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四解决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具体章节包括:1. 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2. 认识人民币及简单的货币计算;3. 简单的行程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认识人民币及其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个小朋友在公园玩,分别手里拿着2个、3个和4个小球。
提问:“请问,这三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球?”2. 例题讲解:(1)讲解加法应用题: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3个苹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2)讲解减法应用题:小明有8个糖果,他吃掉了3个糖果,请问他还剩下几个糖果?3. 随堂练习:(1)小华有7个橘子,他给了小明2个橘子,请问小华还剩下几个橘子?(2)妈妈买了5个香蕉,爸爸买了3个香蕉,请问他们一共买了几个香蕉?4. 认识人民币及简单的货币计算:(1)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练习:1元=10角,1角=10分,那么1元=100分。
5. 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1)问题:小明每分钟可以跑50米,他跑了3分钟,请问他一共跑了多少米?(2)问题:小红每分钟可以走40米,她走了5分钟,请问她一共走了多少米?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加法应用题: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3个苹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减法应用题:小明有8个糖果,他吃掉了3个糖果,请问他还剩下几个糖果?人民币计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行程问题:小明每分钟可以跑50米,他跑了3分钟,请问他一共跑了多少米?小红每分钟可以走40米,她走了5分钟,请问她一共走了多少米?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P63第1题:小明有6个橙子,他给了小红2个橙子,请问小明还剩下几个橙子?2. 完成课本P63第2题:妈妈买了8个苹果,爸爸买了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买了几个苹果?3. 完成课本P64第3题:小华有3元钱,他想买一个2元的铅笔,请问他还剩下多少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ti n yi ti、填一填。
1表表一缸**: *: *女文|把上面的☆分给小朋友,每人分 3颗,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还剩() 颗。
3 .依依和爸爸、妈妈每人每天写 8个毛笔字,他们每天一共写了多少个字?列式是:( ) ,得数是()。
4 . 一个星期有() 天,4个星期共有() 天。
5 .买一块5角钱的橡皮,付了 2元,应该找回() 元() 角。
6 .从“青苹果比红苹果多一些”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 苹果多。
如果红苹果有30个,青苹果可能有() 个。
7 .有一盒巧克力,第一次吃了 8块,第二次吃了 5块,这时还剩下33块。
这盒巧克力一共 有()块。
xu a n yi xu a n ti a n x u h a o二、选一选。
(填序号)1 .有46瓶椰子汁,每10瓶装一箱,能装满() 箱。
A. 4B. 5C. 62 .妈妈想买一个蛋糕,她带的都是 ,的纸币,至少要付()张。
58元A. 2B. 3C. 43 .桃子有30个,比苹果多一些,比西瓜少得多,西瓜可能有() 个。
A. 20B. 35C. 55 .△ a AII 4 . 00°0°。
口根据左图,算式10-4表示的是()。
A. △的个数B. △比O 多的个数解决问题奶奶,每人分一个, (够/不够)分。
分给福利院的24位爷爷、 2.把3篮C.O比△多的个数5.有53名同学乘车去科技馆参观,租车方案()比较合适。
B.2辆小车C.1辆大车和1辆小车k cn t u li e sh i j i su n、看图列式计算。
OOO 000。
ooo ooooI -- -- 1 r t 4| |十I 1=1 个)■ ■■■■■■■,■■■■■■, V *|△A△蠹△△△A△ △△&△△△ \2. □一□ 一5.△△△△△△△△△△△■多?个□□□sh cn j i mi ao sucn1.选择合适的答案画。
(1) 一年级合唱队有32人。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 总复习第4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总复习,主要复习一年级下册数学中的第五章《解决问题》。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比较大小,判断形状,找出规律,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形状,找出规律,以及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形状,找出规律,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难点:找出规律,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引出比较大小的方法,让学生思考怎样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
2. 知识讲解: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如何判断形状,找出规律的方法,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通过PPT展示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3.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形状,找出规律,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形状的规则,找出规律的方法,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选取一道实际问题,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形状,找出规律,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形状,找出规律,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对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反思。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形状,找出规律,以及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要让学生充分弄清题意。
第4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58例7,完成P58“做一做”,P59“练习十三”第4题。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尝试——调整”和“有序罗列”的策略解决在钱数限定的条件下购买物品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体会有策略和有序思考的优势。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解决在钱数限定的条件下购买物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策略解决问题,体会有策略和有序思考的优势。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习题。
师:买一束圆形的气球和一束心形的气球一共需要多少钱?【学情预设】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学生比较容易算出2元+8角=2元8角。
师:对人民币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情预设】相同单位的钱数才能相加减。
【设计意图】复习简单的关于人民币的计算,进一步强化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概念,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一节课继续学习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问题,寻找策略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58例7。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此处应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各种杂志的单价,以及要求的问题是: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种杂志?师:“正好”是什么意思?(点击课件圈上“正好”二字)【学情预设】学生说得不一定规范,只要意思是“所买的两种杂志价格总和为13元”即可。
【设计意图】读懂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此环节尽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信息,并抓住关键词,充分理解“正好”一词的含义,为后面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解决问题。
师:你能选出售价之和正好是13元的两本杂志吗?请你写一写、连一连,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学情预设】由于数据比较小,学生会一下子想到6+7=13(元)或5+8=13(元),直接找到两本合适的杂志,但是对于思考过程却表达不清楚。
一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分类复习与练习一、求总数(7月5日)1、花丛中飞走了28只蝴蝶,又飞走了9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2、马场上有39匹马,又来了50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3、一条公路两旁各种上40棵树,一共种多少棵树?(7月6日)1、小明种了5棵花,小华、小红种的花和小明种的同样多。
他们一共种了多少棵花?2、一年(2)班有男同学34人,女同学20人,一年(2)班有学生多少人?3、妈妈想买一件衣服,带了68元,还差7元,这件衣服一共需要多少钱?(7月7日)1、小东有15本故事书,小东比小林少8本,小林有多少本故事书?2、一本故事书8元,一本字典的价钱比一本故事书贵5元,一本字典多少钱?3、红花27朵,黄花比红花多8朵,黄花有多少朵?(7月8日)1、小明有60张邮票,小东比小明多10张,小东有多少张邮票?2、一个数是70,另一个数比它多15,另一个数是多少?3、小华做了20个信封,小亮比小华多做6个,小亮做了多少个?(7月9日)1、一本书有30页,小林看了9页,还剩多少页?2、乐乐有10元,买了一本课外书7元,找回多少钱?3、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13个,苹果有4个,梨子有多少个?(7月10日)1、汽车总站有13辆汽车,开走了3辆,还有几辆?2、书架上有36本书,拿走了一些,书架上还有9本书,拿走了多少本?3、一组和二组同学一共折了58只纸鹤,其中二组折了30只,一组折了多少只?(7月11日)1、一个数是60,另一个数比它少20,另一个数是多少?2、小红折了50朵花,小青折的比小红少20朵,小青折了多少朵?3、饲养组有30只公鸡,公鸡比母鸡多8只,有母鸡多少只?4、比75少8的数是多少?5、一件上衣80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20元,一条裤子多少钱?四、求相差数(7月12日)1、小青两次画了17朵小花,第一次画了9朵小花,第二次比第一次少画了多少朵?2、小灰免采了17个松果,小白兔采了8个,小灰兔比小白兔多采几个松果?3、小青上午采摘了13箱草莓,下午采摘了8箱,上午比下午多摘了几箱?(7月13日)1、小东折了30朵红花,小青折了20朵,小青再折了多少朵就和小东同样多?2、一本课外书50页,小华看了20页,已看的比未看的少多少页?3、妈妈有83元钱,买书用去了30元,还剩多少元钱?五、连加(7月14日)1、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
期末复习《复习解决实际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在本次的期末复习课程中,我们将对一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巩固,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章节,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部分。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复习的教材章节是《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数的应用以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分数和百分数应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章节的难点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解决。
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加减乘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际问题情景模拟教具以及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他2个,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分物品等情景。
3. 练习:让学生用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3个橙子,又买了2个香蕉,他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4. 深化:讲解乘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分配、平均数等情景。
5. 练习:让学生用乘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如果每排坐4人,一共需要几排?”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步骤,如加减法的应用情景、乘除法的应用情景等。
七、作业设计答案:8个球。
答案:6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加减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我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解决问题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2分,共24分)1.11颗,每个小朋友分4颗,可以分给()个小朋友,还剩()颗。
2.典典买一支记号笔(如图),付了一张,应找回()。
3.猫妈妈钓了12条鱼,第一天吃了5条,第二天吃了6条,两天一共吃了()条鱼。
4.停车场的小汽车开走6辆后,还剩40辆,停车场原来有()辆小汽车。
5.文具原来有34副40瓶()个卖出8副()瓶7个还剩()副9瓶22个6.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如果买了下面的两种不同物品,并且正好花了35元,她买的可能是()和(),也可能是()和()。
(填序号)①②③④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5分)1.阅览室原来有24人,走了8人,又来了7人,阅览室现在有多少人?下面算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①24-8+7 ②24-(8-7) ③24+(8-7)2.有53名同学乘车去科技馆参观,租车方案()比较合适。
①2辆大车②2辆小车③1辆大车和1辆小车3.教室里原有20名男生,,还剩下多少名男生?要求这个问题,横线上应选择的信息是()。
①走了3名女生②走了3名男生③进来3名男生4.蛋糕师傅正在装面包,每10个装一盒,能装满()盒。
①3 ②5 ③65.妈妈为天天买了一件上衣,付了80元,找回5元。
她买的是()。
①②③三、看图列式计算。
(每小题3分,共12分)1. 2.=() =()3. 4.=() =()四、动手操作。
(共12分)儿童节到了,大家按照“1面红旗、3面黄旗、1面绿旗”的规律布置教室。
1.第一面彩旗是红旗,请按规律涂一涂。
(6分)2.第15面是()旗。
这排彩旗中,有()面黄旗。
(6分)五、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37分)1.24个最多可以拼几条鱼?(6分)2.“六一”儿童节到了,梦梦要给她参加的书法组的同学每人送1张贺卡,书法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6分)3.(1)两组一共做了多少个鸟巢?(5分)(2)他们送到新城公园多少个鸟巢?(5分)4.(1)买一桶油比一袋糖多用多少钱?(5分)(2)买这三样东西,付出60元,够吗?(5分)(3)妈妈买了一桶油,可以怎样付钱?(5分)★挑战题:天才的你,试一试。
专题四解决问题
一.20以内加减法
1含多余条件
(1)我从图书馆借了18本故事书和12本漫画书,还了9本漫画书,还有几本漫画书没有还?
(2)妈妈买了16个苹果和14个菠萝,我吃了7个苹果,还有多少个苹果?
(3)每人写15个大字,小勇写了6个字,小强写了9个字,小勇还有几个字没有写?
2求相差
(1)葡萄:18元,苹果:20元,雪梨:7元,香蕉:3元。
苹果比香蕉贵多少元?
雪梨和香蕉一共要多少元?
苹果比葡萄贵多少元?
葡萄比雪梨贵多少元?
苹果和葡萄一共要多少元?
(2)捐书活动,一班捐27本,二班捐了30本书,三班捐了25本书。
一班比三班少捐多少本书?
二班和三班共捐多少本书?
(3)兔妈妈:我收17个萝卜。
兔宝宝:我收了9个萝卜。
兔妈妈比兔宝宝多收了几个萝卜?
兔宝宝比兔妈妈少收了几个萝卜?
3100以内加减法
(1)妈妈买了3袋苹果,每袋6个,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妈妈买了5枝不同颜色的玫瑰,每枝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3)妈妈有14个苹果,每人分5个,可以分给几个孩子?
(4) 小俊有16元钱,他想买单价是5元钱的练习本,他能买几本?还剩几元钱?
(5)全班有42人,8人一组做游戏,可以分几组?还剩几人?
4认识人民币
牛奶 2元5角面包 3元矿泉水9角饼干2元8角
(1)买一瓶牛奶和一块面包一共要多少钱?
(2)买一包饼干和一瓶矿泉水一共要多少钱?
(3)买一块面包和一瓶矿泉水一共要多少钱?
(4)用10元钱去买一块面包可以找回多少钱?
(5)用5元钱去买一包饼干可以找回多少钱?
(7)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买早餐。
一个面包2元一盒牛奶4元
(1)明明买一个面包和一盒牛奶作早餐,他的早餐一共用了( )元;明明付给售货员10元,应找回( )元。
(2)冬冬买了一个面包,付给售货员5元,应找回( )元。
(3)小红买了一盒牛奶,付给售货员10元,应找回( )元。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