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LA—I I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与不孕和流产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2020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完整版)2020年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以下是专家共识的主要要点:对于可疑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建议同时检测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Ⅰ抗体,以确定血栓形成或产科并发症的风险。
不建议常规检测其他抗磷脂抗体。
持续中高滴度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Ⅰ抗体阳性是影响抗磷脂综合征预后的主要因素。
狼疮抗凝物阳性是影响抗磷脂综合征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和风险评估。
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有以下情况更易出现不良结局:中高风险的抗磷脂抗体谱、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既往血栓形成史和病理妊娠史。
对于计划妊娠的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建议每天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并维持整个妊娠期。
对于常规治疗失败的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高风险抗磷脂抗体谱的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建议在妊娠前开始应用羟氯喹。
对于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在继续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妊娠后加用低分子量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剂量和妊娠期维持时间应根据患者临床特征进行个体化处理。
对于常规治疗失败的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在妊娠前开始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羟氯喹的基础上,在妊娠期间加用小剂量泼尼松(孕早期≤10mg/天)或同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对于非典型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建议根据个体化风险(如抗磷脂抗体谱、伴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既往活产、妊娠丢失或血栓形成等),单独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联合使用低分子量肝素。
对于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确诊的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期抗磷脂抗体抗体滴度变化不作为药物剂量调整或停药的依据。
关于介入性产前诊断操作期间的抗凝治疗,低分子量肝素应在手术前至少12小时暂停,并在穿刺后6~12小时后恢复,以减少出血风险。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并非剖宫产指征,如果没有其他产科并发症,推荐孕38~39周计划分娩。
第 44卷第4期2023 年7月Vol.44 No.4July 2023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抗磷脂综合征对女性不孕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研究进展郎曼凝,李维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重庆 400016)摘要: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与抗磷脂抗体持续存在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血栓形成和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
APS可能通过影响卵巢功能、子宫蜕膜化等方式对女性的生殖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并可能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引起胚胎种植失败、胚胎种植后的妊娠丢失。
常规在不孕人群IVF-ET前进行APS的筛查、治疗尚存在争议,应对患者的风险进行个体化评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助孕成功率,降低妊娠期母胎风险。
本文综述了APS对不孕及IVF助孕结局的影响与人群的管理,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不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54(2023)04-0582-05DOI:10.13471/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3.0406Advances in the Effects of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on Female Infertility andOutcomes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LANG Man-ning, LI Wei-hong(Reproductive Medical Cent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Correspondence to: LI Wei-hong; E-mail:*********************Abstract: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persistent presence of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thrombosis and pregnancy-related complications. APS may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female reproductive function by affecting ovarian function,endometrialization,and other mechanisms,and may lead to embryo implantation failure and pregnancy loss dur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treatments. The routine screening and management of APS before IVF-ET in infertile populations remains controversial and requires individualized risk assessment and appropriate manag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RT) and reduce maternal and fetal risks during pregnancy.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effects of APS on female infertility and outcomes of ART, as well as the management of the population affected by APS, providing new insight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 words: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infertility;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J SUN Yat⁃sen Univ(Med Sci),2023,44(4):582-586]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血栓形成和/或病理妊娠为主要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为持续性抗磷脂抗体阳性的一组症候群,其中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bstetric APS,OAPS)的特征包括妊娠 10 周后胎儿丢失、反复早期流产、宫内生长受限或严重的先兆子痫[1-2]。
抗β2糖蛋白1抗体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贾敏;刘建辉;冯志山【期刊名称】《医学检验与临床》【年(卷),期】2006(017)005【摘要】@@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antibody,aPL)是一族主要针对磷脂结合蛋白的异质性抗体.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是一组与抗磷脂抗体有关的疾病,典型表现有血栓、反复流产和血小板减少.以β2糖蛋白1(β2GP1)这种磷脂结合蛋白为靶抗原的抗磷脂抗体,则称为抗β2GP1抗体(aβ2GP1).【总页数】2页(P48-49)【作者】贾敏;刘建辉;冯志山【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石家庄,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石家庄,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石家庄,0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重组人β2糖蛋白1作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口服耐受原的实验研究 [J], 付嘉;谭岩;方艳秋;熊斌;徐立;司传平2.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血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ICAM-1、MCP-1的影响 [J], 付嘉;许淑芬;谭岩;方艳秋;徐立;李明辉;刘桂英;姜艳芳;段秀梅;刘力华3.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二聚体作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β细胞耐受原的初步探讨 [J], 付嘉;谭岩;方艳秋;熊斌;徐立4.抗HLA-I/II 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与不孕和流产的关系 [J], 王一峰;秦卫兵;杨宁;崔蓉;王小兰;王永霞5.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在复发性流产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岳超;李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心磷脂抗体及抗β2糖蛋白1抗体检测血脂正常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发布时间:2021-03-23T02:39:57.257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2期作者:刘春丽1 普建平2[导读] 分析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检测血脂正常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1昆明市经开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217)(2云南新昆华医院云南昆明 650300)【摘要】目的:分析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检测血脂正常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于2020年1月—6月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治疗并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为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合并高脂血症进行分组,其中21例合并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患者,作为高脂血症组,其中29例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血脂正常组。
50例患者均行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检测,以ACA 抗体滴度>12U/mL,anti-β2-GP1抗体滴度>12U/mL,判断为阳性。
比较血脂正常组和高脂血症组患者的ACA和anti-β2-GP1阳性率;比较单发性脑梗死患者和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ACA和anti-β2-GP1阳性率;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ACA和anti-β2-GP1阳性率。
结果:血脂正常组患者的ACA和anti-β2-GP1阳性率分别为27.6%和34.5%,均显著高于高脂血症组患者的4.8%和4.8%,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血脂正常组29例患者中,包括单发性脑梗死患者22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7例,其中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ACA和anti-β2-GP1阳性率分别为71.4%和85.7%,均显著高于单发性脑梗死患者的13.6%和18.2%,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血脂正常组29例患者中,包括≤50岁的患者17例,>50岁的患者12例,其中≤50岁患者的ACA和anti-β2-GP1阳性率分别为35.3%和41.2%,均显著高于>50岁的患者的16.7%和25.0%,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抗-β2糖蛋白1抗体在女性不孕症及先兆性流产中的检测及意义李娜;荣扬;王珍光【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1抗体与女性不孕、先兆流产和月经紊乱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在海军总医院辅助医学生殖中心就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547例、先兆流产患者229例、妇科月经紊乱患者60例和正常孕龄女性31例。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各组的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进行检测分析,包括抗-β2糖蛋白1抗体-IgM(aβ2GP1-IgM)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IgG(aβ2GP1-IgG)。
同时选取114例不孕不育及先兆流产患者,检测其经阿司匹林、强的松治疗前后的抗-β2糖蛋白1抗体(Ig-G/Ig-M)。
结果健康组、女性不孕组、先兆流产组和月经紊乱组抗-β2糖蛋白1抗体-IgG 的阳性率分别是0%,0.36%,0.43%和1.6%;健康组、月经紊乱组、先兆流产组和女性不孕组抗-β2糖蛋白1抗体-IgM 的阳性率为3.2%,8.3%,19.21%和20.29%,女性不孕组、先兆流产组抗-β2糖蛋白1抗体-IgM抗体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5.27,P 值均<0.05);女性不孕组经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治疗前后抗-β2糖蛋白1抗体-IgM(47.14±34.85 RU/ml 和31.14±27.64 RU/ml)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IgG(1.81±3.63 RU/ml 和1.14±1.99 R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1),先兆流产组经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治疗前后抗-β2糖蛋白1抗体-IgM(37.75±31.20 RU/ml 和24.34±24.48 R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1),抗-β2糖蛋白1抗体-IgG (1.45±1.76 RU/ml 和1.32±1.52 R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0.718)。
抗核抗体检测诊断不孕症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1-10-27T08:13:56.27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5期作者:张自云[导读]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检测诊断不孕症的临床价值张自云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230041 [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检测诊断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3月,选取不孕症妇女40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0例健康育龄妇女,设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其抗核抗体(ANA),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两组ANA谱。
结果:观察组ANA检测阳性率为11.0%,ANA谱阳性率为13.3%,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1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ANA与ANA谱联合检测可以作为不孕症诊断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抗核抗体;不孕症;临床诊断不孕不育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夫妇的9%左右,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引起不孕症的原因有很多,如输卵管阻塞、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等[1]。
目前,临床治疗不孕症的措施包括手术、药物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临床接受率较高的不孕症治疗方案,其妊娠率在30%~50%左右[2]。
生殖免疫学认为,移植失败可能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异常有关,是母体排斥胚胎的结果,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女性常见的自身抗体,能通过与细胞核成分结合影响受精卵细胞分裂,导致妊娠失败,被认为是引起复发性流产、不孕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
本研究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3月的400例不孕症妇女及同期健康育龄妇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其ANA,旨在明确抗核抗体检测在诊断不孕症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20年11月~2021年3月,选取不孕症妇女400例,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为:(1)满足《女性不孕诊断和评估指南》对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的规定,且不孕期>1年[4];(2)女方卵巢功能正常,无输卵管堵塞,无器质性疾病;(3)男方精液常规检查正常;(4)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
这个指标阳性,可能习惯性流产!阴性就万事大吉了吗相关调查显示,作为妊娠期女性常见问题之一,习惯性流产对于女性的影响相对较大。
总的来看,对于怀孕的女性而言,习惯性流产往往可对其妊娠结局造成严重影响,继而导致女性身心承受巨大的负担,不利于女性健康的充分保障。
在临床过程中,为了合理实现对于该病的合理规避,多数孕妇往往会在产检过程中对抗磷脂抗体(aPL)进行检查。
总的来看,习惯性流产是由于aPL所介导的疾病,因此,多数产妇在看到自己的aPL指标为阴性时往往会长舒一口气。
然而,在这里,大量妇科医生提醒,aPL指标为阴并不代表万事大吉,产妇仍需对习惯性流产问题给予合理的重视。
一、aPL阳性,意味着什么在临床过程中,作为孕产检查中的重要指标之一,aPL可以提示产妇是否患有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
总的来看,该病是一种由aPL所介导的以静脉血栓或反复动脉血栓的疾病。
在临床过程中,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继发于免疫系统疾病出现。
在临床过程中,对于孕妇而言,该病可导致其出现习惯性流产的问题,从而对孕妇妊娠工作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关调查显示,该病在妊娠期女性群体中相对较为常见。
因此,若aPL指标显示为阳性,则孕妇有很大几率出现习惯性流产问题,从而对其健康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aPL阴性,也不能放松大意在孕妇群体中,由于一路奥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对于“aPL阳性可能出现习惯性流产”这一观点,绝大部分孕妇都自行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那就是“aPL阴性就万事大吉了。
”对此,医疗人员提示,这个想法是不准确的。
就目前而言,医疗领域对于APS的病理机制仍处于研究过程中,对此,相关研究数据指出,临床上在对aPL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涉及的指标主要包括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心磷脂抗体以及狼疮抗凝剂等。
然而,现阶段,尚没有相关指标可以作为APS的主要预测因子。
在这一问题上,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部分患者在临床过程中往往伴有较为典型的APS症状,然而,其aPL指标也可长时间处于阴性状态。
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Ⅰ抗体的检测价值曾勇;梁佩燕;刁梁辉;赵明;黄春宇;陈伟洪;金燕;陈现【期刊名称】《生殖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24)12【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谱、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aβ2-GPI)是否可作为不明原因不孕(UI)患者行体外IVF ET前病因筛查的检测指标. 方法收集2015年1月~4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 ET标准方案的UI患者(UI组,108例)和正常已孕妇女(对照组,2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采用多重微珠免疫法检测ANA谱,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CL和aβ2-GPI抗体. 结果 UI组ANA总阳性率为14.8%(16/108),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I组aCL总阳性率为38.0%(41/108),显著高于对照组[8.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I组aβ2-GPI总阳性率为9.3%(10/108),高于对照组[8.3%(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NA和aCL阳性可能是引起不明原因不孕的重要因素,检测两者水平将有助于分析其病因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总页数】5页(P998-1002)【作者】曾勇;梁佩燕;刁梁辉;赵明;黄春宇;陈伟洪;金燕;陈现【作者单位】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深圳市围着床期生殖免疫重点实验室,深圳中山生殖与遗传研究所,深圳 518045;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深圳市围着床期生殖免疫重点实验室,深圳中山生殖与遗传研究所,深圳518045;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深圳市围着床期生殖免疫重点实验室,深圳中山生殖与遗传研究所,深圳 518045;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深圳市围着床期生殖免疫重点实验室,深圳中山生殖与遗传研究所,深圳 518045;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深圳市围着床期生殖免疫重点实验室,深圳中山生殖与遗传研究所,深圳 518045;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深圳市围着床期生殖免疫重点实验室,深圳中山生殖与遗传研究所,深圳 518045;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深圳市围着床期生殖免疫重点实验室,深圳中山生殖与遗传研究所,深圳 518045;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深圳市围着床期生殖免疫重点实验室,深圳中山生殖与遗传研究所,深圳 51804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抗核抗体联合抗心磷脂抗体、抗精子抗体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检测在女性不孕不育中的价值 [J], 黄启当;李泽泳;吴晓昀;严芳2.不孕不育妇女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和抗精子抗体的检测价值 [J], 师萍;杨万浩;周艳3.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的检测价值 [J], 张园; 蒋春艳; 吴畏; 马翔; 黄洁; 冒韵东; 刘嘉茵; 舒黎4.非高龄卵巢功能减退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的检测价值 [J], 张园;马翔;夏心如;蒋春艳;舒黎;吴畏;高彦;黄洁;冒韵东;刘嘉茵5.不孕不育妇女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和抗精子抗体的检测价值 [J], 师萍;杨万浩;周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s)是一组能与多种含有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发生反应的抗体,主要包括IgG型和IgM型的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A)、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tion,LAC)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lycoprotein 1,anti-β2GP1)[1]。
LAC 和ACA与临床关系较密切,LAC主要与血管内血栓形成有关,ACA与反复流产及死胎关系密切。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由APLs引起的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综合征,好发于育龄期妇女。
据国外统计,一般人群中APS的患病率为40/100 000~50/100 000[2]。
有研究表明,APS可引起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症,复发性流产、早产、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功能不全等妊娠并发症[3],且该类患者血液中APLs 可持续存在[4-5]。
现对抗磷脂抗体对妊娠不良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APLs诊断标准及对妊娠影响的机制 国际上APS的诊断标准为必须满足至少1项抗磷脂抗体对妊娠不良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史娇阳1 彭小彧1 陈晓1 孔祥21大连医科大学妇产科 116044;2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妇产科 225001通信作者:孔祥,Email:************* 【摘要】 目前研究发现,抗磷脂抗体与妊娠不良结局相关;抗磷脂抗体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血栓形成、造成细胞免疫平衡紊乱、过度活化补体系统、损伤滋养细胞功能等导致病理妊娠,造成胎盘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引起流产、胎儿窘迫、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
在妊娠期间对孕产妇抗磷脂抗体进行筛查,及早对抗磷脂抗体阳性及抗磷脂综合征的孕产妇进行妊娠监测及临床干预,有助于预防及改善妊娠不良结局。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HLA-DOB1基因多态性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流产是妊娠时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复发性流产是指女性连续两次或更多次妊娠过程中发生自然流产的情况。
根据统计,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约为1%-5%,严重影响着女性生育健康和生命质量。
虽然目前已有多种原因和机制被发现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但其病因仍未完全明确。
从生物学角度出发,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参与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
研究表明,HLA的遗传多态性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和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探讨HLA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HLA-DOB1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为临床医疗提供相关基因检测和诊疗方案指导。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至2020年间在某医院流产门诊就诊,并经过详细病史和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因素,最终诊断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门诊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以比较两组HLA-DOB1基因多态性特征的差异。
2. 实验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研究对象和对照组的HLA-DOB1基因,然后进行酶切分析和基因型鉴定。
通过计算HLA-DOB1基因多态性遗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存在的差异,分析HLA-DOB1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之间的相关程度。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HLA-DOB1基因多态性遗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情况的分析和统计,可以探讨HLA-DOB1基因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中所扮演的作用。
如果两组样本HLA-DOB1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则说明该基因存在参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则说明该基因可能对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并不产生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女性复发性流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五、研究意义1. 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探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反复自然流产妇女与其抗精子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妇女与其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的相关因素。
方法:用金标法检测反复自然流产者362例(为流产组)及正常妇女86例(为对照组)血清asab、aca水平。
结果:流产组asab总阳性率49.1%,aca总阳性率为17.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业意义(p<0.05)。
结论: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对反复自然流产有明显影响,是导致反复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反复自然流产【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12-02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是指临床上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0.4-0.8%【1】。
其发病因素复杂,除生殖道感染、遗传等因素外,免疫因素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2】。
自2009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妇产科优生优育门诊对就诊的女性患者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asab)和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检测,旨在探讨asab、aca在反复自然流产中所起的作用及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流产组:流产≥2次,患者362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为32.5岁,以上患者经检查均排除外生殖器器质性疾患,内分泌疾病、夫妇双方染色体正常。
对照组:无流产史的正常育龄妇女共86,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9.6岁。
1.2 检测方法清晨早餐前抽取肘静脉血2ml,2h内分离血清检测,无溶血、脂血。
抗体测定采用全标法,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igg和igm,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igg。
抗HLA—I I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与不孕和流
产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抗HLA-I/I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与不孕和流产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本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55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1650例和正常分娩者150例。
对各组分别进行抗HLA-I/I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GP1抗体检测,并将阳性率进行比较。
结果不孕组抗HLA-I/II阴性率、ACA和抗β2GP1阳性率分别为76.0%、19.3%和17.5%;RSA组抗HLA-I/II阴性率、ACA和抗β2GP1阳性率分别为85.0%、23.5%和2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抗HLA-I/I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GP1抗体是引起不孕和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抗HLA-I/I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1抗体;不孕症;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妊娠20周前连续自然流产3次及3次以上者,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5%。
RSA 的病因十分复杂,除了胚胎染色体或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解剖异常、内分泌异常、和感染等病因外,免疫学异常逐渐被认为是导致RSA发生的主要病因[1]。
根据流产的发病机制,目前,国际上将与免疫有关的RSA分为自身免疫型和同种免疫型两大类。
其中,自身免疫型RSA主要与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lipid antibody,APA)、抗β2GP1抗体阳性有关,而URSA则与母体封闭抗体缺乏有关。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原(继)发性不孕也存在免疫学因素[2]。
近年来,抗HLA-I/I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GP1抗体与不孕和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通550例不孕症、1650例RSA患者和150例正常分娩者抗HLA-I/I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GP1抗体检测,探讨这三种抗体与不孕、RSA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1-01至2013-03于本院门诊就诊的不孕患者550例、RSA患者1650例,病例入选标准:①不孕症组:具有正常性生活,不避孕,一年以上不孕者作为不孕症组;②RSA组:妊娠早期自然流产3次或3次以上,同时无死胎、死产及活产史,妇检及其他检查均排除染色体、解剖、内分泌、感染等因素者作为RSA组。
患者年龄在20~45岁,平均为(25.6±3.6)岁,流产时孕周6~16周,平均孕周(8.7±
2.3)周;另选择同期正常分娩者1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两组之间平均年龄及平均孕周无差异。
抽取外周血3 ml,离心,-20℃保存。
1. 2 实验方法ACA和抗β2GP1试剂盒采用德国Orgentec公司的原装试剂盒,用ELISA 分析仪在波长450 nm处读取吸光度值(OD),定性检测ACA 及抗β2-GP1抗体,阴性对照的OD值应<0.20,Correction值标于阴性对照上,
Cutoff = Correction +阴性对照OD值,Index值= 样本OD值/ Cutoff 值,Index≥1为阳性,≤0. 9为阴性。
ELISA 分析仪自动使用拟合的参数曲线计算抗体的吸光度值和滴度。
抗HLA-I/II抗体试剂盒采用美国ONE LAMBDA公司原装试剂盒,检测方法按说明说进行。
1. 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 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孕组抗HLA-I/II阴性率、ACA和抗β2GP1阳性率分别为76.0%、19.3%和17.5%;RSA组抗HLA-I/II阴性率、ACA和抗β2GP1阳性率分别为85.0%、23.5%和22.7%;对照组抗HLA-I/II阴性率、ACA和抗β2GP1阳性率分别为20%、3.3%和2.7%;不孕组、RSA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 讨论
如果将妊娠这一复杂的生理过程看作是器官移植,将带有父系异体抗原成分的胚胎看成是母体的移植物,那么母体与作为移植物的胚胎细胞在母胎界面上相互识别,母体在识别胚胎抗原的同时,产生封闭抗体。
母体中的细胞毒淋巴细胞与产生的封闭抗体结合后,细胞的毒作用被封闭,防止对胎儿的杀伤;同时胚胎细胞上的抗原与封闭抗体相结合,对母体的淋巴细胞与胚胎细胞之间的通路进行阻断。
目前的研究结果在孕妇首次妊娠时会出现封闭抗体,在分娩后3~6周上升,以后将持续存在[3]。
封闭抗体在妊娠中起到对母体淋巴细胞识别父系抗原的抑制作用以及保护胎儿等作用,是保证孕妇顺利分娩的重要抗体。
如果在妊娠过程中母体由于某种因素,封闭抗体缺乏,将会导致母体对作为移植物的胚胎排斥,进而造成复发性流产[4]。
由于封闭抗体是一组复杂的抗体组合,现在人们还不清楚其具体组成,人们通常将抗HLA-I/II抗体作为封闭抗体的代表。
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孕症和RSA两组的抗HLA-I/II抗体阴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封闭抗体缺乏是导致不孕和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ACA 是一组自身免疫性抗体,本研究主要探讨ACA与不孕、RSA的相关性。
正常情况下,带有负电荷的心磷脂(心肌、子宫居多)位于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内层,不被免疫系统识别,一旦暴露,心磷脂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即ACA,它是强烈的凝血活性物质,可直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ACA 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导致流产发生[5,6]: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磷脂,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进一步影响前列腺素的产生;促进血管收缩以及血小板聚集;与血小板磷脂结合,诱导血小板激活、聚集,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通过干扰血栓调节素,抑制纤溶酶原的活化。
因此,ACA 能使母体血液高凝,在胎盘微小血管处形成血栓或梗死,引起母-胎间血液循环障碍,胎盘与母体间的物质交换减少和屏障功能下降,造成胎儿营养供给不足而流产和死亡。
然而并非所有RSA 者都有胎盘或绒毛血管内的血栓形成,进一步的研
究发现,ACA 破坏或阻碍滋养层细胞正常功能,导致滋养层蜕膜浅植入,因此认为胎盘形成不良可能是引起RSA的发病机制之一[7]。
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孕症和RSA两组的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ACA是导致不孕和RSA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