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局域网PASC的构建与应用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2.18 KB
- 文档页数:2
区域PACS医学影像信息共享系统的组成与应用PACS指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以全数字化、无胶片方式采集、阅读、存储、管理、传输医学影像资料,实现影像资源共享,以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1]。
为适应不断增长的人民医疗需求,均衡医疗资源的分布,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我院与武进区基层医院建立了区域PACS医学影像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了武进区基层医院和我院影像资源的共享,优化了医学影像资源的配置,上级医院医学影像专家可以在千里之外,观看通过通讯网络传来的影像资料,从而为基层医院提供诊断服务,形成真正意义的远程放射学。
1.系统概述区域PACS医学影像信息共享系统系统是建立在我院RIS和PACS基础构架上的大型综合性共享系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医学图像进行数字化重建,实现远距离的图像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处理。
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着眼于全局,设计思想理念先进,通过本系统,使用者可以很方便、清楚地了解到每家医院影像科医师在何地、何时、完成了何检查,使整个工作明晰、准确而有力度。
同时利用网络信息流取代物质流,真正做到无纸化办公,无胶片化图像浏览,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区域PACS医学影像信息共享系统整合了原来RIS/PACS的所有功能,各个医院影像科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系统管理、浏览每个病人的基本信息、检查信息、检查图像、诊断报告。
通过与HIS以及其他网络紧密结合,各医院临床科室医生也可以方便调阅病人检查图像和检查报告,从而为病人提供优质诊疗。
区域PACS医学影像信息共享系统是一个把我区各医院所有影像科医疗、管理、教学、科研融为一体的大型的综合性共享系统,为医院影像科医生、技师、护士构架了一个大型网络平台,对提高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各科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保证医疗质量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各医院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2]。
2.系统体系结构、工作流程区域PACS医学影像信息共享系统采用三层体系架构:最内层是数据层,各基层医院均有自己的服务器,服务器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与系统有关的信息,所有本地影像资料都保存在各医院本地服务器中。
基于PACS共享平台的远程影像协同服务的应用分析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PACS(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已经成为医疗影像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便捷的影像管理和共享平台。
在这样的平台上,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患者的影像资料,为患者提供更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而基于PACS共享平台的远程影像协同服务,更是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了最小,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通过对基于PACS共享平台的远程影像协同服务的应用分析,探讨其在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服务模式下,医生不再局限于医院内部的狭窄空间,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访问到各地的患者影像数据,进行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
这样既可以解决患者在地域上的就医不便,也能够给医生提供更多的临床案例和数据支持,提升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水平和效果。
在当前的医疗领域,基于PACS共享平台的远程影像协同服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大型综合性医院还是社区医疗机构,都可以通过PACS系统搭建远程影像协同服务平台,实现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即时交流和协作。
在医生之间的远程影像协同服务方面,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建立多中心合作的影像诊断平台,通过PACS系统将多个医院的影像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让不同科室的专家可以共同诊断、讨论病例,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医疗建议。
在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远程影像协同服务方面,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远程医学影像诊断服务。
患者可以在家通过手机或电脑上传自己的影像数据,医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查看和诊断,给予患者远程咨询和建议。
这样的服务模式大大缩短了医患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和医疗服务的效率,也为医疗机构减轻了一定的医疗负担。
基于PACS共享平台的远程影像协同服务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使得它成为医疗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患者的影像数据,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患者提供即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区域pacs实施方案区域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实施方案是为了解决医疗影像管理和共享的需求。
该方案涵盖了硬件、软件、网络和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
首先,硬件方面,区域PACS实施方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医学影像设备,包括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如X光机、CT扫描仪、MRI等),存储设备(如硬盘、磁带库)和传输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度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能够支持多种格式的医学影像数据,并且能够进行远程传输和存储。
其次,软件方面,区域PACS实施方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影像管理软件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和处理软件、图像存储和检索软件、图像传输和共享软件等。
这些软件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能够支持多种影像格式的解析和转换,能够实现影像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共享,以及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不同需求。
再次,网络方面,区域PACS实施方案需要建立一套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以支持医学影像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共享。
这需要建立一个私有的数据通信网络,采用高速的光纤传输技术和先进的网络设备,以确保医学影像数据的安全和稳定传输。
最后,人员培训方面,区域PACS实施方案需要为医院和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对于PACS系统的操作和管理能力。
这包括培训医学影像技术人员,使其能够熟练运用PACS系统进行图像采集、处理和存储;培训医院管理员,使其能够有效管理PACS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培训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使其能够熟练使用PACS系统进行影像检查和诊断。
总之,区域PACS实施方案是一个综合的项目,需要在硬件、软件、网络和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实施。
只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PACS系统,才能够实现医疗影像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中小医院放射科的计算机建设与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中小医院放射科计算机建设与应用。
方法利用自己开发的放射科管理系统(RIS)通过局域网与医院的HIS系统,万东的DR设备软件联机,以及和东软CT软件、数字胃肠软件配合使用。
构成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具有小型PA CS 功能的放射科管理系统。
结果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增加了科室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PACS 放射科 RIS【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048-03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应用非常普及,放射科的许多设备都以数字化,一些三甲级医院依靠其经济势力直接购买了价格昂贵的PACS系统。
对于中小医院目前还很少有能力承受这样的经济负担。
我院是二级综合性医院,住院床位数500张,放射科日检查病人150人左右,为了便于科室管理, 我于1999年用FoxPro中屏幕生成器开发了一套放射管理软件,随着科室需要的增加,于2003用PowerBuilder 开发软件和SQL2000数据库软件配合开发了目前使用的这套科室管理系统,结合万东的DR软件,以及东软CT软件、数字胃肠软件,使科室管理更加系统化,使用更加便捷。
让科室的管理效果近似于PACS的管理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放射科计算机软件构成1.1.1 RIS服务器软件配置整个服务器是基于WINDOWS2000 SEVER提供服务 ,开发软件是利用powerbouilder9.0, 数据库软件是利用SQL2000。
1.1.2 RIS工作站软件:系统软件为WINDOWS2000或WINDOWSXP,应用软件为自己开发RIS软件。
1.1.3 DR技师工作站软件系统软件为WINDOWS2000,应用软件为万东DR采集软件。
1.1.4 DR诊断工作站软件系统软件为WINDOWSXP,应用软件为万东DR诊断软件。
1.1.5 CT主控机软件系统软件为WINDOWS2000,应用软件为东软开发的CT 采集,控制软件。
医院放射科远程影像及PACS系统的临床应用与管理科技不断进步,医院数字化进程不断深入,医学信息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网络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为患者与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应用PACS系统让医学影像信息能够得到快速传输和共享,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医院诊疗效率和患者满意率,远程影像是实现远程会诊的重要组成,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作用显著。
在放射科应用远程影像与PACS系统有助于实现放射科数字化,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深化研究远程影像与PACS系统在医院放射科中的临床应用与管理意义重大。
标签:数字化X摄影;放射科;医院管理;医学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医用物理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1]。
放射医学自1895年德国科学家威廉-伦琴发现X 射线以来,经过了110多年的发展,放射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机制、损害以及修复的规律。
放射医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以及发展前景,现临床上医院放射科采用的设备包括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放射医学也叫核医学和原子医学,是在核能的基础上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的,而放射医学发展至今,在临床上衍变产生了医学影像学,从而对人体进行检查和诊断,传统的放射医学检查方法单一,图像结果密度较小,不利于医师的观察和诊断,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治疗及康复,医学图像存储于传输系统(PACS)的逐渐成熟与完善,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PACS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医院放射科检查以及医院就诊数字化、信息化。
1 PACS系统应用优势PACS系统是进行医学图像管理的系统,借助该系统能够对医疗图像实现收集、存储、处理、传输等操作,且该系统能通过图像数字化降低管理成本、物料成本,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确保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2]。
CT图像局域PACS的建立与应用
许玉林;崔英英;侯建新
【期刊名称】《社区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4)05S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CT图像局域PACS系统的方法。
方法对于CT图像进行采集,通过局域网传输,实现CT图像资料的共享,诊断报告的打印,无胶片存储及管理。
结果通过局域网PACS的建立,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实现了胶片存储及资源共享,一年可节约成本20多万元,提高了效益。
结论局域PACS的建立可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并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总页数】2页(P22-23)
【关键词】CT;PACS;图像采集处理;局域网
【作者】许玉林;崔英英;侯建新
【作者单位】泰安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相关文献】
1.CT图像边缘退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图像尺寸测量中的应用 [J], 陈平;潘晋孝;刘宾
2.基层医院CT、MR图像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J], 彭杰;李励;何新雄
3.CT多维图像及PACS在主动脉夹层的应用 [J], 李学华;王宝才
4.局域网分布式超声图像信息系统(PACS)的应用与改进 [J], 张海;宋赞;吴瑛;刘洁梅;廖京生;罗慧;张铃;廖京州
5.CT图像的PACS存档与通信应用研究 [J], 孟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A C S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顾韵斌(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宁波315020)应用科技口离要]介绍和分析P A cs系统概况、功能特点、构建应用等。
实践证明P A C S系统方便了影像资料的管理和传输.提高了放射科的工作效率,为临床一线提供及时的诊断依据,更为医院进一步实现整体信息数字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陕罐词】医学影像;PA CS;数字化1PA C S系统概述1)PA C S(',Pi ct ur eA r chi vi ngandC om m uni cat i onSyst 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它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胡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
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初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算叽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
2)RIS(R a di ol ogyI nform at i onS yst em'),,即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是放射科的登记、分诊、影像诊断报告以及放射科的各项信息查询、统计等工作的管理系统。
R IS与P A C S紧密相连,构成医院数字医疗设备、影像及报告管理的解决方案。
3)D I C O M(D i gi t al I m a gi ng and C om m un i cat i on i n M edi c i ne,医学数字化影像及交流协议),其字面含义很清楚,包括了医学的数字成像和通信两个方面。
在D IC O M 标准中详细定义了影像及其相关信息的组成格=-t T m交换方法,利用这个标准,人们可以在影像设备上建立一个接口来完成影像数据的输入/输出工作。
随着技术的发展,D I C O M30允许R I S数据库嵌入PA C S当中,R I S实际上已经与PA C S融合在一起了。
P A C S能够实现影像获取,影像数字化归档存储,影像查询、预取,专业医学影像分析处理等功能。
放射科局域网与医院信息网络系统整合的方法与问题总结陶庆彬;刘宇;杨嘉辉【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突飞猛进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网络建设也迫在眉睫,如何将放射科局域网与医院内部网络系统整合,为将来PACS上线打下基础,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网络整合对接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level advance by leaps and bounds,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network building is imminent. How to integrate radiology LAN and hospital internal network and system,for future PACS marked line foundation is a problem to solve. At the same time,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blem of network system can not be ignored.【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6(007)013【总页数】2页(P6-7)【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放射影像;网络安全【作者】陶庆彬;刘宇;杨嘉辉【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器械科,河北秦皇岛 066000;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器械科,河北秦皇岛 066000;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器械科,河北秦皇岛0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8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3.004我院现已建立起一套集经济管理、药品管理、临床医疗及内部管理等三十几个模块组成的HIS、LIS、RIS三大系统;核心服务器采用双机+双存储+双SAN交换机模式,图像存储服务器有效使用空间达14 TB,用于存储超声、病理等图像资料,医院信息化建设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于PA CS和HIS对接的问题:,最近有新体会,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如下:原HIS核心交换机为华为9306,所有科室终端通过楼层弱电间汇聚到核心交换,服务器为IBM 小机两台,速度一直很快。
半年前实施了全院级PACS系统,首先给放射科搭建了一套专网,同样通过楼层独立汇聚交换机到主机房的24光口锐捷交换机,然后放射核心交换机与HIS 核心交换机通过光跳线对接。
放射科影像完成后,完成胶片联网打印,同时图像通过单独的放射网络再通过HIS核心交换,上传到PACS存储,PACS 存储接到HIS核心9306上。
最近发现整体速度略慢,深入研究,做了如下调整:放射科阅片中心有10台终端同时调片,之前是先通过放射独立网络,然后通过9306访问。
最终调整为放射科阅片终端IP段连接到HIS网络上,先跳过放射核心交换,减少数据双向交互压力,整体问题解决。
个人认为在核心交换机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单向抓取或写入数据,比双向交互通讯,速度要快的多。
好比双向混行车道和双向单行车道,肯定双向单行要快,因为比较简单,大胆向前开,事故率也就是丢包率要很低。
经过反复琢磨和改造,终于把PACS网络速度偶尔变慢的问题解决了。
1、实施PACS前,放射科有一个局域网,与医院HIS大网完全独立,有自己的核心交换(24光口)和楼层汇聚交换机(24电口,通过光口向上汇聚)主要为了实现洗片机共享和文件共享,用于集中洗片和刻录光盘,之前速度一致很快,很稳定,哪怕连DSA单个巨大文件的远程传输都没有问题。
2、实施PACS时,把放射科原有独立网络与医院HIS内网融合,方法为把放射原有核心交换机与HIS核心交换机通过光纤跳线对接,重新划分VLAN,写入路由准入信息,实现互通。
3、当初考虑到放射科点位管理问题,把放射科集中阅片室的10台阅片电脑(这10台电脑是关键影响速度的因素,后来才查明)先联网到放射科网络,也就是通过墙上网络模块先挂到弱电间内放射科那台汇聚交换机上,然后汇聚到主机房放射科原有核心交换机上,再通过光跳线访问HIS核心交换机,进而访问到PACS服务器,以调取海量影像图片进行阅片。
・35・医疗设备信息20卷10期≠2005.10[收稿日期]2005-03-21[修回日期]2005-05-11PACS 关键技术及用途的研究进展程勇,陈卫国(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515)[摘要]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 CS )是医学影像领域的新技术革命,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PA CS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关键词]PA CS ;D ICO M ;医学图像;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TN 91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510(2005)10-0035-04Research p ro g ress of the cr itical technolo gy an d the a pp l ica tion of PACSC H EN G Yo n g ,C H EN Wei -g uo(De p art me nt of Radiolo gy of N a nf a n g Ho s p it al of The N a nf a n g Medical U niver sit y ,Gua n g zho uGua n g do n g 510515,Chi na )Abstract :Pict ure archivi n g a nd co m m unicatio n s y st e m (PA CS )is t he new t ech nolo g ical revolutio n i n t he medical i ma g e dia g no sis field.PA CS is t he i m p o rt a nt p art of ho s p it al i nfo r matio n s y st e m.The article discusses t he critical t ech nolo g ies a nd t he research p ro g ress i n cli nical a pp licatio n of PA CS.Ke y words :PA CS ;D ICO M ;medical i ma g e ;i ma g e re g ist ratio n ;critical t ech nolo gy 1前言PA CS 是各种医疗设备所产生的数字医学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诊断、输出、管理、查询、信息处理的综合应用系统。
T-PACS 在医学影像学多媒体互动教学中的应用及优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 现代医学越来越离不开医学影像提 供的信息, 医学图像在临床、 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PACS 系统的建立推进了放射科无胶片化时代的到来,使医 学影像资料的储存、 调阅及数据处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1 、2]。
远程医学会诊、 远程医学影像教学等的常规化, 将是医学影像学 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各个医院的重视,、传统影像教学模式及其在互动教学中的弊端影像教学虽已逐步采用投影幻灯向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转换,但课件制作仍是极其复杂漫长的过程, 包括资料积累、 收集及整 理[3] 。
以前的图像均为胶片存储,教学图片的选用需要耗费大 量人力且效率低下,在利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制作幻灯图片时, 用时长、图像质量不稳定且更新费力 [4] ;且单纯依靠胶片、投 影幻灯授课很难激起学生兴趣, 学生往往死记书本应付考试, 至由于诊室空间有限、 疾病种类有限等因素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 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严重脱节; 传统教学条件的 限制造成师生间缺乏互动沟通, 往往形成“读书”式教学, 往往无法清晰讲解病变部位特征, 学生对于教学片中的二维影像 缺乏直观想象,且不能对病变组织进行测量、调节窗宽、窗位等PACS 系统在影像教学系统的应用也将会得到进步的发展。
教师处理,限制了影像思维的培养。
二、我科影像教学现状我科目前所涉及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任务包括:八年制医疗、 口腔,五年制医疗、空医、口腔、康复、营养专业这七个轨道。
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及传统影像教学存在的弊端, 我教研室投资60 余万元建设两间符合欧美标准、全军首家数字化教室,配有 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医学影像教学存档与通信系统Teaching Picture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T-PACS 。
数字化影像教学片资源来源于医院 HIS (医院信息系 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 。
海岛医院放射科区域PACS的构建及应用价值周海伟;胡本祥;严金岗;王和平;张文奇【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395-396)【作者】周海伟;胡本祥;严金岗;王和平;张文奇【作者单位】316021 浙江省舟山医院放射诊断中心;316021 浙江省舟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316021 浙江省舟山医院放射诊断中心;316004 浙江省舟山医院妇幼保健院区放射科;316004 浙江省舟山医院妇幼保健院区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医学影像信息化系统在所有的医疗信息化系统中是数据处理量最大、最复杂的系统。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提出的医疗改革方案,舟山海岛医院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主导、组织、协调、管理下,于2011年8月,在部分海岛医院间构建了以舟山医院总部放射科为全区影像数据中心、放射质控中心、放射诊断中心的区域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实现了全面建设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的重要一步[1],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1.1 背景介绍舟山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一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被誉为“千岛城市”。
全市共有公立医疗机构300多家,分布于各个岛屿。
舟山医院是全市唯一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位于舟山本岛,由舟山医院总部院区、舟山医院妇幼保健院区和舟山医院中医骨伤联合院区组成,院区间分别相距5公里和15公里,承担着全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医学科研、教学等任务,同时还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助和技术支持。
随着国家对社区卫生机构的投入加大,越来越多的数字影像设备走进中小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但由于基层医院历史原因造成的规模小、条件差、人员素质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有待提高[2]。
为共享医疗资源,提高基层诊疗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在市卫生计生局的统一部署下,在舟山医院总部原有PACS基础上,建立了以舟山医院总部为依托的全区影像数据、放射质控、放射诊断中心,以本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节点,覆盖全区医疗机构的区域PACS。
PACS在放射科的建设与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PACS的硬件配置组成与软件体系结构,通过引进并应用PACS系统,提高了影像科室的QA、QC控制水平,增加了影像科室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PACS;影像为了打造一个数字化医院,我院先后购买了SIEMENS、PHILIPS及GE公司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包括螺旋CT、MR、DSA、DR、CR等系统。
今年又与深圳嘉易通公司合作,在遵循国际医学HL7和DICOM3.0标准的基础上建立PACS系统。
1 材料与方法1.1 PACS系统服务器硬件配置采用双2U机架式服务器,Intel Xeon 3.0GHz×2,2×512MB双路交错PC2-3200R DDR2内存,3×73G SCSI硬盘,集成Smart Array 6i U320 SCSI 阵列控制器,双千兆网卡,存储采用光纤存储局域网(Storage Attached Network)结构,服务器的光纤卡经过光纤交换机与光纤磁盘阵列连接,目前配置容量2T。
1.2 PACS系统构架整个服务器是基于WINDOWS 2003 SERVER ENTERPISE EDITION的Ⅰ-STORE数据库服务器集群系统。
1.3 PACS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见图1。
图1 PACS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略)1.4 PACS系统组成放射科影像中心PACS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登记工作站;(2)技师工作站;(3)影像诊断工作站;(4)放射科数据中心服务器系统;(5)磁盘阵列,数据海量存储系统;(6)胶片打印系统。
1.5 PACS系统软件体系结构数字化系统实际由PACS系统与RIS系统整合而成。
按功能与流程包括以下几类模块。
1.5.1 病人登记信息模块登记工作站对病人基本信息的录入,没有连通HIS之前,可通过扫描病人申请单,再由网络传送到服务器及相应工作站。
1.5.2 数字图像传输模块系统各个部分之间采用国际标准传输协议,该模块在于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全院PACS项目解决方案2015.05PACS系统技术方案目录第一章公司介绍 (4)第二章PA CS项目需求分析 (4)第一节、设备情况及建设需求 (4)一、医院准备接入PACS网络的设备情况 (4)二、总体建设需求 (5)第二节、PACS系统设计原则 (5)一、标准性原则(建设PACS考虑的首要因素) (5)二、实用性原则(应用优先,为临床和病人服务) (6)三、经济性原则(保护医院投资,物有所值) (6)四、整体性原则(整体考虑,分期分批) (6)五、科学性原则(采用先进的服务器存储架构,安全应急设计) (6)六、扩展性原则(应用和技术在不断进步,要求可持续性发展) (6)七、安全可靠性(是业务不间断运行的重要保障) (6)第三章PACS解决方案概述 (7)第一节、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7)第二节、PACS总体建设规划 (9)第四章PACS技术实现方案 (10)第一节、医疗设备影像获取方案 (10)一、DICOM设备的连接 (10)第二节、服务器分级体系架构 (10)一、PACS负载压力分析 (11)二、服务器分级体系架构的组成 (12)三、服务器分级体系架构的优势和特点 (13)第三节、存储归档解决方案 (14)第四节、影像和数据访问解决方案 (14)一、数据流分析 (14)二、数据一致性的保障措施 (15)三、全面的影像预取方案 (16)第五节、网络建设方案 (17)一、网络流量分析计算 (17)二、网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7)三、PACS网络负载解决策略 (18)四、对医院网络规划的建议 (19)第六节、胶片输出及管理解决方案 (20)第七节、PACS与HIS的融合方案 (21)一、融合解决计划 (21)二、HIS系统与PACS融合解决方案 (22)三、接口定义 (23)四、PACS与HIS融合以后的检查工作流程图 (24)第八节、系统容灾解决方案 (25)一、概述 (25)二、处理流程 (25)三、方案介绍 (25)第五章PACS功能介绍 (29)第一节、PACS应用体系模块 (29)第二节、PACS系统模块简介 (29)系统功能特色 (33)第三节、各工作站系统功能介绍 (35)一、RIS预约登记工作站 (35)二、JMYM影像浏览工作站 (35)三、RIS诊断报告工作站 (37)临床医生工作站 (37)第六章项目实施计划 (38)第一节、PACS项目的组织形式 (38)第二节、项目团队组织结构图 (39)第三节、项目计划 (40)第四节、项目过程管理 (41)一、项目实施概要 (41)二、准备阶段 (41)三、项目启动阶段 (41)四、项目实施阶段 (42)五、验收阶段 (44)六、售后服务阶段 (44)第七章售后服务承诺 (46)第一节、PACS项目售后服务目标 (46)第二节、售后保修期条款 (46)一、保修承诺 (46)二、免保条款说明 (46)三、保修期以外服务条款 (47)四、签订保外维修合同后用户享受以下服务 (47)第一章公司介绍本公司创立于2000年,公司专致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及应用产品的研发、销售、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
局域网组建与应用论文局域网组建与应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局域网的组建和应用,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局域网的组建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由若干相互连通的计算机共同组成的网络系统。
组建局域网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下面将介绍两种常见的方式。
1. 以太网以太网是一种常见的局域网技术,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通过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itch)相连,形成一个共享传输介质的网络。
该方式构建的局域网成本较低,易于扩展,因此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广泛应用。
2.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局域网,使用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无线局域网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或接入点来连接各个终端设备,实现无线网络连接。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在于不受布线限制,适用于移动办公、咖啡厅、酒店等场所。
二、局域网的应用局域网的应用涉及多个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
以下将重点介绍三个方面的应用。
1. 文件共享通过局域网,我们可以轻松实现文件的共享和传输。
只需要将文件存储在共享文件夹中,其他计算机即可通过网络访问并进行下载或上传。
这大大提高了文件的共享效率,方便了团队协作和文件管理。
2. 打印共享局域网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打印共享。
通过将打印机连接到局域网上的一台计算机,并设置共享权限,其他计算机即可通过网络访问该打印机进行打印。
这样,不同设备就可以共享同一台打印机,方便了多人办公环境下的打印任务。
3. 资源共享局域网还可以实现其他资源的共享,如网络摄像头、共享设备等。
通过将这些设备连接到局域网上,并进行适当的设置,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访问和控制这些设备。
这在监控系统、远程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