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化第五章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40
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一)课标分析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应必修课程模块二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中主题“5—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通过对课标进行分析,可得到如下三类具体教学内容。
【内容要求】2.5非金属化合物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费劲使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6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价值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教学提示】教学策略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重视开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彩的真实问题情境。
【学业要求】1、能列举、描述、辨识典型物质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利用典型代表物的性质和反应,设计常见物质制备分离提纯检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
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途径。
综上,对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课,需要基于课标建立实际情境,帮助学生学会掌握利用物质的相关性质进行分离提纯,建立在工业上从矿石中提取高纯物质的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立足于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部分,本节位于“”的最后一节,在本章前两节学生已经学习了硫、氮的结构、性质、转化和应用,非金属元素的学习马上进入尾声,同时,第一课时中介绍了传统硅酸盐材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以及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本节课则主要介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硅和二氧化硅、新型陶瓷、碳纳米材料、以及这些材料在信息、能源领域的应用,并以二氧化硅的提纯、高纯硅的提纯的讨论探究为例,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归纳复习。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