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表演课教案系列分享46786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9
幼儿语言表演教案一、引言在幼儿教育中,语言表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
通过语言表演,幼儿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在语言表演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目标设定1.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演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1. 选择适合幼儿的表演主题,如童话故事、儿歌、诗歌等。
2. 在故事或歌曲中选取关键部分,拆解成小段落。
3.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表演一个段落。
4. 引导幼儿理解角色、情感和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和排练。
5. 引导幼儿练习语调、节奏和动作,增强表演效果。
6.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间展示,鼓励彼此交流、学习。
7.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幼儿改进表演技巧。
8.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分享表演经验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兴趣。
2. 角色扮演法:帮助幼儿理解角色,入戏表演,提高表现力。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努力完成表演任务。
五、教学内容根据幼儿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故事或歌曲作为表演素材,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小毛驴》等。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要点1. 独白表演: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表演关键情节。
2. 团队合作:指导幼儿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协调表演内容。
3. 舞台表演:引导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注意动作与肢体语言。
七、教学评价教师可根据幼儿在表演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表演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估。
八、教学资源1. 教师可以准备幼儿喜欢的道具,如帽子、围巾等,以增加表演趣味性。
2. 提供一些故事书籍、音乐CD和视频资源,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表演内容。
九、教学延伸1. 在家庭环境中,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语言表演活动,加强亲子交流。
2. 在幼儿园之外,带领幼儿参观戏剧院、音乐厅等文化场所,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
少儿语言表演课程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语言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掌握表演的基本要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表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掌握语言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表演能力。
2. 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如地在舞台上表演。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教案、教材、音响设备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表演服装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热身活动,如拉伸运动、口语练习等,让学生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表演课做好准备。
2. 教学内容(40分钟)。
(1)基本表演技巧。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表演技巧,如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让学生了解表演的基本要领。
(2)表演练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练习,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小品或情景剧进行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表演能力。
(3)表演指导。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改进表演技巧,提高表演水平。
3. 情感体验(10分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体验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4. 总结(5分钟)。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表演技巧?他们的表演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教学中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六、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与表演相关的作业,如准备一个小品或情景剧的表演,或者观看一些优秀的表演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七、教学反馈。
通过作业和课堂表演,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能力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表演水平。
八、课后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表演比赛或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表演才华,激发他们对表演的兴趣。
宝宝语言表演训练教案大全教案标题:宝宝语言表演训练教案大全阶段:幼儿园(3-6岁)目标:1. 通过语言表演训练,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升宝宝的舞台表演技巧和表演才能。
教案一:儿歌表演时间:2周目标:1. 学习、练习并表演儿歌。
2. 提升宝宝的旋律感知和节奏感。
3. 培养宝宝的俯卧撑心肺耐力。
活动:1. 引入:播放一段活泼的儿歌,让宝宝跟随节奏拍手。
2. 学习:每天选择一个儿歌,教授歌词和动作。
3. 练习:分组或个别练习儿歌表演,老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4. 表演: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参观,进行儿歌表演。
教案二:短剧表演时间:3周目标:1. 学习、练习并表演简单短剧。
2. 发展宝宝的情绪表达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
3. 培养宝宝的形体语言和空间意识。
活动:1. 引入:观看一段简短的短剧视频,让宝宝讨论其中的情节和角色。
2. 学习:选择一个简单的短剧,分发剧本给宝宝,让他们学习台词和表达方式。
3. 练习:组织宝宝进行角色排练,老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表演:在班级内进行表演,同时邀请其他班级和家长观看。
教案三:口语训练时间:2周目标:1. 提高宝宝的口头表达能力。
2. 帮助宝宝克服口吃、结巴等语言障碍。
3. 加强宝宝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活动:1. 引入:通过图片和简单的问题引起宝宝的兴趣并让他们回答,鼓励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2. 口语练习:设计简单的对话练习,如问答游戏、角色扮演等,促使宝宝积极参与口语练习。
3. 情景对话:根据宝宝的实际生活场景,设计情景对话,让他们尝试解决问题并用正确的语言表达。
4. 口语展示:在班级内进行口语展示,鼓励宝宝展示他们所学到的口语表达能力。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确保适应宝宝的年龄和能力。
同时,要注重鼓励和引导宝宝的参与,让他们在语言表演训练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幼儿园语言表演课教案1. 引言幼儿园语言表演课教案,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通过语言表演,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表现欲望,促进语言和情感的交流,增强自信心。
针对这一主题,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语言表演课教案的编写与实施,以及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语言表演。
2. 语言表演课教案编写幼儿园语言表演课教案的编写是至关重要的。
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他们芳龄和兴趣的主题和内容。
教案内容应该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和动力。
教案中还应该包含具体的表演内容和步骤安排,以及针对不同表演技能的指导方法和技巧。
通过细致的教案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演,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语言表演课实施在实施语言表演课时,教师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积极、愉快的表演环境。
通过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参与到语言表演中。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关注幼儿的表演过程,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4. 关于幼儿语言表演的个人观点与理解我个人认为,幼儿语言表演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通过语言表演,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表现欲望,促进语言和情感的交流。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语言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乐于参与到表演中,表现出惊人的表演潜力。
我十分重视幼儿语言表演课的编写与实施,不断探索适合幼儿的表演内容和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5. 结语幼儿园语言表演课教案的编写与实施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和有趣的表演活动,可以有效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演,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幼儿园语言表演课教案的重要性,并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有所启发。
幼儿园语言表演教案第一章:认识语言表演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语言表演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2. 培养幼儿对语言表演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语言表演的定义和种类,如讲故事、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
2. 通过举例展示不同的语言表演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介绍语言表演的概念,引导幼儿思考自己曾经参与过的语言表演活动。
2. 通过展示不同的语言表演视频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和欣赏,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基本语言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语音语调和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语音语调变化,如升调、降调、重音等。
2. 学习如何组织语言,如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学习基本的语音语调变化,引导幼儿模仿和练习。
2.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句子,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第三章:故事讲述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故事讲述能力。
2.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选择和理解故事主题。
2. 学习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故事。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一个熟悉的故事,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
2. 教师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幼儿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故事,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章:诗歌朗诵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诗歌朗诵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节奏感和音乐感。
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节奏。
2. 学习如何运用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朗诵诗歌。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解释诗歌的意义和节奏,引导幼儿欣赏和理解诗歌。
2. 教师指导幼儿如何运用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朗诵诗歌,并进行练习和展示。
第五章:角色扮演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角色扮演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选择和理解角色。
第一课《金蛋》、游戏《自我介绍》要求:大声响亮的进行自我介绍。
目的:训练小朋友的交际智能,同时提高学生自我展示的愿望。
二、游戏《谁最棒》要求:小朋友跟随老师,一起从大声,到小声说:我是最棒的。
目的:训练孩子的气息和肺活量,同时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三、游戏《我是小记者》要求:小朋友2人一组,互相采访,询问对方的爱好、学习和生活。
目的:训练小朋友的交流智能。
四、站姿训练:纠正小朋友不良站姿,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五、故事《金蛋》有天早晨,吃惊不已的老婆婆大喊大叫。
“老爷!老爷!不得了!我们家的母鸡生下金色耀眼的蛋呀!”从此,母鸡每天都生下一个金蛋,并且卖得很高的价钱。
原本很穷的他们,一下子变的很富有。
然而,他们还想拥有更多的金蛋。
“鸡每天都生下一个金蛋,那么他的肚子一定有很多金子吧!”于是,老爷爷就把母鸡杀了。
可是却找不到金子。
“糟糕啦!如果让他活着,每天还能生金蛋……现在惨了。
”六、唇部操七、游戏《吹纸条》气息训练八、游戏《疯狂的硬币》面部训练第二课《猫鼻子》一、课前游戏:手指操内容:大拇指是爸爸,我的爸爸顶呱呱。
二拇指是妈妈,妈妈洗碗唰、唰、唰。
中指最咼是哥哥,哥哥打球啪、啪、啪。
无名指是姐姐,姐姐唱歌啦、啦、啦。
小拇指就是我,我在游泳哗、哗、哗。
二、站姿训练:学习目的:训练小朋友在舞台上的站姿,有助于孩子的身体挺拔,形象端庄。
三、正音训练:双唇音1、发音方法:b在发音时,首先小嘴巴自然闭紧,注意不要抿嘴,然后口腔中蓄气,突然把双唇打开---b,这时双唇用力,嘴巴张开张大。
2、语音朗读:巴杯班奔边不必北边宝贝奔波四、唇部操:1、第一节喷,双唇自然闭紧,口中蓄气,突然把嘴唇松开,发p音,注意唇部必须用力2、第二节咧,双唇自然闭紧,注意不要抿嘴,然后,嘴巴用力向嘴角两边伸展。
五、绕口令:《猫鼻子》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白猫的黑鼻子碰破了黑猫的白鼻子黑猫的白鼻子碰破了白猫的黑鼻子。
六、朗读训练:《小鸭子》小鸭子,昂着脖,噼里啪啦跳下河,大脚掌使劲儿拨,一路波纹,一路歌。
幼儿语言表演教案让幼儿发现图片内容与语言表述句式的规律,并能进行简单的句式创编。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幼儿语言表演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幼儿语言表演教案篇一我多想活动目标:①能够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
②积极参与课堂,大胆表述自我。
③发现图片内容与语言表述句式的规律,并能进行简单的句式创编。
活动重点:理解图片内容,发现句式与图片之间的联系及规律。
活动难点:根据学习的新句式,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挂图。
活动过程:一、课前游戏活动(捉泥鳅)利用歌曲《捉泥鳅》进行手指游戏活动,课堂活跃气氛。
二、图片观察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表述图片内容。
②教师讲解图片内容,着重讲述句式。
③幼儿跟读文章内容,理解句式。
三、句式创编①教师出示新内容图片,帮助幼儿进行创编。
②幼儿自己进行创编。
幼儿语言表演教案篇二胡萝卜火箭【活动目标】1.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图书的理解。
2.学习一页一页地、轻轻翻阅图书。
3.充分享受想象的乐趣,体验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1.幼儿有事物变化想象的经验。
2.胡萝卜、鞋子、彩色铅笔、酸奶瓶、盆栽、洗脸盆等操作材料。
3.PPT《胡萝卜火箭》、阅读歌(《郊游》改编)。
【活动过程】(一)唱响阅读歌,进入阅读情境。
(二)超级变变变,引起阅读兴趣。
师:(出示胡萝卜)这是什么?师:你们看,变成了什么呀?(胡萝卜火箭)(三)好书来推荐,了解图书封面。
1.推荐图书《胡萝卜火箭》。
2.观察画面,猜测图书内容。
(四)幼儿自主阅读,交流阅读收获。
1.幼儿自主阅读。
2.交流阅读感想。
师:你觉得这本书哪一页最有趣?师: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五)创想对对碰,丰富阅读内容。
1.启发幼儿进行创想,并作简单记录。
2.展示交流并共同阅读。
(六)完整阅读,体验快乐阅读。
师:这本书太有趣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请注意读出省略号、感叹号的语调哦!活动延伸:日常活动:鼓励幼儿愿意参与幼儿园12月即将举行的“蒲公英阅读节”活动中去。
少儿语言表演教案教案标题:少儿语言表演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表演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短剧或小品。
2. 学习剧本中的对话和动作,并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
3. 学习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语速。
4. 掌握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如站姿、手势和表情等。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精彩的语言表演视频或演员的现场表演,引起学生对语言表演的兴趣。
步骤二:剧本学习(15分钟)1. 将剧本分发给学生,并让他们阅读剧本,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2. 分析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并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达。
步骤三:角色扮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
2. 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对话,并注意发音、语调和语速。
3.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并给予互相反馈和建议。
步骤四:舞台表演(20分钟)1. 安排一个舞台表演的时间和地点,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他们的表演。
2. 强调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如站姿、手势和表情等。
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理解对剧本进行适当的改编和演绎。
步骤五:总结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整个表演过程,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语言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舞台表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表演技巧。
2.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和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语言表演比赛,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努力。
2. 组织学生观看其他优秀的语言表演作品,激发他们对表演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资源:1. 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剧本。
2. 视频或现场表演的录像。
3. 舞台表演的道具和服装。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语言表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表演技巧。
幼儿园语言表演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自信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细心和耐心。
4. 通过语言表演,增强幼儿的情感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预先准备好教案、教材、音响设备等。
- 选取合适的故事或儿歌作为表演素材。
- 准备道具、服装、舞台布置等。
2. 幼儿准备:- 在家与家长共同准备表演服装。
- 练习表演的动作和简单的台词。
- 预习故事或儿歌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活动,如伸展操、舒展身体等,以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
2. 学习表演素材(15分钟):- 教师呈现故事或儿歌,并与幼儿一起欣赏表演视频或录音。
-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或儿歌的情节、人物、场景等。
3. 角色分配(10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商讨,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长,分配角色,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
- 鼓励幼儿自己选择角色,锻炼其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
4. 组织练习(30分钟):-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包括动作、表情、语调等。
- 教师帮助幼儿纠正发音、姿势等表演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5. 彩排和调整(20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综合表演彩排,注意时间控制和场景转换的流畅度。
-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加强表演效果,提供必要的调整和改善意见。
6. 实际表演(20分钟):- 教师安排具体的表演环境,如搭建简易舞台、布置道具等。
- 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并准备录像或拍照记录。
- 教师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演反馈,提供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7. 总结回顾(10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表演过程,分享感受和体验。
-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对表演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表演过程,评价其动作、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的发展情况。
幼儿园语言表演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学生能够流利地讲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
3、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
教学重点:1、学生表达的自信心和流利度。
2、手势配合、语音语调。
3、观众注意力的引导和控制。
教学难点:1、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2、语音语调的训练。
3、如何引导观众关注主题。
教学内容:第一课:自我介绍课程安排:1、引入:老师和学生互相介绍,建立互信。
2、理论学习:讲解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素(姓名、年龄、爱好、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技巧(直视观众、肢体语言配合、语速等)。
3、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自我介绍。
4、反思总结:回顾自我介绍的技巧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表达能力。
第二课:背诵和朗读课程安排:1、引入:以一首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事物进行表述。
2、理论学习:讲解朗读的基本要素(字音、语调、停顿、情感)以及注意事项(准确、流畅、抑扬顿挫)。
3、实践操作:让学生跟读诗歌,同步练习基本要素。
4、反思总结:回顾朗读中的技巧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更好地背诵和朗读。
第三课:语言幽默课程安排:1、引入:以一些幽默小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走入轻松的氛围。
2、理论学习:讲解语言幽默的表现形式(语言幽默、动作幽默、情境幽默、装扮幽默等)以及如何运用幽默巧妙表达自己的想法。
3、实践操作:学生自由创作幽默小故事,展示自己的幽默才能。
4、反思总结:回顾幽默小故事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并且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第四课:情景表演课程安排:1、引入:展示一些情景表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表演的魅力。
2、理论学习:讲解表演的基本要素(情感、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以及技巧(气氛渲染、故事情节、场景呈现等)。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表演技巧,并能够更好地转化为自己的表演技巧。
4、总结反思:观摩和学生们的表演,回顾和总结表演的思路和技巧,同时鼓励孩子们多表演、多尝试。
第一课《金蛋》
一、游戏《自我介绍》
要求:大声响亮的进行自我介绍。
目的:训练小朋友的交际智能,同时提高学生自我展示的愿望。
二、游戏《谁最棒》
要求:小朋友跟随老师,一起从大声,到小声说:我是最棒的。
目的:训练孩子的气息和肺活量,同时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三、游戏《我是小记者》
要求:小朋友2人一组,互相采访,询问对方的爱好、学习和生活。
目的:训练小朋友的交流智能。
四、站姿训练:纠正小朋友不良站姿,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五、故事《金蛋》
有天早晨,吃惊不已的老婆婆大喊大叫。
“老爷!老爷!不得了!我们家的母鸡生下金色耀眼的蛋呀!”从此,母鸡每天都生下一个金蛋,并且卖得很高的价钱。
原本很穷的他们,一下子变的很富有。
然而,他们还想拥有更多的金蛋。
“鸡每天都生下一个金蛋,那么他的肚子一定有很多金子吧!”于是,老爷爷就把母鸡杀了。
可是却找不到金子。
“糟糕啦!如果让他活着,每天还能生金蛋……现在惨了。
”
六、唇部操
七、游戏《吹纸条》气息训练
八、游戏《疯狂的硬币》面部训练
第二课《猫鼻子》
一、课前游戏:手指操
内容:大拇指是爸爸,我的爸爸顶呱呱。
二拇指是妈妈,妈妈洗碗唰、唰、唰。
中指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球啪、啪、啪。
无名指是姐姐,姐姐唱歌啦、啦、啦。
小拇指就是我,我在游泳哗、哗、哗。
二、站姿训练:
学习目的:训练小朋友在舞台上的站姿,有助于孩子的身体挺拔,形象端庄。
三、正音训练:双唇音
1、发音方法:b在发音时,首先小嘴巴自然闭紧,注意不要抿嘴,然后口腔中蓄气,突然把双唇打开---b,这时双唇用力,嘴巴张开张大。
2、语音朗读:
巴杯班奔边不必北边宝贝奔波
四、唇部操:
1、第一节喷,双唇自然闭紧,口中蓄气,突然把嘴唇松开,发p音,注意唇部必须用力
2、第二节咧,双唇自然闭紧,注意不要抿嘴,然后,嘴巴用力向嘴角两边伸展。
五、绕口令:《猫鼻子》
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白猫的黑鼻子碰破了黑猫的白鼻子
黑猫的白鼻子碰破了白猫的黑鼻子。
六、朗读训练:《小鸭子》
小鸭子,昂着脖,噼里啪啦跳下河,大脚掌使劲儿拨,一路波纹,一路歌。
七、自信心训练
第三课《八百标兵》
一、表情游戏
1、讨厌的表情:一只可恶的蚊子一直在你头顶上飞来飞去。
2、害怕和不安的表情:你遇到了一只凶狠大大灰狼。
二、正音训练
1、双唇音P的正音训练:
趴排旁片评批评婆婆乒乓品牌
2、唇部操松下巴
手握拳,用指背顶住下巴,空咬东西,不要太用力。
打牙关,张口左右摇摆松动下巴。
学习提示:这个游戏,采用了唇部操的-绕,让孩子们的小嘴巴更加的灵活有力,空腔打开。
同时也复习了唇部操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让孩子们对唇部操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3、绕口令《八百标兵》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3、气息游戏:开火车
学习提示:气息游戏是语言表演学习的关键,气息是支持我们说话的是否有力的标准,所谓中气十足,就是要训练气息,一些演员歌唱家都是用气息来支持他们的语言的。
4、朗读练习:
小山羊,上山坡,山坡上,草儿多,边吃草来边唱歌。
第四课《会叫的鞋子》
一、上节复习:《八百标兵》、《小山羊》
1、游戏:《炮兵和标兵》:操作规则:发给小朋友每人2张纸,一整揉成纸团,一张跌成纸棍,让纸团,小朋友分成排,让小朋友的用嘴把纸团吹响纸棍,看看哪一组获得整理。
2、角色模仿:想象你是一只什么样的羊。
(展示不同羊群的图片)
二、新课:
1、气息训练:数葫芦
2、双唇音训练m:
发音要领:双唇逼近,软腭下降,气流从鼻孔里面流出,发音比较响亮。
○1发音练习:妈、摸、猫、眯、面、民、明、妈妈、美貌、猫咪、秘密
○2绕口令练习:《妈妈骑马》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妞妞轰牛,牛拧妞妞拧牛;姥姥喝酪酪落姥姥捞酪,舅舅驾鸠鸠飞舅舅揪鸠。
○3游戏:《老狼几点钟》
○4儿歌朗读:《捉迷藏》
小朋友,捉迷藏,蒙上眼睛摸啊摸。
小兔跑得快,小猴真灵活,摸到小乌龟,大伙儿笑呵呵。
○5动画赏析《葫芦娃》
○6家庭作业:儿歌《会叫的鞋子》
第五课《会叫的鞋子》(下)
○1游戏《老狼几点钟》
○2模仿训练:本环节是无实物表演,训练孩子们的想象能力与模仿能力,也能提升孩子的空间能力。
A:骑马:
学习提示:骑马的时候感觉马跑得很快,马在路上颠簸等。
B:斗牛:
学习提示:一头愤怒的牛,向你冲来,体验毫无准备的惊恐、沉着应对,或者自己发明办法去处理。
○3游戏:丢手绢
○4儿歌复习《捉迷藏》
小朋友,捉迷藏,蒙上眼睛摸啊摸。
小兔跑得快,小猴真灵活,摸到小乌龟,大伙儿笑呵呵。
○5说话训练:我做喜欢的一双鞋子
○6儿歌表演《会叫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