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1.3水的浮力1.3.2物体浮沉的条件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2018090636
- 格式:ppt
- 大小:763.00 KB
- 文档页数:25
第3节水的浮力第1课时一、填空题1.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苹果的重力,示数如图所示,再将这个苹果放入水中,静止时苹果浮在水面上,此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2.如图所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 N,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_ kg,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_m3.(g取10 N/kg)二、选择题3.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B.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C.C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D.D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4.人从河的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若水底布满石头,则下述体验与分析合理的是( )A.脚底疼痛感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B.脚底疼痛感减弱,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C.脚底疼痛感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D.脚底疼痛感加重,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5.如图所示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海水中匀速竖直下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受海水的压强增大B.重力小于浮力C.动能增大D.重力是维持匀速下潜的原因三、综合题6.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1)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_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①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1;②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F2;③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该烧杯承接从溢水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④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F4.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排出水的重力为_________(用F1、F2、F3、F4表示).根据该实验的测量数据,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_________.7.2011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 m水深大关。
八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1. 水的奇妙之旅水,这个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东西,真是神奇得很!想想吧,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喝水,口渴的时候也得来一杯。
它可不是普通的液体哦,水是生命之源,没有它,咱们可活不久。
你看,地球上70%的地方都是水,真是个“水世界”!不光是海洋,还有湖泊、河流,这些都是水的家。
水的存在让地球变得美丽动人,蓝蓝的天空和碧绿的湖水,简直是绝配!水还有一种特别的魔力,它能变成不同的形态。
你有没有想过,水在零度的时候会变成冰,等到温度升高,它又会化成水蒸气,飘在空中。
哇,这就是水的“变脸”技巧啊!想当年,冰块和冰淇淋是夏天的必备,谁能拒绝这种凉爽的诱惑呢?而当水蒸气变回水滴,形成雨水,那可就让人心头一暖,春雨绵绵,滋润万物。
2. 水的溶解能力2.1 什么是溶液?接下来,咱们得聊聊水的“超级技能”——溶解。
你知道吗,水是最好的溶剂,几乎可以溶解所有东西。
盐、糖、甚至某些药物,只要放到水里,它们就会乖乖溶解。
就像小孩子在水里玩耍,渐渐就融入其中。
真是太神奇了,水居然能把这些固体变得无影无踪,完全看不见了,像是施了魔法一样。
而且,水溶液的种类可多了!你喝的饮料,其实都是水和其他东西的组合。
比如,糖水就是水和糖的结合。
想象一下,凉凉的糖水喝下去,顿时神清气爽,这就是水的魅力了!所以,水真的是“百搭”啊,随便一搭就能出好喝的饮品。
2.2 溶解的条件不过,水的溶解能力并不是随便来的,它还得有些条件。
比如温度就很关键,温度高了,水的分子活动更厉害,溶解的效果也就好得多。
你把糖放进热水里,它可比放在冷水里溶得快多了。
就像人们说的,“一温暖就发芽”,热水也是给溶质开了个“绿灯”。
另外,搅拌也是个好方法,像是给水里的小分子们打打鸡血,让它们更快地“交朋友”。
所以说,科学可真有趣,很多生活中的小窍门其实都藏着深奥的道理呢。
3. 水的循环与保护3.1 水的循环过程最后,我们得说说水的循环,真是个自然界的伟大作品!雨水落到地上,流进河流,再慢慢蒸发成水蒸气,最后又回到天空,形成云彩。
2018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知识要点过关填空)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知识要点过关填空))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知识要点过关填空)的全部内容。
第1章知识要点过关1.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1。
386×1018米3,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和中,其中海洋水是咸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地球上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剩余的0.94%是。
2.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的形式存在的.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3.水的循环。
(1)水循环的环节: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水循环的意义:通过水循环的过程,地球上的、、和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4.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在一段时间内和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也就是可供人们使用的。
5.我国是一个缺水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水资源在很不均衡,大量的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在时间分布上也很不均衡,丰富、欠缺。
6.科学研究表明,最早的生命出现在中。
正是因为有水,生物才得以、和,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的物质之一.7.水的电解。
(1)实验中生成可并产生火焰的气体是氢气,能使的气体是氧气。
(2)该实验说明。
(3)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8.水分子的构成。
科学实验证明,一个水分子中含有和.我们可以说水是由和组成的。
参考答案例1:D 解析: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③的影响,A 错误;人工降雨会改变②的时空分布,B 错误;对亚马逊雨林的破坏会造成⑤的减少,C 错误;植树造林会造成⑥的增加,D 正确。
例2:解析:(1)从图甲中不难看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的1/4,(2)图乙是我国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图,可以看出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答案:(1)1/4 短缺 (2)地区分布不均。
例3:解析:(1)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能收集到氧气,氧气一般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结合常规的实验及所提供的信息只要合理就是正确的答案,四个说法中只有两极距离近,反应快无科学道理.答案:(1)O 2;用带火星的木条移到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的尖嘴口上方,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2)B例4:解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 错误;由水分子的构成可知,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故B 错误;D 正确。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 错误。
答案:D例5:解析:首先判断测力计的分度值,再读出其示数。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加上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据此求物体受到的浮力,求浮力利用称重法。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 ,由此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拉=3.8 N ,∵物体浸没在水中,∴G =F 浮+F 拉, F 浮=G -F 拉=5 N -3.8 N =1.2 N 。
答案:3.8 1.2例6:解析:设:木块的密度为ρ木,木块的体积为 V 木。
现有有23的体积没入水中,F 浮=G ,ρ水g 23V =G 木+G 1 ① 木块恰好全部没入水中时,F 浮′=G′ ρ水gV =G 木+G 2 ②②-①解得 V =0.0075 m 3 代入(1)得G 木=45 NG 木=ρ木gV ρ木=G 木gV =45 N 10N/kg×0.0075 m 3=0.6×103 kg/m 3 答案:(1)木块的体积为0.0075 m 3 (2)木块的密度为0.6×103 kg/m 3例7:解析:(1)由图乙可知,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拉力等于重力,即:F =G =1400N ,石块的质量:m 石=G g =1400N 10N/kg=140kg , 当石块全浸入水中后,F 浮=G -F′=1400N -900N =500N ;(2)根据F 浮=ρ水gV 排,得:V 排=F 浮ρ水g =500N 1×103kg/m 3×10N/kg =5×10-2m 3, 因为石块完全浸没,石块的体积:V 石=V 排=5×10-2m 3;(3)石块的密度:ρ石=m 石V 石=140kg 5×10-2m 3=2.8×103kg/m 3。
([复习指导])[新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1.3 水的浮([复习指导])[新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1.3水的浮新教育部编制的初中试题选第3节水的浮力第2课时一、多项选择题1.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kg/m,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g取10n/kg)()a、悬浮,1.0×10kg/m33三3三b.漂浮,0.95×10kg/md.漂浮,0.90×10kg/m三333c.下沉,1.2×10kg/m3三2.小明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甲比乙()a、低浮力b.质量大c、压力很大d.密度大3.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一些煮熟的咸鸭蛋沉在水底,一些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
如果a的体积小于B,则以下分析是合理的()a.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b、 A的浮力等于重力D。
b的浮力大于重力4.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利用这个信息可得()a、材料的密度必须小于液体a.B的密度。
材料的密度必须大于液体B的密度考试必做试卷,为您推荐下载!1新教育部编制的初中试题选c.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5.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不同纬度的重力是不同的。
物体离赤道越近,重力越小;物体离地球两极越近,引力就越大。
一艘军舰从中国青岛港出发,前往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如果海水密度和军舰质量保持不变,军舰()a.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c.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b、亚丁湾的浮力更大。
亚丁湾排放的海水的重力更大6.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a、 F a F b,ρ甲= ρ乙b、 F a>F b,ρd.F a=F b,ρ甲> ρ乙二甲乙甲乙7.容器中有一定量的水,足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