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00吨年PVC悬浮聚合工艺设计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71.85 KB
- 文档页数:25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浅析作者:桑潇来源:《商情》2016年第31期【摘要】本文讲述了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目前状况,包括原料路线、工艺设备、聚合方法等。
还介绍了悬浮法生产PVC树脂工聚合机理。
【关键词】聚氯乙烯悬浮法单体1、国内外 pvc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聚氯乙烯( PVC)是五大热塑性合成树脂之一,塑料制品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品种之一。
可通过模压、层合、注塑、挤塑、压延、吹塑中空等方式进行加工,而且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和难燃性等特点,以其低廉的价格和非常突出的性能而广泛地用于生产板材、门窗、管道和阀门等硬制品,也用于生产人造革、薄膜、电线电缆等软制品。
近年来,尽管在发达国家受到来自环保等多方面的压力,但世界对的总需求量仍出现稳定的增长态势。
我国聚氯乙烯(PVC)工业起步于50年代,仅次于酚醛树脂是最早工业化生产的热塑性树脂,第一个PVC装置于1958年在锦西化工厂建成投产,生产能力为3000吨/年。
此后全国各地的PVC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到目前为止,我国有PVC树脂生产企业80余家,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总生产能力达220万吨/年。
2、单体合成工艺路线2. 1乙炔路线原料为来自电石水解产生的乙炔和氯化氢气体,在催化剂氧化汞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氯乙烯。
具体工艺为:从乙炔发生器来的乙炔气经水洗一塔温度降至35℃以下,在保证乙炔气柜至一定高度时,进入升压机组加压至80kpa·G左右,加压后的乙炔气先进入水洗二塔深度降温至10℃以下,再进入硫酸清净塔中除去粗乙炔气中的S、P等杂质。
最后进入中和塔中和过多的酸性气体,处理后的乙炔气经塔顶除雾器除去饱和水分,制得纯度达98.5%以上,不含S、P的合格精制乙炔气送氯乙烯合成工序。
乙炔法路线VCM 工业化方法,设备工艺简单,但耗电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该方法在国外基本上已经被淘汰,由于我国具有丰富廉价的煤炭资源,因此用煤炭和石灰石生成碳化钙电石、然后电石加水生成乙炔的生产路线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我国的VCM 生产目前仍以乙炔法工艺路线为主[2]。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工艺流程
加入无离子水和悬浮剂:向聚合釜中加入无离子水和悬浮剂。
加入引发剂:加入引发剂后密封聚合釜。
真空脱除釜内空气和溶于物料中的氧:真空脱除釜内空气和溶于物料中的氧。
加入单体氯乙烯:然后加入单体氯乙烯。
升温、搅拌:开始升温、搅拌。
维持温度在50℃左右,压力0.88~1.22MPa:反应开始后维持温度在50℃左右,压力0.88~1.22MPa。
降压:当转化率达到70%左右开始降压。
停止反应:在压力降至0.13~0.48MPa时即可停止反应。
加入终止剂:当釜内单体转化率达到85%以上,这时釜内聚合压力为0.5 MPa,由计量泵向釜内加入一定量的终止剂。
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经自压回收: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经自压回收后,当压力降至2.9 Kpa时。
进行真空回收:将釜内浆料升温至70℃左右,进行真空回收,真空度为500 mmHg~550mmHg,最后浆料中的氯乙烯含量在700μg/g。
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要点聚氯乙烯(简称PVC)是世界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世界产量及消费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丙烯。
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抗化学药品性能、耐腐蚀性和耐燃性,制品被广泛应用于薄膜、人造革、电缆料、泡沫制品和管、板、型材等。
工业生产PVC通过悬浮、乳液、本体和溶液四种聚合方法,其中以悬浮法工艺最为成熟,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应用领域宽,是生产PVC树脂的主要方法。
工艺条件控制对PVC树脂的颗粒形态有着重要影响,并直接影响产品的加工性能。
自2009年7月份参加工作以来我有幸被分配到国内生产聚氯乙烯工艺最为先进的2#聚氯乙烯装置学习,在这一年的工作中,理论与实践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结合我所在的岗位实际,对本岗位工艺条件的认识及所存在问题的建议总结如下。
一、工艺控制方面1.聚合釜搅拌聚合釜搅拌除在聚合过程中对悬浮体系起到均匀传热的作用外,还影响PVC 树脂的颗粒形态,主要是粒径大小及分布,孔隙率等,并与分散剂体系共同起调节作用。
聚合釜过程中单体受到搅拌器剪切力作用被打碎为带条状,再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状小液滴。
搅拌强度的增加,使小液滴受到的剪切力作用更强,从而形成的树脂的平均粒径减小,不仅耗电量多,树脂中易产生并粒现象且粒径分布太宽;搅拌转速太低,反应传热系数小,易爆聚,树脂颗粒大,即使分散剂用量大效果也不理想,易产生黑黄点多。
研究表明,PVC树脂平均粒径与搅拌转速的关系曲线为马鞍形。
生产中还可通过适当改变搅拌器形式与叶片数目、搅拌器直径及与釜底距离等参数满足对不同树脂颗粒大小需要。
我们所使用的两条生产线的聚合釜是目前世界较为先进的大型聚合釜,在工艺上克服了小釜产出的树脂质量不稳定的缺陷,树脂之间的差异减小,质量上更加均匀和稳定。
大型聚合釜的搅拌按照生产不同阶段的需要,按照最佳条件,在喷涂、加料、聚合、放料回收各阶段都在DCS系统中设定好,中控操作人员只要及时关注搅拌电流及转速有无异常,保证搅拌的正常工作。
工艺说明——悬浮法聚氯乙烯上述每釜反应的测量什的小时平均值,小时平均反应速率和热释放数据都需贮存到计算机内,并通过计算机打印出来,这些数据应做为每釜反应的原始记录存档。
1.9.7 压力测定和聚合手动卸压在通向聚合釜顶部的注入水管道上有三个压力传感器,用来监测聚合釜的压力。
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是用来监测真空度的,其量程为从全真空到0.7kg/cm2(表压)。
这块表在聚合单体回收的最后阶段和在打开釜盖后抽真空时,可用来监视釜内真空度。
第二个压力传感器,用于监视聚合反应期间的聚合釜压力,其量程为7.0~13kg/cm2(表压)。
这个压力量程是聚合压力变化的范围。
可在控制室内的压力指示器上给定设定点。
当聚合压力超过这个设定点时,报警器就会报警。
第三个压力传感器,用来监视那些较高的压力,其量程为0~18kg/cm2(表压)。
这部表是接在釜自动卸压管道上的压力调节器上。
在手动卸压管道上的那个压力调节阀的设定值比聚合釜减压阀的设定值要低。
当情况紧迫时,操作人员即可打开这个压力调节器的顶阀开关,将釜中的压力放入大气,使压力控制在设定点压力上。
1.10 ATSC终止剂系统1.10.1 前言本装置中采用两个终止系统,达到两个不同的目的,并使用不同的终止剂。
丙酮缩氨基硫脲(ATSC)是一种常规终止剂,它与残留的引发剂反应,有效地破坏这些残留的引发剂。
在紧急事故时,及在正常的情况下,最好能首先使用ATSC。
氧化氮(如前面所述)是一种紧急事故终止剂,只有当万不得已时才能使用。
氧化氮可与活性自由基相结合,生成不活泼的化合物。
但是,由于这种终止剂不能与非离子型引发剂反应,因此无法保证在一段时间后不重新进行反应。
要先将ATSC与碱液和无离子水混合,制备成溶液,然后,当反应达到预定的终止时间时,从聚合釜的顶部打入釜内。
ATSC这种化学药品的毒性很强,在使用非溶液形态的ATSC时,必须要小心。
1.10.2 ATSC终止剂的配制与使用ATSC是在一个带有搅拌的不锈钢密闭罐TK—7C中配制,该罐的顶部有一个排气管,通入大气。
绪论 (3)1.1聚氯乙烯概述 (3)1.2聚氯乙烯应用,改性与发展 (4)1.2.1 PVC性能及应用 (4)1.3 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 (7)1.3.1 悬浮法 (8)1.3.2 乳液聚合法 (9)1.4 悬浮聚合的反应设备 (10)1.5 国内外聚合釜技术的发展历程 (11)第一章聚氯乙烯聚合装置设计 (14)1.1设计任务书 (14)1.1.1设计任务 (14)第二章物料衡算 (15)2 聚合釜物料衡算 (15)2.1 物料衡算的计算依据 (15)2.2 聚合釜物料衡算 (16)第三章反应釜及其配件 (17)3.1 釜的内径和高度[5] (17)3.2 封头的设计 (18)3.3 内筒体和内筒体封头壁厚 (19)3.4 夹套的设计[8] (19)3.4.1 夹套的直径 (20)3.4.2 夹套的高度 (20)3.4.3 夹套的厚度 (20)3.4.4 夹套封头及其厚度[6] (21)3.4.5 传热面积的计算 (22)3.5 人孔的设置 (23)3.6 视镜的设计[6] (23)3.7 法兰的设计 (24)3.8 支座的选择 (24)第四章生产周期 (25)4.1 聚合反应时间的计算 (25)4.1.1 速率常数的计算: (26)4.1.2 引发剂浓度的计算 (27)4.1.3 聚合时间的计算 (27)4.2 辅助时间的计算 (28)4.2.1 加热时间 (28)4.3 生产周期 (29)第五章搅拌设备 (29)5.1 搅拌桨叶宽度及层数的选取[13] (30)5.2 挡板 (30)5.3 桨叶叶轮转速 (30)5.4 搅拌功率 (31)5.5 搅拌轴直径的计算与校核 (33)5.5.1 搅拌轴直径[15] (33)5.6 搅拌系统的传动装置 (33)5.6.1 减速机的选择[16] (33)5.6.2 密封装置的选择 (34)5.6.3 电机功率N e的计算 (35)5.6.4 传动装置的选择 (35)第六章泵和管道 (35)6.1 进出料泵的选择 (35)6.2 管的选择 (36)6.2.1 加水管的选择 (36)6.2.2 加料管的选择 (37)6.2.3 出料管的选择 (37)第七章热量衡算 (37)7.1 反应热量计算 (37)7.2 传热面积的校核: (38)参考文献 (40)心得体会 (41)一.设计题目: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釜的设计二.设计任务:1.主要原料名称:氯乙烯(99.98%),去离子水,过氧化二碳酸二基己酯,偶氮二异丁腈,聚乙烯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分散剂,其他助剂。
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流程英文回答: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olyvinyl Chloride (PVC)。
Raw Materials:Vinyl chloride monomer (VCM)。
Water.Suspending agent (e.g., polyvinyl alcohol, methylcellulose)。
Initiator (e.g., azo compounds, peroxides)。
Other additives (e.g., stabilizers, plasticizers)。
Process Steps:1. Preparation of Suspension: The VCM, suspending agent, water, and other additives are mixed to form a suspension. The suspending agent prevents the polymer particles from agglomerating.2. Polymerization: The suspension is heated and the initiator is added to start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The VCM polymerizes into PVC particles, which grow in size and number.3. Cooling and Dewatering: After the desired conversion is reached, the reaction is stopped by cooling the suspension. The PVC particles are then separated from the water by filtration or centrifugation.4. Drying: The PVC particles are dried to removeresidual water and volatile components.5. Compounding: The dried PVC is compounded with additional additives, such as stabilizers, plasticizers,and colorants, to create the desired properties for thefinal product.Advantages of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Produces high-purity PVC.Allows for easy control of polymer particle size and shape.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Disadvantages of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Energy-intensive process.Can generate wastewater.Requires specialized equipment.中文回答: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悬浮法生产工艺分析研究文章根据工艺条件、反应特点及各种物料特性、分离目的,按照工业实际生产原则和方法对聚氯乙烯悬浮法概念及特点,生产工艺主要原料及工艺流程做了详细分析,使工业生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标签: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悬浮技术;聚合反应;因素分析1 聚氯乙烯悬浮生产工艺概念及特点所谓的悬浮法生产工艺是通过强力搅拌并在分散剂的作用下把单体分散成无数的小液珠悬浮在水中,同时有油溶性引发剂引发再进行的聚合反应。
在组成上来说一般是由单体和引发剂、双亲性分散剂、去离子水组成。
聚氯乙烯悬浮生产工艺的特点为固体珠状颗粒,容易分离,比较干燥;聚合热容易扩散,反应温度好控制。
2 聚氯乙烯悬浮生产工艺主要原料在合成原料方面主要是氯乙烯,同时辅助原料为有机过氧化物催化剂、中和剂、热稳定剂、脱盐水、防粘釜剂等。
其具体规格如下表格所示:3 聚氯乙烯悬浮生产工艺设计氯乙烯悬浮是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方法,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生产的产品质量好,企业效益高。
在树脂质量上采用悬浮聚合生产的树脂孔隙提高到了300%以上,在经过适当处理残留物有原来的0.1%下降到0.0005%以下。
生产工艺原理具体如下所示:图示中1为计量槽;2为过滤器;3为聚合釜;4为循环水泵;5为出料槽;6为树脂过滤器;7,9为浆料泵;8为汽提塔;10为浆料冷却器;11为混料槽。
在具体的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生产中可以采用间歇操作进行。
第一步把去离子水经计量泵计量后加入聚合釜中,在不断搅拌下再加入分散剂水溶液,同时进行密闭。
第二步加入计量单体氯乙烯和引发剂。
此时需要加料进行升温,温度要达到规定的温度。
同时还要添加一定量的冷却水,主要是控制反应温度。
第三步,观察聚合釜内的压力。
当压力达到0. 50~0. 65MPa时要终止剂结束反应。
第四步,产品进入出料槽。
当聚合物进入出料槽时,未聚合的单体会从顶部排入气柜回收再次利用。
聚合物经树脂过滤器后泵入汽提塔8,再经干燥后就可以得到聚氯乙烯。
18500吨/年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摘要本文讲述了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目前状况,包括原料路线、工艺设备、聚合方法等。
本设计采用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介绍了采用悬浮法生产PVC树脂工聚合机理,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质量影响因素,工艺条件及合成工艺中的各种助剂选择,对聚合工艺过程进行详细的叙述。
并且从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计算和选型三个方面进行准确的工艺计算,对厂址进行了选择,采取了防火防爆防雷等重要措施,对三废的处理回收等进行了叙述,画出了整个工艺的流程图。
关键词:聚氯乙烯,生产技术,悬浮法,防粘釜技术Design of 16500 tons / year PVC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processABSTRACTThis article tells the story of China's PVC industry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including raw material route, process equipment, polymerization methods and so on.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PVC by suspension metho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of PVC by suspension method resin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qua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technical condition and various additives in the synthesis process selection, description of how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in detail. And from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three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and process calculation, on the site selection, adopted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other important measures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the treatment to three wastes recycling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narration.KEY WORDS: polyvinyl chloride,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the suspension method,anti-sticking reactor technology目录前言 (1)第1章总论 (2)1.1 国pvc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2)1.2 聚合工艺 (3)1.2.1 单体合成工艺路线 (3)1.2.2 聚合工艺实践方法 (4)1.2.3 原料的选择 (5)1.2.4 原料的配比 (6)1.2.5 设计所用物料的物理性质 (7)1.2.6 主要工艺参数 (8)1.2.7 聚合反应过程工艺流程叙述 (10)第2章工艺计算 (13)2.1 物料衡算 (13)2.1.1 年投料的物料衡算 (13)2.1.2 车间的物料衡算 (14)2.1.3 釡数及投料系数的确定 (14)2.1.4热量衡算 (16)2.1.4循环冷却水用量 (17)第3章设备工艺设计 (19)3.1机械设备选项的原则 (19)3.1.1 满足工艺要求 (19)3.1.2 设备成熟可靠 (19)3.1.3 尽量采用国设备 (19)3.1.4 100立方米反应釜 (19)3.2 汽提塔 (20)3.3 混料槽 (20)3.4 离心机 (20)3.5 干燥器 (21)结论 (22)辞 (23)参考文献 (24)前言聚氯乙烯(PVC)是由氯乙烯单体(VCM)均聚或与其他多种单体共聚而制得的合成树脂,聚氯乙烯再配以增塑剂、稳定剂、高分子改性剂、填料、偶联剂和加工助剂,经过提炼、塑化、成型加工成各种材料。
编写:陈荣俊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概述及反应机理 原理及总说明本聚合生产装置在绝氧状态下,依次通过釜内设的相应进料口,用水冲洗釜壁并排出之;借助蒸汽将0.22m³防粘釜剂均匀喷涂于釜壁,用水冲洗并排除之,加入缓冲剂以纯度100wt%计为3.92kg;加体积比为1:1.02的氯乙烯和温度为85-95℃的热水,装填系数为0.8-0.9;加分散剂并判断分散效果;确定分散体系稳定,即可加入复合引发剂;加链转移剂巯基乙醇折100%为0-4kg;聚合开始10分钟后,以1000kg/h的流量向釜内注入低于反应温度的水,聚合反应温度为49-64℃;达到转化率80%(约5小时)时,加终止剂终止反应;向浆料槽泄料,并在浆料槽中回收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浆料经汽提、脱水、干燥即得产品。
氯乙烯聚合工序主要由助剂配制、氯乙烯供料与回收、软水供给、聚合、汽提、出料、干燥及包装组成。
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是自由基型链锁聚合反应,即在聚合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氯乙烯和去离子水,在引发剂、悬浮剂及其他助剂作用下,借助较强的搅拌作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
该反应过程分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链终止阶段。
悬浮法PVC生产工艺由以下单元组成。
共分六个单元:B单元:无离子水和氯乙烯(vcm)的贮存与加料。
C单元:助剂的配制和助剂的贮存与加料加料;D单元:聚合釜涂壁和废水汽提;E单元:聚合;F单元:VCM回收;G单元:PVC浆液汽提。
本工艺说明按上述六个单元,分十七个工艺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并对工艺理论,产品质量工艺控制,涂釜剂的应用及工艺标准进行阐述。
目录聚合安全技术…………………………………………………………工艺说明………………………………………………………………单元B:氯乙烯和水的储存与加料一、新鲜VCM的贮存系统………………………………………二、回收VCM的贮存系统…………………………………………三、无离子水系统……………………………………………………1、前言…………………………………………………………………2、冷无离子水系统……………………………………………………3、热无离子水系统……………………………………………………5、注水泵………………………………………………………………6、冲洗水泵……………………………………………………………7、冲洗水加压泵………………………………………………………四、聚合加料系统………………………………………………………1、前言…………………………………………………………………2、水加料系统…………………………………………………………3、单体加料系统………………………………………………………4、校正罐………………………………………………………………单元c:助剂的配制和贮存与加料五、缓冲剂系统…………………………………………………………1、前言…………………………………………………………………2、缓冲剂的配制与贮存………………………………………………3、缓冲剂循环系统……………………………………………………4、缓冲剂加料系统……………………………………………………六、分散剂系统…………………………………………………………1、前言…………………………………………………………………2、分散剂的配制与贮存………………………………………………3、PVA的配制与贮存……………………………………………4、分散剂加料系统……………………………………………………七、引发剂系统…………………………………………………………1、前言…………………………………………………………………2、引发剂分散液的配制………………………………………………3、引发剂贮罐…………………………………………………………4、引发剂加料系统…………………………………………………单元D:涂壁系统、废水汽提八、聚合釜涂壁系统………………………………………………1、前言………………………………………………………………2、涂料的配制与贮存………………………………………………3、涂料溶液的使用…………………………………………………九、废水汽提系统…………………………………………………1、前言………………………………………………………………2、废水汽提系统…………………………………………………3、废水汽提塔的正常控制…………………………………………单元E:聚合十、聚合系统…………………………………………………………1、前言………………………………………………………………2、夹套冷却和挡板冷却……………………………………………3、聚合釜注入水……………………………………………………4、搅拌器密封节流套筒水冲洗……………………………………5、紧急事故终止剂加料……………………………………………6、反应监视…………………………………………………………7、压力测定和聚合手动卸压………………………………………十一、ATSC终止剂系统…………………………………………1、前言………………………………………………………………2、ATSC终止剂的配制与使用…………………………………3、ATSC终止剂加料……………………………………………十二、浆液输送系统…………………………………………………1、前言………………………………………………………………2、聚合釜出料………………………………………………………单元G:PVC浆料汽提十三、浆液汽提系统…………………………………………………1、前言………………………………………………………………2、汽提塔供料槽操作………………………………………………3、浆液汽提塔操作…………………………………………………4、汽提塔的物理过程说明…………………………………………单元F:氯乙烯回收十四、单体回收系统…………………………………………………1、前言………………………………………………………………2、聚合釜间歇回收…………………………………………………3、正常回收方法……………………………………………………4、回收压缩机操作…………………………………………………5、回收冷凝器系统…………………………………………………十五、空气抽真空系统………………………………………………1、前言………………………………………………………………2、聚合釜抽真空……………………………………………………3、设备抽真空………………………………………………………十六、蒸汽置换与抽真空系统………………………………………1、前言………………………………………………………………2、蒸汽置换系统……………………………………………………十七、壬基苯酚阻聚剂系统…………………………………………1、前言………………………………………………………………2、壬基苯酚的使用及贮存的物理性能……………………………3、将壬基苯酚加入回收系统………………………………………反应机理一、悬浮聚合………………………………………………………1、化学反应…………………………………………………………2聚合转化率…………………………………………………………3聚合放热量…………………………………………………………4、聚合釜……………………………………………………………二、悬浮聚合添加剂…………………………………………………a、缓冲剂……………………………………………………………b、分散剂……………………………………………………………c、铁螯合剂…………………………………………………………d、引发剂……………………………………………………………e、终止剂……………………………………………………………f、涂釜剂……………………………………………………………g、阻聚剂……………………………………………………………h、烧碱………………………………………………………………i、酸…………………………………………………………………三、悬浮聚合产品质量的工艺控制…………………………………1、产品质量规格……………………………………………………2、产品质量工艺控制………………………………………………A、前言………………………………………………………………B、分子量的工艺控制………………………………………………C、水份的工艺控制…………………………………………………D、颗粒度的工艺控制………………………………………………E、孔隙率的工艺控制………………………………………………F、视比重的工艺控制………………………………………………G、树脂中残留VCM的工艺控制…………………………………H、黑树脂的工艺控制………………………………………………I、“鱼眼”的工艺控制……………………………………………J、树脂干流动性的工艺控制………………………………………聚合安全技术一、引发剂是在一定温度下容易分解的物质,应在低温下(一15℃以下)储存,冷库中的引发剂要定期检查,以免分解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摘要聚氯乙烯是世界上最价廉和应用最广的塑料,用来大规模生产电缆绝缘层、设备零件、管材、层合材料和纤维制品。
聚氯乙烯树脂的需求量巨大。
工业上,聚氯乙烯是采用悬浮或乳液聚合技术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来生产的。
本设计的目标是年产18000吨的聚氯乙烯悬浮生产装置。
遵循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系统最优的原则完成本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聚氯乙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应用领域和应用现状、生产概况、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的综述;详细介绍工艺流程;对聚合全系统的物料进行衡算;聚合釜选型和工艺尺寸计算;搅拌设备的选型和功率计算以及对聚合反应器釜进行热量衡算。
关键词: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工艺流程,聚合反应器AbstractPolyvinyl chloride is one of the cheapest and most widely used plastics globally. It is used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cable insulation, equipment parts, pipes, laminated materials and fiber manufacture. The demand for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 is vast.Polyvinyl chloride is industrially produced by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using the suspension or bulk technique. The major object of present design is a production plant for PVC with annual output 15000 ton, using suspension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redible technics, reasonable economics and optimized system, present design is completed.The main work of present design include : summerization on status of research on polyvinyl chloride at home and abroad, field and current status of application, the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 the demand for market and applying in the futu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cess ; the total material balance of polymerization system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polymerization reactor; the selection of stirring device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power thereof; and the heat balance of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or .Key words:Polyvinyl chlorid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technological design,process flow, polymerization reactor目录摘 要 (III)目 录 (IV)第一章 前 言 (7)1.1选题背景 (7)1.2研究意义 (7)第二章 聚氯乙烯历史世界及供需和消费 (8)2.1 聚氯乙烯的发展历史 (8)2.2 世界聚氯乙烯供需 (8)2.3 中国聚氯乙烯供需 (8)2.4 聚氯乙烯树脂消费结构 (9)第三章 聚氯乙烯的典型聚合工艺 (10)3.1 典型聚合工艺概述: (10)3.1.1悬浮聚合 (10)3.1.2本体聚合 (11)3.1.3乳液聚合 (11)3.1.4微悬浮聚合 (12)3.1.5溶液聚合 (12)3.2典型聚合工艺技术特性比较 (12)第四章 悬浮聚合生产工艺与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3)4.1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的生产技术 (13)4.1.1氯乙烯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技术过程 (13)4.2氯乙烯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技术进展 (15)4.2.1国内生产工艺技术进展 (15)4.2.2国外生产技术进展 (17)4.3悬浮法聚合工艺和设备 (20)4.3.1搪瓷釜 (20)4.4轴封与搅拌装置 (24)4.4.1 轴封 (24)4.4.2 搅拌装置 (26)4.5工艺流程 (28)4.6防粘釜技术 (32)4.7悬浮法防粘釜剂的进展 (34)4.7.1国外SPVC生产用涂布剂的进展 (34)4.8分散剂 (35)4.8.1分散剂的用途和影响 (35)4.8.2国外分散剂应用进展 (36)4.9 其它助剂 (37)第五章 聚氯乙烯聚合釜技术进展 (39)5.1 新型釜的介绍 (39)第六章 聚氯乙烯聚合装置设计 (41)6.1设计任务书 (41)6.1.1设计任务 (41)6.1.2设计条件 (42)6.1.3配方 (42)6.1.4生产时间分配 (42)6.2设计过程 (43)6.2.1已知量的计算 (43)6.2.2聚合釜物料衡算 (43)6.2.3聚合釜的设计 (44)6.2.4搅拌设计 (49)6.2.5 釜重的计算 (54)6.2.6 热量衡算 (56)第七章 结论 (60)参 考 文 献 (61)致 谢 (63)声明 (65)附录1 工艺流程概述附录2 工艺流程图附录3 聚合设备图第一章 前 言1.1选题背景聚氯乙烯( PVC) 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是木材、钢铁、玻璃、纸张等传统材料的良好代用品,因此在塑料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工艺说明――悬浮法聚氯乙烯――总说明本生产装置的聚合部分是以氯乙烯单体(VCM)为原料,采用悬浮法生产技术,生产聚氯乙烯(PVC)树脂,年生产能力四万吨。
后处理部分的干燥和包装由国内配套。
引进聚合部分由原料配制开始,到干燥的离心机给料泵出口为止,共分六个单元:B单元:包括无离子水脱氧在内的VCM和水的贮存与加料。
C单元:溶液的配制和辅料加料;D单元:聚合釜涂壁和废水汽提;E单元:聚合;F单元:VCM回收;G单元:PVC浆液汽提。
本工艺说明按上述六个单元,分十七个工艺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并对工艺理论,产品质量工艺控制,涂釜剂的应用及工艺标准进行阐述。
本工艺说明由B.F.G提供,不涉及国内配套的干燥和包装。
目录1.工艺说明┄┄┄┄┄┄┄┄┄┄┄┄┄┄┄┄┄┄┄┄┄┄┄61.1新鲜VCM的贮存系统┄┄┄┄┄┄┄┄┄┄┄┄┄┄┄┄┄61.1.1前言 (6)1.1.2新鲜VCM的贮存 (6)1.2.回收VCM的贮存系统 (6)1.2.1前言 (6)1.2.2回收VCM的贮存系统 (6)1.3无离子水系统 (7)1.3.1前言 (7)1.3.2冷无离子水系统 (8)1.3.3热无离子水系统 (8)1.3.4无离子水的混合与加料 (8)1.3.5注水泵 (8)1.3.6冲洗水泵 (9)1.3.7冲洗水加压泵 (9)1.3.8无离子水脱氧器 (10)1.4缓冲剂系统 (10)1.4.1前言 (10)1.4.2缓冲剂的配制与贮存 (10)1.4.3缓冲剂循环系统 (10)1.4.4缓冲剂加料系统 (10)1.5.分散剂系统 (11)1.5.1前言 (11)1.5.2分散剂的配制与贮存 (11)1.5.3PVA的配制与贮存 (12)1.5.4特殊分散剂的贮存和使用 (12)1.5.5分散剂加料系统 (12)1.5.6特殊分散剂加料 (13)1.6引发剂系统 (13)1.6.1前言 (13)1.6.2引发剂分散液的配制 (14)1.6.3引发剂贮罐 (14)1.6.4引发剂加料系统 (14)1.7聚合釜涂壁系统 (14)1.7.1前言 (14)1.7.2涂料的配制与贮存 (15)1.7.3涂料溶液的使用 (15)1.8聚合加料系统 (15)1.8.1前言 (15)1.8.2水加料系统 (16)1.8.3单体加料系统 (17)1.9聚合系统 (17)1.9.1前言 (17)1.9.2夹套冷却和挡板冷却 (18)1.9.3聚合釜注入水 (18)1.9.4搅拌器密封节流套筒水冲洗 (18)1.9.5紧急事故终止剂加料 (19)1.9.6反应监视 (19)1.9.7压力测定和聚合手动卸压 (20)1.10ATSC终止剂系统 (20)1.10.1前言 (20)1.10.2ATSC终止剂的配制与使用 (20)1.10.3ATSC终止剂加料 (21)1.11浆液输送系统 (21)1.11.1前言 (21)1.11.2聚合釜出料 (22)1.12浆液汽提系统 (22)1.12.1前言 (22)1.12.2汽提塔供料槽操作 (22)1.12.3浆液汽提塔操作 (23)1.12.4汽提塔的物理过程说明 (24)1.13单体回收系统 (25)1.13.1前言 (25)1.13.2聚合釜间歇回收 (25)1.13.3正常回收方法 (25)1.13.4回收压缩机操作 (26)1.13.5回收冷凝器系统 (27)1.14空气抽真空系统 (27)1.14.1前言 (27)1.14.2聚合釜抽真空 (28)1.14.3设备抽真空 (28)1.15蒸汽置换与抽真空系统 (28)1.15.1前言 (28)1.15.2蒸汽置换系统 (28)1.16壬基苯酚阻聚剂系统 (29)1.16.1前言 (29)1.16.2壬基苯酚的使用及贮存的物理性能 (29)1.16.3将壬基苯酚加入回收系统 (30)1.17废水汽提系统 (30)1.17.1前言 (30)1.17.2废水汽提系统 (30)1.17.3废水汽提塔的正常控制 (31)2工艺理论2.1聚合 (31)2.1.2聚合转化率 (31)2.1.3聚合放热量 (32)2.2聚合釜 (32)2.3聚合添加剂 (32)2.3.1缓冲剂 (32)2.3.2分散剂 (32)2.3.3铁螯合剂 (32)2.3.4引发剂 (32)2.3.5终止剂 (33)2.3.6涂釜剂 (33)2.3.7阻聚剂 (33)2.3.8烧碱 (33)2.3.9酸 (33)3产品质量的工艺控制 (33)3.1产品质量规格 (33)3.2产品质量工艺控制 (34)3.2.1前言 (34)3.2.2分子量的工艺控制 (34)3.2.3水份的工艺控制 (34)3.2.4颗粒度的工艺控制 (34)3.2.5孔隙率的工艺控制 (35)3.2.6视比重的工艺控制 (36)3.2.7树脂中残留VCM的工艺控制 (36)3.2.8黑树脂的工艺控制 (36)3.2.9“鱼眼”的工艺控制 (36)3.2.10树脂干流动性的工艺控制 (36)4涂釜剂的应用 (36)4.1涂釜液的配制 (36)4.2涂釜液的喷涂 (37)4.3蒸汽涂釜的程序 (37)4.4釜壁涂层的程序 (38)4.5釜壁涂层液的检验程序(醇溶液) (38)4.6代号10C涂釜液的10C含固量的检测程序(水溶液) (38)1.工艺说明1.1新鲜VCM的贮存系统1.1.1前言本装置所用的新鲜VCM是由VCM车间管道输送来的。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一种常见的合成塑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包装等领域。
而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是制备PVC的主要方法之一。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单体制备、引发剂选择、聚合反应、后处理等。
在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中,单体制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聚氯乙烯的主要单体是氯乙烯(Vinyl Chloride,简称VC),它是通过氯乙烯的氯化反应制备得到的。
氯乙烯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直接氯化法和乙烯氯化法。
直接氯化法是将乙烯与氯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乙烯。
乙烯氯化法则是将乙烯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乙烯。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氯乙烯,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引发剂的选择对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至关重要。
引发剂是聚合反应的启动剂,可以引发单体的聚合反应。
常用的引发剂有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戊酸等。
选择合适的引发剂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转化率,从而得到所需的聚合物性能。
聚合反应是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的核心步骤。
在聚合反应中,单体与引发剂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链。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搅拌速度等工艺参数,以确保聚合反应的均匀性和高效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聚合助剂来改善聚合反应的过程和产物性能。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的后处理包括溶剂去除、干燥和造粒等步骤。
在溶剂去除过程中,通过蒸发或真空脱溶剂的方法将溶剂从聚合物中去除,以提高聚合物的纯度。
然后,需要对聚合物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水分和溶剂,保证产品的质量。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该工艺适用范围广,可以制备不同性能和用途的聚氯乙烯产品。
其次,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可大规模生产。
此外,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还具有能耗低、废料回收利用率高等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在建筑、电子、汽车、包装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悬浮聚合生产聚氯乙烯介绍首先,悬浮聚合是将乙烯和氯气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处理装置,转化为聚氯乙烯颗粒的过程。
在反应器中,乙烯和氯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颗粒。
反应器中温度、压力和搅拌速度等参数都需要控制得当,以保证聚合反应的顺利进行。
其次,粉碎是将聚氯乙烯树脂颗粒进行分散和破碎,以获得适当的颗粒大小。
粉碎时,聚氯乙烯树脂颗粒通过一系列的分散器和破碎机进行处理,最终得到所需的颗粒大小。
再次,塑化是将粉碎后的聚氯乙烯树脂颗粒进行熔融和塑化的过程。
在塑化机中,聚氯乙烯树脂颗粒通过加热和搅拌,变为黏稠的熔融物质。
塑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以保持熔融物质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最后,再粉碎是将塑化后的聚氯乙烯熔融物质进行冷却和固化,并通过破碎机将其变为颗粒状。
再粉碎过程中,熔融物质通过冷却器和破碎机,迅速冷却和破碎,最终得到聚氯乙烯颗粒。
除了以上的工艺步骤,悬浮聚合生产聚氯乙烯还需要涉及到催化剂的选择、添加剂的控制和废气处理等问题。
催化剂的选择直接影响聚合反应的效率和聚氯乙烯的质量;添加剂的控制可以改变聚氯乙烯的性能,如增加塑化剂可以使聚氯乙烯变软;废气处理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需要通过废气处理设备进行处理,以保证环境安全。
悬浮聚合生产聚氯乙烯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方法的成本相对较低,能够产生高性能的聚氯乙烯树脂;其次,该方法生产的聚氯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机械强度高、耐候性好、电绝缘性好等;再次,该方法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生产出不同性能的聚氯乙烯树脂。
然而,悬浮聚合生产聚氯乙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废水和废气的处理是一个困扰行业的环保难题。
废水处理需要考虑高含氯化合物的处理和回收;废气处理则需要考虑高浓度的氯气和有机物的处理和净化。
其次,聚合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和废弃物,如塑化剂、添加剂和颗粒状物质等,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和利用。
总之,悬浮聚合生产聚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法,能够实现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
16700吨/年PVC悬浮聚合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是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年产16700万吨)的工艺初步设计。
该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两部分。
设计说明书主要包括聚氯乙烯概述、制聚氯乙烯工艺方案的选择论证、悬浮法制聚氯乙烯的流程说明、工艺流程中助剂的选择及相关设备的选型等内容,对悬浮法的工艺流程有一个较为详细的描述。
设计图纸则包括工艺流程图。
】关键词:悬浮法; 聚氯乙烯; 工艺流程说明Design of 16700 tons PVC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16700 tons of PVC polymerization process design throughout the design file is composed by two parts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design drawings. In the design manual,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PVC production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s, performance, and the main purposes highlighted by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as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production methods. In the desig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task book to conduct a more detailed material balance and heat balance and the the polymerizer calculation process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equipment, a simple techno-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entire device . Drawing of the design drawings, design drawings including process flow diagram of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or assembly drawing】KEYWORDS:PVC,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production process目录前言 (4)第1章概述 (5)1.1 PVC概述、发展状况及前景 (5)1.2 聚合工艺实施方法 (6)第2章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11)2.1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11)2.1.1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1)2.1.2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图 (12)图2.1.2-1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12)图2.1.2-2工艺流程方框图 (13)第3章物料衡算 (14)3.1主要工艺参数 (14)3.1.2 车间物料衡算 (16)3.2 釜数及投料系数的确定 (16)第4章热量衡算 (18)4.1 热量衡算 (18)4.2循环冷却水用量 (19)第5章设备工艺设计 (20)5.1 机器设备选型的原则 (20)5.2 反应釜 (20)5.3 汽提塔 (21)5.4 混料槽 (21)5.5 离心机 (22)结论 (23)谢辞 (24)参考文献 (25)前言聚氯乙烯(PVC)是5大通用塑料之一,具有耐腐蚀、电绝缘、阻燃性和机械强度高等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工农业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尤其是近年来建筑市场对PVC产品的巨大需求,使其成为具备相当竞争力的一个塑料品种。
PVC糊树脂自20世纪30年代开发以来,已有近80年的历史。
目前全世界PVC糊树脂总生产能力约200万吨/年,其中,西欧是PVC糊树脂生产厂家最多、产量最大的地区。
我国聚氯乙烯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仅次于酚醛树脂是最早工业化生产的热塑性树脂,第一个PVC装置于1958年在锦西化工厂建成投产,生产能力为3000吨/年。
此后全国各地的PVC 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到目前为止,我国有PVC树脂生产企业80余家,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总生产能力达220万吨/年70~75万t/a。
PVC树脂在我国塑料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PVC作为氯碱工业中最大的有机耗氯产品,对维持氯碱工业的氯碱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针对PVC生产工艺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工艺选择、产品性质、工艺流程及合成原理,相关的物料性质、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选型、管道设计、经济分析以及尾气和三废的处理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理论设计为基础,查阅了大量资料和书籍,力求与实际符合。
本设计的内容是在简要介绍聚氯乙烯发展状况及其性质、用途,工艺方法选择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采用悬浮聚合法生产PVC的工艺过程,产量为年产167000吨。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产品及原材料说明;2.生产方案的比较与选择;3.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4. 聚合釜计算;5.附属设备的设计及选型;设计图纸包括1张工艺流程图;1张反应釜装配图由于经验不足,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纰漏和不足之处,敬请指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第1章概述1.1 PVC概述、发展状况及前景聚氯乙烯是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通用塑料。
自1997年以来,聚氯乙烯的产量以3%/a速度递增。
2001年,全球聚氯乙烯生产能力已达到3 313万t,消费水平比2000年略有增加,为2882万t。
2003年7月全球约有50个国家、150个厂家生产聚氯乙烯,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攀升[4]。
2005年全球产量达3130万吨,需求量达3117万吨。
北美、欧洲(包括俄罗斯)和非洲、远东地区超过全球聚氯乙烯产量和需求量4/5,悬浮聚合法树脂占生产聚氯乙烯树脂90%以上,2006年世界聚氯乙烯产能3562万吨,实际产量3262万吨,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
2006年我国PVC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全年产能1099万吨,实际产量864.1万吨,整体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5]。
预计到2010年我国PVC树脂的需求量将达1100万吨,2020年将达到2160万吨。
预计到2010年全球PVC的需求量将达到3490万吨,2020年将达到4600万吨。
PVC由氯乙烯(VCM)聚合而成,工业生产一般采用4种聚合方式:悬浮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禽微悬浮聚合)、溶液聚合。
其中悬浮法PVC(SPVC)树脂产量最高,占80%,其次是乳液法PVC(EPVC),本体法PVC(MPVC)。
VCM悬浮聚合是以水为介质,加入VCM、分散剂、引发剂、pH值调节剂等,在搅拌和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VCM本体聚合仅在VCM和引发剂存在下进行,无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等助剂;VCM乳液聚合在VCM、引发剂、乳化剂、H2O以及其他助剂存在下进行{而VCM 溶液聚合是在VCM、;引发刘和溶剂存在下进行,这种方法有溶剂回收和残留污染问题,并且生产成本高,该方法已逐渐被悬浮法聚合或乳液法聚合代。
目前,生产PVC树脂主要采用悬浮法,少量采用乳液法及本体法。
聚氯乙烯自工业化问世至今,七十多年来仍处不衰之势,占目前塑料消费总量的29%以上。
到上世纪末,聚氯乙烯树脂大约以3%的速度增长。
这首先是由于新技术革命不断发展,产品性能也得到不断改进,促进用途市场的拓宽;其次是制造原料来源广,制造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
在耐燃、透明性及耐化学药品性能方面均较其它塑料优异。
从目前世界主要聚氯乙烯生产国来说,一般耗用占其总量的20~30%。
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化工的发展为聚氯乙烯工业提供廉价的乙烯资源,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因而促进氯乙烯合成原料路线的转换和新制法以及聚合技术不断地更新,是聚氯乙烯工业获得迅速的发展。
我国PVC树脂的消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软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37.o%,主要包括电线电缆、各种用途的膜(根据厚度不同可分为压延膜、防水卷材、可折叠门等)、铺地材料、织物涂层、人造革、各类软管、手套、玩具、塑料鞋以及一些专用涂料和密封件等。
二是硬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53.0%,主要包括各种型材、管材、板材、硬片和瓶等。
预计今后几年我国PVC树脂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6.4%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250万吨,其中硬制品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约7.0%,而在硬制品中异型材和管材的发展速度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10.1%。
未来我国PVC树脂消费将继续以硬制品为主的方向发展。
中国聚氯乙烯工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为聚氯乙烯产品提供了广大的市场。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发展我国的聚氯乙烯工业。
我们要发挥全行业的力量,克服前进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一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聚氯乙烯工业的先进水平。
1.2 聚合工艺实施方法1.2.1 本体法聚合生产工艺本体聚合生产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加水和分散剂。
聚合分2步进行,第1步在预聚釜中加人定量的VCM单体、引发剂和添加剂,经加热后在强搅拌(相对第2步聚合过程)的作用下,釜内保持恒定的压力和温度进行预聚合。
当VCM的转化率达到8%-12%停止反应,将生成的“种子”送人聚合釜内进行第2步反应。
聚合釜在接收到预聚合的“种子”后,再加人一定量的VCM单体、添加剂和引发剂,在这些“种子”的基础上继续聚合,使“种子”逐渐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在低速搅拌的作用下,保持恒定压力进行聚合反应。
当反应转化率达到60%一85%(根据配方而定)时终止反应,并在聚合釜中脱气、回收未反应的单体,而后在釜内汽提,进一步脱除残留在PVC粉料中的VCM,最后经风送系统将釜内PVC 粉料送往分级、均化和包装工序。
1.2.2 乳液法聚合生产工艺氯乙烯乳液聚合方法的最终产品为制造聚氯乙烯增塑糊所用的的聚氯乙烯糊树脂(E-PVC),工业生产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氯乙烯单体经乳液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胶乳,它是直径0.1~3微米聚氯乙烯初级粒子在水中的悬浮乳状液。
第二阶段将聚氯乙烯胶乳,经喷雾干燥得到产品聚氯乙烯糊树脂,它是初级粒子聚集而成得的直径为1~100微米,主要是20~40微米的聚氯乙烯次级粒子。
这种次级粒子与增塑剂混合后,经剪切作用崩解为直径更小的颗粒而形成不沉降的聚氯乙烯增塑糊,工业上称之为聚氯乙烯糊。
1.2.3 悬浮法聚合生产工艺因采用悬浮法PVC生产技术易于调节品种,生产过程易于控制,设备和运行费用低,易于大规模组织生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诸多生产工艺中最主要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