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最详细的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32.41 KB
- 文档页数:1
医学免疫基础习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在规定时间内可多次作答,最终取同名同号的最好成绩。
1. 现代免疫的概念是 [单选题] *机体抵抗外来异物的功能机体抗微生物的过程机体防御、识别和清除非已的过程,对机体无害机体防御、识别和清除非已的过程,对机体可有害(正确答案)2. 机体杀伤和清除体内异常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称为 [单选题] *免疫监视(正确答案)免疫自稳免疫耐受免疫防御3. 机体防止外来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的能力称为 [单选题] *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免疫耐受免疫防御(正确答案)4. 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损伤的组织和细胞的能力称为 [单选题] *免疫监视免疫自稳(正确答案)免疫耐受5.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应答的状态,称为 [单选题] *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免疫耐受(正确答案)免疫防御6.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单选题] *肿瘤超敏反应感染(正确答案)免疫耐受7. 免疫防御功能过高的机体易发生 [单选题] *肿瘤超敏反应(正确答案)感染免疫耐受8. 胃蛋白酶水解IgG所获片段,正确的是 [单选题] *2个Fab段1个Fc段pFc’段(正确答案)1个Fd段9.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单选题] *肿瘤(正确答案)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10. 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第一位医生是 [单选题] * KochJenner(正确答案)PasteurVonBehring11. 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单选题] *Burnet(正确答案)PasteurPorterJenner12. 最早制备出狂犬病毒减毒活疫苗的科学家是 [单选题] * KochJennerPasteur(正确答案)Behring13. 机体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单选题] *胸腺和脾脏胸腺和骨髓(正确答案)脾脏和淋巴结脾脏和骨髓14. 胸腺的功能不包括 [单选题] *T细胞成熟场所建立自身耐受机体细胞免疫的基础与机体液体免疫毫无关系(正确答案)15. T淋巴细胞来源于 [单选题] *胸腺骨髓(正确答案)淋巴结脾脏16. NK细胞来源于 [单选题] *骨髓(正确答案)胸腺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17. 建立自身耐受的免疫器官组织是 [单选题] *胸腺(正确答案)骨髓淋巴结脾脏18. 免疫器官组织中局部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是 [单选题] *脾脏骨髓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正确答案)19. 人类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 [单选题] *扁桃体淋巴结脾脏(正确答案)胸腺20. 胸腺对前T淋巴细胞的阳性选择结果是 [单选题] *选择出CD4+CD8-T细胞/CD8+CD4- 细胞(正确答案)选择出自身不耐受的T细胞选择出双阳性的T细胞选择出自身耐受的T细胞21. TCR识别抗原的特点是[单选题] *可识别天然的抗原或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可识别游离的抗原肽只能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正确答案)只能识别天然的抗原22. 固有免疫分子不包括 [单选题] *防御素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抗体(正确答案)23. 人体T淋巴细胞的成熟场所是 [单选题] *胸腺(正确答案)骨髓淋巴结脾脏24. APC提呈内源性抗原的关键分子是 [单选题] *MHC I类分子(正确答案)MHC II类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25. MHCMHCⅡ类分子将抗原肽提呈给类分子将抗原肽提呈给 [单选题] * Th(正确答案)CTL巨噬细胞NK细胞26. 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的基因群 [单选题] * MHC(正确答案)CDAMIFN27. 人体T细胞发育过程中,经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后最终形成 [单选题] * CD4+CD8+T细胞;CD4-TCD8-T细胞;对自身抗原敏感的CD4+/CD8+T细胞;对自身抗原耐受的CD4+/CD8+T细胞;(正确答案)28. 未成熟T细胞在胸腺内进行阴性选择的结果是 [单选题] * T细胞获得对MHC分子限制性T细胞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正确答案)T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T细胞分化为双阴性细胞29. 抗原分子的免疫反应性是指 [单选题] *诱导机体免疫耐受的特性;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特性;与大分子载体结合的特性;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临床医学肿瘤学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为评价梗阻性黄疸,胆管造影的常用方法有( )。
A、ERCPB、PTCC、MRCPD、CDFIE、A+B+C正确答案:E2、下列不符合肿瘤性生长的是( )。
A、常形成肿块B、不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C、细胞分化成熟能力正常D、生长旺盛E、相对无止境生长正确答案:C3、对处于不同周期时相的细胞,对热疗最敏感的细胞期是( )。
A、S期B、各期细胞敏感性相同C、G2期D、G1期E、M期正确答案:A4、下列属于抑癌基因失活主要方式的是( )。
A、以上均是B、基因重排C、点突变D、启动子的甲基化E、基因缺失正确答案:A5、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RS细胞特点是( )。
A、CD30(+)B、CD20(-)C、CD15(+)D、周围的淋巴细胞为反应T淋巴细胞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E6、男性,68岁,右大腿中后部深筋膜浅层可见一肿物,大小6.5×5×4cm,切面灰白灰红色,可见坏死,光镜下瘤细胞异形性明显,形态表现为多形性,可见纤维母细胞、多核巨细胞、组织细胞和炎细胞,以瘤巨细胞最多,部分区域可见车辐状结构。
该患者病理诊断为()。
A、横纹肌肉瘤B、纤维肉瘤C、平滑肌肉瘤D、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E、恶性神经鞘瘤正确答案:D7、下列属于光镜下区分癌和肉瘤主要依据的是( )。
A、病理性核分裂象的多少B、实质与间质分界是否明显C、细胞膜是否清楚D、细胞异型性的大小E、细胞核大小不一正确答案:B8、以下药物不能改善化疗药物耐药的是( )。
A、维拉帕米B、美司那C、环孢素AD、利血平E、酚噻嗪正确答案:B9、下列有关医患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患关系已从传统的道德调整向道德调整和法律规范的过渡B、医患关系的法制化趋势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C、随着技术的进步,医患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被物化了D、医患之间不协调的出现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医患关系的民主化趋势E、医患关系的物化必然割裂了医生和患者的情感正确答案:E10、某男性患者,42岁,因腹水行食道钡餐造影检查,发现食管下段黏膜增粗迂曲呈蚯蚓状,管壁有一定的收缩和扩张功能,该病例应诊断( )。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A型题(35分,每题1分)1. 下列关于消化性溃疡形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底层瘢痕内可见闭塞性动脉内膜炎B.坏死组织下是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溃疡周围见大量异型细胞增生D.表层以伊红色坏死组织和炎性渗出为主答案:C解析:消化性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4层:①最表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等)覆盖;②其下层为坏死组织;③再下见较新鲜的肉芽组织层;④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陈旧瘢痕组织,瘢痕底部小动脉因炎症刺激常有增殖性动脉内膜炎,使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血供不足,使溃疡不易愈合。
项,溃疡周围见大量异型细胞增生是恶性溃疡的表现之一。
2. 在下列肿瘤类型中,细支气管肺泡癌属于()。
A.腺癌B.小细胞癌C.鳞状细胞癌D.大细胞癌答案:A解析:细支气管肺泡癌属于高分化腺癌。
3. 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称为()。
A.先天畸形B.家族性疾病C.先天性疾病D.遗传病答案:C解析:4. 属于纤维素性炎的是()。
A.脊髓灰质炎B.绒毛心C.皮肤Ⅱ度烧伤D.感染性肉芽肿答案:B解析:浆膜发生的纤维素性炎(如“绒毛心”)可机化引发纤维性粘连。
5. 休克死亡者,组织切片中最常见的血栓类型是()。
[西医综合2019研]A.透明血栓B.白色血栓C.红色血栓D.混合血栓答案:A解析:休克患者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I),形成透明血栓,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主要在毛细血管,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又称为微血栓。
6. 透明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红细胞B.纤维蛋白C.血小板D.中性粒细胞答案:B解析:透明血栓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好发于毛细血管内。
7. 肿瘤的异质性是指()。
免疫: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抗原(antigen Ag):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结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半抗原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
免疫应答(immune resp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识别抗原并表现出一定生物效应的全过程。
免疫球蛋白(immunologlobulin 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液及组织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补体(complement, C)系统: 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抗原呈递细胞(nigenpresenting ell, APC):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又称为辅佐细胞超敏反应(hyersensitivity):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抗原表位(epitope):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物质中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与抗体特异结合的部位,也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
抗体(antibody Ab):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APC:抗原呈递细胞,是指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又称为辅佐细胞。
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物质中央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与抗体特异结合的部位也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
2017 年修订版WHO 淋巴瘤分类前驱淋巴性肿瘤1、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非特殊类型2、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频发基因异常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9;22)(q34.1;q11.2);BCR-ABL1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v;11q23.3);KMT2A 重排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12;21)(p13.2;q22.1);ETV6-RUNX1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超二倍体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低二倍体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5;14)(q31.1;q32.3);IL3-IGH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1;19)(q23;p13.3);TCF3-PBX1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CR-ABL1 样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iAMP213、T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早期T 前驱淋巴母细胞白血病4、自然杀伤(NK)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成熟 B 细胞淋巴瘤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单克隆B 淋巴细胞增多症(MBL)2、B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3、脾边缘区细胞淋巴瘤4、毛细胞白血病5、脾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不能分类脾弥漫性红髓小B 细胞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6、淋巴浆细胞淋巴瘤7、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IgM 型8、重链病Mu 重链病Gamma 重链病Alpha 重链病9、浆细胞肿瘤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非IgM 型浆细胞骨髓瘤变异型无症状浆细胞骨髓瘤非分泌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浆细胞瘤骨孤立性浆细胞瘤骨外浆细胞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原发淀粉样变性轻链和重链沉积病伴副肿瘤综合征的浆细胞肿瘤POEMS 综合征TEMPI 综合征10、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MALT 淋巴瘤)11、结内边缘区淋巴瘤(注:边缘区淋巴瘤,缩写为:MZL)儿童结内边缘区淋巴瘤12、滤泡性淋巴瘤(FL)原位滤泡肿瘤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睾丸滤泡性淋巴瘤WHO FL分级13、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14、伴IRF4 重排大B 细胞淋巴瘤15、原发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16、套细胞淋巴瘤(MCL)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套细胞淋巴瘤原位套细胞肿瘤17、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型(NOS)生发中心亚型(GCB)活化B 细胞亚型(ACB)18、富于T 细胞/组织细胞大B 细胞淋巴瘤19、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20、原发皮肤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腿型21、EBV阳性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22、EBV阳性黏膜皮肤溃疡23、慢性炎症相关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伴纤维蛋白渗出的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24、淋巴瘤样肉芽肿25、原发性纵隔(胸腺)大B 细胞淋巴瘤26、血管内大B 细胞淋巴瘤27、ALK 阳性大B 细胞淋巴瘤28、浆母细胞性淋巴瘤29、原发渗出性淋巴瘤30、HHV8 相关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多中心Castleman 病HHV8 阳性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HHV8 阳性亲生发中心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31、Burkitt 淋巴瘤32、伴11q 异常的Burkitt 样淋巴瘤33、高级别B 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 细胞淋巴瘤,伴MYC 和BCL2 和(或)BCL6重排高级别B 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34、介于DLBC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之间的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成熟T 和NK 细胞淋巴瘤1、T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2、T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3、NK 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4、侵袭性NK 细胞白血病5、儿童EBV 阳性的T 细胞和NK 细胞增生性疾病儿童系统性EBV 阳性T 细胞淋巴瘤慢性活动性EBV 感染(T 细胞和NK 细胞型),系统性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严重蚊虫叮咬过敏症6、成人T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7、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鼻型8、肠道T 细胞淋巴瘤肠病相关T 细胞淋巴瘤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 细胞淋巴瘤肠道T 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胃肠道惰性T 细胞增殖性疾病9、肝脾T 细胞淋巴瘤10、皮下脂膜炎样T 细胞淋巴瘤11、蕈样肉芽肿(注:惰性淋巴瘤类型)12、Sezary 综合征13、原发性皮肤CD30 阳性T 细胞增殖性疾病淋巴瘤样丘疹病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4、原发皮肤的外周T 细胞淋巴瘤,罕见亚型原发性皮肤γδT 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皮肤CD8 阳性侵袭性嗜表皮性细胞毒性T 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皮肤肢端CD8 阳性T 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皮肤CD4 阳性小/中等大小T 细胞增殖性疾病15、外周T 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16、血管免疫母细胞T 细胞淋巴瘤和其他滤泡辅助T 细胞来源的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T 细胞淋巴瘤(注: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的一种)滤泡T 细胞淋巴瘤伴滤泡辅助T 细胞表型的结内外周T 细胞淋巴瘤17、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 阳性18、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 阴性19、乳房植入物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NS)富于淋巴细胞型(LP)混合细胞型(MC)淋巴细胞消减型(LD)。
腺病毒简介1 简介 ⼈体腺病毒已知有52种,分别命名为adl~ad52,研究得最详细是ad2。
腺病毒基因组转录产⽣mRNA,已知的转录单位⾄少有5个:EⅠ区位于病毒基因组左侧,可再分成EⅠA和EⅠB,与细胞转化有关;EⅡ区编码DNA结合蛋⽩,参与病毒的复制;EⅢ区编码出现在宿主细胞表⾯的⼀种糖蛋⽩;EⅣ区位于ad2基因组右端,受EⅡ区编码的DNA结合蛋⽩质调控;第5个转录单位在病毒感染中期合成ad2蛋⽩质Ⅳ。
腺病毒对啮齿类动物有致癌能⼒,或能转化体外培养的啮齿类动物细胞。
使细胞转化只需要腺病毒基因组的⼀部分,这些基因位于基因组的左端,约占整个基因组的7%~10%。
尽管腺病毒分布很⼴,但对⼈体不出现致癌性。
⼈体细胞是⼀类允许细胞(permissive cell),即这类细胞允许感染⼊侵的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最后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量⼦代病毒。
在体外培养的多种⼈体肿瘤细胞中均未查出腺病毒颗粒,但在⼈的1号染⾊体上有adl2的整合位点,这意味着⼈体细胞对于腺病毒也可能是⾮允许细胞,即这类细胞在病毒感染后,病毒不能在细胞内复制增殖,但可整合在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内。
这些细胞被病毒转化,表型发⽣改变,且可在体外⽆限期地培养传代。
2 化学组成 腺病毒是⼀种⽆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基因组长约25-45kb,理论上可编码22-40个基因。
⾐壳(capsid)呈规则的20⾯体结构,直径约80-110nm。
⾐壳含有240个六联体(hexon)、12个五联体(penton)及12根纤⽑(fiber),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些⼩蛋⽩,如VI、VIII、IX、IIIa和IVa2等。
六联体是形成病毒⾐壳20个三⾓形⾯的主要蛋⽩,12个顶端是5个五联体亚单位和3个纤⽑蛋⽩构成的复合物,12根纤⽑以五联体蛋⽩为基底由⾐壳表⾯伸出,纤⽑顶端形成头节区(knob)。
五联体和纤⽑的头节区可与细胞表⾯的病毒受体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起着⾮常重要的作⽤。
为什么做风湿因子检查
有小腿寒冷疼痛,窜痛,硬斑,皮肤萎缩和色素沉着,晨僵,手掌及足趾皮肤过度角化,手掌硬性水肿,弯曲不利等症状的病人在医院会被医生要求做类风湿因子检查,那么为什么要做风湿因子检查呢?检查这个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呢?风湿因子的检查结果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很多病人不清楚的事,现在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类风湿因子检查结果会为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除此之外,医生诊断时还会参考你的症状的历史和其他体检措施的结果。
类风湿因子检查结果还能帮助医生预测你病情的严重程度。
RF出现的早晚、数量与类风关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正比,若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体中没检测到RF,则表示病情不是很严重。
RF滴度越高,出现越早,则提示病变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总之请记住:类风湿因子检查结果为阳性并不意味着你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有些人的类风湿因子检查结果是阳性但他没有类风湿关节炎,还有些人虽然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但他的类风湿因子检验结果是阴性的。
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成人类风湿性关
节炎性巩膜炎,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妊娠合并硬皮病,妊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都需要检查类风湿因子。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要做风湿因子的检查了把?这项检查对确定类风湿疾病有很好的确定效果。
检查前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和控制动物内脏菠菜等高嘌呤饮食。
检查时有的肿块部位会有点僵硬疼痛感,所以检查时要注意配合医生。
恶性淋巴瘤放射治疗规霍奇金淋巴瘤一.WHO分类: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NSHL〕混合细胞型〔MCHL〕淋巴细胞削减型〔LDHL〕富于淋巴细胞型〔LRCHL〕二、诊断根本检查:体检:淋巴结检查、韦氏环、肝脾行为状态〔PS〕B病症血常规,ESR,LDH,白蛋白,肝肾功能胸片,B超颈、胸、腹、盆CTIB、IIB、III、IV期行骨穿可选:PET/CT三.分期I期:病变累与单个淋巴结区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IEII期:病变累与横膈同侧2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区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它的区域淋巴结,IIE伴或不伴横膈同侧的其它淋巴结区受累〕*注明受累的淋巴结区数目〔如II3III期:病变累与横膈两侧淋巴结区III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加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EIII期:病变累与脾脏,加以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S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脾脏,加横膈两侧淋巴结IIIE+S区受累IV期:弥漫性〔多灶性〕侵犯1个或以上淋巴结外器官,伴或不伴相关淋巴结受累;或侵犯单个结外器官伴远处〔非区域〕淋巴结受累另外根据有无全身病症分为A、B。
A 无全身病症B 有以下一个以上病症:不能解释的发热>38℃;盗汗;体重减轻>10%四.治疗原那么: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IA、IIA 累与野或区域淋巴结放疗IB、IIB 化疗+累与野放疗IIIA、IVA 化疗±放疗或姑息性局部放疗IIIB、IVB 化疗±放疗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I和II期:化疗+累与野照射IIIA、IIIB和IV期、非大肿块:化疗IIIA、IIIB和IV期、大肿块:化疗±大肿块部位照射五.放疗原那么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IA-IIA期累与野放疗 30-36 Gy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a)I-II期无大肿块化疗后CR者,累与野放疗 30Gy化疗后PR者,累与野放疗 30Gy,残留病灶加量至36-40Gyb)I-II期大肿块化疗后CR者,累与野放疗 30Gy,原大肿块处加量至36Gy化疗后PR者,累与野放疗 36Gy, 残留病灶加量至36-40Gyc)III-IV期大肿块化疗后大肿块病灶处放疗36-40Gy附:NCCN预后不良因素大肿块:纵胸比>1/3或肿块>10cm血沉50>3个淋巴区域B病症2个结外病变非霍奇金淋巴瘤一.WHO分类〔NCCN 2008〕:前躯淋巴肿瘤B淋巴母性白血病/淋巴瘤〔B-ALL/LBL〕T淋巴母性白血病/淋巴瘤〔B-ALL/LBL〕成熟B细胞肿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B-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PLL〕脾B细胞边缘区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脾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不能分类脾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毛细胞白血病-变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α重链病γ重链病μ重链病浆细胞骨髓瘤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儿童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FL〕儿童滤泡性淋巴瘤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MC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性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DLBCL原发性皮肤DLBCL,腿型老年人EBV阳性DLBCL慢性炎症相关性DLBCL淋巴瘤样肉芽肿病原发性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浆母细胞性淋巴瘤起自HHV8相关多中心性Castleman病的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具有DLBCL和Burkitt淋巴瘤中间特点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具有DLB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间特点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T细胞幼淋巴瘤性白血病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NK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水泡痘疮样样淋巴瘤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淋巴瘤样丘疹病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皮肤CD8阳性侵袭性嗜表皮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皮肤CD4阳性小/中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性〔PTCL, NOS〕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ALK阴性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组织细胞肉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朗格汉斯细胞肉瘤交指树突细胞肉瘤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未确定性树突细胞肿瘤播散性幼年性黄色肉芽肿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早期病变浆细胞增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PTLD多形性PTLD单核性PTLD单形性PTLD〔B和T/NK细胞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型PTLD二.分期〔COTSWALDS〕I期:病变累与单个淋巴结区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IEII期:病变累与横膈同侧2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区II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它的区域淋巴结,E伴或不伴横膈同侧的其它淋巴结区受累*注明受累的淋巴结区数目〔如II〕3III期:病变累与横膈两侧淋巴结区III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加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E期:病变累与脾脏,加以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IIIS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脾脏,加横膈两侧淋巴结IIIE+S区受累IV期:弥漫性〔多灶性〕侵犯1个或以上淋巴结外器官,伴或不伴相关淋巴结受累;或侵犯单个结外器官伴远处〔非区域〕淋巴结受累另外根据有无全身病症分为A、B。
医学免疫学(山东联盟-滨州医学院)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用破伤风类毒素预防破伤风属于参考答案:人工主动免疫2.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参考答案:Burnet3.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参考答案:中国4.免疫对机体是参考答案:有利有害5.对天花有预防作用的是参考答案:牛痘苗 ; 人痘苗第二章测试1.具有滤过作用的部位是参考答案:淋巴结中的髓索;脾血窦;淋巴结中的髓窦;动脉周围淋巴鞘2.有关胸腺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是T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胸腺微环境对T细胞的选择性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老年期胸腺明显缩小,皮质和髓质被脂肪组织取代;胸腺的细胞组成包括胸腺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DiGeorge综合征是由于胸腺发育不全或缺失导致的T细胞缺乏和细胞免疫功能缺失所致3.动脉周围淋巴鞘中最多的细胞是参考答案:B细胞;T细胞4.关于淋巴小结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生发中心中富含增殖分化的B淋巴母细胞;在脾中称为脾小结;可见于脾的白髓和淋巴结的浅皮质区;是B细胞定居的部位5.人类B细胞发生的场所是参考答案:骨髓6.人造血干细胞(HSC)的主要表面标志为参考答案:CD34和CD117第三章测试1.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基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参考答案:交叉反应2.有的抗原称为TI-Ag,这是因为参考答案:能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3.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参考答案:既是抗原又是抗体4.从化学性质来讲,免疫原性最强的是参考答案:蛋白质5.佐剂的生物学作用参考答案: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6.有关抗原表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抗原表面所有的化学基团7.能激活T细胞的超抗原是参考答案:肠毒素A第四章测试1.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是参考答案:IgG2.抗体识特异性别抗原表位的区域是参考答案:VH和VL3.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抗体种类是参考答案:IgM4.与I型超敏反应相关的抗体类型是参考答案:IgE5.下列哪一类抗体主要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参考答案:IgA第五章测试1.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成分是参考答案:C5a2.经典途径中激活的第一个补体成分是C13.旁路途径从直接激活哪一种补体成分开始参考答案:C34.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是参考答案:C3bBbP5.经典途径的C5转化酶是参考答案:C4bC2aC3b第六章测试1.T细胞分泌IL-2与其表面IL-2R结合,促进T细胞增殖; DC提呈抗原活化特异性CD8+T细胞,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DC。
/
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最详细的介绍,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
巴腺病是什么?
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的简介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immunoblasticlymphodenopathy)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淋巴母细胞过度增殖所致的高免疫反应状态疾病,也有人称之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伴有异常蛋白血症、弥漫性浆细胞肉瘤。
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的基本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否
别名:淋巴肉芽肿病X,淋巴网状细胞增多症性高γ球蛋白血症,慢性多潜能性免疫增生综合征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多发人群:成年人
相关症状:发烧、咳嗽、斑丘疹、不规则热、弛张热
并发疾病:结节性红斑、小儿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重症肌无力
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要去什么医院,怎么检查治疗
就诊科室:血液科、风湿科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10000元)
治愈率:对症治疗为主,无法根治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抗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类风湿因子、血清免疫球蛋白(Ig)、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yxmymxbxlbxb/jb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