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三讲中(《红楼梦》与巴金)
- 格式:ppt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39
【学习经验】初中生必读书目推荐人教版1.《论语》2.《三国演义》(罗贯中)3.《红楼梦》(曹雪芹)4.《呐喊》(鲁迅)5.《女神》(郭沫若)6.《子夜》(茅盾)7.《家》(巴金)8.《雷雨》(曹禺)9.《围城》(钱钟书)10.《谈美书简》(朱光潜)11.《哈姆莱特》(莎士比亚)12.《堂·吉诃德》(塞万提斯)13.《歌德谈话录》(艾克曼)14.《巴黎圣母院》(雨果)15.《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16.《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17.《复活》(列夫·托尔斯泰)18.《普希金诗选》(普希金)19.《老人与海》(海明威)20.《泰戈尔诗选》(泰戈尔)1.《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2.《童年》《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3.《战争与和平》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
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茅盾、老舍、巴金一、茅盾《子夜》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作品以"子夜"为名,象征着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社会现实。
它通过对中国30年代初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矛盾的全景式大规模的艺术描写,特别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和前途的生动描写,艺术、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即中国不可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越来越殖民地化。
在军阀混战、农村经济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使中国民族工商业空前危机的社会大动荡、大危机、大转变的政治局势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支持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角斗中,最终只能走向买办化或破产的历史命运。
从而以艺术的形式回击了托派鼓吹的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
艺术特点:(一采用典型化和类型化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子夜》中的人物分为若干类型,有资本家、知识分子、农民等,而在资本家中又分为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和小资本家等,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征。
茅盾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如在塑造吴荪甫这个人物典型时,就是通过他在政治斗争、经济活动以及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纠葛,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突出了吴荪甫“色厉内荏”的性格。
吴荪甫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
(二生动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茅盾特别擅长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
既善于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又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同时还善于用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他让吴荪甫同时在几条战线上作战,让他不断处在胜利和失败的起伏的波澜里,时而兴奋,时而忧虑,时而指挥若定,时而急躁不安,这样吴荪甫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就毫发毕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杜竹斋的唯利是图的性格,在公债市场的决战阶段显得分外清楚。
李玉亭两面讨好的豪门请客的心理,在吴、赵两家明争暗斗最为紧张的时候暴露得格外分明。
茅盾还在很多地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情绪的变化,借以鲜明地显示人物的性格。
《红楼梦》与《家》之思想比较- 论文关键字:斗争思想社会悲剧封建黑暗贾宝玉红楼梦巴金[内容摘要] 《红楼梦》描写的是千疮百孔、日趋没落的封建社会的腐烂、败落,贾府是那个社会的缩影,贾宝玉是走在那个黑暗社会里的迷路人。
曹雪芹无力解释酿成种种人间悲剧的复杂缘由,只好归于“命运”,用“一切早已注定”来抚慰自己和抚慰他人。
《家》描写的依然是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过程,且如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残酷无情之时,但“五四”新思潮犹如黑暗中的一丝晨光,鼓起了觉慧们追求和斗争的勇气。
《家》唱出的不是人生的悲剧,而是反映为了争取新生而不懈斗争的正剧。
[关键词] 红楼梦家思想斗争从清朝中期曹雪芹的《红楼梦》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巴金的《家》,其间以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封建宗法社会的黑暗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很多,但是,最能撼人心魄的恐怕只能是《红楼梦》和《家》。
《红楼梦》描写的是千疮百孔、日趋没落的封建社会的腐烂、败落。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家》描写的依然是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过程。
一.首先说一说《家》的背景。
“五四”新思潮激荡了暗沉沉的中国,使当时的许多进步青年睁开了双眼,寻求人生的自由,寻求民主的生活,寻求爱情的幸福。
在这点上,《家》是明显不同于《红楼梦》的。
《红楼梦》所写的时代是没有星月的黑夜,文字狱使许多进步的思想未出生便闷死在母腹。
大观园中的贾宝玉等虽然感到那个家庭使他们活得难受,却不知道是社会的制度不容许他们活得自由,更不知道该怎样走进理想的王国。
贾府荣极之时,也正是清王朝鼎盛的时期,边疆较前时安定,国力较前时强盛。
但也正是这“安定”,这“强盛”,使统治者们不断的腐朽、败落,同时又大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朝梦,使社会各个领域的漏洞和弊病充分暴露出来,在内耗中使本来就背着沉重的历史负担的人民渐渐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统治者们乐极之余,也常想到些危机,于是,为了防止危机的发生,他们疯狂地扼杀进步思想,蛮横地施行封建统治,使整个社会沉闷窒息,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初中生八年级必读课外书目(精选五篇)第一篇:初中生八年级必读课外书目有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好书,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帮助。
不仅是我,可能读好书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一点。
总而言之,读好书,会带来很多益处,同时它也会帮你奠定一个坚固的”地基。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生八年级必读课外书目,供大家参考。
初中生八年级必读课外书目1.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著;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3.福尔摩斯探案/(英)柯南道尔著;丁钟华译.--群众出版社4.居里夫人传/(法)艾里.居里著;左明彻译.--商务印书馆5.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6.《繁星.春水》应该怎样读书1、读书要有选择性。
任何人都不能穷尽所有知识。
读书的选择性很重要,如果抓不住重点,就把握不住学习的方向。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无法学到所有的知识,这就要抓住以下重点:一是学理论;二是学知识;三是学方法;四是学经验与教训。
2、读书要有系统性。
零散的知识是没有力量的,只有构成了体系才具有威力。
3、读书要有实用性。
获取一切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创新。
创新能力就是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向时间获取新的知识,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出的新的知识和方法。
青年人读书学习应当坚持以工作为中心,以工作需要为半径,画一个学习的圆。
当然,有些人没少费力,但效果不好,原因就在与工作与学习联系的不密切。
所以要注意,一是圆画的偏大,个人时间、精力投入就相对不足了;二是圆画偏了,圆心没照准,就会与本职工作不完全重合,这个学习的圆就要随之调整。
读书的方法技巧泛读法一种读书方法,也称粗读法或浏览法,与精读相对应。
陶渊明所说的“读书不求甚解”也属于此法。
对于有些书,阅读时,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掌握全部内容(至少不需要第一遍阅读就全面掌握内容)。
比如泛读一本英语书,可以跳过生词、难句,不用象精读那样见生词就查字典;第一次阅读象《易经》这样难啃的书,只要理解一小部分哪怕只有1%都可以,而随着知识面和阅历的扩展,以后每阅读一次,都会增加一些理解。
巴金三部曲为哪三部巴金(1906年-2005年),原名李季,字铁生,号良田,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广泛涉及小说、散文、剧本、诗歌等多个领域,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巨人”之一。
“巴金三部曲”指的是巴金的三部著名小说作品,它们分别是《家》、《春》和《秋》。
这三部小说以他的家庭为主题,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命运。
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这三部作品,并解析它们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家》是巴金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被誉为“家庭史上的《红楼梦》”。
这部小说以作者自己的家庭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地主家庭从盛极而衰落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家族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封建家庭的兴衰过程,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败和社会的动荡。
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触动和鲜明的个性刻画,成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春》是巴金于1940年出版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继续揭示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命运。
这次,作者把焦点从家族转向了一个城市的封建大家庭。
小说以老爷们的子孙后代为线索,通过描写他们的婚姻、家庭和个人命运,再度展现了封建制度的日渐腐朽以及社会的动荡不安。
巴金在《春》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技巧,使得作品更加真实而具有震撼力,被誉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秋》是巴金于1945年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是《家》和《春》之后的回忆性作品。
小说通过回忆家庭的过去,以及在大革命时期的血与火的考验中,展现了作者家族的历史命运。
小说以其生动的叙事风格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让读者看到了作者对家庭、社会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正是这种思考方式,使得《秋》成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巴金三部曲以其真实、鲜活的刻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通过巴金家族的命运,读者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封建制度的腐败与崩溃。
巴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揭示,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一,并对后来的作家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金小说《家》的女性形象与男性意识-大学语文论文巴金小说《家》的女性形象与男性意识李彦凤摘要:小说《家》着重塑造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三类,包括上层年轻女性形象、上层女性家长形象和底层年轻女性形象,她们是传统男权文化和父权制度规训下的一类女性。
通过男性作家主观男性意识的积极介入与干预,这些女性群体再次成为男性话语和男性意识中传达“弑父”意图与主题的“他者”形象。
关键词:《家》女性形象男性话语男性意识一、引言巴金的小说《家》是《激流》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一部意义重大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初发表之际就引起热烈而广泛的影响,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这是一部揭示封建大家族内部悲欢离合并不断衰败的历史的作品。
在大家族中形形色色的男女形象中融进了作家强烈鲜明的爱憎情绪和道德倾向,具有浓厚的主观意识和感情色彩,正如波伏娃所言:“每一个作家在描写女性之时,都亮出了他的伦理原则和特有的观念;在她的身上,他往往不自觉地暴露出他的世界观与他个人梦想之间的裂痕。
”[1]创造者的主观积极介入,必然使文本深层的叙述动机、布局欲望渗透男性意识。
二、上层年轻女性形象高公馆内上层年轻的女性形象典型的有钱梅芬、李瑞珏和琴(张蕴华)。
在作家的叙事塑造中,她们虽然都是上层女性,却又有不同的性格和自我选择,并导致她们各自的爱情婚姻和人生命运结局,也隐含了男性作家深层的叙事动机和意图。
通过梅、瑞珏和觉新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婚姻悲剧叙事表现了两位在精神思想意识上深受传统男权文化和父权制规范的传统女性形象。
通过琴与觉民的爱情喜剧叙事表现的是从传统男权文化和父权制度中挣脱、受现代新思潮启蒙和熏陶的新女性形象。
其他的上层少女如淑英、淑华和淑贞年龄较小属于未成年人,此时的她们还未走向被充分表现与讲述的前台。
“梅兰竹菊”历来被文人雅士称为花中“四君子”,成为人们特别是男性文人托物喻志的象征,因此具有了文化品格和审美价值,成为古代士大夫传统文化精神和性格的象征。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fèi,取自“蔽芾甘棠”),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著书颇丰,代表作品《家》、《春》《秋》。
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巴金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
现代文学家,现代翻译家,现代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
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志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名利。
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他于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
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
1946年完成中篇小说《寒夜》。
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名誉主席、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他一生勤奋写作,著作颇丰,即使进入耄耋之年仍能写出《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淌过崇山,流过峻岭,穿过峡谷,在这一刻停留了。
巴金的作品有哪些巴金简介巴金,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主要有:中长篇小说《灭亡》《家》《春》《秋》。
散文合集《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
短篇小说集《复仇集》《光明集》《电椅集》。
文学译著《薇娜》《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骷髅的跳舞》等。
巴金的代表作品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3、巴金的《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4、巴金的《抗战》三部曲:《火》《冯文淑》《田惠世》5、《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
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6、《爱情三部曲》是1988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本书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之一,主要包括《雾》《雨》《电》,主要内容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
7、《人间》三部曲,这三部小说,被后人称为“人间三部曲”,是中国现代文学泰斗巴金后期小说的扛鼎之作,长篇绝唱。
本套书可以说是巴金创作艺术的高峰,整体创作风格陡然一变,由早期的热情奔放的抒情咏叹,转向冷静深刻的人生世相的揭示,其艺术水准远在成名作《家》之上。
8、《抗战》三部曲,是巴金耗时六年完成的长篇系列小说。
它是巴金用笔迅速反映抗战现实的佳作。
巴金结合当时的历史现状,从三个角度展现了抗战期间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以现实主义精神在文本中表达了对日寇血腥暴行的沉重控诉,赞扬了我国军民奋勇抗战、共度难关的精神品质。
巴金简介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
《巴金研究》复习一、填空1、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芇甘)。
“巴金”是他1929年发表中篇小说《灭亡》时的署名。
2、在沪、宁求学和养病期间,巴金与旅居美国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爱玛·高德曼通信,极受鼓舞。
他还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论著《面包略取》(即《面包与自由》)。
3、从( 1929 )起,到(1937)年,是巴金创作的丰收的年代。
4、巴金写有许多“三部曲”,例如“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等。
5、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巴金创作了题为“抗战三部曲·火”三部曲,它包括了《火》、《冯文淑》、《田惠世》等三部。
6、《寒夜》的出现,表现出巴金的创作进入成熟的现实主义阶段,帮助着巴金的创作进入( 2 )个高峰时期。
7、从1978年底开始,巴金写作记录自己“随时随地的感想”的《随想录》。
表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心灵历程,是一个饱经沧桑、阅历的老人的真知灼见。
8、巴金曾获得许多国际文学奖励。
例如1982年的(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 年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授予他(名誉外籍院士)称号。
9、巴金漫长的思想发展道路,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他滋生、萌芽了(民主主义)思想、第二阶段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体系、第三阶段中,他彻底抛弃了(无政府主义)信仰、接受(马克思主义)。
10、民主革命时期,巴金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体系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是(爱国主义)思想。
11、在法国期间,对巴金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卢梭)的(民主主义)。
12、《激流三部曲》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次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对封建家庭崩溃的过程作系统深入的描写。
13、巴金作为新文学史上的第(2)代作家,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革命和批判的精神。
14、受左拉长篇系列小说的影响,巴金打算在《灭亡》前后各加两部,写成连续性的五部小说,它们是《(春梦)》、《(一生)》、《灭亡》、《(新生)》、《(黎明)》。
2021新⾼考必考名著有哪些《普通⾼中语⽂课程标准》规定了⾼中必读32部名著,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这么多⼤部头名著,我读不完怎么办?”这就需要区分精度和泛读,⾼考题⼀般会尽量扩⼤考查范围,只要读透其中⼏部,这就是精读。
2021新⾼考必考10本名著1、三国演义2、红楼梦3、呐喊4、家5、雷⾬6、⼥神7、边城8、哈姆莱特9、欧也妮·葛朗台10、⽼⼈与海⽂学类基本书⽬1.《诗经选》,余冠英2.《楚辞选译》,陆侃如3.《古诗⼗九⾸初探》,马茂元4.《唐诗选注》,葛兆光5.《宋诗选注》,钱锺书6.《唐宋词选》7.《牡丹亭》,汤显祖,徐朔⽅等注8.《红楼梦》,曹雪芹、⾼鹗,启功、俞平伯9.《呐喊》,鲁迅10.《边城》,沈从⽂11.《传奇》,张爱玲12.《雷⾬》,曹禺13.《受戒》,汪曾祺14.《棋王》,阿城15.《平凡的世界》,路遥16.《⿊骏马》,张承志17.《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建18.《中国现代诗导读》,孙⽟⽯19.《台湾诗⼈⼗⼆家》,流沙河20.《思维的乐趣》,王⼩波21.《古希腊悲剧经典》22.《百年孤独》23.《⼑锋》24.《⾥尔克诗选》⾼中必读名著书⽬《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与海》等。
江苏语⽂⾼考,附加题名著阅读要求学⽣阅读⼗⼀部名著,即曹雪芹⾼鹗《红楼梦》、罗贯中《三国演义》、巴⾦《家》、⽼舍《茶馆》、沈从⽂《边城》、鲁迅《呐喊》、泰⼽尔《飞鸟集》、莎⼠⽐亚《哈姆莱特》、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海明威《⽼⼈与海》、茅盾《⼦夜》。
诗歌,如⽑泽东诗词,郭沫若、戴望舒、艾青、臧克家、贺敬之、郭⼩川等的作品;海涅、普希⾦、惠特曼、泰⼽尔等的作品。
⼩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
剧本,如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郭沫若《屈原》、曹禺《雷⾬》、⽼舍《茶馆》、莎⼠⽐亚《哈姆雷特》等。
201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令狐采学1.1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B、鲁迅C、巴金D、老舍正确答案:B2.《祝福》收录在()。
A、《呐喊》B、《彷徨》C、《而已集》D、《坟》正确答案:B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D、以上都是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正确答案:√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故乡》我的答案:A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A、《药》B、《在酒楼上》C、《伤逝》D、《祝福》正确答案:C3.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药》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B、双线交错C、横截面D、意识流我的答案:C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B、《狂人日记》C、《伤逝》D、《风波》正确答案:D3.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B、《阿Q正传》C、《祝福》D、《药》我的答案:B4.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5.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1.4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药》我的答案:C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