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山区土鸡生态养殖及技术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土鸡生态养殖关键技术概述一、什么样的鸡算是“土鸡”“土”是“本土”的意思。
所谓土鸡,就是传统的地方鸡种,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叫法不同,又称为草鸡、笨鸡、地方鸡等。
土鸡具有耐粗饲、抱窝性强、抗病力强等特性。
土鸡生产的鸡肉原滋原味,鸡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
二、生态放养土鸡的意义(一)生态放养土鸡生态放养土鸡是充分利用土鸡这一优良地方鸡种,生产优质、安全的蛋、肉产品的全新的方式。
这种饲养方式将传统的农家饲养土鸡方法和现代科学养鸡技术相结合,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利用林地、草场、果园、农田、荒山等自然资源,实行规模放养和舍养相结合。
以自由采食野生天然饲料为主,即让鸡自由觅食昆虫、嫩草、腐殖质等;人工科学补料为辅,严格限制化学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不使用任何激素和抗生素。
通过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饲养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等,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
同时,通过土鸡放养控制植物虫害和草害,减少或杜绝农药的使用,利用鸡粪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这种饲养方式和土鸡良种繁育、专用饲料生产、土鸡健康保健、土鸡蛋肉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配套衔接,在一些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农、林、牧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为什么要生态放养土鸡1.土鸡蛋、土鸡肉质优味美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厌倦了缺少“鸡味”的饲料鸡、圈养鸡等一些快大型鸡肉的消费,出于对养生与健康的要求,人们对饮食质量越来越重视。
土鸡产品因为无污染,少药残,野味浓,营养丰富,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价格也逐年走高。
据测定,土鸡蛋与现代配套系鸡相比,干物质率高,全蛋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较高,味道香。
全蛋干样中谷氨酸含量高达15.48%,而谷氨酸是重要的风味物质,再加上水分低、营养浓度大,使得土鸡蛋口味好、风味浓郁。
土鸡肉与现代配套系鸡相比,屠宰率高、腹脂率低、胸肌率高、胸肌的肌纤维直径小、肌纤维密度大、肉质鲜嫩,而肌肉中苷酸含量高使土鸡肉味道鲜美。
土鸡生态放养技术土鸡生态放养养殖,其内涵就是把鸡放出去,实行限制饲养,迫其多采野食和增加运动量,适当延长饲养时间让其自然成熟,用中草药防病治病使其体内不残留有害物质。
生态养鸡最好选用当地土鸡品种,如浙江的仙居鸡、肖山鸡,上海的浦东鸡,河南的固始鸡,湖南的桃源鸡,江西的宁都黄鸡、泰和乌鸡、崇仁麻鸡等都是优良的地方品种,它们大多体型小巧,反应灵敏,活泼好动,适应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放养。
各种叫不上名称的土杂鸡,也都适宜于野外生态放养。
相反,那些先进的蛋鸡和快大型肉鸡品种,大多体型笨重、神经敏感、抗病性差,野外放养很难成功。
一、野外放养土鸡生态养殖模式1、茶园土鸡养殖利用秋、冬季节茶园间歇期间放养土鸡,利用鸡除虫、除草,鸡粪肥茶,不仅能节约肥料投入,还能节省人工。
2、竹园土鸡养殖竹园内野草、腐殖质、昆虫众多,一般情况下难以利用;而在竹园内放养土鸡,不仅可以利用这一自然资源,还可利用茂密翠竹作保护伞,防止放养的土鸡被老鹰叼走。
3、果园(经济林)土鸡养殖该模式主要是利用板栗、枇杷、猕猴桃、桃、柑桔等果园或桑园放养土鸡。
利用果园内生长的青草、昆虫喂鸡,同时补喂玉米、稻谷等五谷杂粮养殖无公害土鸡,鸡食草、除虫,鸡粪肥果,形成鸡、果、虫、草、粪生态链的良性循环。
4、山地土鸡养殖随着山区生态资源保护的深入,山上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兽害越来越厉害,导致许多偏远山地基本抛荒。
这些抛荒的山地牧草资源丰富,植被良好,山势平缓,远离村庄,四周群山环绕,防疫隔离条件优越,十分适宜发展土鸡放养。
利用山地丰富的牧草资源及种植的人工牧草作为鸡的青饲料,又利用鸡粪肥林、育草,既充分利用了山地资源,又使鸡粪等废弃物得到了充分利用。
二、土鸡野外放养技术要点1、选址与改造从场地选择上来看,应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通电、林荫稀疏、背风向阳和远离村寨城镇的地方兴建土鸡养殖场,同时地势整体坡度应低于20°,林分密度应在50%~80%之间,如有一定面积的林中空地则更好。
土鸡养殖技术要点土鸡养殖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养殖方式之一,其优点在于成本低、易于管理和适应性强。
以下是土鸡养殖的一些技术要点:1.土鸡舍建设:土鸡舍应选择温暖、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建设。
应避免在潮湿地区或通风不良的地方养殖,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鸡舍的建设要以防止入侵和防护为主要目的,可以采用运用自然材料如竹子、树枝、木板等,也可以使用砖块、水泥等材料进行建设。
2.雏鸡购买:选择健康、活泼的雏鸡进行购买,一般要求雏鸡体态匀称,无明显的生病症状,眼睛明亮,羽毛光亮。
可选用去功能鸡苗,因其生长速度快,屠宰周期短。
3.饲料管理:土鸡的饲料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新生雏鸡起初应喂春季动站奶粉、玉米粉等软食,适应饲料后可加入煮熟的糙米,逐渐过渡到粉料和颗粒料。
在生长期适当加入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等,以加快生长速度。
4.疾病防控:定期检查鸡舍的卫生情况,及时清理粪便和积水,保持鸡舍环境干净。
定期给鸡注射疫苗和药物防治疾病。
饲养场应设立隔离区,隔离新引进的鸡只,以避免传染疾病。
加强鸡只的体检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群体管理:土鸡群体的管理非常重要。
每只鸡的生长发育程度不一,性格和食欲也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鸡只的需求进行分群喂养。
定期检查鸡只的体重和生长情况,以调整饲料的投喂量。
6.水源管理:土鸡需要足够的清洁饮水。
每天都要检查和清洗饮水器,并定期更换水源。
为了避免水质污染,饮水器最好设置在干净的地方,远离粪便和垃圾。
7.消毒措施:土鸡舍的消毒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在养鸡舍内,应定期进行消毒,以防止各类寄生虫和病毒滋生。
可以使用消毒剂如石灰粉、漂白剂、甲醛等进行消毒,但要注意使用的浓度和方法。
8.鸡蛋收获:一般在土鸡成熟后即可开始采集蛋,并在每天早晨和傍晚进行采集。
采集蛋时要注意轻拿轻放,以防止破碎。
土鸡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土鸡养殖是一种具有潜力和前景的农业产业,在农村地区和乡村旅游业中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土鸡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确保鸡只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土鸡养殖的方法、饲养环境、饲料管理、育种选择以及常见疾病预防等注意事项,帮助养殖者开展和管理土鸡养殖项目。
正文:在当下社会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土鸡养殖作为一种健康、绿色的肉制品生产方式备受关注。
土鸡养殖是指采用自然环境下的传统饲养方式,让土鸡在自然养殖条件下生长,对人体健康无任何副作用。
1.土鸡养殖方法土鸡养殖的方法相对简单,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
一般来说,选择离工厂、城市、高速公路等污染源较远的地方,以确保土鸡的环境质量和养殖产品的安全性。
其次,要保证鸡舍的通风、避寒和采光条件,温度适宜,饮水设备、饲喂设施齐全,并保持干净卫生。
此外,选择合适的土鸡品种以及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关键。
2.饲养环境土鸡对饲养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首先需确保饲养场地绿化良好,充足的自然光照和空气流通能有效促进鸡只的生长发育。
其次,鸡舍的通风系统应保持畅通,降低细菌滋生的概率。
饲养场所周围应注意防止噪音污染和异味的侵扰,确保鸡只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3.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土鸡的快速生长和健康养殖。
应根据土鸡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科学配制饲料。
在饲养初期,饲料中要增加蛋白质的含量,有利于小鸡的早期发育;在后期则需适当增加能量的供给。
另外,需要注意合理投喂,避免过量饲喂和不规律的饲料供应。
4.育种选择进行育种时,要选择健康、活跃、食欲好、毛色光亮的种公鸡和产得较多且品质好的母鸡,力争选用新鲜血统的种鸡,在混合配种时应控制蛋公鸡与母鸡的比例,保持均衡的繁殖。
适当增加饲养寿命,减少饲喂周期,提高鸡只的产蛋性能和青年繁殖潜力,为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5.常见疾病预防养殖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土鸡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土鸡养殖技术要点土鸡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其特点是饲养健康、抗病力强的土鸡品种,并采用天然饲料、自然养殖的方式进行饲养。
下面是土鸡养殖的一些技术要点。
1.土鸡品种选择:选择饲养适应当地环境、生长迅速、繁殖力强、耐性好的土鸡品种。
常见的土鸡品种有:本地土鸡、乌骨鸡、白羽毛鸡等。
2.土地和环境选择:选择离市区较远、环境优美、无环境污染的场地。
土地要保持适度的湿润度,同时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鸡舍应建在地势较高、通风良好的地方。
3.鸡舍建设:鸡舍要结实牢固,能有效防止鸡类逃脱和外界动物入侵。
鸡舍面积应根据养殖规模和鸡只数量来确定,根据要求进行划分,保持卫生。
4.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保持土鸡健康成长的关键。
要定期给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清理鸡粪和残羽。
确保水源干净卫生,给鸡提供新鲜的饮水。
适量添加优质饲料和添加剂,保证鸡的营养需求。
5.定点喂养:鸡应在特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喂养,确保饲料充足且鸡有良好的采食习惯。
一般情况下,每天分3-4次定时喂养,不宜过量或过少。
将饲料放在固定的场所,鸡会形成固定位置的摄食习惯。
6.合理饮水:鸡只对饮水的需求量较大,应保证饮水源的持续供应。
水应被定时置换,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饮水设施应摆放在离地面适当的高度,以方便鸡只饮用,同时避免粪便或其他杂物掉落到水中。
7.疾病预防: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防治,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养殖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鸡只的行为和食欲,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定期请兽医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合理的养殖密度:土鸡的养殖密度应根据鸡舍面积和集约程度进行合理控制。
养殖过密会导致饲养环境恶化,增加疾病的传播。
9.天然饲料:土鸡饲养应尽量采用天然、无污染的饲料,如谷物、杂豆、蔬菜和水果等。
少用或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污染的饲料。
10.科学喂养和适度运动:合理搭配饲料,确保鸡只获得充足的营养。
并定期释放鸡只,让其进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鸡只的免疫力和肌肉发达。
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是一种利用山区林地资源进行生态养殖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资源,还可以保护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在实际鸡饲养管理中,要注意很多技术要点,下面就对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选择适宜的山区林地在进行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的时候,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山区林地进行养殖。
适宜的山区林地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地势较平缓、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等。
要考虑当地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选择合适的地块进行养殖,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二、合理规划鸡舍建设在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过程中,鸡舍的建设非常重要,合理的鸡舍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鸡的生长环境,还可以减少养殖成本。
在鸡舍建设中,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养殖规模确定鸡舍的大小和布局。
要注意鸡舍的保温隔热和通风透光设计,保证鸡群的生长和饲养环境。
三、科学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的关键。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配制、饲喂方法、疾病防控等方面。
在饲料配制上,应该选择当地的农产品资源,合理配比饲料,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
在饲喂方法上,要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确定饲喂量和饲喂时间,避免浪费和营养不良。
在疾病防控上,要定期对鸡群进行检疫和疾病防治,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
四、生态环境保护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对当地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鸡舍建设和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合理处理鸡粪和饲料残渣,避免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要避免过度放牧和砍伐森林,保护当地的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五、开展科学养殖在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过程中,要注重科学养殖,并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可以开展技术培训和科学研究,引进先进的饲养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要注重从当地的养殖经验中吸取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山区林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山区土鸡放牧饲养的技术要领山区群众居住稀散,天然草场、林地面积广阔,饲养资源非常丰富,为现代土鸡放牧饲养提供了优良的地理条件。
地方土种鸡以肉质细腻、昧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而著称,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将土鸡的放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饲喂前的准备工作:1、场地选择:鸡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环境幽静的草地、河谷、林地、果园等,阳光充足的地点。
2、鸡舍建设:在林地较高平坦处建鸡舍。
鸡舍可用竹木框架、油毛毡(石棉瓦或尼龙布)做成顶棚,棚高2.5米,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圈围(冬天改用塑料布保暧),鸡舍内用竹木架起,距离地面0.3米左右,使鸡体与地面隔开,鸡舍面积大小根据养殖数量确定,一般以每平方米15--20只为宜,主要用于夜间栖息和风雨天避雨。
二、雏鸡品种的选择为了堵绝外来疾病的侵袭,在选雏前要进行实地考察,尽量在本地无传染病史的鸡场,选择种鸡普系登记齐全、管理规范、防疫制度健全的育雏厂调运,鸡的品种可选用抗逆性强的优良地方品种,如三黄鸡、麻鸡、来航鸡等。
三、雏鸡的饲养1、适时开食和饮水:雏鸡先在舍内饲养,在雏鸡入舍后1―2小时即可给以饮水,可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维维生素或配制0.01%的高锰酸钾溶液饮水,以增强鸡的体质,缓解应急反应,便于胎粪的排出。
水温一般要接近舍温(20―22℃),雏鸡一般在出壳24小时后开食,最初时可喂碎米,3日龄后改喂全颗料饲料。
2、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刚出壳的雏鸡温度要求摄氏35℃(指与鸡背部同高处的温度)以后每5天降低1℃,在35―42日龄时温度最后降至20―22℃。
在保温的同时,还需要通风换气,常用的保温方法有纸箱、热炕、育雏笼等。
热炕的育雏方法是:炕上用砖砌成墙,用竹片做成拱形,棚高0.8-1.0米,四周用塑料薄膜覆盖做成简易小温室,在炕上铺垫短麦草、干锯末等,炕上的垫料2-3天要更换一次。
3、光照要适当:1日龄小鸡光照相23小时(灯泡不要过大,一个炕一个15-25W的即可),2-15日龄每天减少1小时,16日龄后不再补充光照。
土鸡生态养殖与防疫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土鸡生态养殖和防疫技术这事儿。
这可是个既有趣又重要的话题哦,尤其是对于那些想在乡村发展、追求绿色生活的朋友们。
想象一下,清晨的阳光洒在鸡舍上,鸡儿们欢快地啄着地面,生活得那叫一个滋润,这样的场景真是让人心情大好嘛!咱们得了解一下,什么叫生态养殖。
简单来说,就是让鸡在自然的环境中,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你想,土鸡可不是那些在笼子里关着、整天吃饲料的“鸡中之鸡”,它们可是有自由自在的生活!想吃虫子就去抓,想晒太阳就跑出去,简直是“鸡生赢家”!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提高鸡肉的品质,还能让它们的肉质更香、更有嚼劲。
真是好吃得让人想舔手指!养鸡可不能光靠这些,还得有防疫技术。
说到防疫,这就像是给鸡儿们打了一针强心针,确保它们不受病菌的侵袭。
常见的疾病像是禽流感、鸡瘟,都是让养殖户们头疼的问题。
想要保证鸡儿们的健康,定期的疫苗接种可不能少。
像是给孩子打疫苗一样,虽然鸡儿们不喜欢,但为了它们的健康,咱们可得忍着哦。
说到防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卫生啦。
养鸡场的环境得保持干净,粪便要及时清理,鸡舍要通风良好。
别让那些细菌有可乘之机。
听说有些养殖户,甚至会在鸡舍外面种上些植物,既美观又能防止虫子靠近,真是聪明得让人拍手叫绝!水源也得清洁,咱们不能让小鸡们喝了脏水,得不偿失。
还有哦,饲料也得讲究,不能随便喂。
选择一些天然的、无添加的饲料,像是玉米、小麦这些,鸡儿们吃得开心,肉质也好得不得了。
还可以适当给它们加点儿维生素、矿物质,增强抵抗力,简直是为它们的“健身房”添砖加瓦嘛!养鸡这事儿,技术也得跟上。
有些养殖户会用一些现代化的设备,像是智能喂养机、环境监测器,随时关注鸡舍的温度、湿度。
这样一来,就像是给鸡儿们请了个全能保姆,照顾得无微不至!现代科技让传统养殖变得更加轻松有趣,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养鸡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只要用心去做,鸡儿们就能茁壮成长,给咱们带来丰厚的回报。
土鸡养殖技术及鸡场建设方案介绍一、引言土鸡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它具有养殖周期短、鸡体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土鸡养殖技术以及鸡场建设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土鸡养殖业务。
二、土鸡养殖技术1.土鸡选种:选择具有良好遗传基因的土鸡作为种鸡,确保后代的品质。
常见的土鸡品种有中华乌骨鸡、柔毛土鸡等。
选种时注意要选择毛色光亮、体型健壮、不患病的鸡种。
2.饲料配制:土鸡的饲料配制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搭配,以满足鸡的营养需求。
常见的饲料配方包括玉米、豆粕、鱼粉等,饲料中的营养素要合理平衡,以确保土鸡的生长和发育。
3.饲养管理:土鸡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
要确保鸡舍的温度适宜,以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
此外,饮水设施和饲料器要设置齐全,及时清洁和更换水源、饲料。
4.疾病预防:土鸡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仍然需要加强疾病预防工作。
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药物,定期做疫苗注射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鸡病。
三、鸡场建设方案1.场地选择:土鸡养殖场地要选择在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避免产生异味和噪音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确保场地的通风良好,水源充足,并且有便于运输的道路。
2.鸡舍建设:鸡舍的规模和设计要根据土鸡养殖的规模和数量来确定。
鸡舍要根据土鸡的特点设计,确保舒适的生长环境。
鸡舍的结构要坚固耐用,同时要合理设置窗户和通风设备等,保持空气流通。
3.水电设施:鸡舍的水电设施要齐全,确保鸡舍的用电、用水需求。
用电设施要选择防水、防爆的电线和电器设备,用水设施要设置合理的饮水装置。
4.消毒设备:土鸡养殖场要经常清洁并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清洁和消毒设备,确保场地的卫生状况良好。
5.防护安全措施:鸡场要设有安全防护措施,保证鸡的安全和防止入侵者的闯入。
可以采用围墙、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进行防护。
四、总结土鸡养殖技术和鸡场建设方案是决定土鸡养殖业务成败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养殖技术和合理的场地建设能够提高土鸡的生长性能和产出,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山上养鸡的方法和技术
山上养鸡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农业养殖方式,因为山区环境相对较为自然,空气清新,水质优良,适合鸡类生长发育。
但是,要想在山上养鸡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术。
选择适合山上养殖的鸡种。
山上养鸡的鸡种应该具有适应山区环境的特点,如耐寒、耐饥、耐病等。
常见的山上养鸡鸡种有土鸡、乌骨鸡、黑羽鸡等。
建立合适的鸡舍。
山上养鸡的鸡舍应该建在山坡上,以便于排水和通风。
鸡舍的大小应该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同时要注意保温和防风。
鸡舍内部应该保持干燥、清洁、通风,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第三,合理饲养。
山上养鸡的饲料应该以当地的自然资源为主,如玉米、豆饼、麦麸等。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营养均衡,以满足鸡的生长发育需要。
饮水也非常重要,应该保证水质清洁、新鲜,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第四,定期检查和防疫。
山上养鸡的环境相对较为自然,但也存在一些疾病的风险。
因此,要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同时,要进行常规的防疫工作,如定期消毒、注射疫苗等。
要注意市场需求。
山上养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因此要注意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市场的鸡种和规模。
同时,要注意产品
质量和安全,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山上养鸡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农业养殖方式,但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术。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在山上养鸡中获得成功。
土鸡生态养殖要点首先,土鸡生态养殖要选用适宜的鸡种。
优质的土鸡品种应该具备耐寒耐热、抗病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等特点。
常见的优质土鸡品种有乌骨鸡、黑黄土鸡等。
其次,土鸡生态养殖要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鸡舍应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床料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另外,鸡舍应有充足的自然光照和合理的采光设施,以保证鸡群的生物钟正常运作。
在鸡舍周围种植绿化植物,可以吸收粪便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土鸡生态养殖要采用自然饲养方式。
养殖户应根据土鸡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合理配置饲料,尽量利用自然饲草、杂草、昆虫和小动物等作为主要饲料。
此外,适量添加有机肥料和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鸡群生长发育。
第四,土鸡生态养殖要加强鸡群的运动和户外活动。
为了保持鸡群的健康和增加食欲,鸡群应有足够的空间供它们自由活动和觅食。
养殖户可以设置适当的户外放飞区,让鸡群在自然的环境中奔跑、觅食。
户外放飞不仅可以增加鸡群的运动量,还可以促进鸡群的自然行为模式,提高鸡肉的质量和口感。
第五,土鸡生态养殖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养殖户应加强鸡群的免疫力,在鸡舍内外定期消毒,定期给鸡群进行预防性接种和体检。
同时,要对鸡群进行适当的分群管理,避免鸡群感染疾病。
最后,土鸡生态养殖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
养殖户应合理利用鸡舍产生的粪便和副产物,进行有机肥料的制作和农田施肥。
鸡粪可作为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农田的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品质。
此外,养殖户还应定期清理鸡舍,减少废弃物的积累和环境污染。
总之,土鸡生态养殖是一种注重生态平衡和动物福利的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
只有在保证鸡群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土鸡生态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是利用林下空间,将鸡舍建在林木下方,利用林木提供的阴凉环境和自然饲料,进行生态鸡饲养的一种模式。
这种养殖方式不仅有助于保护森林资源,还能提高鸡的生长率和产蛋率,同时还能提高家庭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饲料、疫病防治和设备管理等方面分析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的管理技术要点。
一、饲料管理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利用的主要饲料为自然饲料,如草籽、杂草、昆虫等,这些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量。
因此,饲料管理是关键的一环。
1、选用适合鸡类的饲料: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鸡的品种有山下乌骨鸡、黑羽鸡、草鸡等,因此选用饲料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饲料。
2、合理配置饲料:在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中,饲料的来源不稳定,因此需要合理配置饲料,保证鸡的全面营养。
一般来说,饲料应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
同时还要根据鸡的年龄和生长阶段进行精确配方。
3、及时更换饲料:在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中,饲料的来源不稳定,可能受到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及时更换饲料,确保鸡粮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二、疫病防治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必须做好疫病防治工作,以保障鸡的健康和良好的生产性能。
1、制定疫病防治计划:在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中,由于规模较小,不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疫情差异,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疫病防治计划,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工作。
2、保持卫生环境: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区域环境相对封闭,容易产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因此,要定期对鸡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和清理,确保鸡的生活环境干净卫生。
3、及时隔离治疗:在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中,如果出现疫情,要及时将患病鸡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同时,要根据疫情的情况及时调整疫情防控计划,提高疫情防治效果。
三、设备管理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需要使用专业化设备,包括鸡舍、饮水器、喂食器等,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要加强设备管理,以提高使用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土鸡的养殖技术_1
1、从土鸡的源头开始控制,土鸡的选种最好选择有差异化的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鸡苗疫苗齐全的品种,以减少死亡率和淘汰率。
只有让土鸡的成活率提高了,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2、在养殖过程中,往土鸡群里放几只大公鸡,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鸡群的活跃度,大公鸡与土鸡群的比例约为1比15左右即可。
3、关于土鸡的日常食物配料,时常往土鸡的食物中添加一些富含高蛋白的昆虫、粉虫、大麦虫等以改善鸡的饮食,这些其实都是很便宜的,有的比饲料还便宜,或者选用玉米、大豆、麦糠等粗粮自配料。
4、如果圈起来养殖的话,可以在地上放点沙子,因为鸡没有牙齿,它们吃沙子能能帮助消化。
5、饲料中添加膨润土,占比约为2%左右,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土鸡的体重,并且可以减少饲料成本。
6、保证饲料有营养,新鲜,坚决不用发霉的饲料。
可能有些人觉得饲料一次性购买便宜,但是你还得考虑放不放得住,发霉的坚决不能给鸡吃,因为发霉的饲料容易得腺肌胃炎。
7、保证土鸡的饮水,不能断水。
做到让土鸡有充足的水源饮用。
山区土鸡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要点作者:岩扁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第11期摘要:本文就云南省山区土鸡的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土鸡养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山区;土鸡;高效生态养殖技术1场地的选择及鸡舍建设场地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坡度较缓、土壤干燥、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的林地、草地以及果园等阳光充足的地点,应尽量远离农田,从而减少农药及其残留物对土鸡造成污染。
用竹木框架将鸡舍架起使其与地面保持0.3m的距离,顶棚主要采用茅草或者石棉瓦制成;鸡舍的棚高要大于2m,用尼龙网或者铁丝网制成圈围。
根据养殖数量确定鸡舍的面积。
鸡舍主要用于鸡群的夜间栖息以及雨天避雨。
2品种选择及养殖措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于山区养殖的本地优质品种。
所选品种应行动灵活,具有较强的自我采食能力,能够耐粗料,同时抗病及抗逆能力较强。
在进苗时应选择管理规范并且防疫制度健全的育雏厂。
(1)育雏温度。
刚出壳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5℃,此后每隔5天降低1℃,待雏鸡35~42日龄时将温度降低至21℃。
在保温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通风换气。
(2)开食。
雏鸡入舍后1个小时即可为其供水,可以在水中加入葡萄糖和维生素以增强鸡的抵抗力,缓解其应激反应。
水温应控制在20~22℃。
雏鸡出壳1天后即可开食,刚开始为其喂食碎米,待雏鸡3日龄以后开始为其喂食全价颗粒饲料。
(3)光照适当。
一般1日龄的小鸡光照时间为23小时,2~15日龄的小鸡每天减少1小时的光照,16日龄以后小鸡不再需要光照。
(4)饲养密度。
10日龄前的小鸡饲养密度为40~50只/m2,10~20日龄的雏鸡饲养密度为30~40只/m2,20~30日龄的雏鸡饲养密度为20~30只/m2,42日龄以后为20只/m2。
(5)户外放牧。
雏鸡在舍内育雏8周以后即可开始户外放养。
每天早上将土鸡放出鸡舍后,应训练其在外面自主觅食,可以通过敲盆或者口哨等方式帮助鸡群形成条件反射以及早牧晚收的习惯。
土鸡放养技术之生态养殖土鸡放养场有什么要求?
土鸡生态养殖,在饲养的中后期,白天天晴时需将鸡放到鸡舍周围的林地、山坡、果园或其他空闲地的运动场进行放养,让鸡充分利用林地、山坡、果园的杂草、昆虫等天然生物资源,促进鸡的生长,提高肉质风味。
运动场位置要比鸡舍地面稍低,且干燥;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以防场内雨后积水。
林地、山坡、果园运动场需要的面积以每只鸡占地大于2米²为宜,鸡活动半径以鸡舍为中心30~50米为宜,运动场不能有锋利的石子。
此外,在放养场地四周应设置围网或栅栏,以防鸡四处流窜,并注意防范各类兽害,特别是防鹰、狐等鸡群的天敌。
养殖期间不得在场地喷洒农药、投放灭鼠药等有害有毒物质。
放养场地执行轮牧养殖,每块场地每年饲养土鸡2批,每批养殖后需让场地空置2个月。
东川山区土鸡生态养殖及技术要点
作者:张树芬罗黛青吴迪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3期
摘要:东川山区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养殖。
山区土鸡生态养殖利用无污染的水质、生态环境,结合养殖技术措施,养殖出的土鸡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东川区姑海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数年的生态土鸡养殖实践中,建设了一套基本适应东川地区的孵化、养殖体系,文章介绍了包括养殖环境、苗种选择、雏鸡管理几个养殖中的关键技术层面,以期为当地土鸡生态养殖技术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东川山区;生态土鸡;养殖技术
昆明市东川区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海拔高差悬殊,形成了气候的多样性,具有六种不同气候类型,海拔分布从东川区境内小江与金沙江汇合处小河口695m到最高峰"雪岭"4344.1m,造就了立体农业气候的显著特征。
此外,东川区南距昆明仅一百多公里,北与四川省邮邻,东邻昭通,西与禄劝化连,交通和信息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反季和特色农产品在周边地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是一块别具潜力的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区域。
加之近年在东川区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建成了"四园两基地"的农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为东川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东川区姑海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数年的生态土鸡养殖实践中,通过对生态土阉鸡繁殖技术的研发,建设了一套基本适应东川山区的孵化、养殖体系,目前已初步建设形成了一个功能完善、服务产业、带动生产的生态土阉鸡产业示范基地,不仅使得企业本身发展壮大,同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辐射性地带动当地农户进行规模化土鸡养殖,促进农村增收致富,培育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文章就东川山区土鸡生态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当地土鸡生态养殖技术提供技术指导。
一、关于土鸡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是指在一定的养殖区内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等,运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或者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养殖模式来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但不施肥也不用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生态养殖土鸡是指放养在山野林间、果园的肉鸡,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
利用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土鸡饲养具有很多优势,如能够提升产品质量,保证土鸡口感。
山区土鸡养殖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味道鲜美等优点,随着饲料肉鸡占领市场而生态土鸡“一鸡难寻”,现在生态土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捧。
事实上,山区土鸡养殖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值得大力推广,包括:经济效益好。
山区土鸡养殖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
昆虫、杂草等资源,配合粮食可大大降低鸡的养殖成本;山区环境优良,散养的鸡病害较少,死亡率低,养殖经济效益相对较好;投资相对较少。
山区土鸡养殖主要通过自然放养的方式进行饲养,无需饲料粉碎、通风等基础设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成本。
二、土鸡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1.放养环境
放养环境是影响土鸡生长和肉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要选择水源干净、空气清新无污染的环境进行养殖,东川山区可以选择地势较平坦的荒山、矮灌木林、果林等进行散放养,但规模不易太大。
可以在这些地点搭建人字型、平顶型等简易棚,用茅草、竹片等作为基本原料,使其具有避雨、休息的功能,同时也易于管理。
要合理控制放养时间和轮数:放养场地时间长,场地会造成污染,粪便积累,病菌增多,地面板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放养时间短则会造成投资重复,成本增加,影响效益。
一般场地2-3年一个轮回,这样鸡粪养林,且小草、蚯蚓、昆虫等有一个生养休息期,如此往复形成一个食物链。
2.放养苗种的选择
选择鸡苗品种时,要特别注意,根据东川气候特点,挑选耐热品种,挑鸡苗时,要注意选择眼睛囧囧有神、毛色光泽、屁股后面清爽无粪便粘着,有活力的鸡苗,毛色一致的品种相对较纯。
3.雏鸡管理
雏鸡较脆弱,是病害发生较多的阶段,也是饲养最关键的阶段。
该阶段饲养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生产过程。
所以,必须十分注意这一过程,有效提高雏鸡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要和商品鸡隔开,单独建立育雏室,按日龄、大小、强弱和公母分群饲养。
育雏室地面铺上干净的干稻草,铺草厚度3-5cm,不能太密,以雏鸡粪便能从其空隙中落到地上为佳。
育雏室温度要比正常饲养温度高5-8℃为佳,正常约35℃左右。
雏鸡应全天候供应干净的水,防止出现僵鸡。
每周进行场地消毒1-2次,室内可用15%-20%的石灰水喷洒消毒。
山区土鸡养殖技术重点强调鸡的放养自由觅食与鸡的生长环境,突出光照、补饲与训练,生态土鸡养殖技术相对现代人工饲料饲养鸡技术来讲,鸡的抵抗能力强,产品含蛋白高、胆固醇及脂肪含量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高梅姹.土鸡养殖成功率低的原因和对策[ J].中国畜禽种业,2016.04.
[2] 胡小梅,李正美.农村土鸡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现在农业科技,2011,15.
[3] 候国杰.优质高效养殖土(草)鸡新技术[J].乡村科技,2013.34.
[4]廉红斌.森林鸡养殖模式的启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1.
[5]李梓延,李中耘.“土鸡哥”养鸡卖鸡有创意[J].农村新技术,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