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3课阿拉伯帝国教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27.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发展。
2.掌握阿拉伯文化的传播及影响。
3.理解伊斯兰教的起源与发展。
4.学会分析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重点:1.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发展。
2. 阿拉伯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3. 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难点:1. 阿拉伯文化传播和影响的深层次分析;2. 伊斯兰教的教义与传播。
教学准备:1. 海量的历史资料;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简要阐述阿拉伯帝国的概念和本课所要涉及的内容,并通过视频和图示向学生展示阿拉伯文化的历史底蕴以及伊斯兰教的影响力。
二、讲解(25分钟)1.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发展阿拉伯帝国作为一个海陆贸易结合的地区,由渴望财富的商人们带领着一步步发展壮大,逐渐地成为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货物中转中心。
随着阿拉伯文化的传播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力的扩大,阿拉伯帝国逐渐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2. 阿拉伯文化的传播和影响阿拉伯文化作为国际经济的枢纽,其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深远不可估量。
阿拉伯文化在医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瑰宝。
3. 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穆罕默德的信仰使得伊斯兰教在公元618年开始流传,伊斯兰教在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地区迅速传播,成为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教派。
三、讨论(15分钟)1. 阿拉伯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影响。
2. 伊斯兰教教义和传播特点分析。
3. 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教义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
四、练习(30分钟)1. 阅读并理解讲解内容。
2. 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资料和阐释,分析其正确与否。
3. 撰写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教义的相互依存关系。
五、总结(5分钟)通过本次课讲解,学生应该掌握:1.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发展;2. 阿拉伯文化的传播和影响;3. 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4. 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教义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12课阿拉伯帝国学习目标1.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2.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
3.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形成过程。
4.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氏族部落盛行。
穆罕默德阐述了的宗教思想,创立了。
2.穆罕默德最初在传教,由于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中率领一些信徒迁居,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基本统一。
3.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
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
至8世纪中期,形成。
它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以外广泛传播。
4.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于是,大量的、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
5.阿拉伯人改造了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
阿拉伯人著的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脍炙人口的,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6.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的。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知道伊斯兰教的创立的背景、过程、主要教义及传播状况。
材料一7世纪,阿拉伯半岛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正处于社会剧烈动荡和重大变革的时期。
当时阿拉伯社会各部落经常为争夺牧场和水源而挑起争端。
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
战争和动乱严重破坏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由此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也引起了阿拉伯人民对超越氏族部落之上的权威的需要。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准确无误地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
2.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3.通过小组讨论,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大化改新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情景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
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6世纪前的日本1.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__大和__政权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大王__”。
知识点二大化改新2.背景:__中国文化__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3.时间及人物:从__646年__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__孝德天皇__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4.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__中央集权__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__赋税__。
5.意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__中央集权制的封建__国家。
知识点三武士和武士集团6.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__武士__”。
7.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__征夷大将军__”称号,设__幕府__于镰仓。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8.幕府统治时期, __幕府将军__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__武士道__。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__国家__,而是他的__主公__。
第12课阿拉伯帝国知识与能力了解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以及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三大宗教中,只有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教学目标中的起着积极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重点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课时计划1课时实际完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一、导入新课利用城市耶路撒冷导入新课。
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了解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以及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2.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三大宗教中,只有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二、展示学习目标中的起着积极的作用。
3. 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和熟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学习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7世纪初,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
(2)穆罕默德最初在传教,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
三、自主学习(3)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先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知识更加的巩固。
2.阿拉伯帝国(1)751年,阿拉伯大军击败唐朝大将的军队,控制了大部分地区。
第4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大和政权统一日本的史实;识记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影响;了解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出现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有关中日交往历史的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化改新的学习,认识学习和仿效他人是提高自身的一种重要途径。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难点:幕府统治的建立。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郭沫若先生曾赋诗曰:“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回顾中国历史,思考诗中表达了郭沫若先生对中国古代哪位人物的尊崇之意。
(鉴真)同时,“唐风洋溢奈良城”也说明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之大。
从图片奈良东大寺和身穿和服的女子,我们也能看到唐朝建筑和服饰的影子。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它和中国曾有过怎样的交往?日本又是怎样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课堂,了解日本历史的发展历程。
【内容探究】一、6世纪前的日本1.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材料二《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材料三《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2.教师提问:1—2世纪的日本处于什么状态?它与中国的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哪一朝代?提示:日本处于分裂状态,境内有100多个小国。
汉朝。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多媒体出示示意图,让学生了解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后的社会状况。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主持者是谁?开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提示:背景: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国际:中国唐朝先进的制度影响着日本;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阿拉伯帝国的历史。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展现了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历史事实,也有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介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帝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阿拉伯帝国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衰落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还需深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阿拉伯帝国的历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过程,掌握阿拉伯帝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认识到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过程,阿拉伯帝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教学难点: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料。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阿拉伯帝国的地图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阿拉伯帝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对阿拉伯帝国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形成的?”“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有哪些影响?”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阿拉伯帝国1.通过阅读教材,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2.通过小组讨论,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
3.了解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的基本史实。
4.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情景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展示“兰州拉面”“清真寺”等图片。
设问:看到上述图片,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伊斯兰教是如何创立起来的吗?(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穆罕默德阐述了__独尊安拉__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2.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__穆斯林公社__。
3.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__麦加__。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承认__穆罕默德__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知识点二阿拉伯帝国4.至__8世纪中期__,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__疆域最大__的帝国。
知识点三阿拉伯文化5.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__智慧宫__”,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6.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__阿拉伯数字__”,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7.阿拉伯人著的《__医学集成__》和《__医典__》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8.脍炙人口的《__天方夜谭__》,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创立背景:①阿拉伯半岛尚未统一,部落间战争频繁;②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成为了其民族统一和发展的严重阻碍。
2.讲讲伊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及发源地。
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3.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
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630年,占领了麦加城。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2课阿拉伯帝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简述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及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人为主要族群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也有着相似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
阿拉伯国家共包含22个国家,总面积1313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0645万(2016年)。
(二)、讲授新课: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为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
阿拉伯半岛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的宗教思想,但是不排斥其他神灵。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
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六岁时母亲也病死了。
他是由祖父和伯父养大的。
他的童年很苦,从小就得自谋生路。
他当过放牧人,后来又跟随伯父经商,到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许多地区。
在经商期间,穆罕默德增长了见识,对阿拉伯人民的各种痛苦也有了很深的了解。
在随伯父在巴勒斯坦经商期间,他又研究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教义,知道了许多神话传说,同时也了解了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
2、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宗教思想,于7世纪创立了伊斯兰教。
3、主要教义:伊斯兰教义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学生能够明确阿拉伯帝国兴起与扩张的时空背景,理解其在世界历史中的位置与影响。
2.历史解释:通过分析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学生能够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促进了阿拉伯帝国的繁荣与扩张。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文献、宗教经典、考古发现等史料,探究阿拉伯帝国的真实面貌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4.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认识到不同文明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扩张过程。
•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帝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阿拉伯帝国在科学、文化、经济等领域的成就。
教学难点•理解伊斯兰教教义及其如何促进阿拉伯民族的统一与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分析阿拉伯帝国在科学、文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阿拉伯帝国地图、历史图片、文化成果展示等)•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伊斯兰教经典节选(如《古兰经》相关章节)•阿拉伯帝国科学、文化成就介绍视频或图文资料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讲授阿拉伯帝国的基础知识。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文献、宗教经典等史料,深入理解阿拉伯帝国的特点。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如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医学巨著《医典》等)展示阿拉伯帝国的科学文化成就。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帝国的影响、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等议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并领导阿拉伯人建立强大帝国的传奇故事,引发学生对阿拉伯帝国的兴趣。
•设疑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哪个帝国曾经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吗?它又是如何兴起并扩张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阿拉伯帝国的神秘面纱。
”新课教学1.阿拉伯帝国的兴起•背景分析:介绍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及伊斯兰教的兴起。
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课题:阿拉伯帝国课型:新授课学情分析:学生需求、现实基础、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家长需求、家长受教育背景及教育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及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史实;2.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扩张;3.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对世界的贡献;4.通过对阿拉伯文化的学习,体会文化的多样性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作用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导入:7世纪以前,阿拉伯半岛还很落后,社会变化节奏缓慢。
然而此后仅百余年间,由此刮起的“沙漠风暴”不仅席卷半岛,而且建立起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这个帝国是怎样兴起的?原因何在?教学过程: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创立时间:6世纪末7世纪初2.地点:麦加3.教义:安拉是独一真神,凡信奉安拉者死后可升入天堂,否则堕入地狱。
4.国家雏形:622年,在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5.统一: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谴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二、阿拉伯帝国1.扩张: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在西线,阿拉伯人攻克埃及,横扫北非;在西南欧洲的战场上,他们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影响: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知识延伸1:古代史上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有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三、阿拉伯文化1.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2.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①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等史实,及阿拉伯文明的内容,感受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过程与方法】掌握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创始人,信奉,经典,伊斯兰教徒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展示电子课件、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掌握阿拉伯——伊斯兰在不同领域里所创造的灿烂文化。
重点难点【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难点】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穆罕默德是怎么样创立伊斯兰教的?2、阿拉伯帝国是如何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的?3、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新课导入】(情境式导入)展示牛奶包装盒上的“清真”标志(“清真食品”标志),提问:“清真”是什么意思?清真食品就是严格按照伊斯兰饮食禁忌所制作的食品。
伊斯兰教是怎样的一种宗教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活动屏幕显示:现在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环境,结合教材P55的描述,思考: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状况是怎样的?答案提示:水源争夺、相互仇杀、多神崇拜等。
2.是谁创立了伊斯兰教?答案提示:穆罕默德。
3、结合教材P56的第1段,思考:(1)伊斯兰教的教义是什么?答案提示:宣扬安拉是独一真神,凡信奉安拉者死后可升入天堂,否则堕入地狱。
(2)穆罕默德为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做了什么?答案提示:(1)穆罕默德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初现。
(2)630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
此后,陆续获得半岛各部落的承认,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知识点二阿拉伯帝国1、结合教材P56的内容,思考: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路线是怎样的?答案提示: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欧洲,占领西班牙,越过比利牛斯山。
第12课阿拉伯帝国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旧称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
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教师讲述: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
2.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
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
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下统一起来,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及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
提示: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主要传教活动——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4.问题思考:(1)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
提示:政教合一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国家权力与宗教的宗教权力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
目标导学二:阿拉伯帝国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56阿拉伯扩张示意图,描述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
《阿拉伯帝国》说课稿一、说教材《阿拉伯帝国》是初中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
本节内容包括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三个知识点。
二、说目标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通过预习获取知识,通过探究合作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具准备PPT课件六、说教学过程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题情境中。
针对本课的特点,采用提问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能力训练。
练习和课堂提问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达到教学目的。
4.总结。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内容小结,把课堂传授点教学知识尽快转化为素质能力。
5.板书阿拉伯帝国3.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帝国
1.通过阅读教材,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2.通过小组讨论,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
3.了解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的基本史实。
4.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兰州拉面”“清真寺”等图片。
设问:看到上述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伊斯兰教是如何创立起来的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穆罕默德阐述了__独尊安拉__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2.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__穆斯林公社__。
3.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__麦加__。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承认__穆罕默德__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知识点二阿拉伯帝国
4.至__8世纪中期__,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__疆域最大__的帝国。
知识点三阿拉伯文化
5.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__智慧宫__”,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6.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__阿拉伯数字__”,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7.阿拉伯人著的《__医学集成__》和《__医典__》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8.脍炙人口的《__天方夜谭__》,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叙述伊斯兰教的创立背景。
创立背景:①阿拉伯半岛尚未统一,部落间战争频繁;②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成为了其民族统一和发展的严重阻碍。
2.讲讲伊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及发源地。
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3.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
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630年,占领了麦加城。
4.谈谈你对伊斯兰教创立的感悟。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反映了阿拉伯人渴望实现统一。
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探究二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了帝国的形成。
2.结合教材P56阿拉伯扩张示意图,描述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
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
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灭亡。
探究三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学者创造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的原因。
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设立“智慧宫”、以黄金支付稿酬等。
阿拉伯学者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
2.阅读教材说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①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②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③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④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见本书对应练习。
本节课我从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基本教义、传播以及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按时间顺序,引导学生梳理基本要点,并重点探讨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以及阿拉伯帝国形成中的作用。
在阿拉伯文化部分,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从不同方面归纳阿拉伯文化成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