而“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一、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产生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2.0(完整版)一、常识题1.古罗马提出了庄园经营应遵循多卖少买原则的是(加图)。
2.以下属于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是(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
3.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完全竞争市场机制)。
4.“斯密教条”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
5.亚当•斯密研究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基础是(分工和交换学说)。
6.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是(马尔萨斯)。
7.马尔萨斯最有名的理论是(人口理论)。
8.李嘉图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
9.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分配理论)。
10.最早提出建立“纯粹经济学”主张的是(西尼尔)。
11.萨伊的销售论认为(供给为本身创造需求)。
12.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西斯蒙地)。
13.数理经济学的鼻祖是(古诺)。
14.“和谐经济论”的提出者是(巴斯夏)。
15.魁奈依照社会上人们与“纯产品”生产的关系,把社会上的人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
16.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涉及的一般法则包括(生产法则、消费法则、分配法则)。
17.斯密关于资本的用法包括(农业家的用法、矿业家的用法、制造者的用法、批发商人的用法、零售商人的用法)。
18.威廉•配第的重要经济学著作有(《赋税论》、《政治算术》、《货币略论》、《爱尔兰的政治解剖》)。
19.斯密的赋税四原则包括(公平原则、经济原则、便利原则、确定原则)。
20.纯产品理论在魁奈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核心。
21.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与“看不见的手”理论。
22.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
23.加图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农业志》,认为农庄生产应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主。
24.瓦罗在《论农业》中将奴隶当成工具,瓦罗在农业生产上看到了雇佣劳动比奴隶劳动优越。
25.尼科尔•奥雷斯姆《论货币的最初发明》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本专门讨论某一经济问题的专著。
海盗的政治经济学
作者:段宇宏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7年第02期
船长并不能为所欲为,与船员地位平等,并无等级之差。
只有在发生战斗的时候,船长拥有绝对指挥权。
海盗是长盛不衰的文艺作品题材,好莱坞的《加勒比海盗》系列是近年最为著名的海盗类电影,当然它还加上了奇幻色彩。
就算影评界说它越拍越烂,但票房依旧火爆,可见人们对这种题材的喜爱。
电影里的那些家伙过着目无法纪的生活,他们举止粗鲁,笑声豪爽,闲暇时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纵横万里波涛作奸犯科就是他们的营生,貌似给人一种海上梁山好汉的感觉。
安那其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也叫作“无政府主义”,由于藐视社会的法律和制度是海盗给大家的印象,所以海盗的旗帜——骷髅旗也被一些无政府主义者用来当作自己的标识。
其实不同地区的海盗有不同形态的旗帜,只不过骷髅旗的形象通过欧美文化已经在人们的印象中固化,后来也被广泛地采用。
海盗船并不会一直打着骷髅旗,那样会提前暴露目标,让“猎物”跑掉,他们会先挂上伪装的旗帜,等到接近目标,进入可攻击范围才突然挂上海盗旗。
这说明海盗虽“粗”但却不“傻”,而且还比较精明。
文学化的海盗形象与真实的海盗有差距,海盗的精明可不止于此。
比英国还早了150年的“大众民主”
既然是一种组织,就会有自己的管理模式。
海盗内部如何组织、怎么分配利益、如何解决纠纷,外部世界就知之不多。
美国学者彼得·里森在他的《海盗经济学》里揭示,海盗自有一套政治经济学,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还超过了很多先发国家的水平。
18世纪早期,平均每个海盗团伙大约80名成员,大团伙也有200人左右。
个别团伙的规模更为庞大,所以还会组建分队,如巴沙格缪·罗伯茨船长统领的海盗团有500余名成员,由4艘船组成。
海盗们的平均年龄28.2岁,可以说几乎是由荷尔蒙旺盛、好勇斗狠的年轻人组成,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说来很少有人相信,海盗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模式。
英国1868年第二次议会大改革扩大选民基础,才从“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方向迈进。
海盗们的“大众民主”比英国还早了150余年。
这并非表示海盗们具备文化水平、拥有先进政治素养,而是人的自私本性驱使下,经济利益推动出来的博弈结果。
讨厌和恐惧真实海盗的人更多,在他们的印象中,海盗必然与偷窃、抢劫、诈骗、斗殴、杀人等勾当关联,过着混乱无序的生活。
其实海盗的内部,没有法官、警察和律师,他们的生活秩序相当井然。
任何组织要成功谋求共同事业,使群体受益,它需要内部的团结与秩序,哪怕是一个犯罪团伙。
海盗自会遵循经济学先驱亚当·斯密总结的原则:某个社会的成员都是杀人越货之徒,那他们至少必须做到,不以这个社会中的其他人为杀人越货的目标。
这不是海盗们道德高尚,只有在内部遵循规则和秩序,才能保障自己安全并获得利益。
道德与规则的起源本就不是来自人性本善,而是怕遭到对等伤害。
船长和舵手的权力有多大
团伙若想提升效率,增大成功机会,需要提升组织化程度,也就是打造组织造构,同时产生领袖。
每艘海盗船上自然要有一个带头人,通常是船长。
海盗们以武力打家劫舍,无非是想获得经济利益,但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存在着较高的伤亡风险。
船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如何选定猎物,怎么接近目标,如何战斗,遇到袭击怎样反应,需要有领头人来指挥,不然就会乱哄哄一窝蜂,毫无战斗力可言。
海盗船的权力结构与领袖产生方式与正规商船截然不同,商船通常归属于老板或众股东,他们会聘请一位船长,授予其权力,由他实行绝对的专制统治,掌管着生杀予夺大权。
船员们是由投资方支付薪水,交由船长来发放,服从命令自是首要义务。
无论何时,商船上都是等级森严,船长及其助手的待遇与众人也有天壤之别。
海盗船长则由成员们推选产生,而且会有几位候选人参予角逐,首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展示自己的能力,宣讲自己如何为共同利益服务的决心,然后海盗们投票选择出认为优秀的一个担任船长。
商船的船长如果品德过硬且能力出众,同样会管理得井井有条,若船长本人品行恶劣,就可能出现克扣薪饷、虐待船员的现象,情况严重的甚至闹出人命,有时候船员们会集体造反,爆发血腥内斗,以悲剧收场。
海盗船长就任后并不能为所欲为,船长与船员的地位平等,并无等级之差。
大家可以跟船长开玩笑、一起吃饭,也可以批评他的错误。
有一种情况下例外,即发生战斗的时候,船长拥有绝对指挥权,所有人必须无条件服从,违者将受到严惩。
战斗结束,船长的特权自动解除。
海盗们如果认为船长决策失误,能力欠缺,经过众议可以罢免船长。
有艘海盗船,曾在一次航程中更换过13个船长。
一位叫本杰明·霍尼戈的海盗船长被船员们罢免,原因是他不愿意劫掠英国船只。
“舵手”在和平时期才是真正具有权威的人,他同样由海盗们推举产生。
设置这么一个职务的目的是基于分权原则,不想让船长权力太过集中。
平时,船长的决定要经舵手同意才可付诸执行。
舵手还有重要职责: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江湖,矛盾在所难免,舵手平时需仲裁海盗成员们的纠纷,怎么裁判由他说了算,包括有时候审判船长;海盗们有规定,捕获商船后,金银之类的财物必须掠走,但舵手可以第一个登船,检查财物,决定金银之外哪些可以留给原船主,哪些可以带走。
当然,若发生战斗,舵手的权力又在船长之下。
自私本性与“看不见的手”
海盗们的财富是团体用性命换来的,每个人都希望自身利益得到保障,他们才会关心权力的结构,注重利益分配机制的公正性。
西印度的海盗们演化出了“海盗宪章”,战利品将依据宪章分配,扣除掉维修、购买枪支弹药和食物等成本后,剩下的利润才拿出来“分红”,船长和舵手因承担了更多责任,所以他们可以多分一些,其余的由成员们均分。
西印度海盗船的协议与账册显示,从船长的权力与责任到利益分配方式,规定十分详尽。
如“给猎手支付200个西班牙银币,给维修和保养船只的木工支付100至150个银币,给外科医生200或250个银币”。
成员中受伤者,根据伤残程度,可获得不同程度奖励,如少了右手的,获得600个银币或者6个奴隶;少了左手,则略降一点,获得500个银币或5个奴隶。
对伤残程度,尤其是左右手脚伤残的区别对待,充分说明了海盗们制订规则时考虑得细致,毕竟大部分不是“左撇子”。
好勇斗狠的海盗们没有学过政治学和经济学,也没人给他们搞过启蒙,他们内部能演化出这一套体系,完全是小共同体中人的自私本性驱使。
由于事业的风险度高,使得成员们更注重制度与规则的设计。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协作才能生存和发展,合作有利于自己,组织协作需要能保障个体利益的规则,也就等于保护了大家的权益,它也符合“看不见的手”所阐释的原理。
(作者为《凤凰周刊》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