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髌骨切除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0.26 KB
- 文档页数:1
髌骨脱位手术后遗症关于《髌骨脱位手术后遗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人体中的骨节有好几处,免不了产生脱位的状况,对于不一样骨节的脱位位置开展不一样的医治,但也可以会出现并发症的产生。
而髌骨脱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状况会比较多,需要术后开展仔细的关爱,具体表现在向个层面,例如膝盖骨活动不通畅,总觉得伸不值得;有时会产生髌骨软骨的发炎,并且会变成下意识炎症。
不论怎样,术后的医护是很重要的。
髌骨脱位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关键有下列好多个层面:第一、周边疼痛的持续不减轻,例如因为肌腱的伸展,或是是漫性的损害,而造成周边的持续性疼痛。
第二、膝盖骨的活动欠佳,屈和伸不可以做到一切正常的部位,而造成关节活动度的改变。
第三、因为髌骨的部位改变,造成髌骨软骨炎,或是是髌骨软化症的出現,另外会造成髌正前方的疼痛,造成膝盖骨活动的阻碍。
手术治疗流程血压从大腿根部外正下方沿髂胫束到胫骨结节弯向里侧做一切口,将髌骨两侧的一切肌肉萎缩组织充足松解,顺着髌腱边缘做一切口并松解髌腱。
纵列割开股外侧肌远侧,断开其远侧并往上分散。
对肌肉萎缩的髂胫束需作Z形断开增加。
割开两侧关节软骨和滑膜,割开股内侧肌和关节软骨及滑膜。
旋转髌骨,试将髌骨复位。
血液将松驰的里侧关节软骨及滑膜摘除一部分后绷紧手术缝合,将股内侧肌肌腹向髌骨边缘伸展盖过髌骨,先将髌骨内缘软组织手术缝合固定不动于股内侧肌肌腹近侧。
随后将股内侧肌的远侧手术缝合于髌骨边缘,用里侧切下不必要的关节软骨和滑膜修复两侧滑膜和关节软骨的破损。
将股外侧肌远侧稍往上分散后,手术缝合于股四头肌腱外;髂胫束和股二头肌腱各自做增加手术缝合。
补充依层级手术缝合创口。
手术后病发症关节囊破损。
手术后医护手术后用熟石膏托固定不动,初期刚开始医护训练股四头肌收拢,6星期过后除去熟石膏托,医护训练膝盖骨伸曲活动,并加上物理治疗方法,逐渐扶拐负重。
术后护理多喝水,水果蔬菜水果,高蛋白食物、高维他命、高含优质蛋白质食材。
膝半月板损伤1.麦克默里(McMurray)试验:又称半月板弹响试验、回旋研磨试验。
利用膝关节面的旋转和研磨动作来检查半月板有无损伤。
本方法有两个动作,每个动作包括三种力量。
操作方法:嘱患者取仰卧位,先使其膝关节最大屈曲,右手固定膝关节,左手握足,尽力使胫骨长轴外旋,左手在腓侧推挤使膝关节外翻,在此外旋外翻的力量继续作用的同时,慢慢伸直膝关节。
如果内侧有弹响和疼痛,则证明内侧半月板有破裂。
按上述原理做反方向的动作,即在膝关节内旋内翻的同时伸直膝关节,如外侧有弹响和疼痛,则证明外侧半月板有破裂。
以上是麦克默里试验的基本检查方法,但实际操作时疼痛和弹响的位置与此相反,否则内翻再加伸直往往是内侧半月板疼痛,反之则是外侧半月板疼痛。
但也有时不管向内还是向外,只要关节面有研磨和旋转,其疼痛始终固定于一侧膝关节的间隙。
其他方法是: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膝,放在关节间隙内侧或外侧触诊,另一手握足或小腿下端,将膝关节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内收外旋,同时伸直膝关节,如有弹响,说明内侧半月板有破裂。
反之,小腿外展内旋同时伸膝,如有弹响,说明外侧半月板可能有破裂。
膝关节极度屈曲时发生弹响,应考虑破裂。
至于前角破裂,原则上应在膝关节伸直位时发生弹响,但麦克默里认为本试验只能测知后角中央部破裂,对前角不能测定。
应注意鉴别髌骨摩擦或肌腱弹拨所发出的响声。
在外伤早期,至少3周内做此试验没有意义,因为膝关节伤后周围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此时做试验,不管有无半月板损伤,只要膝关节有屈伸和旋转动作,就会产生疼痛。
因此,伤后早期做此试验,即使阳性,也很难肯定就是半月板的损伤。
2.蒂一费征:病人坐在床边,双膝屈曲,足下垂。
检查者用拇指压在患者关节间隙的前侧方,相当于半月板处,另一手旋转其小腿,反复活动,如有半月板破裂,可触及指下有物移动并伴疼痛。
3.Fouche试验:病人仰卧,患侧髋、膝关节完全屈曲,检查者一手放在关节间隙处做触诊,另一手握住足跟,然后做大幅度环转运动,内旋环转试验内侧半月软骨,外旋环转试验外侧半月软骨,与此同时逐渐伸直膝关节至微屈位为止。
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不可忽视的小知识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其大多是由外力所致,占全身骨折的1%,多发生于20-50岁人群中,且男性较多。
髌骨下极在髌骨远1/4处,关节面无覆盖,长度约为 1.5cm,髌骨下极骨折在临床不常见,其在髌骨骨折中占9.3%-22.4%,根据其分型大多为粉碎性骨折。
骨折后病人的髌骨高度丢失,对其正常关节解剖及生物学都会造成破坏,所以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很关键。
临床中对髌骨下极骨折病人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恢复其膝关节功能,那么对于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你了解多少?一、髌骨下极骨折的特点髌骨是伸膝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性与膝关节动静态稳定性及股四头肌力量有密切关系,有资料显示,人在下山或下楼其膝关节弯曲45°-60°时,髌骨表面压力会明显增加,其作用力可达到3200N,相当于人体重的4-5倍,所以一旦发生骨折就需要进行内固定以满足其早期功能训练。
髌骨下极是松质骨,无关节面覆盖,一般情况下髌骨下极骨折会伴随有关节囊及支持带的撕裂,会对伸膝装置造成完全损伤,主要是由直接或间接损伤所致,其骨折块很小大多为粉碎性骨折,其很难进行解剖复位及固定,所以应用手术治疗时若手术方式不恰当会导致髌骨高度丢失,出现关节粘连、髌骨关节磨损退变等,会对伸膝装置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髌骨下极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1、髌骨下极切除术对于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严重的患者其经过复位及固定比较困难,所以对这类病人可以应用髌骨部分切除髌韧带修复重建进行治疗,有文献指出175个髌骨下极骨折病人应用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后,经过随访有80.3%的病人恢复了良好的功能,虽然其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髌骨部分切除术会使髌骨和胫骨结节之间的距离变小,导致低位髌骨的发生,这就会对正常髌骨关节的生物力学解剖关系造成破坏,同时也会增加膝关节运动时髌股关节面压应力,导致病人膝关节出现疼痛,股骨头肌萎缩,伸膝装置功能减弱进而导致退行性髌骨关节炎的发生,这反而会加重病情。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髌骨成形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张小兵1,叶 坪1,关振鹏2(1.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北京 100190;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疾病诊疗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摘要】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髌骨成形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情况。
方法 两组均因疾病所需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研究组行髌骨置换处理、对照组给予髌骨成形处理。
结果 两组治疗前KSS量表评分对比P>0.05;手术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两组KSS量表评分对比仍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组相较于术前KSS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
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实施髌骨置换、髌骨成形均可使患者获得理想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有利于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髌骨成形【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9.59.02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8例,其中男41例、女57例,年龄49~87岁、平均(69.21±1.16)岁。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9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49)、对照组(n=49),各组上述相关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手术方法两组均因疾病所需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研究组行髌骨置换处理、对照组给予髌骨成形处理。
常规麻醉(全麻)后指导患者行膝关节屈曲位,手术切口位于膝前正中,于内侧髌骨旁入路并将关节囊切开进入关节腔,髌下脂肪垫、骨赘、半月板、十字韧带(前、后)予以切除。
之后以髓内定位器定位股骨、外定位器定位胫骨后截骨,远端截骨需保持约50外翻,以Insall线作为旋转定位标准,待股骨、胫骨截骨完成后对屈伸位膝关节间隙张力予以检查,从而掌握外侧、内侧松弛情况,对内外侧软组织予以适当平衡松解处理。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规格的假体并经骨水泥固定,安装聚乙烯垫片。
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2017年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选择题01.正常的下肢负重力线为下列哪点连成的直线构成A.髂前上棘、髌骨中点、内踝下缘B.髂前上棘、髌骨中点、第一趾蹼C.股骨大转子、髌骨中点、内踝下缘D.股骨大转子、髌骨中点、第一趾蹼E.髂前上棘、髌骨中点、踝关节中点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踝关节中立位时髂前上棘、髌骨中点、第一趾蹼点连成的直线为正常的下肢负重力线。
知识点1:股骨干骨折知识点2:正常生理及解剖结构02.有关挤压伤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伤处有广泛的组织破坏B.重物挤压人体某一肌肉丰富部位所致C.常有局部明显肿胀,甚至静脉回流障碍D.有大量的红细胞破坏E.可并发休克和急性肾衰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挤压伤累及肌肉丰富的部位,肌肉坏死,释放大量代谢产物,其中有肌红蛋白大分子物质及其他离子,肌红蛋白是诊断挤压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不会出现大量的红细胞。
知识点1:挤压伤知识点2:临床表现03.胫骨Pilon骨折时受到的暴力类型为A.重物直接砸伤B.纵向牵拉C.垂直压缩D.剪切力E.直接碾挫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小腿Pilon骨折是小腿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受到的暴力为垂直压缩。
知识点1:胫腓骨干骨折知识点2:病因及发病机制04.有关髋臼的构成,以下正确的是A.由髂骨、坐骨及耻骨共同构成B.仅有髂骨参与构成C.由坐骨及耻骨共同构成D.由髂骨与坐骨共同构成E.由髂骨及耻骨共同构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耻骨形成了髋臼的前柱,坐骨构成髋臼的后柱,髂骨构成了髋臼的项部,三者均参与髋臼的组成。
知识点1:髋关节中心脱位知识点2:正常生理及解剖结构05.下列踝部骨折的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A.坚强内固定B.踝穴不宜过大或过小C.骨折解剖对位D.反复整复,争取闭合复位,避免手术E.早期功能锻炼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踝部骨质较松,反复整复,容易造成骨折断面不整齐,为手术治疗也造成困难,如果手法整复不容易成功,则不要勉强,要争取尽早手术。
髌骨的作用功能主治1. 作用髌骨是位于膝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骨头,它与股骨和胫骨一起组成了膝关节。
髌骨有以下一些重要的作用:•增加肌肉力量:髌骨通过微小的力量改变增加了大腿肌肉对于胫骨的牵引力,从而增加了大腿肌肉的力量。
•保护膝关节:髌骨起到了保护膝关节的作用,它能够减少膝关节的压力和摩擦,起到减少膝关节疼痛和磨损的作用。
•助于维持膝关节正常运动:髌骨有助于维持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膝关节能够顺畅运动而不发生异常。
2. 功能髌骨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大腿肌肉对于胫骨的牵引和股骨的扩展动作。
具体功能包括:•增加力臂:髌骨位于膝关节的前方,它通过距膝关节轴心的远离,增加了关节的力臂作用,使得股四头肌对于胫骨的拉力能够更有效地产生扩展力。
•改善机械效率:髌骨的存在改善了大腿肌肉对于胫骨的拉力方向,使其更符合力学规律,提高了股四头肌的机械效率。
•维持肌肉均衡:髌骨将大腿肌肉的力量分散在各个方向,从而帮助维持肌肉的平衡,减少肌肉不平衡对于膝关节的影响。
3. 主治髌骨在医学上有一些主治的作用,包括以下内容:•髌骨脱位:髌骨脱位是指髌骨与股骨凹槽脱离,常见于运动或外伤引起。
治疗方法一般为髌骨复位,固定,并进行康复训练以加强髌骨支撑力量。
•髌骨软化症:髌骨软化症是指髌骨骨组织发生异常,导致髌骨软化变形。
常见于青少年,多与骨代谢异常有关。
治疗方法一般为补充钙、维生素D等,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
•髌骨炎:髌骨炎是指髌骨前肌腱或髌韧带的炎症,常见于长时间弯膝、跳跃等活动过度。
治疗方法一般为休息、局部冷敷、物理治疗等。
4. 结论综上所述,髌骨在膝关节的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它不仅增加了肌肉力量、保护了膝关节,还助于维持正常运动。
在医学上,髌骨也有一些主治的作用,如处理髌骨脱位、髌骨软化症和髌骨炎等。
因此,我们要重视和保护髌骨,注意合理运动,以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正常。
髌骨骨折手术后一个月的恢复标准
髌骨骨折手术是一种关节损伤外科治疗,其中涉及到麻醉、切口、骨折复位、内固定以及结扎和缝合等,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
由于骨折、流血和感染等不良结果的发生率较高,维持正常的恢复标准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髌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首先,手术后三周内患者需要定期接受X光检查,以确保骨折处骨折结合成功且不存在感染。
如果X光检查不合格,医生会重新调整骨折复位或采取抗感染措施。
同时,患者应遵从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其次,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脱水治疗,以维持关节的灵活性和舒适度。
第三,手术后一个月内,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物理治疗,以促进关节的功能恢复。
这种物理治疗的最常见形式是拉伸胫骨和内翻腿,以促进四肢的灵活性。
同时,有必要上下楼梯练习,熟悉抬腿活动,以便在楼梯上正常行走。
此外,患者也需要在一个月内进行肌肉锻炼,以缓解肌肉紧张和肢体不自主的疼痛。
最后,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心理治疗,以缓解疼痛和痛苦情绪,提高痊愈的信心。
总之,正确的恢复标准对于髌骨骨折手术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髌骨骨折手术后一个月,患者需要复查X光、定期脱水、进行物理治疗、做肌肉锻炼和心理治疗等措施,以保证关节功能的完整性和恢复进程的妥善性。
- 1 -。
髌骨置换与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李刚;张杰;张彦龙;张亚辉;耿周【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4(000)024【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atellar replacement on patients' knee function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Methods Eighty kne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80 knee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hospital (time limited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and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e patellar replacement group (Group PR) and non pa-tellar replacement group (Group NPR),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KSS knee and function score, patellar score (PS), visual analog scale of pain (VAS) and imaging index in different period were recorded. Results After sur-gery, Patients' KSS knee score, KSS function score, PS in two groups were both increased at the postoperative 6 weeks, 3 months, 6 months and 12 months, while V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Group NPR, the KSS function score and PS of patients in Group PR were increased at the postoperative 6 and 12 months, while VAS was decrease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atellar tilt angle, patellar congruence an-gle, tibial angle, and ratio of patellar ligament at the postoperative 12 months (P>0.05). Conclus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with patellar replacement can improve both knee function and patella function, and meanwhile reduce post-operative anterior knee pain.%目的:探讨髌骨置换与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中医髌骨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简介髌骨是人体髋关节中的一部分,它位于胫骨和腿骨之间,起到连接和支持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髌骨也被赋予了一定的作用和功能,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髌骨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髌骨的中医疗效。
1. 髌骨的作用髌骨在中医理论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 支撑作用:髌骨位于髋关节中,承受着身体重量的压力,起到了支撑身体和保持身体姿势的作用。
- 稳定作用:髌骨连接了胫骨和腿骨,通过其稳固的结构,使髋关节更加稳定,减少了关节脱位的风险。
- 协调作用:髌骨与髋关节和膝关节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关节系统,可以协调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使行走和运动更加流畅。
2. 髌骨的功能主治根据中医理论,髌骨具有一定的功能主治,可以用于以下方面的治疗: - 关节损伤治疗:髌骨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常被用于治疗骨折、脱位等关节损伤,通过髌骨的应用可以帮助促进骨骺愈合,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 肌肉骨骼疾病:髌骨在中医治疗肌肉骨骼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例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通过适当的按摩和刺激髌骨,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痉挛。
- 运动康复:髌骨在运动康复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运动损伤如扭伤、拉伤等,在适当的治疗下通过髌骨的调理,可以缩短康复时间,促进肌肉和骨骼的恢复。
- 神经系统疾病:髌骨在中医中也被用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如坐骨神经痛、帕金森病等。
通过适当的按摩和刺激髌骨,可以缓解疼痛、舒缓神经紧张和改善神经功能。
3. 总结中医髌骨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疗工具,具有支撑、稳定和协调等作用,广泛运用于关节损伤、肌肉骨骼疾病、运动康复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通过适当的应用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和生活能力。
然而,尽管髌骨在中医理论中有一定的疗效和作用,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调整和治疗。
因此,建议在考虑运用髌骨进行治疗时,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以获得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