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8
天路主持人串词歌曲歌词朗诵词解说词歌曲《天路》选自韩红《感动》这张专辑。
《天路》是一首极富抒情性的歌曲,旋律特征十分鲜明,西藏风格典型突出。
下面是给大家的天路主持人串词,仅供参考。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一首激-情高昂的《天路》送给大家。
一路走来一路唱,好比那春江水,歌声悠悠满天飞,请欣赏歌伴舞《天路》。
一条天路,是洁白的哈达,连接起了北京和拉萨一条天路,是民族的希望,青稞酒更浓,酥油茶更香!一条天路,是七色的彩虹,神鹰展翅飞翔,把天堂带给人间!下面让我们欣赏,舞蹈,天路!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请欣赏xxxxxxxxxxx演唱《天路》,一条天路为雪域高原送去了安康,一条河流为江华人民带来了光明。
下面请欣赏小圩供电所***带来的《天路》,掌声欢迎!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精心创作诞生歌星无人接招xx年春天,北京著名曲作家印青和另一位词作家屈塬,来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时发现,铁路工人和藏族群众都把青藏铁路形象地称为“天路”。
一位叫拉姆的藏族老阿妈说:“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我们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来,我们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可以带我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走向北京。
”几天后歌曲《天路》创作出来了。
然而,当两位词曲作家问一些大牌歌星想不想首唱时,竟有不少歌星对其根本不感兴趣,还有人嫌演唱权太贵不愿买。
天路
-天路-
演唱:韩红
专辑:感动
作词:石顺义
作曲:印青
lrc制作:july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山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臧家儿女带来吉祥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在高
路不在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music)
黄昏我站在高高地山岗
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
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
青棵酒酥油茶
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
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
青棵酒酥油茶
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end)
以上就是关于天路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天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天路》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天路》的曲式结构、调式特点和歌词内容;3. 了解西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演唱《天路》;2. 能够分析并评价《天路》的艺术特色;3. 能够运用《天路》的创作手法进行音乐创作。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 增强对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认识;3. 提高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天路》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使学生了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
2.2 歌曲结构分析《天路》的曲式结构,包括前奏、主题、副歌等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组织形式。
2.3 歌词内容讲解《天路》的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4 调式特点分析《天路》的调式特点,包括五声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式的运用,提高学生对音乐调式的认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 收集有关西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图片和视频;2. 准备《天路》的乐谱和歌词。
3.2 课堂导入1. 播放西藏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西藏的自然美景和民俗风情;2. 引入《天路》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歌曲学唱1. 教唱《天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2. 分句教唱,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3. 合班演唱,提高学生的合唱效果。
3.4 歌曲分析1. 分析《天路》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组织形式;2. 分析《天路》的调式特点,提高学生对音乐调式的认识;3. 分析《天路》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美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演唱效果。
4.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对《天路》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
4.3 音乐创作评价学生运用《天路》的创作手法进行音乐创作的能力。
韩红天路笛子简谱及歌词《天路》笛子简谱《天路》歌词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天路》歌曲鉴赏《天路》是一首抒情性的歌曲,旋律特征鲜明,西藏风格典型突出,音乐素材简约凝炼。
作曲家并未照搬套用藏族民歌旋律,而是将骨干音调的高低长短重新排列组合,使人听上去新颖别致。
《天路》前奏第一小节的纯五度跳进音型,但是,印青连续在羽调式主音上方三度音和下方二度音作了短暂延留后,突然将五度音大跳至下方八度,再上行回落主音,显得更开阔、明亮又撼动人心。
这个制高点的设置,突破了歌曲创作的常规,而印青的处理犹如神山奇峰拔地而起。
在歌词摆字上也做了精心设计,十分巧妙地利用相同的节拍速度,形成不同的节奏语感的变化。
而乐句之间重复音的运用以及句头句尾起音落音的安排,无不体现作曲家的个性语言。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耐人寻味,前半句拉开与藏谣的距离,后半句又不露痕迹落叶归根。
(中国西藏网评)《天路》创作背景20__年,北京曲作家印青和另一位词作家屈塬,来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时发现,铁路工人和藏族群众都把青藏铁路形象地称为天路,歌曲《天路》由此创作出来。
20__年春节前,韩红出价10万元买下《天路》演唱权,接着请人编曲、配器,然后录音,最后成功进入了春晚。
天路教材分析:本文是北师大版第八册教材第10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新课文,在互联网上都找不到本文的原文,教学设计网上也只能找到一篇,是第一次被北师大版教材录用。
课文与其它文章不同,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屈塬作词、印青作曲、歌唱家韩红演唱的《天路》歌词,第二部分为‚[青藏铁路简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青藏铁路。
《天路》介绍了青藏铁路称为天路的原因。
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本部建设者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修筑了青藏铁路的故事。
字里行间饱含了对西部建设者们的歌颂与赞美。
旨在让学生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教学目标:1、认字11个,写字8个,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修筑之艰难,理解解‚天路‛的真正含义。
感悟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教学重难点:结合简介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
感悟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路?生:水泥路、柏油路、高速公路、石子路、泥巴路……师:孩子们真是见多识广,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的路。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它犹如一条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
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
(师指课题,生齐读。
)二、质疑: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天路指哪条路?‛‚这是一条怎样的路?‛‚为什么称这条路为天路?‛‚通过天路真能上天吗?‛‚天路是怎样修建的?‛‚天路在哪儿?‛……三、解决生字词:师:刚才孩子们读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些词语孩子们还读得不准确,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歌曲《天路》串词篇一:节目串词节目串词天路:青藏铁路犹如一条盘踞在雪域高原的巨龙,高高的山岗上,他承载着各族儿女欢聚的期望,青春的牧场中,他将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让歌声装上翅膀,让我们一起随着天路走进人间天堂!难忘的小学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小学学习生活中,会有许多令人难忘的人或事。
也许难忘的会是某位老师或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上对你的关心和帮助那一刻。
也许是某次有意义的活动让你既兴奋又开心的哪一刻。
也许是你初次带上红领巾向国旗敬队礼的那一刻。
也许是你听到了革命先烈为祖国为人民而牺牲的故事,感叹党和祖国伟大而光荣的那一刻。
而这些难忘的经历会是我们小学学习生活中美好的回忆。
接下来请欣赏音乐剧《难忘的小学生活》草原上的小骑手:花儿吐着金蕊,蝴蝶飞来枝头闹,苗苗跳起舞,点点头呀,弯弯腰!红红的花儿,青青的草,绿绿的柳枝,和我们一起在阳光下欢笑。
我们是草原上的小骑手,马儿驮着我们快乐地奔跑。
泥娃娃:有一个娃娃,眼睛不会眨,嘴巴不说话,他是谁呢?软软的泥,轻轻的捏一捏,便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它,这里面有我们多少的快乐和幻想啊,请欣赏幼儿园的舞蹈《泥娃娃》是呀!你看他们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思考的,感恩的,看书的,敬礼的多么可爱呀!我们生活大山里,常闻到泥土的芳香,在肥沃的泥土里茁壮成长。
你曾是金子一样闪光的姑娘,放牧于青青的山林间,沐浴于闪闪的湖水畔,请欣赏四年级为我们演唱的《阳光下的小卓玛》。
金色的孔雀多美丽,金色的梦想多神秘。
金色的阳光多灿烂,金色的童年多有趣。
金孔雀轻轻地跳,雪白的羽毛金光照,跟着孔雀一起跳,瞧,一群金孔雀来了。
请欣赏舞蹈幼儿园的舞蹈《金孔雀》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人,三位可爱的傣族姑娘跳出了她们的风采,舞出了她们的天真,是呀今天全世界的儿童们手牵手,心连心,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接下来请,,,,,罗:林佳丽,作为大山里的一名孩子,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东西呀?林:当然是我家的背篓了,它承载了我童年的所有的记忆。
四年级语文下册《天路》教案(精选5篇)《天路》教案1教材依据: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第十单元“路”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设计理念:2、少教多学:指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整合资料,融会贯通地开展互文学习。
3、大语文学习观: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引入丰富学习资料,指导学生整合、交流,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成果。
教材解析:《天路》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十单元“路”的第一篇主体课文,由两部分组成,前文是屈塬创作的《天路》歌词,后文是关于青藏铁路的简介内容,介绍了“天路”的名称来历、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修建青藏铁路的实际困难、修建过程中的突破性壮举和修建青藏铁路的重大意义。
前文作为一首诗歌,易于诵读展示,表达情感。
后文起补充说明作用,只有建立在理解事情前因后果和背景资料的情况下才能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两部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是指导学生分不同方面了解事物、借助资料理解文本的好教材。
生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能够在阅读时整体感知文本层次,对于诗歌学习兴趣很浓厚,诵读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能结合文字资料和生活实际入情入境地解读文本,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对于歌曲演唱兴趣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诗歌,结合文本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文中的背景资料了解关于青藏铁路的相关信息,在互文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结合“路”的主题,抓重点词句,探究青藏铁路修建的困难和重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天路”的含义。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阅读资料,整理和筛选信息,运用信息解读文本,提升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通过互文理解,把握主要主要内容,了解青藏铁路修建的难度和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文本语言的美感。
2、学习自主阅读资料,整理和筛选信息,运用信息解读文本。
教学难点:结合背景资料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困难、修建过程中的壮举及修建成功的意义。
歌曲《天路》听后感歌曲《天路》是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歌曲,这首歌曲有着独特的旋律和歌词,表达了藏族人民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文将对歌曲《天路》进行听后感分析。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歌曲《天路》听后感》,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歌曲《天路》听后感》篇1歌曲《天路》是一首由藏族歌手韩红演唱的歌曲,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是青藏铁路的建设,歌曲中的“天路”指的是青藏铁路,这条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时,我被它的旋律和歌词深深打动了。
歌曲开头的旋律非常悠扬,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仿佛把我带到了青藏高原上。
接着,韩红的歌声响起,她用真挚的情感唱出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
歌曲中的歌词也非常有意义,其中“一座座山峰耸立,一条条江河奔腾,一朵朵白云飘荡,一缕缕阳光照耀”,描绘了青藏高原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而“一条天路铺到山间,一辆辆火车飞奔,一座座电站矗立,一条条银线飞舞”,则表达了对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赞美之情。
总之,歌曲《天路》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歌曲,它通过独特的旋律和歌词,表达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
《歌曲《天路》听后感》篇2歌曲《天路》听后感:《天路》是一首由屈塬作词、印青作曲、韩红演唱的著名歌曲。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演唱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成为了中国音乐界的经典之作。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时,我被它的旋律所吸引。
歌曲开头的钢琴伴奏简洁而悠扬,仿佛引领着人们踏上一段遥远的旅程。
随着歌曲的进行,旋律逐渐变得更加激昂,歌曲达到了高潮。
这时,韩红的歌声更是充满了感情,让我不禁陶醉其中。
歌曲的歌词也是一大亮点。
它通过描绘一条通往天堂的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歌词中的“天路”不仅仅是一条具体的道路,更是一种信念和精神的象征。
《天路》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天路》的歌词内容,进一步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2.学生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
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其他艺术形式对歌曲进行诠释和表现,提高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
2.学唱《天路》,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初步感受藏族音乐风格。
【设计意图】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为下一步学唱新歌作好情感铺垫。
二、导入1.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五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民歌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
它们流传最广,数量最多,始终伴随着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
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藏族歌曲——《天路》。
2.请学生描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再由教师补充。
(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称为“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3.多媒体显示青藏高原风光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青藏高原,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很好的铺垫了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
三、新课教学1.聆听《天路》,整体把握藏族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感情气质。
2.分两部分唱。
3.在分段练习的基础上,完整演唱全曲,并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
(二段体)4.欣赏唱曲《天路》,让学生分析比较,更喜欢哪种形式的演唱,为什么?(演唱能将歌曲风格、特点完美地融为体现)5.分析促使藏族民歌音乐特点形成的因素:(1)分布区域及地理环境。
(2)生活特点及风俗习惯。
6.提问:除了用歌唱,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天路》?7.根据学生的建议,采用朗诵、舞蹈、器乐、歌唱相结合的形式,有表情地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逐步引导,层层递进的使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了解歌曲。
天路-孔子舞蹈作品赏析从舞蹈的微身体语言上来说,《天路》的编排可圈可点。
舞剧《天路》题材取自青藏铁路的修建。
历时48年的修建过程中,承载了汉藏两个民族、军民两个群体血肉相连的情感。
舞剧的开头与结尾在编舞上用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动作重复,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两竖排身着军装的战士们,肩扛铁轨,双手臂紧紧抱住肩膀上的铁轨,双腿半弯曲,接近马步的高度,在一个单一节奏的频率中一直重复行走。
编舞在这个段落上并没有展开,以一段舞的形式来表现修建铁路的艰难,而是选择了用一个单一动作在单一的节奏中不断重复。
这让我想起了德国著名的已故编舞家皮娜·鲍什,她的诸多作品中也有不少对单一动作不断重复的设计,这种动作的重复给予我们一种强烈力量的质感。
在舞剧《天路》中,这个单一动作的重复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动作质感的力量,更是将历时48年修建青藏铁路的艰难,用肢体语言诠释了出来。
而单一动作的一直重复又给所有观者一种持续性的视觉体验,也表现出在修建青藏铁路过程中遇到困难仍旧坚持不懈的态度。
一个动作重复所传递出来的内涵,强于一大段舞蹈所传递的内容。
尤其是在舞剧开头与结尾处的运用,更是道出了我们面对困难时勇于开拓的精神。
在演员们的真情演绎下,一幕幕沉重的画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除了单一动作的细节,编导在舞蹈语言的创作上也尽可能地贴近生活,为每个人物、每种情绪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符合内心状态的舞蹈动作,让观者能够切身感受到角色在舞台上经历的内心挣扎、喜悦与痛苦。
《天路》还涉及到大量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的特点是颤膝,如同新疆舞中的绕腕儿、蒙古舞中的碎肩一样,该动作是藏舞中的符号性动律。
在舞剧《天路》大量的藏舞段落中,这一膝盖的动作动律清晰可见,比如全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帽子舞片段,挥洒自如,极具感染力。
从微身体语言视角来分析,颤膝的动律体现了藏族人民面对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依旧勤劳勇敢且通过劳动改善生活的精神状态。
所以在大量的藏族舞中,尤其是在关于劳动时的舞蹈动作中,有很多双腿膝盖的动作,也是颤膝,这是生动而真实的舞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