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登市高村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时代的选择》教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7.1 时代的选择导学案鲁教版【教师寄语】乘着科学的翅膀,放飞创新的梦想。
【学习目标】1、理解实施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
2、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重、难点】理解“科教兴国是时代的选择”是重点。
【走进思品,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课本p53----57内容,请你找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2、预习检测:为什么说科教兴则国兴?⑴P77三次科技革命资料说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的发展息息相关。
⑵P78袁隆平事例说明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⑶P79图片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什么?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是什么?⑴阅读P80材料回答:①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
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⑵我国投入巨资金发展“863计划”的原因是: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⑶阅读P81材料了解我国科技教育的差距,回答:这些差距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归纳: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的和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中面临着巨大压力。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的正确选择。
预习疑惑:请将预习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小组交流解决:【合作探究智慧碰撞】材料一:xx年10月29日,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在湖南长沙亮相。
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材料二:xx年4月2日,浪潮集团正式推出了国内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大型服务器-----天梭TS850,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自主设计、研制和生产大型服务器系统的能力,这将为我国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可控,推动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你链接的知识点:你预设的问题:1 / 2【课堂反思,总结升华】:我学到了什么?(可以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可以从学习方法和情感认识方面作总结)达标测评:做综合能力训练题上的有关题目:-----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时代的选择【课程标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教与学目标1.了解我国靠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
2.掌握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
3. 知道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的意义。
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三、教法与学法设计教法:自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新闻分析法、启发式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感知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合作探究使学生们在交流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四、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1、学生或教师叙说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并作简要记录。
2、指导学生针对时政大事谈感受,或立足学科知识谈认识等。
3、适当情况下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使用。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歌曲欣赏】教师多媒体播放神舟九号的发射视频。
教师: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教师:我们的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地位,这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青少年学生能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七课第一项目:时代的选择。
板书:时代的选择出示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靠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
2. 掌握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
3. 知道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
(二)整体感知,信息搜集快速浏览教材第77-82页内容,完成综合能力训练网络填空。
(三)自主探究,交流共享任务一:科教兴则国兴活动一:【历史回眸】教师出示:教师: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大国的兴衰更替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设计意图:国家的命运与科技息息相关,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三次科技革命给国家带来的影响,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到科技对国家的重要性。
《时代的选择》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时代的选择》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个项目的内容。
作为本课第一个项目,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教育和科技成就的基础上,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从而为下面内容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学习奠定思想认识和理论基础,有利于学生树立科教观念和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根据课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能力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增强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观念,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落后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科技、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影响了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地正确形成。
学生对资源的应用仍缺乏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实现与教师资源的互动。
三、教学方法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教学时可以采用图示法、信息收集法、材料法等方法展示案例,用最直观的方法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1)学生准备:课前学生分组收集有关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欣赏的图片、故事等素材。
五、教学过程技产品,感悟现代科技的威力。
行为提升调查、了解当地科教、教育发展情况,并尝试向有关部门提出科教兴市(县、乡)的合理化建议。
让同学们调查、了解当地科教、教育发展情况,并尝试向有关部门提出科教兴市(县、乡)的合理化建议。
六、课堂小结七、当堂达标单项选择题:1.党和政府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理论依据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学技术是现阶段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C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D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八、教学评价成功之处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手段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新教材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课题:第七课时代的选择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理解和掌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投影)嫦娥一号升空图并设疑:这说明了什么?生答(推测)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师小结并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投影)一组材料:(1)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事例。
(2)2007年8日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闵恩泽、吴征镒两位科学家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胡锦涛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闵恩泽院士和吴征镒院士颁发奖励证书(3)2007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预算6461亿元,比2006年增加1053亿元,增长19.5%,高于全国财政支出15.7%的增长幅度。
其中,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预算858.54亿元,比2006年增加252.49亿元,增长41.7%,大大高于中央本级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的增长幅度。
2、自学课本77页-79页并完成下列各题:(相信自己你能行)设疑:(1)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2)你对材料的感悟是什么?或有什么启示?3、自主学习课本80-82页,相信你能解决下列问题:-(投影)1、一组中国和别国的科技水平对比的图表设疑:(1)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现象?(2)面对竞争,我国应该怎样做?三、解疑释疑,拓展升华。
1、我的疑问:解答:2、老师质疑:材料一: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从今年起,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中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遮实行这一玻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
材料二:为了表彰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党中央、国务院从2000年起每年颁发一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初中政治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时代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内容标准三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教育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材第一个层次先从一般意义上说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第二个层次说明我国科技和教育所面临的竞争和差距。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信息搜集与处理、交流与合作、探索与发现,使学生获得知识,体会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理解我国科技教育发展的成就和差距,从而激发热爱科学,立志成才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2、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落后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能力: 1、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 1、了解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成就。
2、知道我国于发达国家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
四、课前准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查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成就,以及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我国的文盲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等方面查找),并制作课件。
老师搜集我国科技教育发展的视频、案例。
五、教学重点科教兴国是时代的选择六、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组织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闻时段:(同学进行新闻发布,并结合书本知识进行评析))2008年11月12日15时05分,根据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在北京正式亮相。
评审专家表示,中国首幅月球全图图像数据完整、信息丰富、质量良好,其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中国探月工程一期圆满成功的同时,中国探月工程二期也已启动。
其中,嫦娥二号卫星将于2011年底前完成发射。
新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政治与生活课时1:政治活动和我教学目标:- 了解政治活动的概念和种类- 理解政治活动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教学内容:1. 什么是政治活动?2. 政治活动的种类:- 参与选举- 政治讲座和研讨会- 参加社会团体- 参与公益事业3. 政治活动对个人生活的影响4. 参与政治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步骤:1. 导入:分享学生对政治活动的经验和认识2. 介绍政治活动的概念,并讨论其重要性3. 分组讨论:列举不同种类的政治活动,讨论其特点和意义4. 研究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政治活动对个人生活的影响5. 小结:总结政治活动的意义和价值6.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一个社会团体或公益事业,并写下感想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政治活动的概念和种类- 学生能够理解政治活动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学生能够分析政治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课时2:国家治理与政治生活教学目标:- 了解国家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掌握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则和方式教学内容:1. 国家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国家的组织和管理- 国家权力的行使- 国家治理的方式和途径2. 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则和方式:- 法律法规的遵守-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政治决策的参与和监督教学步骤:1. 导入:讨论学生对国家治理和政治生活的理解和看法2. 介绍国家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形式3. 分组讨论:讨论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则和方式4. 研究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政治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遵守、公民参与和政治决策等方面的重要性5. 小结:总结国家治理和政治生活的基本要素和规则6.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模拟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并讨论体会和困惑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国家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学生能够掌握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则和方式- 学生能够分析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要素和规则第二单元:国家政权机构及其工作原理课时1:国家政权机构概述教学目标:- 了解国家政权机构的概念和组成- 掌握不同国家政权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教学内容:1. 国家政权机构的概念和组成- 行政机构- 立法机构- 司法机构2. 不同国家政权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中国的政权机构- 美国的政权机构- 英国的政权机构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不同国家的政权机构并引发学生的思考2. 介绍国家政权机构的概念和组成3. 分组讨论:对比不同国家政权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4. 研究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深入了解中国、美国和英国的政权机构5. 小结:总结各国政权机构的共同点和特点6.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模拟不同国家政权机构的运作,并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国家政权机构的概念和组成-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国家政权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学生能够对比不同国家政权机构的共同点和特点课时2:行政机构与政府工作教学目标:- 了解行政机构的组成和职能- 掌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教学内容:1. 行政机构的组成和职能:- 中央行政机构- 地方行政机构2. 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式:- 依法行政- 公开透明- 服务民生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实际案例,并引发学生的思考2. 介绍行政机构的组成和职能3. 分组讨论:讨论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式4. 研究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了解政府工作中的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和服务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性5. 小结:总结行政机构和政府工作的特点和要求6.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针对社区问题进行政府工作的模拟,并进行反思和讨论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行政机构的组成和职能- 学生能够掌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式- 学生能够分析政府工作中的重要要素和要求第三单元: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课时1:国际组织的作用教学目标:- 了解国际组织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不同国际组织的特点和任务教学内容:1. 国际组织的概念和作用2. 不同国际组织的特点和任务:-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教学步骤:1. 导入:分享不同国际组织的实际案例,并引发学生的思考2. 介绍国际组织的概念和作用3. 分组讨论:对比不同国际组织的特点和任务4. 研究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深入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和重要性5. 小结:总结各国际组织的共同点和特点6.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模拟不同国际组织的会议,并就相关议题进行辩论和讨论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国际组织的概念和作用-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国际组织的特点和任务- 学生能够对比各国际组织的共同点和特点课时2: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 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掌握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和挑战教学内容:1.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合作教学步骤:1. 导入:分享国际关系中的实际问题和挑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2. 介绍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 分组讨论:讨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和挑战4. 研究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了解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主权、世界和平与安全以及经济全球化与发展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性5. 小结:总结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重要问题6.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模拟国际关系中的谈判和合作,并讨论体会和困惑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学生能够分析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学生能够就国际关系的重要要素和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3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7课走科教兴国之路7.1时代的选择学习目标:情感目标:深刻认识到科技教育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增强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观念,以实际行动促进我国科技教育新的发展。
能力目标: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略意义,辩证的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重难点:1.科教兴国是时代的选择2.科技、教育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可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视频材料: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八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决战决胜的大幕已经拉开。
神舟八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组成,全长9米,底部最大直径2.8米,质量约8000千克,具备承载3人5天的独立飞行能力,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
神舟八号飞船上装载了通用生物培养箱,中德将合作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试验。
思考:(1)看了上述场景,你有何感想?(2)“神州八号”的发射成功,是我国实施哪项战略的结果?提示:我国之所以能取得上述巨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
上述巨大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正在走一条强国富民之路。
二、教学建议1.科教兴则国兴活动一:探究科技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出示资料及表格:资料: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到80%。
表格: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名称开始国主要标志影响第一次英国蒸汽机的应用使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第二次美国电力应用美国开始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第三次美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点拨:科学技术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落后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2、能力: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3、知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科教兴国是时代的选择学习难点:落实科教兴国三、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案例分析法【课前预习案】1、请你依据导学提纲自主预习本课知识,完成学案自学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内容较多的问题可简答在学案上或只标注在课本上。
(一)、自学第一项“时代的选择”的第一层次“科教兴则国兴”思考下列问题:1、--------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2、百年大计,--------为本。
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 ---------。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3、为什么说科教兴则国兴?(二)、自读第二层次“面对竞争与差距”思考:1、当今世界,以 --------------- 和 -----------------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2、我国为什么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课内探究案】风采展示:(这是一个留心生活、关注时政、展现智慧的舞台,等着你的精彩表现)1、查阅历次科技革命的的知识,说一说科技和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2、通过上网等途径了解最新的高科技产品,谈谈你对现代科技的作用的认识。
3、用你查到的数据和资料来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存在的差距,并说说怎样才能缩小这些差距。
【学习总结】:(用简练的语言或纲要信号总结本课的内容。
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课堂检测】: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 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b 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c 教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d 教育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2、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政治初三全册鲁人版3.7.1时代的选择教案导学目标课标内容【四】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育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关注国家的科技和教育发展,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激发“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我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自觉学习的态度。
能力:能够主动的了解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动向,积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自住性、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知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初步认识创新的内涵和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事例,阅读教材内容,分析生活案例等,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代的选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创新是关键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四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科教兴那么国兴。
重点难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方式:网络授课。
〔一〕情境导入:导入语: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既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使我们领略到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让我们响应时代的召唤,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扎实苦干,永不满足,不断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就让我们以探究、创新的态度进入教材,去探究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去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
《时代的选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2.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略意义,辩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理解科技、教育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2.客观公正的评价我国的科技发展现状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深刻认识到科技教育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2.增强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观念,以实际行动促使我国科技教育新的发展。
教学重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教学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学案导学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精心研究教材,全面搜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教育现状。
搜集典型事例,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准备:搜集三次产业革命的资料及我国先进科学技术成就。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中心”___________“两个基本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立国之本是______________;强国之路是_________________;3、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是_____;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
课件出示神舟十号发射成功的图片,引导学生呢回答:同学们刚才观看的神十发射成功是我国实施一项战略的成果,你知道是什么战略吗?从而引导出科教兴国战略二、新课学习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意义。
2.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4.关注国家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落后的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出示重难点重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师:结合屏幕中出现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出示自学指导,要求4分钟左右完成任务1、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1、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77-82页内容,并对照以上问题思考。
《时代的选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时代的选择》是鲁教版九年级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第一章,课文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三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容规定构建,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受创新的重要性,并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二、学情分析:本科内容贴近时代前沿,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理解分析能力,学习起来困难较小,但是材料搜集和实地调研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现状,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英、美等大国发展历程的分析认识“科教兴则国兴”的道理,理解实施科教举国战略的现实意义;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感受科技父创新的必要性,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教育落后的状况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重点: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解科技兴国是时代的选择。
五、难点:感受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争做创新型号人才。
六、教学方法:组织自学,启发引导,重点点拨教具(实验器材、电教媒体)多媒体课件,资料。
七、学法指导:小组学习、集中讨论、会联系实际分析要点,归纳要点。
八、板书设计:时代的选择一,科教兴则国兴:1,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科技兴旺则国运昌盛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3,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功能靠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二,面对竞争和差距:建国以来,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成就显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走科教兴国之路—时代的选择》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课型新授课验收结果:合格/需完善时间年月日分管领导第 15 周第 1 课时总第 25 课时教学目标:1.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2. 怎样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3. 怎样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4. 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是什么?重点、难点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课前预习]1.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2. 怎样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3. 怎样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4. 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是什么?知识点讲述1.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天,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2. 怎样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全国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当今世界,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小组内互查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3. 怎样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答: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巨大压力。
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时代的选择》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教育的重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能力: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知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教材分析:时代的选择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是第二单元和第五课的重点,意在增强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的重大策略,增强紧迫感,提高自身素质,争做祖国急需的人才。
教学重、难点:理解科教兴国是时代的选择教学过程:课前展示:“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图片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神舟”六号发射的成功,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是我国实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
我们国家发展是走科教兴国之路。
(板书:第5课走科教兴国之路)环节二:科教兴则国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0页虚框中的三幅照片和文字屏幕显示思考:①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什么?②材料中先后兴盛的国家是哪些?这些国家兴衰更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③从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举手发言中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板书:科技兴则国兴)屏幕显示:袁隆平的照片和有关他的材料和思考问题学生自主起立谈完看法之后归纳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板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屏幕显示:胡锦涛、温家宝等2007年8月31日会见全国优秀教师图片和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7年8月31日)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发言后阅读62页正文得出:教育兴则国兴(板书)面对良好的教育形势,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发言后及时点评并归纳: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勤奋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环节三:面对竞争与差距阅读教材63页“美国的火星探测器”照片和美国、印度发展高科技材料,思考:美国、印度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发言后得出: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哪个国家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第五课时代的选择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技、教育的重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能力: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知识: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教材分析:时代的选择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是第二单元和第五课的重点,意在增强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的重大策略,增强紧迫感,提高自身素质,争做祖国急需的人才。
教学重、难点:理解科教兴国是时代的选择
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图片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神舟”六号发射的成功,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是我国实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
我们国家发展是走科教兴国之路。
(板书:第5课走科教兴国之路)环节二:科教兴则国兴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0页虚框中的三幅照片和文字
屏幕显示
思考:①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什么?
②材料中先后兴盛的国家是哪些?这些国家兴衰更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③从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举手发言中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板书:科技兴则国兴)
屏幕显示:袁隆平的照片和有关他的材料和思考问题
学生自主起立谈完看法之后归纳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板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屏幕显示:胡锦涛、温家宝等2007年8月31日会见全国优秀教师图片和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7年8月31日)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发言后阅读62页正文得出:教育兴则国兴(板书)
面对良好的教育形势,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发言后及时点评并归纳: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勤奋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环节三:面对竞争与差距
阅读教材63页“美国的火星探测器”照片和美国、印度发展高科技材料,思考:美国、印度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发言后得出: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哪个国家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板书:面对竞争)
学生阅读63页教材“正负电子对撞机在`863计划'实施过程中诞生”照片和文字思考:在国家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列举我国在近几年来高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工业、农业、制造业、航天业、国防等)
课堂交流:材料反映了我国与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这些差距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学
生课堂发言)
点评学生发言之后得出:面对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教育差距,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板书:面对差距)
教师: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65页正文,知道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结合自身谈如何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贡献?
学生谈话后得出: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好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成为有用人才。
环节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技、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面对我们发与达国家科技、教育的差距,我们选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时代的选择(板书)
环节五:根据威海建市20年的科技、教育发展情况,尝试给威海政府提出科教兴市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