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9.2课后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3
哲学9.2课后练习题答案哲学9.2课后练习题答案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 )①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②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2、反映矛盾双方转化的是()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失败乃成功之母3、矛盾的普遍性是指()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B.矛盾存在于运动的事物中C.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D.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①绝对与相对的关系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主要矛盾决定或影响着次要矛盾④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会发生影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其哲学依据是()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6、“经济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同时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分析问题既要看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矛盾的特殊性B.做工作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C.办事情既要着眼于整体,又不能忽视局部D.搞建设既要抓物质文明,又要抓精神文明7、中医讲求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疗法,称为“同病异治”,有时又对不同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同一类疗法,称为“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B.意识的能动作用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D.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关系8、“重中之重”说明在复杂事物中()A.只有一个矛盾B.只有一个矛盾的方面C.只有一个矛盾,并且只有一个矛盾的主要方面D.可能有诸多的矛盾,但是只有一个矛盾是主要矛盾9.材料一:《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
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3)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能力目标】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培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教学重点】矛盾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难点】矛盾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式、图示法、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回顾】1。
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2.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如何?4。
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是什么?5.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具体表现有哪些?6。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生:答略导入新课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这要求我们用矛盾的观点来看问题;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具体情况如何呢?投影教材中的材料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矛盾?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生:思考作答略师:在整个战役中,存在着我军与沈阳之敌,我军与锦州之敌,我军与长春之敌等矛盾,由于锦州是通向关内的咽喉,是东北敌人在陆地上的唯一通道,因此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是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这说明,在一个复杂事物中包含的众多矛盾,有主次之分,那么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二者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生:看书作答略师:对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来说,其存在必须具备下列的条件: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2),在一个时期、阶段由于矛盾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巩固训练案★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 )①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②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2、反映矛盾双方转化的是()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失败乃成功之母3、矛盾的普遍性是指()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B.矛盾存在于运动的事物中C.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D.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①绝对与相对的关系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主要矛盾决定或影响着次要矛盾④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会发生影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其哲学依据是()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6、“经济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同时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分析问题既要看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矛盾的特殊性B.做工作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C.办事情既要着眼于整体,又不能忽视局部D.搞建设既要抓物质文明,又要抓精神文明7、中医讲求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疗法,称为“同病异治”,有时又对不同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同一类疗法,称为“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B.意识的能动作用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D.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关系8、“重中之重”说明在复杂事物中()A.只有一个矛盾B.只有一个矛盾的方面C.只有一个矛盾,并且只有一个矛盾的主要方面D.可能有诸多的矛盾,但是只有一个矛盾是主要矛盾9.材料一:《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
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仍然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材料二:《通知》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循环经济为重点,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出成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方法的?★提高检测案★1.总的来看,国际不利因素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
上述论断体现了()A.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BC.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D.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2. 据悉,美国悍马公司在与腾中重工达成协议之前多次找过吉利集团,而吉利经过深思熟虑,收购了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企业——澳大利亚DSI公司。
DSI的自动变速器产能和技术是国内现在最缺乏的,也是吉利需要的。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任何海外并购都有风险,没合适的就坚决不做,不能因为便宜就出手。
这主要体现了()A.做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只有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事物的发展3. “一个人如果只去过北京、上海,就断言中国发达,鼓吹中国责任论,肯定会招来质疑;同样,只沉迷于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或者只盯着拆迁纠纷、食品安全,也很难了解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
” 这说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①要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要准确把握矛盾的普遍性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2011·安徽高考)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根据央行报告,虽然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表现出一些放缓迹象,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但目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良好,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
这说明()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进程起决定作用③看待事物的性质,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④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6.(2011·新课标全国卷)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①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②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7. 面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各国各地区必须加强交流合作,协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实现包容性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国加强合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上述材料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教学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D.规律是客观的,要遵循客观规律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这种联结表现在( )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④二者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③④9、(广东汕尾市2013年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
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知识,分析说明国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巩固训练案★B D DCD B A D9.坚持对立统一观点,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2分)《通知》既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
又指出存在的问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1分)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分)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出成效。
(1分)③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2分)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既要贯彻国家的统一部署,又强调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2分)④抓重点,先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2分)。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循环经济为重点。
(1分)⑤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方法。
(2分)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1分)★提高检测案★1——8 BBDCA CA C9、答:①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分)②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坚持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3分)③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种子企业结构,重视量的变化,促成种子研究质的提高。
(3分)④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分)★合作探究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4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又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既要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又应该允许个人有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
和而不同,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2分)②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反对不管时间、地点、条件变化的简单化做法。
(4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必须注意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
(2分)③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4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
当前,应重点解决好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