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纳兰容若诗词鉴赏
- 格式:pps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13
纳兰容若词40首赏析清词之盛,史称中兴,在芸芸优秀词人当中,人们把纳兰容若、朱竹诧、陈其年并列为三大词人。
纳兰容若本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出身名门,其父是康朝名臣纳兰明珠。
纳兰容若天资过人,精通经史,擅书道,工丹青,又善骑射,文武全才。
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进殿考进士,成绩优异,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官职,后升为二等,最后升为一等。
在当时,纳兰容若是人人羡慕的旷世奇才。
作为当时康熙身边的御前侍卫,随康熙游历四方,和唱诗词,深得皇上器重。
不过,在纳兰容若心中却厌倦庸俗的官场生活,无意功名富贵。
人无完人,纳兰容若的一生得到了常人所没有的富贵与地位,但他失去的远远比他所得到的来得重要。
纳兰容若少年之时恋上了某位女子,可惜后来这位女子被诏入宫中作康熙妃嫔,天子夺了心中所爱,作为殿下之臣又能如何?古代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纳兰容若在十七岁时与卢氏成亲,刚开始的时候还没走出恋人入宫的阴影,后来相处之下渐生情愫,少年夫妻恩爱不在话下。
无奈天意弄人,结发之妻却在她双十年华时病逝而去。
自古诗人、词人俱是风流不羁,至情至性,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纳兰容若对名气、地位、富贵更无心一顾。
续弦,却难圆旧梦,若不是对那份感情的执著,那些哀婉凄伤的词句便不会出现了。
纳兰容若始终无法忘记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他的内心充斥着矛盾、压抑、痛苦、悲观,一天天憔悴消瘦,在康熙二十四年暮春,他一病不起,溘然长逝,终年三十一岁。
纳兰容若博学多才,尤以词著称于世。
传世的《纳兰词》是纳兰容若毕生词创作的总集,当时的文人学士俱有高度评价,在民间“家家争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当代,有不少评论指纳兰词“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纳兰容若的词多以抒发友情与爱情,没有描写祖国河山如何美好,也没有描写民间百姓如何疾苦。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纳兰性德诗词赏析纳兰性德古诗鉴赏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纳兰性德诗词赏析,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
至今还流传了很多纳兰性德的古诗词,以下是纳兰性德诗词赏析我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纳兰容若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1、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2、读《离骚》。
洗尽秋江日夜潮。
——纳兰容若《忆王孙》3、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4、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纳兰容若《木兰辞》6、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纳兰容若《送荪友》7、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容若《纳兰词》8、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纳兰容若《采桑子》9、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标格早梅知。
——纳兰性德10、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
一声诗韵锁窗寒。
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
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
来时容易去时难。
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
——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11、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如梦令》12、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
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
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赏析(2)纳兰容若经典诗词赏析【81】: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伴。
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纳兰容若《如梦令》【82】: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纳兰容若《减字木兰花》【83】: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纳兰容若《摊破浣溪沙》【84】: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纳兰容若《南乡子》【85】:起来呵手对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纳兰性德《鹧鸪天·别绪如丝》【86】: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花开堪折则须折,莫道无花空折枝。
--纳兰容若【87】: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
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纳兰容若《生查子》【88】: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栏杆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纳兰性德《临江仙》【89】: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
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属花归缓缓。
寒轻漏浅。
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
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韶光忒贱。
细语吹香,暗尘笼鬓,都逐晓风零乱。
阑干敲遍。
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纳兰容若《齐天乐》【90】: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纳兰容若《清平乐》【91】:浆向蓝桥易乞。
--纳兰性德【92】:花月不曾闲,相思莫轻放 --纳兰容若《生查子》【93】: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紫盖忽临双鷁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
--纳兰容若《忆江南》【94】: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采桑子·当时错词牌名:采桑子|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采桑子·当时错》,由清朝纳兰性德所写的词。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采桑子·梦一场词牌名:采桑子|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哪瓣香?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国人对桑树有难以细述的感情。
成语中有“沧海桑田”一词,不言稻田麦田棉田而只说桑田,不但如此,而且桑与梓还共同构成了“故乡”的意象。
《诗经-小雅-小弁》中亦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之句,意思是说家乡的桑树与梓树是父母亲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
吟桑咏梓,渐渐延续成一种文化意象。
孟浩然赞“把酒话桑麻”那种农耕时代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清幽让心力憔悴的现代人悠然向往;李商隐以蚕喻爱情的不悔,“春蚕到死丝方尽”一言道尽爱情的曲婉。
古代女子行止颇受规限,唯桑园和莲塘却是可以昂然踏出行入的地方,因劳动是丰美无畏的。
所以汉朝有乐府《陌上桑》,南朝有《采莲曲》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优美篇章。
《陌上桑》写一个叫秦罗敷的江南女子,生得貌美如花,惹人爱慕。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既静且贤。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在长满桑树的大道旁她遇着一个男子。
那男子是位居其上的高官,见过美女不少,仍为她惊动。
他倒也十分的有趣,屈身与罗敷交涉。
这情便调的很有意思,男曰:“宁可共载不?”(你可愿意同我共乘一车而去),女曰:“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太守大人您这样是多么不该,你有老婆,我有丈夫。
)接着,又极言了自己丈夫的出色。
诗到这里而结,时人多赞罗敷的美貌和坚贞,却不知,这太守也是识理的,他依着自己的心意行事,却又不强忤别人的心意,这种委婉曲直正合中正之道。
纳兰容若诗词及解释5篇著名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二月十二日,纳兰性德生于京师,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纳兰容若诗词及解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词牌名:采桑子|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翻译/译文是谁在翻唱著凄切悲凉的乐府旧曲?风萧萧肃肃,雨潇潇洒洒,房里点燃的灯烛又短瘦了,一个凄苦孤独的一夜,在烛泪中逝去。
不知道是什么事萦绕心怀,难以放下,醒时醉时都一样无聊难耐,就是梦里也没有到过谢桥。
注释(1)翻乐府:指填词。
翻,按曲调作歌词,白居易《琵琶行》:“为君翻作琵琶行”;欧阳修《蝶恋花》:“红粉佳人翻丽唱,惊起鸳鸯,两两飞相向。
“乐府,本为汉代管理,祭祀、巡行、宫廷所用音乐的官署,亦称由官署采集来的民歌为乐府。
后来将一切可以入乐的诗歌均称为乐府,容若词中取其广义,代指词。
(2)瘦尽句:意思是说眼望着灯花一点一点地烧尽散作灯花,彻夜不眠。
(3)萦怀抱:萦绕在心。
(4)谢桥:谢娘桥。
相传六朝时即有此桥名。
谢娘,未详何人,或谓名妓谢秋娘者。
诗词中每以此桥代指冶游之地,或指与情人欢会之地。
晏几道《鹧鸪天》:“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纳兰反用其意,谓在梦中追求的欢乐也完全幻灭了。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词牌名:生查子|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
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
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注释①边声:参见《满江红》(代北燕南)注①。
②倦舞句:《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纳兰性德赏析(纳兰词)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下面,跟大家一起赏析他的十首最美的诗词。
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
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其余七句都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
纳兰伤的,是爱情的美好又转短暂;纳兰悲的,是情爱的璀璨又转凄凉!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该是多美好,还是多遗憾?2、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容若《长相思》说起来,这首诗并不凄美,却字字含情。
提及长相思,自李太白一曲绝唱之后,再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是,我更爱纳兰这首。
说是对纳兰的偏爱也好,真正喜欢这首词也罢。
最初打动我的,便是《长相思》。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
纳兰词原文与解析纳兰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纳兰容若短暂而悲剧的一生。
他的作品以婉约、豪放、忧郁为特点,深受后人喜爱。
本文将介绍一些纳兰词的原文,并对其进行解析。
1. 《采桑子》纳兰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最能体现他的忧郁情怀的作品之一。
原文如下:采桑子纳兰性德人间只有黄花白,青草黄昏陌上。
花底青楼人似玉,时人已老。
翠屏浅对金钗小,椒涂浓抹,搂搂错错,相逢何处?恨如花兮恨如柳,又似无端两相忆。
有些东西,人一旦失去,便会永远失去。
把玩他日依然在旁,眼前人却已是慈颜白发,觉得荒唐吗?解析:这首词以黄花、青草、黄昏等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男女之间的别离和离别之苦。
纳兰词特有的感情表达方式,令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2. 《浣溪沙·一曲阳关》这是纳兰词中最有名的一首,也是最能代表他豪放情怀的作品。
原文如下:浣溪沙 ·一曲阳关纳兰性德一曲阳关,一杯黄酒。
离人心事几时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游。
何须悲风伤别离,尊前跳来又去。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缕。
虽然已没精神,纵轻云之巅,踏天外之羽。
解析:这首词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纳兰容若对追求自由、超越尘世的强烈渴望。
他希望能够通过逍遥自在的方式来摆脱世俗的束缚,飞上青云。
3. 《虞美人·听雨》这是纳兰词中最为婉约的一首,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哀愁。
原文如下:虞美人·听雨纳兰性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欲问江南情,越绝音之乱。
谁人曾无过,谁家贫不翻。
解析: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揭示了纳兰容若对命运无情的抱怨和对人生矛盾的思考。
他通过对年少、壮年和晚年的不同描写,表达了岁月易逝、人情冷暖的主题。
总结:纳兰词的原文揭示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无论是忧郁、豪放还是婉约,纳兰词都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写令人动容。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下面,跟大家一起赏析他的十首最美的诗词。
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
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其余七句都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
纳兰伤的,是爱情的美好又转短暂;纳兰悲的,是情爱的璀璨又转凄凉!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该是多美好,还是多遗憾?2、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容若《长相思》说起来,这首诗并不凄美,却字字含情。
提及长相思,自李太白一曲绝唱之后,再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是,我更爱纳兰这首。
说是对纳兰的偏爱也好,真正喜欢这首词也罢。
最初打动我的,便是《长相思》。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
可此时的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纳兰容若经典爱情诗词诗句赏析1.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
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
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其余七句都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
纳兰伤的,是爱情的美好又转短暂;纳兰悲的,是情爱的璀璨又转凄凉!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该是多美好,还是多遗憾?2. 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容若《长相思》说起来,这首诗并不凄美,却字字含情。
提及长相思,自李太白一曲绝唱之后,再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是,我更爱纳兰这首。
说是对纳兰的偏爱也好,真正喜欢这首词也罢。
最初打动我的,便是《长相思》。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
可此时的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
“聒碎乡心梦不成”可谓是水到渠成。
无论是“夜深千帐灯”的壮美,还是“故园无此声”的委婉,纳兰将生活跃于纸上,这种美,都是心灵的体验。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一字一句读来,有民歌的浓郁,还有诗词的清丽。
纳兰容若诗词赏析纳兰容若诗词赏析1纳兰容若的词,可以毫不夸张他说是词苑里一枝夺目的奇葩,与他同时的和后世的词家对他的评价都非常之高,陈其年将他和南唐二主(李中主、李后主)相提并论,聂晋人称他的词是:“笔花四照,一字动移不得”;王国维先生更认为他的词不但是清代第一人,而且是宋代以后的第一人。
这些评语,对纳兰容若来说,我想当不是过誉之词。
有一件非常奇怪、几乎令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是:纳兰容若为什么会写出《饮水集》那样的词来?那些词一片悲恻情调,不是昔怀昔日便是感慨今朝,十首有九首都是痛苦的倾诉,怆凄的呻吟,如果不知道他的生平的人,一定以为他是穷愁潦倒的文人,谁知道他却是极尽人间富贵的相国公子呢!他二十一岁中进士,官至通议大夫,一等待卫,皇帝非常宠爱他,到各处巡视都带他同行,在封建时代,那可真是一种旷世的殊荣呢!许多人将纳兰容若与李后主相比,可是李后主那些悲苦的词,都是在他被俘之后写的;在被俘之前,李后主的词却是充满了个人的欢乐。
但纳兰容若一生没有受过什么波折,始终都是过着贵族公子的生活,为什么他的词也会那样悲苦呢?据我看来,正是因为不能忍受贵族生活的腐朽,他曾经有几句词道:“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
勉为欢谑,到底总聊!”看来,他对那种“勉为欢谑”的生活,是感到无聊透顶的。
纳兰容若的父亲名叫纳兰明珠,官至太傅(相当于宰相),可说是位极人臣。
但此人庸俗卑鄙,而且贪财,和纳兰容若那种清高绝俗的性格,正是极端相反。
我想,也许又正是因此,使他在贵族的血管里流着“叛逆”的血液,他本质上是一个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他父亲的所作所为,都令他听不惯,看不惯,可是在封建的压力下,他又不能公开地反抗父亲,因此精神上就感到郁闷,正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
在封建压力下,不能求得精神的解脱,于是在词章上就化为悲苦之声。
纳兰容若的情感非常丰富,他说自己“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天上的“痴情种”,这一点也很和《红楼梦》中的宝玉相同。
纳兰容若经典诗句大全及经典诗词赏析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
至今还流传了很多纳兰性德的古诗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纳兰容若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1、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2、读《离骚》。
洗尽秋江日夜潮。
——纳兰容若《忆王孙》3、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4、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纳兰容若《木兰辞》6、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纳兰容若《送荪友》7、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容若《纳兰词》8、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纳兰容若《采桑子》9、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标格早梅知。
——纳兰性德10、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
一声诗韵锁窗寒。
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
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
来时容易去时难。
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
——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11、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如梦令》12、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
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
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
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
纳兰容若诗词《浣溪沙》赏析纳兰容若诗词《浣溪沙》赏析诗词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纳兰容若诗词《浣溪沙》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纳兰容若《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首《浣溪纱》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悼念亡妻之作。
卢氏出身名门,娴雅端庄,自小受到诗书熏陶,知书识礼。
两人珠联璧合,婚后鹣鲽双飞,恩爱甚笃。
然而,纳兰容若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十六年五月,结婚才三年的卢氏因为产后受寒不治身亡。
这给刚刚二十三岁的纳兰容若以莫大的震撼和打击。
风流倜傥、至情至性的纳兰容若始终无法忘记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写下了众多悼妻之词,《浣溪沙》便是其中最为动人肺腑的不朽之作。
开篇“西风”一词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
西风烈烈,凉意来袭,独自感受风中的凉意,如今还有谁来念及?其孤独凄凉之情溢于言表,不禁令人心生感叹。
风卷黄叶,萧萧而下,寒意直逼疏窗,“伤心人”对“凄凉景”,心中的痛苦怎能派遣?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茕茕孑立,衣袂飘飘的纳兰,悄然立于残阳斜照的窗下,沉思往事,黯然神伤,无尽相思涌上心头。
无限往事涌上心头,当日与卢氏恩爱之情景历历在目。
“被酒”是醉酒,“春睡”一词遥应往事,自己醉酒沉睡,卢氏悄悄起床,唯恐惊醒了还在酣睡的梦中人,卢氏之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可见一斑。
春日里鹣鲽双飞,琴瑟和谐;秋暮中斯人独守,锥心思念。
抚今追昔,缅怀之情顿然浮上心头。
“赌书消得泼茶香”一句,用的是李清照赌书泼茶的典故。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记载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指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
经查原书,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高兴之至,不觉茶水已经泼湿衣裳。
纳兰词《梦江南》赏析一、词牌与作者背景纳兰词中的《梦江南》是一首极具特色的词作,其词牌又名《望江南》、《忆江南》、《江南好》等,自唐代白居易创作《忆江南》三首后,这一词牌便逐渐为人所熟知并传颂。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愣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出身名门,才华出众,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纳兰性德以其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梦江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二、词句精析与情感表达《梦江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词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与诗意,让人回味无穷。
首句“昏鸦尽,小立恨因谁?”便营造了一个暮色四合、鸦群飞尽的寂寥画面,以此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者用“小立恨因谁”这样的疑问句式,引导读者一同进入词人所描绘的情感世界,探寻那隐藏在心底的思念与愁绪。
接下来的词句“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则通过描绘柳絮纷飞、梅花飘落、心字香灰的景致,进一步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急雪、香阁、柳絮、胆瓶、梅花、心字香灰等意象的交织,使得整首词作充满了哀感顽艳的色彩。
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以江南的美景为载体,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与对人生短暂性的反思。
他用凄美的词句,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融合,使得整首词既具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意象与意境构建纳兰性德在《梦江南》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意象来构建词作的意境。
昏鸦、柳絮、香阁、胆瓶梅、心字香灰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幅凄美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词作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词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纳兰性德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凄美又宁静的意境。
黄昏时分,鸦群飞尽,留下了一片寂寥的天空;柳絮随风飘落,如同急雪般纷纷扬扬;香阁中,梅花静静绽放,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胆瓶中的梅花与心字香灰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句。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作者: 纳兰性德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
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点评:容若的心境遭遇,很容易让人联系起《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书中宝玉悲伤黛玉之死,千回百转之后仍是出家做了和尚(后四十回虽高鹗所续,但前八十回已有暗示)。
容若虽未出家,而自谢娘死后,更加卢氏之丧,心绪全灰,也有趋向空门的`倾向。
所以有索影派人说容若乃宝玉原身,乾隆阅《红楼》也大笑:“此乃明珠家事也。
”并非空穴来风。
而且,就词意本身看来。
容若心灰意凉也确有撒手红尘之意。
伊人早逝,爱妻亦薄命,万般凄凉无助,化在词中,容若才会有“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的感慨。
一点相思,三千烦恼丝,想卸去竟是不可言说的重。
情在不能醒。
一句于执迷中道破天机。
不是不想自拔,而是人在其中,心不由己。
人是聪明减福寿,从来薄福送倾城。
人若放得开?看起来会不会比较幸福?《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作者: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点评:此词题为“决绝”,词人欲绝交者为何人不可详考,然此词通篇以被抛弃的女性口吻写成。
托名为汉代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白头吟》里就有这样两句:“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意思是:听说你喜新厌旧爱上了别人,所以我主动来跟你提出分手;咱们从此一刀两断,恩断情绝。
纳兰容若诗词鉴赏从三首词看纳兰一生中最重要的三段情感纳兰容若诗词鉴赏从三首词看纳兰一生中最重要的三段情感直为凝情恐人见——最纯真的初恋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减字木兰花》《减字木兰花》一个温柔婉转的词牌每句一短一长回环往复流连不歇。
词家多以这个词牌来写一些生活中的细碎柔情、温柔好梦。
容若却特别以长于抒情的词牌来作写人的白描笔端轻柔勾勒竟是一副活生生的仕女图娇羞宛然冰雪轻盈。
但这不是随便的一副图画不是凭空而来的呓想也不是诗人们常作的那样以美人香草寄托君子之情。
这是一副实实在在的写真画中的女子当时就真实地站在容若的面前风容尽现咫尺天涯。
是的咫尺天涯。
那是一张美丽的脸也是一张熟悉的脸熟悉得足足度过了两个年轻人的半生熟悉得惊醒过容若多少辗转反侧的梦寐。
但是仅仅是咫尺间隔却只有“相逢不语”而这一相逢更无情地成为他们的最后一见。
不知道此时此刻的容若若是预知这个结局会不会不顾一切地冲开的人群冲开禁忌冲开漫无边际的风险与藩篱冲上前去仅仅和她说上一句话呢可是以容若的显赫家世世间又能有几多禁忌、几处天涯没有算来算去也只有一处那就是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惟一高过他们的东西——皇权。
皇权就是他们的天涯。
为了这次见面容若已经冒上了天大的风险他偷偷地换过了装束裹挟在人群之中近近地望了她一眼但在这最后关头却终于只是“相逢不语”让刻骨的爱恋在皇权下无可奈何地枯萎下去。
那一刻那偷偷的一望便如一朵秋叶从树梢落下、在坠入泥土之前的那片刻悬空时候的小小的凄婉的挣扎。
相逢不语双方都看见了对方那女子在容若的眼中宛如秋雨飘摇中的一株芙蓉艳丽、哀戚、泪泫那脸庞泛起的无法遮掩的红晕正是对痴情容若的最最直白的倾诉——倾诉了一颗心、多少事、怎般情。
那云发间的凤钗也只顾着回应着阴晴不定的光线明明暗暗迷离如当年的往事。
当年明珠府的花园文静的小容若永远都有一个最好最好的玩伴两个孩子一起花花草草秋千架蜻蜓蝴蝶小风筝对于容若和他的表妹来说这都是一段无比快乐的童年。
纳兰容假设的词中,“愁〞字用得最多,几乎十首中有七八首都有个“愁〞字。
可是他每一句中的愁字,都有一种新鲜的意境,随手拈几句来说,如:“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
〞“几为愁多翻自笑。
〞“倚栏无绪不能愁。
〞“唱罢秋坟愁未歇。
〞“一种烟波各自愁。
〞“天将愁味酿多情。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或写远方的思念,或写幽冥的哀悼,或以景入情,或因愁寄意,都是各各不同,而且有新鲜的联想。
也许因为纳兰容假设太善于言愁了,因此一般人对他有个误解,以为他是个消极颓废的词人。
其实他的“愁〞,正如前一篇所谈过的,乃是在封建压力下,精神苦闷的表现;而且除了“工愁善恨〞之外,他也还有激昂悲愤的一面。
用百剑堂主的词来说,就是还有“悲慷气,酷近燕幽〞的一面!纳兰容假设曾救过一位犯罪被流放的朋友,这位朋友叫做吴兆腾〔汉槎〕,也是个名士,因“科场案〞受嫌,被“遗戍〞关外的宁古塔,纳兰容假设向父亲求情,结果将他赦回,〔详见附录知今先生的“吴汉槎案的始末〞。
〕纳兰将这件事情引为生平得意事之一,他有两句词道:“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
〞所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纳兰容假设为朋友的得救而感到欢喜,但也为朋友的遭遇而感到悲愤。
他营救成功之后,寄一首词给他的另一位朋友顾梁汾报信,并抒写他心中的愤怒道:“就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休问,且休矣!〞这几句词把朝中的大官们骂得好惨!竟然将他们比为一群乱吠的狗呢!纳兰容假设喜爱交游,他的朋友都是当时的名士,可是他从不曾仗过自己的势力,替朋友谋官,他的朋友在官一场中的也多不得意。
例如他有一位朋友叫姜宸英的,才学很好,可是在官一场中半世浮沉,始终浮不上去,最后还把官掉了。
他有一首词抚慰他道:“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在这几句词中,他为有才能的人抱屈,也对“自古以来〞压制人才的那种情况表示了不满。
在这首词里,他还有几句道:“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那又是何等的傲慢,他在表现朋友“不肯因人热〞的“丈夫气概〞中也表现了自己!在君主政治的统治下,官僚们都是结一党一营私互相排斥的,纳兰容假设最看不惯这种事情,因此在另一首送给顾梁汾的词里又道:“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蛾眉谣诼〞这句典故出于屈原的离骚。