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介绍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9
现代控制理论(浓缩版)绪论1.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比较。
经典控制理论也称为古典控制理论,多半是用来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问题,所涉及的系统大多是线性定常系统,非线性系统中的相平面法也只含两个变量。
经典控制理论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在频率域对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理论。
它明显具有依靠手工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与20世纪40~50年代生产发展的状况,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密切相关的。
在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是完全可用的。
最大成果之一就是PID 控制规律的产生,PID 控制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与鲁棒性,对于无时间延时的单回路控制系统很有效,在工业过程控制中仍被广泛采用。
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用来解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问题,系统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定常或时变的。
确认了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描述法的实用性,是与状态方程有关的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基于时域内的状态空间分析法,着重实现系统最优控制的研究。
从数学角度而言,是把系统描述为四个具有适当阶次的矩阵,从而将控制系统的一些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尤其是线性代数问题。
而且,现代控制理论是以庞得亚金的极大值原理、别尔曼的动态规划和卡尔曼的滤波理论为其发展里程碑,揭示了一些极为深刻的理论结果。
面对现代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及成就,人们对这种理论应用于工业过程寄于乐期望。
但现代控制在工业实践中遇到的理论、经济和技术上的一些困难。
所以说,现代控制理论还存在许多问题,并不是“完整无缺”,这是事物存在矛盾的客观反应,并将推动现代控制理论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
如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出现,使控制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控制一个动态系统的几个基本步骤有四个基本步骤:建模,基于物理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系统辨识,基于输入输出实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信号处理,用滤波、预报、状态估计等方法处理输出;综合控制输入,用各种控制规律综合输入。
现代控制理论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
[1] 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
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
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是由所谓神经元的简单单元按并行结构经过可调的连接权构成的网络。
神经网络的种类很多,控制中常用的有多层前向BP网络,RBF网络,Hopfield网络以及自适应共振理论模型(ART)等。
[4]神经网络控制就是利用神经网络这种工具从机理上对人脑进行简单结构模拟的新型控制和辨识方法。
神经网络在控制系统中可充当对象的模型,还可充当控制器。
常见的神经网络控制结构有:⑴参数估计自适应控制系统;⑵内模控制系统;⑶预测控制系统;⑷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⑸变结构控制系统。
神经网络控制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描述任意非线性系统;用于非线性系统的辨识和估计;对于复杂不确定性问题具有自适应能力;快速优化计算能力;具有分布式储存能力,可实现在线、离线学习。
有人提出以Hopfield网络实现一种多分辨率体视协同算法,该算法以逐级融合的方式自动完成由粗到细,直至全分辨率的匹配和建立。
又有人提出一种网络自组织控制器,采用变斜率的最速梯度下降学习算法,应用在非线性跟踪控制中。
今后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提高网络的学习速度,提出新的网络结构,创造出更适用于控制的专用神经网络。
现代控制理论期末总结一、引言现代控制理论是控制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包括数学、物理、电子工程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现代控制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对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基本概念1.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由若干个组成部分组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整体。
主要包括被控对象、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
2. 系统模型:系统模型是对控制对象的数学描述,主要有状态方程和传输函数两种形式。
3. 控制器:控制器是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生成控制信号,将控制对象的输出调整到期望值或稳定状态。
4. 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根据反馈信号来调整控制信号的方法,开环控制是指不考虑反馈信号而直接调整控制信号的方法。
三、主要方法1. PID控制: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它基于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来调整控制信号,使得系统输出能够快速稳定地达到期望值。
2. 状态空间法:状态空间法是一种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方法,通过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来描述系统的状态演化过程,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3. 最优控制:最优控制是寻找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的控制方法,主要有最小时间、最小能量、最小轨迹等不同的优化目标。
4. 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是指根据系统的动态特性来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控制对象。
5. 非线性控制:非线性控制是处理非线性系统的方法,包括滑模控制、反馈线性化、自适应模糊控制等。
四、应用领域1. 工业控制:现代控制理论在工业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控制、工艺流程控制等。
2. 航空航天:现代控制理论在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飞行轨迹规划、自动驾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3. 医疗器械:现代控制理论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包括影像诊断、手术机器人、生命支持系统等。
4. 交通运输:现代控制理论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包括车辆控制、交通网优化、智能交通系统等。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空间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的控制原理,以解决诸如把宇宙火箭和人造卫星用最少燃料或最短时间准确地发射到预定轨道一类的控制问题。
这类控制问题十分复杂,采用经典控制理论难以解决。
1958年,苏联科学家Л.С.庞特里亚金提出了名为极大值原理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新方法。
在这之前,美国学者R.贝尔曼于1954年创立了动态规划,并在1956年应用于控制过程。
他们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空间技术中出现的复杂控制问题,并开拓了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理论这一新的领域。
1960~1961年,美国学者R.E.卡尔曼和R.S.布什建立了卡尔曼-布什滤波理论,因而有可能有效地考虑控制问题中所存在的随机噪声的影响,把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大,包括了更为复杂的控制问题。
几乎在同一时期内,贝尔曼、卡尔曼等人把状态空间法系统地引入控制理论中。
状态空间法对揭示和认识控制系统的许多重要特性具有关键的作用。
其中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尤为重要,成为控制理论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到60年代初,一套以状态空间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卡尔曼-布什滤波为基础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新的原理和方法已经确立,这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
学科内容现代控制理论所包含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方面有: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随机控制理论和适应控制理论。
线性系统理论它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为基本和比较成熟的一个分支,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中状态的控制和观测问题,其基本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状态空间法。
按所采用的数学工具,线性系统理论通常分成为三个学派:基于几何概念和方法的几何理论,代表人物是W.M.旺纳姆;基于抽象代数方法的代数理论,代表人物是R.E.卡尔曼;基于复变量方法的频域理论,代表人物是H.H.罗森布罗克。
非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理论尚不完善。
研究领域主要还限于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双线性系统的控制和观测问题、非线性反馈问题等。
现代控制理论简介下列几方面为现代控制理论发展的促进因素:1.处理更多的现实模型系统的必要性2.强调向最佳的控制和最佳的系统设计的升级3.数字化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4.当前技术的不成熟.众所周知的方法在其它知识领域的适用性得到承认.从容易解决的简单近似的模型到更多的现实模型的转变产生了两种效果:首先,模型必须包括很多的变量。
其次,一个十分逼真的模型是尽可能的包括非线性和随时间变化的参数。
早先的忽略了系统的一些方面,例如很有可能的一方面就是在环境中有着反馈的交互作用。
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存在一种非常雄心的目标的趋势,这也意味着要处理有着很多相互关联成分的复杂系统,高精确度与高效率的需要改变了控制系统的执行重点。
在超频百分比,时间设置,频宽等等方面的经典规范,在很多情况下解决了优化标准如最小能量,最小花费,最小时间控制,优化这些标准时很难避免和不开心的非线性打交道。
即使基础系统是线性的和不随时间变化的,优化控制理论显示非线性时间变化控制也被应用到了。
不停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控制领域创造了三条最重要的影响。
其中一项是有关数字化的超级计算机,较之这本书首印时期,现在能模拟,分析,控制的问题的大小和种类都要大得惊人。
计算机技术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必须处理微型计算机在家庭和工作地的扩散与广泛的可靠性。
古典的控制理论是以图画似的方法为主导的. 因为在时间那是唯一的解决确定的问题的途径。
为了系统分析和设计,现在每一个控制设计者很容易有机会接近强大的计算机内部。
老的图画似的方法不但没有消失, 并且还使其自动化了.它们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提供了洞察力与直觉,许多不同的技术经常能更适合于计算机。
虽然计算机能被用于执行经典的改变-到转的改变方法,但它通常更多的有效用于直接整合微分方程。
计算机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它们现在已经如此普遍地应用于控制系统,俨然其中的一员。
其价格,型号和稳定性使得能够在许多系统中常规的使用。
现代控制理论pdf
1 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是一种控制策略,主要针对复杂系统而设计。
它将
传统的算法和最新的技术结合在一起,旨在实现平衡及对系统即时控制、自行调节。
简而言之,现代控制理论是一种使复杂系统更稳定更
健壮的以自适应为主的控制理论系统,该理论以创新的参数估计和变
化条件的识别而着称。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是系统的全局预测,通过分析所有可能
的变化,对系统作出及时的反应和控制,以达到系统的最佳性能。
此外,现代控制理论更注重对系统的实时调节和迭代,以达到更高精度
的控制。
在系统变更和失效时,可以使用现代控制理论进行快速调节,以快速恢复系统性能。
数字控制系统是现代控制理论大部分应用于实践中的主要形式。
这种系统使用算法来跟踪系统状态,并使系统按照计划行动;同时,
它也允许实时调节以保持系统的预期性能。
实践中,该系统被广泛应
用于汽车、机器人和工业控制系统中。
另外,现代控制理论还使用多种优化算法,如模拟退火、遗传算
法等,以确定系统参数,使系统更自动化和准确。
现代控制理论也会
联合智能控制方法,有利于实现更复杂的控制效果,尽可能减少失常,从而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综上所述,现代控制理论充分利用最新技术和自适应元素,为系统提供更可靠的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问题,是当前国际上先进的控制理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