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55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意义: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炼丹家发现硫磺、木炭和硝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加热极易燃烧和爆炸,从而“无意”地发明了火药。
比例:2硝、3木炭和1硫)意义: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势力,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指南针:意义:促进了远洋航行,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4、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意义: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加快了思想解放。
在《电的利弊》一文中,鲁迅曾写下这样一段著名的句子:“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
”四大发明在中外所起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科技对社会经济及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二、十进位值制和珠算1、十进位值制(1)殷商时就有系统的自然数数字(2)春秋战国时,出现算筹记数法,具有今天十进位值制的功能,十进位值制成熟意义:7-10世纪走向世界,至今为国际通用,推动了数学及自然科学的发展2、珠算(1)2世纪(西汉)发明珠算(2)北宋穿档定珠算盘已普遍使用(3)明代《算法统宗》标志珠算法成熟影响:传到世界,是计算机发明之前最先进的计算工具三、天文历法1、赤道坐标:中国是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
2、浑仪:汉武帝时发明3、简仪: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进一步革新,成为在望远镜发明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4、《授时历》:元代郭守敬,一年的周期与先行公历相同,问世欧洲早300年。
365.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6秒。
四、农学1、《齐民要术》:南北朝贾思勰(1)内容:(2)地位: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上最为系统的一部农学名著(3)农学思想:因时因地制宜2、《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内容:全面总结了中国历代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并且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灌溉工具和方法(西学东渐)知识扩展: 1、罗伯特·坦普尔:1945年生,英国人,美国肯塔基路易斯维尔大学人文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客座教授,中国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拥有梵语和东方学的学位。
高中历史第2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3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2.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识记古代中国伟大的科技成就;理解四大发明对中国、世界文明的作用。
重点难点2.分析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的特点。
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1.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2.外传及其影响(1)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①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②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4)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加快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总之,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使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
深化理解四大发明对中国和西方发挥不同作用的原因(1)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2)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的作用。
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未能发挥突破性作用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任何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巨大作用。
二、十进位值制和珠算1.十进位值制(1)古代中国人发明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2)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关键是逢十进一,方便运算,被马克思称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算筹记数法,完全具有今天通行的十进位值制的功能。
2.珠算(1)珠算盘的发明与应用。
公元2世纪发明了珠算盘。
北宋时期,穿档定珠算盘已普遍使用。
明代为适应商业发展,珠算盘的运用更加广泛。
明代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所有的运算全部使用珠算盘。
(2)传播:珠算法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和欧洲。
判断正误(1)古代中国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从时空观念角度,识记中国古代不同时代的科技成就。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识记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及意义。
3.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知识点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1.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2.外传及其影响(1)造纸术①传播: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②影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①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②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4)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加快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
(2)政治因素: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3)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经济基础。
(4)人为因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知识点二十进位值制和珠算1.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1)关键:一是逢十进一,再是每个数码既有其自身的绝对值,又有其所在位数的十进制的值。
(2)特点:可以用有限的符号表示无穷无尽的数,而且简捷、明快,方便运算。
(3)影响①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在数学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它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2.珠算(1)依据:十进位值制。
(2)发展历程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算筹记数法。
②至迟在公元2世纪,发明了珠算盘。
③北宋时期,穿档定珠算盘普遍应用。
④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所有运算全部使用珠算盘。
(3)外传: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和欧洲。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2)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
(3)运用十进位值制记数系统计算。
知识点三简仪和《授时历》1.特点天文成为一门科学,建立起一套天文坐标体系。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农学、医学等多方面的科技成就,认识科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中观察具体历史现象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发明的主要成就,理解造成中国科技在古代辉煌的主要原因和在近代落后的原因,加深当今中国应如何迅速发展科技力量,振兴整个中华民族。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科技的具体成就。
难点: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深刻的社会原因教学过程:【导入设计】(课件展示本课课题)问题情境1:说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家最为熟悉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主要找到关于四大发明的回答)问题:那为什么大家对于四大发明会最为熟悉呢?(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提问所询问的实质内容,即“四大发明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利用课件中四大发明传播的路线和课本学思之窗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回答对中国的影响推及到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1)火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衰弱,封建制度逐渐瓦解(2)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为近代欧洲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创造可能,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3)欧洲人借鉴了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教师引导:概述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子目了解四大发明发展的具体过程。
)【推进新课】一、四大发明的发展历程1、造纸术(1)学生阅读课文完毕后,教师让学生概述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并进行归纳总结(2)展示西汉时期与东汉时期出土的纸,阐明造纸术发展到不同时期纸张有不同用途2、印刷术(1)由老师来概述中国古代印刷术由雕版印刷术向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历程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
11世纪中叶,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经济便捷,是印刷业的大革新。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现代中国文化与科技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古代中国汉字的演变3、古代中国文学的成就(1)《诗经》: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国风是精华部分。
①特色:以四言为主,间或杂言。
②地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后来成为儒家经典。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创造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离骚》,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端。
(3)汉赋:在《诗经》和楚辞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的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4)唐诗:①繁荣原因: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社会氛围;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②著名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其作品被誉为“诗史”。
(5)宋词:成就:①豪放派:苏、辛;②婉约派:柳、李。
北宋柳永词在宋元时期流播最广,南宋辛弃疾是豪放派集大成者。
繁荣原因:①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统治阶级的文化娱乐需求。
②词的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
一些作家用词来反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6)元曲:①渊源:宋代民间的散曲;②繁荣: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③内涵:元曲包括杂剧与散曲;④代表:关汉卿的《别情》、马致远的《秋思》最为著名。
⑤出现固定的演出娱乐场所“瓦肆”(“勾栏”)。
(7)明清小说发展:①魏晋南北朝:小说兴起。
②唐代:出现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称为传奇,唐代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
③宋代:出现话本,把中国小说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④明清: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
著名作品:①四部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②《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丰碑;③《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杰作。
④《红楼梦》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2.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识记古代中国伟大的科技成就;理解四大发明对中国、世界文明的作用。
重点难点2.分析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的特点。
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1.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2.外传及其影响(1)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①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②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4)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加快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总之,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使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
深化理解四大发明对中国和西方发挥不同作用的原因(1)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2)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的作用。
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未能发挥突破性作用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任何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巨大作用。
二、十进位值制和珠算1.十进位值制(1)古代中国人发明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2)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关键是逢十进一,方便运算,被马克思称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算筹记数法,完全具有今天通行的十进位值制的功能。
2.珠算(1)珠算盘的发明与应用。
公元2世纪发明了珠算盘。
北宋时期,穿档定珠算盘已普遍使用。
明代为适应商业发展,珠算盘的运用更加广泛。
明代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所有的运算全部使用珠算盘。
(2)传播:珠算法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和欧洲。
判断正误(1)古代中国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
( √)(2)古代中国数学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古代数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