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重点方向(简)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6
国家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支持重点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七大领域。
发展重点方向:1、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
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
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
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支持制造业信息化改造,产品信息化,民爆行业信息化。
3、生物产业。
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
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
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
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
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设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
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
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
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关于开展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各市州发改委、经信委、有关省属企业: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工信部规划司《关于做好2008年四季度以来工业领域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开工和整改工作的通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规〔2010〕169号)精神,为做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投资效益、质量及进度,省发改委、省经信委将对技术改造专项项目开展监督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范围重点对2008年四季度以来使用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检查(各地市项目名单附后)。
二、检查内容省发改委、省经信委共同负责技术改造专项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对有关省属企业技术改造专项项目进行督查,对各市州监督检查工作进行督导。
(一)项目决策行为1、是否符合项目的核准、备案相关程序。
2、是否符合产业、土地、规划、环保等政策要求。
3、专项资金投向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二)项目建设实施1、是否严格按批准的改造内容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相应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否存在擅自改变项目主要改造内容和目标的情况。
2、是否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3、是否认真执行招标投标制,重点检查使用专项资金500万元(含)以上项目的招标投标情况。
4、建设进度是否按计划执行,达到的效果如何。
(三)项目资金管理1、是否严格执行有关财经制度,资金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
2、是否存在以虚假项目、已完工程套取专项资金,虚假列报投资完成额等情况。
(四)项目建设质量及安全1、是否建立和落实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相关质量和安全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
2、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3、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盲目赶进度的情况,是否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半月谈》2012年半月大事1----7期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促进就业规划国务院总理总理2011年12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
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所有劳动者,就业稳定性明显提高。
欧盟开征航空“碳税”欧盟委员会2011年12月21日宣布:欧盟关于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即航空“碳税”)的政策将如期实施。
据此政策,所有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空公司的碳排放量都将受限。
欧盟单方面规定航空公司免费排放额度,各公司将为超出部分掏“买路钱”。
对拒不执行此法案的航空公司,欧盟将实施超出部分罚款以及禁止在欧盟境内飞行的制裁措施。
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国务院总理总理2011年1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
会议明确,2013年年底前,开展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2014年至2015年,开展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实现国际互联网协议第4版与第6版主流业务互通。
今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700万套以上2011年12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宣布,2012年将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强化管理工作;完善准入分配机制,加强使用退出管理。
2012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以上,竣工量要高于2011年。
我国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新华社2011年12月24日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2011年12月23日在上海表示,目前已启动了包括上海在内的7个省市的碳排放交易试点,鼓励试点地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探索建立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今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有益探索。
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继续教育专业科目:轻工--轻工业发展战略思考与技改投资机会真题及答案【试卷总题量: 6,总分: 110.00分】 用户得分:110.0分,超高分通过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3道题】1.国家要求轻工主要行业的专项重点投资方向是:(1)重点轻工装备国产化;(2)食品安全保障工程;(3)( );(4)高耗能行业能效提升新工艺;(5)高性能塑料复合新材料;(6)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
A .产能控制和转移B .跟踪市场C .清洁生产及节水新技术D .转型产品用户答案:[C] 得分:20.00 2.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要加强基于国产智能装备的( )能力提升和示范应用,家电、食品、皮革、五金、缝制、轻机等行业应创造条件率先采用。
A .建设规模与产品B .工艺技术C .数字化制造技术D .先进、可靠用户答案:[C] 得分:20.003.发改委、工信部制定的“2015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工作计划”要求是:专项资金用于促进产业战略性、( )、全局性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
A .基础性B .可行性C .多样性D.发展性用户答案:[A] 得分:20.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道题】1.投资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发展规划与(),体现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所采用工艺技术要(),注意()归属明晰。
A.先进可靠B.产业政策C.投资人权益D.知识产权用户答案:[ABD] 得分:10.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2道题】1.轻工业发展应注意七个方面的协调:劳动资本技术三个密集型的协调;上中下游产业链之间的协调;东中西比重的协调;大中小企业的协调;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协调;国内外市场份额的协调;高中低端产品供给量的协调。
Y.对N.错用户答案:[Y] 得分:20.002.2015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工作计划要求:专项资金项目分为三大类,既重大技术装备保障工程、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工程、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程。
关于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实施“双千工程”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合肥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九月二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工业技术改造工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技术改造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坚持“发展为上,投资为本”,一大批招商引资企业在我市相继建成投产,使我市工业总量迅速扩张,工业经济对财税、就业的贡献尤为突出,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当前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场紧缩,产能过剩,企业面临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通过内涵改造,全面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加速产品更新换代,降低能耗和成本,始终保持技术的领先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赢得先机的迫切需要和当务之急。
今年以来,国家和省里先后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突出地将工业领域的国债资金和省政府引导资金投向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把技术改造作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
为此,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抢抓机遇,推进技术改造,是我市工业摆脱土地和资源的制约,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各县区、各部门、各企业必须紧扣国家实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题,充分认识技术改造的重要性,增强推进技术改造的紧迫感,加大投入,加快改造,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技术改造的指导思想、方向重点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加大力度、加快改造、调整结构、提升层次”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抓手,以大幅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方向,以打造国内外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着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着力推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开创我市工业技术改造工作的新局面。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材料(通用5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材料(通用5篇)1按照《20xx年推进乡村振兴战实施方案》中我站承担的工作任务,我们以绿满郾城建设为工作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和“宜居宜业”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美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了年度工作任务。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村庄绿化实施方案》。
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
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二、扎实开展绿满行动。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xx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
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
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x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xx亩的防护林基地。
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
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2009-2011年)重点发展领域与投资方向二○○九年四月目录一、钢铁产业 (1)二、汽车产业 (2)三、船舶产业 (5)四、石化产业 (7)五、纺织产业 (9)六、轻工产业 (12)七、有色金属产业 (15)八、装备制造产业 (16)九、电子信息产业 (22)十、物流产业 (26)一、钢铁产业1、严格控制钢铁总量,加快淘汰落后。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所有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为前提。
2010年年底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万吨,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0万吨;2011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相应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
实施淘汰落后、建设钢铁大厂的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将淘汰落后产能标准提高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及相应的炼钢产能。
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技术进步。
实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专项,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骨干企业,对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重组的龙头企业,以及国防军工、航天航空关键材料生产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等关键钢材品种,推广高强度钢筋使用和节材技术,发展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以及提升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给予重点支持。
3、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档电力用钢和工模具钢、特殊大锻材—1—等关键钢材品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开展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钢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技术攻关。
提高认证标准,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钢材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修改相关设计规范,淘汰强度335MPa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加快推广使用强度400MPa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
乌鲁木齐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做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正文:---------------------------------------------------------------------------------------------------------------------------------------------------- 乌鲁木齐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做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乌鲁木齐市各区、县经计委,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贸招商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局:为做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投资效益、质量及进度,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规[2010]169号)精神,经自治区经信委、财政厅研究,决定开展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以下简称技术改造专项项目)进行专项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范围重点对2008年四季度以来使用技术改造专项项目(见附件2)进行检查。
二、检查重点内容(一)项目决策行为1、是否符合项目的核准、备案相关程序。
2、是否符合产业、土地、规划、环保等政策要求。
3、专项资金投向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二)项目建设实施1、是否严格按批准的改造内容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相应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否存在擅自改变项目主要内容和目标的情况。
2、是否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3、是否认真执行招标投标制,重点检查使用专项资金500万元(含)以上项目的招标投标情况。
4、建设进度是否按计划执行,达到的效果如何。
(三)项目资金管理1、是否严格执行有关财经制度,资金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
2、是否存在以虚假项目、已完工程套取专项资金,虚假列报投资完成额等情况。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濮政办〔2012〕8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濮阳市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濮阳市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44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豫政办〔2011〕75号)精神,进一步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术改造是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投资活动,是实现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条市、县两级工信部门为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改造项目的谋划备案(核准、审批)、实施推进、督导服务、进度统计、监测监控以及投资效果考核、投资效益分析评价和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
第二章技术改造工作重点第四条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等创新载体的改造提升,积极培育研发基础好、知识产权多、行业带动性强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开放合作,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关于开展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10〕10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小企业厅(局):根据2010年新增中央投资安排方案和有关要求,为抓紧做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安排切块地方资金120亿元,其中用于支持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3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发文明确各地切块额度。
请各地在本地区切块额度内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工作。
二、工作程序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继续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发改产业[2009]795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关于做好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产业[2009]1686号)(以下简称《通知》)等规定,按照“资金渠道不变、管理办法和程序不变,加强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组织管理,中央预算内资金仍采用补助方式下达。
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九行业项目按照“两上两下”的程序,工业中小企业项目按照“一上一下”的程序开展工作。
工业中小企业项目由各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中小企业厅(局)负责组织申报。
三、年度工作重点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要围绕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关注品种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生产、淘汰落后、两化融合、军民结合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为加强对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工作的指导,两部门研究确定了2010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投资年度工作重点(附件一),请各地严格按照年度工作重点组织项目。
工业中小企业项目支持范围可以适当扩大到工业其他行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传统手工业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09.09.03•【文号】发改办高技[2009]1817号•【施行日期】2009.09.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9〕18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各地方高度重视规划落实工作,成效初步显现。
为进一步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指导,推进关键领域重点项目建设,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国家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编制了《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现印发你们。
2011年底前,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涉及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原则上应按本投资方向组织实施,请根据区域优势和地方发展规划,选择好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做好项目组织工作。
附件: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二〇〇九年九月三日附件: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项目领域│项目名称│实施内容│││││││││├────┼─────────┼─────────────────────────┤│一、半导│集成电路产品设计│重点支持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数字音视频用关键芯片,││体集成电││智能卡芯片、工业控制芯片、汽车专用芯片等设计││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重点支持8-12英寸生产线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重点支持球栅阵列封装(BGA)、系统级封装(SIP)、芯││││片级封装(CSP)、方型扁平无引脚封装(QFN)、倒扣封││││装(flipchip)、多芯片组装(MCM)等集成电路新型封││││装测试││├─────────┼─────────────────────────┤││集成电路专用材料│重点支持8-12英寸电子级单晶硅及硅片、光刻胶、靶材、││││引线框架等专用材料生产││├─────────┼─────────────────────────┤││集成电路公共服务│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建设││││及应用服务││├─────────┼─────────────────────────┤││半导体发光二极管│重点支持大功率、高亮度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封装、光源模块及相关材料等;支持半导体照明││││相关标准制定与公共检测平台建设││├─────────┼─────────────────────────┤││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重点支持功率场效应管(VDMOS)、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快恢复二极管(FRD)等新型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发与产业化│├────┼─────────┼─────────────────────────┤│二、平板│TFT-LCD、PDP面板│重点支持规划布局内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建设和PDP生产││显示和彩││线扩能升级││电├─────────┼─────────────────────────┤││TFT-LCD、PDP模组与│重点支持规划布局内骨干企业平板模组、平板电视生产线│││整机│建设,平板显示整机与模组一体化设计和制造││├─────────┼─────────────────────────┤││OLED显示产品│重点支持骨干企业OLED显示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平板显示产业配套材│重点支持驱动IC、LED背光源、玻璃基板等关键配套材料│││料│及专用设备研发和产业化│├────┼─────────┼─────────────────────────┤│三、通信│TD-SCDMA移动通信系│重点支持TD-SCDMA(增强型)及后续演进技术的系统、终││设备│统│端、核心芯片及测试设备产业化,研发测试环境及业务平││││台建设││├─────────┼─────────────────────────┤││高速智能光网络│重点支持高速远距离智能光网络设备的产业化││├─────────┼─────────────────────────┤││FTTx光纤接入系统及│重点支持FTTx系列光纤接入产品、高速光收/发模块、光│││关键器件│电耦合器件、光有源器件、光电交换器件以及光无源器件││││和MEMS光开关等光通信器件的开发和生产││├─────────┼─────────────────────────┤││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终端及││││核心芯片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含数字集群功能)在重点领域的行业应用│├────┼─────────┼─────────────────────────┤│四、数字│高清播放系统及关键│重点支持基于自主音视频标准的高清播放系统及关键件的││音视频│件│研发及产业化││├─────────┼─────────────────────────┤││数字电视前端设备│重点支持数字电视发射设备、演播室设备等数字电视前端││││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数字电影设备│重点支持高清数字投影机及关键件、数字音响系统等数字││││电影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数字电视终端│重点支持数字电视接收机设备(含一体机)、微型投影机││││、IPTV(网络电视)等终端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数字电视公共服务平│重点支持基于自主音视频标准的数字电视内容综合服务平│││台│台建设,建立数字电视专利池,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标准│├────┼─────────┼─────────────────────────┤│五、计算│便携式计算机│重点支持优势企业笔记本计算机研发中心建设,以及便携││机产业及││式计算机产品自主设计生产、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件研发产││下一代互││业化││联网├─────────┼─────────────────────────┤││高性能计算机、服务│重点支持服务器研发中心建设;高性能计算机、中高端服│││器、工业控制计算机│务器、海量存储设备、嵌入式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及││││检测产品等的自主设计生产││├─────────┼─────────────────────────┤││计算机外部设备及耗│重点支持打印机、扫描仪、移动存储、投影仪、多功能一│││材│体机等外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生产;环保彩色墨水、彩色││││照片喷墨纸开发生产;再生墨/粉盒生产线改扩建││├─────────┼─────────────────────────┤││下一代互联网设备及│重点支持兼容IPV4/IPV6的网络互联设备、多媒体终端、│││应用│网络安全设备、管理和计费设备、无线移动互联网设备、││││传感器网络设备、物联网开发生产及应用││├─────────┼─────────────────────────┤││自主CPU计算机产业│重点支持采用自主CPU研制高性能计算机、低成本计算机│││化及应用│、行业应用终端、税控收款机、工控机、数控系统等产品││││生产││├─────────┼─────────────────────────┤││数字化3C产品│重点支持新型数字化消费电子产品(数字相机、电子书、││││手机电视、导航终端等)、闪联产品(计算机、电视、投││││影仪、网关等)、WAPI、数字家庭等产品自主研发、产业││││化及应用││├─────────┼─────────────────────────┤││应用电子产品与工业│重点支持电子标签(RFID)、汽车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监控系统│电子、金融电子、工业控制及检测等产品的开发、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六、软件│嵌入式软件│重点支持智能手机嵌入式软件、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车││、信息服││载信息系统软件的研发环境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务和信息├─────────┼─────────────────────────┤│安全│数字内容│重点支持数字内容加工处理的工具、平台、环境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动漫游戏等产业发展││├─────────┼─────────────────────────┤││重点行业软件研发和│重点支持企业管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软│││示范应用│件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的研发和产业化。
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发布时间:2012-01-02】【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字体:大中小深府〔2011〕209号关于印发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人类社会全面迈向信息时代的导航器。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应用、新业态层出不穷,信息技术产业加速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飞猛进,成为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握趋势、面向未来,率先做强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市构建“高、新、软、优”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球竞争优势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创造“深圳质量”的战略行动,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
新起点,新要求。
为加快建成全球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等,编制《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产业规模名列国内前茅。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作为全球重要产业基地的地位日益巩固。
201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10544亿元,占全国总规模的近七分之一,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业收入位列三甲。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规模优势更加突出,2010年产业规模约4870亿元,超过全国总规模的六分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倍增效应与日俱增。
2012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重点方向
(参考意见)
专题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建设及产业化
1、汽车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建设和产业化
(1)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
(2)先进变速器及其关键零部件
(3)整车开发设计
(4)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5)其他关键零部件
2、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产业化
3、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和第三方汽车及零部件公共检测机构能力建设
专题二:装备工业基础能力提升
1、高端专用特种阀门
2、高端专用特种泵
3、高端液压、气动元件及系统
4、高速精密重载轴承
5、精密齿轮及传动装置
6、高端密封件和紧固件
7、高等级链条、弹簧、粉末冶金等机械基础部件
8、先进精密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新型传感器及系统,大功率、高性能电力电子器件及变频调速装置等
9、大型精密多功能模具
10、在兼并整合基础上建设服务区域的表面处理、热处理等专业化基础工艺生产中心
11、面向区域、行业的公共试验、检测平台建设等
专题三:重点领域装备振兴
1、高效清洁发电
2、特高压输变电
3、煤矿与金属矿采掘
4、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
5、农业和农村
6、基础设施
7、生态环境和民生
8、轨道交通
9、船舶配套和海洋工程
10、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专题四:重点产业装备自主化
1、钢铁产业
2、汽车产业
3、石化产业
4、船舶工业
5、有色金属产业
6、国防军工
专题五:轻纺装备自主化提升
1、轻工装备
2、食品机械
3、纺织机械
专题六:钢材品种升级及工艺技术优化
1、关键产品
2、重点工艺技术
专题七:有色金属产业升级与精深加工
1、有色金属深加工
2、稀有及稀土金属深加工
3、冶炼工艺技术改造
专题八:新型绿色建材及水泥窑炉协同处置改造
1、新型绿色建材
2、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3、水泥窑炉协同处置改造
专题九:高新技术纤维及应用产业化和产业用纺织品
1、新型纤维
2、产业用纺织品
专题十:高端石化化工产品能力提升
1、合成树脂
2、特种橡胶
3、合成纤维单体
4、高性能膜材料
5、高端精细化工
6、有机原料
7、百万吨乙烯、ABS本体化聚合、通用树脂高性能化等大型成套工艺技术本地化
8、石化化工企业的节水节能改造
专题十一:企业信息化提升
1、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改造
2、产品信息化
3、民爆行业信息化
专题十二:医药工业转型升级
1、重点支持企业开展疫苗、血液制品、无菌制剂和基本药物品种的GMP改造,更新改造检验检测设备仪器等。
2、支持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
专题十三:农用化学品改造提升
1、农药
2、化肥
专题十四:轻纺工业重点行业技术改造与提升
1、在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皮革、塑料、家具、五金制品、
日用机械、食品、国产油料优质植物油、针织、服装和家纺等量大面广、关系民生、基础较好的消费品领域
2、重点支持轻工行业的节能减排
专题十五: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1、重点支持一批食品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和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建设。
2、重点支持一批骨干食品企业的产品研发、检测中心、过程检验、对标达标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添置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专题十六:石化化工企业安全环保风险防范改造
1、重点支持石化化工企业搬迁入合规专业园区,消除安全环保隐患。
化工园区(集聚区)安全生产管理和应急信息系统建设。
企业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应急等管理装备和系统建设。
2、支持有条件的重点企业采用安全生产先进工艺技术和专用设备实施就地改造。
专题十七:中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仅限中西部地区申报,不含建设地点在中西部地区的中央企业项目)
1、支持区域内藏药等民族医药品,民族服饰、特色纺织品和民族手工艺品重点骨干企业的升级改造。
2、支持区域内肉类、酒类、果汁、乳制品、马铃薯、粮油等特色食品和绿色食品加工等行业骨干企业的项目建设和升级改造。
3、支持区域内特色保健品、高原生物制品、羊绒制品、竹浆造纸等特色骨干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
4、支持区域内承接的纺织、家电、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