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配合西药治疗感冒60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92.05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推拿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例背景患者:张某,男,45岁,公司职员。
主诉: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持续时间约两周。
现病史:患者两周前因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出现颈肩部酸痛,逐渐加重,影响睡眠和日常工作。
既往史:无特殊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颈肩部肌肉紧张,颈部活动受限,压痛点明显。
辅助检查:X光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无明显骨折或脱位。
二、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颈椎病。
三、治疗方案1. 推拿治疗:采用中医推拿手法,重点在颈肩部进行放松和疏通,包括拿法、揉法、捏法和摇法等。
2. 穴位刺激:选取风池、肩井、天宗等穴位进行点按,以增强疗效。
3. 药物治疗:配合使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中药。
4. 生活指导:建议患者调整工作姿势,定时进行颈肩部放松运动。
四、治疗过程1. 首次治疗:患者接受推拿治疗后,颈肩部疼痛有所缓解,肌肉紧张度降低。
2. 治疗一周后:患者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增大。
3. 治疗两周后:患者颈肩部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自如,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五、疗效评估经过两周的中医推拿治疗,患者颈椎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治疗前后的X光片对比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有所恢复。
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指标均表明治疗效果良好。
六、讨论1. 中医推拿治疗颈椎病的原理是通过手法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的目的。
2. 穴位刺激是中医推拿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增强治疗效果。
3. 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是中医治疗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提高疗效和预防疾病复发。
七、结论本案例表明,中医推拿治疗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推拿手法、穴位刺激、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中医推拿案例分析报告的范文,实际案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
感冒发烧推拿按摩方法感冒发烧是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
除了及时就医,适当的推拿按摩也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下面是一些可以使用的推拿按摩方法:1. 额头按摩:用食指和中指在额头上方的穴位上轻轻按压,并以顺时针方向做小圆圈按摩。
这可以缓解头痛和发热的感觉。
2. 头部揉捏:用双手的手指均匀地揉捏头部的皮肤,从额头开始,以螺旋状往后揉捏。
这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不适。
3. 肩颈按摩:用手指或拇指按摩肩膀和颈部的肌肉,采用轻柔的长按和轻轻拍打,可以减轻肩颈的疼痛和紧张感。
4. 胸部敲打:用手掌轻轻敲打胸部,从左侧开始往右侧继续敲打,然后往下打到胸骨。
这可以激活肺部,促进呼吸顺畅,并缓解鼻塞和咳嗽。
5. 背部推拿:用双手的掌心沿着背部的两侧往下推,力度要适中。
这可以促进背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背部不适。
6. 腹部按摩:用双手的手指以顺时针方向在腹部轻轻揉捏,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腹部不适和消化问题。
7. 手臂按摩:用双手的手指从手腕开始,沿手臂逐渐向上按摩,然后往回按摩至手腕。
这可以促进手臂的血液循环,减轻手臂酸痛和乏力感。
8. 足底按摩:用手指或手掌按摩足底的穴位,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拿按摩时要掌握力度和频率,以免造成不适。
如果感到疼痛或不舒服,应停止按摩并就医。
此外,在按摩前可以使用温水对身体进行热敷,以帮助放松肌肉和打开毛孔。
需要提醒的是,推拿按摩只是辅助疗法,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感冒发烧症状持续严重或有其他严重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合理饮食,有助于身体康复。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推拿按摩方法,但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推拿按摩。
小儿推拿助长案例介绍在中医理论中,推拿是一种独特的疗法,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循环,调理脏腑功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对于小儿来说,推拿不仅可以缓解常见症状,还可以帮助他们的身体发育和成长。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小儿推拿助长的案例,探讨推拿在儿童中的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增强免疫力小明是一个经常生病的孩子,他总是感冒、发烧,身体抵抗力很低。
他的父母带他来到推拿师的诊所寻求帮助。
经过仔细的观察和诊断,推拿师发现小明的气血循环不畅,脾胃功能较弱。
于是他开始对小明进行推拿治疗。
推拿方法推拿师采用了脐法和穴位按摩两种推拿方法来增强小明的免疫力。
脐法是指通过按摩脐周的穴位来调理全身的气血循环;穴位按摩则是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激活相关的经络和脏腑器官。
治疗效果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后,小明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平衡,感冒和发烧的次数明显减少。
他的父母也观察到他精神焕发,食欲好转,体重也有所增加。
小明的免疫力得到了提高,他不再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的侵袭。
案例二:促进生长发育小芳是一个瘦小的女孩,她的父母担心她的身高跟不上同龄孩子。
他们听说推拿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于是带着小芳来到推拿师的诊所。
推拿方法推拿师根据小芳的体质特点和生长发育的需求,采用了拉伸和拨筋的推拿方法。
拉伸是指通过柔软的手法,帮助小芳拉伸韧带和肌肉,增加骨骼的生长空间;拨筋则是通过按摩和推拿特定的穴位来激活关键的生长激素。
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拿治疗后,小芳的体重和身高均有所增加。
她的身体比以前更加强壮,体形也更加匀称。
小芳的父母非常高兴地看到她的变化,他们觉得推拿对于促进生长发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案例三:缓解注意力不集中小刚是一个六岁的男孩,他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分不清主次。
他的家长希望通过推拿来缓解他的注意力问题,并提高他的学习效果。
推拿方法推拿师采用了按摩头部、背部和耳朵的推拿方法来缓解小刚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头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大脑的紧张状态;背部按摩可以放松肌肉,缓解背部的僵硬感;耳朵按摩则可以刺激和平衡耳朵周围的经络和穴位。
妇幼健康小儿推拿用于小儿咳嗽风寒犯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王翔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推拿用于小儿咳嗽风寒犯肺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风寒犯肺型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
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推拿。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中医症候积分和血清指标。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和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喘息、发热和咳痰中医证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降钙素原(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小儿推拿用于风寒犯肺咳嗽患儿效果显著,可抑制机体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症状,促进患儿恢复健康。
关键词:咳嗽;风寒犯肺;小儿推拿;MCP-1;PCT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多发于冬、春两季。
儿童由于肺部尚未发育完善,为咳嗽的高发人群[1~2]。
若未对进行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可致病情加重,并逐渐演变为慢性咳嗽,严重干扰患儿的生长发育,降低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咳嗽主要采用消炎、化痰、镇咳等方式,但效果不佳[3~4]。
中医治疗咳嗽主要为辨证论治,按患儿的症状可将咳嗽的病因分为风寒犯肺、风热感冒、风噪感冒、痰浊内蕴、阴虚肺燥等。
其中,风寒犯肺较为常见,主要指患儿体阳气不足、正气虚弱,且遭受风寒之邪侵及肺脏,导致咳嗽[5]。
中医在风寒犯肺咳嗽患儿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其中推拿可通过刺激体表穴位,调节对应的神经及内脏功能,发挥改善病情的作用[6~7]。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儿推拿用于小儿咳嗽风寒犯肺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风寒犯肺型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
中医内科学如何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内科疾病在中医内科学的领域中,推拿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它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内科疾病的目的。
推拿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气血理论。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脏腑与体表的经络、穴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推拿刺激体表的穴位和经络,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疏通经络的阻滞,从而恢复脏腑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推拿疗法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例如,对于感冒患者,可以通过按摩风池、大椎、风门等穴位,以疏风解表、宣肺散寒。
按摩的手法可以采用揉法、按法、推法等,力度适中,以患者感到酸胀但能耐受为宜。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推拿疗法也有出色的表现。
像消化不良、胃痛、胃胀、腹泻等常见问题,都可以尝试推拿治疗。
比如,对于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按摩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手法上,可以运用摩法、揉法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对于胃痛的患者,则可以重点按压内关、公孙等穴位,以理气和胃、止痛解痉。
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推拿疗法虽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但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通过按摩涌泉、太冲、曲池等穴位,可以起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
对于冠心病患者,按摩内关穴可以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的发作。
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糖尿病,推拿疗法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对病情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按摩胰俞、脾俞、肾俞等穴位,可以增强脏腑功能,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同时,配合腹部的按摩,有助于改善代谢功能。
在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内科疾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患者,手法应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推拿疗法可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以提高疗效。
推拿师心得体会在我成为一名推拿师的路上,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从中收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是无可比拟的。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这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深地理解到,成为一名优秀的推拿师,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更需要耐心和同理心。
推拿是一种需要细心和耐心的技术,每一次的推拿都像是在和患者的身体对话,需要理解他们的需求,感受他们的疼痛,然后通过手法去缓解他们的不适。
这就需要我们推拿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其次,我认识到,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是提升技能的关键。
推拿是一门需要不断精进的技艺,不仅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和提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最后,我体会到,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推拿师的必备条件。
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员,我们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关心他们的感受,以真诚的服务态度去帮助他们。
我们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总的来说,成为一名推拿师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的身体和心灵,也让我更深刻地体验到了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保持对推拿的热爱和执着,用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推拿的魅力。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调节小儿体内的气血循环和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小儿推拿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小儿推拿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小儿推拿疾病谱研究就是对这一领域的重要探索,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以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小儿推拿是一种基于中医学理论,通过按摩小儿身体的特定穴位和经络,以调节小儿体内的气血循环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的中医外治法。
小儿推拿疾病谱是指应用小儿推拿方法治疗的疾病集合,包括常见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
小儿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1例感冒后咳嗽患儿的护理一、疾病概述感冒后咳嗽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病症。
小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感冒后,呼吸道黏膜受到病原体侵袭,虽然感冒的其他症状如发热、流涕等可能逐渐缓解,但咳嗽症状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种咳嗽可能会影响小儿的日常生活,如睡眠、进食等。
而且,若咳嗽经久不愈,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疾病,对小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1)感染因素①病毒感染: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
这些病毒入侵小儿呼吸道后,会破坏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导致黏膜下神经末梢暴露,从而引起咳嗽反射。
即使病毒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呼吸道黏膜的修复也需要时间,在此期间就容易出现咳嗽症状。
②细菌感染:部分感冒后咳嗽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细菌在呼吸道内繁殖,释放毒素,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咳嗽。
(2)过敏因素小儿本身可能属于过敏体质,感冒期间,呼吸道黏膜处于高敏状态。
此时,外界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加重呼吸道黏膜的炎症,使咳嗽症状持续或加重。
(3)环境因素①空气污染:现代社会中,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如雾霾中的有害颗粒、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小儿吸入这些污染物质后,会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在感冒后更容易引发咳嗽。
②室内环境:室内空气干燥、温度不适宜或通风不良等情况,也不利于呼吸道黏膜的恢复,可能促使咳嗽症状持续。
2. 发病机制当病原体入侵小儿呼吸道时,首先激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
免疫系统释放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这些炎症介质会使呼吸道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黏膜充血、水肿。
同时,黏液分泌细胞会分泌大量黏液,以清除病原体。
这些病理变化刺激呼吸道的咳嗽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导至咳嗽中枢,再由咳嗽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发出指令,引起咳嗽动作。
儿童感冒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疗效评估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由病毒感染引起。
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在儿童感冒的治疗中各有侧重,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介绍儿童感冒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一、中医治疗方案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针对儿童感冒,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和中医针灸疗法。
1. 中药治疗中药以其独特的药性和较少的副作用受到广大儿童家长的喜爱。
在治疗儿童感冒时,中医常选用具有解表散寒、疏风解表和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药材。
常见的中药方剂包括葛根汤、银翘散、板蓝根等,这些方剂有助于舒缓儿童感冒引起的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2. 中医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体内的气血流通,改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儿童感冒的治愈率。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温针、艾灸和耳穴贴压疗法等。
这些疗法具有疏风解表、祛湿解毒和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缩短儿童感冒的病程,同时减轻病情。
二、西医治疗方案西医治疗儿童感冒注重对症治疗,针对感冒症状进行药物干预。
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常规药物治疗和病毒抑制剂治疗。
1. 常规药物治疗西医常用的感冒常用药物包括退烧药、抗感冒药和抗生素等。
这些药物能够缓解儿童感冒引起的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等,并减轻不适感。
然而,对于病毒引起的感冒,抗生素并不起作用,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正确使用。
2. 病毒抑制剂治疗病毒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
常见的病毒抑制剂包括奥司他韦和达菲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缩短病程,并减轻感冒引起的症状。
然而,病毒抑制剂只适用于流感病毒感染,对其他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差。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是一种综合利用中医和西医优势的治疗方法,其疗效值得评估和验证。
根据相关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感冒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首先,中医的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能够缓解儿童感冒的症状,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巧用按摩方法治疗宝宝感冒和发烧最近天气很是反常,很多宝宝们都在一热一凉中都得了感冒。
我们家雨欣也不幸的中招了(其实,感冒对孩子来说不全是坏事情,可以调动激发自己的免疫细胞,完善免疫功能)。
这一次的感冒也是雨欣小朋友经历的最厉害的一次了,毫不夸张的说,因为以前小家伙感冒基本都是我上午处理,下午就好的,不超过两天的(除了有一次咳嗽以外)。
这次的感冒属于明显的风热感冒,典型的症状:流黄浊涕,明显全身汗多,咳嗽有痰(因为小咳不出来,看不出颜色),舌尖红,人比较作了点,(如果不顺着,她总是要和大人有一番博弈,以哭喊为要挟手段,又不是太原则性的问题,作为妈妈很没办法,当时没有考虑是因为生病的原因,只是以为叛逆期来了。
这两天好了,才又恢复比较乖顺的本性,呵呵)。
这次生病的时间足足有6天,每天我是在宝宝睡着以后,给宝宝做的全套的按摩(宝宝睡着以后很容易配合,建议那些在雨欣这个年龄段不太懂得配合的妈妈们,都可以再宝宝入睡后按摩)。
判断这次风热感冒,我发觉宝宝本身内火也大,一上来,那黄鼻涕流的多得吓人。
我第一天的方案,基本就是:外感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这四大手法,无论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都可以用,效果很好的,平时如果是感冒高发季节,也可以帮宝宝按摩,有预防感冒的作用)黄涕多加迎香穴(宝宝不是很配合),我远端取穴按合谷和曲池。
清肝经、清心经、清肺经、补脾经、补肾经、揉肾顶;(清心、肺、肝经主要是清上焦热,补脾经主要是脾为肺之母,可以以此帮助补益肺气,补肾经,主要是调动肾水,以滋阴清热;揉肾顶,固表止汗手心比较热加按揉内劳宫、按揉小天心;然后退六腑300次,推三关100次,以平衡阴阳。
最后捏脊,并按揉肺俞、风门。
第一天处理完,宝宝的鼻涕明显少了很多,汗也少了点。
可是下午出去玩,回来以后鼻涕又回来了。
之后几天又出现咳嗽的现象,我又加了治疗咳嗽的手法,有开璇玑,揉膻中穴,分推肩胛骨,按揉掌小横纹,运内八卦,按揉丰隆穴。
中医刮痧与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感冒的效果比较一、研究背景1.1 感冒的普遍性与治疗方法的多样性感冒,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病,实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健康挑战之一。
它不分季节、不分人群,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感冒带来的不适。
从轻微的咳嗽、流涕到高热不退、全身酸痛,感冒的症状多种多样,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面对这一普遍问题,医学界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西医药物治疗。
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等,这些药物在缓解感冒症状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对传统医学价值的重新认识,中医刮痧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也逐渐受到关注。
1.2 中医刮痧的独特魅力中医刮痧,这一古老的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在治疗感冒等疾病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它通过特定的刮痧工具,在皮肤表面进行反复刮动,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目的。
对于感冒而言,刮痧能够迅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病毒排出,从而缓解感冒症状。
更重要的是,刮痧疗法避免了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为那些对药物敏感或不愿服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二、研究目的2.1 探索中医刮痧与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感冒的新途径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将中医刮痧与西医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新途径。
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和严谨的数据分析,验证这种联合疗法在治疗感冒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具体而言,我们将观察刮痧与药物联合使用后,患者感冒症状的改善情况、病程的缩短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指标,以评估其综合疗效。
2.2 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在治疗感冒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如果中医刮痧与西医药物联合疗法被证实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那么它将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感冒的一种重要手段。
这也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他疾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核心观点一:中医刮痧与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感冒的理论基础3.1 中医理论视角下的感冒与刮痧疗法中医认为,感冒是外邪侵袭人体所致,主要表现为肺卫失和、腠理不固等症状。
一、案例例1:李某,女,2岁,于1991年12月6日诊。
主诉:咳嗽4天。
病史:患儿4天前洗澡后开始咳嗽,鼻塞、流清涕,喉中痰鸣、纳食减少、夜寐不安。
家长喂服强力银翘片、止咳糖浆无效,来我院就诊。
查:患儿咳嗽有痰,流清涕,咽部稍红,肺部呼吸音粗糙,指纹色红。
辩证:风寒外感,肺失清肃。
治以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处方:运内八卦10分钟,揉二扇门100次,推三关100次,开天门30次,推坎宫30次,揉太阳30次,揉迎香30次,揉乳根30次、揉乳旁30次,揉膻(tán)中50次,摩腹5分钟,按揉足三里50次、揉肺腧(shù)50次,捏脊3次。
方义: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揉迎香宣肺气、通鼻窍;揉乳根、乳旁、膻中、肺腧宣肺止咳化痰;揉二扇门、推三关发汗解表;运内八卦宽胸理气、行滞消食;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健脾助运,强健体质,增强小儿抵抗力。
1次/天,2次后诸症好转,5次后症状消失。
例2:陈某,女,5岁,于1998年3月2日诊。
主诉:咳嗽2个月。
病史:患儿素体虚弱,食欲不振,形体消瘦。
2个月前因受寒开始咳嗽,曾服西药对症治疗无显效,咳嗽缠绵难愈,来我院就诊。
查:神疲乏力,面色白,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肺部可闻干、湿性罗音,指纹色红。
辩证:肺脾气虚、痰湿内盛。
治以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处方:运内八卦10分钟,补脾经100次,补肺经100次,推小横纹100次,揉掌小横纹100次、揉天突10次,揉乳根30次,揉乳旁30次,揉膻中50次,揉中脘(wǎn)100次,摩腹5分钟,按揉足三里50次,揉丰隆50次,擦肺腧(shù)以透热为度,捏脊3次。
方义:补脾经、补肺经补脾肺气虚;揉天突、乳根、乳旁、膻中,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运内八卦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健脾益气、除湿化痰、强壮身体;揉丰隆化痰祛湿;擦肺腧补益气;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治疗肺部干、湿性罗音。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全文电子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论文征稿《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注册的正式公开出版物。
本杂志是由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中医药局主管主办,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等协办的国家级优秀医学科技期刊。
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现为旬刊,每月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3期。
本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1879,国内统一刊号:CN44-1667/R ,邮发代号:46-114,国外发行号:①DK4406,②DM6621。
为了进一步扩大本杂志的影响力,给广大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及康复医学工作者创建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本杂志是各级人事部门评定各级职称和科研成果的有效认定期刊。
一、开设栏目: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论坛、综述、内外妇儿科临床与康复、骨科临床与康复、肿瘤临床与康复、康复教育与管理、学科建设、康复与护理、中西医结合、按摩与推拿、医药研究与检验等栏目。
二、征稿范围1.有关按摩、推拿及康复医学的临床研究、学术动态、医疗护理方面的论文。
2.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及民族医药等方面的临床、教学和科研成果或学术论著。
3.临床实践中的新技术、临床经验介绍及新药物研究。
4.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临床报道、学术探讨或实验研究。
5.医疗护理技术或方法以及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论文。
6.有关医药研究、检查诊断、影像检验方面的论文。
中医药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研究现状摘要:感冒是小儿常见的外感疾病,其证型热多于寒,西药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及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专科特色及优势。
本文将总结近年来行之有效的中医内、外治法,进一步为临床医生治疗小儿风热感冒拓展思路,提高疗效。
关键词:风热感冒中医儿科学1.概述《颅囟经》指出“小儿为纯阳之体”,刘完素在《宣明论方·小儿科论》中亦指出“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而风寒类的邪气易里化热[1];故临床上小儿感冒以风热感冒较为常见。
中医以辛凉解表为基本原则,在治疗本病上具有一定优势,不仅能够缓解小儿的临床症状,阻断疾病的传变,且不良反应少,不伤小儿正气,值得临床推广。
2.中医药内治法治疗风热感冒2.1方药治疗小儿风热感冒孔令霞等[2]研究认为清热导滞汤对挟滞类型的风热感冒有显著疗效,临床选用90例患儿总有效率为96.7%;安承先[3]研究认为金鱼柴胡汤对小儿风热感冒疗效显著,设临床实验30例,以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胡香玉等[4]研究认为六味解毒饮是治疗儿童风热感冒的有效试剂,临床选用患儿165例,以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为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73.3%与52.1%。
2.2中成药治疗小儿风热感冒中成药相较于方药有便于管理、有科学的规范标准为依据等优点,现阶段被广大医者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小儿风热感冒的治疗。
范建卫[5]选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对小儿风热感冒进行治疗,临床试验选用病患55 例,给予银黄颗粒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86. 79%和61. 54%;杨坤[6]研究认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治疗小儿风热感冒效果显著,设临床实验40例,以口服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为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0%;石玲婷等[7]研究认为小儿解表口服液对小儿风热有一定疗效,设临床实验60例,以口服予口服利巴韦林颗粒、罗红霉素分散片为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54%和53%;张国宁等[8]研究认为小儿清热宁具有清热解毒之效临床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疗效满意,设临床实验311例,以口服抗病毒药为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和91.4%;张辉等[9]研究认为山腊梅叶颗粒治疗小儿风热感冒有较好的疗效,选用风热感冒患儿89例进行临床实验,总有效率为96.63%;胡燕芹等[10]研究认为藏药安儿宁颗粒对于小儿风热感冒治疗效果显著,临床选用患儿240例,总有效率为32%;陈柏兴等[11]认为抗感颗粒对小儿风热感冒有显著疗效,临床选用患儿30例,以口服头孢克洛粒为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5%与88%;2.3单味药物对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疗效研究铁丹[12]研究认为大黄一味通便泄热在小儿风热感冒的治疗过程中可以缩短退热时间,临床实验选用80例,拟方银翘散加减,治疗组加大黄,结果显示退热时间缩短24h;徐凌等[13]研究认为鲜品鱼腥草治疗儿童风热感冒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能够有效提高患儿预后效果, 改善咳嗽及体温等症状,临床选用患儿25例,采用银翘散及干鱼腥草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与72.00%。
推拿配合敷脐法治疗婴幼儿风热感冒夹滞的临床研究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卫生院2湖北襄阳 441111摘要:目的:研究推拿配合敷脐法治疗婴幼儿风热感冒夹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 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风热感冒夹滞症的婴幼儿 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
对照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敷脐疗法。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推拿配合敷脐疗法对婴幼儿风热感冒夹滞症状进行治疗具有更显著的结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推拿,敷脐疗法,婴幼儿,风热感冒夹滞症临床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在中医范畴属于风热感冒症状,中医治疗风热感冒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因为在出现风热感冒夹滞症状时往往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相关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同时,婴幼儿具有服药困难,依从性差的重要特点,而治疗风热感冒夹滞症的中药多以苦寒清热之品为主,因此在对婴幼儿进行中药用药时更显困难,而采用推拿配合敷脐法治疗风热感冒夹滞症的婴幼儿有效规避了上述缺陷,具有更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研究将探索推拿配合敷脐法治疗婴幼儿风热感冒夹滞症的临床效果,详情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风热感冒夹滞症的婴幼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相关标准:具体标准为思儿出现发热、风寒、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等临床症状,此外还伴有脘腹胀满、不思乳食、口气臭秽、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状。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第七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细菌感染者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