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RS的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97.19 KB
- 文档页数:4
cors测量实施方案CORS测量实施方案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是一种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它利用一系列持续运行的参考站来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CORS技术在地理测量、地质勘探、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CORS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测量和维护工作。
本文将介绍CORS测量实施方案,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进行CORS系统的测量工作。
1. 测量前准备在进行CORS测量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 确保测量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查;- 确认测量站点的选址和周围环境,保证没有遮挡物和干扰源;- 确保测量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 获取测量任务的详细信息和要求,包括测量时间、测量范围等。
2. 测量操作步骤CORS测量的操作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置测量设备,包括架设GPS天线、连接数据采集设备等;- 进行数据采集,确保采集到足够的卫星信号,并记录相关的环境信息;- 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导入、处理和校正,生成测量报告等;- 测量设备的拆卸和清理,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存放。
3. 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在CORS测量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 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校正,包括数据的去噪、异常值的处理等;-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成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的详细信息、处理方法和结果等。
4. 结束工作和数据上传CORS测量工作结束后,需要进行相关的结束工作和数据上传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 对测量设备进行拆卸和清理,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存放;-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到相关的数据中心或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共享和应用。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立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立摘要: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在测量方面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简述了GPS与CORS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网络CORS的建站过程,并且基于单基站CORS,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同时求解阜新地区转换参数,建立阜新地区单基站CORS。
最后提出了对于小范围测区如何建立单基站CORS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小测区平面图的测绘可以不用做点校正,也能完全符合测图要求。
关键词:连续运行参考站;单基站;虚拟参考站前言随着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地球的工程化和现实化,需要采集多种实时地理空间数据。
国内不同行业已经陆续建立了一些专业性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网络,一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的建设高潮正在到来。
1常规RTK介绍1.1常规RTK原理动态用户进行定位时,参考站载波相位同步观测值以及坐标通过可靠的数据通信链路实时播发给用户。
动态用户根据当前载波相位观测值和广播星历进行实时相对定位。
根据己知的参考站精确坐标,可以计算用户瞬时位置。
1.2 常规RTK系统组成基准站:流动站:软件系统。
2CORS的基本原理网络RTK技术就是利用地面布设的一个或多个基准站组成GPS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综合利用基站的观测信息,建立精确的误差修正模型,实时发送RTCM差分改正数来修正用户的观测值精度。
网络RTK技术集Internet、无线通讯、计算机网络管理和GPS定位技术于一体,是参考站网络式GPS多功能服务系统的核心支持技术,其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均是GPS技术科研和应用领域最热门的前沿。
2.1网络CORS的主要技术1)虚拟参考站技术(VRS)。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在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应
用研究
贾宝川;杨辰晨;闫石;张晓鹤
【期刊名称】《大科技》
【年(卷),期】2013()14
【摘要】本文介绍了河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的基本原理和
概况,就COBS系统的技术优势与常规RTK测量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实验性研究,由此说明该系统的运用完全能够满足地质勘查中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
【总页数】2页(P172-173)
【关键词】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常规RTK;E级GPS控制点;地质测
绘
【作者】贾宝川;杨辰晨;闫石;张晓鹤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河南省郑州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28.4
【相关文献】
1.CORS(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在地籍及房地产测量中的应用 [J], 赵悦
2.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J], 曲娇婷;张冬岩;冯振东
3.双鸭山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SYS-CORS)暨南方NRS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J], 徐仁广;郭嵩
4.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在河湖基本情况普查中的应用 [J], 肖子平
5.浅谈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站)在村庄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J], 于嘉;王天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立摘要: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在测量方面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简述了GPS与CORS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网络CORS的建站过程,并且基于单基站CORS,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同时求解阜新地区转换参数,建立阜新地区单基站CORS。
最后提出了对于小范围测区如何建立单基站CORS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小测区平面图的测绘可以不用做点校正,也能完全符合测图要求。
关键词:连续运行参考站;单基站;虚拟参考站前言随着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地球的工程化和现实化,需要采集多种实时地理空间数据。
国内不同行业已经陆续建立了一些专业性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网络,一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的建设高潮正在到来。
1常规RTK介绍1.1常规RTK原理动态用户进行定位时,参考站载波相位同步观测值以及坐标通过可靠的数据通信链路实时播发给用户。
动态用户根据当前载波相位观测值和广播星历进行实时相对定位。
根据己知的参考站精确坐标,可以计算用户瞬时位置。
1.2 常规RTK系统组成基准站:流动站:软件系统。
2CORS的基本原理网络RTK技术就是利用地面布设的一个或多个基准站组成GPS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综合利用基站的观测信息,建立精确的误差修正模型,实时发送RTCM差分改正数来修正用户的观测值精度。
网络RTK技术集Internet、无线通讯、计算机网络管理和GPS定位技术于一体,是参考站网络式GPS多功能服务系统的核心支持技术,其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均是GPS技术科研和应用领域最热门的前沿。
2.1网络CORS的主要技术1)虚拟参考站技术(VRS)虚拟参考站网络中,将所有原始数据通过数据通讯线发给控制中心。
同时移动站用户先通过GPRS/CDMA的上网功能向控制中心发送一个概略坐标(GGA数据),控制中心收到这个数据后,根据用户位置,由计算机自动选择最佳的一组固定基准站,根据这些站发来的信息,整体的改正GPS的误差,将高精度的差分信号发给移动站。
基于CORS的地质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刘凤忠【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Based on CORS, mobile GIS, the paper attempts to realize high accuracy and digital field data investigation, improve field investigation efficiency for digitalized data collection, management and processing.Meanwhile, CORS network help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preparation result and materials obtained from the field, which serves the reference for field description and record.%基于CORS的地质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利用CORS技术、移动GIS技术等技术手段,旨在实现野外数据调查的高精度、数字化采集,提高野外调查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程度,实现野外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处理的野外调查工作流程的数字化。
同时,利用CORS网络差分定位技术实现分米级定位;系统对野外调查所需的前期成果数据和现场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一体化管理,为野外调查工作人员提供丰富的参考信息,便于对调查内容进行详实的描述和准确记录。
【总页数】3页(P76-78)【作者】刘凤忠【作者单位】河南省地矿局测绘地理信息院,河南郑州4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相关文献】1.基于智能手机的测土配方施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J], 殷涛;何方;孙修飞;万玉洁;陈瑶2.基于CORS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 [J], 王艳艳;高彦涛3.基于移动3S技术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J], 杨旭东;李媛;佟彬;闫金凯;徐为;李崇贵4.基于ArcGIS Mobile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李杰;陈平5.基于MapObjects野外地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左仁广;汪新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ECHNOLOGY APPLICATION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及应用秦建辉1 ,雷朝锋2(1 .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0;2 .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河南 郑州 450016)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HNGICS的基站布设、系统组成、应用领域等建设情况,着重分析了HNGICS在矿山控制测量、数字化地形测量、碎步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最后,总结了HNGIC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优势。
关键词:HNGICS;矿山测量;应用目前,常规RTK是一种基于单参考站、高精度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
但其作业成本大,至少需要两台GPS接收机构成基准站加流动站作业模式;流动站作业半径较小,随着流动站距基准站的距离加大,会导致用户较难获得高精度的固定解,操作繁琐。
随着生产单位对定位精度和作业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络RTK这一集成GNSS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的实时动态定位新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Henan Geology InformationContinuously Collecting and Operating System,简称HNGICS)是通过通讯网络把分布在全省范围内的永久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基准站连接起来,构成的新一代网络化的地质信息连续采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地面沉降监测系统、野外地质工作质量监控系统、矿山井下与地面联合实时定位监控系统等综合的地质信息系统,同时还向国土、测绘、地震、交通、气象等部门提供高精度、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基准。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CORS)是指由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
基于CORS技术在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雷朝锋【摘要】通过CORS技术在河南省洛宁县沙沟西银铅矿普查项目中的应用,从理论推导、生产实践、精度评价、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充分论证了COR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对CORS在今后在地质勘探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北京测绘》【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3页(P97-99)【关键词】CORS技术;河南省洛宁县沙沟西银铅矿普查;应用体会;解决方法【作者】雷朝锋【作者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58地质测绘是地质预查、普查、详查中最具基础性和辅助性的工作,它为地质工作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化探布设规则测网、地质剖面图、地质点、钻孔准确位置的放样等工作。
近几年随着CORS在技术和设备上的不断完善,为地质测绘在生产方式上的改变以及工作效率和精度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结合我队天宝R8动态测绘系统在河南省洛宁县沙沟西银铅矿普查中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我队承担本矿区3平方公里的1∶2000地形图、20个GPSE级矿区控制点、10个地质钻孔放样、6000米剖面线测绘工作,为河南省洛宁县沙沟西银铅矿普查矿区的勘察、设计和生产施工提供基础测绘资料。
采用天宝R8动态测绘系统进行各项地质测绘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利用了CORS技术无需点间通视、观测时间短、定位精度高的特点,改变过去传统的作业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配合地质人员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
成果资料经检查验收,完全满足相应国家规范相应的要求。
为今后在该类地质勘探工作中运用CORS测量绘技术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1 CORS技术基本原理CORS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均匀的布设多个永久性的连续运行GPS参考站,构成一个参考站网,各参考站按设定的采样率连续观测,通过数据通信系统实时的将观测数据传输给系统控制中心,系统控制中心首先对各个站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质量分析,然后对整个数据进行统一解算,实时估算出网内的各种系统误差改正项(电离层、对流层、卫星轨道误差)获得本区域的误差改正模型,然后向用户实时发送GPS改正数据,用户只需要一台GPS接收机,便可实时或事后得到高精度的可靠的定位结果[1-3]。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简述-2019年文档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简述随着GPS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应用普及,它在城市测量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
当前,利用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缩写为CORS)已成为城市GP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
CORS系统能够向用户提供包括事实和事后在内的精密定位服务,满足各领域对位置、时间等空间信息实时获取的要求,它正在成为今后空间定位的发展趋势,取代传统的静态定位系统,成为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之一。
1 国内外发展国际大地测量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建立全天候、全球覆盖、高精度、动态、实时定位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地面则建立相应的永久性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
目前世界上较发达的国家都建立或正在建立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
美国、欧洲、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已建立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美国建立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CORs)平均站距为100― 200Km,覆盖全美,构成新一代动态国家参考系统[1]。
几年来,国内不同行业已经陆续建立了一些专业性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网络,目前,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信息化的需要,一大批城市、省区和行业正在筹划建立类似的连续运行网络系统,深圳市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SZCORS),目前已开始全面地测量应用。
全国部分省、市也已初步建成或正在建立类似的省、市级CORS系统,如: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东莞、成都、武汉、昆明、重庆等。
四川地震局建立的CDCORS,已经运行三年多,原本主要目的是用来做监控四川地区地震灾害,但是通过对其潜在功能的挖掘,在GPS大地测量方面开发利用,通过授权拨号登录,对外开放网络使用权,实现用户GPS实时高精度差分定位,取得了一定的收益。
2 系统组成CORS系统是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多方位、深度结晶的产物。
基于CORS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法探讨[摘要] 在新的信息发展形势下,传统野外数据的采集手段已经不适应这种信息发展的需求,高速发展的经济对野外数据采集的诸多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基于CORS(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是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数据库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一系列技术为一体的数据采集系统,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解决对野外数据采集一些方面的高精度以及高速度的要求。
[关键字] 野外数据采集CO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越来越多,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现有的矿质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查找新矿质,各种新能源的开发都有着迫切的需求。
所以一定要加强地质工作的要求,特别是野外地质的数据采集有关方面的精度与效率的要求。
而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CORS的技术,在野外数据采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 CORS技术的特点与应用1.1 CORS技术特点1.1.1虚拟参考站虚拟参考站VRS(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是利用基准站坐标和观测数据核算误差的模型,利用一些相关的数学模型与临近的流动站坐标,模拟出临近流动站的观测数据,对观测数据建立方程进行解析。
1.1.2区域改正数区域改正数FKP技术是对参考站非差参数进行评估,通过其空间误差模型来解析出流动站改正数,进一步实现其精确定位,其方式是单向传播。
与VRS 在最后的定位方法和误差改正法方面上有着不同之处。
1.1.3主辅站主辅站MAC(Media Access Control)技术是通过流动站的相关误差模型来解析此流动站与参考站的相关误差。
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CORS综述(丁俊杰胡昌华) 时间:2009-02-26 13:49:00 来源:《黄河规划设计》2008年第4期放大缩小打印[摘要]随着GNSS卫星定位应用的普及,CORS作为其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持的定位服务模式越来越丰富。
当前国内CORS基准站(网)越来越多,CORS能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灵活多样的定位服务,且很好的解决了长距离、大规模的从米级到毫米级别精度需求的GNSS定位问题。
本文主要详细阐述了CORS的概念、组成和定位模式,总结CORS模式下定位的合理性、先进性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CORS GPS 定位原理定位模式优缺点1 引言随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络(LAN/WAN)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s, 简称CORS)应运而生。
CORS很好的解决了长距离、大规模的厘米级高精度实时定位的问题,CORS在测量中扩大了覆盖范围、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定位精度和减少了用户定位的初始化时间。
CORS的出现又将使测量进行一次变革,那么CORS是如何来定位,又能提供哪些定位模式及各种定位又有哪些优越性,这就是本文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2 CORS的发展现状CORS的理论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加拿大提出的“主动控制系统(Active Control System, ACS)”。
该理论认为GPS主要误差源来自于卫星星历,D .E .Wells 等人提出利用一批永久性参考站点,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预报星历以提高测量精度。
之后基准站点(Fiducial Points,FP)概念的提出,使这一理论的实用化推进了许多,它的主要理论基础即在同一批测量的GPS点中选出一些点位可靠,对整个测区具有控制意义的测站,采取较长时间的连续跟踪观测,通过这些站点组成的网络解算,获取覆盖该地区和该时间段的“局域精密星历”及其他改正参数,用于测区内其它基线观测值的精密解算。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浅探由于传统的RTK技术需要有测区附的控制点的点位数据.针对当前项目需要架设基准站.以及考虑到初使化时间,改正模型等各方面的因素,CORS系统的建立对于大中城市的基础测绘来说是实用且经济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可以定义为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LAN/WAN)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
CORS系统的理论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加拿大提出的“ 主动控制系统(Active Control System)”.该理论认为,GPS主要误差源来自于卫星星历.D .E .Wells等人提出利用一批永久性参考站点,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预报星历以提高测量精度.之后基准站点(fiducial points)的概念的提出,使这一理论的实用化推进了许多.它的主要理论基础即在同一批测量的GPS点中选出一些点位可靠,对整个测区具有控制意义的测站,采取较长时间的连续跟踪观测,通过这些站点组成的网络解算,获取覆盖该地区和该时间段的“局域精密星历”及其他改正参数,用于测区内其它基线观测值的精密解算。
当时实时GPS测量技术尚处于可行性讨论阶段,基准站点概念主要不是为了解决实时GPS测量的,而是为了提高静态基线的解算精度。
1995年瑞典与丹麦之间奥雷桑特海峡跨海工程中leica提出的台站网设计思想得到了工程方的认可.从而使台站网测量技术首次得到应用. 随后德国两位博士发表了关于虚拟参考站网的论文和案例,瑞士徕卡公司的研究人员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主辅站技术,并受国际组织的委托着手主持制定有关台站网的国际标准。
目前应用较广的台站网技术有VRS,FKP和LEICA的MAC技术.与常规RTK不同,VRS 网络中,各固定参考站不直接向移动用户发送任何改正信息,而是将所有的原始数据通过数据通讯线发给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