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316.46 KB
- 文档页数:2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特色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即通过发展具有地域特色、产品特点鲜明的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目前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进行改进。
首先,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技术水平不高。
农业是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保障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然而,目前我国特色农业产业化中仍存在生产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许多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生产效益低下。
二是市场开发不够。
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开发是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但当前的市场开发工作还不够,很多地区特色农产品只局限在当地销售,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三是缺乏品牌建设。
品牌是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我国很多特色农产品缺乏品牌建设,导致产品销售较为困难,品牌溢价能力不强。
四是资金支持不足。
特色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种植养殖设施建设、技术研发与推广、市场开发等多个环节。
然而,目前的资金支持体系还不够健全,政府投入不足,银行贷款难度较大,制约了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面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特色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向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二是加强市场开发和销售渠道建设。
积极拓宽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建立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促进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化、品牌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
着力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品牌溢价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
四是完善资金支持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农业产业化是指通过农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化、规模化和集中化,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的发展方向。
然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农业产业化问题1.农村土地流转难:农民对土地情感较为复杂,在一些地区,农民对土地的情感认同较高,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农业技术与管理水平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农业产业化进程受阻。
此外,农民培训不足,缺乏科学种植和管理知识,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3.农业生产组织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农民个体经营,生产力水平低下。
农业生产组织机制不完善,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规模经营难以实现。
4.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长期困扰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些农民存在谋取利益最大化的不良行为,使用传统农药、化肥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农业投入品,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对策1.加强农业土地流转: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建立土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给大型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2.强化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增强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建立农民培训基地和示范基地,向农民展示农业技术的先进性和效益性,唤起农民的积极性。
3.推进农业合作社建设:加大对农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进行农业生产和销售,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能力,促使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
4.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标准制定: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农产品安全问题。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和购买意愿。
新时代下农业发展的挑战与对策新时代下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市场竞争等问题,需要我们提出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本文将针对新时代下农业发展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资源短缺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
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水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针对这一挑战,我们应该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二、环境污染对农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工业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在应对这一挑战时,我们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土壤修复和水资源保护工作,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竞争激烈也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难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农民面临着市场风险增加的问题。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拓展市场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
要支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四、农业人才短缺也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我们需要加大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推动农业教育的发展,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和激励,提高农村人才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针对上述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来应对。
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要加强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摘要本文阐述了福建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地花生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发展对策;福建省中图分类号S5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05-0043-03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05.01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福建省花生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陈茹艳1林辉2(1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泉州362212;2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福建平潭350400)福建地处我国东南部,位于北纬23°33′~28°19′、东经115°50′~126°43′,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极短或全年无霜,温热同季,适于花生生长,因而全省各地均可种植花生。
花生是福建省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7万hm 2左右,在大田作物中居第3位。
花生油是福建省最主要的食用油,人均油脂消费量8.86kg ,按常住人口3973万人计,年需消费油脂35.2万t 。
花生含油量一般在50%左右,福建花生全榨油也只能满足27%油脂需要。
花生富含脂肪,蛋白质含量也相当丰富(为24%~36%),当地人们喜欢直接食用或加工后食用,食用和加工比例占30%左右。
福建人多地少,花生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花生加工业的迅速发展,花生需求量剧增,福建省花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因此,分析福建省花生产业现状,提出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
1发展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花生生产大体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1955年的恢复发展阶段,1956—1962年的下降阶段、1963—1977年的徘徊阶段、1978—2016年的单产快速提高阶段和2016年以来的高产优质协调发展阶段。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难点与对策一、引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
但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难点需要解决。
本文将围绕着农业产业化的难点和对策展开探讨,旨在为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思考和方向。
二、农业产业化的难点1.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而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会直接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许多地区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和通信等基础设施都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给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带来很大的不便。
2.品牌建设需要时间农业产业化需要建立各种品牌,以形成市场竞争力。
但是品牌建设需要时间和投资,农业企业往往资金有限,难以投入大量资金去建设和宣传品牌,这也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的一大难点。
3.农业服务体系薄弱在农业产业化中,农民的生产和销售需要各种服务的支持,例如技术咨询、资金贷款、市场信息等。
但是目前,农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很多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缺乏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这也限制了他们的生产和销售能力。
4.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农业企业加大技术改进和控制投入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农业产业化的对策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需要先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生产和销售有保障。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以满足农业生产和流通的需要。
2.优化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控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可以加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企业应该加强技术改进和控制投入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政府可以在地方上建立起各类农业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和资金支持等农业服务,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