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姓名
- 格式:doc
- 大小:152.50 KB
- 文档页数:6
一、选择题1.小明在一次用频率去估计概率的实验中,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出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则最可能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是()A.掷一枚骰子,出现3点的概率B.抛一枚硬币,出现反面的概率C.任意写一个整数,它能被3整除的概率D.从一副扑克中任取一张,取到“大王”的概率2.从﹣4,﹣3,﹣2,﹣1,0,1,3,4,5这九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记为a,则数a使关于x的不等式组()1242122123x axx⎧--≤⎪⎪⎨-⎪<+⎪⎩至少有四个整数解,且关于x的分式方程233a xx x++--=1有非负整数解的概率是()A.29B.13C.49D.593.如图,4×2的正方形的网格中,在A,B,C,D四个点中任选三个点,能够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为()A.1 B.12C.13D.144.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色、黑色、白色的小球共有5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乐乐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色球、黑色球的频率分别稳定在27%和43%,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很可能是()A.20 B.15 C.10 D.55.从1,2,3--三个数中,随机抽取两个数相乘,积是正数的概率是()A.13B.23C.16D.16.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的概率为()A.13B.14C.16D.13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必然事件B.要了解路边行人边步行边低头看手机的情况,可采取对在路边行走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C.做重复试验:抛掷同一枚瓶盖1000次,经过统计得“凸面向上”的频数为550次,则可以由此估计抛掷这枚瓶盖出现“凸面向上”的概率为0.55D.射击运动员甲、乙分别射击10次且击中环数的方差分别是0.5和1.2,则运动员甲的成绩较好8.小冬和小松正在玩“掷骰子,走方格”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六个面的数字分别是1至6),落地后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几,就先向前走几格,然后暂停.(2)再看暂停的格子上相应的文字要求,按要求去做后,若还有新的文字要求,则继续按新要求去做,直至无新要求为止,此次走方格结束.下图是该游戏的部分方格:大本营1对自己说“加油!”2后退一格3前进三格4原地不动5对你的小伙伴说“你好!”6背一首古诗例如:小冬现在的位置在大本营,掷骰子,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2,则小冬先向前走两格到达方格2,然后执行方格2的文字要求“后退一格”,则退回到方格1,再执行方格1的文字要求:对自己说“加油!”.小冬此次“掷骰子,走方格”结束,最终停在了方格1.如果小松现在的位置也在大本营,那么他掷一次骰子最终停在方格6的概率是()A.16B.13C.12D.239.为了解历下区九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九年级男生,他们的身高()x cm统计如下,根据以上结果,抽查一名九年级男生,估计他的身高不低于180cm的概率是()A.0.85 B.0.57 C.0.42 D.0.1510.在一个口袋中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它们的标号分别为1,2,3,4,从中随机摸出两个小球,则摸出的两个小球标号之和大于4的概率是()A.38B.12C.58D.2311.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红球、黄球共40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小明通过多次试验发现,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25左右,则袋子中黄球的个数最有可能是()A.10 B.15 C.20 D.3012.先后随机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两次,第一次掷出的点数记为a,第二次掷出的点数记为c,则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60ax x c++=有实数解的概率为()A.49B.1736C.12D.1936二、填空题13.四张背面相同的卡片,分别为12,1,2,3,洗匀后背面朝上,先从中抽取一张,把抽到的点数记为a,再在剩余的卡片中抽取一张点数记为b,则点(a,b)恰好落在一次函数y=-2x+4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含边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14.如图,一段长管中放置着三根同样的绳子,小明从左边随机选一根,张华从右边随机选一根,两人恰好选中同一根绳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15.某次考试中,每道单项选择题有4个选项,某同学有两道题不会做,于是他以“抓阄”的方式选定其中一个答案,则该同学的这两道题全部做对的概率是_______.16.一个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1,2,4,5,5,随机掷一次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是__________.17.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3个黄球,6个红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恰好是黄球的概率为__________.18.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有红球、白球共3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40%,则随机从口袋中摸出一个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_.19.如图,一飞镖游戏板由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格子构成,向游戏板随机投掷一枚飞镖,击中黑色区域的概率是_____.20.为了解早高峰期间A,B两邻近地铁站乘客的乘车等待时间(指乘客从进站到乘上车的时间),某部门在同一上班高峰时段对A、B两地铁站各随机抽取了500名乘客,收集了其乘车等待时间(单位:分钟)的数据,统计如表:等待时的频数间乘车等待时间地铁站5≤t≤1010<t≤1515<t≤2020<t≤2525<t≤30合计A5050152148100500B452151674330500据此估计,早高峰期间,在A地铁站“乘车等待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概率为_____;夏老师家正好位于A,B两地铁站之间,她希望每天上班的乘车等待时间不超过20分钟,则她应尽量选择从_____地铁站上车.(填“A”或“B”)三、解答题21.小辉和小聪两人在玩转盘游戏时,把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A分成3等份的扇形区域,把转盘B分成2等份的扇形区域,并在每一小区域内标上数字(如图所示),游戏规则: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当两转盘停止后,若指针所指两个区域的数字之和为2的倍数,则小辉获胜:若指针所指两个区域的数字之和为3的倍数,则小聪获胜,如果指针落在分割线上,则需要重新转动转盘.(1)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的方法表示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在这个游戏中,小辉、小聪两人获胜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该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吗?22.某中学开设的体育选修课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其中一门.某班班主任对全班同学的选修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图①和图②):(1)请你求出该班的总人数,并补全条形图;(2)在该班团支部4人中,有1人选修排球,2人选修羽毛球,1人选修乒乓球.如果该班班主任要从他们4人中任选2人作为学生会候选人,那么选出的两人中恰好有1人选修排球、1人选修羽毛球的概率是多少?23.某中学为了解九年级学生对足球、篮球、排球这三种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从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两幅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此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若该中学九年级共有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中学九年级学生中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有多少人?(3)若从喜爱足球运动的2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学生,确定为该校足球运动员的重点培养对象,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抽取的两名学生恰好为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概率.24.某网站对全国大学生旅游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请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2)已知全国在校大学生约为2000万人,请估计全国大学生中自由行的人数;(3)某高校有甲,乙,丙三人获得某旅行社的免费旅游资格,他们每人将从上海,北京,南京三个城市中抽取一个作为旅游目的地,三人抽中同一城市的概率是多少?25.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红、白两种颜色的小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其中红球2个,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这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13.(1)求袋子中白球的个数;(2)随机摸出一个球后,放回并搅匀,再随机摸出一个球,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26.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能提高垃圾处理和再利用的效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了检查垃圾分类的落实情况,某居委会成立了甲、乙两个检查组,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分别对辖区内的A ,B ,C ,D 四个小区进行检查,并且每个小区不重复检查. (1)甲组抽到A 小区的概率是 ;(2)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甲组抽到A 小区,同时乙组抽到C 小区的概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试验结果的频率在30%—40%之间,然后分别计算出四个选项的概率,概率在30%—40%之间即符合题意. 【详解】A 、掷一枚骰子,出现4点的概率为16,不符合题意; B 、抛一枚硬币,出现反面的概率为12,不符合题意; C 、任意写出一个整数,能被3整除的概率为13,符合题意; D 、从一副扑克中任取一张,取到“大王”的概率为154. 故答案为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以及运用概率公式求概率,掌握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2.C解析:C 【分析】先解出不等式组,找出满足条件的a 的值,然后解分式方程,找出满足非负整数解的a 的值,然后利用同时满足不等式和分式方程的a 的个数除以总数即可求出概率. 【详解】解不等式组得:7x ax ≤⎧⎨>-⎩, 由不等式组至少有四个整数解,得到a≥﹣3, ∴a 的值可能为:﹣3,﹣2,﹣1,0,1,3,4,5, 分式方程去分母得:﹣a ﹣x+2=x ﹣3,解得:x=52a-,∵分式方程有非负整数解,∴a=5、3、1、﹣3,则这9个数中所有满足条件的a的值有4个,∴P=49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式方程的非负整数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先列举所有的可能结果,然后选取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结果,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在A,B,C,D四个点中任选三个点,有:△ABC、△ABD、△ACD、△BCD,共4个三角形;其中是等腰三角形的有:△ACD、△BCD,共2个;∴能够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为:2142P==;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举法求概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与网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列举法求概率,以及正确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个数.4.B解析:B【分析】由频率得到红色球和黑色球的概率,用总数乘以白色球的概率即可得到个数.【详解】白色球的个数是50(127%43%)15个,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概率的计算公式,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正确理解频率即为概率是解题的关键. 5.A解析:A【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积是正数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画树状图如下:共有6种情况,积是正数的有2种情况,所以,P(积是正数)=21 63 ,故选:A.【点睛】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6.C解析:C【分析】首先列表,然后根据表格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的情况,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列表得:(1,6)(2,6)(3,6)(4,6)(5,6)(6,6)(1,5)(2,5)(3,5)(4,5)(5,5)(6,5)(1,4)(2,4)(3,4)(4,4)(5,4)(6,4)(1,3)(2,3)(3,3)(4,3)(5,3)(6,3)(1,2)(2,2)(3,2)(4,2)(5,2)(6,2)(1,1)(2,1)(3,1)(4,1)(5,1)(6,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的概率为:61=366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树状图法与列表法求概率.注意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不漏的表示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7.C【分析】根据随机事件的概念、抽样调查的特点、方差的意义及概率公式分别判断可得.【详解】解:A、“清明时节雨纷纷”是随机事件,此选项错误;B、要了解路边行人边步行边低头看手机的情况,采取对在路边行走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不具代表性,此选项错误;C、做重复试验:抛掷同一枚瓶盖1000次,经过统计得“凸面向上”的频数为550次,则可以由此估计抛掷这枚瓶盖出现“凸面向上”的概率为0.55,正确;D、射击运动员甲、乙分别射击10次且击中环数的方差分别是0.5和1.2,则运动员甲的成绩较稳定,此选项错误;8.B解析:B【分析】根据掷一次骰子最终停在方格6的出现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解答即可.【详解】掷一次骰子最终停在方格6的情况有①直接掷6;②掷3后前进三格到6;所以掷一次骰子最终停在方格6的概率是21 63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几何概率,关键是根据掷一次骰子最终停在方格6的出现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解答.9.D解析:D【分析】先计算出样本中身高不低于180cm的频率,然后根据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求解.【详解】样本中身高不低于180cm的频率=15100=0.15,所以估计他的身高不低于180cm的概率是0.1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到的是近似值,随实验次数的增多,值越来越精确.10.D解析:D首先根据题意列出表格,然后由表格中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摸出的小球的标号之和大于4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两次摸出小球标号的组合如下:共12组∴其概率为:=123,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要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所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 =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1.D解析:D 【分析】设袋子中红球有x 个,根据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25左右列出关于x 的方程,求出x 的值,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设袋子中红球有x 个,根据题意,得:40x=0.25, 解得x=10,∴袋子中红球的个数最有可能是10个,黄球有40-10=30(个)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重复试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12.B解析:B 【分析】列表展示所有3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0,从而得到使得一元二次方程ax2-6x+c=0有相等实数解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解:列表得:∵b=6,当b2-4ac≥0时,有实根,即36-4ac≥0有实根,∴ac≤9,∴方程有实数根的有17种情况,∴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173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求概率,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情况,是一个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的分析,解题时有一定难度.二、填空题13.【分析】首先画树状图列出所有可能的点(ab)并求得在y=-2x+4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含边界)上的点最后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详解】解:画树状图如下:总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点(ab)恰解析:5 12【分析】首先画树状图列出所有可能的点(a,b),并求得在y=-2x+4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含边界)上的点,最后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详解】解:画树状图如下:总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点(a,b)恰好落在一次函数y=-2x+4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含边界)的可能性有1,12⎛⎫⎪⎝⎭,1,22⎛⎫⎪⎝⎭,1,32⎛⎫⎪⎝⎭,11,2⎛⎫⎪⎝⎭,()1,2,共5种,其概率为5 12,故答案为:5 1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一次函数上点的坐标特征.注意本题为不放回实验.14.【分析】根据题意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用表格表示出来即可求解【详解】解: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用表格表示为: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人恰好选中同一根绳子的结果共有3种∴两人恰好选中同一根绳子的概率为:故解析:1 3【分析】根据题意,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用表格表示出来,即可求解.【详解】解: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用表格表示为: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人恰好选中同一根绳子的结果共有3种,∴两人恰好选中同一根绳子的概率为:319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15.【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树状图解答即可【详解】设每道题的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且这两道题都只有A选项是正确的列树状图如下:共有16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这两道题全部做对的有1种∴该同学的这两道题全部做对的解析:1 16【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树状图解答即可.【详解】设每道题的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且这两道题都只有A选项是正确的,列树状图如下:共有16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这两道题全部做对的有1种,∴该同学的这两道题全部做对的概率是116,故答案为:1 16.【点睛】此题考查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正确理解题意列出树状图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直接利用概率求法进而得出答案【详解】∵一个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12455∴随机掷一次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正确掌握概解析:2 3【分析】直接利用概率求法进而得出答案.【详解】∵一个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1,2,4,5,5,∴随机掷一次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是:42=63.故答案为: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正确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关键.17.【分析】先算出总的球的个数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总的球数为:3+6=9个所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恰好是黄球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解析:1 3【分析】先算出总的球的个数,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总的球数为:3+6=9个,所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恰好是黄球的概率为:31 93 ,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18.【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摸出红球的频率继而根据频数=总数×频率计算即可【详解】∵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40∴口袋中红色球的个数可能是30×40=12个故答案为:12【点睛】本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摸出红球的频率,继而根据频数=总数×频率计算即可.【详解】∵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40%,∴口袋中红色球的个数可能是30×40%=12个.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比较容易,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9.【分析】利用黑色区域的面积除以游戏板的面积即可【详解】解:黑色区域的面积=3×3﹣×3×1﹣×2×2﹣×3×1=4∴击中黑色区域的概率==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解析:1 5【分析】利用黑色区域的面积除以游戏板的面积即可.【详解】解:黑色区域的面积=3×3﹣12×3×1﹣12×2×2﹣12×3×1=4,∴击中黑色区域的概率=420=15.故答案是:15.【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何有关的就是几何概率.计算方法是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等.20.B【分析】用用时不超过15分钟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得概率;先分别求出A线路不超过20分钟的人数和B线路不超过20分钟的人数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在A地铁站乘车等待时间不超过15分钟有50解析:15B【分析】用“用时不超过15分钟”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得概率;先分别求出A线路不超过20分钟的人数和B线路不超过20分钟的人数,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在A地铁站“乘车等待时间不超过15分钟有50+50=100人,∴在A地铁站“乘车等待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概率为100500=15,∵A线路不超过20分钟的有50+50+152=252人,B线路不超过20分钟的有45+215+167=427人,∴选择B线路,故答案为:15,B.【点睛】此题考查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知识,能够读懂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小辉获胜的概率为12,小聪获胜的概率为13,该游戏规则对双方不公平.【分析】(1)根据题目中两个转盘的数字及游戏规则,即可画出树状图;(2)根据树状图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6种,计算出小辉获胜的概率和小聪获胜的概率,然后通过比较概率的大小判断该游戏规则对双方是否公平.【详解】解:(1)画树状图为:(2)根据树状图,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数字和为2的倍数有3种,数字和为3的倍数有2种,∴小辉获胜的概率=3162=,小聪获胜的概率=21 63 =,∵12>13,∴该游戏规则对双方不公平.【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应用,掌握树状图或列表法计算出概率并利用概率进行判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1)50人,图见详解;(2)1 3 .【分析】(1)由篮球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再进一步求出足球和羽毛球人数即可补全图形;(2)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找出选出的2人恰好有1人选修排球、1人选修羽毛球所占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1)该班的总人数为:1734%50÷=(人),足球科目人数为:5014%7⨯=(人)羽毛球科目人数为:501771259----=(人),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2)设选修排球的记为A,选修羽毛球记为1B和2B,选修乒乓球记为C.画树状图为: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恰好有1人选修排球、1人选修羽毛球的占4种,所以()1141 123P==恰好有人选修排球、人选修羽毛球.【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与概率,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23.(1)60人,画图见解析;(2)225人;(3)2 3【分析】(1)根据喜爱足球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由总人数减去喜爱足球和篮球人数,即可求出喜爱排球的人数,并补全条形图即可;(2)由总人数乘以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的百分数即可得解;(3)画树状图展示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抽取的两人恰好是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解:(1)此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1220%60÷=(人).喜爱排球运动的学生人数为60-12-27=21(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2)500(135%20%)225⨯--=(人),估计该中学九年级学生中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有225人.(3)画树状图如下:由图可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12种,且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抽取的两人恰好是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结果有8种,P∴(抽取的两名学生恰好为1名男生和1名女生)82 12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也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24.(1)见解析;(2)1400万人;(3)1 9【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本次调查的学生数,从而可以得到旅行社的学生数,根据自由行人数和旅行社人数除以总数得到百分比,进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根据扇形图中的数据可以估计全国大学生中自由行的人数有多少名;(3)根据题意可以得到三人抽中同一城市的概率.【详解】解:(1)本次调查的学生数为:120÷10%=1200,调查学生中旅行社的学生数为:1200-840-120-60=180,自由行人数所占百分比为840÷1200=70%,旅行社人数所占百分比为180÷1200=15%,故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如下图所示,。
一、选择题1.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次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中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并绘出了如下统计图,则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可能是()A.掷一枚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5点的概率B.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事C.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着除颜色外都相同的两个红球和一个黄球,从中任意取出一个是黄球的概率D.任意写出一个两位数,能被2整除的概率2.有三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2 ,3, 4 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任取一张(不放回),再从剩余的卡片中任取一张,则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概率是()A.49B.112C.13D.163.从{3,2,1,0,1,2,3}---这七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记为a,则a的值是不等式组352132xxxx⎧+>⎪⎪⎨⎪<+⎪⎩的解,但不是方程2320x x-+=的实数解的概率为().A.17B.27C.37D.474.若在“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这五种图形中随机抽取一种图形,则抽到的图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A.15B.25C.35D.455.如图是一个正八边形,向其内部投一枚飞镖,投中阴影部分的概率是()A.13B.12C2D.346.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白球4个,黑球若干个,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完全一样.如果随机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13,那么袋中有多少个黑球( ) A .4个 B .12个 C .8个 D .不确定 7.现有两组相同的牌,每组三张且大小一样,三张牌的牌面数字分别是1、2、3,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等于4的概率是( )A .29B .13C .59D .238.某单位进行内部抽奖,共准备了100张抽奖券,设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若每张抽奖券获奖的可能性相同,则1张抽奖券中奖的概率是( ) A .0.1 B .0.2 C .0.3 D .0.69.如图,转盘的红、黄、蓝、紫四个扇形区域的圆心角分别记为α,β,γ,θ.自由转动转盘,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若90α>︒,则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大于0.25B .若αβγθ>++,则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大于0.5C .若αβγθ-=-,则指针落在红色或黄色区域的概率和为0.5D .若180γθ+=︒,则指针落在红色或黄色区域的概率和为0.510.一个密闭不透明的盒子里有若干个白球,在不许将球倒出来数的情况下,为了估计白球数,小刚向其中放入了8个黑球,搅匀后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中,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共摸球400次,其中80次摸到黑球,你估计盒中大约有白球( )A .32个B .36个C .40个D .42个11.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红、黄、白三种只有颜色不同的小球,其中红色小球有6个,黄、白色小球的数量相同,为估计袋中黄色小球的数量,每次将袋中小球搅匀后摸出一个小球记下颜色放回,再搅匀多次试验发现摸到红色的频率是18,则估计黄色小球的个数是( )A .21B .40C .42D .4812.把同一副扑克牌中的红桃2、红桃3、红桃4三张牌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从中随机抽取两张,牌面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A .49B .13C .12D .23二、填空题13.一个小球在如图所示的地板上自由滚动,最终停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_______.14.有六张大小形状相同的卡片,分别写有1~6这六个数字,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任意抽取一张,记卡片上的数字为a,则a的值使得关于x的分式方程26122 axx x--=--有整数解的概率为_____.15.从“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句励志句中任选一个汉字,这个字是“油”的概率是___________.16.在一个布袋中装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美”、“丽”、“罗”、“山”的文字.先从袋中摸出1个球后放回,混合均匀后再摸出1个球,求两次摸出的球上是含有“美”“丽”二字的概率为_____.17.技术变革带来产品质量的提升.某企业技术变革后,抽检某一产品2020件,欣喜发现产品合格的频率已达到0.9911,依此我们可以估计该产品合格的概率为_______.(结果要求保留两位小数)18.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4个白球,若干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均相同,将球搅匀,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概率为45,则袋子内共有球____个.19.微信给甲、乙、丙三人,若微信的顺序是任意的,则第一个微信给甲的概率为_____.20.如图,一飞镖游戏板由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格子构成,向游戏板随机投掷一枚飞镖,击中黑色区域的概率是_____.三、解答题21.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分别标有汉字“优”、“秀”、“学”、“生”的四个小球,除汉字不同之外,小球没有任何区别,每次摸球前先搅拌均匀.(1)若从中任取一个球,球上的汉字刚好是“优”的的概率是______;(2)从中任取一球,不放回,再从中任取一球,请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取出两个球上的汉字能组成“优秀”或“学生”的概率.22.电视台为了开展线上“百人合唱一首歌”的“云演出”活动,需招募青少年歌手.甲、乙、丙、丁报名参加了应聘活动,其中甲、乙为男歌手,丙、丁为女歌手.现对这四名歌手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线上面试.(1)若随机抽取一名歌手,求恰好抽到丁的概率;(2)若随机抽取两名歌手,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表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恰好抽到一男一女的概率.23.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3个大小、质地均相同的乒乓球,球上分别标有数字为1、2、3(1)随机从布袋中一次摸出两个乒乓球,写出两个乒乓球上的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是_________;(2)随机从布袋中摸出一个乒乓球,记下数字后放回布袋里,再随机从布袋中摸出一个乒乓球,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两个乒乓球上的数字之和不小于4的概率.24.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李燕和刘凯两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做游戏(每个转盘被分成面积相等的几个扇形,并在每个扇形区域内标上数字).游戏规则如下:两人分别同时转运甲、乙转盘,转盘停止后,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和小于12,则李燕获胜;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和等于12,则为平局;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和大于12,则刘凯获胜(若指针停在等分线上,重转一次,直到指针指向某一份内为止).(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上述游戏中两数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2)计算平局的概率.(3)刘凯说:“这种规则不公平”,你认同他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4)若你认为不公平,请你帮他们修改规则使游戏公平?25.平定县位于山西中部东侧,是三晋东大门.境内山川秀丽,有著名旅游景区娘子关,有名扬三晋的冠山古书院,建于秦长城一百年之前的周关长城,省级森林公园药林寺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周末游的好去处,小明计划某个周末和妹妹一起去旅游,他收集了如图所示四个景点的卡片,卡片分别用N,G,C,Y表示,卡片大小、形状及背面完全相同,通过游戏规则,选择景点,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下列随机事件的概率:(1)若选择其中一个景点游戏规则:把这四张图片背面朝上洗匀后,妹妹从中随机抽取一张,作好记录后,将图片放回洗匀,哥哥再抽取一张求两人抽到同一景点的概率;(2)若选择其中两个景点,游戏规则:把这四张图片背面朝上洗匀后,妹妹和哥哥从中各随机抽取一张(不放回).求两人抽到娘子关和固关长城的概率.26.生活在数字时代的我们,很多场合用二维码(如图①)来表示不同的信息,类似地,可通过在网格中,对每一个小方格涂色或不涂色所得的图形来表示不同的信息,例如:网格中只有一个小方格(如图②),通过涂色或不涂色可表示两个不同的信息.(1)用树状图或列表格的方法,求图③可表示不同信息的总个数(图中标号1、2表示两个不同位置的小方格,下同)(2)图④为22⨯的网格图,它可表示不同信息的总个数为________;(3)某校需要给每位师生制作一张“校园出入证”,准备在证件的右下角采用n n⨯的网格图来表示个人身份信息,若该校师生共506人,则n的最小值为___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试验结果在0.33附近波动,即其概率P≈0.33,计算四个选项的概率,约为0.33者即为正确答案.【详解】根据统计图可知,试验结果在0.33附近波动,即其概率P≈0.33,A、掷一枚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5点的概率为16,故此选项错误;B、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故此选项错误;C、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着除颜色外都相同的两个红球和一个黄球,从中任意取出一个是黄球的概率为10.333≈,故此选项正确;D、任意写出一个两位数,能被2整除的概率为12,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同时此题在解答中要用到概率公式.2.C解析:C【详解】画树状图得:∵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有2种情况, ∴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概率是:2163=.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画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 3.B解析:B【分析】先解不等式,再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概率公式得到概率【详解】352132x x x x ⎧+>⎪⎪⎨⎪<+⎪⎩①② 解①得,2x >-,解②得,34x >-. ∴34x >-. ∵a 的值是不等式组352132x x x x ⎧+>⎪⎪⎨⎪<+⎪⎩的解, ∴0,1,2,3a =.方程23120x x -+=,解得11x =,22x =. ∵a 不是方程232x x -+的解,∴0a =或3.∴满足条件的a 的值为1,2(2个).∴概率为27. 故选B .4.C解析:C【解析】试题 这五种图形中,平行四边形、菱形和正六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这五种图形中随机抽取一种图形,则抽到的图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35.故选C .考点:1.概率公式;2.中心对称图形. 5.B解析:B【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就是阴影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根据正八边形性质求出阴影部分面积占总面积之比,进而可得到答案【详解】 解:由正八边形性质可知∠EFB=∠FED=135°,故可作出正方形ABCD .则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AE x =,则AF x =,2EF x =,正八边形的边长是2x . 则正方形的边长是(22)x +.则正八边形的面积是:(2221(22)44122x x x ⎡⎤-=+⎣⎦,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212[(22)2]2(21)2x x x x -⨯=. ()2221241122x x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的求法:一般用阴影区域表示所求事件(A );首先根据题意将代数关系用面积表示出来;然后计算阴影区域的面积在总面积中占的比例,这个比例即事件(A )发生的概率.同时也考查了正多边形的计算,根据正八边形性质构造正方形求面积比是关键.6.C解析:C 【分析】首先设黑球的个数为x个,根据题意得:4143=x+,解此分式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设黑球的个数为x个,根据题意得:41 43=x+,解得:x=8,经检验:x=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黑球的个数为8.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概率公式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7.B解析:B【分析】画树状图列出所有情况,看数字之和等于4的情况数占总情况数的多少即可.【详解】画树状图得:则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等于4的有3种结果,∴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等于4的概率为39=1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列表法和树状图法,解题的关键是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8.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共准备了100张抽奖券,设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1张抽奖券中奖的概率是:102030100++=0.6,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 的概率P (A )=事件A 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9.C解析:C【分析】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 、∵α>90°,900.25360360α∴>=,故A 正确; B 、∵α+β+γ+θ=360°,α>β+γ+θ, 1800.5360360α∴>=,故B 正确; C 、∵α-β=γ-θ,∴α+θ=β+γ,∵α+β+γ+θ=360°,∴α+θ=β+γ=180°, 1800.5360︒︒∴= ∴指针落在红色或紫色区域的概率和为0.5,故C 错误;D 、∵γ+θ=180°,∴α+β=180°,1800.5360∴= ∴指针落在红色或黄色区域的概率和为0.5,故D 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熟练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A【分析】可根据“黑球数量÷黑白球总数=黑球所占比例”来列等量关系式,其中“黑白球总数=黑球个数+白球个数“,“黑球所占比例=随机摸到的黑球次数÷总共摸球的次数”【详解】设盒子里有白球x 个,根据=黑球个数摸到黑球次数小球总数摸球总次数得: 8808400x =+ 解得:x=32.经检验得x=32是方程的解.答:盒中大约有白球32个.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注意分式方程要验根.11.A解析:A【分析】 根据多次试验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是18,则可以得出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8,再利用红色小球有6个,黄、白色小球的数目相同进而表示出黄球概率,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设黄球的数目为x ,则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x 个, ∵多次试验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是18,则得出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8, ∴662x +=18, 解得:x =21, 经检验x=21是所列方程的根,则黄色小球的个数是21个.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根据题目中给出频率可知道概率,从而可求出黄色小球的数目是解题关键.12.D解析:D【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从中随机抽取两张,牌面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从中随机抽取两张,牌面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有4种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两张,牌面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426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二、填空题13.【分析】先求出黑色方砖在整个地板中所占的比值再根据其比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由图可知黑色方砖5块共有25块方砖∴黑色方砖在整个地板中所占的比值∴它停在黑色区域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几解析:1 5【分析】先求出黑色方砖在整个地板中所占的比值,再根据其比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由图可知,黑色方砖5块,共有25块方砖,∴黑色方砖在整个地板中所占的比值51255=,∴它停在黑色区域的概率是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的求法:首先根据题意将代数关系用面积表示出来,一般用阴影区域表示所求事件(A);然后计算阴影区域的面积在总面积中占的比例,这个比例即事件(A)发生的概率.14.【分析】先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得到x=且x≠2利用有理数的整除性得到a=2或3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把分式方程去分母得ax﹣2﹣(x﹣2)=6∴(a﹣1)x=6∵分式方程有整数解∴解析:13.【分析】先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得到x =61a -且x ≠2,利用有理数的整除性得到a =2或3,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详解】把分式方程26122ax x x --=--去分母得ax ﹣2﹣(x ﹣2)=6, ∴(a ﹣1)x =6, ∵分式方程有整数解,∴x =61a -且x ≠2, ∴a =2或3,∴a 的值使得关于x 的分式方程26122ax x x --=--有整数解的概率=13.故答案为1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求出使分式方程中令等号左右两边相等且分母不等于0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叫方程的解.分式方程的增根是令分母等于0的未知数的值,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也考查了概率公式.15.【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详解】解:∵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8个字中油字有2个∴这句话中任选一个汉字这个字是油的概率是故答解析:14【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详解】解:∵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8个字中,“油”字有2个, ∴这句话中任选一个汉字,这个字是“油”的概率是21=84, 故答案为:14.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 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 出现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m n. 16.【分析】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次摸出的球上是写有美丽二字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1)用1234别表示美丽罗山画树形图如下:由树形图可知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16种其中解析:1 8【分析】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次摸出的球上是写有“美丽”二字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1)用1、2、3、4别表示美、丽、罗、山,画树形图如下:由树形图可知,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16种,其中“1,2”出现的情况有2种,∴P(美丽)2116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7.99【分析】根据产品合格的频率已达到09911保留两位小数所以估计合格件数的概率为099【详解】解:合格频率为:09911保留两位小数为099则根据产品合频率估计该产品合格的概率为099故答案为09解析:99【分析】根据产品合格的频率已达到0.9911,保留两位小数,所以估计合格件数的概率为0.99.【详解】解:合格频率为:0.9911,保留两位小数为0.99,则根据产品合频率,估计该产品合格的概率为0.99.故答案为0.99.【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及运用样本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基本解题思想.18.20【分析】设袋子内共有球x个利用概率公式得到然后利用比例性质求出x即可【详解】解:设袋子内共有球x个根据题意得解得x=20经检验x=20为原方程的解即袋子内共有球20个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解析:20设袋子内共有球x个,利用概率公式得到445xx-=,然后利用比例性质求出x即可.【详解】解:设袋子内共有球x个,根据题意得445xx-=,解得x=20,经检验x=20为原方程的解,即袋子内共有球20个.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19.【分析】根据题意微信的顺序是任意的微信给甲乙丙三人的概率都相等均为【详解】∵微信的顺序是任意的∴微信给甲乙丙三人的概率都相等∴第一个微信给甲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解析:1 3【分析】根据题意,微信的顺序是任意的,微信给甲、乙、丙三人的概率都相等均为13.【详解】∵微信的顺序是任意的,∴微信给甲、乙、丙三人的概率都相等,∴第一个微信给甲的概率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考查了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n.20.【分析】利用黑色区域的面积除以游戏板的面积即可【详解】解:黑色区域的面积=3×3﹣×3×1﹣×2×2﹣×3×1=4∴击中黑色区域的概率==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解析:1 5利用黑色区域的面积除以游戏板的面积即可.【详解】解:黑色区域的面积=3×3﹣12×3×1﹣12×2×2﹣12×3×1=4,∴击中黑色区域的概率=420=15.故答案是:15.【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何有关的就是几何概率.计算方法是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等.三、解答题21.(1)14;(2)13【分析】(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列表法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共有4个数,∴若从中任取一个球,球上的汉字刚好是“优”的概为14;(2)列出下表:∴按要求能组成“优秀”或“学生”的概率为41 12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和树状图法,以及用概率公式求解概率;正确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22.(1)14;(2)23【分析】(1)共有4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抽到丁的只有1种,可求出抽到丁的概率; (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而求出恰好抽到一男一女的概率. 【详解】解:(1)共有4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抽到丁的只有1种, 因此()14P =抽到丁, 故答案为:14; ()2根据题意,列表如下:因为、乙为男歌手,丙、丁为女歌手,所以其中恰好一男一女的结果有8种, 则()82123P ==一男一女, 所以,恰好抽到一男一女的概率是23. 【点睛】本题考查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23.(1)13;(2)23【分析】(1)用列举法展示所有可能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2)画树状图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个兵乒球上的数字之和不小于4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详解】(1)可能出现的结果有:()12,,()13,,()23,,共3种, 两个数字都是奇数的只有()13,一种,∴两个乒乓球上的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是13,故答案为:13;(1)画树状图如下:一共有9种可能的结果,其中大于或等于4的有6种,∴两个乒乓球上的数字之和不小于4的概率为:6293=.【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24.(1)见解析,12种;(2)14;(3)认同,见解析;(4)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得出游戏中两数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数;(2)根据(1)得出两数和共有的情况数和其中和等于12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1)得出两数和共有的情况数和其中和小于12的情况、和大于12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4)应保证双方赢的概率相同.【详解】解:(1)画树状图:可见,两数和共有12种等可能性;(2)两数和共有12种等可能性,其中平局的情况有3种,∴P(出现平局)31124==;(3)由(1)可知,两数和共有12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和小于12的情况有6种,和大于12的情况有3种,P∴(李燕获胜)61 122 ==,P(刘凯获胜)31 124 ==,∵1142<,∴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不公平.(4)游戏规则:(答案不唯一)如:两人分别同时转运甲、乙转盘,转盘停止后,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等于12,则李燕胜;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和大于12,则刘凯获胜(若指针停在等分线上,重转一次,直到指针指向某一份内为止).或:两人分别同时转运甲、乙转盘,转盘停止后,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小于12,则李燕胜;否则就刘凯获胜(若指针停在等分线上,重转一次,直到指针指向某一份内为止).【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游戏双方获胜的概率相同,游戏就公平,否则游戏不公平.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5.(1)14;(2)16【分析】(1)画树状图,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人抽到同一景点的结果有4个,则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画树状图,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人抽到娘子关和固关长城的结果有2个,则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可以看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16种,而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抽到的两个景点相同的结果共有4种,∴P(抽到同一景点)41164==;(2)画树状图如下:。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75CAB ∠=︒,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绕点A 旋转到AB C ''△的位置,使得CC //AB ',则BAB '∠=( )A .30B .35︒C .40︒D .50︒2.如图,在等边△ABC 中,AC=8,点O 在AC 上,且AO=3,点P 是边AB 上一动点,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 ,要使点D 恰好落在BC 上,则AP 的长是( ).A .4B .5C .6D .83.如图,将等边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 C '',旋转角为()060αα︒<<︒.若160BDA '∠=︒,则α的大小是( )A .20°B .40°C .60°D .80°4.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90ACB ∠=︒,将ABC ∆绕顶点C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 C ∆'',M 是BC 的中点,P 是A B ''的中点,连接PM .若2BC =,30A ∠=︒,则线段PM 长的最大值是( )A .4B .3C .2D .15.如图,将正方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35°,得到正方形AEFG ,DB 的延长线交EF 于点H ,则∠DHE 的大小为 ( )A .90°B .95°C .100°D .105°6.下列图形:线段、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直角梯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 .6B .5C .4D .3 7.如图,将△ABC 绕顶点C 旋转得到△A B C '', 且点B 刚好落在A B ''上,若∠A =35°,∠BCA '=40°,则∠A BA '等于( )A .45°B .40°C .35°D .30°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方形O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111OA B C ,依此方式,绕点O 连续旋转2020次得到正方形202020202020OA B C ,如果点A 的坐标为(1,0),那么点2020B 的坐标为( )A .(﹣1,1)B .(2,C .(﹣1,﹣1)D .(02)-,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1,0),(0,1),()1,0-.一个电动玩具从坐标原点O 出发,第一次跳跃到点1P ,使得点1P 与点O 关于点A 成中心对称;第二次跳跃到点2P ,使得点2P 与点1P 关于点B 成中心对称;第三次跳跃到点3P ,使得点3P 与点2P 关于点C 成中心对称:第四次跳跃到点4P ,使得点4P 与点3P 关于点A 成中心对称;第五次跳跃到点5P ,使得点6P 与点4P 关于点B 成中心对称;…,照此规律重复下去,则点2013P 的坐标为( )A .(2,2)B .()2,2-C .()0,2-D .()2,0- 10.如图,点E ,F ,G ,H 分别为四边形ABCD 四条边AB 、BC 、CD 、DA 的中点,则关于四边形EFG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是平行四边形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C .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D .当AC =BD 时,它为矩形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5P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3,5-B .()3,5-C .()3,5D .()3,5-- 12.下列图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点A 的坐标为(3,33),经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将ABO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CBD ,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D 点坐标为______.14.如图,将矩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矩形AB C D ''',若8CD =,6DA =,那么AC '=______.15.如图,将AO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 △,若15AOB ∠=︒,则BOC ∠=______度.16.如图,线段BC 为一个通信公司,该公司与两个通信点,A D 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的,ABCD 公司BC 长度为100米,公司准备在正方形ABCD 内要建设一个通信中转站点P ,在通信公司的BC 边上架设一个通讯中心点Q ,在通信中转站点P 到两个通信点,A D 和通讯中心点Q 之间铺设通信光缆,则铺设光缆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米.17.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2,3A -,()10B ,,则点A 关于点B 的对称点A '的坐标为______.18.在直角坐标系中,点(﹣1,2)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19.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若点A 的坐标为(-2,3),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_.20.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矩形ABCD 而言,点A 的对称点是点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0),B (4,0),C (5,2).将△ABC 绕着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后得到△AB 1C 1. (1)请画出△AB 1C 1;(2)写出点B 1,C 1的坐标;(3)求出线段1BB 的长.22.如图,将Rt △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Rt △ADE ,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若AB =1,∠B =60°,求CD 的长.23.如图,△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 (1)画出ABC 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111A B C △,并写出点1A 的坐标;(2)将△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请画出旋转后的222A B C △,并写出A 2的坐标. (3)直接写出12B B 的长度.24.如图,己知点()2,4A ,()1,1B ,()3,2C .(1)将M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111A B C △,画出111A B C △,并写出点C 的对应点1C 的坐标为_____;(2)画出ABC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222A B C △,并写出点A 的对称点2A 的坐标为______.25.在Rt ABC ∆中,,90,,AC BC ACB M N ︒=∠=在直线AB 上,且222MN AM BN =+.(1)如图1,当点,M N 在线段AB 上时,求证:45MCN ︒∠=.(2)如图2,当点M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点N 在线段AB 上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6.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时,发现了下列两种基本图形,请给予证明.(1)如图1,AC 与BD 交于点O ,AB ∥CD ,AB=CD ,求证:OA=OC .(2)如图2,已知:在△ABC 中,∠BAC =90°,AB =AC ,直线l 经过点A ,BD ⊥直线l ,CE ⊥直线l ,垂足分别为点D 、E .求证:BD =AE .(3)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用图1或图2的基本图形来解决问题:如图3,把一块含45°的直角三角板ABC (即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C =∠,AC 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成为ADE ∆,已知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D 、E .连结BD ,并作射线CE 交BD 于点F ,试探究在旋转过程中,DF 与BF 的大小关系如何,并证明.【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旋转中心为点A ,B 与B′,C 与C′分别是对应点,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旋转角∠BAB′=∠CAC′,AC=AC′,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C′CA=∠CAB ,把问题转化到等腰△ACC′中,根据内角和定理求∠CAC′,即可求出∠BAB′的度数.【详解】解:∵CC′∥AB ,∠CAB=75°,∴∠C′CA=∠CAB=75°,又∵C 、C′为对应点,点A 为旋转中心,∴AC=AC′,即△ACC′为等腰三角形,∴∠BAB′=∠CAC′=180°-2∠C′CA=3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基本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角为旋转角.同时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2.B解析:B【分析】连接DP ,根据题意,得OP OD =,=60DOP ∠,从而得到120AOP COD ∠+∠=;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和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得120AOP OPA ∠+∠=,从而得COD OPA ∠=∠,通过全等三角形判定,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点D 落在BC 上,连接DP∵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OP OD =,=60DOP ∠∴180120AOP COD DOP ∠+∠=-∠=∵等边△ABC∴180120AOP OPA A ∠+∠=-∠=∴COD OPA ∠=∠即:OP OD COD OPA A C =⎧⎪∠=∠⎨⎪∠=∠⎩∴AOP CDO △≌△∴AP OC =∵AC=8,AO=3∴5OC AC AO =-=∴5AP O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旋转、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旋转、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3.A解析:A【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ABC 和A B C ''均为等边三角形,∴60A A '∠=∠=︒由旋转得,旋转角为ACA α'∠=,∵160BDA '∠=︒∴160DOA A ''∠+∠=︒∴100DOA '∠=︒∵DOA COA '∠=∠,180ACA CAA COA ''∠+∠+∠=︒ ∴20ACA '∠=︒∴α的大小是2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正确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B解析:B【分析】连接PC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PC ,利用中点求出CM ,再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求得PM 的最大值.【详解】解:如图连接PC .在Rt △ABC 中,∵∠A=30°,BC=2,∴AB=4,根据旋转不变性可知,A′B′=AB=4,''90A CB ACB ∠=∠=︒,∵P 是A B ''的中点,M 是BC 的中点,∴CM=BM=1,PC=1A′B′=22又∵PM≤PC+CM,即PM≤3,∴PM的最大值为3(此时P、C、M共线).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变换、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C解析:C【分析】直接根据四边形AEHB的四个内角和为360°即可求解.【详解】解:∵将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35°,得到正方形AEFG,∴∠BAE=35°,∠E=90°,∠ABD=45°,∴∠ABH=135°,∴∠DHE=360°-∠E-∠BAE-∠ABH=360°-90°-35°-135°=100°.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角、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正确找出旋转角是解题关键.6.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线段,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直角梯形,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又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线段,矩形,菱形,正方形共4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7.D解析:D【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出35A A '∠=∠=︒,CB CB '=,B ABC '∠=∠,由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 BC '∠的度数,即可得出ABC ∠的度数,即可得出A BA '∠的度数.【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可得:35A A '∠=∠=︒,CB CB '=,B ABC '∠=∠,∴B BC B ''∠=∠,40BCA '∠=︒,∴75B A C BCA B '''∠=∠+∠=︒,∴75B '∠=︒,∴75ABC B '∠=∠=︒,∴180757530A BA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求出对应角的度数是解题关键.8.C解析:C【分析】根据图形可知:点B 在以O 为圆心,以OB 为半径的圆上运动,由旋转可知:将正方形O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 1B 1C 1,相当于将线段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45°,可得对应点B 的坐标,根据规律发现是8次一循环,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四边形OABC 是正方形,且OA=1,∴B (1,1),连接OB ,由勾股定理得:2,由旋转得:OB=OB 1=OB 2=OB 32,∵将正方形O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 1B 1C 1,相当于将线段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45°,依次得到∠AOB=∠BOB 1=∠B 1OB 2=…=45°,∴B 1(0),B 2(-1,1),B 3(0),B 4(-1,-1),…,发现是8次一循环,所以2020÷8=252…4,∴点B 2020的坐标为(-1,-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规律型:点的坐标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规律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C解析:C【分析】计算出前几次跳跃后,点P 1,P 2,P 3,P 4,P 5,P 6,P 7的坐标,可得出规律,继而可求出点P 2013的坐标.【详解】解:∵点1P 与点O 关于点A 成中心对称,∴P 1(2,0),过P 2作P 2D ⊥OB 于点D ,∵2P 与点1P 关于点B 成中心对称,∴P 1B=P 2B ,在△P 1BO 和△P 2BD 中121212PBO P BD POB P DB PB P B ∠=∠⎧⎪∠=∠⎨⎪=⎩, ∴△P 1BO ≌△P 2BD ,∴P 2D=P 1O=2,BD=BO=1,∴OD=2,∴P 2(-2,2),同理可求:P 3(0,-2),P 4(2,2),P 5(-2,0),P 6(0,0),P 7(2,0),从而可得出6次一个循环, ∵20136=335…3, ∴点P 2013的坐标为(0,-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点的坐标的规律变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前几次跳跃后点的坐标,总结出一般规律.10.C解析:C【分析】先连接AC,BD,根据EF=HG=12AC,EH=FG=12BD,可得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当AC⊥BD时,∠EFG=90°,此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当AC=BD时,EF=FG=GH=HE,此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连接AC,BD,如图:∵点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的四边AB、BC、CD、DA的中点,∴EF=HG=12AC,EH=FG=12BD,∴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A错误;∴四边形EFGH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B错误;当AC⊥BD时,∠EFG=90°,此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当AC=BD时,EF=FG=GH=HE,此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选项D错误;∴四边形EFGH可能是轴对称图形,∴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FGH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点四边形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解答.详解:点P (-3,-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原点的对称的点的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 ),即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 12.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A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B 不是轴对称图形,但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C 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D 即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故选D.考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识别二、填空题13.()【分析】如图作CE ⊥x 轴于E 点过点D 作DF ⊥x 轴于F 根据A 点坐标可得OBAB 的长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到BC =BABD=OB ∠ABC =60°∠OBD=60°则∠CBE =30°然后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解析:32⎛-⎝(32,) 【分析】如图,作CE ⊥x 轴于E 点,过点D 作DF ⊥x 轴于F ,根据A 点坐标可得OB 、AB 的长,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到BC =BA ,BD=OB ,∠ABC =60°,∠OBD=60°,则∠CBE =30°,然后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Rt △CBE 中计算出CE 和BE 的长,进而求出OE 的长,从而可得到C 点坐标;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DF=30°,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F 、OF 的长即可得得D 坐标.【详解】如图,作CE x ⊥于点E ,∵(3,33)A ,AB x ⊥轴, ∴33AB =OB=3, 由旋转性质得:33BC AB ==60ABC ∠=︒,BD=OB=3,∠OBD=60°,∴30CBE ∠=︒,∴CE=123322BC CE -92=, ∴32OE BE OB =-=, ∴33322C ⎛- ⎝. ∵∠OBD=60°,OB=BD ,∴△OBD 是等边三角形,∵DF ⊥x 轴,∴∠ODF=12∠ODB=30°, ∴OF=12OB=32,22OD OF -33 ∵将ABO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CBD ,∴点D 在第四象限,∴点D 坐标为(32,33), 故答案为:33322⎛-⎝,(32,33)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换−旋转、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旋转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旋转;图形或点旋转之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熟练掌握旋转的旋转是解题关键. 14.1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ABCD 为矩形CD=8DA=6由旋转的性质可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即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旋转性质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根据旋转性解析:1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8CD C D ''==,6DA D A '==,在Rt ''△AD C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ABCD 为矩形,CD=8,DA=6由旋转的性质可得:8CD C D ''==,6DA D A ='=,90CDA C D A ''∠=∠=︒∴在Rt ''△AD 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10AC '== 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旋转性质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根据旋转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应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是解题关键.15.6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OD=45°且∠COD=∠AOB 再用∠BOD 加∠COD 即可【详解】∵将△AO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 ∴∠BOD=45°∠COD=∠AOB 又∵∠A解析:6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OD=45°,且∠COD=∠AOB ,再用∠BOD 加∠COD 即可.【详解】∵将△AO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 ,∴∠BOD=45°,∠COD=∠AOB ,又∵∠AOB=15°,∴∠BOC=∠BOD+∠COD=45°+15°=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定义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准旋转角以及对应的边.16.【分析】根据题意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当三点共线时最小为然后求出的长度即可【详解】解: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则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当三点共线时最小为是上的点当时值最小过作交于点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是正方形解析:100+【分析】根据题意,将AP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 D 当,,D P Q 三点共线时,'PP P D PQ ''++最小为,D Q '然后求出D Q '的长度即可.【详解】解:如图,将AP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 D则60,PAP PD P D '''∠=︒=,PAP '∆和DAD '∆都是等边三角形,','AP PP PA PD PQ PP P D PQ ∴=++=++,当,,D P Q 三点共线时,'PP P D PQ ''++最小为,D Q ' Q 是BC 上的点,∴当D Q BC '⊥时D Q '值最小,过D 作D Q BC '⊥交AD 于E 点,100,BC ADD '=∆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100,'60,30,100,AD D AD ADE CD ∴=∠=︒∠=︒=1502AE AD '∴==, 222210050503D E AD AE '=--=100,EQ CD =='503100D Q DE EQ ∴=+=(米), 则铺设光缆的最短长度为(100503+米, 故答案为:100503+【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 17.【分析】设点的坐标为(xy )然后根据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解答即可【详解】解:设点的坐标为(xy )∵点是点关于点的对称点∴解得:x=4y=﹣3∴点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解析:()4,3-【分析】设点A '的坐标为(x ,y ),然后根据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解答即可.【详解】解:设点A '的坐标为(x ,y ),∵点A '是点A 关于点B 的对称点, ∴231,022x y -++==,解得:x =4,y =﹣3, ∴点A '的坐标为()4,3-.故答案为:()4,3-.【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熟记对称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8.(1﹣2)【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 )可得答案【详解】解:在直角坐标系中点(﹣12)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解析:(1,﹣2)【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 ),可得答案.【详解】解:在直角坐标系中,点(﹣1,2)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 19.【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的特点可知点A 与点C 关于原点对称所以C 的坐标为(2-3)【详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点与C 点关于原点对称∴C 点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解析:(2,3)-【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的特点可知,点A 与点C 关于原点对称,所以C 的坐标为(2,-3).【详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点与C 点关于原点对称,∴C 点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坐标与图形的关系.要会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点A 与点C 关于原点对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0.C 【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可得答案【详解】解: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点A 的对称解析:C【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可得答案.【详解】解: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点A 的对称点是点C ,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11(13)(14)B C -,,,;(3)1BB =32.【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确定点B 1、C 1的位置,顺次连线即可得到图形;(2)依据(1)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2)由(1)可知:11(13)(14)B C -,,,; (3)由勾股定理可得:22133BB=+=32 【点睛】此题考查旋转画图,旋转的性质,根据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确定坐标,勾股定理,正确画出旋转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2.1【分析】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BC=2AB=2,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D=AB ,则可判断△ABD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D=AB=1,然后计算BC-BD即可.【详解】∵∠BAC=90°,∠B=60°,∴BC=2AB=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D=AB,而∠B=60°,∴△ABD为等边三角形,∴BD=AB=1,∴CD=BC-BD=2-1=1.∴CD的长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ABD是等边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23.(1)图见详解,A1(-3,-5);(2)图见详解;A2(5,3);(3)B1B2=32.【分析】(1)找到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A1、B1、C1连接各点即可得到结果,同时得到点A1的坐标;(2)找到A、B、C绕着O点旋转90°后的对应点A2、B2、C2连接各点即可得到结果,同时得到点A2的坐标;(3)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1B2的长.【详解】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A1(-3,-5);(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A2(5,3);(3)B1B222332.【点睛】本题考查利用轴对称变换和旋转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4.(1)如图见解析, 1C (-2,3);(2)如图见解析, 2A (-2,-4).【分析】(1)依据△ABC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即可得到111A B C △;(2)依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即可画出△ABC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222A B C △.【详解】(1)如图,111A B C △即为所求,点1C 的坐标为(-2,3);(2)如图,222A B C △即为所求,点2A 的坐标为(-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旋转作图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旋转角度、旋转方向、旋转中心不同,位置就不同,但得到的图形全等. 25.(1)证明见解析;(2)成立,证明见解析.【分析】(1)将ACM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CM ∆,利用旋转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NBM ∆为直角三角形,可证明'MN M N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可证明()'CMN CM N SSS ∆≅∆,即可证得1'452MCN MCM ︒∠=∠=; (1)仿照(1)中方法将CMA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DB ∆,证明DBN ∆为直角三角形,再证DN=MN ,进而证明()CMN CDN SSS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如图1,,90AC BC ACB ︒=∠=,将ACM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CM ∆,则'ACM NCM ∆≅∆,',','ACM BCM CM CM AM BM ∴∠=∠==,连接'M N ,'CAM CNM ∠=∠=45°,''90M BN CBM CBA ︒∴∠=∠+∠=,'NBM ∴∆为直角三角形,22222''NM BN BM BN AM ∴=+=+,又222MN AM BN =+,'MN M N ∴=, 在CMN ∆和'CM N ∆中''CM CM MC M N CN CN =⎧⎪=⎨⎪=⎩,()'CMN CM N SSS ∴∆≅∆,'MCN M CN ∴∠=∠,1'452MCN MCM ︒∴∠=∠=, 即45MCN ︒∠=;()2如图2,,90AC BC ACB ︒=∠=,将CMA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DB ∆,CMA CDB ∴∆≅∆,,,135CM CD AM BD CAM CBD ︒∴==∠=∠=,90DBN CBD CBA ︒∴∠=∠-∠=,DBN ∴∆为直角三角形,22222DN BD BN AM BN ∴=+=+,又222MN AM BN =+,DN MN ∴=, 在CMN ∆和CDN ∆中CM CD CN CN MN DN =⎧⎪=⎨⎪=⎩,()CMN CDN SSS ∴∆≅∆,1452MCN DCN MCD ︒∴∠=∠=∠=, 45MCN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旋转性质旋转△ACM 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答的关键. 26.(1)见解析;(2)见解析;(3)DF BF =,理由见解析【分析】(1)利用三角形ABD CDO ∆∆,全等来证即可(2)利用一线三直角证2B ∠=∠,再证两三角形全等即可(3)证F 为BD 中点,构造一个三角形,过点D 作DG ∥BC ,交CF 延长线于点G ,只要证GDF CBF ∆∆≌,看看条件DG ∥BC ,有BCF G ∠=∠,以及DFG CFB =∠∠,差一边,由旋转知BC D E =,只要证GD=DE ,由90AED ∠=︒,得90AEC DEG ∠+∠=︒,90ACB ∠=︒,则90BCF ACE ∠+∠=︒,AE=AC ,=ACE AEC ∠∠,得到BCF DEF=G ∠=∠∠,DG=DE=BC ,为此GDF CBF ∆∆≌得证即可.【详解】证明:(1)∵AB ∥CD ∴A C ∠=∠,B D ∠=∠,又∵AB CD =∴()ABD CDO ASA ∆∆≌,∴OA OC =,(2)∵BD l ⊥,CE l ⊥,∴90BDA CEA ∠=∠=︒∴190B ∠+∠=︒,∵90BAC ∠=︒∴1290∠+∠=︒∴2B ∠=∠,又∵AB AC =∴()ABD CAE AAS ∆∆≌,∴BD AE =,,(3)DF BF =.理由如下:,法一:过点D 作DG ∥BC ,交CF 延长线于点G ,∴G BCF ∠=∠∵90ACB ∠=︒∴90BCF ACE ∠+∠=︒,由旋转得:AC AE =∴ACE AEC ∠=∠,∵90AED ∠=︒∴90AEC DEG ∠+∠=︒,∴BCF DEG ∠=∠∴G DEG ∠=∠∴DE DG =,又∵DE BC =∴DG BC =,又∵DFG CFB =∠∠∴()GDF CBF AAS ∆∆≌,∴DF BF =,法二:作AH EC ⊥,BM CF ⊥,DN CF ⊥交CF 延长线于N ,∵AC AE =∴CH EH =,∵90ACB ∠=︒∴90BCF ACH ∠+∠=︒,又∵90ACH HAC ∠+∠=︒,AC BC =,∴ACH CBM ∆∆≌∴CH BM =∴EH BM =,在AEH ∆与EDN ∆中,由图2可证:EH DN =∴DN BM =,∵DN CF ⊥,BM CF ⊥∴DN ∥BM ,在DNF ∆与BMF ∆中,由图1可证:DF BF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全等证线段相等问题,利用好平行线,使问题得以解决,利用好一线三直角,找到∠B=∠CAE,使问题得以解决,利用好旋转,有线等就有角等,使∠G=∠DEG=∠BCG,GD=DE=BC,使问题得以解决.。
九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一个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为12:高为6:则等腰梯形的两底的一个锐角为 ( ) A ︒30 B ︒45 C ︒60 D ︒752.在Rt ⊿ABC 中:∠ACB =︒90:∠A =︒30:AC =cm 3:则AB 边上的中线为 ( ) A cm 1 B cm 2 C cm 5.1 Dcm 33.等边三角形一边上高线长为cm 32: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中位线长为 ( ) A cm 3 B cm 5.2 C cm 2 D cm 44.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两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C 四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5.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平行四边形6.直角梯形的两个直角顶点到对腰中点的距离 (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D 互相垂直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已知菱形的周长为cm 40:一条对角线长为cm 16: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8.如图:EF 过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O :交AD 于E :交 BC 于F :已知AB =4:BC =5:OE =5.1:那么四边形EFCD 的周长为 :9.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12:AB 边上的高为3:BC 边上的高为6: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 : 10.⊿ABC 中:AB = AC =13:∠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则D 点到AB 的距离为 :11.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 BC :AB =30:矩形DEFG 的一边在AB 上:顶点G 、F 分别在AC 、BC 上:D 、E 在AB 上:若DG :GF =1:4:则矩形DEFG 的面积为 :12.在⊿ABC 和⊿ADC 中:下列论断:①AB = AD : ②∠BAC =∠DAC :③BC = DC :把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是: :13.如图:在⊿ABC 中:∠C =︒90:∠B =︒15:AB 的 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 :交BC 于D :DB =10:那么AC = :B14.在⊿ABC 中:∠C =︒90:周长为cm )325(+:斜边上的中线CD =cm 2:则Rt ⊿ABC 的面积为 : 三.(6分)15.作图题:已知三个村庄的位置如图:三村联合打一口井:向三个村庄供水:使水井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水井的位置设在何处?请用尺规画出水井位置:不写作法:保留痕迹。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90AB AC BAC =∠=︒,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的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当EPF ∠在ABC 内绕点P 旋转时,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E CF =B .EP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 .EP AP =D .2ABC AEPF S S =四边形2.如图,在等边△ABC 中,AC=8,点O 在AC 上,且AO=3,点P 是边AB 上一动点,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 ,要使点D 恰好落在BC 上,则AP 的长是( ).A .4B .5C .6D .83.如图,将等边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 C '',旋转角为()060αα︒<<︒.若160BDA '∠=︒,则α的大小是( )A .20°B .40°C .60°D .80° 4.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80°,得到DEC ,若3120B A ∠=∠=︒,则α∠的度数是( )A .60︒B .50︒C .40︒D .305.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方形O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111OA B C ,依此方式,绕点O 连续旋转2020次得到正方形202020202020OA B C ,如果点A 的坐标为(1,0),那么点2020B 的坐标为( )A .(﹣1,1)B .(20)-,C .(﹣1,﹣1)D .(02)-, 7.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B .若22ac bc >,则a b >C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D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8.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8,点P 是边BC 上的动点,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Q ,点D 是AC 边的中点,连接DQ ,则DQ 的最小值是( )A .2B .4C .23D .不能确定 9.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边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正五边形D .菱形 10.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若∠CAE=65°,∠E=70°,且AD⊥BC,∠BAC的度数为().A.60 °B.75°C.85°D.90°11.如图,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12.如图,在△ABC中,AB=2.2,BC=3.6,∠B=60°,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若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时,则CD的长为()A.1.5 B.1.4 C.1.3 D.1.2二、填空题13.如图,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此时A′B′⊥AC于D,已知∠A=50°,则∠B′CB的度数是_____°.14.如图,在△ABC中,∠C=90°,AC=2cm,AB=3cm,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FBE,则点E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cm.15.如图,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α(0°<α<360°),使得点B 、A 、C ′在同一直线上,则α=______.16.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90ACB PRQ ∠=∠=,45A ∠=,60Q ∠=,点P 在斜边AB 上,现将三角板PRQ 绕着点P 顺时针旋转,当QR 第一次与AC 平行时,APR ∠的度数是____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P 的坐标22,⎛⎫ ⎪ ⎪⎝⎭,将线段1OP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1OP 的2倍,得到线段2OP ;又将线段2OP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长度伸长为2OP 的2倍,得到线段3OP ;如此下去,得到线段4OP 、5OP ,……,n OP (n 为正整数),则点2020P 的坐标是_________.18.如图,把Rt △ABC 绕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 △DFC ,若直线DF 垂直平分AB ,垂足为点E ,连接BF ,CE ,且BC =2.下面四个结论:①BF =22; ②∠CBF =45°;③∠CED =30°;④△ECD 的面积为223+,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填番号)参考答案19.如图,O 是正△ABC 内一点,3OA =,4OB =,5OC =,将线段BO 以点B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 ',下列结论正确有______.(请填序号)①点O 与O '的距离为4;②150AOB ∠=︒;③633AOBO S '=+四边形;④9634AOC AOB S S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 (﹣3,2)绕点Q (﹣1,0)顺时针旋转90°,所得到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____.三、解答题21.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 的坐标为(2,4)-.(1)以原点O 为旋转中心,画出把ABC 逆时针旋转90°的图形111A B C △; (2)在(1)的条件下,求出经过111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2.已知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边AB 在射线OM 上,且6OA =,点D 是射线OM 上的动点,当点D 不与点A 重合时,将ACD △绕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 ,连接DE .(1)如图1,求证:CDE △是等边三角形.(2)设OD t =,①如图2,当610t <<时,CDE △的周长存在最小值,请求出此最小值;②如图1,若06t <<,直接写出以D 、E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t 的值.23.已知:点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BC 所在直线上一点(不与点B 重合),连接AD .(1)如图1,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E ,连接CE .求证:,BD CE BD CE =⊥;(2)如图2,当点D 在线段BC 延长线上时,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E ,连接CE ,请画出图形.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3)根据图2,请直接写出,,AD BD CD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24.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3,﹣1)、C(2,2),格中每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长度,请解答以下问题:(1)求作出△ABC;(2)将△ABC平移,使得平移后点C的对应点为原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1,B1,请作出平移后的△A1B1O,并直接写出平移的距离为;(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2C2,B、C的对应点分别为B2、C2,请作出△AB2C2,并求出B2、C2点的坐标.2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30°,将△DCB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后,点D的对应点恰好与点A重合,得到△ACE,若AB=3,BC=4,求BD的长?26.解下列方程:(1)x2-2x-24=0 (2)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1=0.【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利用旋转的思想观察全等三角形,寻找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题中的结论逐一判断.【详解】∵AB=AC ,∠BAC=90°,P 是BC 中点,∴AP=CP ,AP ⊥BC ,∠C=∠B=∠BAP=∠CAP=45°,∵∠APE 、∠CPF 都是∠APF 的余角,∴∠APE=∠CPF ,在△APE 和△CPF 中,45APE CPF AP CP EAP FCP ∠=∠⎧⎪=⎨⎪∠=∠=︒⎩, ∴△APE ≌△CPF (ASA ),∴AE=CF ,EP=PF ,S △AEP =S △CPF ,∴△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S 四边形AEPF =12S △ABC ,即2S 四边形AEPF =S △ABC , A 、B 、D 均正确, ∵旋转过程中,EP 的长度的变化的,故EP≠A P ,C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B解析:B【分析】连接DP ,根据题意,得OP OD =,=60DOP ∠,从而得到120AOP COD ∠+∠=;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和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得120AOP OPA ∠+∠=,从而得COD OPA ∠=∠,通过全等三角形判定,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点D 落在BC 上,连接DP∵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OP OD =,=60DOP ∠∴180120AOP COD DOP ∠+∠=-∠=∵等边△ABC∴180120AOP OPA A ∠+∠=-∠=∴COD OPA ∠=∠即:OP OD COD OPA A C =⎧⎪∠=∠⎨⎪∠=∠⎩∴AOP CDO △≌△∴AP OC =∵AC=8,AO=3∴5OC AC AO =-=∴5AP O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旋转、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旋转、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3.A解析:A【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ABC 和A B C ''均为等边三角形,∴60A A '∠=∠=︒由旋转得,旋转角为ACA α'∠=,∵160BDA '∠=︒∴160DOA A ''∠+∠=︒∴100DOA '∠=︒∵DOA COA '∠=∠,180ACA CAA COA ''∠+∠+∠=︒ ∴20ACA '∠=︒∴α的大小是2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正确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A解析:A【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找到对应点、对应角、对应线段作答.【详解】解:∵3120B A ∠=∠=︒∴120B ∠=︒,40A ∠=︒∵△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80°得到△DEC ,∴∠D=∠A=40°,∠DEC=∠B=120°,∴∠DCE=180°-40°-120°=20°,∵∠DCA=80°∴∠α=∠DCA-∠DCE=80°-20°=6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①定点-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5.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重合. 6.C解析:C【分析】根据图形可知:点B 在以O 为圆心,以OB 为半径的圆上运动,由旋转可知:将正方形O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 1B 1C 1,相当于将线段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45°,可得对应点B 的坐标,根据规律发现是8次一循环,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且OA=1,∴B(1,1),连接OB,由勾股定理得:2,由旋转得:OB=OB1=OB2=OB32,∵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1B1C1,相当于将线段OB绕点O逆时针旋转45°,依次得到∠AOB=∠BOB1=∠B1OB2=…=45°,∴B1(02),B2(-1,1),B3(20),B4(-1,-1),…,发现是8次一循环,所以2020÷8=252…4,∴点B2020的坐标为(-1,-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规律型:点的坐标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规律的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D解析:D【分析】先根据逆命题的定义分别写出各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中心对称的性质等进行判断.【详解】A、逆命题为: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假命题,故本选项错误;B、逆命题是:如果a>b,则ac2>bc2,是假命题,故本选项错误;C、逆命题为:全等的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是假命题,故本选项错误;D、逆命题为:等腰三角形是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的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8.C解析:C【分析】依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到∠BCQ=120°,当DQ⊥CQ时,DQ的长最小,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DQ的最小值.【详解】如图,由旋转可得∠ACQ=∠B=60°,又∵∠ACB=60°,∴∠BCQ=120°,∵点D是AC边的中点,∴CD=4,当DQ⊥CQ时,DQ的长最小,此时,∠CDQ=30°,∴CQ=1CD=2,2∴224223-=,∴DQ的最小值是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9.D解析: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10.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知,∠EAC=∠BAD=65°,∠C=∠E=70°.如图,设AD⊥BC于点F.则∠AFB=90°,∴在Rt△ABF中,∠B=90°-∠BAD=25°,∴在△ABC中,∠BAC=180°-∠B-∠C=180°-25°-70°=85°,即∠BAC的度数为85°.故选C.考点: 旋转的性质.11.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共5种,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12.B解析:B【分析】运用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AD=AB,进而得到△ABD为等边三角形,求出B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得:AD=AB,且∠B=60°,∴△ABD为等边三角形,∴BD=AB=2,∴CD=3.6﹣2.2=1.4.故选:B.【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变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牢固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40【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A=50°∠BCB=∠ACA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CA=40°=∠B′CB【详解】解:∵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A=∠A=50°∠BCB=∠解析:40【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A'=50°,∠BCB'=∠ACA',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CA'=40°=∠B′CB.【详解】解:∵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A=∠A'=50°,∠BCB'=∠ACA'∵A'B'⊥AC∴∠A'+∠ACA'=90°∴∠ACA'=40°∴∠BCB'=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熟练运用旋转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14.【解析】试题解析:5【解析】试题连接EC,即线段EC的长是点E与点C之间的距离,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得:BC=2222AB AC-=-=(cm),325∵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FBE,∴BC=BE,∠CBE=60°,∴△BEC是等边三角形,∴EC=BE=BC=5cm.15.15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BAC=∠B′AC′=30°求出∠BAB′即可【详解】解:∵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360°)使得点BAC′在同一直线上∴解析:15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BAC=∠B′AC′=30°,求出∠BAB′即可.【详解】解:∵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360°),使得点B、A、C′在同一直线上,∴∠BAC=∠B′AC′=30°,∴∠BAB′=180°-∠B′AC′=180°-30°=150°,即α=150°,故答案为15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邻补角的定义,能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B′AC′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16.135°【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根据题意如图:∵QR∥AC∴DF∥BC∴∠FDB=∠ABC=45°∴故答案为:135°【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解析:135°【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根据题意,如图:∵QR ∥AC ,90ACB PRQ ∠=∠=,∴DF ∥BC ,∴∠FDB=∠ABC=45°,∴18045135APR ∠=︒-︒=︒,故答案为:135°.【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0-22019)【分析】根据题意得出OP1=1OP2=2OP3=4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P3=4=22OP4=8=23…OPn=2n -1再利用旋转角度得出点P2020的坐标与点P4的坐标在同一直线上进解析:(0,-22019)【分析】根据题意得出OP 1=1,OP 2=2,OP 3=4,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P 3=4=22,OP 4=8=23…,OP n =2n-1,再利用旋转角度得出点P 2020的坐标与点P 4的坐标在同一直线上,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点P 1的坐标为22⎛ ⎝⎭,将线段OP 1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OP 1的2倍,得到线段OP 1;∴OP 1=1,OP 2=2,∴OP 3=4,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P 4=23,OP 5=24…,∴OP n =2n-1,由题意可得出线段每旋转8次旋转一周,∵2020÷8=252…4,∴点P 2020的坐标与点P 4的坐标在同一直线上,正好在y 轴负半轴上,∴点P 2020的坐标是(0,-22019).故答案为:(0,-22019).【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变化规律,根据题意得出点P 2014的坐标与点P 6的坐标在同一直线上是解题关键.18.①②④【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F =CB =2∠BCF =90°则可得△C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可对①②进行判断;由于直线DF 垂直平分AB 则FA =FBBE =AE 于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解析:①②④【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F =CB =2,∠BCF =90°,则可得△C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可对①②进行判断;由于直线DF 垂直平分AB ,则FA =FB ,BE =AE ,于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可计算出∠ECA=∠A=22.5°,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计算出∠CEF,从而可对③进行判断;作EH⊥BD于H,如图,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EH=1AC=2+1,利用旋转性质得CD=CA=2+22,则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计算出2△ECD的面积,从而可对④进行判断.【详解】∵把Rt△ABC绕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DFC,∴CF=CB=2,∠BCF=90°,∴△C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F=2BC=22,∠CBF=45°,所以①②正确;∵直线DF垂直平分AB,∴FA=FB,BE=AE,∴∠A=∠ABF,而∠BFC=∠A+∠ABF=45°,∴∠A=22.5°,∵CE为斜边AB上的中线,∴EC=EA,∴∠ECA=∠A=22.5°,∴∠CEF=180°﹣90°﹣2×22.5°=45°,所以③错误;作EH⊥BD于H,如图,∵把Rt△ABC绕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DFC,∴CD=CA=2+22,∵点E为AB的中点,∴EH=1AC=2+1,2∴△ECD的面积=1•(2+1)•(2+22)=22+3,所以④正确.2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的性质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19.①②④【分析】连接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到为等边三角形进而可求证①②③的正确性然后将△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至连接OD易得△ACD也为等边三角形由此可求解【详解】解:连接如图所示:∵线段BO以点解析:①②④【分析】连接OO ',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到OBO '△为等边三角形,进而可求证①②③的正确性,然后将△AO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至ACD △,连接OD ,易得△ACD 也为等边三角形,由此可求解.【详解】解:连接OO ',如图所示:∵线段BO 以点B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 ',∴,60BO OB O BO ''=∠=︒,O A OC '=,∴OBO '△为等边三角形,∵3OA =,4OB =,5OC =,∴4BO OB '==,5O A OC '==,故①正确;∴22225O O AO O A ''+==,∴90AOO '∠=︒,∴150AOB AOO O OB ''∠=∠+∠=︒,故②正确;过点B 作BE ⊥OO '于点E ,如图所示,∴2OE EO '==, ∴2223BE OB EO =-=, ∴2134324BOO S OO BE O O '''=⋅==, ∴134436432O OB AOO AOBO S SS '''=+=⨯⨯+=+四边形,故③错误; 将△AO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至ACD △,连接OD ,如图所示:同理易得△AOD 为等边三角形,OD=OA=3,OB=DC=4,∠ODC=90°,∴2139=3436324AOC AOB AOD ODC AOCD S S S SS +=+=⨯⨯=四边形△△④正确; ∴正确的有①②④;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逆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旋转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12)【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观察图象可知P (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解析:(1,2).【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观察图象可知,P '(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21.(1)△A 1B 1C 1为所求见详解图;(2)2210433y x x =-+-. 【分析】(1)先连结OA 、OB 、OC ,以O 点为旋转中心,分别以OA 、OB 、OC 逆时针旋转90º到OA 1、OB 1、OC 1,再顺次连结A 1B 1,B 1C 1,C 1A 1即可(2)先求出A 、B 、C 三点坐标,结合旋转后的位置求出A 1(1,0),B 1(5,0),C 1(4,2),由A 1(1,0),B 1(5,0),两点在x 轴上,利用交点式抛物线解析式设出函数解析式,把C 1坐标代入求出a 值,再化为一般式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连结OA 、OB 、OC ,以O 点为旋转中心,分别以OA 、OB 、OC 逆时针旋转90º到OA 1、OB 1、OC 1,再顺次连结A 1B 1,B 1C 1,C 1A 1,则△A 1B 1C 1为所求; (2)由A (0,-1),B (0,-5),C (2,-4)则A 1(1,0),B 1(5,0),C 1(4,2), 由A 1(1,0),B 1(5,0),两点在x 轴上,设出经过111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5y a x x =--,把C 1(4,2)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24145a =--, 解得23a =-, ()()2153y x x =---, 2210433y x x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变换问题,掌握旋转作图的方法与步骤,会通过旋转后的位置,确定点的坐标,会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是解题关键.22.(1)见解析;(2)①63②2【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得到∠DCE=60°,DC=EC ,即可得到结论;(2)①存在,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E 的周长=3CD ,当CD ⊥AB 时,CD 有最小值,即可求解;②由题意可得∠BED=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解:(1)∵证明:将ACD △绕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CE ,∴60DCE ∠=︒,DC EC =,∴CDE △是等边三角形:(2)①∵CDE △是等边三角形,∴CDE △的周长3CD =,当610t <<时,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D AB ⊥时,CDE △的周长最小,此时,CD =∴CDE △的最小周长3CD ==②存在,当0<t <6时,由旋转可知,∠ABE=60°,∠BDE <60°,∴∠BED=90°,由(1)可知,△CDE 是等边三角形,∴∠DEB=60°,∴∠CEB=30°,∵∠CEB=∠CDA ,∴∠CDA=30°,∵∠CAB=60°,∴∠ACD=∠ADC=30°,∴DA=CA=4,∴OD=OA-DA=6-4=2,∴t=2.【点睛】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3.(1)证明见解析;(2)图见解析,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2222AD BD CD =+.【分析】(1)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可得,90,45AB AC BAC ABC ACB =∠=︒∠=∠=︒,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90AD AE DAE =∠=︒,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可得BAD CAE ∠=∠,最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垂直的定义即可得证;(2)先根据旋转的定义画出图形,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90AD AE DAE =∠=︒,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可得BAD CAE ∠=∠,最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垂直的定义即可得证;(3)如图(见解析),先在Rt A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DE AD =,再在Rt C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22DE CE CD BD CD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45AB AC BAC ABC ACB ∴=∠=︒∠=∠=︒,由旋转的性质得:,90AD AE DAE =∠=︒,BAC CAD DAE CAD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BD CE ACE ABD ∴=∠=∠=︒,90BCE ACB ACE ∴∠=∠+∠=︒,BD CE ∴⊥;(2)成立,理由如下:由题意,画出图形如下:由旋转的性质得:,90AD AE DAE =∠=︒,BAC CAD DAE CAD ∴∠+∠=∠+∠,即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45BD CE ACE ABD ∴=∠=∠=︒,90BCE ACB ACE ∴∠=∠+∠=︒,BD CE ∴⊥;(3)如图,连接DE ,,90AD AE DAE =∠=︒,∴在Rt ADE △中,22222=+=DE AD AE AD ,由(2)可知,,BD CE BD CE =⊥,∴在Rt CDE △中,22222DE CE CD BD CD =+=+,2222AD BD CD ∴=+,即,,AD BD CD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222AD BD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4.(1)作图见解析;(2)22;(3)作图见解析;B2(﹣4,4),C2(﹣1,5)【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作出三角形即可;(2)分别作出A,B的对应点A1,B1即可;(3)分别作出B,C的对应点B2、C2即可.【详解】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如图△A1B1O即为所求,平移的距离为22;故答案为22.(3)如图△A B2C2即为所求B2、C2点的坐标分别为(﹣4,4),(﹣1,5)【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平移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5.5【分析】连接BE,如图,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CE=60°,CB=CE,BD=AE,再判断△BCE为等边三角形得到BE=BC=4,∠CBE=60°,从而有∠ABE=90°,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E即可.【详解】解:连接BE,如图,∵△DCB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后,点D的对应点恰好与点A重合,得到△ACE,∴∠BCE=60°,CB=CE,BD=AE,∴△BCE为等边三角形,∴BE=BC=4,∠CBE=60°,∵∠ABC=30°,∴∠ABE=90°,在Rt△ABE中,223+4=5,∴B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26.(1)x=-4,x=6;(2)x=﹣10.【解析】试题分析:(1)把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即可;(2)用配方法解方程即可.试题解:(1)(x+4)(x-6)=0,x=-4,x=6.(2)x2+6x+9=10,即(x+3)2=10,x=﹣10.。
1.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2 - 5x + 6 = 0,则该方程的解为()A. x1 = 2,x2 = 3B. x1 = 3,x2 = 2C. x1 = 1,x2 = 6D. x1 = 6,x2 = 12. 若 a^2 - b^2 = 9,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b)(a - b) = 3B. (a + b)(a - b) = 9C. (a - b)(a + b) = 3D. (a - b)(a + b) = 93. 已知 x^2 - 4x + 4 = 0,则方程的解为()A. x1 = 2,x2 = 2B. x1 = -2,x2 = -2C. x1 = 2,x2 = -2D. x1 = -2,x2 = 24. 若 a、b、c 是等差数列,且 a + b + c = 15,则 b 的值为()A. 5B. 10C. 15D. 205. 已知函数 f(x) = x^2 - 4x + 4,则 f(x) 的最小值为()A. 0B. 1D. 36. 若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 2,4,8,则该数列的公比为()A. 1B. 2C. 4D. 87. 已知 a、b、c 是等差数列,且 a + b + c = 12,则 b 的值为()A. 3B. 4C. 6D. 98. 若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 1,2,4,则该数列的公比为()A. 1B. 2C. 4D. 89.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2 - 3x + 2 = 0,则该方程的解为()A. x1 = 1,x2 = 2B. x1 = 2,x2 = 1C. x1 = 1,x2 = -2D. x1 = -2,x2 = 110. 若 a、b、c 是等差数列,且 a + b + c = 15,则 b 的值为()B. 10C. 15D. 2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 2,4,8,则该数列的公差为 _______。
12. 若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 1,2,4,则该数列的公比为 _______。
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AD =4,E ,F 分别是CD ,BC 上的一点,且∠EAF =45°,EC =1,将△ADE 绕点A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ABG 重合,连接EF ,则以下结论:①DE +BF =EF ,②BF =47,③AF =307,④S △AEF =507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2.如图,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80°到OCD 的位置,已知45AOB ∠=︒,则AOD ∠等于( )A .45°B .35°C .25°D .15°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3,1)-,将OA 绕原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 ',则点A '的坐标为( )A .(3,1)B .(3,1)-C .(1,3)--D .(1,3) 4.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点,E 以点B 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ABC ∠把BAE △顺时针旋转,得到BA E '',连接DA '.若60,50ADC ADA '∠=︒∠=︒,则DA E ''∠的大小为( )A .130︒B .150︒C .160︒D .170︒ 5.如图所示,把ABC 绕C 点旋转35︒,得到A B C ''',A B ''交AC 于点D ,若90A DC '∠=︒,则A ∠等于( )A .35︒B .65︒C .55︒D .45︒6.“保护生态,人人有责”.下列生态环保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C .D .7.如图:在△ABC 中,∠ACB=90°,∠ABC=30°,AC=1,现将△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至△EFC ,使点E 恰巧落在AB 上,连接BF ,则BF 的长度为( )A 3B .2C .1D 28.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8,点P 是边BC 上的动点,将△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Q ,点D 是AC 边的中点,连接DQ ,则DQ 的最小值是( )A.22B.4 C.23D.不能确定9.如图,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1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点M在CD的边上,且DM=1,ΔAEM与Δ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将ΔADM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90°得到ΔABF,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A.3 B.23C.13D.1511.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12.如图,已知△ABC与△CDA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过点O任作直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则下则结论:①点E和点F,点B和点D是关于中心O的对称点;②直线BD必经过点O;③四边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④四边形DEOC与四边形BFOA的面积必相等;⑤△AOE 与△COF成中心对称.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3.如图,将Rt 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得到Rt ADE △,点E 恰好落在斜边AB 上,连接BD ,则BDE ∠=______.1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1,2)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15.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矩形ABCD 而言,点A 的对称点是点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111A B C △的位置,点,B O 分别落在点11,B C 处,点1B 在x 轴上,再将111A B C △绕点1B 顺时针旋转到112A B C 的位置,点2C 在x 轴上,再将112A B C 绕点2C 顺时针旋转到222A B C △的位置,点2A 在x轴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3,0,0,2,2A B ⎛⎫⎪⎝⎭则点2020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17.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3,2),作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A 1,点A 1关于原点对称点A 2,点A 2关于x 轴对称点A 3,A 3关于y 轴对称点A 4,……,按此规律,则点A 2019的坐标为_____.18.如图,在Rt ABC 中,5AB =,4BC =,如果ABC 绕点B 旋转,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D 处得到EBD △,则点A 到BE 的距离是__________.19.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矩形AB′C′D′,若CD=2,DA=2,那么CC′=____________.20.如图,在Rt ABC中,∠C=90°,AC=6cm,BC=8cm.将Rt 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 '落在AB边上,连结BB',则BB'的长度为_________.得到Rt AB C''三、解答题21.如图,△ABC中A(2-,3),B(3-,1),C(1-,2).(1)将△AB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在坐标系中画出旋转后的△A1B1C1;(2)写出的△A1B1C1的顶点B1的坐标.22.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C旋转得到矩形EFGC,点E在AD上.延长AD交FG≅.于点H.求证:EDC HFE23.(1)探索发现:如图1,已知Rt ABC 中,90ACB ∠=︒,AC BC =,直线l 过点C ,过点A 作AD l ⊥,过点B 作BE l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AD CE =,CD BE =.(2)迁移应用:如图2,将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MON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板的一个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 重合,另两个顶点均落在第一象限内,已知点M 的坐标为()1,3,求点N 的坐标.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 (1,1),B (4,1),C (3,3).(1)将△ABC 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A 1B 1C 1,请画出△A 1B 1C 1;(2)将△ABC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2B 2C 2,请画出△A 2B 2C 2.25.己知,如图,点P 是等边△ABC 内一点,∠APB=112°,如果把△APB 绕点A 旋转,使点 B 与点C 重合,此时点P 落在点P '处,求PP C '∠的度数.26.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1)请画出将△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形△A1B1C1;(2)请画出△ABC关于点(1,0)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2B2C2;(3)若△A1B1C1绕点M旋转可以得到△A2B2C2,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4)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出B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从而求得GF,即可求解出△AEF的面积,最终即可判断出所有选项.【详解】∵将△ADE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ABG重合,∴AG=AE,∠DAE=∠BAG,DE=BG,∵∠EAF=45°,∴∠DAE+∠BAF=45°=∠GAB+∠BAF=∠GAF=45°,∵AG=AE,∠FAE=∠FAG=45°,AF=AF,∴△AFE≌△AFG(SAS),∴EF=FG,∵DE=BG,∴EF=FG=BG+FB=DE+BF,故①正确,∵BC=CD=AD=4,EC=1,∴DE=3,设BF=x,则EF=x+3,CF=4﹣x,在Rt△ECF中,(x+3)2=(4﹣x)2+12,解得x=47,∴BF=47,AF②正确,③错误,∴GF=3+47=257,∴S△AEF=S△AGF=12AB×GF=507,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变换、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B解析:B【分析】本题旋转中心为点O,旋转方向为逆时针,观察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角∠BOD即为旋转角,利用角的和差关系求解.【详解】解: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D和B为对应点,∠DOB为旋转角,即∠DOB=80°,所以∠AOD=∠DOB-∠AOB=80°-45°=3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旋转两相等的性质:即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以及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构成的旋转角相等.3.D解析:D【分析】根据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的点坐标变换规律即可得.【详解】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的点坐标变换规律:先将横、纵坐标互换位置,再将纵坐标变为相反数,(3,1)A-,(1,3)A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的点坐标变换规律,熟练掌握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的点坐标变换规律是解题关键.4.C解析:C【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60,//AD BC AB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30DA B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可得30BA E BAE ''∠=∠=︒,最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详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60ADC ∠=︒,60,//AD BC ABC ∴∠=︒,50ADA '∠=︒,180130DA B ADA ''∴∠=︒-∠=︒,AE BC ⊥,9030BAE ABC ∴∠=︒-∠=︒,由旋转的性质得:30BA E BAE ''∠=∠=︒,13030160DA E DA B BA E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与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5.C解析:C【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35A A ACA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 '∠的度数,由此即可得.【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得:,35A A ACA ''∠=∠∠=︒,90A DC '∠=︒,18055A A DC ACA '''∴∠=︒-∠-∠=︒,55A A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6.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7.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A=60°,AC=EC,所以△ACE是等边三角形,所以∠CEA=∠ECA=60°,由旋转可知,∠CEF=∠A=60°,所以∠FEB=60°,因为∠ECF=∠ACB=90°,所以∠BCF=∠ACE=60°,因为CB=CF,所以△CB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CBF=60°,∠FBE=60°+30°=90°,△BEF是30度角直角三角形,因为AE=AC=1,AB=2AC=2,所以BE=1,EF=2,BF=21-=,故选A.213考点:1.旋转性质;2.直角三角形性质.8.C解析:C【分析】依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到∠BCQ=120°,当DQ⊥CQ时,DQ的长最小,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DQ的最小值.【详解】如图,由旋转可得∠ACQ=∠B=60°,又∵∠ACB=60°,∴∠BCQ=120°,∵点D是AC边的中点,∴CD=4,当DQ⊥CQ时,DQ的长最小,此时,∠CDQ=30°,∴CQ=1CD=2,2∴DQ=22-=,4223∴DQ的最小值是2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9.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共5种,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10.C解析:C【分析】连接BM.证明△AFE≌△AMB得FE=MB,再运用勾股定理求出BM的长即可.【详解】连接BM,如图,由旋转的性质得:AM=AF.∵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BC=CD,∠BAD=∠C=90°,∵ΔAEM与Δ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DAM=∠EAM.∵∠DAM+∠BAM=∠FAE+∠EAM=90°,∴∠BAM=∠EAF,∴△AFE≌△AMB∴FE=BM.在Rt△BCM中,BC=3,CM=CD-DM=3-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11.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2.D解析:D【分析】由于△ABC与△CDA关于点O对称,那么可得到AB=CD、AD=BC,即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由于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且对称中心是对角线交点,可根据上述特点对各结论进行判断.【详解】△ABC与△CDA关于点O对称,则AB=CD、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因此点O就是▱ABCD的对称中心,则有:(1)点E和点F;B和D是关于中心O的对称点,正确;(2)直线BD必经过点O,正确;(3)四边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正确;(4)四边形DEOC 与四边形BFOA 的面积必相等,正确;(5)△AOE 与△COF 成中心对称,正确;其中正确的个数为5个,故选D .【点睛】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最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 解析:15︒【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90,30AB AD AED C DAE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60ADE ∠=︒,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75ABD ∠=︒,最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得:,90,30AB AD AED C DAE =∠=∠=︒∠=︒,9060ADE DAE ∴∠=︒-∠=︒,,30AB AD DAE =∠=︒,()1180752ABD ADB DAE ∴∠=∠=︒-∠=︒, 756015BDE ADB ADE ∴∠=∠-∠=︒-︒=︒,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4.(1﹣2)【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 )可得答案【详解】解:在直角坐标系中点(﹣12)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解析:(1,﹣2)【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 ),可得答案.【详解】解:在直角坐标系中,点(﹣1,2)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15.C【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可得答案【详解】解: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点A的对称解析:C【分析】根据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可得答案.【详解】解: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点A的对称点是点C,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16.(60602)【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求出三角形三边长度然后通过旋转发现BB2B4…每偶数之间的B相差6个单位长度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求得B2020的坐标【详解】∵A(0)B(02)则OA=OB=2∴Rt△解析:(6060,2)【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求出三角形三边长度,然后通过旋转发现,B、B2、B4…每偶数之间的B相差6个单位长度,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求得B2020的坐标.【详解】∵A(32,0),B(0,2),则OA=32,OB=2,∴Rt△AOB中,222235222 OA OB⎛⎫+=+=⎪⎝⎭,∴OA+AB1+B1C2=352622++=,∴B2的横坐标为:6,且B2C2=2,即B2(6,2),∴B4的横坐标为:2×6=12,∴点B2020的横坐标为:2020÷2×6=6060,点B2020的纵坐标为:2,即B2020的坐标是(6060,2),故答案为:(6060,2)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旋转规律问题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通过图形旋转,找到所有B点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32)【分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写出A1A2A3的坐标找出规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A1是(﹣32);作点A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A2是(3﹣2);作点A2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解析:(3,2).【分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写出A 1、A 2、A 3的坐标,找出规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作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A 1,是(﹣3,2);作点A 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A 2,是(3,﹣2);作点A 2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3,是(3,2).显然此为一循环,按此规律,2019÷3=673,则点A 2019的坐标是(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坐标,解答此题需熟悉:两个点关于x 轴对称,则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两个点关于y 轴对称,则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则横坐标、纵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 18.3【分析】连接AE 作AH ⊥BE 于H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的值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BE=AB=5DE=AC=3然后根据等面积法求解即可【详解】解:连接AE 作AH ⊥BE 于H ∵在中∴AC=由旋转的性质得BE=解析:3【分析】连接AE ,作AH ⊥BE 于H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的值,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BE=AB=5,DE=AC=3,然后根据等面积法求解即可.【详解】解:连接AE ,作AH ⊥BE 于H ,∵在Rt ABC 中,5AB =,4BC =,∴,由旋转的性质得BE=AB=5,DE=AC=3, ∵1122BE AH AB DE ⋅=⋅, ∴5AH=5×3,∴AH=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等面积法求线段的长,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4【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以得到再由旋转的性质可得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的长度【详解】解:∵CD=2DA=2∴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由旋转的性质可得:∴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旋转性质及勾股定理的综解析:4【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可以得到22AC =290AC CAC ︒'=∠=',,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CC '的长度.【详解】解:∵CD=2,DA=2,∴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222222AC =+=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290AC AC CAC ==∠'=︒',, ∴()()222222224CC AC AC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旋转性质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根据旋转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应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是解题关键.20.4【分析】由勾股定理得到AB=10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BB′C′的边长最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B′即可【详解】∵在Rt △ABC 中∠C=90°AC =6cmBC =8cm ∴又由旋转的性质知AC′=AC=解析:5【分析】由勾股定理得到AB=10,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BB′C′的边长,最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B′即可.【详解】∵在Rt △ABC 中,∠C=90°,AC =6cm ,BC =8cm ,∴2210AB AC BC +=.又由旋转的性质知,AC′=AC=6,B′C′=BC=8∴BC′= AB -AC′=4∵B′C′⊥AB ,∴在Rt △BB′C′中,2245BB B C BC =+''=''.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此题实际上是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将所求线段BB'与已知线段AC 、BC 的长度联系起来求解的. 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3,-1)【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将△ABC 绕原点O 旋转180°得到△A 1B 1C 1;(2)结合(1)所画图形即可写出B 1的坐标.【详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2)B 1的坐标为(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22.证明见解析.【分析】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90AB CD A B ADC =∠=∠=∠=︒,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90,90EF AB F A CEF B =∠=∠=︒∠=∠=︒,从而可得,90CD EF EDC F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和差可得DCE FEH ∠=∠,最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AB CD A B ADC ∴=∠=∠=∠=︒,由旋转的性质得:,90,90EF AB F A CEF B =∠=∠=︒∠=∠=︒,,90CD EF EDC F ∴=∠=∠=︒,又90,90EDC CEF ∠=︒∠=︒,90CED DCE CED FEH ∴∠+∠=∠+∠=︒,DCE FEH ∴∠=∠,在EDC △和HFE 中,EDC F CD EF DCE FEH ∠=∠⎧⎪=⎨⎪∠=∠⎩,()HFE E AS DC A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矩形和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3.(1)证明见详解,(2)N (4,2).【分析】(1)AD l ⊥, BE l ⊥, 90ACB ∠=︒,由一线三直角推出∠DAC=∠BCE易证△ADC ≌△CEB (AAS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D=CE ,CD=BE ,(2)过M 作MQ ⊥y 轴于Q ,过N 作NP ⊥QM 交QM 的延长线于P 由(1)知△OQM ≌△MPN 由性质得QM=PN ,OQ=MP ,求 P 点的纵坐标N 与P 横坐标相同,PN=1,求N 点纵坐标即可【详解】(1)如图1∵AD l ⊥, BE l ⊥,∴∠ADC=∠CEB=90º,∴∠DAC+∠ACD=90º,∵90ACB ∠=︒,∴∠ACD+∠BCE=180º-∠ACB=90º,∴∠DAC=∠BCE ,在△ADC 和△CEB 中,∵∠ADC=∠CEB=90º,∠DAC=∠BCE ,AC BC =,∴△ADC ≌△CEB (AAS ),AD=CE ,CD=BE ,(2)如图2过M作MQ⊥y轴于Q,过N作NP⊥QM交QM的延长线于P,由(1)知△OQM≌△MPN,∴QM=PN,OQ=MP,∵点M的坐标为()1,3,∴MQ=1,OQ=3,∴PN=QM=1,∴MP=OQ=3,∵PQ⊥y轴,Q(0,3)P点的纵坐标为3,QP=QM+MP=1+3=4,P(4,3),∵PN⊥QM,∴PN∥y轴,∴N与P横坐标相同,PN=1,N点纵坐标为3-1=2,∴N(4,2).【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变换问题,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会用一线三直角找全等条件,会利用辅助线构型解决问题是关键.24.(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将三个顶点分别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其对应点,再首尾顺次连接即可得;(2)将三个顶点分别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其对应点,再首尾顺次连接即可得.【详解】解:(1)△A1B1C1如图所示;(2)△A2B2C2如图所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变换和平移变换的定义与性质,并据此得到其变换后对应点.25.52°【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P'=AP,∠BAP=∠CAP',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角的和差得到△PAP'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解.【详解】解∶∵△APB≌AP'C,∴∠AP'C=∠APB=112°,且AP'=AP,∠BAP=∠CAP',又∵∠BAP+∠PAC=60°,∴∠CAP'+∠PAC=60°,即∠PAP'=60°,∴△PAP'是等边三角形,∴∠PP'C=∠AP'C-∠AP'P=112°-60°=52°.【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1)见解;(2)见解析;(3)M的坐标为(-1,0);(4)P的坐标为(2,0)【分析】(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1,B1,C1即可.(2)分别作出A,B,C关于点(1,0)的对称点A2,B2,C2即可.(3)连接A1A2,B1B2交于点M,点M即为所求.(4)连接BA2交x轴于点P,点P即为所求.【详解】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3)如图,点M即为所求,点M的坐标为(-1,0).(4)如图,点P即为所求,点P的坐标为(2,0).【点睛】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平移变换,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一、选择题1.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黄、白、红三种颜色的球,其中黄色16个,白色8个和红色若干,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5左右,则摸到黄球的概率约为()A.23B.12C.13D.162.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两次均为反面朝上的概率是()A.12B.13C.23D.143.张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AB型血的人数是()组别A型B型AB型O型频率0.40.350.10.15A.16人B.14人C.6人D.4人4.现有4条线段,长度依次是2、4、6、7,从中任选三条,能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A.14B.12C.35D.345.如图,4×2的正方形的网格中,在A,B,C,D四个点中任选三个点,能够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为()A.1 B.12C.13D.146.2018年10月,开州区举行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要求每名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中随机抽取一科参加测试,甲、乙两名同学都抽到化学学科的概率是().A.13B.14C.16D.197.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的概率为()A .13B .14 C .16 D .1368.从拼音“nanhai”中随机抽取一个字母,抽中a 的概率为( ) A .12B .13C .15D .169.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1x -有意义的x 取值范围是1x >.B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波动性越大.C .若7255'a ∠=︒,则a ∠的补角为10745'.D .布袋中有除颜色以外完全相同的3个黄球和5个白球,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3810.一个密闭不透明的盒子里有若干个白球,在不许将球倒出来数的情况下,为了估计白球数,小刚向其中放入了8个黑球,搅匀后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中,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共摸球400次,其中80次摸到黑球,你估计盒中大约有白球( ) A .32个B .36个C .40个D .42个11.四个外观完全相同的粽子有三种口味:两个豆沙、一个红枣、一个蛋黄,从中随机选一个是豆沙味的概率为( ) A .14B .13C .12D .112.随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落地后至多有一次正面朝下的概率为( ) A .34B .23C .12D .14二、填空题13.如图,一段长管中放置着三根同样的绳子,小明从左边随机选一根,张华从右边随机选一根,两人恰好选中同一根绳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14.甲、乙、丙、丁两位同学做传球游戏:第一次由甲将球随机传给乙、丙、丁中的某一人,从第二次起,每次都由持球者将球再随机传给其他三人中的某一人,则第二次传球后球回到甲手里的概率是______.15.有一把钥匙藏在如图所示的16块正方形瓷砖的某一块下面,则钥匙藏在黑色瓷砖下面的概率是_____16.布袋中有2个红球.3个黄球,每一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是__________.17.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校开展以“我和我亲爱的祖国”为主题快闪活动,他们准备从报名参加的3男2女共5名同学中,随机选出2名同学进行领唱,选出的这2名同学刚好是一男一女的概率是:_________.18.现有6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1,0,1,2,3,4-的不透明卡片,这些卡片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均匀后从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字记为a ,则使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0x x a -+-=有实数根的概率为____.19.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有红球、白球共3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40%,则随机从口袋中摸出一个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_.20.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一些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己知袋中有红球5个,白球23个,且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110,则袋中黑球的个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2020年疫情期间,某校为学生提供四种在线学习方式:在线阅读、在线听课、在线答疑、在线讨论,为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了“你最喜欢哪种在线学习方式的调查,调查结果制成两幅不完整统计图如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本次调查人数有 人,在线答疑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 (2)补全条形统计图;(3)甲、乙两位同学都参加了在线学习,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出两名同学喜欢同一种在线学习方式的概率.22.如图,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平均分成3个扇形,分别标有1、2、3三个数字,小王和小李各转动一次转盘为一次游戏,当每次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扇形内的数为各自所得的数,一次游戏结束得到一组数(指针指在分界线时取指针右侧扇形的数). (1)小王转动一次转盘指针指向3所在扇形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2)请你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一次游戏结束后两数之和是5的概率.23.为发展学生多元能力,某校九年级开设A,B,C,D四门校本选修课程,要求九年级每个学生必须选报且只能选报其中一门.图1,图2是九年(1)班学生A,B,C,D四门校本选修课程选课情况的不完整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九年(1)班学生的总人数及该班选报A课程的学生人数;(2)在统计的信息中,我们发现九年(1)班的甲同学和乙同学选报了A课程,若从该班选报A课程的同学中随机抽取2名进行选修学习效果的测评,求甲,乙同时被抽中的概率.24.布袋中有红、黄、蓝三种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各一个,从中先摸出一个球,记录下它的颜色,将它放回布袋并搅匀,再摸出一个球,记录下颜色.求摸出的两个球颜色为“一红一黄”的概率.25.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李燕和刘凯两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做游戏(每个转盘被分成面积相等的几个扇形,并在每个扇形区域内标上数字).游戏规则如下:两人分别同时转运甲、乙转盘,转盘停止后,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和小于12,则李燕获胜;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和等于12,则为平局;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和大于12,则刘凯获胜(若指针停在等分线上,重转一次,直到指针指向某一份内为止).(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上述游戏中两数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2)计算平局的概率.(3)刘凯说:“这种规则不公平”,你认同他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4)若你认为不公平,请你帮他们修改规则使游戏公平?26.为了解某校九年级男生1000米跑的水平,从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依图解答下列问题:(1)a=,b=,c=;(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计算表示C等次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学校决定从A等次的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中,随机选取两名男生参加全市中学生1000米跑比赛,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甲、乙两名男生同时被选中的概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5左右,可以计算出摸到黄球和白球的概率和为1−0.5=0.5,由此可估计到布袋中的三种球可能共有48个,则利用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5左右,∴摸到黄球和白球的概率和为1−0.5=0.5.则布袋中的三种球可能共有:168480.5+=个,∴摸到黄球的概率约为:16148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及概率的计算方法.2.D解析:D【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用列举法,即可求得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又由两次均为反面朝上的只有1种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等可能的结果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又∵两次均为反面朝上的只有1种情况,∴两次均为反面朝上的概率是:1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列举法求概率.注意不重不漏的表示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概率 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3.D解析:D【分析】根据题意计算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知:共40名学生,由表知:P(AB型)=0.10.10.1 0.40.350.10.151.∴本班AB型血的人数=40×0.1=4名.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知识,正确掌握概率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分析】从四条线段中任意选取三条,找出所有的可能,以及能构成三角形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详解】解:从长度分别为2、4、6、7的四条线段中任选三条有如下4种情况:2、4、6;2、4、7;2、6、7;4、6、7;其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有2、6、7;4、6、7这两种情况,所以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21 42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n.构成三角形的基本要求为两小边之和大于最大边.5.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先列举所有的可能结果,然后选取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结果,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在A,B,C,D四个点中任选三个点,有:△ABC、△ABD、△ACD、△BCD,共4个三角形;其中是等腰三角形的有:△ACD、△BCD,共2个;∴能够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为:2142P==;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举法求概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与网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列举法求概率,以及正确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个数.6.D解析:D【分析】列树状图解答即可.【详解】树状图如下:共有9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甲、乙都抽到化学学科的有1种情况,∴P(甲、乙两名同学都抽到化学学科)=19,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列树状图求事件的概率,会画树状图,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分析】首先列表,然后根据表格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的情况,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列表得:∴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的概率为:61=366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树状图法与列表法求概率.注意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不漏的表示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8.B解析:B【解析】【分析】nanhai共有6个拼音字母,a有2个,根据概率公式可得答案.【详解】∵nanhai共有6个拼音字母,a有2个,∴抽中a的概率为21=,63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9.B解析:B【分析】分别分析各选项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x 取值范围是1x ≥,故选项A 命题错误; B.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波动性越大,故选项B 命题正确; C. 若7255'a ∠=︒,则a ∠的补角为1075',故选项C 命题错误;D. 布袋中有除颜色以外完全相同的3个黄球和5个白球,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58,故选项D 命题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真假的判断,掌握分析各选项的题设能否退出结论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A解析:A 【分析】可根据“黑球数量÷黑白球总数=黑球所占比例”来列等量关系式,其中“黑白球总数=黑球个数+白球个数“,“黑球所占比例=随机摸到的黑球次数÷总共摸球的次数” 【详解】设盒子里有白球x 个, 根据=黑球个数摸到黑球次数小球总数摸球总次数得:8808400x =+ 解得:x=32.经检验得x=32是方程的解. 答:盒中大约有白球32个. 故选;A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注意分式方程要验根.11.C解析:C 【分析】根据概率公式用豆沙口味的个数除以粽子的总个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外观完全相同的粽子有4个,两个豆沙、一个红枣、一个蛋黄, ∴从中随机选一个是豆沙味的概率是2142=.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2.A解析:A【分析】用列举法确定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根据落地后至多有一次正面朝下的次数,利用概率公式计算解答.【详解】随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共“正、反”,“反、正”,“正、正”,“反、反”,4种情况,落地后至多有一次正面朝下包括“正、反”,“反、正”,“正、正”,3种情况,故至多有一次正面朝下的概率为34.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列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找到所有的情况.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题意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用表格表示出来即可求解【详解】解: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用表格表示为: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人恰好选中同一根绳子的结果共有3种∴两人恰好选中同一根绳子的概率为:故解析:1 3【分析】根据题意,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用表格表示出来,即可求解.【详解】解: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用表格表示为: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人恰好选中同一根绳子的结果共有3种,∴两人恰好选中同一根绳子的概率为:3193,故答案为:13.本题考查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14.【分析】画出树状图可得总结果数与传到甲手里的情况数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画树状图如下: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第二次传球后球回到甲手里的结果有3种∴第二次传球后球回到甲手里的概率为=故答案为解析:1 3【分析】画出树状图,可得总结果数与传到甲手里的情况数,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画树状图如下: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第二次传球后球回到甲手里的结果有3种,∴第二次传球后球回到甲手里的概率为39=13.故答案为:1 3【点睛】本题考查了树状图法计算概率,计算概率的方法有树状图法与列表法,正确的画出树状图是解题关键.15.【分析】数出黑色瓷砖的数目和瓷砖总数求出二者比值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分析可得:钥匙藏在黑色瓷砖下面的概率是黑色瓷砖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进而转化为黑色瓷砖个数与总数的比值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解析:1 4【分析】数出黑色瓷砖的数目和瓷砖总数,求出二者比值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分析可得:钥匙藏在黑色瓷砖下面的概率是黑色瓷砖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进而转化为黑色瓷砖个数与总数的比值即41 164故答案为:1 4 .本题考查几何概率的求法:根据题意将面积比表示出来,一般用阴影区域表示所求事件(A);然后计算阴影区域的面积在总面积中占的比例,这个比例即事件(A)发生的概率.16.【分析】直接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袋中有2个红球3个黄球共有5个球∴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解析:3 5【分析】直接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袋中有2个红球、3个黄球,共有5个球,∴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是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17.【分析】先画出树状图求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再找出选出的2名同学刚好是一男一女的结果数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报名的3名男生分别为ABC2名女生分别为MN则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解析:3 5【分析】先画出树状图求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再找出选出的2名同学刚好是一男一女的结果数,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报名的3名男生分别为A、B、C,2名女生分别为M、N,则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选出的2名同学刚好是一男一女的结果有12种,所以选出的2名同学刚好是一男一女的概率=123 20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两次事件的概率,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先由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得出a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4-4(a-2)≥0∴a≤3∴a=-101解析:5 6【分析】先由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得出a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4-4(a-2)≥0,∴a≤3,∴a=-1,0,1,2,3.∴使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概率为:56.【点睛】考查概率的求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得到使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情况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摸出红球的频率继而根据频数=总数×频率计算即可【详解】∵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40∴口袋中红色球的个数可能是30×40=12个故答案为:12【点睛】本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摸出红球的频率,继而根据频数=总数×频率计算即可.【详解】∵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40%,∴口袋中红色球的个数可能是30×40%=12个.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比较容易,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0.22【分析】袋中黑球的个数为利用概率公式得到然后利用比例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解:设袋中黑球的个数为根据题意得解得即袋中黑球的个数为个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计算问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对解析:22【分析】袋中黑球的个数为x,利用概率公式得到5152310x=++,然后利用比例性质求出x即可.【详解】解:设袋中黑球的个数为x,根据题意得5152310x=++,解得22x=,即袋中黑球的个数为22个.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计算问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对概率公式的应用.三、解答题21.(1)100,72°;(2)见解析;(3)14.【分析】(1)样本中“在线阅读”的人数有25人,占调查人数的25%,可求出调查人数;再求出“在线答疑”所占整体的百分比即可求出相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即可;(2)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3)画出树状图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进而求出甲、乙两个人选择同一种方式的概率.【详解】解:(1)25÷25%=100(人),即本次调查人数有100人,“在线答疑”的人数为100-40-25-15=20(人),在扇形图中的圆心角度数为360°×20 100=72°;故答案为:100,72°;(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四类在线学习方式在线阅读、在线听课、在线答疑、在线讨论分别用A、B、C、D表示,画树状图如图:共有16个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甲、乙两名同学喜欢同一种在线学习方式的结果有4个,∴甲、乙两名同学喜欢同一种在线学习方式的概率为41164.【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理解两个统计图中的数量关系,正确画出树状图是解题的关键.22.(1)13;(2)29【分析】(1)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可得;(2)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9个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个数字之和为5的结果数,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转盘被平均分成3个扇形,分别标有1、2、3三个数字,转盘中有3的数字为1个,∴小王转动一次转盘指针指向3所在扇形的概率是13,故答案为:13;(2)画树状图为:共有9个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个数字之和为5的结果数为2个,∴两个数字之和为5的概率=29.【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画出树状图是解题的关键.23.(1)总人数40人,选报A课程的学生人数为4人;(2)16.【分析】(1)利用B的频数和所占百分比计算即可;利用公式计算即可;(2)选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计算即可.【详解】解:(1)九年(1)班学生的总人数是1640%40÷=(人),该班选报A课程的学生人数是4010%4⨯=(人).(2)由(1)得,九年(1)班选报A课程的人数是4,将甲,乙以外的两人记为丙,丁.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如下表格:甲乙丙丁甲(甲,乙)(甲,丙)(甲,丁)乙(乙,甲)(乙,丙)(乙,丁)丙(丙,甲)(丙,乙)(丙,J)丁(丁,甲)(丁,乙)(丁,丙)其中他们“甲,乙同时被抽中”的结果有2种.P∴(甲,乙同时被抽中)21 126 ==.∴甲,乙同时被抽中的概率是16.【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计算,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熟练掌握统计图的意义,灵活选择概率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4.2 9【分析】先画出树状图,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找出一红一黄的情况数,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画树状图得:由树状图可知:共有9种等情况数,其中“一红一黄”的有2种,∴摸出的两个球颜色为“一红一黄”的概率为29.【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5.(1)见解析,12种;(2)14;(3)认同,见解析;(4)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得出游戏中两数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数;(2)根据(1)得出两数和共有的情况数和其中和等于12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1)得出两数和共有的情况数和其中和小于12的情况、和大于12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4)应保证双方赢的概率相同.【详解】解:(1)画树状图:可见,两数和共有12种等可能性;(2)两数和共有12种等可能性,其中平局的情况有3种, ∴P (出现平局)31124==; (3)由(1)可知,两数和共有12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和小于12的情况有6种,和大于12的情况有3种,P ∴(李燕获胜)61122==, P (刘凯获胜)31124==, ∵1142<, ∴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不公平. (4)游戏规则:(答案不唯一)如:两人分别同时转运甲、乙转盘,转盘停止后,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等于12,则李燕胜;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和大于12,则刘凯获胜(若指针停在等分线上,重转一次,直到指针指向某一份内为止).或:两人分别同时转运甲、乙转盘,转盘停止后,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小于12,则李燕胜;否则就刘凯获胜(若指针停在等分线上,重转一次,直到指针指向某一份内为止).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游戏双方获胜的概率相同,游戏就公平,否则游戏不公平.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6.(1)2,45,20;(2)图见解析,72;(3)16【分析】(1)用A 等次的人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得到调查的总人数,再分别求出a 和B 等次的人数,然后计算出b 、c 的值;(2)先补全条形统计图,然后用360°乘以C 等次所占的百分比得到C 等次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3)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甲、乙两名男生同时被选中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详解】解:(1)1230%40÷=, 405%2a =⨯=;401282%100%45%40b ---=⨯=,即45b =; 8%100%20%40c =⨯=,即20c =; 故答案为:2,45,20;(2)B等次人数为40128218---=,条形统计图补充为:C等次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20%36072=⨯︒=︒;故答案为72︒;(3)画树状图为: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甲、乙两名男生同时被选中的结果数为2,所以甲、乙两名男生同时被选中的概率21 126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也考查了统计图.。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卷(总分:1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周角的度数等于所对孤的度数B.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抽对称图形C.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D.劣弧是大于半圆的弧2.如图,AB, CO 为O 。
直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D, BC -定平行且相等BMP,BC -定平行但不一定相等C.AD, BC 一定相等但不一定平行D AD. 8C 不一定平行也不一定相等3.点』,B 9 C,。
分别是00 ±不同的四点,zM8C = 65。
,LADC 等于A.65。
B. 115°C. 25°D.65。
或 115°4.如图,AB 为。
的直径,点C, D 在。
上.若ZAOD = 30° ,则WD 的度数是A. 75°B. 95°C.105°D. 115°5.已知弦AB 把圆周分成1 : 3两部分,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D.45° 或 135。
6.如图所示,半圆。
的直径是6. LBAC = 30° .则阴影部分的而枳是A. 12n -以9C. 3刀--^39 B. 3/r - - 4D. 3刀41.如图所示. MN 是半径为1的。
的直径,点降在上,= 30° , 8是航的中点,P 是直径MN 上一动点,则PA + PB 的最小值为A. V2B. 1C. 2D. 2728.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菱形,点8,C在以点。
为圆心的赤上,且Zl=Z2,若扇形EOF的而积为3),则菱形OABC的边长为(.■)3A.tB.2C.39.如图所示,正六边形硬纸片ABCDEF在桌面上由图1的起始位置沿直线不滑行地翻滚一周后到图2位置,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 cm,则正六边形的中心。
运动的路程为(.)A.n..cmB.2/r.cmC.3n cmD.cm10.如图,圆内接△/48C'的外角AACH的平分线与圆交于点DP LAC,垂足为点P,DH1.BH,垂足为点H,有下列结论:①CII=CP:②AD=BD.③AP=BH:④AB=BC.其中一定成立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18分)11.如图所示,在扇形AOB中,Z.AOB=9Q°,C是切击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I,B重合),0D±BC.OE±AC,垂足分别为点刀,E,若DE=1,则扇形AOB的面积为.12.图1是以4方为直径的半圆形纸片,/<8=6.cm,沿着垂直于AB的半径OC剪开,将扇形OAC沿AB方向平移至扇形O'#C'.如图2,其中O f是OB的中点,09交辰于交F,则5?的长为cm.13.如AD是G>0的直径,AD与弦BC相交于点£,若^ABC=50°,请你再写出图中其他两个角的度数(不添加新的字母或线段):.14.圆内接四边形A BCD的内角ZA:ZC=1:3,则ZC=.15.如图,以BC为直径的GO与4ABC的另两边分别相交于点。
期末复习: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一枚质地均匀的昔通硬币重复掷两次,落地后两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 1B.C.D.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参加校田径运动会4×100米接力跑比赛,如果任意安排四位同学的跑步顺序,那么恰好由甲将接力棒交给乙的概率是( )A. B. C. D.3.在一个口袋中有3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随机地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则两次取的小球的标号相同的概率为()A. B. C. D.4.一套书共有上、中、下3册,将它们任意摆放到书架的同一层上,这3册书从左向右恰好成上、中、下顺序的概率是()A. B. C. D.5.在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分别印有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圆的图案,现将印有这些图案的一面朝下,混合后从中一次性随机抽取两张,则抽到的卡片上印有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着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共20只,某学习小组作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下表示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A. 8B. 9C. 12D. 137.从3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随机抽取2014年南京青奥会志愿者.下列事件的概率:抽取2名,恰好是1名男生和1名女生()。
A. B. C. D.8.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后不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则两次摸出的小球标号之和等于6的概率为()A. B. C. D.9.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4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摇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不断重复,共摸球40次,其中10次摸到黑球,则估计盒子中大约有白球()A. 12个B. 16个C. 20个D. 30个10.两个不透明的袋中都各装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两个球,它们除了颜色外都相同.现随机从两个袋中各摸出一个球,两个球的颜色是一红一黄的概率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33分)11.一个不透明的袋中共有5个小球,分别为2个红球和3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随机摸出两个小球,摸出两个颜色相同的小球的概率为________.12.从某玉米种子中抽取6批,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有关数据如下: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计,该玉米种子发芽的概率约为________(精确到0.1).13.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2枚白色棋子和n枚黑色棋子,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小明从中随机摸出一枚棋子,多次实验后发现摸到黑色棋子的频率稳定在80%.则n很可能是________枚.14.小强和小明去养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随机选择“打扫养老院卫生”和“调查老年人健康情况” 其中一项,那么同时选择“打扫养老院卫生”的概率是________.15.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黄色、白色乒乓球共4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从这个袋子中随机摸出一球,放回.通过多次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黄色球的概率稳定在15%附近,则袋中黄色球可能有________ 个.16.在一个暗箱里放有a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这a个球中红球只有3个.每次将球搅拌均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暗箱,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5%.那么估计a大约有________ 个.17.有四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2,-1,1,2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其余相同。
一、选择题1.甲、乙两名同学在一次用频率去估计概率的试验中,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并绘出了如下折线统计图,则最有可能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的是()A.掷一枚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1点的概率B.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C.任意写一个整数,它能被3整除的概率D.从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黑桃的概率2.某学习小组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时,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表的表格,则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最有可能的是()实验次数10020030050080010002000频率0.3650.3280.3300.3340.3360.3320.333A.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B.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普通扑克牌洗匀后,从中任抽一张牌的花色是红桃C.抛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1,2,3,4,5,6),向上的面点数是5D.从一个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的袋子中任取一球,取到红球3.一只小狗在如图的方砖上走来走去,最终停在阴影方砖上的概率是( )A.25B.13C.415D.154.从{3,2,1,0,1,2,3}---这七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记为a,则a的值是不等式组352132xxxx⎧+>⎪⎪⎨⎪<+⎪⎩的解,但不是方程2320x x-+=的实数解的概率为().A.17B.27C.37D.475.三张背面完全相同的数字牌,它们的正面分别印有数字1,2,3,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取一张,记录牌上的数字并把牌放回,再重复这样的步骤两次,得到三个数字a、b、c,则以a、b、c为边长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A.19B.13C.59D.796.王刚设计了一个转盘游戏:随意转动转盘,使指针最后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为13,如果他将转盘等分成12份,则红色区域应占的份数是()A.3份B.4份C.6份D.9份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一定有5次正面向上B.通过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确定谁先发球的比赛规则是不公平的C.“367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是必然事件D.四张分别画有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圆的卡片,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恰好抽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12.8.均匀的四面体的各面上依次标有1,2,3,4四个数字,同时抛掷两个这样的正四面体,着地的一面数字之和为5的概率是()A.316B.14C.168D.1169.如图A是某公园的进口,B,C,D是三个不同的出口,小明从A处进入公园,那么从B,C,D三个出口中恰好在C出口出来的概率为()A.14B.13C.12D.2310.把同一副扑克牌中的红桃2、红桃3、红桃4三张牌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从中随机抽取两张,牌面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A.49B.13C.12D.2311.一家公司招考员工,每位考生要在A、B、C、D、E这5道试题中随机抽出2道题回答,规定答对其中1题即为合格.已知某位考生会答A、B两题,则他合格的概率为()A.710B.12C.25D.1512.随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落地后至多有一次正面朝下的概率为( ) A .34B .23C .12D .14二、填空题13.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是刘军老师的健康码示意图,用打印机打印于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区域内.为了估计图中阴影部分的总面积,刘军老师在正方形区域内随机掷点,经过大量重复试验,发现点落在阴影部分的频率稳定在0.65左右,由此可估计阴影部分的总面积约为__________2cm .14.大冶市现要从甲、乙两位男生和丙、丁两位女生中,选派两位同学分别作为参加全市汉字听写大赛,则恰好选中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参赛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15.现将背面完全相同,正面分别标有数6-,1,2,3的四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从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标记为m ,再从剩下的三张卡片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记为n ,则数字m 、n 都、不是方程2560x x -+=的解的概率为______.16.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通过多次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25附近,则估计口袋中大约共有___个球.17.甲、乙、丙、丁两位同学做传球游戏:第一次由甲将球随机传给乙、丙、丁中的某一人,从第二次起,每次都由持球者将球再随机传给其他三人中的某一人,则第二次传球后球回到甲手里的概率是______.18.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若干个红球和6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通过大量反复实验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约为0.3,由此推测从这个袋中摸到红球的概率约为_____________.19.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校开展以“我和我亲爱的祖国”为主题快闪活动,他们准备从报名参加的3男2女共5名同学中,随机选出2名同学进行领唱,选出的这2名同学刚好是一男一女的概率是:_________.20.在5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分别画上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正方形和圆.在看不见图形的情况下随机摸出1张,这张卡片上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________.三、解答题21.2020年疫情期间,某校为学生提供四种在线学习方式:在线阅读、在线听课、在线答疑、在线讨论,为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了“你最喜欢哪种在线学习方式的调查,调查结果制成两幅不完整统计图如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本次调查人数有人,在线答疑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2)补全条形统计图;(3)甲、乙两位同学都参加了在线学习,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出两名同学喜欢同一种在线学习方式的概率.22.有4张印有“青”、“山”、“绿”、“水”字样的卡片(卡片的开状、大小、质地都相同),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将卡片洗匀.(1)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一张卡片,恰好取出印有“青”字的卡片的概率为__________;(2)先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一张卡片,记录后放回并搅匀,再从其中任意取出一张卡片,求取出的两张卡片中,至少有1张印有“青”字的卡片的概率(请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求解).23.如图所示的转盘,分成三个相同的扇形,指针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并相应得到一个数(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发生的概率;(1)求事件“转动一次,得到的数恰好是1(2)写出此情境下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件;(3)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事件“转动两次,第一次得到的数与第二次得到的数绝对值相等”发生的概率.24.小秋打算去某影城看电影.她用手机打开购票页面,座位已选情况如图所示(虚线边框内为黄金区域,其余为普通区域;深色为已售座位,白色为可选座位).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小秋独自观影,他选择第4排或第5排的概率是_________;(2)小秋约小叶一同观影,求小秋选择2个同排相邻的座位恰好都在黄金区域的概率.25.生活在数字时代的我们,很多场合用二维码(如图①)来表示不同的信息,类似地,可通过在网格中,对每一个小方格涂色或不涂色所得的图形来表示不同的信息,例如:网格中只有一个小方格(如图②),通过涂色或不涂色可表示两个不同的信息.(1)用树状图或列表格的方法,求图③可表示不同信息的总个数(图中标号1、2表示两个不同位置的小方格,下同)(2)图④为22⨯的网格图,它可表示不同信息的总个数为________;⨯的网格(3)某校需要给每位师生制作一张“校园出入证”,准备在证件的右下角采用n n图来表示个人身份信息,若该校师生共506人,则n的最小值为________.26.小明代表学校参加“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该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有“歌曲演唱”、“书法展示”、“器乐独奏”3个项目(依次用A,B,C表示),第二阶段有“故事演讲”、“诗歌朗诵”2个项目(依次用D,E表示),参加人员在每个阶段各随机抽取一个项目完成.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小明恰好抽中B,D两个项目的概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试验结果在0.33附近波动,即其概率P≈0.33,计算四个选项的概率,约为0.33者即为正确答案.解:A、掷一枚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1点的概率为16,故此选项错误;B、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故此选项错误;C、任意写一个整数,它能被3整除的概率为13,故此选项正确;D、从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黑桃的概率为131524;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同时此题在解答中要用到概率公式.2.D解析:D【分析】根据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到实验的概率在0.33左右,再分别计算出四个选项中的概率,再进行判断.【详解】A、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12,不符合题意;B、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普通扑克牌洗匀后,从中任抽一张牌的花色是红桃的概率是14,不符合题意;C、抛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1,2,3,4,5,6),向上的面点数是5的概率是16,不符合题意;D、从一个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的袋子中任取一球,取到红球的概率是13,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频率估计概率,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正确理解题意计算出各事件的概率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A【分析】先求出黑色方格在整个方格中所占面积的比值,再根据其比值即可得出结论.∵图中共有15个方格,其中黑色方格6个, ∴黑色方格在整个方格中所占面积的比值=52=165, ∴最终停在阴影方砖上的概率为25.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几何概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4.B解析:B 【分析】先解不等式,再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概率公式得到概率 【详解】352132x x x x ⎧+>⎪⎪⎨⎪<+⎪⎩①② 解①得,2x >-, 解②得,34x >-. ∴34x >-. ∵a 的值是不等式组352132x x x x ⎧+>⎪⎪⎨⎪<+⎪⎩的解, ∴0,1,2,3a =. 方程23120x x -+=, 解得11x =,22x =.∵a 不是方程232x x -+的解,∴0a =或3.∴满足条件的a 的值为1,2(2个). ∴概率为27.故选B .5.C解析:C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画树状图得:∵共有27种等可能的结果,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有15种情况, ∴以a 、b 、c 为边长正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155279=.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6.B解析:B 【分析】首先根据概率确定在图中红色区域的面积在整个面积中占的比例,根据这个比例即可求出红色区域应占的份数. 【详解】解:∵他将转盘等分成12份,指针最后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为13, 设红色区域应占的份数是x ,∴1123x =, 解得:x=4,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的求法,根据面积之比即所求几何概率得出是解题关键.7.C解析:C 【分析】利用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定义对A 、C 进行判断;利用比较两事件的概率的大小判断游戏的公平性对B 进行判断;利用中心对称的性质和概率公式对D 进行判断. 【详解】A、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可能有5次正面向上,所以A选项错误;B、通过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确定谁先发球的比赛规则是公平的,所以B选项错误;C、“367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是必然事件,所以C选项正确;D、四张分别画有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圆的卡片,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恰好抽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34,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以及概率公式和游戏公平性:判断游戏公平性需要先计算每个事件的概率,然后比较概率的大小,概率相等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8.B解析:B【分析】列举出所有情况,看着地的一面数字之和为5的情况占总情况的多少即可.【详解】同时抛掷两个这样的正四面体,可能出现的结果有16种,数字之和为5的有4种,所以着地的一面数字之和为5的概率是41 16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求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9.B解析:B【分析】根据概率公式求出该事件的概率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共有3种等情况数,其中“A口进C口出”有一种情况,从“A口进C口出”的概率为1 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基本的概率计算,熟悉相关概率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从中随机抽取两张,牌面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从中随机抽取两张,牌面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有4种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两张,牌面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426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1.A解析:A【分析】列举出所有情况,看合格的情况数占所有情况数的多少即可.【详解】共有20种情况,合格的情况数有14种,所以概率为7 10.故选A.【点睛】考查用列树状图的方法解决概率问题;得到合格的情况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12.A解析:A【分析】用列举法确定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根据落地后至多有一次正面朝下的次数,利用概率公式计算解答.【详解】随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共“正、反”,“反、正”,“正、正”,“反、反”,4种情况,落地后至多有一次正面朝下包括“正、反”,“反、正”,“正、正”,3种情况,故至多有一次正面朝下的概率为34.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列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找到所有的情况.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频率可以估计阴影部分占正方形的65求出正方形面积即可求【详解】解:因为经过大量重复试验发现点落在阴影部分的频率稳定在左右所以估计阴影部分面积大约占正方形面积的65正方形的面积为:2×2=解析:2.6【分析】根据频率可以估计阴影部分占正方形的65%,求出正方形面积即可求.【详解】解:因为经过大量重复试验,发现点落在阴影部分的频率稳定在0.65左右,所以,估计阴影部分面积大约占正方形面积的65%,正方形的面积为:2×2=4(cm2),由此可估计阴影部分的总面积约为:4×65%=2.6(cm2)故答案为:2.6.【点睛】本题考查了用频率估计概率,解题关键是明确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及应用.14.【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可求得恰好选派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参赛的有8种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画树状图得:则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恰好选派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参赛的有8种情况∴解析:2 3【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可求得恰好选派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参赛的有8种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画树状图得:则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恰好选派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参赛的有8种情况,∴恰好选派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参赛的概率为:821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计算问题,掌握画树状图或列表法准确求出概率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画树状图列出所有等可能情况再找出数字mn都不是方程x2−5x+6=0的解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可得【详解】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x2−5x+6=0的解为x=2或x=3解析:1 6【分析】画树状图列出所有等可能情况,再找出数字m、n都不是方程x2−5x+6=0的解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可得.【详解】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x2−5x+6=0的解为x=2或x=3,∴数字m、n都不是方程x2−5x+6=0的解的有2种结果,∴数字m、n都不是方程x2−5x+6=0的解的概率为212=16,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法展示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由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25附近得出口袋中得到红色球的概率进而求出球个数即可【详解】解:设球个数为x个∵摸到红色球的频率稳定在025左右∴口袋中得到红色球的概率为025∴解得:经检验x=20解析:【分析】由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25附近得出口袋中得到红色球的概率,进而求出球个数即可.【详解】解:设球个数为x个,∵摸到红色球的频率稳定在0.25左右,∴口袋中得到红色球的概率为0.25,∴514x,解得:20x,经检验,x=20是原方程解,所以,球的个数为20个,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根据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得出是解题关键.17.【分析】画出树状图可得总结果数与传到甲手里的情况数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画树状图如下: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第二次传球后球回到甲手里的结果有3种∴第二次传球后球回到甲手里的概率为=故答案为解析:1 3【分析】画出树状图,可得总结果数与传到甲手里的情况数,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画树状图如下: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第二次传球后球回到甲手里的结果有3种,∴第二次传球后球回到甲手里的概率为39=13.故答案为:1 3【点睛】本题考查了树状图法计算概率,计算概率的方法有树状图法与列表法,正确的画出树状图是解题关键.18.7【分析】由于摸到红球和黄球的频率之和等于1根据摸到黄球的频率可以得到摸到红球的频率【详解】解:由题意可得摸到红球和黄球的频率之和为:1摸到黄球的频率约为03∴摸到红球的频率约为1-03=07故答案解析:7【分析】由于摸到红球和黄球的频率之和等于1,根据摸到黄球的频率,可以得到摸到红球的频率.【详解】解:由题意可得,摸到红球和黄球的频率之和为:1,摸到黄球的频率约为0.3,∴摸到红球的频率约为1-0.3=0.7,故答案为:0.7.【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9.【分析】先画出树状图求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再找出选出的2名同学刚好是一男一女的结果数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报名的3名男生分别为ABC2名女生分别为MN则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解析:3 5【分析】先画出树状图求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再找出选出的2名同学刚好是一男一女的结果数,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报名的3名男生分别为A、B、C,2名女生分别为M、N,则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选出的2名同学刚好是一男一女的结果有12种,所以选出的2名同学刚好是一男一女的概率=123 20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两次事件的概率,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先找出中心对称图形有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圆3个再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中中心对称图形有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圆3个随机摸出1张卡片上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解析:3 5【分析】先找出中心对称图形有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圆3个,再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5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中中心对称图形有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圆3个,∴随机摸出1张,卡片上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和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三、解答题21.(1)100,72°;(2)见解析;(3)14.【分析】(1)样本中“在线阅读”的人数有25人,占调查人数的25%,可求出调查人数;再求出“在线答疑”所占整体的百分比即可求出相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即可;(2)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3)画出树状图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进而求出甲、乙两个人选择同一种方式的概率.【详解】解:(1)25÷25%=100(人),即本次调查人数有100人,“在线答疑”的人数为100-40-25-15=20(人),在扇形图中的圆心角度数为360°×20 100=72°;故答案为:100,72°;(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四类在线学习方式在线阅读、在线听课、在线答疑、在线讨论分别用A、B、C、D表示,画树状图如图:共有16个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甲、乙两名同学喜欢同一种在线学习方式的结果有4个,∴甲、乙两名同学喜欢同一种在线学习方式的概率为41164=.【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理解两个统计图中的数量关系,正确画出树状图是解题的关键.22.(1)14;(2)716【分析】(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可得;(2)画树状图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可得.【详解】解:(1)从盒子中任意取出1张卡片,恰好取出印有“青”字的卡片的概率为14,故答案为:14;(2)画树状图如下:由图可知,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取出的两张卡片中,至少有1张印有“青”字的卡片的有7种结果,∴P(取出的两张卡片中,至少有1张印有“青”字的卡片)716=.【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解题时需要注意是放回试验还是不放回试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3.(1)13;(2)事件“转动一次,得到的数恰好是2”或事件“转动两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得到的两数之和为3”;(3)见解析,59【分析】(1)转动一次,得到的数共有三种可能,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题意,找概率为0的事件,即可得到答案; (3)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1)转动一次,得到的数共有三种可能,其中为1-的有一种,(-1)13P =所指的数为; (2)答案不唯一,如:事件“转动一次,得到的数恰好是2”或事件“转动两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得到的两数之和为3”; (3)画树状图如下:共有9种可能,其中两次绝对值相等的有5种,()59P ∴=所指两数的绝对值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4.(1)12;(2)12【分析】(1)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2)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1)由题意知:白色为可选座位,共2+2+1+3=8(个) 其中,第4排1个空位,第5排3个空位,共4个空位, 小秋独自观影,他选择第4排或第5排的概率是4182=, 故答案为:12; (2)小秋选择2个同排相邻的座位共有4个结果,其中小秋选择2个同排相邻的座位恰好都在黄金区域的结果有2个,∴小秋选择2个同排相邻的座位恰好都在黄金区域的概率为21=42.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概率的应用与计算.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5.(1)见解析;(2)16;(3)3【分析】(1)画出树状图即可得出答案; (2)画出树状图即可得到答案; (3)由题意得出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画树状图如下:共有4种等可能结果,∴图③可表示不同信息的总个数为4; (2)画树状图如下: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 故答案是16;(3)由图①得:当1n =时,122=, 由图 ④得:当2n =时,222216⨯=, ∴3n =时,333222512⨯⨯=, ∵16<492<512, ∴n 的最小值为3. 故答案是3. 【点睛】。
期末专题复习: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用半径为6的半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圆锥的底面半径等于A. 3 B . C.2 D..1 0°的圆心角对的弧长是6π,则此弧所在圆的半径是()A. 3B. 4C.9 D. 1 83.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若∠OCA= 0°,AB=4,则的长为()A. 10πB. 10πC. ππD.14.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若∠ABC=70°,则∠AOC的大小是()A. 0°B. °C. 1 0°D. 140°5.如图,△ABC的顶点A,B,C均在⊙O上,若∠ABC+∠AOC= 0°,则∠AOC的大小是()A. 70°B. 60°C. 4 °D. 0°6.若⊙O的半径为5㎝,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4㎝,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A. 点A在⊙O外B. 点A在⊙O上 C. 点A在⊙O内 D. 不能确定7.在四个命题:(1)各边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2)各边相等的圆外切多边形是正多边形;(3)各角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4)各角相等的圆外切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1 B . 2 C.3 D.48.如果两个圆心角相等,那么()A. 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 B. 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C. 这两个圆心角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D. 以上说法都不对9.如图,AB切⊙O于点B,OA=,∠A= 0°,弦BC∥OA,则劣弧的弧长为A. B.C.D.10.( 017•葫芦岛)如图,点A,B,C是⊙O上的点,∠AOB=70°,则∠ACB的度数是()A. 0°B. 35°C. 4 °D. 70°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1.如图,⊙O的直径AB与弦CD相交于点E,AB=5,AC=3,则tan∠ADC =________.12.已知扇形的半径长6,圆心角为1 0°,则该扇形的弧长等于________.(结果保留π)13.如图,AB是⊙O的弦,AB=10,点C是⊙O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 °,若点M,N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MN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1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AOC=40°,D是BC弧的中点,则∠ACD=________.1 .⊙ 的半径为1,弦,弦,则∠ 度数为________.16.要使正五角星旋转后与自身重合,至少将它绕中心顺时针旋转的角度为________度。
一、选择题1.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交通标志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A .B .C .D .2.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3.如图,在ABC 中,,90AB AC BAC =∠=︒,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的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当EPF ∠在ABC 内绕点P 旋转时,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E CF =B .EP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 .EP AP =D .2ABC AEPF S S =四边形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3,1)-,将OA 绕原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 ',则点A '的坐标为( )A .(3,1)B .(3,1)-C .(1,3)--D .(1,3)5.已知点(2,3)A ,O 是坐标原点,将线段OA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点A 旋转后的对应点1A ,则点1A 的坐标是( )A .(2,3)--B .(2,3)-C .(3,2)-D .(3,2)- 6.如图,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AOB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坐标轴重叠.已知30OAB ∠=︒,12AB =,点D 为斜边AB 的中点,现将三角尺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则点D 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 )A .(33,3)B .(63,6)-C .(3,33)-D .(33,3)- 7.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90ACB ∠=︒,将ABC ∆绕顶点C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 C ∆'',M 是BC 的中点,P 是A B ''的中点,连接PM .若2BC =,30A ∠=︒,则线段PM 长的最大值是( )A .4B .3C .2D .18.已知Rt ABC ∆中,两条直角边4AC =,3BC =,将ABC ∆绕斜边中点O 旋转,使直角顶点与点B 重合,得到与ABC ∆全等的EDB ∆,BE 边和AC 相交于点F ,则EF 的值是( )A .78B .1C .45D .239.以下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范宣传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10.如图,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涂法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1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点M在CD的边上,且DM=1,ΔAEM与Δ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将ΔADM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90°得到ΔABF,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A.3 B.23C.13D.1512.如图,△ABC的顶点在网格中,现将△ABC绕格点O顺时针旋转α角(0°<α<360°),使旋转后所得三角形的顶点也在格点上,则当旋转前后的图形形成轴对称图形时,符合条件的α角的度有()A.1个B.3个C.6个D.8个二、填空题⊥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点A的坐标为(3,33),经过点A,作AB x 轴于点B,将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CBD,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D点坐标为______.1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3AB =,点E 在CD 边上,1DE =,把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 '△,连接EE ',则线段EE '的长为______.15.如图,在等边△ABC 中,AC=10,点O 在AC 上,且AO=4,点P 是AB 上一动点,连结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 转60º得到线段OD .要使点D 恰好落在BC 上,则AP 的长是________.16.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90BAC ∠=︒,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AE CF =;②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EF AB =;④四边形AEPF 的面积随着点E .F 的位置不同发生变化,当EPF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点E 不与A .B 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7.如图,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A 'B 'C ',此时A ′B ′⊥AC 于D ,已知∠A =50°,则∠B ′CB 的度数是_____°.18.如图,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α(0°<α<360°),使得点B 、A 、C ′在同一直线上,则α=______.19.如图所示的美丽图案,可以看作是由一个三角形绕旋转中心旋转_____次,每次旋转_____度形成的.20.如图,在Rt △ABC 中,∠ABC =90°,∠BAC =32°,斜边AC =6,将斜边AC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26°到达AD 的位置,连接CD ,取线段CD 的中点N ,连接BN ,则BN 的长为_________.三、解答题21.在Rt ACB △中,90ACB ∠=︒,AC BC =,D 为AB 上一点,连结CD ,将CD 绕C 点逆时针旋转90°至CE ,连结DE ,过C 作CF DE ⊥交AB 于F ,连结BE .(1)求证:AD BE =.(2)试探索线段AD ,BF ,DF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15ACD =︒∠,31CD =,求BF .(注: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2.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使65BOC ∠=︒,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1)如图1,将三角板MON 的一边ON 与射线OB 重合时,求MOC ∠的度数;(2)如图2,将三角板MON 绕点O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此时OC 是MOB ∠的角平分线,求旋转角BON ∠的度数,CON ∠的度数;(3)将三角板MON 绕点O 逆时针旋转至图3时,5NOC ∠=︒,求AOM ∠.23.把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和EFG 叠放在一起(如图①),两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长均为4,且使三角板EFG 的直角顶点G 与三角板ABC 的斜边中点O 重合.现将三角板EFG 绕O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α满足条件:090α︒<<︒),四边形CHGK 是旋转过程中两三角板的重叠部分(如图②).(1)在上述旋转过程中,BH 与CK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________.(2)四边形CHGK 的面积有何变化?证明你发现的结论.(3)连接HK ,在上述旋转过程中,设BH x =,GKH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配方法”求出GKH △面积的最小值.24.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1),B (4,2),C (3,4). (1)请画出△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A 1B 1C 1;(2)请画出△ABC 以点O 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A 2B 2C 2;(3)在x 轴上求作一点P ,使△PAB 的周长最小,请画出△PAB ,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5.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α.将△BO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ADC,连接OD.(1)求证:△DOC是等边三角形;(2)当AO=5,BO=4,α=150°时,求CO的长;(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26.在6×6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请按下列要求画一个以AB为一边的四边形,且四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图甲中画一个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2)在图乙中画一个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2.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3.C解析:C【分析】利用旋转的思想观察全等三角形,寻找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题中的结论逐一判断.【详解】∵AB=AC,∠BAC=90°,P是BC中点,∴AP=CP,AP⊥BC,∠C=∠B=∠BAP=∠CAP=45°,∵∠APE、∠CPF都是∠APF的余角,∴∠APE=∠CPF,在△APE和△CPF中,45APE CPF AP CP EAP FCP ∠=∠⎧⎪=⎨⎪∠=∠=︒⎩, ∴△APE ≌△CPF (ASA ),∴AE=CF ,EP=PF ,S △AEP =S △CPF ,∴△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S 四边形AEPF =12S △ABC ,即2S 四边形AEPF =S △ABC , A 、B 、D 均正确, ∵旋转过程中,EP 的长度的变化的,故EP≠AP ,C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4.D解析:D【分析】根据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的点坐标变换规律即可得.【详解】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的点坐标变换规律:先将横、纵坐标互换位置,再将纵坐标变为相反数,(3,1)A -,(1,3)A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的点坐标变换规律,熟练掌握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的点坐标变换规律是解题关键.5.D解析:D【分析】根据点(,)x y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坐标为(,)y x -解答即可.【详解】解:A 、1A 两点是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1A ∴的坐标为(3,2)-.故选:D .【点睛】考查由旋转得到的两点的坐标的变换;用到的知识点为:点(,)x y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坐标为(,)y x -.6.D解析:D【分析】先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OB 、OA 的长,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OA OB ''的长,从而可得点,A B ''的坐标,然后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即可得.【详解】在Rt AOB 中,30OAB ∠=︒,12AB =, 2216,632OB AB OA AB OB ∴===-=, 由旋转的性质得:63,6OA OA OB OB ''====,点D 为斜边A B ''的中点, 将三角尺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点A 的对应点A '落在x 轴正半轴上,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y 轴负半轴上,(63,0),(0,6)A B ''∴-,又点D 为斜边A B ''的中点,63006(,)2D +-'∴,即(33,3)D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中点坐标公式,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7.B解析:B【分析】连接PC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PC ,利用中点求出CM ,再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求得PM 的最大值.【详解】解:如图连接PC .在Rt △ABC 中,∵∠A=30°,BC=2,∴AB=4,根据旋转不变性可知,A′B′=AB=4,''90A CB ACB ∠=∠=︒,∵P 是A B ''的中点,M 是BC 的中点,∴CM=BM=1,PC=12A′B′=2 又∵PM≤PC+CM ,即PM≤3,∴PM 的最大值为3(此时P 、C 、M 共线).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变换、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A解析:A【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O 为DE 中点,可证OB=OE ,∠OBE=∠E ,进而证明AF=BF ,然后设设AF=BF=x ,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ABC ∆≌EDB ∆,∴BE=AC=4, ∠A=∠E , ∠C=∠DBE=90°.∵O 为AB 中点,且△ABC 绕点O 旋转,∴O 为DE 中点,∴OB=OE ,∴∠OBE=∠E ,∴∠OBE=∠A ,∴AF=BF ,设AF=BF=x ,则CF=4-x ,∵222BC CF BF +=,∴2223(4)x x +-=, ∴258x =, ∴258BF =, ∴257488EF BE BF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A解析:A【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故B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明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关于这个点成中心对称.10.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共5种,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11.C解析:C【分析】连接BM.证明△AFE≌△AMB得FE=MB,再运用勾股定理求出BM的长即可.【详解】连接BM,如图,由旋转的性质得:AM=AF.∵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BC=CD,∠BAD=∠C=90°,∵ΔAEM与Δ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DAM=∠EAM.∵∠DAM+∠BAM=∠FAE+∠EAM=90°,∴∠BAM=∠EAF,∴△AFE≌△AMB∴FE=BM.在Rt△BCM中,BC=3,CM=CD-DM=3-1=2,∴BM=22223213BC CM+=+=∴FE=1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12.B解析:B【分析】画出图形,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观察图象可知,满足条件的α的值为90°或180°或27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变换,轴对称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二、填空题13.()【分析】如图作CE⊥x轴于E点过点D作DF⊥x轴于F根据A点坐标可得OBAB的长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到BC=BABD=OB∠ABC=60°∠OBD=60°则∠CBE=30°然后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解析:33322⎛-⎝(32,33)【分析】如图,作CE⊥x轴于E点,过点D作DF⊥x轴于F,根据A点坐标可得OB、AB的长,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到BC =BA ,BD=OB ,∠ABC =60°,∠OBD=60°,则∠CBE =30°,然后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Rt △CBE 中计算出CE 和BE 的长,进而求出OE 的长,从而可得到C 点坐标;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DF=30°,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F 、OF 的长即可得得D 坐标.【详解】如图,作CE x ⊥于点E ,∵(3,33)A ,AB x ⊥轴, ∴33AB =OB=3, 由旋转性质得:33BC AB ==60ABC ∠=︒,BD=OB=3,∠OBD=60°,∴30CBE ∠=︒,∴CE=123322BC CE -92=, ∴32OE BE OB =-=, ∴33322C ⎛- ⎝. ∵∠OBD=60°,OB=BD ,∴△OBD 是等边三角形,∵DF ⊥x 轴,∴∠ODF=12∠ODB=30°, ∴OF=12OB=32,22OD OF -33 ∵将ABO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CBD ,∴点D 在第四象限,∴点D 坐标为(32,332-), 故答案为:33322⎛- ⎝,(32,33)【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换−旋转、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旋转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旋转;图形或点旋转之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熟练掌握旋转的旋转是解题关键.14.【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最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由旋转的性质得: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在中故答案为解析:【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90,3ABC D C CD BC AB ∠=∠=∠=︒===,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1,90BE DE ABE D ''==∠=∠=︒,从而可得点,,E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4E C '=,最后在Rt ECE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3ABC D C CD BC AB ∴∠=∠=∠=︒===,1DE =,312CE CD DE ∴=-=-=,由旋转的性质得:1,90BE DE ABE D ''==∠=∠=︒,180ABC ABE '∴∠+∠=︒,∴点,,E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134E C BE BC ''∴=+=+=,则在Rt ECE '中,EE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正方形与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5.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PO=∠COD 进而可以证明△APO ≌△COD 进而可以证明AP=CO 即可解题【详解】∵∠A+∠APO=∠POD+∠COD ∠A=∠POD=60°∴∠APO=∠COD解析: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PO=∠COD ,进而可以证明△APO ≌△COD ,进而可以证明AP=CO ,即可解题.【详解】∵∠A+∠APO=∠POD+∠COD ,∠A=∠POD=60°,∴∠APO=∠COD ,在△APO 和△COD 中,A C APO COD OD OP ∠∠⎧⎪∠∠⎨⎪⎩===,∴△APO ≌△COD (AAS ),即AP=CO ,∵CO=AC-AO=6,∴AP=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本题中求证△APO ≌△COD 是解题的关键.16.①②【分析】利用旋转的思想观察全等三角形寻找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题中的结论逐一判断【详解】解:∵∠APE ∠CPF 都是∠APF 的余角∴∠APE =∠CPF ∵AB =AC ∠BAC =90°解析:①②【分析】利用旋转的思想观察全等三角形,寻找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题中的结论逐一判断.【详解】解:∵∠APE 、∠CPF 都是∠APF 的余角,∴∠APE =∠CPF ,∵AB =AC ,∠BAC =90°,P 是BC 中点,∴AP =CP ,又∵AP =CP ,∠EPA =∠FPC ,∠EAP =∠FCP =45°∴△APE ≌△CPF (ASA ),同理可证△APF ≌△BPE ,∴AE =CF ,△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S 四边形AEPF =12S △ABC ,①②正确,④错误,四边形AEPF 的面积是固定的;∵旋转过程中,EF 的长度的变化的,故EF≠AB ,③错误,始终正确的是①②,故答案为:①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17.40【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A=50°∠BCB=∠ACA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CA=40°=∠B′CB【详解】解:∵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A=∠A=50°∠BCB=∠解析:40【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A'=50°,∠BCB'=∠ACA',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CA'=40°=∠B′CB.【详解】解:∵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A=∠A'=50°,∠BCB'=∠ACA'∵A'B'⊥AC∴∠A'+∠ACA'=90°∴∠ACA'=40°∴∠BCB'=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熟练运用旋转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18.15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BAC=∠B′AC′=30°求出∠BAB′即可【详解】解:∵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360°)使得点BAC′在同一直线上∴解析:15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BAC=∠B′AC′=30°,求出∠BAB′即可.【详解】解:∵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360°),使得点B、A、C′在同一直线上,∴∠BAC=∠B′AC′=30°,∴∠BAB′=180°-∠B′AC′=180°-30°=150°,即α=150°,故答案为15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邻补角的定义,能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B′AC′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19.745【详解】解:利用旋转中的三个要素(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设计图案进而判断出基本图形和旋转次数与角度故如图所示的美丽图案可以看作是由一个三角形绕旋转中心旋转次每次旋转度形成的故解析:7 45【详解】解:利用旋转中的三个要素(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设计图案,进而判断出基本图形和旋转次数与角度.故如图所示的美丽图案,可以看作是由一个三角形绕旋转中心旋转7次,每次旋转45度形成的,故答案为:7;45.20.【分析】设M为AC中点连接ANBMMN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定理得出MB=MN=同时算出∠BMN=90°最后利用勾股定理算出BN的长【详解】解:设M为AC中点连接ANBMMN由旋转可知:AC=AD=解析:32【分析】设M为AC中点,连接AN,BM,MN,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定理得出MB=MN=132AC=,同时算出∠BMN=90°,最后利用勾股定理算出BN的长.【详解】解:设M为AC中点,连接AN,BM,MN,由旋转可知:AC=AD=6,∠CAD=26°,∵∠BAC=32°,∠ABC=90°,∴∠ACB=58°,∵AC=AD,N为CD中点,M为AC中点,∴MB=MC=MN=3,∴∠MBC=∠MCB=58°,∠MCN=∠MNC=(180-26)÷2=77°,∴∠BMC=64°,∠CMN=26°,∴∠BMN=90°,即△B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N=2233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解题的关键是找出AC中点M,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2)222AD BF DF+=,证明见解析;(3)3BF=.【分析】(1)将CD绕C点逆时针旋转90°至CE,可得△D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判定△ACD≌△BCE(SAS),即可得出AD=BE;(2)连接FE,根据CF是DE的垂直平分线,可得DF=EF,再根据Rt△BEF中,BE2+BF2=EF2,即可得出AD2+BF2=DF2;(3)根据∠BDE=15°=∠DEF,可得∠BFE=30°,设BE=x,则3BF x=,2EF x DF==,利用在Rt BDE△中,()()2222362x x x++=+,即可解得1x=,故可求出BF.【详解】(1)将CD绕C点逆时针旋转90°至CE,可得D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DCE ACB∴∠=∠=︒,DC EC=,ACD BCE∠∠∴=,在ACD△和BCE中,AC BCACD BCEDC EC=⎧⎪∠=∠⎨⎪=⎩,()SASACD BCE∴△≌△,AD BE∴=.(2)222AD BF DF+=.CF DE⊥,D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FE,如图所示,CF∴是DE的垂直平分线,DF EF∴=,又ACD BCE≌,45ABC∠=︒,45CBF A ABC∴∠=∠=︒=∠,90EBF∴∠=︒,∴在Rt BEF△中,222BE BF EF+=,222AD BF DF∴+=.(3)31CD=,D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62DE∴=15ACD∠=︒,45A CDE∠=∠=︒,15BDE DEF∴∠=︒=∠,30BFE∴∠=︒,设BE x=,则3BF x=,2EF x DF==,∴在Rt BDE △中,()2222x x ++=,解得1x =,B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求解.22.(1)25° (2)40°,25° (3)20°.【分析】(1)直接利用角的和差计算即可;(2)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MOB=130°,再根据旋转角的定义BON ∠,然后∠BOC-∠BON 即可求得CON ∠;(3)先求出∠BON ,然后利用平角的性质和角的和差即可解答.【详解】(1)906525MOC MON BOC ∠=∠-∠=︒-︒=︒,故答案为25°;(2)∵OC 是MOB ∠的角平分线,∴2265130MOB BOC ∠=∠=⨯︒=︒,∴旋转角1309040BON MOB MON ∠=∠-∠=︒-︒=︒,654025CON BOC BON ∠=∠-∠=︒-︒=︒,故答案为40°,25°;(3)∵5NOC ∠=︒,65BOC ∠=︒,∴70BON NOC BOC ∠=∠+∠=︒,∵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180AOB ∠=︒,∵90MON ∠=︒,∴180907020AOM AOB MON BO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旋转角的性质、直角的性质和角的和差等知识点,考查知识点较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23.(1)BH CK =;(2)不变,证明见解析;(3)2482x x y -+=;2 【分析】(1)连接CG ,可通过证明KCG HBG ≅△△则可证得BH=CK ;(2)由KCG HBG ≅△△可得它们的面积相等,进而得出四边形CHGK 的面积不变; (3)过点G 作GQ BC ⊥于点Q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得222248GH GQ QH x x =+=-+,再利用KCG HBG ≅△△证得KG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到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法即可解答.【详解】(1)连接CG ,如图:∵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G 为AB 中点,∴CG BG =,45ACG CBG ∠=∠=︒,90CGB ∠=︒, ∵90KGC CGF ∠+∠=︒,90CGF FGB ∠+∠=︒,∴KGC FGB ∠=∠,∴在KCG △与HBG 中,KCG HBG CG BGCGK BGH ∠=∠⎧⎪=⎨⎪∠=∠⎩, ∴()KCG HBG ASA ≅△△,∴BH CK =,故答案为:BH=CK .(2)∵KCG HBG ≅△△,∴CGK S △=GHB S∴CHGK CGK CGH S S S =+△△四边形CGH GHB S S =+△△CGB S =△12ABC S =△ 4=.故四边形CHGK 面积不变,为4.(3)过点G 作GQ BC ⊥于点Q ,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G 为AB 中点,∴2GQ =,2BQ =,∴2QH x =-.故222248GH GQ QH x x =+=-+.由(1)可知GH KG =,又∵90KGH ∠=︒,∴GK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12GKH S GH =⨯△, ∴2482x x y -+=. ∵旋转角度为090α<<︒,∴x 的取值范围为02x <≤.又GKH △的面积:2482x x y -+= 2(2)42x -+= 2(2)2(02)2x x -=+<≤ ∵()220x -≥, ∴022y ≥+=(当x=2时取等号).故GKH △面积最小值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通过全等三角形将面积进行转换是解答的关键,综合性很强,平时应加强对各知识的综合运用.24.(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点P 的坐标(2,0).【分析】(1)分别作出A ,B ,C 的对应点A 1,B 1,C 1即可;(2)分别作出A ,B ,C 的对应点A 2,B 2,C 2即可;(3)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BA′交x轴于点P,连接PA,此时PA+PB的值最小.【详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3)如图,点P即为所求,点P的坐标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轴对称-最短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1)见解析;(2)CO=3;(3)α=125°、α=110°或α=140°【分析】(1)由△BOC≌△ADC,得出CO=CD,再由∠OCD=60°,得出结论;(2)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判断△AOD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CO的长;(3)因为△AOD是等腰三角形,可得①∠AOD=∠ADO、②∠ODA=∠OAD、③∠AOD =∠DAO;若∠AOB=110°,∠COD=60°,∠BOC=190°−∠AOD,∠BOC=∠ADC=∠ADO +∠CDO由①∠AOD=∠ADO可得α=125°,由②∠ODA=∠OAD可得α=110°,由③∠AOD=∠DAO可得α=140°.【详解】(1)证明:∵将△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BOC≌△ADC,∠OCD=60°,∴CO=CD.∴△COD是等边三角形;(2)∵△ADC≌△BOC,∴DA=OB=4,∵△COD是等边三角形,∴∠CDO=60°,又∠ADC=∠α=150°,∴∠ADO=∠ADC﹣∠CDO=90°,∴△AOD为直角三角形.又AO=5,AD=4,∴OD=3,∴CO=OD=3;(3)若△AOD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分三种情况:①∠AOD=∠ADO②∠ODA=∠OAD③∠AOD=∠DAO,∵∠AOB=110°,∠COD=60°,∴∠BOC=360°﹣110°﹣60°﹣∠AOD=190°﹣∠AOD,而∠BOC=∠ADC=∠ADO+∠CDO,由①∠AOD=∠ADO可得∠BOC=∠AOD+60°,求得α=125°;由②∠ODA=∠OAD可得∠BOC=150°12∠AOD求得α=110°;由③∠AOD=∠DAO可得∠BOC=240°﹣2∠AOD,求得α=140°;综上可知α=125°、α=110°或α=140°.【点睛】此题主要运用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关键.26.(1) (2)【分析】(1)根据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可以确定是平行四边形;(2)根据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可以确定是菱形或者正方形;【详解】(1)根据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可以确定是平行四边形画图如下:(2)根据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可以确定是正方形画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设计,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是解题关键.。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卷(总分:1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圆周角的度数等于所对弧的度数B.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C.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D. 劣弧是大于半圆的弧2. 如图,,为直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平行且相等B. ,一定平行但不一定相等C. ,一定相等但不一定平行D. ,不一定平行也不一定相等3. 点,,,分别是上不同的四点,,等于A. B.C. D.4. 如图,为的直径,点,在上.若,则的度数是A. B.C. D.5. 已知弦把圆周分成两部分,则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A. B. C. 或 D. 或6. 如图所示,半圆的直径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 B.C. D.7. 如图所示,是半径为的的直径,点在上,,是的中点,是直径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A. B.C. D.8. 如图所示,四边形是菱形,点,在以点为圆心的上,且,若扇形的面积为,则菱形的边长为A. B. C. D.9. 如图所示,正六边形硬纸片在桌面上由图1 的起始位置沿直线不滑行地翻滚一周后到图2位置,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则正六边形的中心运动的路程为A. B.C. D.10. 如图,圆内接的外角的平分线与圆交于点,,垂足为点,,垂足为点,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一定成立的结论有A.个B. 个C. 个D. 个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18分)11. 如图所示,在扇形中,,是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重合),,,垂足分别为点,,若,则扇形的面积为.12. 图1 是以为直径的半圆形纸片,,沿着垂直于的半径剪开,将扇形沿方向平移至扇形.如图2,其中是的中点,交于点.则的长为.13. 如图,是的直径,与弦相交于点,若,请你再写出图中其他两个角的度数(不添加新的字母或线段):.14. 圆内接四边形的内角,则.15. 如图,以为直径的与的另两边分别相交于点,.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结果保留)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圆心的圆过点,直线与交于、两点,则弦的长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17. 如图,等腰直角和等边都是半径为的圆的内接三角形.(1)求的长;(2)通过对和的观察,请你先猜想谁的面积大,再证明你的猜想.18. 在中,,以为直径的交于点,交于点.(1)如图1,当为锐角时,连接,试判断与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图1中的边不动,边绕点按逆时针旋转,当为钝角时,如图2,的延长线与相交于点.请问:与的关系是否与(1)中你得出的关系相同?若相同,请加以证明;若不相同,请说明理由.19., 为 内两条相交的弦,交点为 ,且 .则以下结论中:① ;②;③;④.正确的有哪些.试证明你的结论.20. 如图1,点 ,, 在 上,连接,.(1)求证:;(2)若点 在如图2的位置,以上结论仍成立吗?请说明理由.21. 如图,已知 ,,, 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1)如果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点 的坐标为,点 的坐标为,则点 的坐标为 ;(2)画出 绕点 顺时针旋转后的,并求线段扫过的面积.22. 如图所示,的三个顶点都在上,于点,为的直径.求证:.23. 如图所示要把残缺的圆形模具复制完整,已知弧上的三点,,.(1)用尺规作图法,找出点,,所在圆的圆心(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腰,求圆形模具中的长.2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经过原点且与轴正半轴的夹角为,点在轴上,半径为,与直线相交于,两点,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的坐标.答案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1.12.【解析】连接,是的中点,,,,,.13. ,14.15.【解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的度数,再由、是等腰三角形得出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的度数,再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16.【解析】直线必过点,最短的弦与垂直,由垂径定理可求得此时最短的弦长为.第三部分17. (1)连接,过作于点,,为等边三角形,,,,则.(2),直角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8. (1).证明:连接,是直径,,,,,,,.(2)结论仍成立.连接.为直径,.又,.,,,.19. ③④证明:③成立.,.又,,,,.④成立.,,.20. (1)连接,,可得.(2)成立.理由:连接,如图所示,则,,,,即.21. (1)(2)如图,看图可知,线段扫过的面积是扇形,扇形的面积差,由此可得:线段扫过的.22. 连接.于点,为的直径,,.,.23. (1)如图所示,点即为点,,所在圆的圆心.(2)如图所示,连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腰,为的直径,,...24. 如图所示,过点作于点.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即.在中,...根据对称性,在负半轴的点也满足条件.点的坐标为或.。
九年级数学上第三章证明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 O ,若BD 、AC 的和为cm 18,CD :DA=2:3,⊿AOB 的周长 为cm 13,那么BC 的长是 ( )Acm 6 B cm 9 C cm 3 D cm 12(2)一个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为12,高为6,则等腰梯形的锐角为 ( ) A ︒30 B ︒45 C ︒60 D ︒75(3)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A =︒30,AC =cm 3,则AB 边上的中线长为( ) Acm 1 B cm 2 C cm 5.1 D cm 3(4)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上的高线长为cm 32,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中位线长为 ( ) Acm 3 B cm 5.2 C cm 2 D cm 4(5)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两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C 四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地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二、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已知菱形的周长为cm 40,一条对角线长为cm 16,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 (2)如图,EF 过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O ,交AD 于点E ,交BC 于点F ,已知AB = 4,BC = 5,OE = 1.5,那么四边形 EFCD 的周长是 ;(3)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 12,AB 边上的高 为3,BC 边上的高为6,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 ; (4)在Rt ⊿ABC 中,∠C =︒90,周长为cm )325(+;斜边上的中线CD =cm 2,则Rt ⊿ABC 的面积为 ; (5)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 AB ,AB = 30,矩形 DEFG 的一边DE 在AB 上,顶点G 、F 分别在AC 、BC 上,若 DG :GF = 1:4,则矩形DEFG 的面积是 ; 三、解答题:(共60分)(1)(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C = 2AB ,E 为BC 的中点,求∠AED 的度数; (2)(12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 BC ,DE ⊥AC ,BF ⊥AC ,垂足为E 、F ,AF = CE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3)(12分)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cm 20;,对角线AC + BD =cm 14,求AC 、BD 的长; (4)(13分)如图,在⊿ABC 中,∠BAC =︒90,AD ⊥BC 于D ,CE 平分∠ACB ,交AD 于G ,交AB 于E ,EF ⊥BC 于F ,求证:四边形AEFG 是菱形; (5)(13分)如图,正方形ABCD 中,过D 做DE ∥AC ,∠ACE =︒30,CE 交AD 于点F ,求证:AE = AF ;ABCDOABCDOE FABC DEFABC DF G A BCD E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A ;2.B ;3.A ;4.C ;5.C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296cm ;2.12;3.36;4.2)433(cm -;5.100;6.︒90三、解答题:(共60分) 1. 90°2.证⊿ADE ≌⊿CBF ,D 得∠DAE =∠BCF ,∴AD ∥BC ,∴AD = B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3.AC 、BD 的长为cm cm 8,6,或cm cm 6,8;4.∵CE 平分∠ACB ,∴EA = EF ,再证∠AEG = AGE ,得AE = AG , ∴AG ∥EF 且AE = EF ,得四边形AEFG 是平行四边形,又AE = EF , ∴四边形AEFG 是菱形;5.连结BD 交AC 于O ,作EG ⊥AC 于G ,∴CE = 2EG ,又DE ∥AC ,∴EG = OD , 又AC = 2OD = 2 EG ,∴AC = EC ,∴∠AEF =︒75,又∠AEF =∠DAC +∠ACE = ︒75,∴∠AEF =AFE ,∴AE = AF。
一、选择题1.张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AB型血的人数是()组别A型B型AB型O型频率0.40.350.10.15A.16人B.14人C.6人D.4人2.三张背面完全相同的数字牌,它们的正面分别印有数字1,2,3,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取一张,记录牌上的数字并把牌放回,再重复这样的步骤两次,得到三个数字a、b、c,则以a、b、c为边长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A.19B.13C.59D.793.有三个质地、大小一样的纸条上面分别写着三个数,其中两个正数,一个负数,任意抽取一张,记下数的符号后,放回摇匀,再重复同样的操作一次,试问两次抽到的数字之积是正数的概率为()A.13B.49C.59D.234.在一个不透明纸箱中放有除了标注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的3张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从中任意摸出一张,放回搅匀后再任意摸出一张,两次摸出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A.59B.49C.56D.135.疫情防控,我们一直在坚守.某居委会组织两个检查组,分别对“居民体温”和“居民安全出行”的情况进行抽查.若这两个检查组在辖区内的某三个校区中各自随机抽取一个小区进行检查,则他们恰好抽到同一个小区的概率是()A.13B.49C.19D.236.如图,随意向水平放置的大⊙O内部区域抛一个小球,则小球落在小⊙O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24397.小冬和小松正在玩“掷骰子,走方格”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六个面的数字分别是1至6),落地后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几,就先向前走几格,然后暂停.(2)再看暂停的格子上相应的文字要求,按要求去做后,若还有新的文字要求,则继续按新要求去做,直至无新要求为止,此次走方格结束.下图是该游戏的部分方格:例如:小冬现在的位置在大本营,掷骰子,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2,则小冬先向前走两格到达方格2,然后执行方格2的文字要求“后退一格”,则退回到方格1,再执行方格1的文字要求:对自己说“加油!”.小冬此次“掷骰子,走方格”结束,最终停在了方格1.如果小松现在的位置也在大本营,那么他掷一次骰子最终停在方格6的概率是( ) A .16B .13C .12D .238.,cos45°,π,0,17五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抽到无理数的概率是( ) A .15B .25 C .35D .459.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每张奖券获奖的可能性相同,以每10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问:一张奖券中奖的概率是多少( ) A .110000B .1110000C .11110000D .1100010.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红、黄、白三种只有颜色不同的小球,其中红色小球有6个,黄、白色小球的数量相同,为估计袋中黄色小球的数量,每次将袋中小球搅匀后摸出一个小球记下颜色放回,再搅匀多次试验发现摸到红色的频率是18,则估计黄色小球的个数是( ) A .21B .40C .42D .4811.从一副扑克中抽出三张牌,分别为梅花1,2,3,背面朝上搅匀后先抽取一张点数记为a ,放回搅匀再抽取一张点数记为b ,则点(),a b 在直线1y x =-上的概率是( ) A .13B .16C .29D .5912.经过一T 字型路口的行人,可能右拐,可能左拐.假设这两种可能性相同.有3人经过该路口,至少一人左拐的概率为( )4848二、填空题13.随机往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区域内撒一粒豆子,豆子恰好落在空白区域的概率是______.14.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为10的概率为__________. 15.有四张扑克牌,分别为红桃3,红桃4,红桃5,黑桃6,背面朝上洗匀后放在桌面上,从中任取一张放回记下数字和颜色,再背面朝上洗匀,然后再从中随机取一张,两次都为红桃,并且数字之和不小于8的概率为 ____ .16.袋中有6个黑球和n 个白球,经过若干次试验,发现“若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恰好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4”,则这个袋中的白球大约有_____个. 17.中缅边境实弹演习期间,空军战斗机随即将炮弹放在如图所示方格地面上(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炮弹落在阴影方格地面上的概率为_____.18.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3个球,其中2个红球,1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现再将n 个白球放入布袋,搅匀后,使摸出1个红球的概率为29,则n 的值为_____.19.现有6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1,0,1,2,3,4-的不透明卡片,这些卡片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均匀后从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字记为a ,则使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0x x a -+-=有实数根的概率为____.20.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一些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己知袋中有红球5个,白球23个,且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110,则袋中黑球的个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转盘中A ,B ,C 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均为120°,让转盘自由转动两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求指针两次都落在A 扇形的概率.(转盘停止转动时,若指针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22.一个盒子中装有1个红球、1个白球和2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1)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__;(2)从盒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不放回,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试用树状图或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摸到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的概率;(3)往盒子里面再放入一个白球,如果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那么摸到一个白球和一个黄球的概率是__________.23.今年2-4月某市出现了200名新冠肺炎患者,市委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对患者进行了免费治疗.图1是该市轻症、重症、危重症三类患者的人数扇形统计图(不完整),图2是这三类患者的人均治疗费用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轻症患者的人数是多少?(2)所有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是多少万元?(3)由于部分轻症患者康复出院,为减少病房拥挤,拟对某病房中的A、B、C、D、E五位患者任选两位转入另一病房,请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出恰好选中B、D两位患者的概率.24.甲、乙两所医院分别有一男一女共4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从支援的4名医护人员中随机选2名,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这2名医护人员来自同一所医院的概率.25.“赣江”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的河流.其东源出自石城县武夷山,称“绵水”,流经瑞金,在会昌县与“湘水”(江西)汇合,称“贡水”;其西源出自崇义县聂都山,称“章水”.“章水"与“贡水”在赣州市八镜台汇合,是为“赣江”.小丽和小杰一起玩游戏:将“章水”、“贡水”、“绵水”、“湘水”分别写在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正面,把四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后放在桌面上.小丽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小杰再从剩余的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1)“赣江被抽中”是______事件,“章水被抽中”是______事件(填“不可能”或“必然”或“随机”);(2)试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两人抽取的河流能汇合”的概率.26.为了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某学校连续举办了几届汉字听写大赛,今年经过层层选拔,确定了参加决赛的选手,决赛的比赛规则是:每正确听写出1个汉字得2分,满分是100分.下面是根据决赛的成绩绘制出的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类别成绩x /分 频数(人数)A5060x ≤< 5B6070x ≤< 7C7080x ≤< a D8090x ≤< 15E90100x ≤<10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各题.(1)表中a 的值为 ,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如果想从A 类学生的3名女生和2名男生中选出两人进行培训,请计算选中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概率是多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题意计算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知:共40名学生,由表知:P(AB型)=0.10.10.1 0.40.350.10.151.∴本班AB型血的人数=40×0.1=4名.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知识,正确掌握概率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画树状图得:∵共有27种等可能的结果,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有15种情况,∴以a、b、c为边长正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155279.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3.C解析:C【分析】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抽到的数字之积是正数的情况数,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两个正数分别用a,b表示,一个负数用c表示,画树状图如下:共有9种等情况数,其中两次抽到的数字之积是正数的有5种,则两次抽到的数字之积是正数的概率是59;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4.B解析:B【分析】先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的数量和所需要的情况的数量,再计算所需要情况的概率即得.【详解】解:由题意可画树状图如下:根据树状图可知:两次摸球共有9种等可能情况,其中两次摸出球所标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情况有4种,所以两次摸出球所标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49.【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求法,能根据题意列出树状图或列表是解题关键.5.A解析:A【分析】将三个小区分别记为A 、B 、C ,列举出所有等情况数和他们恰好抽到同一个小区的情况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将三个小区分别记为A 、B 、C ,根据题意列表如下:A B C A (A ,A ) (B ,A ) (C ,A ) B (A ,B ) (B ,B ) (C ,B ) C(A ,C )(B ,C )(C ,C )所以他们恰好抽到同一个小区的概率为31=93.故选:A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表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用于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还要注意是放回试验还是不放回试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6.B解析:B 【分析】针扎到内切圆区域的概率就是内切圆的面积与外切圆面积的比. 【详解】解:∵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 ∴∠CAB =60°,∴∠OAB =30°,∠OBA =90°, 设OB =a ,则OA =2a ,则小球落在小⊙O 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22142a a ππ=.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问题,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根据掷一次骰子最终停在方格6的出现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掷一次骰子最终停在方格6的情况有①直接掷6;②掷3后前进三格到6; 所以掷一次骰子最终停在方格6的概率是2163=,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几何概率,关键是根据掷一次骰子最终停在方格6的出现的情况利用概率公式解答.8.C解析:C 【分析】先确定这5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再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cos45°=2是无理数, ∴,cos45°,π,0,17,cos45°,π,共3个, ∴,cos45°,π,0,17五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抽到无理数的概率是35.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正确得出无理数的个数是解题关键.9.C解析:C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得到中奖的可能有111次,共有10000次机会,再利用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知,中奖的可能有111次,共有10000次机会, ∴中奖的概率为11110000,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概率的计算,需根据题意找到事件的所有次数与事件A 可能出现的次数,再代入计算公式计算.10.A【分析】根据多次试验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是18,则可以得出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8,再利用红色小球有6个,黄、白色小球的数目相同进而表示出黄球概率,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设黄球的数目为x ,则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x 个,∵多次试验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是18,则得出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8, ∴662x +=18, 解得:x =21,经检验x=21是所列方程的根,则黄色小球的个数是21个.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根据题目中给出频率可知道概率,从而可求出黄色小球的数目是解题关键.11.C解析:C 【分析】首先列出表格即可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点(a ,b)在直线1y x =- 上的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列表格为:其中点(a ,b)在直线 上的情况有:由列表可知,一共有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点,在直线上的情况有种,所以点(a ,b)在直线1y x =- 上的概率为29;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2.D解析:D【分析】用树状图列举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去掉至少一人左拐的次数,利用概率计算公式求解.【详解】树状图如下:共有8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一人左拐的有7种,∴P(至少一人左拐)=78,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用树状图求事件的概率,概率的计算公式,正确理解题意并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为阴影部分的面积=2倍扇形面积-正方形面积空白区域面积=正方形面积-阴影部分面积豆子恰好落在空白区域的概率=空白区域面积÷正方形面积【详解】解:设正方形的边长解析:42π-【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为2a,阴影部分的面积=2倍扇形面积-正方形面积,空白区域面积=正方形面积-阴影部分面积,豆子恰好落在空白区域的概率=空白区域面积÷正方形面积.【详解】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为2a,则2倍扇形面积=2×2π4a=22aπ,∴阴影部分的面积=2倍扇形面积-正方形面积=222aaπ-,∴空白区域面积=正方形面积-阴影部分面积=22 222222a aa a aππ⎛⎫--=-⎪⎝⎭,∴豆子恰好落在空白区域的概率=空白区域面积÷正方形面积222242==2aaaππ--.故答案为:42π-.【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相应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此题用2倍扇形面积-正方形面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解题关键.14.【分析】利用列表法确定所有可能的情况确定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为10的情况的数量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列表: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2 3 4 5 6 7解析:1 12【分析】利用列表法确定所有可能的情况,确定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为10的情况的数量,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列表:∴P(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为10)=336=112,故答案为:1 12.【点睛】此题考查利用列举法求事件的概率,正确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熟记概率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次都为红桃并且数字之和不小于8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解:画树状图为: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次都为红桃并且数字之和不小于8的解析:38【分析】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次都为红桃,并且数字之和不小于8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解:画树状图为: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次都为红桃,并且数字之和不小于8的结果数为6,所以两次都为红桃,并且数字之和不小于8的概率=63= 168.故答案为38.【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法展示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求出概率.16.2【解析】分析:根据若从中任摸一个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为列出关于n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袋中装有6个黑球和n个白球∴袋中一共有球(6+n)个∵从中任摸一个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为=解得:n=2故答案为2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若从中任摸一个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为14,列出关于n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袋中装有6个黑球和n个白球,∴袋中一共有球(6+n)个.∵从中任摸一个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为146nn∴+,=14,解得:n=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注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17.【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炮弹落在阴影方格地面上的概率即该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详解】解:设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因为所有方格的面积为25阴影的面积为9所以炮弹落在阴影方格地面上的概率为;故答解析:9 25【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炮弹落在阴影方格地面上的概率即该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详解】解:设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因为所有方格的面积为25,阴影的面积为9,所以炮弹落在阴影方格地面上的概率为925;故答案为:925.【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的求法:首先根据题意将代数关系用面积表示出来,一般用阴影区域表示所求事件(A);然后计算阴影区域的面积在总面积中占的比例,这个比例即事件(A)发生的概率.18.3【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解得n =3经检验n=3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为n=3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概率的意义用频率估计概率利用概率的意义列方程是正确解答的关键解析:3【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2 321n +++=29,解得,n=3,经检验,n=3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为n=3,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概率的意义,用频率估计概率,利用概率的意义列方程是正确解答的关键.19.【分析】先由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得出a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4-4(a-2)≥0∴a≤3∴a=-101解析:5 6【分析】先由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得出a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4-4(a-2)≥0,∴a≤3,∴a=-1,0,1,2,3.∴使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概率为:56.【点睛】考查概率的求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得到使一元二次方程x2-2x+a-2=0有实数根情况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22【分析】袋中黑球的个数为利用概率公式得到然后利用比例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解:设袋中黑球的个数为根据题意得解得即袋中黑球的个数为个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计算问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对解析:22【分析】袋中黑球的个数为x,利用概率公式得到5152310x=++,然后利用比例性质求出x即可.【详解】解:设袋中黑球的个数为x,根据题意得5152310x=++,解得22x=,即袋中黑球的个数为22个.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计算问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对概率公式的应用.三、解答题21.1 9【分析】画出树状图,得出总结果数和指针两次都落在A扇形的结果数,利用概率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画树状图如下:∵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指针两次都落在A 扇形的结果有1种, ∴指针两次都落在A 扇形的概率为19. 【点睛】本题考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熟练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关键. 22.(1)14 ;(2)13 ;(3)825【分析】(1)根据各种颜色球的个数,直接求出概率;(2)无放回摸球,用树状图法列举出所有等可能出现的情况,从中找出一红一黄的情况,进而求出概率.(3)两次放回摸球,用列表法列举出所有等可能出现的情况,从中找出一白一黄的情况,进而求出概率. 【详解】解:(1)111124P ==++.(2)画树状图:∴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41123P ==(摸到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 (3)再加1个白球,有放回摸两次,所有可能的情况如下:共有25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一白一黄的有8种,∴摸到一个白球和一个黄球的概率是:825.【点睛】考查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等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使用次方法一定注意每一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均等的,即为等可能事件,同时注意“有放回”和“无放回”的区别.23.(1)160人;(2)人均治疗费用2.15万元;(3)1 10.【分析】(1)由总人数乘以轻症患者所占的百分比即可;(2)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百分比与条形统计图的信息,列出求平均数的算式,即可求出各种患者的平均费用;(3)根据题意列出表格,由表格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恰好选中B、D患者概率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1)20080%160⨯=(人);(2)20080% 1.520015%32005%102.15200⨯⨯+⨯⨯+⨯⨯=(万元),即人均治疗费用2.15万元;(3)根据题意,列表如下:∴P(恰好选中B、D)211010==.【点睛】此题考查了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以及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掌握列表法或树状图求概率及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4.13. 【分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规范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甲、乙两医院的医生分别记为男1,女1,男2,女2, 画树状图如图,由图可知,共12种等可能情况,其中符合条件的有4种,41123P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熟练掌握两种方法,并能规范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5.(1)不可能、随机,(2)列表见解析,13. 【分析】(1)根据随机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判断即可; (2)列举出所有情况,看所求的情况占总情况的多少即可. 【详解】解:(1)“赣江被抽中”是不可能事件,“章水被抽中”是随机事件; 故答案为:不可能、随机.(2)根据题意可列表如下:(A 表示章水,B 表示贡水,C 表示绵水,D 表示湘水)A B C D A ﹣﹣﹣ (B ,A ) (C ,A ) (D ,A ) B (A ,B ) ﹣﹣﹣ (C ,B ) (D ,B ) C (A ,C ) (B ,C ) ﹣﹣﹣ (D ,C ) D(A ,D )(B ,D )(C ,D )﹣﹣﹣所以“两人抽取的河流能汇合”的概率=4112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事件的类型,列表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用于两步完成的事件,解题关键是注意两步实验中是否有重.26.(1)13,图见解析;(2)3 5【分析】(1)用E类别的频数除以该组的频率得到调查的总人数,然后计算a的值,最后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画树状图展示所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找出选中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解:(1)调查的总人数为:721050360÷=,∴5057151013a=----=;故答案为:13.频数分布直方图为:(2)画树状图为: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选中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结果数为12,∴选中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概率123205==.【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扇形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也考查了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画出树状图是解题题的关键.。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15B ∠=︒,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 ,当点B ,C ,D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时,50CAD ∠=︒,则E ∠的度数为( )A .50°B .75°C .65°D .60°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点,E 以点B 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ABC ∠把BAE △顺时针旋转,得到BA E '',连接DA '.若60,50ADC ADA '∠=︒∠=︒,则DA E ''∠的大小为( )A .130︒B .150︒C .160︒D .170︒ 4.下列四个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如图,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AOB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坐标轴重叠.已知30OAB ∠=︒,12AB =,点D 为斜边AB 的中点,现将三角尺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则点D 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 )A .(33,3)B .(63,6)-C .(3,33)-D .(33,3)- 6.如图,O 是正ABC 内一点,3OA =,4OB =,5OC =,将线段BO 以点B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 ',下列结论:①BO A '△可以由BO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 与O '的距离为4;③150AOB ︒∠=;④633AOBO S '=+四边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如图,在△ABC 中,以C 为中心,将△ABC 顺时针旋转34°得到△DEC ,边ED ,AC 相交于点F ,若∠A =30°,则∠EFC 的度数为( )A .60°B .64°C .66°D .68°8.以下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范宣传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9.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8,点P 是边BC 上的动点,将△ABP 绕A 逆时针转60°得到△ACQ ,点D 是AC 边的中点,连接DQ ,则DQ 的最小值是 ( )A .2B .23C .4D .不能确定 10.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放置,其中∠ABC=∠DEB=90°,∠A=45°,∠D=30°,斜边AC=BD=10,若将三角板DE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45°得到△D′E′B ,则点A 在△D′E′B 的( )A .内部B .外部C .边上D .以上都有可能 11.如图,在△ABC 中,AB =2.2,BC =3.6,∠B =60°,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 ,若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时,则CD 的长为( )A .1.5B .1.4C .1.3D .1.2 12.若点A (3-m ,n+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B 的坐标是(-3,2),则m ,n 的值为( )A .m=-6,n=-4B .m=O ,n=-4C .m=6,n=4D .m=6,n=-4二、填空题13.如图,在AOB 中,90AOB ∠=︒,30B ∠=︒,A OB ''△是由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8)0αα<︒角度得到的,若点A '在AB 上,则旋转角α=___︒.14.在ABC 中,2AB =,3AC =,以CB 为边作一个形状等边三角形BCD △,则DA 的最大值是________.15.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90BAC ∠=︒,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AE CF =;②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EF AB =;④四边形AEPF 的面积随着点E .F 的位置不同发生变化,当EPF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点E 不与A .B 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6.如图所示,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 绕30角的顶点B 顺时计旋转,使得点A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点E 处,则BCD ∠的度数为______.17.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FECG 的位置(如图),使得点D 落在对角线CF 上,EF 与AD 相交于点H ,则HD =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1,1),N (2,0),△MNP 和△M 1N 1P 1的顶点都在格点上,△MNP 与△M 1N 1P 1是关于某一点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的坐标为_____.19.如图,已知点A(2,0),B(0,4),C(2,4),D(6,6),连接AB ,CD ,将线段AB 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使其与线段CD 重合(点A 与点C 重合,点B 与点D 重合),则这个旋转中心的坐标为_____.20.如图,Rt ABC 中,90BAC ∠=︒,∠C=30°,AB=2,将ABC 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AMN ,使得点B 落在BC 边上的点M 处,MN 与AC 交于点D ,则ADM △的面积为____.三、解答题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 (2,4)、B (1,2)、C (5,3),如图:(1)以点(0,0)为旋转中心,将△ABC 顺时针转动90°,得到△A 1B 1C 1,在坐标系中画出△A 1B 1C 1,写出A 1、B 1、C 1的坐标;(2)在(1)中,若△ABC 上有一点P (m ,n ),直接写出对应点P 1的坐标. (3)作出△ABC 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A 2B 2C 2.22.(1)(操作发现)如图1,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ADE ,连接BD ,则∠ABD=_______度. (2)(类比探究)如图2,在边长为7的等边三角形ABC 内有一点P ,∠APC=90°°,∠BPC=120°,求△APC 的面积.23.如图,将Rt △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Rt △ADE ,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若AB =1,∠B =60°,求CD 的长.24.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都在格点上,将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 C ''.(1)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AB C '';(2)求线段CC '的长度.25.在Rt ABC ∆中,,90,,AC BC ACB M N ︒=∠=在直线AB 上,且222MN AM BN =+.(1)如图1,当点,M N 在线段AB 上时,求证:45MCN ︒∠=.(2)如图2,当点M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点N 在线段AB 上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6.阅读理解并解决问题:一般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角度α(α小于360°)后,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α叫做这个旋转对称图形的一个旋转角.请依据上述定义解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一个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图形有一个旋转角是90°,这个图形可以是______; (2)为了美化环境,某中学需要在一块正六边形空地上分别种植六种不同的花草,现将这块空地按下列要求分成六块:①分割后的整个图形必须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旋转对称图形;②六块图形的面积相同;请你按上述两个要求,分别在图中的两个正六边形中画出两种不同的分割方法(只要求画图正确,不写作法).【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得出AD=AB ,∠E=∠ACB ,由点B ,C ,D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BAD 是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求出∠BAD=150°,可得100BAC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 ,∴AD=AB ,∠E=∠ACB ,∵点B ,C ,D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BAD 是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BDA=15B ∠=︒,∴∠BAD=150°,∵50CAD ∠=︒,∴100BAC ∠=︒∴1801001565BCA -∠=︒-=,∴65E ∠=.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判断出三角形ABD 是等腰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出.【详解】解:A 、∵此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 、∵此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 、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 、∵此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 .【解答】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定义,根据定义得出图形形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C解析:C【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60,//AD BC AB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30DA B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可得30BA E BAE ''∠=∠=︒,最后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详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60ADC ∠=︒,60,//AD BC ABC ∴∠=︒,50ADA '∠=︒,180130DA B ADA ''∴∠=︒-∠=︒,AE BC ⊥,9030BAE ABC ∴∠=︒-∠=︒,由旋转的性质得:30BA E BAE ''∠=∠=︒,13030160DA E DA B BA E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与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B解析:B【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各图特点即可解答.【详解】解: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B 中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而A 、C 和D 中的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 .【点睛】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5.D解析:D【分析】先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OB 、OA 的长,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OA OB ''的长,从而可得点,A B ''的坐标,然后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即可得.【详解】在Rt AOB 中,30OAB ∠=︒,12AB =,16,2OB AB OA ∴====,由旋转的性质得:6OA OA OB OB ''====,点D 为斜边A B ''的中点, 将三角尺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点A 的对应点A '落在x 轴正半轴上,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y 轴负半轴上,(0,6)A B ''∴-, 又点D 为斜边A B ''的中点,06)2D -'∴,即3)D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中点坐标公式,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6.C解析:C【分析】证明△BO′A≌△BOC,又∠OBO′=60°,所以△BO′A可以由△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故结论①正确;由△OBO′是等边三角形,可知结论②正确;在△AOO′中,三边长为3,4,5,这是一组勾股数,故△AOO′是直角三角形;进而求得∠AOB=150°,故结论③正确;S四边形AOBO′=S△AOO′+S△OBO′=12×3×4+34×42=6+43,故结论④错误.【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可知,∠1+∠2=∠3+∠2=60°,∴∠1=∠3,又∵OB=O′B,AB=BC,∴△BO′A≌△BOC,又∵∠OBO′=60°,∴△BO′A可以由△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故结论①正确;如图,连接OO′,∵OB=O′B,且∠OBO′=60°,∴△OBO′是等边三角形,∴OO′=OB=4.故结论②正确;∵△BO′A≌△BOC,∴O′A=OC=5.在△AOO′中,三边长为3,4,5,这是一组勾股数,∴△AOO′是直角三角形,∠AOO′=90°,∴∠AOB=∠AOO′+∠BOO′=90°+60°=150°,故结论③正确;S四边形AOBO′=S△AOO′+S△OBO′=12323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变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勾股数3、4、5所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是本题的要点.7.B解析:B【分析】由旋转性质得到∠D和∠DCF的度数,再由外角性质得到∠EFC的度数即可.【详解】解:由旋转的性质可得:∠D=∠A=30°,∠DCF=34°,∴∠EFC=∠A+∠DCF=30°+34°=6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8.A解析:A【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故B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明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关于这个点成中心对称.9.B解析:B【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到∠ACQ=∠60B=°,当DQ⊥CQ时,DQ的长最小,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DQ的最小值.【详解】解:由旋转可得∠ACQ=∠60B=°.因为点D是AC的中点,所以CD=4.当DQ⊥CQ时,DQ的长最小,此时∠CDQ=30︒.所以122CQ CD==,DQ==所以DQ的最小值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10.C解析:C【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两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长,再由旋转的性质得:∠EBE′=45°,∠E′=∠DEB=90°,求出E′D′与直线AB的交点到B的距离也是52,与AB的值相等,从而可以得出点A在△D′E′B的边上.【详解】∵AC=BD=10,又∵∠ABC=∠DEB=90°,∠A=45°,∠D=30°,∴BE=5,AB=BC=52,由三角板DEB绕点B逆时针旋转45°得到△D′E′B,设△D′E′B与直线AB交于G,可知:∠EBE′=45°,∠E′=∠DEB=90°,∴△GE′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E′=BE=5,∴BG=52,∴BG=AB,∴点A在△D′E′B的边上,故选C.11.B解析:B【分析】运用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AD=AB,进而得到△ABD为等边三角形,求出B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得:AD=AB,且∠B=60°,∴△ABD为等边三角形,∴BD=AB=2,∴CD=3.6﹣2.2=1.4.故选:B.【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变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牢固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则3-m=3,n+2=-2,解得:m=0,n=-4.考点:原点对称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OA=OA′得出△OAA′是等边三角形则∠AOA′=60°则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OB=90°∠B=30°∴∠A=60°∵△A′OB′是由△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α角解析:6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OA=OA′,得出△OAA′是等边三角形.则∠AOA′=60°,则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OB=90°,∠B=30°,∴∠A=60°.∵△A′OB′是由△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α角度得到的,∴OA=OA′.∴△OAA′是等边三角形.∴∠AOA′=60°,即旋转角α的大小是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图形旋转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知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5【分析】将△BA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º易知△ABA′为等边三角形当AA′D 三点在一线时AD最大AD最大=AA′+A′D【详解】如图以点B为旋转心将△BAC 逆时针旋转60º后的图形为△BA′D连结解析:5.【分析】将△BA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º,易知△ABA′为等边三角形,当A、A′、D三点在一线时AD 最大,AD最大=AA′+A′D.【详解】如图以点B为旋转心,将△BAC逆时针旋转60º后的图形为△BA′D,连结AA′,BA=BA′,∠ABA′=60º,∴△BAA′为等边三角形,则AA′=BA=2,A′D=AC=3,当A、A′、D三点在一线时AD最大,AD最大=2+3=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AD的最值问题,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会用旋转变化构造等边三角形,使问题转化为两线段和最大问题使问题得以解决是关键.15.①②【分析】利用旋转的思想观察全等三角形寻找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题中的结论逐一判断【详解】解:∵∠APE∠CPF都是∠APF的余角∴∠APE=∠CPF∵AB=AC∠BAC=90°解析:①②【分析】利用旋转的思想观察全等三角形,寻找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题中的结论逐一判断.【详解】解:∵∠APE、∠CPF都是∠APF的余角,∴∠APE=∠CPF,∵AB=AC,∠BAC=90°,P是BC中点,∴AP=CP,又∵AP=CP,∠EPA=∠FPC,∠EAP=∠FCP=45°∴△APE≌△CPF(ASA),同理可证△APF≌△BPE,∴AE=CF,△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S四边形AEPF=1S△ABC,①②正确,④错误,四边形2AEPF的面积是固定的;∵旋转过程中,EF的长度的变化的,故EF≠AB,③错误,始终正确的是①②,故答案为:①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16.【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ABC≌△EDBBC=BD求出∠CBD的度数再求∠BCD的度数【详解】解:根据旋转的性质△ABC≌△EDBBC=BD则△CBD是等腰三角形∠BDC=∠BCD∠CBD=180°解析:15︒【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ABC≌△EDB,BC=BD,求出∠CBD的度数,再求∠BCD的度数.【详解】解:根据旋转的性质△ABC≌△EDB,BC=BD,则△CBD是等腰三角形,∠BDC=∠BCD,∠CBD=180°-∠DBE=180°-30°=150°,∠BCD=1(180°-∠CBD)=15°.2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题时根据旋转的性质,确定各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已知条件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绕着30°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求出即可.17.【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CD=1∠CDA=90°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F=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CFE=45°则可判断△DF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计算CF-CD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1【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CD=1,∠CDA=90°,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CFE=45°,则可判断△DF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计算CF-CD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CD=1,∠CDA=90°,∵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FECG的位置,使得点D落在对角线CF上,∴,∠CFDE=45°,∴△DF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1.【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18.(21)【分析】观察图形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点P (11)N(20)∴由图形可知M(30)M1(12)N1(22)P1(3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解析:(2,1)观察图形,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点P(1,1),N(2,0),∴由图形可知M(3,0),M1(1,2),N1(2,2),P1(3,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对称中心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的性质: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19.(42)【分析】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出新的ACBD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点P即为旋转中心【详解】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旋转中心是P点P(42)故答案为:(42)【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析:(4,2)【分析】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出新的AC,BD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点P即为旋转中心.【详解】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旋转中心是P点,P(4,2),故答案为:(4,2).【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对应点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旋转中心.20.【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可得据此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3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60B ∠=︒,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2,60AM AB AMN B ==∠=∠=︒,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60AMB ∠=°,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30DAM ∠=︒,90ADM ∠=︒,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可得1,DM AD ==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详解】在Rt ABC 中,90,30,2BAC C AB ∠=︒∠=︒=,60B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2,60AM AB AMN B ==∠=∠=︒,ABM ∴是等边三角形,60AMB ∴∠=︒,30DAM AMB C ∴∠=∠-∠=︒,18090ADM DAM AMN ∴∠=︒-∠-∠=︒,在Rt ADM △中,11,2DM AM AD ====,则ADM △的面积为11122DM A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21.(1)图见解析,A 1(4,﹣2)、B 1(2,﹣1)、C 1(3,﹣5);(2)P 1的坐标为(n ,﹣m );(3)见解析【分析】(1)依据点(0,0)为旋转中心,将△ABC 顺时针转动90°,即可得到△A 1B 1C 1; (2)依据旋转前后坐标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到对应点P 1的坐标;(3)依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到△ABC 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A 2B 2C 2.【详解】解:(1)如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A 1(4,﹣2)、B 1(2,﹣1)、C 1(3,﹣5);(2)若△ABC上有一点P(m,n),则对应点P1的坐标为(n,﹣m).(3)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22.(1)60;(2)3【分析】(1)【操作发现】:如图1中,只要证明△DAB是等边三角形即可;(2)【类比探究】:如图2中,将△CBP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CAP',连接PP',证明∠APP'=30°,∠PAP'=90°,设AP'=t,表示出AP和PC,利用勾股定理求出t,进而可求出△APC的面积.【详解】解:(1)解:∵△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DE,∴AD=AB,∠DAB=60°,∴△DAB是等边三角形,∴∠ABD=60°,故答案为60.(2)将△CBP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CAP',连接PP',则△PCP'为等边三角形,∴∠CPP'=∠CP'P=60°.∵∠BPC=120°,∠CPP'=60°,又∵∠APC=90°,∴∠APP'=30°,由旋转得∠AP'C=∠BPC=120°,∴∠APP '=120°-60°=60°,∴∠PAP '=90°,可设AP '=t ,则PC=PP '=2t ,,在Rt △APC 中,)()2222t +=,∴t=1,∴PC=2,∴S △APC =122⨯=. 【点睛】 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旋转变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23.1【分析】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BC=2AB=2,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D=AB ,则可判断△AB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D=AB=1,然后计算BC-BD 即可.【详解】∵∠BAC=90°,∠B=60°,∴BC=2AB=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D=AB ,而∠B=60°,∴△ABD 为等边三角形,∴BD=AB=1,∴CD=BC-BD=2-1=1.∴CD 的长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ABD 是等边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24.(1)图见解析;(2)【分析】(1)先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点,C B '',再顺次连接点,,A C B ''即可得; (2)利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即可得.【详解】(1)分以下三步:①先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点C ',②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可得,90B B A C BC AC CB '=∠'''=∠=︒,由此可画出点B ', ③顺次连接点,,A C B ''即可,如图中AB C ''即为所作:(2)由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得:4,90AC AC CAC ''==∠=︒, 则2242CC AC AC ''=+=,即线段CC '的长度为42.【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5.(1)证明见解析;(2)成立,证明见解析.【分析】(1)将ACM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CM ∆,利用旋转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NBM ∆为直角三角形,可证明'MN M N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可证明()'CMN CM N SSS ∆≅∆,即可证得1'452MCN MCM ︒∠=∠=; (1)仿照(1)中方法将CMA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DB ∆,证明DBN ∆为直角三角形,再证DN=MN ,进而证明()CMN CDN SSS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如图1,,90AC BC ACB ︒=∠=,将ACM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CM ∆,则'ACM NCM ∆≅∆,',','ACM BCM CM CM AM BM ∴∠=∠==,连接'M N ,'CAM CNM ∠=∠=45°,''90M BN CBM CBA ︒∴∠=∠+∠=,'NBM ∴∆为直角三角形,22222''NM BN BM BN AM ∴=+=+,又222MN AM BN =+,'MN M N ∴=, 在CMN ∆和'CM N ∆中''CM CM MC M N CN CN =⎧⎪=⎨⎪=⎩,()'CMN CM N SSS ∴∆≅∆,'MCN M CN ∴∠=∠,1'452MCN MCM ︒∴∠=∠=, 即45MCN ︒∠=;()2如图2,,90AC BC ACB ︒=∠=,将CMA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DB ∆,CMA CDB ∴∆≅∆,,,135CM CD AM BD CAM CBD ︒∴==∠=∠=,90DBN CBD CBA ︒∴∠=∠-∠=,DBN ∴∆为直角三角形,22222DN BD BN AM BN ∴=+=+,又222MN AM BN =+,DN MN ∴=, 在CMN ∆和CDN ∆中CM CD CN CN MN DN =⎧⎪=⎨⎪=⎩,()CMN CDN SSS ∴∆≅∆,1452MCN DCN MCD ︒∴∠=∠=∠=, 45MCN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旋转性质旋转△ACM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答的关键.26.(1)正方形(答案不唯一,例如正八边形、圆等);(2)见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对称图形的定义解答即可;(2)先作出正六边形的旋转中心,再根据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旋转对称图形进行作图即可.【详解】解:(1) 正方形(答案不唯一,例如正八边形、圆等);故答案为:正方形(答案不唯一,例如正八边形、圆等);(2)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对称图形的定义及作图,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初三数学上册三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二次函数的图象?A. 一条直线B. 一个圆C. 一个抛物线D. 一个立方体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A. 3B. -3C. 3或-3D. 以上都不是3.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等式?A. 2x + 3 = 5B. 2x - 5 > 3C. 3x = 0D. 4x - 24.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A. 90°B. 180°C. 360°D. 720°5.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自己,这个数是:A. 1C. 0D. 以上都是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A. 一定是正数B. 一定是负数C. 可以是正数或零D. 以上都不是7.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因式分解?A. x^2 - 4 = (x + 2)(x - 2)B. x^2 - 4 = (x + 2)(x + 2)C. x^2 - 4 = (x - 2)(x - 2)D. x^2 - 4 = (x - 2)(x + 2)8.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A. 5B. 7C. 8D. 99.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自己,那么这个数是:A. 0B. 1C. -1D. 以上都不是10.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自己,那么这个数是:A. 1B. -1D. 1或-1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12.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如果一个角是60°,另外两个角的和是______。
13. 一个数的立方是-27,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14.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
1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一条直角边长为3,那么另一条直角边长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6. 解方程:2x - 3 = 7。
九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一个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为12,高为6,则等腰梯形的两底的一个锐角为 ( ) A ︒30 B ︒45 C ︒60 D ︒75
2.在Rt ⊿ABC 中,∠ACB =︒90,∠A =︒30,AC =cm 3,则AB 边上的中线为 ( ) A cm 1 B cm 2 C cm 5.1 D
cm 3
3.等边三角形一边上高线长为cm 32,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中位线长为 ( )
A cm 3
B cm 5.2
C cm 2
D cm 4
4.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两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C 四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5.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6.直角梯形的两个直角顶点到对腰中点的距离 (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D 互相垂直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已知菱形的周长为cm 40,一条对角线长为cm 16,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
8.如图:EF 过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O ,交AD 于E ,交 BC 于F ,已知AB =4,BC =5,OE =5.1,那么四边形EFCD 的周长
为 ;
9.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12,AB 边上
的高为3,BC 边上的高为6,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
周长为 ; 10.⊿ABC 中,AB = AC =13,∠BAC 的平分线AD 交
BC 于D ,则D 点到AB 的距离为 ;
11.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 BC ,AB =30,
矩形DEFG 的一边在AB 上,顶点G 、F 分别在AC 、BC 上,
D 、
E 在AB 上,若DG :G
F =1:4,则矩形DEF
G 的面积
为 ;
12.在⊿ABC 和⊿ADC 中:下列论断:①AB = AD ; ②∠BAC =∠DAC ;③BC = DC ,把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
是: ;
13.如图,在⊿ABC 中,∠C =︒90,∠B =︒15,AB 的 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 ,交BC 于D ,DB =10,
那么AC = ;
14.在⊿ABC 中,∠C =︒90,周长为cm )325(+,斜边上的中线CD =cm 2,则Rt ⊿ABC 的面积为 ;
三.(6分)
15.作图题:已知三个村庄的位置如图,三村联合打一口井,向三个村庄供水,使水井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水井的位置设在何处?请用尺规画出水井位置,不写作法,保留痕迹。
A ∙
B ∙
C ∙
B
四.解答证明题: 16.(8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C = 2AB ,E 为BC 中点,求∠AED 的度数; 17.(10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 BC ,AE ⊥BD ,CF ⊥BD ,垂足为E 、F ,BE = DF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8.如图:在⊿ABC 中,∠BAC = 90,AD ⊥BC 于D ,CE 平分∠ACB ,交AD 于G ,交AB 于E ,EF ⊥BC 于F ,求证:四边形AEFG 是菱形;
19.(10分)如图,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一边,延长AB 到E ,使AE = AC ,以AE 为一边作菱形AEFC ,若菱形的面积为29,求正方形边长; D B C F
20.(10分)如图AD 是⊿ABC 边BC 边上的高线,E 、F 、G 分别是AB 、BC 、AC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DGF 是等腰梯形;
21.如图,AC 、BD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AH ⊥BD 于H ,CG ⊥BD 于G ,AE 为∠BAD 的平分线,交GC 的延长线于E ,求证:BD = CE ;
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B ;2.A ;3.C ;4.C ;5.B ;6.A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2
96cm ; 8.12; 9.36;
10.
1360; 11.100;
12.①,③⇒②或①,②⇒③; 13.5;
14.4
3
3-;
三.15.有铅笔作图痕迹,有点O 为所作点为水井的结论。
四.16.
证1:∵ E 为BC 中点,
∴BE = EC =
2
1
BC , ∵BC = 2AB
∴AB = BE = EC = DC
∴∠BAE =∠BEA ,∠CED =∠CDE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 +∠C =︒180
∴∠BAE +∠BEA+∠CED +∠CDE +∠B +∠C =︒360 ∴2(∠BEA +∠CED )+︒180=︒360 ∴∠BEA +∠CED =︒90
∴∠AED =-︒180(∠BEA +∠CED )=︒=︒-︒9090180 其他证法正确的也给分。
17.证:∵BE = DF ,EF = EF ,
∴BE + EF = DF + EF ∴BF = ED ∵AD = BC ,AE ⊥BD ,CF ⊥BD , ∴⊿AED ≌⊿CFB ∴AD = BC
∴∠ADB =∠CBD ∴AD ∥B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8.证:
∵CE 平分∠ACB ,EA ⊥CA ,EF ⊥BC ∴AE = FE
∵∠1 =∠2
∴⊿AEC ≌⊿FEC
B
B
C
∴AC = FC ∵CG = CG
∴⊿ACG ≌⊿FCG ∴∠5 =∠7 =∠B ∴GF ∥AE
∵AD ⊥BC ,EF ⊥BC ∴AG ∥EF ∴
∵AG =GF (或AE = EF )
∴四边形AGFE 是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用其他方法证明也可。
19.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AC 为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 ∴AC =x 2
∴29222
==⋅=⋅=x x x CB AE S AEFC 菱形
∴92
=x
∴3±=x 舍去3-=x
答:正方形的边长为3。
20.证:∵F 、G 、E 分别为AB 、AC 、BC 的中点, ∴FG ∥BC ,FE ∥GC ∴EF = GC =
2
1AC ∵在Rt ⊿ADC 中,
∵DG 为斜边AC 边上的中线 ∴DG =
2
1AC ∴EF = DG ∵FG ∥BC
∴FG ∥DE 且FG ≠DE
∴四边形EDGF 是等腰梯形。
(其他证法合理也给分) 21.证:∵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AC = BD
且有:AB = DC ,∠BAD =∠CDA =︒90 AD = AD
∴⊿BAD ≌⊿CDA ∴∠1 =∠4 ∵AH ⊥BD
∴∠2 +∠3 =︒90,而∠1 +∠2 =︒90 ∴∠3 =∠1 =∠4 ∵AE 平分∠BAD ∴∠3 +∠5 =∠6 +∠4 ∴∠5 =∠6
∵AH ⊥BD ,EG ⊥BD ∴AH ∥GE ∴∠5 =∠E ∴∠E =∠6
∴AC = CE = BD
F
C
∴BD = 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