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八年级政治下册第5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教案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2
第十四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2、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养健康文明习惯,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3、不断增强权利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知识与能力]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懂得法律与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
我们既要增强法律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3、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安全、打击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和意义。
理解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4、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
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法律与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
我们既要增强法律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教学难点: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将课前收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展示。
师:大家展示了各种形式的行为规范。
常言道,“没有规范,不成方圆。
”行为规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有了这些行为准则,人们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在众多的行为准则中,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它的特殊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话题。
师:下面我们给大家呈现一组视频资料,请大家借助视频资料一起深入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多媒体展示第一组视频资料: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也可采用教学时最新通过的法律)师:请大家讨论,在上述视频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讨论略。
师:(在归纳、点评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国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
法律制定的一般程序是:法律议案的提出,审议和讨论法律草案,对法律草案进行表决和公布法律。
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护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基本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②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③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最主要的特征)★★★2.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①在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内,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②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国家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犯国家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3.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人民(注:不能写成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道德和法律的区别:①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存在与人们认识和舆论中,不成文;法律是表现为明确、严格、具体的规范性文件。
②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法律也依靠人们的自觉维护和自觉遵守,但主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调整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言行;而法律只调整人们的行为。
(2)道德和法律的联系:①都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一方面,法律的强制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另一方面,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不仅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作斗争;②二者相互补充。
【注:道德和法律不能互相替代】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6.加强法治和德治,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A.既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护法,宣传法律,与违法行为作斗争;B.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个好公民。
7.法律的作用?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①法律维护公共秩序;②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安全;③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④法律打击和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郑家楼上住着一对舞迷夫妇,近段时间每晚都邀请同伴跳舞到深夜。
那咚嚓嚓的跺脚声震得顶灯直晃,更令人心烦的是摇滚乐每晚都吵到深夜,扰得四邻不安,也严重妨碍了马丽的学习及邻居的休息,邻居们已经多次与舞迷夫妇交涉,可他们就是不听。
不得已最后小郑将这对夫妇告上法庭,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小郑为什么要将这对夫妇告上法庭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
讲授新课:分析上述案例,讨论下列问题:(1)你如何评价舞迷夫妇的行为?(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2)邻居们多次与舞迷夫妇的交涉的过程中什么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发挥作用的?(3)最终这件事得以顺利解决,你从中看到了道德和法律之间怎样的关系?学生讨论,分小组派代表发言。
(略)通过讨论之后,请学生填表格:区别道德法律表现形式不同实现方式不同调整的对象和规范不同学生填表,教师检查。
教师小结:法律和道德的区别主要有:以表现形式不同,二实现方式不同,三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二、法律和道德的联系案例一:见书本。
分析: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能够清楚看到:凡法律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谴责的行为;凡法律要求、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倡导、赞扬的行为;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道德的要求。
这正说明了法律和道德之间除了区别之外,还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一,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教师小结:我国法律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并以各种形式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则予以确认,还对某些严重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予以约束和制裁。
案例二:见书本。
分析: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生:回答略。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教师小结:法律是必要的。
它是治理国家、强制性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但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无法解决所以问题。
学生谈论,举例。
课堂小结: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学习目标:1.懂得法律与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增强法制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2.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生活品质的人。
学习重难点:1.道德的基本内涵。
2.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过程:一、导学(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概述一下)二、自学(一)基础题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 守纪律B. 法律C. 自尊D. 自信2.道德通常存在于()A. 法律条文中B. 人们的认识和社会舆论中C. 上层建筑中D. 人们的思想和大脑中3.道德主要依靠()A. 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靠人们的觉悟,来保证对它的遵守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 靠社会行政强制力保证实施D. 靠人们的行为来实施4.人们道德水准的提高能()①使自己自觉地遵纪守法②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③敢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④学会随大流A.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5.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①增强法制观念②自觉守法护法③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④做一个好公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中档题法律与道德都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二者有什么区别?(三)提高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依靠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人民的利益,而且还需要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净化社会的风气,要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列举体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事例。
(各举1例)(2)说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3)在“法治”与“德治”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三、小组交流(以基础题为主)四、大组展示(以提高题为主)五、反馈。
14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三框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一、学习目标:(1)不断增强权利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安全、打击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和意义。
理解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3)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
养成自学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二、学习重点:法律的作用三、学习难点:法律维护经济秩序一、完成预习填空题:1、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法规,也是人们同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2、___________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到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3、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行为所违犯的法律类别,可以把违法行为划分为____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____违法行为、_____________违法行为、_______________违法行为。
5、犯罪是指具有_____________、触犯_____________并依法应受_____________的行为。
6、公安机关是我国政府部门中掌管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公安机关的专门机关。
在公安机关中发挥职能作用的工作人员是__________7.我国的人民检察院是独立行使国家____________的法律监督机关。
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最高检察机关。
8.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审判机关。
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
二、对照书本预习以下知识点:法律的作用有哪些?(1)法律维护公共秩序(2)法律维护公共安全①法律为什么要维护公共安全?②我国法律为维护公共安全都作了哪些规定?(3)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国家依靠哪些法律来规范经济行为?这些法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经济活动规则?(4)违法犯罪要受法律制裁①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违法行为要分别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②什么是犯罪?我国刑法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③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公安机关、人民检察、人民法院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执法机关名称性质职能主要受理案件三者关系共同点(任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相互配合,各尽其责,协调一致,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履行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培养健康文明习惯,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能力目标:增强法制意识,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知识目标:懂得法律和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
教学重点: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教学难点: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PPT出示)孟子曰:“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师:这说明在任何社会都需要有规矩、有制度,社会生活的维护需要一定的行为规范。
想一想:除了法律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行为规范呢?新授:一、道德的基本内涵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行为,促使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在是与非、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荣誉与耻辱等方面作出选择和判断。
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PPT出示)道德接力请说说你所知道的道德规范有哪些?小结: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法律和道德的关系(PPT出示)案例分析讨论:(1)你如何评价舞迷夫妇的行为?(2)邻居们多次与舞迷夫妇的交涉的过程中什么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发挥作用的?(3)最终这件事得以顺利解决,你从中看到了道德和法律之间怎样的关系?小结:相同点:道德和法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
(PPT出示)自学擂台自主阅读教材P44相关内容,并思考总结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区别。
整的对象和范围几乎涉及到人们在社会生只调整活中的一切行为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师: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着社会主义道德(PPT出示)案例分析二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师: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三、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1、内涵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2、目的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小结:青少年既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一个好公民。
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教学内容:14。
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养健康文明的习惯,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知识与能力】1、懂得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区别,又相联系.2、我们既要增强法制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教学重点: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教学难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设境示标】展示情境: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连云港市的私家车拥有量增多,加之又开辟了许多条新公交线路,使得连云港的道路交通显得拥挤不堪.随之而来的交通堵塞也成为困扰市民的一大难题。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已开始实施,但还有许多车辆、行人仍然不遵守交通规则。
设疑导思:城市管理需要所公民的参与。
作为城市的小主人,请你为解决本市的交通问题给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展示目标能过适当的方式展示教学目标,如多媒体、学生朗读等。
三、正文部分1、道德规范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人们最基本的行为,促使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在是与非、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荣誉和耻辱等方面作出选择。
2、道德欣赏:居民李某,在打扫卫生时,把一双破旅游鞋扔了。
清洁工樊某觉得这双鞋补下还能穿,于是就捡回去.回家试鞋的时候,发现鞋里有一只袜子,拿来一看,里面竟有6张存折,共计人民币28700元.这位清洁工虽然每月只有300元钱的工资,家里经济状况很拮据,但他还是立即赶到当地派出所,在民警同志的协助下,把存折全部送还到失主的手中.读完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3、名言赏析这个世界惟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4、知识链接中华传统美德种类崇高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社会公德——助人为乐、扶贫帮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持家、邻里和睦请学生说说对这些传统美德的体会5、法律与道德的相同点法律与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
江苏省盱眙县八年级政治下册第5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盱眙县八年级政治下册第5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盱眙县八年级政治下册第5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2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14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二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学习目标了解法律道德关系,树立法治观念提高道德素质二、课前预习1.道德的作用?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使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做出选择和判断2。
法律和道德的区别①_________________不同(表现在道德通常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大多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律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不同(道德主要依靠__________,依靠人们的觉悟,来保证对它的遵守。
法律也依靠公民的自觉维护和遵守,但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不同(道德所约束的范围几乎涉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违反道德的思想和言行都会受到舆论的批评。
第十四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一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第二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懂得法律和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增强法治观念,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学习重点】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学习难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预习导学】1.由于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用来约束、调整人们为的社会规范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
2.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所以又常常把法律称为“国法”。
3.国家为了保证法律的实施,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迫使社会成员毫无例外地遵守法律,它主要是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4.法律最重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法律;约束人们最基本的行为,促使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在是与非、善与恶、正与偏私、荣誉与耻辱等方面作出选择和判断的行为规范是道德。
【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P39-42,总结法律具有哪些特征?(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2)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3、完成上表,并据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一般来说,在我国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也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2)在我国凡是违反道德的言行,也都违反了法律。
()4、在治理国家问题上,道德和法律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道德对法律说:“我调整的范围比你广,社会上的大小事情我都管得着,治理国家非我莫属。
”法律反驳道:“我的约束力比你强,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得归我管,在国家的治理中我才最重要。
”请谈谈你对这段“对话”的看法。
(1)在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社会主义法律的不足,支持和促进法律的实施和贯彻。
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教学内容:14.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养健康文明的习惯,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知识与能力】1、懂得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区别,又相联系。
2、我们既要增强法制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教学重点: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教学难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设境示标】展示情境: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连云港市的私家车拥有量增多,加之又开辟了许多条新公交线路,使得连云港的道路交通显得拥挤不堪。
随之而来的交通堵塞也成为困扰市民的一大难题。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已开始实施,但还有许多车辆、行人仍然不遵守交通规则。
设疑导思:城市管理需要所公民的参与。
作为城市的小主人,请你为解决本市的交通问题给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展示目标能过适当的方式展示教学目标,如多媒体、学生朗读等。
三、正文部分1、道德规范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人们最基本的行为,促使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在是与非、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荣誉和耻辱等方面作出选择。
2、道德欣赏:居民李某,在打扫卫生时,把一双破旅游鞋扔了。
清洁工樊某觉得这双鞋补下还能穿,于是就捡回去。
回家试鞋的时候,发现鞋里有一只袜子,拿来一看,里面竟有6张存折,共计人民币28700元。
这位清洁工虽然每月只有300元钱的工资,家里经济状况很拮据,但他还是立即赶到当地派出所,在民警同志的协助下,把存折全部送还到失主的手中。
读完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3、名言赏析这个世界惟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4、知识链接中华传统美德种类崇高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社会公德——助人为乐、扶贫帮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持家、邻里和睦请学生说说对这些传统美德的体会5、法律与道德的相同点法律与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郑家楼上住着一对舞迷夫妇,近段时间每晚都邀请同伴跳舞到深夜。
那咚嚓嚓的跺脚声震得顶灯直晃,更令人心烦的是摇滚乐每晚都吵到深夜,扰得四邻不安,也严重妨碍了马丽的学习及邻居的休息,邻居们已经多次与舞迷夫妇交涉,可他们就是不听。
不得已最后小郑将这对夫妇告上法庭,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小郑为什么要将这对夫妇告上法庭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
讲授新课:
分析上述案例,讨论下列问题:
(1)你如何评价舞迷夫妇的行为?(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
(2)邻居们多次与舞迷夫妇的交涉的过程中什么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发挥作用的?
(3)最终这件事得以顺利解决,你从中看到了道德和法律之间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分小组派代表发言。
(略)
通过讨论之后,请学生填表格:
学生填表,教师检查。
教师小结:法律和道德的区别主要有:以表现形式不同,二实现方式不同,三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二、法律和道德的联系
案例一:见书本。
分析: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能够清楚看到:凡法律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谴责的行为;凡法律要求、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倡导、赞扬的行为;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道德的要求。
这正说明了法律和道德之间除了区别之外,还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一,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教师小结:我国法律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并以各种形式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则予以确认,还对某些严重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予以约束和制裁。
案例二:见书本。
分析: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略。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
教师小结:法律是必要的。
它是治理国家、强制性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但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无法解决所以问题。
学生谈论,举例。
课堂小结: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同时提高社会的法制建设,同样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课外延伸:
关于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分组收集资料,我们将展开一场相关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