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 第一节 水的净化-2PPT优秀课件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10.46 MB
- 文档页数:51
第四单元课题2 第2课时水的净化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RJ学习目标1.知道硬水和软水之间的区别,了解硬水的危害并能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2.了解煮沸和蒸馏等硬水软化的方法。
锅底的水垢是怎么回事?新知导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结水垢,这是因为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知识点1 硬水和软水新知探究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例如:自来水。
软水:含有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例如:纯净水、蒸馏水。
硬水软水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软水硬水区分方法: 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出现大量泡沫,就是软水;若泡沫较少或出现较多浮渣,就是硬水。
了还会使衣物变硬。
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硬水的软化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1)生活中:煮沸(2)工业和实验室中: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等(1)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2)硬水、软水的外观相似,可加入肥皂水根据产生 的多少来区别。
(3)长期使用的电水壶底部有水垢(主要成分是难溶性钙、镁化合物),向水壶中加入食醋可以除去水垢,据此能推测出的一点化学性质是 。
典例1 请回答下列与硬水、软水有关的问题:泡沫(或浮渣)煮沸食醋能和水垢中的物质反应B典例2 下列关于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有较少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B.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C.锅炉用水硬度太大易引起管道变形,甚至爆炸D.煮沸能使硬水软化1.蒸馏的定义: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蒸馏是物理变化。
2.适用范围:蒸馏适用于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或除去混在液体中的杂质,如实验室采用蒸馏法制取蒸馏水。
知识点2 蒸馏新知探究蒸馏装置蒸馏装置蒸馏简易装置蒸馏烧瓶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铁架台蒸馏法软化硬水实验目的使用蒸馏法软化硬水实验原理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液态水,降低水的硬度实验装置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硬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2)按图示连接好装置,使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3)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4)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5)用肥皂水比较水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没有经过蒸馏的水加入肥皂水后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经过蒸馏的水加入肥皂水后产生大量泡沫通过蒸馏能软化硬水(1)加热烧瓶时,需在烧瓶底部垫上石棉网,目的是使烧瓶受热均匀,防止炸裂。
水的净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
2.了解自来水生产流程,理解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初步学会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实行分离。
4.能够区分硬水和软水,了解软化硬水的方法。
1.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培养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水平、归纳整理水平以及表达水平。
2.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水平、交流合作水平。
3.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参与,感受爱护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难点重点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难点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的软化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自然界的水能直接饮用吗?如果不能,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得到我们饮用的自来水?学生回答:可直接饮用的有泉水,井水。
而河水,海水却不能直接饮用2.推动新课提问:浑浊的河水在静置一些时间后有什么变化?回答:底部有沉淀,上面的水相对清,但仍有一些悬浮物存有。
设问:自来水厂是如何将江水河水净化为我们能饮用的自来水的呢?展示并分析: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过渡:下面我们便一一来具体学习净化水的方法。
3.实验演示净化桌上的一杯泥水,加入明矾。
现象:悬浮物沉到底部,水变得更清分析: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使其沉降到底部,称为絮凝剂。
思考:井水也可用明矾净化(加深理解絮凝剂的作用)。
提问:如何将这些沉淀和水分开?举出生活中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
回答:用沙漏将饺子和汤分开,用滤布将豆浆和豆腐渣分离等提问: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回答:都是液体能通过,固体不能通过,把固体和液体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